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正能圆融一切的时候,你才有佛法。佛法是容纳一切的,你真正能容纳一切的时候,你才有佛法。”
佛在《大般涅经》中告诉我们,“有烦恼时无智慧,有智慧时无烦恼”。佛让我们修学佛法,就是让我们能在任何境界,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能用般若智慧观照一切,不被境界所转,不起贪嗔痴慢,不造恶业,不生烦恼,获得解脱。
正念起时,妄念止;妄念起时,正念失。《楞伽经》云:“如来常不失念,是故如来无觉无观”。《大般涅经》云:“令烦恼无所能为,名为佛”。也就是说,如来是正念不失,妄念不起,念念觉而不迷。
“智慧不起烦恼”这句话,则是让人不起烦恼的方法。人在烦恼中纠缠可说是最痛苦的事,因为烦恼就好像是自己在整自己般愚蠢,想要化解,就要运用佛法来净化心灵,无烦恼就能生出智慧来,有了智慧,烦恼自然就没有了。
如果说烦恼是黑暗,智慧就是明灯,当明灯照破黑暗时,黑暗就不见了,所谓“千年暗室,一灯即破”;其实,黑暗原本就不存在,只因为没有明灯,所以才会黑暗。同样的,烦恼本来是不存在的,只因为没有智慧,观念上还会颠倒错乱,才会产生冲突、矛盾和挣扎。
故事:日本高僧一休从小出家,在他九岁时,有一天他的师父出门,他在大殿里坐不住,就找师兄去玩。在方丈室找到了师兄,师兄比他大两岁,正在方丈室里哭。
一休问:“你为什么哭呀?”
师兄解释说:“这个柜子里有师父最喜欢的东西,他平时背着我拿出来自己欣赏,就是不让我看。今天师父出门,我实在忍不住,就把柜子打开,看到是个瓷器,我也拿在手里玩一玩,没想到把瓷器摔碎了,这次不得了,我没办法交待了。”
一休安慰他说:“师兄,你别哭,碎瓷器交给我,就算是我摔的。”
师兄说:“算是你摔的,我怎么报答你。师父让我看方丈室,给我带馒头,我给你吃。”
这样馒头就归一休吃,瓶子也算是一休摔的。一休把碎瓶用布包好,放在口袋里。
师父回来就问:“一休!你在用功吗?”
师父问:“你参什么问题?”
一休说:“我在参有没有一个不死的人?”
师父说:“我的傻徒弟,哪有不死的人呢。”
一休说:“原来是这样啊!人都是要死的,那东西有没有常存的呢?”
师父说:“东西也一样啊,无情的东西也是无常的,因缘聚了就有,因缘散了就坏。”
一休说:“这样的话,我们心爱的东西坏了,我们是不是也不该伤心呢?”
师父说:“对呀!自己心爱的东西,因缘散了就没有了,伤心有什么用呢?时间因缘到了就要坏掉,没有办法挽回。”
一休说:“这儿就有一个缘散就坏了的东西。”
一休把口袋里的碎瓷片交给师父。师父也就一笑了之,没有发脾气。
我们要知道,好的故事里面都有一个道理、一种规律在里面,有智慧的人单单听故事,就会明白人生。
“你真正能圆融一切的时候,你才有佛法。佛法是容纳一切的,你真正能容纳一切的时候,你才有佛法。”
既然人的本性是相通的,人类彼此之间便应该守望相助、唇齿相依,能够这样想的话,不但对自己有益,对别人也有益;而对别人有益,便是对自己有益,这就是推己及人的结果,如此一来也就没有所谓的敌人了,就没有了烦恼,就是智慧,有了智慧就有了方向,就能更好的修行,更好老实念佛,专修专念一句佛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不再受苦了。阿弥陀佛 !
摘自 净土修行必读第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