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下》:68、共相怨害喻

发布时间:2021-12-06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译文:

  曾有一人,与他人结了怨,愁忧不乐。有人问道:「你什么事儿这么愁苦憔悴?」他随即答道:「有人毁谤我,我无力还击。不知有什么方法可以报复他,就愁成这个样子了。」这人说道:「只有毘陀罗咒可以害他,但有一个过患,还来不及害他,却反而先害了自己。』他听罢,便大欢喜:「希望教会我。虽是要害及自身,只要能损害他,就行。」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出于怨恨的缘故,想觅求毘陀罗咒来害别人,终竟还没有害成,先被这怨恨害了自己,堕于畜生饿鬼之涂中。就如那个害人反先害己的愚人,没有什么差别。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

  68、共相怨害喻

  昔有一人,共他相瞋,愁忧不乐。有人问言:“汝今何故愁悴如是?”即答之言:“有人毁我,力不能报,不知何方可得报之。是以愁耳。”有人语言:“唯有《毗陀罗咒》①可以害彼。但有一患,未及害彼,返自害己。”其人闻已,便大欢喜:“愿但教我。虽当自害,要望伤彼。”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瞋恚故,欲求《毗陀罗咒》,用恼于彼,竟未害他,先为瞋恚,反自恼害,堕于地狱、畜生、饿鬼。如彼愚人,等无差别。

  注释:

  ①毘陀罗咒:毘陀罗,梵文Vetala意为起尸鬼。先觅求一个全身死人,用咒语让他站起来,将刀放在他手中,叫他去杀人。要先办好一只羊,一棵芭蕉树。若是杀不了那个人的话,便回过来杀这羊、这树。否则的话,就回过来杀作咒术的人。

  源流

  《经律异相》卷四十四引《譬喻经》:昔有一人于市卖毘耶鬼。欲买鬼者问索几许。鬼主言:「二百两金。」曰:「此鬼有何奇异,乃索尔所金耶?」曰:「此鬼甚巧,无物不为,计一日作,当百人。唯有一病,宜先防护之。」问:「为何等病?」曰:「此鬼欲使作时,昼夜使之,莫令停息。若无作者,便还害主。」主人顾金将归,令作田种,作田种竟,便使木作,木作竞,复使治地,作屋,舂磨,炊爨,初不宁息。数年之中,乃致大富。主人有事,当行作客,忘不处分。而鬼复欲作,无有次第,取主人儿内釜中,燃火煮之。比主人还,子以烂熟。伤切懊恼,知复何言。(《大正藏》第五十三册第二三一至二三二页)

  《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逆风坌人,尘不污彼,还坌于身。(《大正藏》第十七册第七二二页)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