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上》5之渴见水喻

发布时间:2021-12-06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译文:过去有一个人,愚痴智慧,渴极了须要饮水,见炎热时远处野地里腾升的水气,以为是水,即便追寻而去,直逐至印度河边。既已到了河边,却定定地看着不饮。傍人说道:「你这么渴,望着水气而奔逐,如今到了水边,为何不饮呢?」愚人答道:「倘若可以饮尽的话,我便饮了。而今这水极多,完全不可饮尽,所以就不饮了。」众人当时听了这话,都哄然地嗤笑他。

  这就好比那些外道,执着于事理的某一端,认为自己不能完全受持佛法的戒律,于是便索性一戒也不受持了,致使将来毫无得道的缘分,流转生死苦海之中,不得出离。就如那个愚人见了水,却不饮,为当时人所笑,道理正是一致的。

  百喻经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渴见水喻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①,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辛头河ƒ。既至河所,封视不饮。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④,我当饮之。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譬如外道,僻取于理⑤,以己不能具持佛戒,遂便不受,致使将来无得道分,流转生死。若彼愚人,见水不饮,为时所笑,亦复如是。

  注释:

  ①热时焰: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折射的影像、幻景,在干旱温差大的地方易产生。

  ②逐走:加快脚步之奔走。

  ③辛头河:音译,印度河。

  ④君可饮尽:《大正藏》自注“君”为“若”,当以“若”字为是。

  ⑤僻取其理:《大正藏》自注“其”为“于”字,二者皆可。

  源流:《中阿含经》卷三十二:譬如有人以渴入池而反渴还。(见《中华大藏经》第三十一册第六八四页)

  解说:佛经中多有受持一戒而得道的记载。世间众生于浩瀚之法海,取其一瓢而饮,受持而行,也可祛除生死烦恼。《法句譬喻经》卷二载:有位大商贾,名叫波利,与五百估客入海求宝。当时海神掬着一捧水问波利道:「海水多呢,还是这一掬水多?」他答道:「这一掬水为多。海水虽多,无益于应急时用,不能救那饥渴之人:这一掬水虽少,恰碰上渴者,便可持用与他,以救性命。」(可参见《大正藏》第四册第五八五页)。

  辨析:在故事的结尾,愚人的行为已经与初衷发生了背离,前者即开端,问题在于“口渴找水”,后者即结果是“能不能把水喝完”。由佛教的教义来看,世人尽管不是愚人,至少也是未“开智”之人,他们总是在“有我”之中绕圈子,永远也无法满足。要想彻底解脱,只有达到“无我”的境地,才能不再患得患失。一个人贫穷,就难免想有财富,有了财富又要名声、地位、长寿,永无休止,也永不安宁。口渴要喝水,有了水,还非要喝完不可。在纷扰的现实生活中,能够从中体察出一点有价值的思想,即防止永无止境的利欲之心,是完全有必要的。人生还是洒脱一点儿好,“人到无求品自高”。

  摘自: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