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亮编译
两千七百六十多年前的一天凌晨,在王舍城外的七叶窟里灯火辉煌,一千位已经出离三界的大阿罗汉圣者集聚一堂,在这里进行佛门历史上第一次的佛经大集结。当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都在恭候佛陀的逝者阿难长老法驾光临,宣讲佛陀传承的离苦得乐之方法。
不一时,阿难尊者穿着鲜亮的袈裟,庄严肃穆地走到早已铺设好的法座前。阿难对着上空礼拜佛陀已毕,就跌跏趺坐坐在那法座之上,清静的梵音从那阿难的嘴里流出:如是我闻。在坐的那些大阿罗汉们目睹阿难庄严的法相,就好像看到了当年的世尊,禁不住热泪盈眶,激动不已。都静下心来仔细聆听阿难宣示的法音。
有一段时间,三界导师释迦牟尼如来这位无上士(世间最尊贵者)、正遍知(能正确遍知一切事物)、明行足(三明【天眼明、宿命明和漏尽明】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尽通】都已圆满具足并且到达无上境界)、善逝(虽入涅槃却从不舍弃众生)、世间解(了解世间一切事理)、调御丈夫(能善巧调御众生的根性,化导他们)、天人师(教化天神与人之导师)、应供(德行圆满,受人天供养)、佛陀(智慧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世尊(天上人间一切有情所共同尊重者)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中讲经说法,普渡众生。
有一天清晨,世尊与他的弟子们穿好袈裟,手托饭钵,进入城中化缘,与当地人民培植无上福田。世尊一行化得缘来,就回到了精舍,吃罢饭,洗漱完毕,穿好衣服,放好饭钵,就聚集在讲经堂。也不知道是哪一位佛弟子发起,都想知道我们的世尊过去世中的一些因缘。
无时无刻不在定中的释迦牟尼如来以他无尽的神通听到弟子们的议论,就站起身来径直来到弟子们中间跌跏趺坐。那些佛弟子见到尊贵的世尊来到,大喜过望,知道今天肯定有不可思议的佛法流露,纷纷以众星捧月一般团团围在世尊的身边。
世尊明知故问:“弟子们,你们在这里议论什么呢?”
有一位离世尊最近的佛弟子连忙启禀世尊:“世尊,我们在这里讨论您过去的因缘,都想知道您当年是如何修行成就佛位的?”
世尊微微一笑:“好啊,既然如此,我就告诉你们吧。也希望你们听到以后,仔细思量,依教奉行。”
弟子们欢呼雀跃,纷纷说到:“好啊好啊。多谢世尊。我们明白之后,一定会依教奉行,按照您当年走过的路好好修行。”说完之后,大家都平心静气,跌跏趺坐,用心聆听世尊的开示。
世尊和蔼安祥地看了看那些围在身边的弟子们,又抬头望了望天边,随着世尊那慈祥浑厚的声音把佛陀的弟子们带到了那比那恒河沙一样多得不可计数的久远劫前的时光。
那时候有一位名叫善慧的仙人为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超脱生死苦海,他在数以亿亿万万次的六道轮回中都奉行不伤害有情、不取不义之财、不淫欲、不说与事实不符的话语、不饮酒、不讲令有情生起烦恼的话语、不说那些华而不实无用的话语,不存在邪知邪见的理智等与梵天相应的行为。一个肉身坏了,又托生在另外一个肉身。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那不可计算的轮回中托生的肉身,就算是割尽宇宙中所有的草木来计算也无法算清。他经历过的劫数,也是无法数也数不清的。在轮回过程中,他感伤众生在痴爱欲望中迷惑颠倒,在生死苦海中沉沦流离,激发了他的大慈大悲之心,想要救济那些众生脱离生死苦海。他深深的知道:那些众生之所以在生死苦海中轮回挣扎而不能脱离,都是因为贪欲、嗔恚、愚痴这三大毒根发作而沉迷于色声香味触法这些感官享受的缘故。我应当斩断他们这些毒根。善慧仙人虽然经历无数亿亿万万次的轮回,但都没有忘记他普渡众生的愿望。在他的心中,所谓的怨家和亲人都是平等的,他用布施来拯救贫穷人家,受持佛戒来感化那些胡作非为的人群,以坦然自若的心念去面对那些来自方方面面的羞辱和伤害,努力精进去影响那些行为懒散的人,以专心致志的处事态度来摄受那些三心二意的人,用无穷无尽的智慧去教导那些愚痴的众生。在那漫长的无穷无尽轮回路上作为一切众生最可靠的皈依处,对于一切诸佛。他都尽心竭力用心恭敬供养。对那些很欢喜听闻佛法的人,他都能够根据根器传承相应的佛法。对于跟随佛陀出家的那些弟子们,他都作为最大的护法在服装、医药、卧具和饮食等方面都给予最大的恭敬和供养。这样的行为,数也数不清。
那时的国王名叫灯照,国都名为提播婆底。国王用正确的方法来治理国家,爱民如子。那时候人民寿命能活到八万岁,他们安居乐业,兴旺繁盛,极为自在,仿佛生活在天堂一般。
灯照王正值壮年,太子就诞生了。这太子刚生下来,只见他相貌堂堂,端正庄严,具备了诸佛才具有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以及各种威德。出生的那一天,天地间被一种非常祥和的光芒所笼罩,那光芒四射的亮度连太阳光都显得苍白无力。那国王见到如此瑞像,不明所以,连忙召集群臣讨论。国王问道:“太子刚刚出生,就遇到如此闻所未闻的祥瑞。应该给太子取个什么样的名呢?”
群臣经过商议取得一致意见后就上奏国王:“依臣等商议结果,建议用普光作为太子的名讳。”
国王十分欢喜,重赏群臣,又召来国内顶级相术大师为太子看相。那相师端详良久断言:“如果在俗世中,太子将成为统治四天下的转轮圣王。如果太子将来出家,就会成为三界极尊,无上法王,成就佛位。”
在场的人们听了,欣喜若狂,对太子更是呵护有加。在成长的过程中,又得到了天神、龙族、神鬼族、乾闼婆族、阿修罗族、迦楼罗族、紧那罗族、摩睺罗伽族、非人等天上人间各界有情的供养、恭敬、尊重与赞叹。
随着岁月的流逝,太子渐渐长大成人,为他的母亲和身边的人常常讲经说法。到了二万九千岁的时候,太子观察他出家的因缘已经成熟,就向父王和母后请求出家,结果是接连三次就未能得到父母的恩准。太子眼见三界众生沉沦生死苦海,大慈大悲之心油然而生。他为了拯救这些众生,决心以牺牲小节而成就无上伟业,于是瞒着父王母后偷偷剃除胡子头发,找件死人遗留的衣服穿上就来到了森林里。太子在森林里那非常艰难的环境里精勤修行了六千年,终于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功德圆满,成就了佛位。那普光如来根据当时在场的天人以及龙神八部的根器分别传授了四圣谛法、十二因缘法以及成佛所必需的四摄六度的无上佛法。普光如来所传授的佛法,那世间中的欲界、魔界、梵天界都望尘莫及,自愧不如。普光如来所传授的离苦得乐的方法,成功度脱了无量无边的众生脱离了生死苦海。
太子功德圆满成就佛位并开始讲经说法度化众生的消息传到故国,那灯照国王、王后以及故国人民莫不欢欣鼓舞,辗转相告。那些臣民议论纷纷:“那太子抛弃即将到手的转轮圣王的荣华富贵,出家精勤修行。如今功德圆满,成就了佛位。如今我们对人间那如梦幻泡影般的蝇头小利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不如跟随如来出家修行,以期早日脱离魔掌,顺利登陆涅磐彼岸。”于是数以亿万记的臣民都纷纷剃除须发,来到了普光如来的身边。普光如来就根据他们的相应根器和因缘传授不同的佛法,当时就有四千多人根据普光如来的传承顺利出离了生死苦海,证得阿罗汉果位。其中的八万多人明白了万法本无生灭的绝对真相,从而对世间万法不再执着。
过了不久,普光如来带着已经顺利出离生死苦海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八万四千弟子们来到提播婆底国边界教化世人。灯照国王得知这个消息,心中非常欢喜,当即传令国中人民,平治道路,香水洒地,张灯结彩,把整个国度布置成了个庄严、清静和鲜花充满的世界。又下令全国的鲜花必须全部悉数卖给国王,不允许私下买卖。任何人等不准在国王之前供养佛陀。国王又命令相关人员在佛陀必经之路演奏音乐,燃烧香木粉末,洒落花瓣,恭迎普光如来的到来。
城里人因为迎接世尊法驾而忙的不可开交,那善慧仙人却因消息闭塞而在悠闲地睡觉。在恍恍惚惚间,那善慧仙人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身体睡在那宽广的大海之上,头枕着须弥山,那海里的众生都进入到他的身体里,他的左手高举着太阳,右手高举着月亮。梦醒之后,善慧仙人百思不得其解,暗自想道:“我这个梦绝对不会是没有来由的,应该是有很大的因缘。这样吧,我到城里去找一个有智慧的人来帮我解这个梦。”想到这里,善慧仙人就围上鹿皮,拿着必要的手杖、伞和化缘必备的水瓶就下山往城里走去。
行到半路,途经其他教派的出家人常常聚在一起休息的地方,看到五百多位出家人在一起谈经论道,好不热闹。善慧仙人见状心想:“我应该去问问他们,请他们帮我解释我梦境中的真正含义。也可以顺便观察他们各自的修法。”于是善慧就去到他们中间与他们谈经论道,破除了他们的邪知邪见,指示了正确的修法。那五百多人受到他的启发,大彻大悟,都争着恭恭敬敬拜善慧仙人为师,并每人拿出一枚银钱供养仙人。还有其他教派的五百人见善慧很有智慧,也心生欢喜,还告诉善慧仙人:“如今普光如来到了世间,讲经说法普渡众生。”
“谁?普光如来?这是真的吗?如今佛陀在哪里呀?”那善慧仙人大喜过望,兴奋得手舞足蹈。
那些出家人便将普光如来即将到城里去接受国王供养的事情告诉了善慧仙人。那仙人一听,边打招呼边往城里跑去。
他的那些刚刚收下的弟子们连忙问道:“师尊。您要到哪里去呀?”
善慧仙人边跑边回答说:“我要到城里去拜见世尊。”
他的弟子们连连喊道:“师尊。您慢些跑。等等我们,我们也要去见佛陀。”
“你们慢慢来吧,我先走了。”话音未落,人已不见了。
其他教派的出家人一看善慧仙人踪迹全无,十分懊恼,纷纷告辞各走各的路了。
善慧仙人来到城里,见主干道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平整道路,香水洒地,大路两旁张灯结彩,悬挂幡盖,布置得十分庄严。善慧仙人很是奇怪,就拿住一个工人问道:“今天城里是怎么啦?搞得怎么漂亮。”
那工人回答说:“有一位佛陀成就了,名叫普光。如今我们国王要恭迎世尊到王宫去接受供养,所以才把大路两旁布置得如此庄严。”
“哦。请问,哪里有鲜花买呀?”
“买鲜花?没有可能的了。国王已经下令,全国的所有鲜花全部由国王收购,不准卖给任何人等。你是买不到的了。”说完,那人又赶紧去干活了。
善慧一听,懊恼不已,但又存有侥幸的心理就到处去看看。走不多久就看到一位宫女从宫里走了出来,那宫女在宫里偷了七支莲花出来,为了怕被人发现而藏在一个很深的瓶子里。说来也奇怪,那宫女经过善慧仙人的身边,本已藏得严严实实的莲花却一下子全从瓶子里冒了出来。
善慧仙人看见那瓶中冒出的青色莲花,大喜过望,立即叫道:“大姐请留步,这花卖吗?”
宫女听了,心中惊讶不已,想到:“我的花藏得很好,为什么这个男子能看见我的花,还要想买呢?”于是拿出那瓶一看,果然看见花都处在外面,惊奇不已。
宫女回答说:“大哥,这些青莲花要送到宫里,准备敬献给佛陀,不可以卖的。”
善慧仙人想了一下,又说:“这样吧,我把我仅有的这五百银钱全部给你,来买你五枝莲花。可以吗?”
那宫女犹豫不决,很是惊异:“这花并不值几个钱。而今这个男人居然要倾其所有来买这五枝青莲花。”便问道:“你买这花做什么用呢?”
善慧仙人回答说:“我听说普光如来来到这世间,大王迎请他到宫里来接收供养。所以我到处求花去供养如来。大姐也知道吧,诸佛如来是很难遇到的。就像那优昙开花一样难得见到的。”
宫女又问:“供养如来,是为了求什么呢?”
