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的学问:别学没人味

发布时间:2022-01-05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教孩子的学问】

  别学没人味

  传统文化老师:老师好!

  陈老师:大家好!

  传统文化老师:老师,我们在前两集一直听到您说到,有很多传统文化的学校最后教出来的孩子和父母也不亲,您之前提到这叫书呆子教学,我们想请教老师,这是什么原因?

  陈老师:我们今天看到很多学传统文化的,包括一些佛化家庭,教出来的孩子跟父母也不亲,他也不会孝敬父母,跟父母的感情还是淡薄,什么原因呢?我做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我特意做的。夏天,天气很热,北京,这个小学堂里学生很多,看到我进来,光着膀子,扇着那大蒲扇,他们男生女生都到了,没见过老师这样,因为一直教给我们「冠必正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怎么光着膀子进来了?就大摇大摆,在学生们面前。大家那会儿我记得是刚吃完午饭,课间休息,其中有个同学,年龄稍长,十七岁,他有疑问,我看出来,我就给大家一块儿讲。他说这是为什么呢?我说传统文化【弟子规】学了之后是干什么的?大家说是为了我们生活幸福,是正人君子的样子。我说你们的父母学没学?我们父母学佛的,我们家里人也学。天气很热,爸爸光膀子吃饭,我小的时候我印象特别深,爸爸下班回来,那会儿没空调,平房,吃的那满身满脸都是大汗,光膀子,那饭吃的,还吃大蒜,夏天的时候。我说你们见过父母这样?见过。我说你要不要,你学了传统文化了,你学了【弟子规】了,这个「冠必正纽必结」了,你会怎么跟父母说?这同学讲,那我当然要提醒爸爸不能光膀子,这不文明,这不礼貌,不符合【弟子规】。我说你看,我就怕你们学成那样,这叫什么呢?学傻了,学呆了,把人情学没了。学传统文化就怕学成这样,人情事理不通,最后学的大家觉得这个人学傻了,不愿意跟他亲近了。我们一定要知道【弟子规】是做人的规矩,但是它不是死的,它跟人情事理是通的。我说你们只记得「冠必正纽必结」,穿衣服要整齐,对,你们还忘了【弟子规】有一句话「亲所好 力为具」,天气那么热,你就看着这个爸爸在这儿,刚下班多累,再吃饭,那热,我说你就忍心看着他出这么多大汗还在那「纽必结」吗?你忍心吗?你忍心说明你脑子呆了,人情事理不通了,「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那是什么呢?那是在一定的场合,到了家里,尤其是别人,你比如说来的客人或者是家里的长辈,天气热快把外套脱了,你得主动这么做,「亲所好力为具」不仅仅是针对亲人,一切的大众你都要体谅他,他的苦衷。学传统文化不能学到最后讨人嫌,让大家看着这人说,这人麻木不仁,那就错了。如果说爸爸光着膀子,满头大汗,你应该怎么样?赶紧拿那个热毛巾给爸爸擦,爸爸慢点吃,不着急,您看您这汗都滴到碗里了,慢慢给擦,不管是闺女是儿子都得这么干,对爷爷奶奶奶、外公外婆、对长辈、爸爸妈妈,通通如是,「亲所好力为具」,不能学傻了。你在那说,爸爸你都学【弟子规】了你还光膀子,你说你爸爸什么心情,难过,行了,听儿子的吧,这咱那个不能破坏形象,你这样做才叫破坏形象,破坏什么形象?把「父子有亲」破坏了,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懂,【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所有这些东西,包括师父讲喝酒,这次鸠山首相夫妇,日本前首相到中国来访问,我在这个饭桌上陪同,红酒,喝不喝?人家来敬酒,你喝不喝?在这种情况下,师父就讲,开遮持犯,该喝不喝你犯戒,不该喝你喝了你还是犯戒,它是活的嘛。