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成语汇编(一)

发布时间:2021-11-27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佛教成语汇编(一) 

文 / 慧伯

《佛教成语汇编》序言

“世界上没有始终孤立自生、一成不变的文化。任何社会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结构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虽然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但它在与外域文化的接触过程中,也受到了外域文化的渗入。汉魏至隋唐期间佛教文化的渗入,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汉语词汇中留下了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

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道是本土文化,释是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自然要对中国的语言和语汇产生深远的影响。

佛教,它本属于完全不同质素的语言文化系统,历经两千年漫长岁月,经过探索、依附、冲撞、改造、适应、融合的种种阶段,深深地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语言、文学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佛教起源于印度次大陆,大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我国最具影响的宗教。佛教的正式输入,当在汉末桓灵之际。约在公元前2世纪中叶,传播佛教经典和教法的先驱、西域人安世高和支娄迦纤xiān)来华,他们在洛阳译出了《阿含部》和《般若部》教典,同时传播禅定法。魏晋以后,佛教的广泛流传,直接渗透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学术领域。从此,鸠摩罗什、佛驮跋跎罗、昙无纤等的东来,法显、玄奘、义净等的西去,在中印文化史上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功绩。

成语是长期以来经过千锤百炼和普遍流传的固定的语言形式。它具有音节整齐、结构严密、简洁精辟、意义完整等特点,是定型的词组或短语。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汉语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髓之一,是汉语词汇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随着佛教广泛而深入的传播,汉语中的成语也极大地丰富起来。这些成语,有的来自汉译佛经,有的来自我国佛学家著述的禅宗典籍。佛教的流传,佛语、佛典、佛偈的大量渗入,与佛教文化有关的成语也让人目不暇接。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佛经的翻译,大量佛教词语进入汉语,形成了汉语发展史上吸收外来词语的****。汉语有自己的成语,但也有不少成语来自佛教文化,这样,使汉语的成语更加丰富,更加五彩斑斓。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成语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无论是在文章中还是在口语中,几乎每天都会从我们的嘴里或者笔下蹦出几个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一般来说,成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它是用来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成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几乎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佛教对汉语成语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虽然我们张嘴说出的可能就是一个佛教成语,但是我们几乎忽略了它的佛教特点。

当我们上门求人办事的时候,会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典型的佛教成语,三宝殿就是指代表佛法僧三宝的寺院殿堂,它原来的意思是说,人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才想起到寺院去寻求帮助。后来比喻成登门求人办事。

我们替某人求情的时候,会说: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又是典型的佛教成语,僧、佛都在“三宝”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对象。“僧”正在修行中,而“佛”已完成修行,“觉行圆满”。二者的阶次有高下。“不看僧面看佛面”,指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意思是务请高抬贵手,给予帮助或宽恕。在《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写到:“古人云: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长既是到此,万望救他一救。”

而有些我们常用的成语,我们几乎忘了它原本是佛教最先使用的,比如:生老病死、指点迷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痴心妄想、三生有幸、两世为人等等,这些成语都蕴含着深刻的佛教哲理,但是如今已经被人所忽略了。

生老病死最早由佛教提出,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四种痛苦,也称为(果报)四相。在《法华经》中这样说:“生老病死,四苦也。”而在《百喻经?治秃喻》中写道:“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当释迦牟尼佛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一天他在王城四门分别见到分娩、老人、病人、送葬的景象,因而决心放弃继承王位,出家修道,以期超脱生老病死之苦而达彼岸。《敦煌变文集?八相变》有诗云:“生老病死相煎逼,积财千万总成空。”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也写道:“只是在家受不得那爱欲牵缠,生老病死,世态炎凉,人情险恶。”在今天,生老病死被人们用来指: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大事。

当一个人有不切实际的想法的时候,我们会说他痴心妄想。痴是佛教所说的三毒之一,三毒是指贪嗔痴。痴是用来指人的痴心:心思沉迷于某人或物。因为痴迷,所以有妄念、妄想产生。这个妄就是指:荒唐,胡乱,不切实际。指一心想着根本无法实现的事。因为有痴心和妄念,所以众生有痛苦产生。

鲁迅曾经研读佛经,并捐款印刷《百喻经》,他称赞释迦牟尼是大哲,他从前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佛教得到了解决。在鲁迅的著作里,常常使用佛教的语汇,赋予深刻的思想内涵。