善慧仙人回答说:“我供养佛陀的原因也是为了将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位,度脱众生无量之苦。”
那宫女听说了这样的话,想到:“如今这个男子,容貌端正,鹿皮裹身,才华横溢,对佛又那么虔诚,视钱财如粪土,将来肯定非同凡响。”于是对他说到:“你想我把花卖给你也可以,但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那就是:我生生世世都要作为你的妻子。”
善慧仙人很是为难,回答说:“我生生世世都在修梵行,以期将来能够成就佛位。这个生死之缘我不能够承诺你。”
那宫女嘴巴一嘟,说到:“你如果不满足我的这个心愿,花便不卖给你。”
善慧仙人想了一下,说到:“这样啊。算了,今天为了能够供养到世尊,也只好如此了。但是我也有一个条件你也必须答应,那就是:“我喜好布施,从来就没有违背过他人的意愿。假如有人来向我乞求头脑、眼目以及妻子等,你不要生气或者从中作梗而影响我布施的修行。”
那宫女回答说:“好好。我一定不会为难你的修行。如今我一个弱女子,不能亲自前往恭迎世尊,请您把这两枝莲花献给佛陀,使我生生世世无论美丑这个心愿都能够达成。相信佛陀一定能够圆满我的心意。”
说话间,那国王率领着他的儿女、大臣以及眷属拿着鲜花和供养品出城去迎接世尊,其他人民和秩序井然地跟在队伍后面。
善慧仙人之前收下的五百位弟子也来到了现场,他们见到了恩师,非常高兴,于是师徒也随着队伍来到了普光如来的临时住所。他们看到了国王最先顶礼膜拜佛陀的脚背,又献上供养品和鲜花,然后站在一旁。国王的眷属、大臣和他们各自的眷属也随之顶礼佛足,献上供养品和鲜花。他们飘洒的鲜花花瓣散落了一地,大地上铺上了厚厚的一层。
善慧仙人和他的弟子们默默地合掌站在一旁静静等候众人礼拜佛陀完毕,怀着恭敬景仰的心情瞻仰佛陀那无比殊胜的面容,想要成就佛位拯救苦海众生的愿望就更加强烈。那善慧仙人恭恭敬敬走到佛陀目前,大礼参拜完毕,把那属于自己的五朵青莲的花瓣挥洒向空中。那花瓣在空中结成一个巨大的花盖,停留在那上空。随后抛出的两朵青莲也一左一右矗立在佛陀的身旁。
当时在场的国王、大臣和所有的天人、龙族、神鬼、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等看到这从来不曾发生的情景,莫不惊异,然后都欢呼起来。
普光如来以无穷无尽的无碍智慧赞叹善慧仙人:“很好。很好。善男子。你因为这个行为,经过无量阿僧祇劫之后,就能够功德圆满,成就佛位,名释迦牟尼。届时你也同样会证得如如不动的境界,受到天人一切人民的供养,以无穷无尽的智慧对世间万事万物都了解透彻,你的三明六通也将达到世间独步,你也将同诸佛一样虽证知涅磐却也不放弃每一位有求的众生,你也会对世间的过去当下未来都了如指掌,你也会成为天上地下唯一尊贵的人,你也会根据每一位众生的根器传授相应的佛法来指引他们出离生死苦海乃至于成佛,到那时候,你不光自己觉悟,也带动跟你有缘的众生觉悟且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得非常圆满,也是当时一切有情最尊重的人。”
当时在场的一切有情听到佛陀的授记,都赞叹不已,把手中的鲜花又撒向善慧的头顶,那花瓣在空中飘飘洒洒,好像是花雨一般。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到:“善慧仙人将来成就佛位时,我们都能够生到他的国度,成为他的弟子。”
普光如来知道他们的心意,于是授记说:“你们将来一定会生到他将来成就的国度当中去。”
普光如来授记完毕,看到善慧仙人留着仙人髻,裹着鹿皮衣。普光如来想要他舍去这身服饰,便把那里的地面化作淤泥。善慧仙人看见普光如来必经之路居然还有淤泥,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具有千辐轮的佛足顺利通过这里呢?于是他脱下鹿皮衣,铺在地上,但还不够,又解开头发,也铺在上面。普光如来就踩着鹿皮衣和头发过来了,对善慧仙人说:“你今后成佛后,会像我一样在五浊恶世不畏艰难广作佛事,普渡众生。”
善慧仙人听到普光如来的授记,欢欣踊跃,喜不自胜,当场证悟一切法本来空寂的无上大道。善慧仙人的身体上升到了虚空之中,在空中传来善慧的赞叹声:
今见世间导,令我开慧眼。
为说清净法,去离一切着。
今遇天人尊,令我得无生。
愿将来获果,亦如两足尊。
善慧仙人说完这首赞诗后,从虚空中下来,来到普光如来面前大礼参拜完毕祈请世尊::“希望世尊悲悯于我,让我出家吧。”
普光如来回答说:“善哉,善来。比丘。”话音一落,那善慧仙人的胡须头发自然落下,身披袈裟,当下就成了普光如来座下的出家弟子。
当时现场有两位贫穷的老人,各与自己的亲属一百人,看到普光如来相好,威德严显。他们感伤自己贫穷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供养普光如来。那时普光如来怜悯他们的心念至诚,便使用神力使他们面前的土地生长出各种杂草,这两位穷人看见眼下土地杂草丛生,欢喜地清理打扫了面前的土地。普光如来对他们说:“你们经过无量阿僧祇劫的时间,等到释迦牟尼成就佛位以后,你们在当作为他座下的第一声闻弟子。”
普光如来做完佛事之后,带着他座下证得阿罗汉的八万四千弟子们在国王以及臣民眷属簇拥下进入到提播婆底城。在以后的四万多年里,国王在饮食、生活用品、医药和房舍这四大方面全力以赴供养佛陀以及僧团。随后宣布退休,将王位传给太子后与他的眷属全部到佛陀座下出家精进修行,也证得陀罗尼诸法三昧。善慧尊者在这四万多年里,一方面自己在修行方面突飞猛进,深解义趣,另一方面也协助普光如来教化众生,经他度化的众生多得无法计算。
有一天,善慧尊者请教普光如来:“世尊。我过去在深山中曾一个奇特的梦。梦见自己身体睡在大海上,头枕着须弥山,海中的一切众生,都进入我的身体之内,我左手高举着太阳,右手里高举着月亮。这梦预示着什么呢?希望世尊为我解说这梦的含义。”
普光如来回答说:“善哉。你想知道这梦的含义,我就为你解说:梦见自己身体睡在大海上,代表你的身体当时就在生死的大海之中;梦见自己枕着须弥山,代表你出于生死,获得般涅槃的相;梦见海中的一切众生,都进入我的身体之内,代表你应当在生死的大海中为众生作归依处;梦见手里高举着太阳,代表你的智慧光明普照法界;梦见手里高举着月亮,代表你用方便的智慧,出入于生死,用清凉法,化导众生,使得众生远离恼热。因此这个梦的因缘,预示着你将来成佛。”
善慧尊者听到普光如来这样解说后,喜不自胜,向普光如来大礼参拜后退下了。
过了不久,普光如来进入般涅槃。善慧尊者护持正法经过了二万多年。在这段时间里,善慧尊者用三乘法,教化度脱了无量无边的众生。
善慧尊者寿终正寝之后,魂神上升到四天王天作天王,在那里同样用三乘法教化那里的天人。在四天王天命终之后又来到人间作为统领四大洲的转轮圣王。这位转轮圣王德高望重,常常用十善业来规范教化人民。整个国家都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不会给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他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这武器足以协助他不用战争手段就彻底征服他想征服的任何国度。他拥有最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以至于上天下地,无所不达。他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的财富,足以让他累生累世也消耗不完。他拥有最忠诚的大臣鞠躬尽瘁、尽心尽力为他服务,打理国事。他有当时天下无敌的精英军队,这些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任何国家都不敢轻视他们。他拥有当时世界上一千个最漂亮的女人作为他的夫人,而且这一千夫人都会为他生一千个世上无敌的儿子。在人间寿终正寝以后又往生到了忉利天成为玉皇大帝,在玉皇大帝位上命终以后又来到人间作转轮圣王。在转轮圣王的任上寿终正寝以后又往生到夜摩天作天主,在夜摩天天主位上命终以后又来到人间作转轮圣王。如此天上人间往返,分别在兜率天与人间,化乐天与人间,他化自在天与人间,梵天与人间如此往返,在天为天主,在人间为转轮圣王。如此往返长达三十六次。其后又在人间或成为隐居山林的仙人,或者成为其他教派的一代宗师,或者成为一些小国家的国王,或者成为婆罗门。如此转世的次数,根本就无法计算。
善慧菩萨经过了恒河沙数的劫数的功德积累,终于成为十地菩萨,离成就佛位只是时间问题了。善慧菩萨最后成为一生补处的大菩萨,生在兜率天内院,那善慧菩萨在兜率内院常常为那些天人讲经说法,也常常到十方世界示现种种身相为当地众生随根器开示相应法门,直到有一天,善慧菩萨成佛的因缘终于具足,功德终于圆满了。
善慧菩萨在那天宫之中,开始观察众生的根器是否成熟,观察时机是否成熟,观察应该降生的国度,观察应该投生的种族,观察谁有资格作他的父母。善慧菩萨运用神通观察到当下的众生都是他自发心成佛以来广结善缘、苦心度化的有情。时光穿梭到今天,他们都能够获得这无上清静的妙法,从而达到彼岸。而这位于阎浮提的迦毗罗卫国是这娑婆世界中的中心国度,而那个国度的统治阶级释迦族是第一甘蔗苗裔圣王之后,如今的净饭王德高望重,宅心仁厚,王后摩耶夫人贤淑尊贵,是真正的夫妻因缘,应成为父母。
善慧菩萨又观察王后摩耶夫人寿命只有十个月零七天,诞下菩萨以后的第七天就要魂归忉利天。善慧菩萨观察到这事情,又想道:“我今天假如下生到人间,就不能够为这些天人带来利益。”于是就依然在天宫中现出五种相,使得众位天子都知道菩萨的下生人间成佛的时辰到了,这五种相分别是:一是菩萨的开始眨眼;二是头上花夺枯萎;三是洁净的天衣上有尘垢;四是腋下出汗;五是在座位上坐立不安。
那些天众忽然看见善慧菩萨出现这样的现象,心中都产生了极大的惊恐,都互相传说道:“菩萨不久就要离开我们了。”
善慧菩萨又显现神通出现五种景相:一是大放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二是大地有十八种瑞相显动,使得须弥山下的海水和众天宫殿都在震动摇晃;三是众魔宫魔宅,隐蔽不现;四是日月星辰,不再光明;五是八部天龙,身体都在震动,不能控制。
那兜率天的天人看见善慧菩萨身体出现五种衰相,又看到五种景象,都分外惊奇,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一起,来到善慧菩萨的住所,行礼叩拜,对菩萨说:“尊者,我们今天看见这些现象,举身震动,不能自安,希望您能够为我们解说这其中的因缘。”
菩萨就回答众天众说:“你们应当知道,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不久之后,我就要离开这座天宫,转生到阎浮提去了。”
众天众听到菩萨说完这句话后,都悲号涕泣,心中充满极大的忧恼,一动身体就有血出现,如同波罗奢花一样。有的天众不再想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有的天众放弃庄严之具,有的天众宛转迷闷于地,有的天众深叹无常之苦。
有一位天子就说偈言:
菩萨在于此,开我等法眼。今者远我去,如盲离导师。
又如欲渡水,忽然失桥船。亦似婴孩儿,丧亡其慈母。
我等亦如是,失所归依处。方漂生死流,了无有出缘。
我等于长夜,为痴箭所射。既失大医王,谁当救我者。
滞卧无明床,长没爱欲海。永绝尊者训,未见超出期。
善慧菩萨看见众位天子悲泣懊恼,又再次讲说恋慕之偈,就用慈悲的声音告诉天众:“有生就有死,有爱终别离。上至阿迦腻吒天,下至阿鼻地狱。其中的一切众生没有哪一位能够逃离世事无常这永恒的规律。所以你们不应该对我独生恋慕,我今天和你们都是没有逃离生死无常的煎炙,甚至一切贫富贵贱也都不能免除。”
于是善慧菩萨就说偈言: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善慧菩萨对天子们说道:“此偈乃是过去的众位佛所共同讲说的,万事万物的本相都是如此。你们今天不要产生忧恼。我自生死无量大劫以来,如今只剩下这一次转世了,以后就会彻底断除一切轮回之路,进入无余涅槃境界。你们应当知道,现在正是我度脱有缘众生的时候。我应当下生到阎浮提中,在迦毗罗旆兜国,甘蔗苗裔,释姓种族,净饭王家投胎转世,而后远离父母,弃舍妻子及转轮王位,出家学道,勤修苦行,参透生死大关,降伏魔难,历经无数无量亿亿万万劫的功德积累终于圆满,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将我历尽劫难而证悟的佛法告知一切有情,以便拯救这些尚沉沦生死苦海的有缘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这弘扬佛法的无上伟业是一切天人、魔王、或者是梵天所不能够办到的。我也会按照过去诸佛出世的惯例,为三界的一切众生带来究竟的利益。宣示离苦得乐的正确佛法,摧伏一切魔障,让众生的烦恼枯竭。为他们指示离苦得乐的八大正道。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灭为乐这三大法印去印证众生的心。我也会在人间开启大法会讲经说法,利乐有情,届时你们也会出现在这法会之中共沾法喜。有如此殊胜的因缘,所以,你们更不应该烦恼。
善慧菩萨又用偈颂说到:
我于此不久,当下阎浮提。
迦毗罗旆兜,净饭王宫生。
辞父母亲属,舍转轮王位。
出家行学道,成一切种智。
建立正法幢,能竭烦恼海。
闭塞恶趣门,净开八正道。
广利诸天人,其数不可计。
以是因缘故,不应生忧恼。
刚一说完,善慧菩萨全身的毛孔都都放射五颜六色的光明,那光明交相辉映射向十方,非常美丽壮观。那些天子们听完善慧菩萨的讲说,又再次看见善慧菩萨全身放出大光明,都欢欣雀跃,远离了各种忧苦。他们各自心里想到:善慧菩萨不久就会功德圆满,成就佛位了。
时间过得飞快,天上的七日转眼间就过去了。菩萨转世到人间的时辰到了,亿亿万万的兜率天天子们载歌载舞,演奏起美妙绝伦的音乐,那漫空飞舞的天女将那各色名贵花瓣抛洒在善慧菩萨的身上,那虚无缥缈的纯正香烟散发出无比的清香。善慧菩萨骑上六牙白象,在数以亿亿万万计天子的簇拥下直往人间飞去。那布满虚空的人群放射出的光芒照亮了四面八方,惊动了色界和欲界所有的天人,他们也在空中合掌目送善慧菩萨降临人间。当四月初八凌晨启明星出现的时候,善慧菩萨进入了佛母摩耶夫人的胎中。
那佛母摩耶夫人神态安详,身心安泰,斜躺在床上。在似睡非睡,半梦半醒之间,忽然看到一位骑坐六牙白象的天人腾空而来,从右胁进入自己的体内。那摩耶夫人顿时醒来,看到自己的身体就像琉璃一般清澈透明,发出的光就像是日月光一般,摩耶夫人的身心顿觉神清气爽,安逸泰然。摩耶夫人看到此情此景,不禁大为惊讶,连忙叫醒身边的丈夫净饭王,把刚才的奇遇原原本本告诉了国王。
净饭王听罢摩耶夫人的讲述,也大为惊奇,说到:我之前也看到我们的房间和窗外有大光明出现,又看到你的脸色和瑞安泰,又不敢打搅你。原来是这样。这样吧,明天我召集婆罗门来为我们解释一下是怎么一回事吧。
到得第二天清晨,无比欢喜的净饭王立即下诏邀请会看相算命的婆罗门进宫。好饭好菜热情款待完毕,就将昨夜发生的瑞像原原本本告知了婆罗门。那婆罗门仔细端详了摩耶夫人的面相,然后说到:恭喜大王,贺喜大王。王后所怀的是一位太子。那太子的面向人间稀有,我也一时很难说清楚。不过,我在这里可以简略地为你介绍一下:王后所怀的太子未来必定会光耀整个释迦族。如果太子不出家,就会成为管辖四大洲的金转轮圣王,会有一千个儿子,七宝具足。如果出家,就会成为天人之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成就佛位。
那净饭王和摩耶夫人皆大欢喜,连忙拿出大量的金银财宝赏赐给这位婆罗门,又拨出一个村庄来供养他。
自从善慧菩萨入胎以来,摩耶夫人每日里更加精勤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一意和智慧这六种导向成功之路的修持。天人每天准时将精妙能量通过毛孔和呼吸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体内,因此摩耶夫人对凡间的美食再也提不起兴趣。娑婆世界中百亿个小世界常常有大光明照耀,世界中间的幽冥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耀的地方也都被照亮了。其中众生都分别看到这些景象,都惊奇不已,异口同声说到:“奇怪,这里为什么那么多的众生?”善慧菩萨入胎的时候,三千大千世界有十八种瑞相显动,清凉香风吹向四面八方,那些患病的人都得到了康复,贪欲瞋恨和愚痴的种种念想也都暂时消失。
兜率天宫中有一位天子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善慧菩萨已经降生到了净饭王宫,我也应当下生人间。菩萨成佛,我可得以先成为善慧菩萨的眷属,供养善慧菩萨,听他讲法。主意一定,就下生到王舍城里一位小国王家中。
他的行为带动了许许多多的天人。他们也纷纷降生来到人间。有位天子生到生舍卫国王家;有位天子生到偷罗厥叉国王家;有位天子生到犊子国王家;有位天子生到跋罗国王家;有位天子生到卢罗国王家;有位天子生到德叉尸罗国王家;有位天子生到拘罗婆国王家;有位天子生到婆罗门家;有位天子生到长者居士毗舍首陀罗家;又有五百位天子生到释迦族。有如此这些天子众生,其数量共有九十九亿下生到人间;又有来自他化自在天,乃至于四天王所下生的,数也数不过来。又有色界天王,与他的眷属也都降生人间作了仙人。