师父老人家今年八十八岁了,我过去有机会,多生有幸,能在饭桌上看到师父在那吃饭,我在饭桌上陪着,天气热了,师父就把这扣子敞开,冬天的时候里边儿还有衣服,敞开,里边儿是马甲,你能过去说,师父,「袜与履俱紧切 纽必结 冠必正」,我能说这个吗?那不是书呆子嘛。那你还有没有点人心哪,多大岁数人了,你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多劳累,他吃这口饭,你说你能不能让他痛快点,你还在那「纽必结」,你这不找打嘛。所以说人一定要懂,要真爱别人,该把这些放下的时候你不放下,你破戒;不该放下的时候你放下了,那也是破戒,一样的道理。【弟子规】是活的,它终归的目地是为了「父子有亲」,把这个破坏了,那【弟子规】就被你用错了,就被你学傻了,教错了,同学们听我讲完这个,有点明白了,敢情天气热的时候我们得帮着老师擦汗,要体谅老师的不容易,你眼里边只有这些书本上的东西,你根本看不到活人的苦乐,你那真叫学呆了。家里老爷爷,七八十岁了,今天高兴,他也不好意思直说,他在那儿,这一动作一表现出来你就能看得出来,我是能看得出来,你们不修、你们不练你们看不出来,赶紧找酒壶,给他倒一小杯,他高兴,他想喝杯嘛,你就让他喝一杯,倒上,跟爷爷讲:“爷爷,今儿您高兴,这么多好菜,都是您的儿孙给做的,我们陪着您喝两杯。”看看,他高兴嘛,这时候站起来一个,那闺女孙子儿孙站起来了,「年方少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你说来这么一句,那些儿孙们,当然孩子不能陪着,那些三十左右岁的你说你怎么办,孙子已经发话了,刚学完【弟子规】回来,爸爸妈妈你们不能喝酒,你们还年轻,「饮酒醉最为丑」。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懂,一切的方便都是为了爱,爱里边要有智慧,您就使劲喝吧,您抽烟使劲抽吧,那不可以。所以说在任何地方对待任何人,它是活的,我们大家一定要知道,这里边有深厚的感情在,你说我为什么不会?因为你没感情你不爱,你真爱他,你真爱父母,你什么都会了。所以说我们对这些学生要教给他们,父母要告诉给子女,这些东西统统都是为了我们家庭和睦的,为了幸福的,不能够破坏身心的和睦,这个最重要。所以爸爸在那汗流浃背吃饭,搧扇子也好,拿毛巾擦也好,统统都是什么呢,最好的榜样,没话说。你看我遇到过有个义工跟我讲,老师,上厕所的时候,那个尿不小心沾到裤子上了,时间长了那上边都有印迹,说不好看,老师您能不能小心一点、注意一点呢?我就告诉他,注意不了,那为什么呢?我就要看看周围这些学生还要不要自己的脸面,这什么意思?不好懂,你看我说的这个话很重,为什么呢?这对他是责骂,这是古法,骂他什么呢?不能够对老师有恭敬心,做不到,真有恭敬心,他会照顾好老师。中国古话,老人在街上走,儿孙的一双手。我说你们做学徒的,做义工的,不能够照顾长辈,反而还要让长辈自己照顾自己,这就是没脸。这句话不但是对义工,对这些学生们,传统文化学生们都是很好的教育。你在家里边对你的老爷爷要不要也这么讲?孙女说,爷爷你注意点,上厕所那个尿别撒在衣服上,那个爷爷真的是明白人,那就是一拍桌子,我就不注意了,我看你们要不要脸。中国古话,丈夫在街上走,媳妇的一双手,什么意思呀?你丈夫你照顾的好不好,全看你这媳妇的德行;老人在街上走,儿孙的一双手,你家的父母长辈走在人前,穿的邋里邋遢,这没擦干净,那没洗干净,谁没脸?儿孙没脸哪!你看他住的、你看他吃的、你看他穿的,你们怎么伺候的?还觍着脸来说让他注意,他注意不了,这就是什么呢?人伦的教育。所以做家长的一定要知道,儿女不能伺候好你,不能尽孝,是我们做父母长辈的羞耻,没教好。人说这谁家的孩子,有人养没人教,这过去我听说的那骂人的话、难听的话,我们那个年代,现在没人说这个了。那是做家长的羞耻,没有教养,他不知道尽孝,做老师的,如果学生没有恭敬心,不能够照顾老师,那是做老师的羞耻,学生不懂得本分,这是古法。