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一不清净者
如是道场,多不成就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我毗奈耶,先有愿教。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咒。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承佛摩顶。即于道场,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在这第一个七里边,要至诚向十方如来的像,和所有的一切大菩萨和阿罗汉的名号称名顶礼。
“恒于六时,诵咒围坛”:常常就在这个六时里边,绕坛诵持这个咒。什么咒呢?就是这〈楞严神咒〉。
“至心行道”:“至心”,就是没有旁的心,什么心都没有了;专一其心来行道。
“一时常行一百八遍”:那么每一个时里边,常常念咒一百八遍。
“第二七中”:在这第二个七里边,“一向专心发菩萨愿,心无间断”:还是要专一其心发这四弘誓愿,这个心总也不停止。不停止什么呢?不停止诵持〈楞严咒〉,不停止发这四弘誓愿。四弘誓愿,还是像前边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我毗奈耶,先有愿教”:我所说的戒律里边,以前就有教过发愿这种的行为。
“第三七中,于十二时,一向持佛般怛啰咒”:在第三个七里边,于十二时中,持诵佛所说的〈悉怛多般怛啰〉这个〈楞严神咒〉。
“至第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到第七天,这十方如来都在这个坛场一时出现于“镜交光处”,这个镜和镜交光处,“承佛摩顶”:就得到十方佛的摩顶。
“即于道场”:像上边这样子安排坛场,就能得到十方如来一时出现,给这个人摩顶,来加被这个人。
就在这个道场,“修三摩地”:修“反闻闻自性”这种的功夫。
“能令如是末世修学,身心明净”:可以使令像这样子修行的末世修学人,身也明净、心也明净,身心都明净。
身心明净像什么样子呢?“犹如琉璃”:就像琉璃那么玲珑透体,光明照耀的样子。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从三七后,端坐安居,经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于座,得须陀洹。纵其身心圣果未成,决定自知成佛不谬。”
“阿难!”你应该要知道,“若此比丘,本受戒师,及同会中十比丘等”,假设修持这种〈楞严咒〉法的这位比丘,和以前授他戒的那位师父,以及和他同在一个法会的这十位比丘等。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其中有一个持戒不清净的。他持戒又犯戒:不杀生他也杀生,不偷盗他也偷盗,不邪淫他也邪淫,不妄语他又打妄语。专门打妄语,佛教人不打妄语,他把那个“不”字去了,就剩一个“打妄语”;那么“戒打妄语”,他把那个“戒”字也去了,就剩一个“打妄语”。
所以“如是道场”:像这样子,这个道场“多不成就”:你所修的功夫,所持的咒,就不会成就的。如果你修这个法,修得不相应,说:“我也修了三个礼拜,释迦牟尼佛和十方的佛,也没有给我摩顶,我也没有看见。这释迦牟尼佛大约也是打妄语吧!”不是的!这因为你自己不清净,或者传你戒那位师父不清净,或者你在同会一起修行的这十个人不清净。只要有一个不清净的,这种的境界就不能成就的,所以这是最要紧的!
“从三七后”:从二十一天以后,“端坐安居”:就在那儿打坐、meditation,这叫“安居”。打坐安居多少日子啊?不是说像某一个人坐了两个钟头,“喔,不得了了,我打坐,坐了两个钟头啊!”你看他以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了,喔,简直这个世界就没有了!其实这简直的!和这个来一比较,真是小巫见大巫。
“端坐”,不是坐坐,这么往东歪一歪,往西倒一倒,这不叫“端坐”!“端坐”是端然正坐,也不向前这么弯弯腰,也不向后这么靠一靠;也不左歪,也不右躺,要这样子,这才叫“端坐”。
“安居”,安然在这儿坐着;不是坐坐,“唉呀,腿很痛了!哎,受不了了!”。“安居”,就是没有一切的麻烦,没有一切的困难。不是坐坐,又想起身,再不就要把腿伸一伸,不是这样子的。
“经一百日”:端坐安居,要经过一百天,也不去吃饭,也不去大小便,也不去睡觉,就是在这儿坐着,坐一百天。
“有利根者”:若是有这个“利根”的人;这个根性来得利,就是非常聪明、非常有善根这样的人。
“不起于座,得须陀洹”:他不起身,就在这儿坐着;坐了一百天,就可以证初果阿罗汉。你说,现在你连一天都没坐过,就以为自己证了果,这真是笑话!人家都坐一百天,才可以证得初果。
“纵其身心圣果未成”:纵然他这个身心没有修得真正的定力。
“决定自知成佛不谬”:可是他决定知道他自己将来一定成佛的,绝对没有假的!
“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汝问道场,建立如是”:你问这个道场怎么样建立啊?就是这样建立。
恭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