善慧菩萨在母胎的时候,行住坐卧,没有什么妨碍,也不让母亲有任何的痛苦。善慧菩萨早晨在母胎中,为色界众天讲说各种法;到中午的时候,为欲界众天讲述各种法;在黄昏的时候,又再次为各种鬼神讲经说法;在半夜三更的时候,也讲说各种经法来成熟利益无量的众生。善慧菩萨在母胎的时候,夫人的宫女有来礼拜而供养的,有的来后许下这样的心愿说:“应当令王子成为转轮圣王。”善慧菩萨听她们这样说后,心中就不高兴。有的来后许下这样的心愿说:“应当令王子成就佛位,广渡众生。”善慧菩萨听她们这样说后,心中十分高兴。善慧菩萨在胎中满了十月,身体各肢节以及相貌都生长得十分的好,也使他的母亲身体众根寂定,乐于身处园林,特别喜欢清静。
净饭王心中想到:夫人怀孕,日月将满,然而却看不到她有生产之相。净饭王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就碰到夫人派人捎信来说:“摩耶夫人想回娘家待产。”
净饭王十分高兴,连忙安排大军队沿途警卫,诏令全国人民沿途打扫王后必须经过的道路,又将早已准备好的十万七宝做成的车辇再度用种种宝物装饰一新,又选派八万四千位容颜端正,不老不少,气性温和,聪慧明了的宫女随驾照顾王后,又选择了八万四千端正的童女,打扮得漂漂亮亮,手持香花和燃烧极品香粉在头前先行。净饭王还不放心,又加派文武百官的妻室随驾照顾。
时间到了二月八日,净饭王准备妥当,于是摩耶夫人清晨就乘坐宝舆,与众位官属以及宫女,前呼后拥前往娘家。当时遍布虚空的天龙八部一同跟随出游的队伍护卫。
队伍经过蓝毗尼园,摩耶夫人感到有些疲乏,就叫队伍停了下来,在几个贴身宫女的搀扶下走下车,来到蓝毗尼园里休息一会儿。净饭王早已料到摩耶夫人会在蓝毗尼园休息,已经让人在园里安排得妥妥当当。摩耶夫人见到各种美妙的花果,清洁流泉浴池,并用七宝装饰栏杆台阶。各种珍禽异兽毫无顾忌地在其中游玩,美妙动听的音乐四处环绕,此情此景,好比是帝释天的欢喜园一般。
摩耶夫人在刚刚升起的太阳熏照下,使得身心非常清净舒适。摩耶夫人见到花园中有一棵花色香鲜,枝叶分布极为茂盛的无忧树。摩耶夫人即抬起右手,想攀下花枝闻闻花朵散发出的香味。就在此时此刻,善慧菩萨慢慢地从摩耶夫人的右胁出生来到人间。在善慧菩萨降生的同时,地上也出现了一朵大如车轮的七宝七茎莲花随之托住了善慧菩萨的双脚。菩萨在没有人的搀扶的情况下,自行走出七步,而且是步步生出大莲花托住他的双足。然后右手之天大声喊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无量生死,我今解脱。此生利益,一切人天。”
善慧菩萨说完之后,就恢复到婴儿常态。四大天王用天纱接住太子的身体,轻轻放在旁边的宝床之上。三十三天之主释提桓因手挚宝盖遮住阳光,大梵天王手拿白拂侍立旁边,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在虚空之中,喷出清净水,一温一凉,给太子的身体沐浴。太子身体呈现黄金之色,具有三十二种相,大放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天龙八部也在空中演奏天宫中的器乐,歌咏赞颂,烧众多名贵的香,散下许多美妙的花,又用雨天衣以及璎珞,这些宝物缤纷乱坠,数不胜数。
摩耶夫人生出太子后,身心快乐,没有丝毫痛苦,就在无忧树下休息。无忧树的前后忽然自然出现四口井,其中的水清香洁净并具有八种功德。
摩耶夫人和她的眷属,随着自己的意愿取出井水洗漱。又有众位夜叉王围绕在她们附近,守护太子和摩耶夫人。欲界的阎浮提人乃至于色界最高处阿迦腻吒天的一切天人不悲不喜,但此时也对善慧菩萨的诞生而欢喜赞叹,他们都在思量:“一切种智如今出现在世间,无量无边的众生都能够获得大利益。只是希望太子能够迅速功德圆满,成就佛位。讲经说法,普渡众生。”只有魔王波旬,很是懊恼,坐立不安。
当时,有三十四种祥瑞出现在世间:一是十方世界,都出现大光明;二是三千大千世界,十八种瑞相显动而丘墟全都平坦;三是一切枯木都获得新生,变得更加繁盛,国界中自然生出各种奇特的树;四是园苑中生出各种奇异的香甜果子;五是陆地生出的宝莲花,大如车轮;六是地下埋藏的宝藏,全都自己出现了;七是各种珍藏的珍宝都大放光明;八是天上的各种绝妙服饰自然落下;九是各处溪流河谷恬静澄清;十是风停云散,空中明净;十一是芬芳的香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加上细雨润泽,飞尘不起;十二是国中患有疾病的人都得到了康复;十三是国内宫殿房舍没有不明亮的,灯烛都不再需要了;十四是日月星辰都停止不再运行;十五是毗舍佉星下凡出现在人间,等待太子的降生;十六是众位梵天王,手拿着素宝盖,列于覆宫之上;十七是八方众位仙人师,奉献出各种宝贝;十八是天宫中的百种口味的食品自然呈现在太子面前;十九是无数的宝瓶盛满各种甘露;二十是各种天宫中美妙的车载着宝贝到来;二十一是无数的白象子头戴莲花,站在宫殿之前;二十二是天绀马宝自然就来了;二十三是五百白狮子王,从雪山中走出,收敛了他凶恶的模样,满心欢喜,守住城门;二十四是众位天宫艺女,在虚空之中,演奏美妙的音乐;二十五是众位天宫玉女手执孔雀拂,出现在宫墙之上;二十六是众位天宫玉女,各自手持金瓶,盛满香汁,站在空中;二十七是众天人用歌声赞颂太子的美德;二十八是地狱苦难暂时停止,病毒伤痛不再出现;二十九是毒虫全都消失了,恶鸟也都怀有善心;三十是各种恶习律仪一时都变得慈悲;三十一是国中的孕妇,生产的都是男孩,其中患有各种疾病的都自然痊愈;三十二是一切树神,化作人形,都来礼侍;三十三是其他国家的国王,各自拿着宝贝和大臣一起来礼拜太子;三十四是一切人天,都沉默不语。
那些宫女看见这些祥瑞之相,十分欢喜,各自相互说道:“太子今生,有这样嘉祥之事,只希望他长寿,没有各种疾苦,不要让我们产生大忧恼。”宫女说完这些话后,用天上的上等毛毡裹抱太子来到摩耶夫人的住所。那时四大天王,在虚空之中,恭恭敬敬地随从。释提桓因执盖前来,有二十八大鬼神王分布在花园的四角,守卫奉护。
有一位青衣女子,聪慧明了,从蓝毗尼园回到宫中。她来到净饭王的住所对净饭王说:“大王,您的威德不断增加。摩耶夫人已经生出太子。太子面容端正,有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太子降生在莲花上,自己就能走出七步,举起他的右手作狮子吼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无量生死,我今解脱。此生利益,一切人天。’种种奇特的事情,不能够一下子说清楚。”
那时净饭王听到那青衣女子说完这些后,欢喜无比,情不自禁,当即就脱下身上所带的璎珞赏赐给这位青衣女子。
净饭王命令卫兵和他的眷属,和释迦种姓的百姓,前呼后拥进入蓝毗尼园,看见天龙八部全都在那花园中。他们来到摩耶夫人的身边看见了太子相貌姣好,非同一般常人,不禁欢喜无比,赶紧抱在怀里,生怕他会飞走。但又怕抱得太紧会吓着孩子。摩耶夫人为人性格本来温和,生下太子之后又看见各种奇异的瑞相,那幸福的感觉更加强烈。
净饭王叉手合掌,礼敬众位天神,上前抱起太子,把太子放在七宝象舆之上,与群臣后宫宫女以及虚空中的众位天人,演奏各种器乐,一同进入城中。
那时净饭王以及众位释迦族的子弟,尚未知晓佛法僧三宝,就将太子送到天寺去叩谢天恩。当太子一行进入天寺后,梵天的塑像都从座位上站起,拜倒在太子的足下,对净饭王说:“大王您应当知道,眼前的这位太子是天人中的最尊贵的人,满虚空中的天神都在礼敬太子。大王,您不要来折杀我们了。”
净饭王以及众位释迦族的子弟、群臣子民听到这样的话,赞叹这是从未曾发生过的。于是他们就将太子带出天寺回到后宫。
释迦族也在同一日生下五百个男孩。王宫的马厩中,大象生下白色的小象,骏马生下白色的马驹,牛羊也生下五色的羔犊,这样的种种情形,数量各有五百。王家军队五百位高级官员也都分别生下了公子。种种充满奇珍异宝的宝藏也都不约而同出现在宫中。又有其他各个大国从海中采出宝贝的商人来到迦毗罗旆兜国。这些商人,各自拿出奇珍异宝来献给净饭王。
那时净饭王问各位商人:“你们从大海采摘各种珍宝,一切都很顺利吧?”
各位商人回答净饭王说:“托大王的洪福,一切都极为安稳。”
商人们退后,净饭王随即召集全国的婆罗门进宫见驾。婆罗门集合完毕,呈上各种供养品。有的奉献大象、宝马以及七宝、田宅或者是奴隶。他们供养完毕后,净饭王抱出太子,就请教婆罗门说:“应当为太子起什么名字呢?”
众位婆罗门聚在一起商量后回答净饭王到:“太子出生的时候,一切宝藏都自然出现。所有各种瑞相没有不吉祥的。因此,应当给太子起名为悉达多。”
说这话的时候,虚空中的天神,就开始敲打天鼓,烧香散花,称赞道:“善哉善哉。”天上人间所有人民都称太子为悉达多。”
有八位国王也在同一天喜得贵子,这些国王各自暗中欢喜:我如今生下王子,有各种奇异的景象出现。却不知道这是悉达多王子的瑞相!于是这些国王也聚集了婆罗门,为自己的太子起好名字。王舍城太子名叫频毗娑罗。舍卫国太子名叫婆斯匿。偷罗拘吒国太子名叫拘腊婆。犊子国太子名叫优陀延。跋罗国太子名叫郁陀罗延。卢罗国太子名叫疾光。德叉尸罗国太子名叫弗迦罗娑罗。拘罗婆国太子名叫拘罗婆。
净饭王命令群臣访问聪明多闻、智慧善知、知名度很高的人来为太子看相。国王随之用金银珠宝等等世间珍稀宝物装点布置了一座新修大殿来专门接待。文武百官领命分头去寻找相师。洽在那时,国内顶尖知名的相师看到各种祥瑞,又听说太子诞生,都纷纷来到王宫外请求拜见国王。众位大臣喜出望外,连忙回去复命。净饭王听到后十分欢喜,连忙请这些婆罗门入殿而坐,并提供了各式各样的供养品。
一位婆罗门对净饭王说:“我听说刚出生的太子有各种好的奇特瑞相。希望我们能够见见太子。”
那时净饭王就令抱出太子。众位婆罗门看见太子相貌庄严,都赞叹未曾见过。
净饭王问道:“各位高士,这孩子未来前程如何?”
婆罗门回答说:“一切众生都希望太子福寿安康。大王,您不要担心。太子的相貌是世间罕有,天下无双。这孩子虽说是您的太子,却也是世间人天之眼。”
净饭王颇感意外,又问道:“你们是如何知道的呢?”
婆罗门说:“我观察太子,身体肤色光焰,就如同真金,有各种好相,极为明净。如果王子出家,能够成就一切种智。如果王子在家,能够成为转轮圣王,统领四方天下,就如同江河中大海是第一的,如同众山之中须弥山是最出众的,如同一切光辉中太阳是最上的,如同一切清凉中唯有明月是最清凉的一样,天人世间中太子是最尊贵的。”
净饭王听到这样的话后,心中十分欢喜,心中不再有任何挂碍。那婆罗门又对净饭王说:“有一位梵仙名叫阿私陀,他具备五种神通,住在香山。他能为您断除各种疑惑。”
众位婆罗门说完这句话后,都辞别而去。
净饭王自己想到:阿私陀仙人居住在香山。去这座山的路途险绝,不是常人所所能到达的。应该想什么办法把他请到这里来呢?
就在净饭王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阿私陀仙人在遥远的香山已经知道了净饭王的想法,又再次看到各种奇瑞的景象。阿私陀仙人深深明白这是善慧菩萨为了破除生死而下生到人间。阿私陀仙人用神力,腾虚而来,到达王宫的门口。
那时守门的人进入王宫对净饭王说:“阿私陀仙人,从虚空中来,现在就在门外。”
净饭王听到后十分欢喜,就传令请仙人进来。净饭王亲自来到宫门外奉迎阿私陀仙人。看见仙人后,净饭王立即恭敬礼拜,问仙人道:“尊者您既然来了,为什么站在门外不进来呢?是因为那守门人不让您进来吗?”
仙人回答说:“没有不让我进去的人。只是既来相访,也应该先禀告。”
净饭王便跟着仙人来到后宫,敬请仙人坐下,问仙人说:“尊者,您身体还好吧?”
仙人回答说:“承蒙大王恩惠,身体还可以。”
净饭王对仙人说:“尊者,您今日能下降来到我的宫殿,我们的种族就会得到大炽盛。从今往后,每日都会吉祥。您是路过这个地方的吗?”
仙人回答说:“我在香山上,看见大光明并有各种奇特的景象。又得知大王您希望我来到这里,因为这个缘故,我就过来这里。我用神力,从虚空中来,听到上面各天界都在讲说,您的太子一定得成就一切种智,度脱天人。且您的太子,从摩耶夫人的右胁出生,降落在七宝莲花上便能行走七步,举起右手而作狮子吼:‘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无量生死,我今解脱。此生利益,一切人天。’又有各种天神恭敬围绕,听见有如此奇特的事情。这真是值得庆祝啊!现在能让我看看太子吗?”
净饭王立即将仙人带到太子的住所。净饭王和夫人把太子抱出来,想让太子给仙人行礼。
那时仙人让净饭王停下来,并说:“太子是三界中最尊贵的人,怎么能够让太子给我行礼呢?”
那时仙人就合掌拜倒在太子的足下。
净饭王以及夫人对仙人说:“希望尊者为太子看相。”
仙人说:“好吧。”
仙人仔细瞻仰过太子的身相后,忽然悲从中来,眼泪哗啦啦流个不停。净饭王及夫人看见仙人涕泪交流,全部都吓得全身颤抖不停,非常恐慌,净饭王小心翼翼地问到:“仙人,我的儿子刚刚降生就有各种祥瑞之相出现。有什么不吉祥的事情让您悲从中来呢?”
仙人歔欷回答说:“大王,太子相好具足,没有什么丝毫不吉祥的现象出现。”
净饭王又问道:“希望您能进一步为我的太子看看,看看太子有长寿相没有?太子能够获得转轮王位并统治四天下吗?我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想把国土都交给太子管理,自己隐于山林出家学道,所有志愿,都在这里。以尊者来观,必定能成果。”
仙人回答道:“大王,太子具有三十二种相:一是足下安平如同奁底;二是足下千辐网轮,轮相全都具备;三是手指足趾,长过其他的人;四是手足柔韧,还胜过我的身体;五是足跟广,齐备满好;六是足指合缦网,胜于其他人;七是足趺高平,正好与跟相称;八是腚部圆润同鹿王一样;九是平住两手过膝;十是阴部暗藏相如同马王、象王一样;十一是身体宽广如同尼拘类树一样;十二是一孔生一毛色青而柔软向右旋;十三是体毛向上分散,色青而柔软向右旋;十四是金色相,其色非常微妙,还胜过阎浮檀金的颜色;十五是身光面一丈;十六是皮薄细滑,不受尘垢,不停蚊蚋;十七是七处满,两足下、两手中、两肩上、项中皆满,且字相分明;十八是两腋下满如摩尼珠;十九是身体像狮子那样雄壮;二十是身广端直;二十一是肩圆好;二十二是口四十齿;二十三是齿白齐密而且根深;二十四是四牙最白而大;二十五是颊车方如狮子;二十六是味中得上味、咽中二处有津液流出;二十七是舌大软薄,能覆盖面颊至耳发边缘;二十八是梵音深远,如同迦陵频伽声音一样;二十九是眼色如金精;三十是眼睫毛如同牛王的一样;三十一是眉间白毫相软,白如兜罗绵;三十二是顶髻成肉。具有如此相好之身,如果太子在家,年满二十九岁,就成为转轮圣王;如果太子出家,必定成就一切种智,广济天人。但太子一定会学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久就会讲经说法,利益天人,开启世间溟茫之眼。我如今已一百二十岁了,不久生命就要终结转生在无想天。看不见他成就佛位,见不到他讲经说法,所以我才如此悲伤。”
净饭王又问仙人:“尊者。您说太子有两种未来:一是太子会成为转轮圣王;二是太子成就佛位。而您现在为何说太子一定会成就佛位呢?”
那时仙人说:“如果有人具足三十二种相,但又不是很明显,此人必成为转轮圣王;如果有人具足三十二种相,皆得其处,又很明显,此人必成就一切种智。我观察大王的太子诸相具足,皆得其所,又极明显。因此太子一定修成正觉。”
仙人为净饭王之后,辞别而去。
净饭王听到仙人的决定之说,心怀愁恼,害怕太子出家,就挑选了五百位青衣女子。她们都贤慧聪明,作太子的乳母,照看抚养太子。其中有的喂奶,有的抱着为他解闷,有的为太子洗浴,有的洗涤衣物。如此等等,她们来供养太子,照顾得十分周到。又别为他起造三时殿。无论温凉寒暑,都有青衣女子在不同的地方照料。太子的宫殿都用七宝装饰,衣裳服饰,都随时满足太子。净饭王恐怕太子弃家而学道,使其城门开闭的声音能传出四十里远。又再选择五百位身怀绝技的女子,她们样貌端正,不肥不瘦,不高不矮,不白不黑,才能巧妙,各自怀有不同的绝技。她们都有名贵的珠宝、璎珞带在身上。每百人一组轮流值班照顾。在太子宫殿的前面,种植了甘果树,枝叶蔚映,花果繁茂。殿前又有浴池,池水清净澄洁。池边种植着香草,杂色莲花,猗靡芬敷,数都数不过来。各种各样的鸟儿有成百上千种,光丽心目,取悦太子。
太子出生七天后,摩耶夫人就去世了。摩耶夫人因为怀太子功德极大的缘故,上生到忉利天宫,享乐自然。太子自知她福德威重,没有女人能受礼的,所以才选择她而生到人间。
太子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乳养太子,和太子母亲没有什么两样。那时净饭王命令下属作七宝天冠以及璎珞送给太子。随着太子年龄的渐渐长大,国王为他置办象车、马车、牛车、羊车,凡是儿童所喜爱玩的玩具,没有不给太子的。全国的人民,都行仁惠,五谷丰熟,风调雨顺。国内又没有盗贼,快乐安稳,都是承蒙太子福德的缘故。那时净饭王又把青衣女子所生下的车匿等五百奴仆悉数拨付,侍奉太子。
太子七岁的时候,净饭王心中想到:太子已经长大,应当教他读书了。净饭王令人访觅国中聪明而善于各种书艺的婆罗门来教太子。
有一位叫做跋陀罗尼的婆罗门,与五百位婆罗门,作为眷属,来接受净饭王的邀请。净饭王就对婆罗门说:“想让尊者您做太子的老师,您看这可以吗?”
婆罗门说:“我会把我所知道的,都传授给太子。”
净饭王更为太子建造起用七宝装饰的学堂。学堂里的床榻学具都十分精美。净饭王择了吉日,就把太子交给婆罗门,让婆罗门教授太子。
婆罗门用四十九书字之本,教授太子。
那时太子见此书后,问他的老师说:“这是什么样的书呢?阎浮提中,一切种类的书又有几种呢?”
老师就默然而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太子又问老师说:“这‘阿’字有什么含义呢?”
老师又默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心内惭愧,就从座位起来,拜倒在太子足下,赞叹道:“太子初生后走了七步,自己说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话是一点都不假啊!希望太子为我解说阎浮提中有多少种书?”
太子回答说:“阎浮提中,有梵书,有佉楼书,有莲花书,有这样的书一共六十四种。这个‘阿’字是梵音声。这个字的含义是不可坏,也是无上正真的道义。凡是如此理解的字义,无量无边。”
婆罗门深感惭愧,回到净饭王的住所,对净饭王说:“大王,太子是天人中第一之师。哪里需要我去教授呢?”