所以没听说过,我就把它提出来。除非真的脸面都不要了,才会去觍着个脸跟老师说、跟父母说,“你要注意这脏了、那儿什么”,这一教,学生们都听明白了,这么回事,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到,没做好,没有安守自己的本分,反而去要求老师和长辈,错了!你看是这个意思,这是为了教育他,教育所有的人,为人子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去要求父母,你应该怎么做,没那个事,就等着你看你会不会做,那个孩子你看他小你也教他,这杯茶放不好,重新来,就得这么教。端不好颤颤巍巍,再端,今天别吃饭了也得把这杯水端好,你端不好你要知道,爷爷奶奶看到心疼你,下次他就不用你端了,你永远都不会端,端不好再端。所以我遇到过有个同学,也是一个小公子哥,家里娇生惯养,出去了他好像是七八岁,打扫卫生,客人们吃完饭,打扫卫生,他跟那个班主任讲,这个笤帚我不会用,用着不习惯,告诉我,我说不习惯,行,给他买一个,让他天天用,用一个月他就习惯了,天天扫。不习惯?小小年纪敢说这种话,得这么教啊,你不要说一个月,两天他什么他都会了。所以今天的学生,年轻人为什么什么都不会?没人教啊,他为人子、为学生、在工厂里边什么师傅徒弟,他作为徒弟的本分根本就没人给他说。这我们都知道,我们那个年代在工厂里边学徒工,那怎么对师傅?从食堂把饭菜打好了,热毛巾,照顾好了,跟照顾爸妈一样,为什么呢?这就叫师道,现在人看不懂,其实你问家里的老人都知道,我们代代都是这么过来的,这是规矩。徒弟、学生没有恭敬心,你还大家是钱的关系,现在学校师生是钱的关系,我交给你这么多钱了,你就得给我上好课,不可能教好啊。师父常讲那传授都是知识,跟智慧没关系,跟德行没关系,所以这孩子那些知识很快也就忘了,人就成了个废人。你们大家常常看历史书,看这些传记会很受教育。过去你不要说工厂做工的,那他是养家糊口,那师傅传授给你技艺,你靠这个技艺能够安身立命,在社会这人生能站得住,养家糊口就靠这个了,所以你能不恭敬师傅吗?是这个意思。那过去那个艺人那更是,你要是想学评书、什么学京剧。其实说实在话,老师并不需要这个,他就全部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诚心,没有这个诚心,有的是人想学,你不学最后你不能受益。所以大家一定要内行,一定要知道为什么在家要孝顺、在学校要恭敬,没有这两样东西你学不到,没人教你,是这个。你说分明有人教我嘛,我也不恭敬,那你学到的是假的,那不是明师,明师他选学生专看是不是有恭敬心,那是明师、明白人。没有恭敬心,他跟你很客气,他不收你,为什么?你没有恭敬心,教你白教。恭敬心不是嘴上说的,他看你对老师的态度。所以我们看【史记】里边【张良列传】,年轻的时候,张良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遇到个老人,“过来过来”,给他叫过来,把草鞋脱下来噌扔桥下去了。“小子,给我捡上来”,张良当时也是挺生气,这干吗呢这,好像污辱人一样,那老人就看着他,张良确实不是一般人,这里绝不是那么简单,他不是一个一般的人,跑下去了,把这草鞋穿上了给老人,这老人又把草鞋又给扔了,走了没两步又给叫回来了,接着帮我捡,张良确实不是一般人,辅佐刘邦,那是开国的皇帝,汉高祖打天下,他是这么个人,又给捡回来了,这个老人后来才把传世的兵法【黄石公三略】传给他,且得考试呢,你没有诚心他不给你,现在有几个人有诚心?所以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他连父母都不恭敬,都不知道孝敬,他到学校来能搭理你吗?所以我责骂这些义工和学生们,他们都觉醒了,是自己做的不好,怎么敢要求老师,怎么敢要求家长呢,不敢了,明白了。