鲁迅《准风月谈》归厚:“古时候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但因为也有放下‘放下官印,立地念佛‘而终于又‘放下念珠,立地做官‘的人,这一点玩意儿,实在已不足以昭大信于天下:令人办事有点为难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出自《涅盘经》梵行品。北宋《续传灯录》:“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汉,扬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般人以此语最早见于明彭大翼《山堂肆考》。鲁迅在这里利用成语的固定格式,根据前后文需要作部分变动,成语活用,风趣而又辛辣地揭露了谣言学家的行径,达到了特殊的表达效果。

《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

“醍醐灌顶”出自佛教。“醍醐”是从牛乳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比喻最高的佛法。“灌顶”是佛教密宗的一种仪式。唐善无畏《大日经疏》:“以赶路法水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后多比喻智慧,使人彻底醒悟。引文形容沙僧听到孙悟空救他来了,心中大喜,有如渴得甘露,醍醐灌顶,那种愉悦之情无法言喻。

“不即不离”出自《圆觉经》:“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于百千万亿阿僧恒河沙劫诸世界,犹如空华,乱起乱灭。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是佛。”真相与妄相有区别,即不即,但妄相乃真相显现,即不离。后泛指若合若分,即不接近也不疏远,引文即是此意。

由佛组成的就有借花献佛、佛眼相看、吃斋念佛、烧香拜佛、立地成佛等。再如“一尘不染”,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作六尘,而佛教徒在修行时能摈除一切杂念就叫“一尘不染”。“五体投地”是佛教敬礼的姿势,指双膝、双肘和头颅都着地。又如“当头一棒”,源自佛教禅宗支派临济宗的一种拜师方式。这一派的创始人义玄在拜师时向师傅请教佛理,问了三次挨了三次打,于是大为醒悟,以后相沿成法,对初习禅法者,常常给当头一棒或大喝一声,要对方立即回答问题,以考验他对佛理的理解程度。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都是劝人改邪归正的佛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是佛教基本思想之一“因果报应”的体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源于佛门“放生”“护生”的观念,而“和尚在钵盂在”则体现了和尚四方游历化缘的佛教行为。 

其他被普遍使用的成语有天花乱坠、顽石点头、天女散花、一丝不挂、镜花水月、百尺竿头等。

综合以上所得,印度传入的佛教为汉语注入了大量新词汇,由于佛教的广泛传播,它所形成的语汇已与中国文化水乳交融,并已在各个领域中紧密地融合到本土汉语之中,以致于我们现在使用时还不知出自佛教。

另外像“盲人摸象”“井中捞月”“认贼为子”“不即不离”“自作自受”“自欺欺人”“无恶不作”“金口难开”“不二法门”“泥船渡河”“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唯我独尊”“放下屠刀”等等,都是直接取自佛教经典。这些词语在使用中都或多或少偏离了佛经的本意,但究其语源,仍可看到佛教文化留下的痕迹。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相当数量的佛教成语在意义上发生了变化,例如:

一丝不挂:原是佛教徒用以比喻人没有一点牵挂。现形容人赤身****。

一尘不染:佛家指佛教徒修行,摒除欲念,保持心地洁净。后来多用来形容环境环境非常清洁。现在也比喻人品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

天花乱坠:佛教神话传说,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天,天花纷纷撒了下来。现在用来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过分夸张或不切实际)。

单刀直入:原比喻认定目标,勇猛前进。后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降龙伏虎:佛教故事说,一些高僧能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来用以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梦幻泡影: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像梦境、幻觉、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后来用以比喻空虚不实在存在的东西或不能实现的妄想。

以上这些成语的意义,透过对它们语源的探讨,加深了我们对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汉语史上所起作用的认识。这些通俗、生动的语言,都蕴含着幽默、深刻的喻义,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

曾有学者统计,我们常用的佛教成语有500-600个之多,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语言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佛教对中华文明起到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总之,佛教对我国成语的影响是深刻的。正像宋代僧人大慧禅师所说的:“梵语唐言打成一块”(《五灯会元》卷第二十)。佛教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文献浩如烟海,相当数量的成语与佛教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我国的成语,就不能不对佛教文化有所了解。

一千多年,佛教深入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它与儒道互相融合,成为了中国传统传统文化的主流。过去,由于“左”的影响,人们不认识佛教,把它与民间迷信混为一谈,使真珠埋于泥土中,佛教的智慧之光长期被淹没。对于这种反常现象,原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曾经语重心长地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语言是一种最普遍最直接的文化吧!我们日常流行的许多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等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笔者出家多年,并且从事佛教文化刊物的编辑工作多年。经过多方搜罗、整理和归类和释要,想从这些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成语中窥见佛教成语的演变轨迹,以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天闲暇之余,细读几则佛教成语,您或可领悟佛教修持心要、回味古大德参禅机趣、了解佛教净化人心的教理等等,对人我身心定有所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