净饭王听到婆罗门这样说,心中更加欢喜,自己感叹这是未曾有的事情,依然好好地供养那位婆罗门。凡是各种技艺、典籍、议论、天文、地理、算数、射御等等知识,只要是应该知道的,太子全都理解透彻。
太子长到十岁,在释迦家族中,有五百个童子是与他是同一年出生的。太子堂弟提婆达多,难陀,孙陀罗,难陀等等。他们之中或具有三十相,或者具有三十一相,或者又具有三十二相但相不分明。他们都各有特长,力大无比。
那时提婆达多等五百个童子,听说太子各种技艺都通晓,闻名十方,就互相说道:“太子虽然聪明有智慧,善于理解书中言论,但若论臂力,一定赶不上我们。”他们跃跃欲试,准备与太子比试勇健。
净饭王又访到一名国中善于射术的人,就请他来教太子射箭。射师就来到后园准备好铁鼓。提婆达多等五百童子也跟随来到后园。射师就拿了一张小弓给太子。太子笑着问道:“那这张小弓给我,准备做什么?”
射师回答说:“准备请太子射这个铁鼓。”
太子又说:“这张弓力量太小了,去把这样的弓拿七张来。”
射师就给了他。太子便一齐拉开七张弓,射出一箭,一下穿过了七个铁鼓。
那时那个射师就去对净饭王说:“大王,太子自有射术,以一箭之力而射穿七个铁鼓,在阎浮提中再也没有第二个了,怎么还叫我做他的老师呢?”
那时净饭王听了这些话,心中十分欢喜,自言自语道:“我的儿子聪明,书论、算数等方方面面都已精通。但他的射术,四方人民却没有知道的。”
净饭王就令太子以及提婆达多等五百童子一起准备。又诏令全国:太子悉达多,七日之后,出后园准备比试武艺,凡人民中有勇力的,都可以来此比试。
到第七日,提婆达多与六万眷属最先出城。那时有一头大象,挡在城门那里。那些军民人众,都不敢上前。提婆达多问众人说:“为什么在这里而不向前进?”
众人回答说:“有一头大象,挡在城门那里,众人惧怕,所以不敢向前。”
提婆达多听了这话,独自来到大象那里,用手搏住象头,把它掀翻在地。于是军民人众鱼贯而出。
那时难陀与眷属也准备出城,那些军民人众慢慢向前走着。难陀就问道:“为什么走得这么慢?”
众人回答说:“提婆达多手搏一象,翻倒在城门口,妨碍路人行走,所以走得很慢。”
难陀就来到大象那里,用脚尖挑起大象,掷在路旁。无数人众都围过来观看。
太子与十万眷属,前呼后拥,刚走出城门,见路旁有人众聚在一起观看,就问道:“你们在那里看什么呢?”
众人回答说:“提婆达多手搏一象,翻倒在城门妨碍路人行走。然后难陀跟着出来,用脚尖挑掷在这里,所以路人都聚在这里观看。”
于是太子自说道:“现在正是显现力量的时候。”太子便用手抓起大象,掷向城外,又用手接住,不让大象受丝毫损伤。大象苏醒了过来,没有什么痛苦。
那时众人民都感叹这是从来未曾有过的。净饭王得知此事,也深感奇特。
就这样,太子以及提婆达多、难陀还有四方人民,都来聚集在那个园中。
那个园里,庄严无比,陈列金鼓银鼓鋀石之鼓铜铁等鼓各有七个。
提婆达多最先射,射穿了三个金鼓。然后是难陀,也射穿了三个鼓。那些前来观看的人众都感叹不已。群臣对太子说:“提婆达多与难陀都已经射完了,现在轮到太子,请太子射这些鼓吧。”
这样请了三次。太子说“好”,又对他们说:“如果要我射这些鼓,这弓力量太弱,请拿更强的弓来。”
众大臣回答说:“太子祖上有一张非常好的弓,如今放在王库之中。”
太子说:“就请取来。”
弓拿来后,太子立即拉弓射出一箭,穿过十个铁鼓,然后射入池中,池中有泉水流出,那箭又射穿了大铁围山。
提婆达多又与难陀共相扑戏,他们两人力量相当,没有分出胜负。太子上前,手抓着两个弟弟,掀翻在地,因为用的是慈力,所以不让他们感到痛苦。
四方人民大众看见太子有这样的力量,高声唱道:“净饭王太子,非但智慧胜过一切人,他的力量勇健也没有人能相提并论。”大家莫不叹服,更增加了恭敬之心。
净饭王就召会群臣共同商议说:“太子如今年岁已经长大,智慧勇健都已具备,如今应用四大海水为太子灌顶。”
又传令属下的小国王:二月八日,为太子灌顶,都可以来观礼。到了二月八日,那些小国王以及仙人婆罗门等,全都云集,悬挂幡盖,烧香散花,鸣钟击鼓,演奏各种器乐。用七宝器盛了四海之水,众仙人各自顶戴传给了婆罗门,就这样遍及群臣,都顶戴完毕,传递给净饭王。那时净饭王就为太子灌顶,用七宝印用付之,又击大鼓,高声唱道:“今立悉达多为太子。”
虚空之中,天、龙、夜叉等人非人,演奏天上的器乐,异口同声赞道:“善哉!”在毗罗旆兜国立太子的时候,还有八个国王也在那天册立太子。
有一天,太子跟随净饭王以及群臣,前后导从,按行过街,前后行来,来到农庄,便停下来休息。太子坐在一棵大树底下看那些耕作的农人在忙着耕耘。太子见到翻开肥沃的土壤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虫暴露出来,随后又被飞鸟吞食,想到三界有情弱肉强食,心中顿生悲悯,顿时断除欲界一切欲爱,于是禅定到四禅天境界。随着红日的西斜,树神也随之将树枝移动为太子遮荫。
净饭王不见太子忙问到:“太子呢?”
侍卫告知国王太子在大树底下禅坐,便与群臣走向那棵大树,远远望见太子的坐禅,又看到那树枝特地为太子遮荫,都惊讶万分。
那净饭王走上前去拉着太子的手问到:“孩子,你坐在这里想什么呢?”
“父王。我看见一切众生弱肉强食,相互残杀,很是可怜。”太子如是回答说
净饭王听到这话,想起仙人的预言,烦恼油然而生。心里暗自思忖:“这孩子千万不能够出家。得赶紧让他结婚借以拴住他的心才好。”主意一定,就叫太子回转王宫。
“父王。再让我坐一会吧。”
净饭王一听,心中想到:“坏了,阿私陀仙人的预言要实现了。如果太子真出家了,那我的王国怎么办?”想到此处,不净悲从心起,眼泪哗啦啦脱眶而出,又呼唤太子返回王宫。太子见到此情此景,只好跟随父王回到王宫。
回到王宫,净饭王担心太子忧愁,不愿意呆在王宫,又加派全国色艺双全的艺女日日夜夜莺歌燕舞,用以激活太子的凡心。
转眼间,太子长到十七岁,净饭王聚集群臣,共同商议说:“太子如今年岁已经长大,应该为她寻一门婚事。”
群臣回答说:“有一个释种姓的婆罗门,名叫摩诃那摩。他有一个女儿,名叫耶输陀罗,容貌端正,聪明智慧,贤才过人,通晓礼仪,有这样的品德,可以为太子妃。”
净饭王立即说道:“如果真像卿家所说的那样,就为太子纳妃。”
净饭王回到宫里,立即传令宫中聪明有智慧老成女人:“你可前往摩诃那摩长者的家里,观察他的女儿,容貌礼仪行止,是什么样的,可以停留在那里观察七天。”
受到王的命令,宫女立即便去往长者的家里,在七天之中,仔细观察那个姑娘,返回宫里,对净饭王说:“我观察这个姑娘,容貌端正,威仪行止,没有能与她相提并论的人。”
净饭王听了她的话,十分欢喜,立即派遣人前去对摩诃那摩说:“太子已经长大,准备纳妃,众大臣都说,你的女儿贤淑,可以纳为王妃。你们同意吗?”
那时摩诃那摩回答使者说:“谨奉旨意。”
净饭王就令大臣选择吉日,遣车万乘,前往迎娶,回到宫里,与太子完成了婚姻之礼,又增添了众多艺女,昼夜娱乐。
太子常与王妃行住坐卧,但却没有有世俗之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只修禅观。
那时净饭王每天问众宫女:“太子与王妃,互相接近吗?”
宫女回答说:“不见太子有夫妇的行为。”
净饭王听了这话,忧愁不乐,又增添了艺女,日日夜夜莺歌燕舞,试图打动太子凡心。如此过了好久,太子还是不接近王妃。那时净饭王很担心太子如此下去,何来子嗣继承王位?
太子偶然间听到舞女评说外面繁花似锦,花果繁茂,流泉清凉,于是就想出去游览,就派人禀告父王。
净饭王心里十分欢喜,自言自语道:太子应当是不乐于在宫里行夫妇之礼,所以请求出园去。立即允许了。又令群臣整治园林景观,太子所经过的道路都要清洁干净。准备妥当,净饭王便令一聪明有智慧善辩的老臣,跟随太子。
那时太子与众官属,前呼后拥,出了王城东门。城中的人民听说太子外出,无论男女全都挤满了道路,一路上观者如云。
那时净居天化作老人,头发皆白而背又佝偻,拄着拐杖,迈着颤巍巍的步子。太子便问随从:“这是什么人?”
随从回答说:“这是老人。”
太子又问:“什么是老?”
随从回答说:“这是人从前曾经经历婴儿、童子、少年,不停衰老,直到根性圆熟,形体变化,气色衰老,饮食不消,气力虚微,起坐痛苦,时日无多,所以说是老。”
太子又问:“这么说一切人都会老!是这样的吗?”
随从回到说:“一切都应当如此。”
太子听了这样的话,产生了极大的苦恼,自己想道:日月流逝,时变岁移,老至如电,身安足恃,我虽然富贵,又岂能独免,为何世人并不畏惧呢?
太子从出生以来,对生死之间的事情从来都没有什么兴趣,又得知这样的事,更产生了厌世的情绪,立即命车返回,愁思不乐。
那时净饭王听说了,心里忧闷,担心太子学道,又增添了艺女,给他娱乐。
经过了一些时候,太子又向净饭王请求出游。净饭王听了,心里产生忧虑,自想道:太子前次外出,遇见老人,忧愁不乐,如今为何又要请求外出呢?
净饭王爱太子,不忍拂了他的心意,勉强答应了,就召集群臣共同商议说:“太子前次出城东门,遇见老人,回来郁郁不乐。现在又请求外出游观,我不能违了他的心意,又允许了。”
众臣回答说:“应当严令外面众官属。修整道路,悬挂幡盖,散花烧香,使道路华丽,不让污秽恶臭等不洁净的东西以及老病之人在道路两旁。”
迦毗罗旆兜城四门之外各有一座园林,园中树木花果,浴池楼观,都庄严无比,没有什么两样。
净饭王问众臣:“外面那些园林景观,哪一座最好?”
众臣回答说:“外面那些园林景观,都很好没有差别,好比忉利天欢喜之园。”
净饭王又传令说:“太子前次外出,已经走过东门,如今可从南门外出。”
太子与队伍出了王城南门。那时净居天化作病人,身体瘦弱而肚腹巨大,不停喘息呻吟,骨消肉竭,颜面萎黄,浑身颤抖,不能自持,有两个人扶着他的两腋站在路旁。
太子便问道:“这是什么人?”
随从回答说:“这是病人。”
太子又问道:“什么是病?”
随从回答说:“所谓病,都是因为嗜欲,饮食不节,四大不调,转变成病,身上关节痛苦,气力虚微,饮食极少,睡卧不得安宁,虽然身手还在,却不能自如地运用,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起坐。”
太子用慈悲之心看那个病人,自己产生了忧愁,又问道:“这是这个人独有的,还是其他人也这样?”
随从回答说:“一切人民,不论贵贱,都会生病。”
太子听了,心里想道:这样的病苦,长时间缠绕在身上,为什么世人耽于快乐而并不畏惧。
有了这样的念头,深深感到恐怖,身心战动,好比月影之中显出波浪般的水纹,太子就对随从说:“这样的身体,是大苦聚集。世人在其中却横生快乐,愚痴无识,不知觉悟。如今为何要往那园中游观嬉戏?”
太子就令车返回,回到宫中,独坐思惟,忧愁不乐。
净饭王问随从:“太子今天外出,可有快乐吗?”
随从回答说:“才出了南门,遇见一个病人,因此很不快乐,就回来了。”
净饭王听了这话,心里十分忧愁,十分担心太子出家。
那时净饭王便问众臣说:“太子前次出城东门,遇见老人儿忧愁不乐,因为这件事的缘故,我令卿等,整治道路,不许老病之人在道旁。为什么此次太子出城南门,又有患有疾病的人,而让太子遇见了呢?”
众臣回答说:“近来受了大王的命令,严命外司,不许有污秽恶臭等不洁净的东西以及老病之人在道路两旁,互相查检,不敢懈怠,不知何故忽然又病人出现,并非是我等之罪。”
净饭王问众随从说:“你们可曾看见病人是从哪里来的?”
随从回答说:“没有踪迹,不知从何而来。”
那时净饭王很担心太子犹豫而去学道,又增添了艺女,讨他的欢心,又想要用声色犬马来诱惑使他产生留恋之心。
有一个婆罗门的儿子,名叫优陀夷,聪明智慧,既有才辩。
净饭王就请他入宫,对他说:“太子不乐于在世上享受五欲,恐怕不久就会出家学道,你可与他结交做朋友,多说世间五欲乐事,让他心动不愿出家。”
优陀夷就回答说:“太子聪明,没有能比得上他的,所知书论,都很渊博,很多还是我现今所未曾听说过的,用什么来诱说他呢?让我去说服他,好比藕丝想要悬挂须弥山,始终不能使太子回心转意。大王既然令我与他做朋友,我当尽我所知去见他。”
于是,优陀夷受了净饭王的命令,跟随太子,行住坐卧,不敢远离。
那时净饭王又选了众多艺女,全是聪明智慧,容貌端正,善于歌舞,能迷惑人的,种种妆饰,华丽悦目,全都派去侍奉太子。
太子又经过一些时日,向净饭王请求出游。净饭王听了这话,心里想道:那个优陀夷既然与太子共为朋友,如今出游,应比从前要好,不再有厌世出家之心了。
有了这样的念头,净饭王就允许了。他又召集众大臣,对他们说:“太子今天又请求出游,我不忍违了他的心意,已经允许了。太子此前出东南二门,已遇见老病之人,回来生了忧愁。如今可令他从西门外出,我心里担心他回来又会郁郁不乐。但优陀夷是他的好友,如今同出而归,不至无应。你们好好整修道路园林台观,使其严整,香花幡盖,比前次更多几倍,不可再有老病之人、污秽恶臭之物在道路两旁。”
大臣受命,就传令相关部门严整道路以及园林,要比平常华丽数倍。净饭王又先送了众多美妙艺女在园中,又对优陀夷说:“如果在道路两旁,有不祥之事,可以乘机诱惑取悦他的心。”并令众大臣跟随太子,左右视察,若有不吉之人事出现,立即驱逐。
太子与优陀夷、文武百官以及随从,烧香散花,演奏音乐,出了王城西门。
那时净居天的天人心里想道:我先前变化成老、病之人在两个城门,大众都看见了,使得净饭王嗔怒,责骂随从并及相关部门。太子如今外出,净饭王的命令严峻,我如今变化成死尸,如果都看见了,会增加净饭王的忿怒,必定增加罚戮,枉及无辜。我与今日所现之事,只让太子与优陀夷看见,其余官属便不受责。
有了这样的念头,净居天便下来,化作死人,四个人抬着,用众多香花,散布在尸体上,一家大小,号哭送行。
只有太子与优陀夷二人看见净居天变化的死人。
太子就问道:“这是什么东西?用香花妆饰在上面,还有那么多人号哭相送?”
那时优陀夷因为有净饭王的命令,就默然不回答。
太子这样问了三次。净居天使出威神的力量,使优陀夷不知不觉地就回答说:“那是死人。”
太子又问:“什么是死?”
优陀夷说:“所谓死,就是肉身毁坏,精神意识都已离去,所有器官都没有知觉。这是人在世上,贪于五欲,爱惜钱财,辛苦劳累,只知积敛,不知无常。如今一旦死去,又为父母亲戚眷属爱念。命终之后,好比草木,不论恩情好恶,都已没有关联。死后如此,正是悲哀。”
太子听了,心里非常恐惧,又问优陀夷说:“只有这个人死,其他人也这样吗?”
优陀夷回答说:“一切世人,都会死去,没有因为贵贱而可以免脱的。”
太子一向恬静不喜动,如今听了这样的话,更不能安心,便轻声对优陀夷说:“世间又有死这样的痛苦,为什么世间的人们行为放荡,心如木石,不知惧怕?”
太子就令驾车的人将车驾回去。驾车人回答说:“前次出了二门,还没有到园林,中途返回,使得大王深深怪罪,如今怎么还敢这样呢?”