  传统文化老师:老师,听完您这么讲,所以现在为什么很多人什么都不会呢?原因就是没有孝敬心、没有恭敬心。做子女的如果有孝敬心,他自然而然就会去学,比如怎么扫地、怎么刷碗,不会让我的父母去做这些;如果对老师有恭敬心,他不会洗衣服,他看到老师这块脏了,他也就去学怎么洗,所以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孝敬心,没有恭敬心,所以才什么都不会。

  陈老师:【孝经】里讲「孝悌之至 通于神明 光于四海 无所不通」,最好的典范,二十四孝头一位,舜,舜王那是至孝,你看他能做天下的王,为什么呢?他通了,人不懂得孝不懂得敬,他通不了,障碍在他心里边,太自私了,更何谈家庭和睦、父子有亲,那都是不可能的。

  传统文化老师:所以为什么古人总说德行是一切的基础,孝跟敬就是德行,那其他这些做事的能力其实就是才艺才能这些能力。

  陈老师:没错。

  传统文化老师:都是以德为基础。

  陈老师:你连一个人你都不会爱,那个人是你的父母,换句话说你的身体就是从那来的,这个人你都不爱,你都爱不好,你说你将来当官要为人民服务、伺候大众,讲得通吗?你会相信吗?他连他父母都照顾不好,他不懂得什么叫六根都摄,他完全不知道。所以说他那都是假的都是表演,他有他的目地。所以我们这些课程真的是党校、官员也都在学,真有好处,他明白了,天下不能太平、家庭不能和睦、身心不能和谐的总根源就是什么呢?把那个「父子有亲」那个「亲」给糊死了,什么糊死了?自私自利,你们爱我,爱我行,我爱别人不会,换句话说不会爱。我把这个话跟同学们说了,都很受教育呀,明白了,豁然大悟,怎么学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学,学生对老师无比地恭敬,这恭敬不是嘴上说,像你说的走形式,老师先用餐,不是,六根都在老师身上,这是在学校;回到家里他对父母有孝,在学校有恭敬。孝敬这两样就能把人培养成圣贤,你不教给他做这些事情,天天让长辈来注意,那孩子那晚辈都教坏了。所以要给他们机会,锻炼他们,有意识地锻炼他们,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羞耻。所以我常常跟同学们讲,我在电视台出差,外边招待,吃饭菜我就在想,这个菜我爸爸妈妈有没有吃过,没吃过我就要给他做,我就要带他们出去吃,这是最简单的吃穿住用。喜欢什么衣服我给他们买,遇到了先想我父母有没有这个,他需不需要,眼耳鼻舌身,意,意就是心哪,你想没想过这些?所以没事总在那打量自己的父母。我爸爸出门,现在我还是马上给爸爸提鞋,给爸爸穿鞋,你说爸爸真需要你穿鞋吗?也未必,但是确实上年岁弯腰麻烦,但是他心情好,你看我儿子,四十多岁了还给我提鞋呢,我八十多岁还给他提鞋,都可以,他心情好啊。有的时候爸爸走在路上,我就追过去了,我说你看这个裤子上这个腰带没系好,这扣子没系好,我在那儿紧着忙活,爸爸出去,爸爸也不管,就那么走,没事没事,不行,我得给他弄好了,嘴上有饭粒给他弄掉,它是自然的。你脸上有个饭粒,你看到你要不要给它弄掉?有个脏东西要不要弄掉?一样的,一体的嘛,他那个心是一样的嘛。所以你看在机场,我送师父出访,师父脸上粘着一个小东西,我盯了半天,我这哆哆嗦嗦我也不敢,师父老人家,世界宗教界领袖,一代高僧大德,我总觉得自己很污浊,业障凡夫,不敢跟师父靠得太近,师父很圣洁的样子,每次看就跟透明的一样,圣洁,我就在那儿,但是我总觉得这脸上有这么个东西,就像自己有个东西老想给拿下来,我在那颤颤巍巍地说了好几次,后来我想,我说师父您这有个东西,帮着拿下来行不行?师父说好啊,我帮着给拿下来,它是自然的,你看见了你就想给他弄好了。反过来你们这些当学徒工的,你们跟我叫师父,就像工厂里的那个师傅一样,你们这些当徒弟的遇到我,看到说老师这没弄好那没弄好,你们该怎么办,你们就知道了,对父母也是这样,对长辈也是这样。这叫什么呢?「父子有亲」,所以我曾经请教过师父这个问题,我说在「五伦」当中没有说过老师和学生,老师和学生属于哪一伦?师父说“父子”。换句话说,老师对学生就像父母对子女那么用心、那么亲爱;反过来学生对老师也像对父母那样。长辈,我是当徒弟的,那我的师傅我没弄好、没照顾好,那是我的羞耻。学生们都存这种心,他能学不好吗?你说师生那种感情,父子那种情深,没法用语言表达,这是自然的,你该做的,应该怎么样呢?