唐朝长者李通玄,曾经游过五台山,在善住院碰到一个僧人,传授他《华严经》大旨。天快黑时,僧人告别。长者说:“天色已晚,师父要到那里去?”僧人指指北台顶,行走飘飘然,好象驾着风,长者追赶不上。到夜间,望见台顶上火光冲天,向寺主询问,寺主认为是野火。长者想到僧人到了那里,这必然是神光,不是野火。
就拖着手杖登台顶,没有人敢跟随他。到台顶后,看到火光更加炽烈,方圆一里左右,看火光中间,只见立着紫金伞幢,先前那个僧人坐在伞幢下,有数百个戴皇帝冠冕的围绕着他,梵音雄朗,听不懂说些什么。
长者心想,如果我投身其中,能见上圣人,烧死也不遗憾。随即踊身跳了进去,顿时感觉身心清凉,法喜无量。刚走上去行礼,忽然里边空无所有。长者就在那个地方,一坐三天,然后下山。
走到西谷口,只见好个童子,眼中放光,天衣飘飘,乘风而过。长者稽首行礼,童子说:“那天夜里,投身在我师父火光中的,不就是你吗?”李长者说:“是的。”随即问说::“仁者的师父是谁?”童子说:“我师父是文殊菩萨。”
长者想拉着衣服跟着走
童子说:“你过去世的誓言是弘扬佛经
怎么能忘了?
说完话,杳然飞走了
长者想起文殊菩萨传授的华严大旨
决心撰造经论,解释大经
见这里天气太寒冷
于是向南走到盂阳县的方山
在山岩上打洞住下来,撰写经论
柏树叶和上枣做下像铜钱一样大的饼,每天吃七枚,当时人称他枣柏大士。嘴里放出光来代替蜡烛,曾经感应猛虎给他驮经,仙童为他打水。经论写成后,有四十卷和他的《决疑论》并行于世。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春天,在方山石室禅寂中逝世。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每天多念诵文殊菩萨心咒,增长甚深智慧,文殊菩萨心咒:嗡阿若巴扎纳谛ongarabazhana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