那时优陀夷对驾车人说:“如你所说,不应该立即回去。”于是又往前行,来到园林之中。园中布满香花幡盖,演奏着各种器乐,一众艺女全都端正,仿佛与天上的宫女没有什么两样。她们在太子跟前尽情歌舞,尽显各种姿态,以取悦太子。太子心中已安,不可转移,就来到园中树荫之间,令侍卫退下。端坐思惟,想起曾在阎浮树下,远离俗世欲界,于是得于第四禅定。
优陀夷来到太子那里,对太子说道:“大王有令,让我与太子共为朋友,如有得失,互相开解,朋友之法,主要有三点:一是看见对方有过失应劝谏使他知晓;二是看见对方有好事,应与他一样欢喜;三是在困难的时候,彼此不会舍弃对方。如今献上忠言,希望不要责怪。自古以来的众位大王,以及现在的这些大王,全都享受过五欲之乐,然后才去出家。太子为什么弃五欲而不顾?况且人生在世,应顺应人之常情,没有弃国而学道的。只希望太子享受五欲,生育子女,不使大王没有后代继承王位。”
太子回答说:“正如你所说。但我不愿投身国家的缘故,并不是不知道五欲之乐,只是惧怕老病生死的痛苦罢了。对五欲不敢爱的原因,你前面所说,古来诸王都先享受五欲,然后出家,这些王现在在哪里呢?因为爱欲的缘故,有的在地狱道,有的在饿鬼道,有的在畜牲道,有的在人道、天道,就这样忍受轮回之苦。所以我才想要远离老病生死之苦。你为什么要我忍受呢?”
那时优陀夷虽然竭尽才辩劝说太子,但仍不能使他回心转意,也就退了下来。太子仍令驾车回宫。一众艺女以及优陀夷全都忧愁凄惨,面容憔悴,如同新丧了心爱的亲属一样。太子回到宫中,比平常更加悲怆。
那时净饭王叫过优陀夷问道:“太子今天外出,可有欢乐吗?”
优陀夷说:“出城不远,遇见一个死人,也不知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太子与我同时看见了。太子问我这是什么人。我也不知不觉就回答说是死人。”
净饭王又问其他随从:“你们都看见西城门外有死人吗?”
随从回答说:“我们都不曾看见。”
净饭王听了这个话,一下子明白了,自己想到:只有太子与优陀夷二人看到,这是上天的力量,不是众大臣的罪过,一定会像阿私陀所说的那样。他有了这样的念头,心中十分苦恼,又增添了艺女,给太子娱乐。又每天都派人前去诱说太子,对他说这样的话:“国家是你的,为什么忧愁不乐呢?”净饭王又严令众艺女,不分昼夜取悦太子。
那时净饭王虽然知道天力不比人为,但太爱太子,不能不说,心中想到:太子前已经出了三处城门,如今只有北门没有出去,他不久必定要求外出,应当装饰那里的园林,使它更加华丽,不能有不如意的人事出现。
净饭王有了这些想法,就传令大臣去执行。他又在心中许下心愿:太子若出城北门时,只希望众天神不要再出现不吉祥的人事又使我的孩子心里产生烦恼。
许完心愿,净饭王又令驾车人:“太子如果再外出,就让他骑马吧。”
那时太子向净饭王请求外出游观。净饭王不忍违了他的心意,就令优陀夷以及其他官属,前呼后拥,出了城北门。到了那座园林中,太子下了马,停留在树下,令侍卫退下,端坐思惟世间老病死的痛苦。
那时净居天化作一个比丘,穿着袈裟,一手端着钵盂,一手执着锡杖,视地而行。来到太子面前。太子看见了,就问道:“你是什么人?”
比丘回答说:“我是比丘。”
太子又问:“什么是比丘?”
比丘回答说:“能够冲破束缚,不被后世影响,所以叫比丘。世间全都是无常脆弱危险。我所修习的是没有烦恼的圣道,不理会色、声、香、味、触五欲,永远无为,得到解脱的彼岸。”
说完这些话,他就在太子跟前,显出神通,腾空而去。
当此之时,一众官属全都看见了。太子既然已经看见这个比丘,又听说出家的种种功德,再加上他早有厌欲的情绪,就自己唱道:“善哉!善哉!天人之中,只有这个是最好的,我应当决定修习这个道。”
说了这个话,太子就令回到宫中。那时太子心里感到欢欣,自己想到:我先前看见世间有老病死的痛苦,不分昼夜常常恐惧这些痛苦,今天看见比丘,开悟我的情结,指示解脱的出路。
有了这些念头,太子就想寻找方便,以求出家的因缘。
净饭王问优陀夷:“太子今天外出,可有欢乐吗?”
那时优陀夷回答净饭王说:“太子外出,所经过的道路,没有不祥的人事。到了园林中,太子独自在树下,远远看见一个人,剃除了须发,穿着染色的衣服,去到太子跟前说话,说完之后,腾空而去,也不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太子于是令骑马归来,那时太子看上去还很高兴。回到宫中,才生了忧愁。”
那时净饭王听了这个话,心里疑惑不已,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预兆,深深感到懊恼,自己想到:太子决定舍家去学道,又为他纳了王妃,许久也没有子嗣,我如今应令耶输陀罗,当寻思办法不使我国绝后,更要注意不可使太子离去都不知道。想到此处,净饭王派人告诉了耶输陀罗他的想法。
耶输陀罗听了净饭王的话,心里十分惭愧,默默地回到太子身边,行住坐卧都不离太子左右。净饭王又增添了许许多多美妙的艺女给太子娱乐。
转眼间,太子已经到了十九岁。太子心想:如今我出家的机缘已经具足了,应该跟父王禀明情况尽快出家。想到此处,太子随即起身往净饭王的住所走去,太子行走的威仪就像是帝释天拜见大梵天王一般恭敬。近臣见状连忙禀报国王:太子已来到宫外候见。
净饭王悲喜交集,连忙召见。太子来到父王面前,大礼参拜完毕,就被净饭王拉到身边一旁座下。太子说到:“父王。恩爱交集,终须别离。唯望父王恩准我出家修行,待我修成正果之后再来度化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还望父王不要阻拦于我。”
净饭王听罢太子的陈述,心如刀绞,痛苦不堪,好比是被威力无比的金刚杵摧毁了的大山一般,浑身颤栗,差一点从座椅上滑落下来 。国王抓住太子的手,泣不成声,梗咽着许久都说不出话来。如此过了许久,才颤声说到:“孩子。你应当熄灭要出家修道的意愿。为什么呢?你如今正当青年,正是前途无量的时候。而我们的国家也还没有继承人,你这一走,我们的国家,还有我该怎么办呢?”
太子见到父王如此悲伤,只好暂时收心不再提出家的事情。太子回到自己的住处,想着自己出家的事情,心里一直是闷闷不乐。
这时候,全国上下都在传说那些大相师的预言:太子如果在七日内不出家,就会得到转轮圣王位,转轮圣王特有的七宝也会随之出现。净饭王听到这个传说,很是欢喜,即在太子所住宫殿四门外安排千名军士防守,又在首都方圆四十里布置大量的军队巡逻,严防太子私自出家。又私下通知太子妃耶输陀罗和太子宫中一干人等严防死守,绝对不允许太子离开住所半步。在七日内务必不准他出家。安排缜密之后,净饭王还不放心,又亲自来到太子宫中。太子远远望见父王的到来,连忙出迎,顶礼父足。净饭王语重心长地告知太子:“当年阿私陀仙人以及各大相师都预言你无意于尘世生活。既然如此,我也无法强留你在凡世之中。这样吧,国事为重,你为我留下一个孙子,我就不阻拦你出家。”
太子听罢净饭王的话,心中暗自思忖:原来父王强留我于世间,是为了担心国家后继无人。想到此处,他就回答父王说到:“好。”即以左手一指太子妃耶输陀罗的腹部,耶输陀罗顿时觉得身体有异,自知有孕。净饭王听到太子的承诺,心大欢喜,心中暗自盘算:无论如何,太子在七日内也生不出孩子来。只要安身宫殿七日,转轮圣王所特有的七宝出现之时,太子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出家了。随后,净饭王也就安心回到自己的住处了。
待父王走远后,太子暗自思忖:我如今十九岁了。今天是二月初七,如今我父王的愿望已经达到,出家的因缘已经具足了。
想到此处,太子随即进入禅定,放射出莫大的光明直接照射到四天王天和阿加尼吒天天宫之中。而这光明人间是无法见到的。凡是见到这光明的天人都知道太子出家的因缘已经具足,纷纷来到人间顶礼太子的双足,然后说到:“您从无量劫以来的修行,如今终于功德圆满。”
太子答道:“是的。然而我父王戒备森严,想要出去难上加难啊。”
“您不要为难。我们会想办法让您顺利出去的。”那些天人随即展开神通,让相关人员全部昏昏沉沉,进入睡梦状态。
当时,耶输陀罗做了三个怪梦把自己吓醒了,忙把刚才的噩梦告诉了刚刚回到他身边的太子:一个是梦见月亮掉在了地上,一个是梦见自己的牙齿全部掉光,一个是自己的右臂掉在地上。太子说道:“那月亮还在天上,牙齿正常,右臂安然。由此可见,梦境都是虚幻不实的。你不要担心这些。”
耶输陀罗想了一想,说到:“是不是您要出家的征兆?”
“你安心睡觉吧,不要有太多的顾虑,否则会有不详的事情发生。”太子如是回答说。
耶输陀罗听罢太子的言语,又安安心心地进入了梦乡。
太子看到太子妃安然睡着,随即站起身来,看到满屋子的女人横七竖八地躺在大殿的角角落落,有的枕着自己的乐器入眠,有的相互枕着同伴的大腿、手臂和或者是身体入眠。她们有的说着梦话,有的唾液顺着嘴角流得到处都是。整个现场被各式各样的鼾声充斥着,再仔细一看,那些所谓的美女个个都是由头发、爪、髓、脑、骨、齿、髑髅、皮肤、肌肉、筋、脉、脂肪、血液、心、肺、脾、肾、肝、胆、肠、胃、屎、尿、涕、唾等等污秽组合而成,外面被一层马蜂窝似的肉皮包裹,里面全是那些又脏又秽的腥臭物充满。整个身体没有一处是值得留恋的。人们把种种香料吐沫在身上,以种种花以及珍宝来装饰自己的身体,就去蛊惑或者是欺瞒他人。就算是这些乌合之众的种种,也都是虚幻不实的,靠不住的,也都时时刻刻处在变化之中,好比是再好的都是借他们的一般,无论多久都是要还的,不可能长久。就算是能够存活一百年,睡觉也消耗过半。在存活的日子里,忧愁苦恼多如牛毛,快乐却廖若星辰。世人为什么面对这样惨烈的现实熟视无睹,被种种欲望所驱使,而甘心随着自己的业力和愿望沦落三界六道?我如此也应当学习古佛的行为,远离这种种能够吞食一切有情的火坑。
想到此处,时间已经到了二月初八的凌晨时分,五净居天的天王和欲界诸天的天王来到太子宫殿的上空,用天音告诉太子:“太子。宫内宫外一干人等都已经进人睡梦状态,此时此刻正是出家的最佳时期。”
太子听到诸天的言语,随即来到车夫车匿的住所。诸天即时解除了神力,车匿被太子唤醒过来:“车匿,你赶紧去把我的坐骑揵陟牵来。”
车匿一听,当时就傻啦,浑身筛糠一般直打哆嗦,心里七上八下,犹豫不决。一则不敢违背太子的命令,二则又害怕国王严令会要了他的性命。思考再三,流着眼泪禀告太子说到:“大王严令,不敢违背。况且今日又没有安排游玩,又不是去打仗降服敌人,为什么要半夜三更骑马出去呢?太子骑马,又要去到何处?”
太子说到:“我今日为一切众生降服烦恼大贼,冲破重重结缚而要出家。你不要阻拦于我。”
车匿一听,就大声啼哭,想引起宫内一干人等的注意,可是由于诸天神力的缘故,根本就没有一个人能够听到这声音。车匿一看,无可奈何地牵出揵陟,整理好马鞍。那揵陟也知道太子的用意,就猛打喷嚏想引起众人的注意。太子见车匿和揵陟如此心情,于是开导他们:“一切恩爱之情,都将会分离。世间中的一切,都是不能够尽如人意的。出家的因缘,也是很难成就的。”
车匿和揵陟听罢,也就再也不吭声的了。
太子见天色已经微明,于是放射出莫大的光明射向四面八方。又说到:“过去诸佛,出家之法,我今依然。”诸天手捧揵陟四脚,车匿也随之腾空而起,释提桓因手执宝盖随后,一干人等飞跃至都城北门。诸天运行神力无声打开城门,太子一行出得门来,回望生活了十九年的城市,发出伟大的誓愿:如果不能够断除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我誓不回此城。如果不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不能够讲经说法普渡众生,我誓不与父王相见。如果不能够断除一切情欲,我终不回城见养我一场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及妻子耶输陀罗。说完之后,就掉头策马义无反顾扬长而去。
虚空中一切天神听罢太子的誓言,齐齐赞道:“善哉善哉。一定能够如愿。”说话间,太子一行已经离开都城一百二十里了。诸天护送到此,纷纷回到各自的境界中去了。
太子一行渐行渐远,来到跋伽仙人苦行林中,太子见这森林寂静无声,很是欢喜,随即下马,抚摸着马背说到:“难行之事,今日你已做完,甚为稀有。”回头又看看跟在身后的车匿说到:“这匹马脚力强劲,心动疾速好比金翅鸟王。你与我相通年纪,从来就不曾离我左右。观察世间之中,有的人心相近,却身相远。有的人身如影随形,心却不在一块儿。你跟我却是不一样。心里想的,身体力行的,总是符合我的心意。在尘世之中,富贵人家总是门庭若市,人们争先恐后曲意逢迎。而我舍弃未来转轮圣王之位,独自来到这深山老林中出家修行,而你依然不离不弃,甚是稀有。如今既然到达目的地,你就与揵陟一起回去吧。”
车匿听罢太子的话语,不禁悲从中来,嚎啕大哭。揵陟也双膝跪倒在太子足下,泪如雨下。车匿抽泣着说到:“太子您何出此言?想我在宫中违背大王圣旨,与揵陟一起来到这荒郊野外,荒无人烟的大森林里。而在都城,您父王和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因为失去您而正在悲痛。宫内宫外全都翻了天。您看看这里,森林之中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猛兽毒蛇横行其间,我又如何放得下您而独自回宫呢?”
太子说到:“世间之中,哪一个不是独生独死?又有谁能够有伴来去人间?哪一个能够逃脱生老病死种种苦恼的折磨?我为什么要与这些痛苦为伴侣呢?我正是因为想要断除生死苦海才来到此地。如果我得以断除生死苦海,那么我就会回到众生当中作为他们的伴侣从而断除他们的轮回之路。此时此刻,我还没有远离一切烦恼,出离生死苦海,怎么能够让你来陪伴我呢?”
车匿又说到:“太子您从小到大身在深宫大院,身体手足都很柔软,床铺卧具都很柔软。而如今您却要打着光脚踏上这荆棘充满的瓦砾大地,夜间睡在那大树底下,您那娇柔细滑的身体如何受得了?”
太子微微一笑,说到:“正如你所说,我在宫中可以免除这些被荆棘瓦砾伤害的忧患,但这一切都能够保证长长久久吗?能够保证不面对老、病、死这三种人生极苦所折磨吗?”
车匿听完太子的话语,悲泣垂泪,无话可说。
太子随即抽出车匿的佩剑,朗声说到:“过去诸佛为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舍弃一切装饰,剃除须发,我如今也应当依照过去诸佛惯例。”
说完之后,太子取下宝冠递给车匿,说到:“将这宝冠和其中的明珠呈给父王足下,并转告我的心愿:我不是为了生天去享受五欲之乐,也并不是不孝顺父母,也没有忿恨嗔恚之心。只是畏惧生老病死并要断除无尽轮回之苦的缘故才会来到这里。你也应该感到很欢喜才是。不要对此如意吉祥的事情增添悲伤气氛。我父王认为我眼下出家不是时候,也请你转告我的话语:黄泉路上无老少,衰老生病和死亡岂有定时?我父王若怪我不信守承诺,没有子息就出家,又不跟父王告别就私自出走。也请你告诉他耶输陀罗已有身孕。古往今来,没有转轮圣王厌恶国事而到森林去出家修行而中途放弃再去受人间五欲之乐的。如今的我,亦复如是。功德未满,不能够成就佛位,我绝不会回到王宫。宫内宫外所有的六亲眷属都对我有恩爱之情,你回去为我解释一下,不要让我心生烦恼。”
太子又除下身上的珍珠交给车匿,说到:“你把这些珍珠交给我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道,我为了断除生死苦海才会出家学道,请她也不要来打扰我从而让我心生烦恼,让我能够早日满愿。”
太子将其余的首饰递到车匿手上又说到:“也请你转告耶输陀罗:人生在世,爱也无常,爱的再深切也逃脱不了分离的宿命。我之所以要出家修道,就是为了断除一切苦恼的根源。所以也请她不要来打搅我的修行,让我能够早日满愿。也请转告我其他的的亲属,请他们不要来打搅我的修行而让心生烦恼。”
车匿听完太子的话,更加悲痛万分,不忍拒绝太子的心意,于是长跪在地,接过太子递过来的一应物品,然后抽泣着说到:“听到太子您如此志愿,就算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被感动。更何况我自打长成以来就一直侍奉太子。惟愿太子放弃这些想法回到王宫之中,不要让已经年迈的国王、含辛茹苦把您养大的姨母摩诃波阇提波还有太子妃耶输陀罗以及其他亲属悲痛欲绝。如果您还是不愿意回去的话,就让我侍奉在您的左右,照顾您的饮食起居吧。我这样回去见到国王必定会送到国王的责罚。您叫我如何去面对他们?”