看着老爷爷休息了,把老爷爷裤子拿过来,在洗手间给它擦干净了,擦干净了挂好,神不知鬼不觉,每次爷爷穿出去的衣服、父母穿出去的衣服都是干净的,谁在做?子孙,儿孙在做,而且要让自己的小孩子也在边上看,让小同学也在看,你看我们就是这么照顾长辈的,所以说大家一定要懂,这个照顾的过程中。「父子有亲」那个亲切、亲情就生发出来了,为什么子女跟父母没感情?他没有这个教育,他没这机会,你爱死死爱活活,跟我有什么关系,让我照顾你什么脸上有什么,我给你照顾着,不可能,请个保姆让她弄,他怎么能有感情?所以父母怎么能不难过伤心,他不是要保姆照顾他,他不是要让个外人来天天他还得看着保姆脸色,错了,现在人都出去赚钱去了,把最重要的丧失了。所以我小的时候年轻时候不懂事,回到家里,妈妈蒸的馒头,天下老妈妈好像都是爱做这些好吃的给这些儿孙们,我那个时候不懂事,我不爱吃不爱吃,现在明白了,想起来难过。你看你在这吃饭,那个父母都吃过饭了,老爸爸过来坐在你的旁边就看着你吃,妈妈在那儿问:“吃几个了?”“吃仨了”“别吃多喽”,她高兴,你说什么呢?我不吃,我要吃麦当劳,你去给我买去。你说他得多难过,大家听了我这话要体会,父母和子女那种亲,那里边的人心在里边。你看那个馒头,你不爱吃,不爱吃你也得吃;饭菜多咸,好吃,行,你也得多吃。那个馒头不是爸爸蒸的,但是爸爸在边上坐着看着你他高兴,你如果在那吃两口把筷子往那一放,行了,这一晚上父母睡不好觉,你这又怎么了?我说这些家长里短,现在人没人讲了,长辈也不讲个,电视台更不说这个,都说那外国溜,没用的,这些教育是「父子有亲」的教育,你看那个【孝经】里边告诉给人们,用孝道治天下,以顺天下,天下无怨,家庭和睦,就是这个「父子有亲」,这个感亲情的教育实现的,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懂,家庭怎么和睦的?就这个,它自然本有的,所以人现在要通情达理。我过去不懂,一吃饭听到家长里短不爱听,吃两口赶紧跑了,现在不是了,听父母讲,为什么?他听到你那么爱听他高兴,他有话他想跟你说呀。我刚学佛时候你说那会多傻、多愚痴,就跟父母说“不要总说这些了,这些不如念佛管用”。你说他心里多难受,他想念佛你这么一说他也不念了,他生气,你听完他讲故事,听完他讲家长里短,你再跟他说念佛他高兴。所以【弟子规】里边那个「亲所好力为具」这六个字够你学一辈子的,真的够你学一辈子的。不能变成书呆子,要懂啊,要去体会父母那颗心,你都不理解,你说父母他坐在你边上就看着你吃他怎么会高兴呢?他就高兴,他就幸福,你给他弄摞钱你给他买什么,他不高兴,高兴不起来。由此我们就知道孝顺那个「顺」,父子所谓「色难」,给父母好脸色这是难,你给他吃的穿的容易,色难,这是【论语】里讲的,所以顺不容易。但是不容易也要学,不容易是因为烦恼习气重,所以我们今天这堂重要的课程,我们希望大家反复地看,别看到那个爸爸在那儿光膀子脖子流汗,你过去就指指点点,不符合这个不符合那个,错了,所以一定要懂,怎么才能够圆圆满满地把【弟子规】做好,别学傻了,别教错了,这是你们这些班主任首要要想到的问题,要亲切,我总跟学生们讲,鞠躬行礼不要讨人嫌,【弟子规】别学傻了。我每次看那个车从那门口过,有很多论坛义工在那行礼,我的心都提到这了,提心吊胆,为什么呢?你说你这九十度鞠躬,这车咣要把你脑袋撞上怎么办,行礼要注意安全,如果让人看了提心吊胆不是好榜样,你违背了行礼的初衷、宗旨了嘛,你是为了表达恭敬嘛,结果你这一行礼惹麻烦了。所以说,你看在佛家这个讲得很清楚,老和尚睡觉、吃饭、上厕所,不方便的时候你不能过去行礼,你行礼人家就得把筷子放下给你回礼,这是不可以的。所以说,一定要知道它是活的,不能死呆板。走在街上,穿着一身唐装,弄的跟火星上下来的似的,麻木不仁,你在破坏传统文化,这身衣服穿上本来是很有风度的,谁都喜欢看,这很好,很自然的,不方便的时候穿里边的背心也好,不要执着,一切都是为了周围的环境的方便和大众欢喜接受,这是总原则。所以我们今天跟大家报告,子女为什么跟父母不亲热了呢,没有感情了呢?学了传统文化也没学出感情来,什么原因呢?学傻了,学呆了,一定要用心去体会,那个感情就生发出来了。这个感情是无形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句话,我不会跟你们讲,有的时候你看我教训这个学生,发脾气了,要生气半天,你看那个学生,画一幅画,放到我的桌子上,上边写着一行字:“老师不要生气,以免伤到身体,我们一定会改正”。画了一幅画摆那儿。

