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佛的四个理由:佛毫无怖畏、具足方便善巧、具足大悲心、具足大平等心。
应归之相分四。初者,谓自即是,极调善性,已能证得无畏位故。若未得此,则如倒者依于倒者,不能从其一切畏中救护他故。
“应归之相分四”,那么归依的相呢,下边又给你分了四项来说。
“初者,谓自即是,极调善性,已能证得无畏位故。若未得此,则如倒者依于倒者,不能从其一切畏中救护他故”,第一个,我们所归依的人,必须他自己已经是“极调善性”,他的心极调善,就是说前面说的一切过失都灭完了,一切功德都证到了、圆满了,是“极调善性”。那么他本身做到了,“已能证得无畏位故”,他已经证到无所畏惧的位。我们众生有怖畏,佛,他毫无怖畏,他不存在(怖畏)。我们不是开始念《心经》嘛,“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证到这个解脱位的时候,这些都没有了。那么他是证得无畏的位子了。
“若未得此,则如倒者依于倒者”,假如是说你归依的人没有达到这个高度的,没有得到这个的,那么你归依他,等于“倒者依于倒者”,本身他自己是颠倒的,你去依靠一个颠倒……,你本身是颠倒的,因为是你要求救,但是你依靠的人还是一个颠倒的。它依我们普通说的么,就是瞎子依一个瞎子。你眼睛看不到,又想人引导你走路不会走错,结果你找了一个,又是一个瞎子,你要找一个瞎子帮你引路,那不是糟糕了吗?那么我们说,要求离苦,要归依,求一个救,那么归依三宝嘛。搞错了,归依其他的天魔外道去了,那就是瞎子依了瞎子跑,乱跑,结果堕入火炕去了。那这个是救不了苦了。
所以说一定要睁开眼,所以佛教要智慧的。没有智慧,糊里糊涂,迷信,解决不了问题的。你一定要睁开眼睛看一看,哪些是该归依的,哪些不该归依的。然后你该归依的就要归依,不该归依的,不要归依,这才是不会错。所以说要归依的人,必定是有这么大的“极调善性”,就是证到无畏的位子的,就是前面说的功德圆满证到的,过失一切都没有的。然后,你依靠他,有办法。
假使不够格的,那么等于是这个人——本来你是颠倒,你依靠的人,还是颠倒的——那这怎么能解决问题?不能解决的。“不能从其一切畏中救护他故”,因为这些人,他自己还没有达到无畏的位子,一切怖畏之中,怎么救人呢?他自己还在苦难之中,有苦难就有畏惧,无畏的话,一切苦难都除完了,无畏了。那么,他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他还在怖畏之中,你要求他解脱你的怖畏,怎么达得到呢?这是不现实的。
应归之相分四。第二者,谓于一切种,度所化机,善方便故。此若无者,纵往归依,亦不能办所求事故。
“第二者,谓于一切种,度所化机,善方便故。此若无者,纵往归依,亦不能办所求事故”,那么这个人,他得到无畏的位,可以救度你,但是说他还要度众生有方便。“谓于一切种,度所化机”,各式各样的所化的机,你要度他,要有善巧方便。这个人是怎么的,你要怎么度他,那个怎么的,那么度他,那么这个才能度的,把人都度掉。“此若无者”,假使说他自己倒功德很大,但是没有方便善巧,度众生的方便善巧没有。那么“纵往归依,亦不能办所求事故”,你去求他,归依他了,他没有方便善巧,救不了你,就像我们经常引的公案。
有二个人归依了舍利弗、目犍连,就是证不到果,后来去问佛了。佛说:“你修什么?”他说:“我修数息观。”“你以前干啥的?”他说:“我以前是洗衣服的。”又问那个:“你修什么?”他说:“我修不净观。”“你干啥的?”“我是打铁的。”佛说你们调一调,打铁的你修数息观,洗衣服的你修不净观。这么一调,好了,都证阿罗汉了。怎么?方便善巧。打铁的一锤一锤,一、二、三、四,正好数息。洗衣服的,衣服上的脏,尤其是病人,那些大小便,搞不清楚的,脏看惯了,不净观一修,马上就见效了。那么这个方便善巧有了,才能度人了。即使你自己解脱了,没有方便善巧的话也度不了人了。
所以说,第二个要求,即使你是能够除无畏了,但是你还要对度一切众生方便善巧,要有。你不能人家求你,这个法,那个众生求,还是这个法,这个不相应就救不了了。所以说八万四千法门都要有,这个是第二个要求。
应归之相分四。第三者,谓具大悲故,此若无者,虽趣归依,不救护故。
“第三者,谓具大悲故,此若无者,虽趣归依,不救护故”,第三个,要求大悲心。他第一个,自己的功德完整了,方便善巧也有,大悲心没有,你去找他归依,“哎呀,烦得很,我没有空。”好了,一句话把你打发走了,那么你还是救不了。要有悲心,所以第三个呢,要有大悲心。
应归之相分四。第四者,谓以一切财而兴供养,未将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养,乃生喜故。此若无者,则定顾视先有恩惠,不与一切作归处故。
“第四者,谓以一切财而兴供养,未将为喜,要以正行而修供养,乃生喜故”,第四个,就是说我们要归依的人,你去财物供养,他并不认为好,而去如法地修行的供养,他才高兴。
“此若无者,则定顾视先有恩惠,不与一切作归处故”,那么这个什么重要呢?假使说这个没有的话,那么有钱的大兴供养,他就救他;没有钱的供养不起的,就不管了,那还是不行。所以说有的人,他固然很发心,供养了很多,他就一个――好像“我供养你那么多,你给我特别地要照顾”,这个心不要起。佛是大慈大悲,平等的。你供养多,固然对你是大悲心。但是他供养少,不能说:“他供养那么少,你不要去理他,你专门给我说法好了。”不行的,佛是都照顾的。
能使佛欢喜的呢,就是如法修行——“正行”,你只要有正行的话,佛说的话,你去依佛而行的话,佛都欢喜。佛说了半天,你不听他的话,你另搞一套,那当然了,不得佛欢喜了,也得不到加持的。那么你不要财,不是说财供养不好了,财供养当然是好了,但是法供养更好,这个我们经常说的。法供养是最胜的供养――如说修行供养。你如果对佛说的话,好好地修行,佛也会欢喜心,管你有钱没有钱,他都欢喜,要救度。那么财供养很好,财供养又能够以法供养,如说修行,那更好了。如果财供养而不修法,有些人大财主,他对大法师天天供养,就要求法师,对他要特别地照顾,而他又不修行。那个算盘打错了,法师如果是——学法的法师,就不会对你特别照顾了,那是要看你是不是如法修行的了。
所以说,“此若无者,则定顾视”,假使说没有这个功德的话,就是对财物供养是生欢喜心,对正法供养是无所谓的话,那么“先有恩惠”,就是先大大供养的人,就给要特别照顾了,而对那些其他没有供养的人,不给你作归依了,就不加持了,那么也不够。
所以说这四个条件都要有,这个四个相都要有,一个近一个,一个近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