太子说到:“你千万不要这样说了。世间之事缘聚缘散,岂有常理?我出生七天以后母后一命归天,母子情深尚由不得自己而生离死别,更何况是其他人等?你也不要再跟我一起了,牵着马回去吧。”
如此再三,车匿还是舍不得离开太子。
太子抽出宝剑割断长发,往空中一抛说到:“今日落发,愿斩断一切烦恼、习气和业障。”久候在空中的释提桓因即时接住太子的头发,喜滋滋回到忉利天天宫建塔供养起来。其他在虚空之中的天人散撒鲜花,燃烧好香,异口同声赞叹说到:“善哉善哉。”
太子剃除须发后,又低头见到自己穿的衣服依然是名贵服饰,心中即想:“过去诸佛出家时穿的衣服不是这样子的。”
念头一闪,净居天的天王随即变化成一个猎人穿着黄色袈裟出现在离太子不远处,太子一见,心生欢喜,立即对猎人说到:“你所穿的衣服是能够导向寂灭的法服,是过去诸佛的标志。你为什么要穿上这袈裟而去做那些罪恶之事呢?”
猎人说到:“我穿着这袈裟,那些鹿群便不会认为我会伤害它们而靠近我,我就趁其不备宰杀它们。”
太子说到:“如果真如你所说,穿这袈裟只是为了扑杀鹿群方便,而不是为了解脱生死。那这样吧,我拿我这身名贵的衣服跟你交换吧。让我穿上这袈裟,能够救度一切众生,断除他们的一切烦恼。”
猎人大喜,连声说到:“好啊好啊。”随即脱下身上袈裟,与太子交换。太子穿上袈裟,威仪顿时具足。猎人即时恢复本身,捧着太子的服饰,上升虚空,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当时空中,出现了种种大光明。
车匿见到此情此景,心生奇特,目瞪口呆,感叹这闻所未闻的景象,也进一步验证了太子即将成就正果的殊胜因缘。车匿知道太子肯定是不会回到王宫的了,但还心存侥幸,再度祈求太子跟他一路回去。
太子说到:“车匿,你不要再难过了。你赶紧回去,并把我的意愿如实转告给我父王他们吧。”说完,头也不回义无反顾地朝森林深处走去。
车匿嚎啕大哭,跪倒在地,朝着太子远去的方向不断顶礼。直到再也看不到太子的身影方才依依不舍站起身来,回头望着揵陟和太子留下来的物品,禁不住悲从中来,涕泪交流,良久才牵着揵陟,捧着太子接待的宝物,三步一回头按原路返回。那揵陟不时也回头看着太子消失的方向,发出悲鸣,眼泪顺着常常的脸颊直滴到地上。
太子来到跋伽仙人的住处,那林中的一切鸟兽都目不转睛的好奇关注着太子的一举一动。跋伽仙人看到太子的来临很是惊讶,暗自想到:“这是哪一位神仙下凡来到人间?是太阳天子?还是月亮太子?还是帝释天释提桓因呢?”随着太子的渐渐临近,跋伽仙人被太子的威仪所摄伏,连忙率领眷属前来迎接太子的到来,并说到:“您好吗?仁者。”
太子见到那些仙人心意柔软,颇具威仪,于是来到他们的住处。仙人们连忙把最好的位置让给太子座下。太子坐好以后观察这些仙人的行为很是奇特,有的人节草为衣,有的人以树叶树皮为衣,有的人只以草木的花果为食,有的人一天只吃一餐,有的人是两日一餐,也有人是三日一餐。他们都是以饥饿之法,去祭拜水,或者是祭拜火,或者是皈依日天子,或者是皈依月天子。有的人整天翘一只脚,有的人整天睡在尘土之中,或者是荆棘之上。有的人整天睡卧在河边,或者是睡在火堆旁边。
太子见到此情此景,不禁问道:“你们这种以痛苦来折磨自己的修行方式很是奇特,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做的呢?”
仙人回答说:“我们之所以修行如此苦行,都是希望来生能够生到天上去。”
太子又问:“天上的人虽然快乐无比,一旦福报享尽,依然痛苦不堪。在六道中轮回,乃是痛苦的根源。你们何必要如此苦苦折磨自己以求得将来更加痛苦的果报呢?”
说完之后,太子暗自感伤:“商人为了珍宝才会到深广大海。国王为了开拓疆土才会兴师动众,南征北战。而这些仙人只是为了生天而苦苦折磨折磨自己的身心。”
想到此处,太子就沉默不语。
跋伽仙人十分不解,连忙请教太子:“仁者为什么又不说话了呢?难道我们的所作所为不是正道吗?”
太子回答说:“你们的所作所为虽然可以换得短时间的快乐,然而以后的果报依然是痛苦不堪的。”
说完之后,全体仙人都默然不语,都在思维太子的话语。如此到了夜间,太子也就在森林里度过了此生以来在野外的第一个夜晚。
到了第二天清晨,太子想到:“这些仙人的修行虽然很精进,到他们的修行方向都不是真正离苦得乐之道,我不应该在这里浪费时间。”想到此处,便向跋伽仙人一干人等告辞。
跋伽仙人很是不解,连忙问到:“仁者来到我处,大家都发自内心的十分欢喜,也让我们的威德更加强盛,今日您为什么要离我们远去呢?难道是我们招待不周,怠慢了您么?”
太子答道:“不是你们对我有什么样的怠慢,招待也很周到。只是你们修行的方向只会增加痛苦的根源。我出家学道,是为了彻底断除生死苦海。既然你们这里我找不到解决之道,我只好到其他地方参学。”
大众听了太子的话,议论纷纷:“这人的心量极为广大,追求的境界也不可思议,我们无法满足于他。”
在大众中有一位颇知相法的仙人告知大众:“这位仁者诸相具足,未来一定会成为天人之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这位仙人又告诉太子:“仁者的追求可谓无量无边,我们不敢强留于您。以我之见,您也不必要到其他地方参访。就从此向北行,有一位大仙名叫阿罗逻迦兰,您可以到他那里去参访。”
太子谢过那位仙人,告辞就望北而去。仙人们都合掌相送,依依不舍,直到再也看不到太子的背影方才各行其事。
太子出宫以后,不久天色大亮,太子宫中的诸多宫女和艺女以及太子妃都从梦中醒来,都惊奇发现太子不在宫殿之中,于是炸开了锅,哭声,喊声,响成一团。太子妃耶输陀罗方寸大乱,眼泪滂沱地跑去禀告姨母摩诃波阇波提。
摩诃波阇波提听完太子妃的禀告,一声未吭就晕倒在地。太子失踪的消息迅速传遍宫内宫外,净饭王也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浑身上下直打哆嗦。其他人等也是目瞪口呆,惊慌失措。待大家回过神来,有关部门的高级官员都纷纷出动,到一切有可能的地方都去巡视过有无太子的踪迹。他们见到宫城北门洞开,又没有看到车匿和太子的坐骑。即问相关人员相互推诿都说不知,也不知道为什么城门会大开。主事大臣心想既然北门打开,太子肯定是从这里出去的,连忙派遣全部军队出城去搜寻太子的下落。由于天神的干扰,都浑浑噩噩,稀里糊涂,到哪里去找寻太子的下落。如此折腾到了中午时分,依然不见眉目,主事大臣只好将情况如实回禀国王。
就在大家唉声叹气,束手无策,茫然无计,苦不堪言时,车匿牵着揵陟,带着太子留下来的种种珍宝哭哭啼啼地回到了都城。国中人民见到此情此景,无不惊愕,都纷纷前来打听:“车匿,你把太子送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只有你和揵陟回来呢?”
车匿听到众人的责难,更加伤心,哭的连连话也说不出来。
围观的人们看到揵陟背上七宝制成的马鞍依旧在,却不见太子骑在上面,睹物伤情,悲痛万分,哭喊声此起彼伏,听闻者无不动容。
车匿入得宫门,揵陟一声悲鸣,引得王家所有的马匹都哀鸣起来。门卫赶紧禀告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和耶输陀罗:“车匿和太子的坐骑回来了。但是不见太子的踪影。”
摩诃波阇波提和耶输陀罗顿时瘫倒在地,心自念言:“车匿和坐骑都回来了,为什么不见太子踪影呢?”
摩诃波阇波提心中想到:“太子生下七天,姐姐就去世。我养育太子视同己出,含辛茹苦把太子养育成人。如今他竟然弃我而去,不知所在。好比是辛辛苦苦栽培的果熟,好不容易开花结果,即将熟透却一夜坠地。又好比是饥寒交迫的人好不容易遇到满桌的美味佳肴临到吃时,却全部翻到在地一般。”
耶输陀罗也两眼发呆,涕泪交流,自言自语地说到:“我自从与太子结婚以来,行住坐卧,从来就不曾远离。如今却丢下我一人不知所踪。古往今来一切国王出家学道,都会带上自己的妻室朝夕相伴。世间中人一旦相识,临行之时都会互道珍重。夫妻情深,胜过高山大海。而太子却薄情如此。怎么不叫人感伤?”
太子妃又责难车匿说到:“宁愿得罪有智慧的人,也不愿意跟愚痴的人交往。你这愚顽的人把太子连夜拐出王宫,藏匿在何处?让我们释迦族失去兴旺的根本。”
耶输陀罗回头又责难揵陟说到:“你这畜生,你半夜三更偷偷载着太子一声不吭私自出宫。如今你抛下太子独自回来,还有脸在此悲鸣?”
车匿连忙跪倒在地,报告王妃和太子妃说到:“您千万不要如此说,也不要责怪我和揵陟。为什么呢?这是天人所为,不是以我们的意志而能够转移的。昨天夜里,宫中所有人等全部都昏睡不醒。太子当时叫我整治鞍马,说要出城,我心知太子要出家,于是大声哭喊劝谏太子,想要惊醒大家,岂知大家都毫无反应。后来揵陟也高声嘶叫,也无济于事。北门每一次开门的声音响声远达四十里外,昨夜那门却自然开启,居然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如果不是天神所为,凡人哪能够做得到?后来,太子和我以及揵陟居然腾空而起,飞到北门,依照我们的力量,哪能够阻拦得了?到拂晓时分,我们就跑出了两百多里到达跋伽仙人住处。在那里,又发生了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请您们详细听我说。太子到了那里下马之后,就让我牵着揵陟回来王宫。我当时是铁了心要跟随太子左右形影不离,太子百般劝说我终无归意。太子见状,抽出我的佩剑朗声说到:‘过去诸佛为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舍弃一切装饰,剃除须发,我如今也应当依照过去诸佛惯例。’说完之后就取下头上宝冠,嘱咐我交还大王。又取下珍珠嘱托我交给王妃,其余饰物转交给太子妃。我当时听了太子的教诲,犹不肯走,想要陪伴太子左右。谁知太子竟然用利剑割下自己的头发往空中一抛,那头发居然在空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又有猎人身着袈裟,太子又用自己身上的衣服跟那猎人调换。太子刚穿上那袈裟,就有大光明直上九霄云外。我见到此情此景,知道太子出家之意再也不可能逆转。我眼睁睁看着太子朝着跋伽仙人的方向走去,直到再也看不到太子的背影我方才依依难舍和揵陟一步三回头地回来。这一切都是天神在暗中帮忙,我们也无能为力。请求王妃和太子妃不要责难我们。”
摩诃波阇波提及耶输陀罗听完车匿的陈述,心知错怪了车匿和揵陟,也就默不作声,只顾在哭泣中思念太子。
净饭王听说车匿回来,连忙派人把车匿叫过去详问端的,车匿又原原本本把当时的情况告知国王,又拿出太子嘱托转交的物品给国王。国王睹物伤情,更加伤心,老泪滂沱,就算是铁石心肠,也无不动容。更何况是父子情深,胜过一切高山大海。
车匿又说到:“大王。太子再三嘱托我转告您:‘不是我有违父王约定,太子妃已经怀有身孕,不信可以去问耶输陀罗。’”
净饭王喜出望外,连忙派人去问太子妃耶输陀罗。太子妃耶输陀罗告诉信使:“当时父王来到太子宫中与太子约定,太子用手一指我的腹部,我当时就感觉到有孕在身了。”
净饭王听罢信使的陈述,很是惊讶,种种烦恼也暂时得以缓解,暗自想到:“我之所以当时承诺太子有子时就允许他出家。是想到七日之内不可能怀有子息的。到时候转轮圣王的七宝一旦出现于世,太子也就不可能出家去了。没想到七日未满,太子妃竟然怀孕在身。看来我的智慧很是短浅,以前所做种种愚痴之举,真是徒劳无益。太子威德,出人意表。今日之事,也是诸天神力所为,我不能够责罚车匿了。”
净饭王又想到:“太子出家,不可逆转。就算是我绞尽脑汁,也于事无补。虽然他抛弃即将到手的王位出家学道,但是已经留下子息,不至于断除血脉。我应当嘱托耶输陀罗好好将养身心,使得腹中胎儿安然出世。”
净饭王爱子心切,又告知车匿:“我也不知道太子如今人在何方,可否受苦?如今他既然舍我出家修道,我也不想独自存活在这世上。我也要抛弃王位,跟我儿子一起出家修道。”
朝中大臣听说国王有抛弃王位出家学道之意,纷纷劝谏国王:“大王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和打算。为什么呢?从太子的相貌就可以看出,他在过去世中就久修出家之业。就算是让他去当玉皇大帝,他也不乐意,更何况这转轮圣王的王位呢?大王。您还记得太子刚刚出生时就行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朗声说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无量生死,我今解脱。此生利益,一切人天。当时连玉帝释提桓因和大梵天王这样尊贵的天人都来到他的身边侍奉他。如此奇特稀有的现象都发生在太子身上,那太子岂是池中之物?哪能留恋人世?”
国王的老师也说到:“在太子刚刚出世时,阿私陀仙人也曾预言太子十九岁出家学道,必定能成无上正等正觉。今日之事,早已注定,大王何必自寻烦恼。想当初,大王您想尽种种方法都没能够留住太子的心。那些天神也都帮着成全太子,哪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办得到的?是以,还请大王心生欢喜,莫要忧愁,也不要出家。如果大王不放心太子的安慰,那我们五个就去找寻太子,侍奉他的衣食起居吧。”
国王听罢老师如是说,心自念言:“我也知道太子不可能再回红尘,但实在是不忍心太子在外吃苦受累。也好,就让老师他们去试试吧。”想到此处,于是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好啊,您们要早去早回,免得国人都处在烦恼苦海之中。”
于是国王的老师和大臣拜别国王,找寻太子去了。
净饭王眼见大臣越走越远,又派人把太子送回的珍珠饰物分别交给王妃摩诃波阇波提和太子妃耶输陀罗。摩诃波阇波提睹物伤情,悲痛欲绝,暗自想到:“四天下的一切众生,福薄尚且如此,痛失一位如此明智的转轮圣王。”
耶输陀罗看到太子的饰物,再一次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听罢父王嘱咐好好将养身心使胎儿安隐,便强忍住内心的悲痛,合掌向天,祈求太子能够早日得成正果。
话分两头说,王师和大臣率领一班眷属一路狂奔,找到跋伽仙人住处。王师和大臣屏退从人,找到跋伽仙人说到:“我是净饭王的老师。今日之所以来到此地,是想向你们打听我们的太子的下落。我们的太子厌恶生老病死所带来的种种痛苦而出家学道,曾经路过此林。想必大仙也曾经见过吧?”
跋伽仙人很是惊讶:“啊?我见到此人相貌非凡,颜容端正,诸相具足,却不知道那是太子抛弃荣华富贵出家修道。他在我这里住过一个晚上,对我们的修法颇不以为然,第二天早晨都出发王阿罗逻迦兰仙人那里去了。”
王师拜谢仙人后,一行赶紧往北去找寻阿罗逻迦兰仙人去了。
行到半路,远远望见太子端坐在一颗大树底下,那身体散发出的光明比太阳月亮的都还亮。王师赶紧下马,屏退左右,卸下身上的官服,轻手轻脚来到太子面前,顶礼太子的双足以后说到:“禀告太子,大王派我们前来找寻太子,有话要我们带给您。”
太子说到:“我父王派你们前来找我,想要交代什么?”
王师说到:“大王久知太子出家之意万难挽回,然而父子情深,不忍心让你在外经受风吹雨淋,饱受众苦。现正被烦恼大火摧残,想请太子回归,以解大王失子之痛。太子。修行不一定要在深山老林,在尘世之中虽处俗务,也是修行静心之所。您的姨母和太子妃都被烦恼苦海重重包围,极度思念太子的早日回归。”
太子以深重音声答言:“我岂不知父王与我情深意重?但生老病死所带来的痛苦无时无刻不在虎视眈眈。我之所以来到此处修行,就是为了寻求痛苦彻底解决之道。如果爱终无分离,又没有生老病死带来痛苦的折磨,我何苦要来这深山老林修行?我之所以违背父王意愿来到此处,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相聚。我父王现在虽然痛苦至极,但也只在一时。将来自当永绝此患。你说虽处宫室也可以修行静心,此言差矣。好比是以金银珠宝等七宝为材料建造的绝好宫殿,里面被燃起重重大火,里面的人能够安心住吗?又好比有毒的饭食,有人会不畏生死去吃这饭食吗?如今我既然抛弃一切出家修道,怎么可能再度返回宫中修道呢?世间之人虽处在生死苦海的重重包围之中,尚且为微小的快乐不愿意哪怕是短暂的舍弃。更何况我在此及其安静寂然之处,没有一丝一毫的苦恼,怎么可能舍弃这般快乐而重入火宅呢?古往今来一切国王出家学道都没有半途而废,我父王要我再回去,岂不是有违先王之法?”