  插播陈老师与传统文化学校学生交流视频

  学生:老师,您别生气,我送给您一个大画。

  陈老师:哎呀,这个大画是谁做的?

  学生:是一个学长。

  陈老师:是一个学长,你给送过来了是吧。

  学生:是。

  陈老师:你想不想要这样的儿孙?通情达理嘛。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尤其是做女子的,「男主外女主内」,那是她的天职,女子一定要会照顾人,要会关心人,女孩子心细,你可不能嫌弃,嫌自己的老爸爸,你们有这样的这种体会,这个要把它改变。那个闺女照顾父母,无微不至,丁嘉丽老师好榜样,爸爸到晚年得重病,拉大便拉不出来,丁老师给父亲抠大便,每次都这样,你不受感动吗?感天动地呀,真是好闺女!从小就这样,所以我们要教,你看她七八岁,知道给父母衣服系扣子、整理衣服,都是她在伺候,她长大了就懂事,她的后代就是孝子,她嫁的丈夫就享福,家庭和睦,会照顾人,「丈夫街上走 妻子一双手」,真是这样。

  传统文化老师:老师,我的爸爸在我印象当中从来没有在我面前光过背,再热的天出再多的汗也会穿一个跨栏背心,就从来不在我面前光着背。然后我也不知道爸爸很热的时候要劝爸爸,您要么把衣服脱掉,然后给爸爸擦擦汗也都不知道。总感觉对妈妈还好一点,对爸爸照顾的时候感觉总有一条界限,感觉爸爸是男众,我是个女儿、女孩子。

  陈老师:我告诉你,跟爸爸不能讲叫男众,那是你的爸爸,儿孙在父母长辈面前不能讲男女,说她是女的,那个大不敬,大不孝,我这么跟你说你就好懂了。假如你爸爸生病,得的是丁老师爸爸那个病,拉不出屎来,你能像丁老师那样给爸爸抠大便吗?不可以,他是男众,我是女众,这就是大不敬,大不孝,当闺女的还能说这个话了?男众女众,记住了,父母长辈这一辈子,儿孙要把他们照顾好,这是第一位的,其他都不重要,这话听得懂吧。所以家长要教,先教什么呢?先教孝,没有比这个再重要的了。所以说这些都是错误的知见,一定要把它改掉,否则都是破坏父子有亲,你记住了,心里边完完全全是孝,这个人一定做的圆圆满满,不可能有任何不对的,你就想去吧,我这个话你就体会去吧,所以说把孝要排在头一位,这个就是最正的教育,邪正那个「正」,最正的教育,这个没有了,去教别的,我告诉你,那个看着好像是正的它也很难正,为什么呢?「父子有亲」那个「亲」是天性,天性它都给你盖覆住了,其他的都没有,所以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切都是从这来的,不要找错了原点,脑子里知见错了,这一辈子后悔,后悔一辈子,为什么呢?没有孝敬好老人,错了,让父母委屈了一辈子,到晚年你想想能不难过吗?一定要记住「父子有亲」这个人伦超越一切,所以你看父子摆在头一位,第二位是长幼长辈晚辈,第三个才是夫妇男女。你把第一个先做到了,你为什么会这样?我告诉你,不能怪妈妈也不能怪爸爸,师父讲断了四代了,你为什么会这样?没人教。你看到父母,尤其爸爸,天气很热,不知道脱衣服,当闺女的应该怎么样,妈妈就教:“去,给爸爸把那个背心快脱了,出那么多汗,快赶紧拿毛巾快给擦擦,热的毛巾”,妈妈就教。妈妈不教女儿上哪儿学去,妈妈为什么不知道?姥姥也不知道,一代一代她都不知道,所以说这些一定要一起来学。很小给父母抓后背,我现在还是啊,回到家里说了没两句,爸爸:“我这后背太痒赶紧给我挠挠”,我就在那给爸爸挠后背,挠后背好像是【礼记】里边都有,几千年传下来的,「亲所好力为具」,甭管大的好小的好,你必须要伺候到,所以「父子有亲」那个「亲」字怎么解释?你去查【说文解字】:「至也」到了的意思,没话了,什么意思?段玉裁段注,你看那个「至」是什么意思?「情义恳到曰至」,有感情,义是什么呢?义是本分,光有感情不行,你得知道自己的本分。恳,一心一意,诚恳。到,眼到,耳到,鼻子、口、手、身体接触、心里,都得到,那个叫亲叫至,孝嘛。看到爸爸很热没反应,为什么没反应?没人教,「苟不教」你就迁成这样了?迁是改变的意思,所以你就知道,你真的那样做,父子有亲,爸爸高兴,我这正热着呢,你看我这闺女,宝贝闺女真好,一定要记得,它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没有人会反对会不喜欢,所以一定要做父母的好闺女,从小就学这个,会体谅父母,观察父母需要什么,给照顾地无微不至,所以我就常常和你们这些老师、义工就讲,包括家里的家长,不要把那活儿你都给干光了,什么活都是你干,你错了,一定要让力所能及的这些事情让孩子去做,让学生去做,从小让他受这个锻炼,他眼里才有活,所以我们讲眼里看得开事,眼里会出气,这个意思啊!否则他就是木呆呆,什么他都看不到,为什么呢?他锻炼这个机会、做孝子的机会、恭敬的这个机会都没了,都没有了,你不给他嘛,这活都被你干掉了嘛。所以这是大错特错。我们一定要知道,孝子贤孙是教出来的,教一定要做到,背书不管用,【弟子规】你倒着背都不管用。所以我们今天最缺的是什么呢?家长要学,家长要懂,你们讲得很对,不是说这些孩子天生生下来就忤逆,就要跟父母对着干,不是,专家学者错误的那些话不要让他听,教给他正道,他自自然然就好了。你看传统文化学校这些学生多好,一个个心里边阳光明媚,健康无比,家长欢喜得不得了,让孩子干活怎么叫欺压他呢?理解不了,怎么想的呢?越这样越健康,那是他的本分,现在社会上都不让孩子干活了,你看这孩子问题都出来了,为什么呢?你不让他干活,你就是违背了天道人道,不让他孝顺父母了嘛,不让他尽孝了嘛。

  传统文化老师:老师,其实现在很多的家长是很可怜的,我记得我看过一个新闻,这新闻就是这个爸爸带着自己的儿子在自己的别墅里面好像是,房子是很好的,在里面吃香的喝辣的,但是他的老母亲却住在他家的就那种特别破旧的房子里面,甚至连饭吃都没有,其实这些家长不知道将来等他有一天他老的时候,他的儿女也一定会这样对待他。

  陈老师:因果报应。

  传统文化老师:对,我举一个我家里的这个例子,这也算是替我家里人忏悔。我的姨是很不孝顺她自己的婆婆,甚至说婆婆去世之后,我记得好像是为了两个戒指是为了什么首饰,最后就没有让老人家在自己家里面安详地离去,让老人家在她的女儿家离去,这老人家最后离开了还带着遗憾。现在他的儿子刚刚结婚,这个儿媳妇刚进门有两年三年,对我的姨很不孝顺,冷眉冷眼的,甚至有的时候根本就不理她,现在就是这样了,就是你怎么对待你的老人,将来你的子孙就怎样对待你。