王师说到:“诚如太子所言。然而古往今来一切仙圣说法不一,有人说未来世定有果报,也有人说没有果报。那些仙圣的观点都未必相同。太子为什么要抛弃现世的快乐而去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不确定之果报?有没有来世,有没有因果报应都无法确定,您又想追求未来解脱生死的果报呢?还望太子跟随我们一起回去吧。”
太子答道:“那些仙人对待未来时中的因果报应,一说有,一说无,都是疑心所致,不是世事真相。我终不会被他们的言论所左右。你也不应当以这些错误的言论来跟我讨论。为什么呢?我来到此处,不是为了追求世间果报。我亲眼所见生老病死所带来的种种苦患,这都是我即将面对的悲惨处境。我正是为了解脱这些苦患才来到这里的。如果我达不到此目的决不罢休。请你们回去依此转告我父王。”
太子说完,就站起身来,辞别众人去找阿罗逻迦兰仙人去了。
王师和大臣眼见太子的渐渐远去,十分懊恼,一则思念太子恩情深厚,二则受国王嘱托却无功而返。他们在路边徘徊不止,搓手感叹,都在思量如何向国王交差。王师忽然计上心来,安排五位聪明智慧、心意柔软、为人忠直的释迦族子弟暗中尾随观察太子,一旦太子回心转意,就立即带太子回宫。
主意已定,王师见到憍陈如等五人符合他的心意,便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了他们。憍陈如这五人满口答应,于是尾随太子的方向而去,其他人等也就回往都城去了。
太子一路往北去寻找阿罗逻迦兰仙人,渡过恒河,路经王舍城,城中的人民见到仪态庄严的太子相貌端庄,相好殊特,很是惊讶,都呼朋唤友争先恐后前来瞻仰太子。喧闹声惊动了王舍城的国王频婆娑罗王。国王很是惊讶,连忙派人去调查喧闹的原因所在。
不一会,大臣即回来报告国王:“净饭王的太子名叫悉达多。当年他出世之时就被相师预言在家当作转轮圣王,出家则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那悉达多太子如今出家,经过我们的首都,国中人民呼朋唤友,争先恐后来瞻仰悉达多太子,所以才会引起喧闹。”
频婆娑罗王大喜,连忙派人再去打探太子如今身在何处,他很想去拜访这位奇人。
大臣打探清楚,连忙回禀国王:“报告大王,悉达多太子此时此刻正在般茶婆山中一块大石头上禅坐。”
频婆娑罗王赶紧安排车驾率领左右大臣来到般茶婆山,远远望见太子正在一块大石头上禅坐,太子发出的身光远远超过太阳之光。连忙下得车驾,屏退左右,脱下国王服饰,一人轻轻地来到太子座前,轻轻地问讯太子:“太子。您身体还好吧?我能够见到您甚是欢喜。但也不禁悲从中来,太子本是太阳家族世世代代的传人,如今转轮圣王所具备的种种因缘您都具足,何必要弃舍世间荣华富贵而来到这深山老林饱受风雨飘零之苦?您那尊贵无比的脚为什么要踏在这粗糙的沙土之上?我见到这些,不禁悲从中来。太子如果是因为您的父王还健在不能够即登王位,那么我就把我的国土分一半给您治理。如果还嫌少,我就把我整个国家都给您,我作为您的臣子当尽忠职守,全心全意辅助您成就霸业。如果您觉得这样不太好的话,那我就把我的军队全部交给您指挥去攻城略地,建立自己的霸业。无论您想法如,我都不会违背您的意愿。”
太子听完频婆娑罗王发自内心的陈述,被他的诚意所感动,即回答到:“大王的种族本是明月家族,而明月家族的族人秉性高尚,不会为俗务小事斤斤计较。所作所为,无不高风亮节。大王今日之言,也就不足为奇。然而我观察大王之言,出自心声,诚恳之至,胜过常人。大王,您对于身体、性命和财富广修坚固之法,却不应当以这些虚妄不实的梦幻泡影去劝说他人。我如今既然舍弃转轮圣王之位,又怎么可能来摄受你的王国?大王以殷重善心把您的国家要交给我来治理我都不屑一顾,又为什么要兴师动众去攻打窃取他人的国土?我之所以辞别父母亲人,剃除须发,舍弃即将到手的转轮圣王之位,只是为了断除生老病死所带来的种种苦难,不是为了追求那些虚无缥缈稍纵即逝的五欲之乐。世间中一切娱乐就是熊熊大火,它吞噬了一切众生无法自拔,你为什么要劝化我贪着这些呢?我今日至此,是听说有两位仙人是求解脱生死苦海的最上导师求法而路过此地,也不会在此久留。我刚才拒绝了大王善心之言,请勿怨恨。也请大王以正确的方法治理您的国民,让国民都能够安居乐业。”
太子说完,就告辞国王走了。
频婆娑罗王见太子的渐渐远去,深感惆怅,对着太子离去的方向合掌流泪喊道:“我初初见到太子就心生欢喜,如今太子你却远去而让我倍生苦恼。然而您为了追求生死苦海的彻底解脱而到处参访,我又不能够强留于您。祝您早成正果,愿先来度化于我。”
太子答应之间就消失在国王的视线之中。
频婆娑罗王站在路边,合掌恭送太子,直到太子的身影消失许久才惆怅万般地回到王宫。
经过长途跋涉,太子终于到达阿罗逻仙人的住处。当时,有天神告知仙人说:“悉达多太子弃舍国土,辞别父母,为求无上正等正觉,拔济一切众生的根本大苦,不久就要达到你处。 ”
阿罗逻仙人听说后很是欢喜。不多时,远远望见太子,即站起身来欢迎太子的到来,寒暄已毕,安排上等的位置给太子坐了下来。
待宾主双方坐定,仙人不禁打量起太子来,只见太子颜貌端正,相好具足,诸根恬静,心中顿生敬重。随即赞道:“太子。您远道而来,身体疲乏吗?您出世以来以及出家的种种情况和来到这里我都已了如指掌。太子能于火宅之中自觉发心出离苦海,实属难得。好比大象于罥索中解脱出来而得自在。古往今来的一切国王青壮年时都沉迷于五欲之乐,进入老年身弱体衰时才会想到舍弃一切出家学道,这些都不足为奇。太子今当青年,正是年富力强的黄金岁月,能够弃舍世间一切娱乐,风尘仆仆来到此地学习修行离苦得乐解决之道,真是稀有难逢。您要勤修精进,速到彼岸。”
太子说到:“您的话语让我感到很欢喜。请您为我开示断除生老病死的离苦得乐解决之道吧,我将洗耳恭听并依教奉行。”
仙人答言:“善哉善哉。我将我所掌握到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告诉您。一切众生,都开始于混沌初期,形成之后因为我慢心的日渐强烈而生出痴心。因为痴心从而有爱,因为有爱才会产生五微尘气。随着五微尘气的产生而形成地水火风空这五大组合而成的身体,因为有了身体,才会产生贪欲嗔恚等种种烦恼,于是流转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种种痛苦之中。如今为太子略说如此。”
太子又问到:“我已经初步掌握了您所开示的生死根本。那么,请教如何修行才能够了断生死,不再轮回呢?”
仙人回答说:“要想了断生死根本,必须先要出家修持戒行,谦卑忍辱,在空闲处休息禅定,远离一切欲念,厌恶一切不善之法,有觉有观得初禅。出去觉观定生入喜心得第二禅,舍弃喜心,得正念,具乐根,得第三禅。除去一切苦和乐的感受,得净念,入舍根,得第四禅。到了第四禅,心中就不会有任何意念出现了。有的人说修到此种境界就彻底解脱生死苦海了。从这禅定中出定,然后才知道这还不是真正的生死解脱处。远离一切物质,随即进入空无边天境界之中。灭除一切念想,就会升到识无边处天,然后灭除一切意识,只剩下本身神识的概念,就会进入无所有天。远离一切念想,就会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修行者修习到了此种境界,就彻底断除了生死苦海。太子要想彻底断除生老病死所带来的种种过患,就要如此修行。”
太子听罢仙人的开示,心不喜乐,暗自想到:他的知见还不是究竟处,并非彻底挣脱轮回之链。于是说到:“我对您的开示我还是有疑惑,想向您请教。”
仙人答道:“好啊。您问吧。”
太子问到:“修行者到了非想非非想天,是有我耶?还是无我耶?如果说没有我,这不应该说非想非非想。如果说有我,那么,我是是有知觉耶?还是无知觉耶?如果我没有知觉,则跟木头石块有什么区别?如果我有知觉,则有攀缘。一旦有攀缘,则会染着。一旦染着,就不是彻底解脱。您所讲述修行方式除尽比较明显的结缚,而不知道细微的结缚依旧存在。一旦细微的结缚滋长开来,就会再度下生到其他境界。所以,您说介绍的非想非非想天还没有彻底挣脱生死轮回之链。如果能彻底把我以及我想等一切全部清除干净那才是真正的解脱啊。”
仙人听了,默然不语,暗自想到:“太子所说,甚是微妙啊。”
太子又问仙人:“您多大年纪出家?修习梵行又经过了多少年?”
仙人回答说:“我十六岁就出家,修习梵行已经一百零四年了。”
太子心想:“出家修行如此之久,所悟到离苦得乐的方法也不过如此。”
太子为了追求彻底解脱之法,于是站起身来与仙人告别。
仙人又说到:“我久远以来修习诸多难以想象的苦行才证到如此境界。而您是太子出生王族,平日里养尊处优,吃得了如此难熬的苦么?”
太子回答到:“您的修持不算是苦,还有比这更为艰苦的修行之道。”
仙人看到太子智慧高深莫测,求无上道志意坚固,将来一定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于是祈请到:“您他日得成正果,请先来度我。”
太子答应了他的祈求,又来到迦兰的住处,议论之中,跟阿罗逻的境界是一模一样的。于是,太子再度启程四处参访去了。
两位仙人见太子为追求生死苦海解脱之道又要去参访,都各自想到:“太子智慧深妙奇特,不可思量。祝愿他早日成就正果,再来度化我们。”他们都合掌恭敬,直到太子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各自的住处。
太子告别阿罗逻迦兰两位仙人来到迦阇山苦行林中,憍陈如等五人也住在这林里。太子即在恒河支流尼连禅河边坐下思维:“观察众生根器,我应当修习六年苦行,才能够摄受他们而度化之。”想到此处,太子便修习苦行。于是诸天每日供养一粒麦子和一粒大米。太子为了求证离苦得乐解决之道,以清净心守戒,每日里只吃一粒米和一粒麦子。如果碰到有人来化缘,太子都会把仅有的毫不犹豫布施出去。
在许多经典之中,佛陀描述了他是如何采用各种各样的法门,精进努力以至达到最后的成功。
在《摩诃萨遮经》,佛陀这样讲述了他开始的修行:
“我如此思:我若咬紧牙关,把舌头贴紧上颚,以善念控制,战胜,乃至最后消灭恶念,在此奋斗之中,汗水不住地从夹肢窝流淌出来。”
“所以,我咬紧牙关,把舌头紧紧顶住上颚,努力以善念控制,战胜,乃至最后消灭恶念,在此奋斗之中,汗水不住地从夹肢窝流淌出来。”
“就象一位大力士抓住一弱者的头或肩膀,把他掼倒在地,使他听命于自己,我亦如是苦修。”
“精力充沛,不屈不挠,正念于此而不受扰乱。但是,我的身体却被搞得精疲力尽,由于不懈地苦修而痛苦难忍,身心不得安稳。虽然痛苦难忍,但是,这并没有影响我的心识。”
“接着,我又如是想:如果我修习止息禅定,那又会怎样呢?”
“因此,我控制住从口腔和鼻子呼吸。当我这样做的时候,空气从耳朵里灌入,发出巨大的噪声,如同铁匠的风箱鼓起劲风,发出轰鸣般的声音。在我屏住呼吸时,从耳朵里涌进来的空气也发出同样的轰鸣声。”
“我精力充沛,精进不息,正念由此而得以建立,不受干扰。由于长久地坚持不懈,我身体虚弱,烦躁不安。但是,这些痛苦的感受并没有影响我的思想。”
“接着,我想:如果我继续修习非呼吸之法,那又会怎样?”
“因此,我控制住从鼻、口、耳呼吸,当我如此屏住呼吸时,被困在体内的气体猛烈地撞击着我的头颅,如同一个大力士拿着一把锋利的钢钻,在一个人的头颅上钻了一个窟窿。同样的,当我止住呼吸时,空气撞击着我的头颅,发出猛烈的悸动。但是,这些身体上的痛苦并没有给我思想上带来任何影响。”
“接着,我想:如果我再一次修习非呼吸禅定法门,那会怎样?”
“因此,我控制住从口鼻耳里呼吸,当我如此屏住呼吸时,我的头如同裂开一样疼痛,难以忍受,就象被一位大力士用坚硬的皮带,牢牢地捆住。同样的,我的头疼得难以忍受。”
“但是,我精力充沛,精进不息,如此不堪忍受的痛苦,并没有影响我的思想。”
“然后,我想:如果我再一次体受非呼吸的禅悦,那又将怎样?”
“因此,我止息住从口鼻耳里的呼吸。当我如此屏住气时,强大的气流冲击着我的肚皮,如同被一位娴熟的屠夫,或屠夫的徒弟,用锋利的屠刀割开一样。”
“但是,我精力充沛,精进不息,如此不堪忍受的痛苦并没有影响我的思想。”
“我又一次想:如果我再次体受非呼吸的禅悦,那又会怎样?”
“因此,我控制住从口鼻耳中呼吸,当我如此屏住气时,巨大的火焰燃烧着我的全身,如同两个大力士各自用手抓住一个弱不禁风的人,把他放在熊熊的烈火之中烧烤。”
“但是,我精力充沛,精进不息,如此痛苦不堪的感受并没有影响我的思想。”
“天人见我如此,说道:‘苦行僧乔达摩死了。’但也有天人说:‘苦行僧乔达摩没死,但正在走向死亡。’另一天人说:‘苦行僧乔达摩既没有死,也不是正走向死亡。他已是阿罗汉(3),这就是阿罗汉的住法。’”
“接着,我想:如果我完全断食辟谷,那又会怎样?”
“众天人走近我,说:‘善德之人,不要什么都不吃。如果你一定要这样的话,我们就从你的汗毛孔注入天之精华,你将以此来生存。’”
“但是,我想:我已发心修习斋戒。如果这些天人从我身上的汗毛孔里注入天之精华,我就会承受欺名盗世的坏名。所以,我拒绝了他们。”
“接着,我这样想:如果逐渐减食,只喝少量的绿豆汁,吃一些水果、扁豆等,那又会怎样?”
“因此,我只喝一点稀薄之汤,食用一些干粮,我变得骨瘦如柴。由于缺少食物,身体的好多大小部位,如同灯芯草的支节。屁股就象骆驼的脊背。由于禁食,我的背脊骨高低不平,如同一条串起来的珠子。由于缺少营养,我的肋骨看起来好象一根根破残房屋的椽子。因为挨饿,我的眼珠深深陷进眼眶,如同沉落深水中的星星。由于营养不足,我头上的皮肤枯萎,皱纹满面,就象一只带生割下来的南瓜,风吹日晒之下,完全干瘪不堪。”
“当抚摸肚皮时,我就会抓着背脊骨;摸背脊骨时,我就会碰到我的肚皮。这样,由于缺少足够的食物,肚皮紧贴着背脊骨。由于营养不足,大小便时,我会因站立不稳而倒下,使劲地捶打我的肢体,想使身体恢复知觉。但糟糕的是,由于缺乏营养,我身上的积垢一个劲地直往下掉。看到我的人都这样说:‘苦行僧乔达摩的皮肤呈黑色。’但其他人却说:‘苦行僧乔达摩的皮肤非黑色,亦非蓝色,而是黄褐色。’由于缺少饭食,纯净的肤色被损坏到如此地步。”
“接着,我如此想:无论过去的婆罗门或苦行僧经受了多么剧烈的痛苦,难以忍受的感受,他们一定也经历了我这样的遭遇,但是不会超过。无论未来的婆罗门或苦行僧经历多么绞心的痛苦,难忍的经历,他们的感受也肯定会如此,但不会超过。但是,这些痛苦和难忍的经历并没有给我带来超越世间,乃至获证究竟圆满的智慧。也许有另一通往觉悟的途径。”
憍陈如等人见太子一心一意端坐思惟,勤修苦行,有时日食一麦,有时日食一米。有的时候两天或者是七天才吃一麦一米。他们也被感动,也自觉修行苦行来了。他们自觉地侍奉在太子周围,一小会也不敢离开。又派人返回国都想王师和大臣讲述太子的一举一动和苦行情况。
王师和大臣听罢来人的陈述,悲痛欲绝,形容交瘁,如丧考妣。他们哭丧着脸来到宫殿门外候旨见驾。
净饭王听罢门卫的报告,知道太子并没有同他们一起回来,当场昏倒在地,身边人赶紧用冷水敷面才让国王得以复苏,国王言语梗咽,说不出一句话来,只好朝门外招手。
门卫明白国王的心意,立即招呼王师和大臣入得宫来,国王看到王师和大臣的悲伤也禁不住老泪纵横,悲不能言。许久才微声说到:“太子就是我生命的全部。你们为什么独自回来?没有了太子,叫我如何存活下去?”