  陈老师:对呀,家长们有一个普遍的错误观念,什么观念?我现在对我的孩子好,将来他一定也对我好,好坏的标准他不知道,他以为溺爱就是好,那是害。你现在这么害你的孩子,将来他也会害你呀,而且不是你说的等到老了,那孩子五岁就管不了了,管不了了就是在害父母,那父母忧愁,难过,一定要进行因果通三世的教育,现世报都有。谢总,你看他在当地去慰问那些孤寡老人,八十多岁的老人,那个房间我们看了那简直不是人住的地方,痛苦无比,后来一问,她原来就这么虐待她的婆婆,把她婆婆牙都拔下来了,她婆婆去世了,她又住在她婆婆那个房间了,你说这不是报应吗?她的媳妇也骂她、也打她。

  传统文化老师:不给她饭吃。

  陈老师:不给她饭吃,那是真事,谢总看到之后可了不得,现在的这些家长根本就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以为这是对孩子好,将来他会报答你,你爱不以道,一定要爱之以道,你不以道,你不按照这个自然规律,所谓人伦,天道,你不按照这个来,你能没有报应吗?你最后还叫苦不迭,我怎么会有这么个结果?没受过圣贤教育造成的。你这就听明白圣贤教育有多重要,它跟你的吉凶祸福、家庭和睦、人生幸福息息相关,你要不要学?西方人讲平等,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真平等,那是肤浅的平等。你坐这儿我也坐这儿。真平等是什么?师父告诉我们,你小的时候这样照顾父母,等到你将来有了子女,你子女也这么照顾你,那不是平等了嘛,而且这种平等代代都传下来什么呢,孝子贤孙。西方那种肤浅的假的平等,好像是貌似平等,最后出来的都是六亲不认,你要哪个?这种平等是符合人性的,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知道,谁都不要怪,从现在好好学,还是那句话,学了传统文化一定要人情事理要通,不能死在句下,这个很重要。所以那次我光着个膀子,在同学们面前搧着个大蒲扇,满身大汗,那是我给同学们出的一个考卷,那是故意做个实验,告诉给大家,人生在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要会爱人,人情事理要懂,要知道用各种方法关心别人、照顾别人,做最好的榜样。那你说可不可以光着膀子在大马路上?那不可以,那再热都得穿好了,为什么?对大众恭敬,那老师在学生面前、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必,不能说是对你恭敬,那不倒过来了嘛,在晚辈面前那他很自在,很热把它脱掉,马上学生们、孩子们就过来伺候,好,周围人看了,这个家有家道,家道兴旺,一定将来出了不起的人,这给周围人看啊。大家都学会了,说你看人家那个儿子,看人家那个闺女,看人家那个学生,给老师照顾得多好。所以这次日本前首相鸠山先生携夫人访华,访问谢总那个传统文化中心,我们吃饭,桌上客人很多,给我夹菜太多了,我确实吃不下,怎么办呢?你们在我旁边这义工,我不说话,递过去,你们在边上把它吃掉,周围人看到了之后他就奇怪,我听说这个事情在这个节目播出来之后有观众很感慨是不是?

  传统文化老师:对,我们的节目刚刚播出,第二天就有观众马上给我发短信,他说在节目里面看到我们在吃老师的剩饭,他们特别特别地感动,他说我要把我的孩子送到这样的地方去学习,接受这样的教育,将来以后才会有出息有希望。

  陈老师:现在人,他虽然没有受过传统文化教育,但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看到之后他会感动,为什么呢?现在哪找学生吃老师的剩饭、孩子吃父母的剩饭?找不到了,都嫌你脏,倒过来行,你吃他剩饭行,他真的感动,为什么感动呢?父子有亲,他也希望他的孩子这样,还是那句话,如果他很小孩子学生很小就嫌弃你,长大了他能孝养你吗?不可能的嘛。所以说,我们讲传统文化,时时处处就是一个字「孝」,还有一个字「敬」,孝敬,处处表现出来让大家受到感动,为什么?人性本善,人性里都有孝敬,他看到之后他惭愧,他感动,他要学。所以我们一定知道,父母和子女的感情、师生的情义是哪里来的?教出来的。教,所谓「教之以义方」,教子要合乎道,这个道就是「父子有亲」的人伦,不能破坏这个。有的时候我们看不懂没关系,道理很深,慢慢就懂了。我们看到古画,古人光膀子还画成画挂起来,你能说这个违反【弟子规】吗?你能说这个违反传统文化吗?错了,你不懂【弟子规】,不了解传统文化,误会了,它是活的,周围的条件、环境和对象不一样它就会变,我们今天这个报告就到此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