王师启禀国王说到:“我等奉大王旨意去追寻太子,来到跋伽仙人处得知太子的去向便一路狂奔,终于在路上追上了太子。太子当时在一棵大树底下禅坐,那身体发出的光明比太阳的光还亮。我随即走上前去,顶礼太子双足之后,详细向太子叙说了他走后宫内宫外乱成一团,大王、王妃、太子妃为之深陷烦恼苦海一事。太子听后用深沉之话音回答我说到:‘我岂不知父王和亲戚对我情深似海吗?我是恐惧生老病死和爱别离而带来的种种无极痛苦,从而发愿出离生死苦海才会出家来到这里。’无论我如何劝说,太子总是心不动摇,意志坚定,就好比须弥山不可能动摇一般。舍弃我们如同草芥一般。我当时百般无奈,只好选派信得过的五个人随从太子,伺机观察太子的言行举止。如果太子有回意,就会立即劝回。我派出的人适才回来一个向我们叙说了太子的近况。太子前往阿罗逻迦兰两位仙人的住处必须经过恒河,那太子不假舟桥居然可以踩水过河。太子经过王舍城的时候,又碰到频婆娑罗王前来劝说太子本自青年何必要出家修道,还说要把他的国家分一半或者是全部给太子掌管,如果太子需要,国王甚至可以把所有兵马都拨给太子去攻城略地,建立自己的国家,太子都坚辞不受。又来到阿罗逻迦兰仙人住处,太子一番理论,居然让出家修行一百多年的仙人心服口服。如今太子又到了迦阇山旁苦行林中尼连禅河畔修习禅定,每日里只吃一粒麦子或者是一粒米。有时候甚至是七天七夜也才吃一粒麦子或者是一粒大米。”
净饭王听罢王师和大臣的陈述,十分悲痛,爱子心切让他浑身打颤,身毛皆竖。对王师及大臣说到:“太子舍弃转轮圣王之位和父母亲属恩爱之乐,却跑到深山老林修习如此苦行,这又是何必呢?我的福报如此稀薄,竟然失去如此珍贵的孩子。”
净饭王随即派人把王师的话全都转告了王妃和太子妃。
净饭王又派人准备了五百车粮食,王妃摩诃波阇波提和太子妃耶输陀罗也准备了五百车一切生活用具,准备妥当,即叫来车匿吩咐到:“当初是你把太子送出城而带到深山老林,如今再派你率领这一千车生活用品送到太子身边,以使太子衣食无忧。如果还有什么短少,尽管回来取就是了。”
车匿领旨即率车队日夜兼程来到太子身边,只见太子骨瘦如柴,身皮紧紧贴在骨头之上,腹腔都快附到脊背了,身上的青筋也绷起老高。车匿看到此情此景,两眼一黑,顿时昏倒在地,过了许久才苏醒过来。车匿双膝跪在太子足下,哭着说到:“太子。您以前是多么的风采照人,如今却瘦骨嶙峋,骨瘦如柴。大王日日夜夜都在思念太子,望眼欲穿。得知您在此地修习如是苦行,心痛不已,特准备了一千车生活物质派我前来送给您使用。”
太子说到:“我远离父母亲戚和抛弃即将到手的转轮圣王王位前来至此,只为求得生死苦海解脱之道。他们为什么还要为我准备这些呢?拉回去吧,我不需要这些。”
车匿见太子不肯受用这些资具,暗自想到:“既然如此,我就另派他人把这些物质送回王城,我在这里侍奉太子吧。”
想到此处,车匿随即安排他人把物质带回王城,自己留下来离太子不远处侍奉于他。
转眼间,六年过去了。太子想到:我日食一麦一米,或者是七日才吃一麦一米,如此坚持了六年时间,使得我骨瘦如柴,形同枯木烂柴。而这六年苦行的结果,也没有让我出离生死苦海,由此可见也不是正道。还不如我当年在阎浮树下禅定过程中所想到的远离一切欲念,寂灭一切意识的法则来得真正。如果我现在以此羸弱身体来按照这个方向修习,其他教还以为是自虐才是生死苦海解决之道。我就算今日依然有金刚之体力,也不能够在此时此刻得成正果。我当吃饱肚子然后成道。
想到此处,太子即从座起,来到尼连禅河中洗浴。洗完之后想要上岸,无奈六年苦行耗掉他太多的体力,竟然连上岸的力气也没有。这时树神按下树枝让太子抓住才得以上岸。
在树林的外围一位名叫难陀波罗的牧牛女在放牧群牛,净居天的天王在空中喊:“难陀波罗,你赶紧到林中去供养太子。”
难陀波罗闻听大喜,连忙去找寻供养品。突然,在她面前的地上冒出千叶莲花,那莲花中心的花台上有一大碗奶酥。难陀波罗喜出望外,连忙恭恭敬敬取下送到太子身边,顶礼双足之后,奉上奶酥。太子接过她送上的奶酥祝福到:“今日你所布施的食物,能够使我恢复体力。当使你安乐无病,延年益寿,福慧双足。”
太子又仰望苍天,朗声说到:“我为普度一切众生而接受此饮食供养。”说完就吃了这晚集天地精华于一体的奶酥。刚吃下去,身体就恢复如初,光明也从身体散发出来了。体力恢复,也就堪受菩提之道了。
憍陈如等五人见到此情此景,颇感意外,以为太子贪慕世间荣华富贵,吃不了这苦,退失道心,也就离开了太子行到其他地方去了。太子独自一人走向不远处的毕钵罗树,暗自想到:“如果我坐在那毕钵罗树下不能够得成正果,我就再也不起来了。”太子威德深重,大地也为之颤抖,随着太子的步伐,大地发出震动,还发出轰隆轰隆的极大音声。这音声惊动了在地下沉睡许久的一条大龙,那大龙本来双目失明,感受到大地震动心生欢喜,两眼顿时明亮开来。 这条大龙先前见过迦叶如来出现于世时的祥瑞,知道这是诸佛出世的祥瑞,于是从大地踊出,双膝跪倒在地,顶礼太子双足。与之同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五百多只孔雀飞腾虚空,右绕菩萨。天上彩云以及香风吹拂着大地。那大龙见到此情此景,说出一段偈颂赞叹说到:
菩萨足践处,地皆六种震
发大深远音,我闻眼开明
又见虚空中,青雀绕菩萨
瑞云极鲜映,香风甚清凉
此菩萨瑞相,悉同过去佛
以是知菩萨,必定成正觉
太子想到:过去诸佛是在什么座上得成正果的?转念即知过去诸佛都是以草作为坐垫的。
玉帝释提桓因立即变化成为凡人怀抱一大堆干净柔软的草出现在近处,太子问到:“这草叫什么名字?”
释提桓因回答说:“这草名叫吉祥草。”
太子大喜,心道:“我要冲破种种生死苦海所带来的不吉祥,以成就种种吉祥。”随即说到:“你可以将这草布施给我吗?”
释提桓因说到:“好啊。供养给您吧。愿您早成正果。”即时把草交给太子,又发愿说到:“愿您成就之后,早来度化于我。”
太子接过吉祥草,铺设成莲花座,随即在座上跌跏趺坐,如同过去诸佛一般发出誓愿:“不成正觉,不起此座。”
发出誓愿之后,天、龙、鬼、神皆大欢喜,在虚空之中,交口称赞。清凉之风从四面八方轻轻吹拂,一切鸟兽都沉默不语,不起害心,天上云彩淡薄,非常清秀,种种迹象表明,太子必定得成正果。
而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魔王波旬的宫殿发生震动,波旬十分懊恼,精神萎靡不振,对一切娱乐都提不起兴趣,心中想到:沙门瞿昙,抛弃世间荣华富贵,五欲之乐,如今在人间禅定,不久就要功德圆满,成就佛位。他一旦成就,就会广度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苦海,超越我的境界,让三界的有情日渐减少,这不是我所需要的。如今趁他还没有成就,我必须前往破坏他的修行,让他不能够成就。
正在苦恼之际,波旬的儿子萨陀见状问到:“父王何故如此忧戚?”
波旬回答说:“沙门瞿昙,今日在树下禅定,即将成就佛位。他一旦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会广渡众生超越我们的境界,是故我打算去破坏他的修行。”
萨陀劝告父王波旬说到:“菩萨清净,已经超出三界,神通智慧,无不明了。天龙八部,无不赞扬。这不是父王的势力所能够摧毁的!父王千万不要自造祸端,自取其辱。”
波旬有三个漂亮非凡的女儿,她们仪态容貌,极为端正。妖艳抚媚,善于蛊惑人心。是欲界女人之中第一极品。一位名叫染欲,一位名叫能悦人,一位名叫可爱乐。她们那一天打扮整齐来到波旬宫殿给父王波旬请安。见波旬坐在那里愁眉不展,闷闷不乐,便问到:“父王。您今天是怎么啦?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惹得我父王如此闷闷不乐?”
波旬看到他那三个可爱至极的宝贝女儿出现在面前,心情变得好了一些,于是告诉他们姊妹三个:“人间有一位沙门名叫瞿昙。如今他以法为铠,自在为弓,智慧为箭,想要调伏众生摧毁我的境界。如果我不如他,所有的众生都会去皈依于他,则我境界中的众生就会渐渐稀少。所以,我才在这里郁闷,算计怎样去破坏他的修行。”
他那三位宝贝女儿娇滴滴地说到:“父王。这欲界之中,还没有哪一位男人能够逃出我们三个的手掌心的呢。走吧。父王。我们都人间去看看吧。”
波旬手执强弓,又拿了五支利箭,与三位女儿一起从他化自在天天宫之中消失出现在人间的毕钵罗树下。波旬见太子安然坐在毕钵罗树金刚座上禅定,欲摆脱生死苦海的纠缠从而登陆涅磐彼岸,不禁恶从胆边生,恨自心头起,左手拉弓,右手搭箭,大声吼道:“你本剎帝利转轮圣王之高贵人种,出家靠化缘乞讨为生就不应该。如果你现在还坐在那里不起来,不放弃你的誓愿,我就一箭射死你。我一放利箭,世间一切苦行仙人都闻声发抖,昏厥过去。更何况是你。如果你现在起来,我就会放过你。”
太子安然不动,不惊不怖,稳如泰山, 波旬恼羞成怒,即刻弯弓搭箭射向太子,太子此时连斜眼都不瞧一下。谁知那射出去的箭居然飞向空中,稍作停留又掉了下来,那箭却变成莲花从空中缓缓坠下。波旬惊呆了,怎么也不相信他的眼睛,随后又射出余下的四支箭,箭箭都是如此。
他的三个宝贝女儿见状,随即走到太子面前说到:“仁者的德行,人天敬佩,应该有人来照顾您的饮食起居才好。我们姊妹仨风华正茂,美丽模样,天人罕有。不如让我们来照顾您,给您铺床叠被,侍奉在左右。”
太子说到:“你们在过去世中行微末小善得为天女之身,不念世事无常,还来粉饰太平,妖媚蛊惑人心。你们形体虽美,而心不端。以淫欲去迷惑世人行不善业,寿尽则堕入三恶道中,托身为鸟为兽,想要免除难上加难。你们如今想要破坏我的修行,发心很不清净。赶紧走吧,我不需要你们。”
话音刚落,那三位美妙绝伦的天女顿时变成老态龙钟的老妇人,牙齿掉光,唾沫横流,皮肤层叠在骨头上跟梯田一般,腹部肿大如鼓,弱不禁风,连站都无法站稳。
波旬见状,心知不好,乃想到:“我当年在雪山之中箭射大自在天,连他都心怀恐惧而退失善心,如今却拿瞿昙毫无办法,连我那天下无双的女儿怎么蛊惑都丝毫不能够改变瞿昙的心志,更不要说让他产生爱或者是恨。看样子我应该再用其他方法来威逼利诱让其就范。”于是波旬就换了一种面轻言细语说到:“你如果对人间的欢乐不感兴趣的话,今天就跟我一起上天去吧。我把我的王位和一切上妙器具都给你,让你享受那无极之乐。”
太子说到:“你在过去世中修持少许布施善因而如今得为自在天王。而这福报总有一天会到头的,福尽之期就是你堕落地狱、饿鬼和畜生三恶道之时,要想出来难如登天。五欲之乐是为罪恶之因,不是我所想要的。”
“我的果报,你已知道。那你的果报,又有谁能够证明?”波旬问到。
波旬话音刚落,大地随即发生六种震动。地神手持装满莲花的七宝瓶从地蛹出,对波旬说到:“菩萨在过去世中,将头目髓脑布施给他人时所流出的鲜血都能够浸润整个大地,布施出去的国王位、城池、妻、子、象、马和珍宝不计其数。而他之所以这样做,都是为了求证无上正等正觉。也因为这个原因,你今日不应该去恼乱菩萨的修持。”
波旬听完地神的证明,心生恐惧,身毛皆竖。那地神顶礼太子双足,献出莲花供养太子之后就忽然消失不见了。
魔王波旬心想:我用强弓利箭和三个美丽无双的女儿威逼利诱都不能够祸乱瞿昙的心。为今之计我应当全面召集我的军队前来以强大武力来降服于他。
波旬念头一闪,虚空之中忽然充满了奇形怪状的种种军队。有执戟操剑的,也有头戴大树的手拿金刚杵的,种种武器,应有尽有。那队伍里,长着猪头、鱼头、驴头、马头、狮子头、龙头、熊头、罴头、虎头、兕头等等野兽头的众生比比皆是。有的一个身体长满了许许多多的头,有的只有一只眼睛,有的却有长满眼睛,有的腹部很大个子很高,有的却又瘦得腹部扁平,有的腿部特别肥大,有的屁股大的非常夸张,有的长牙利齿非常之恐怖,有的头长在胸前,有的只有两只脚却支撑着许许多多的身体,有的面部特别大,几乎看不见身体,有的面如灰土,有的身体还不断喷出焰火,有的长得像大象背山,有的长发裸形,有的长得一张半红半白的阴阳脸,有的嘴唇都拖在地上,有的全身被种种皮裹住全身,有的脸部或者是身体被虎皮、狮子皮或者是蛇皮裹住,有的全身被种种毒蛇缠满,有的人头顶还往外喷出烈火。诸如此类种种奇形怪状的魔兵围绕在太子周围,以他们自认为很恐怖的行为去恐吓扰乱太子,他们有的作势要撕裂太子,有的以手中的武器作势要残害太子,有的四处喷火,有的发出雷霆之音声震动山谷,整个现场暗无天日,鬼哭狼嚎,十分阴森恐怖。四大海水,一时沸腾。那些护持佛法的天龙八部,对魔王的军队恨得咬牙切齿,但魔军势大,无可匹敌,无可奈何。
五净居天的天人知道恶魔来到人间来扰乱太子的修行,心生慈悲,都来到太子上空,见无量无边的魔军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都不能够扰乱太子的心,太子依然和颜悦色,沉浸在禅定的愉悦之中。好比是兽王狮子处在群鹿一般。不禁皆大欢喜,连声赞道:“善哉善哉。这种状况真是闻所未闻。菩萨决定会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魔军各尽威力,相互配合,势必要摧毁太子。但无论他们用尽什么样的方法,太子都视之为儿戏一般,根本就不放在眼里。那波旬更是恼羞成怒,越发倾尽全力,催动麾下魔军发动更勇猛的攻势,无奈技不如人,无法达到预期目的。那些魔众挥舞着手中各自的兵器,张牙舞爪地想扑进太子的身边,却始终功亏一篑,无能为力,手中的一应兵器始终挨不了太子的身体。那漫天飞舞的兵器都悉数停留在空中飞舞,发出的雷电霹雳,全变成五色花,恶龙吐出的毒风,全部当成香风轻轻吹拂。无论那些穷凶极恶的魔众用尽什么样的手段,都不能够伤到太子一根寒毛,也不能够引起太子的嗔恨心,太子始终如一,保持着微笑面对这一切。
在魔军的队伍里,有两位自以为是的魔女变换种种丑态在太子面前舞弄风骚,企图扰乱太子的心志。其他魔军则变现种种恐怖之身来恐吓太子,但无论如何,魔军都是浪费心情,徒劳无益。波旬正在苦恼之际,有一位名叫负多的大神在虚空之中隐身而说到:“波旬啊。大家都看到牟尼尊心意泰然,没有丝毫怨恨。你的那些魔众起歹毒心,对这种圣人横生忿怒之心,真是愚痴。你们这些做法徒劳无益,永远也不可能得逞的。你们还是放弃吧。你的神力可以用口吹毁须弥山,可以吹灭漫天大火,可以让大海之水全部沸腾起来,再坚实的大地都可以使之柔软。但你无法毁坏这位菩萨无量劫以来所修习积累的无量无边的善果。他的定力、精勤、方便和智慧这四大功德你是不可能截断的,也无法阻碍他成就佛位。钻木可以取火,穿地可以得水,只要懂得精勤方便,就没有什么不可能得到的。世间众生,沉沦于贪嗔痴三毒苦海,没有一个人能够救度得了他们。菩萨慈悲,自从宝藏如来时期发愿以来,在三大阿僧袛劫以来无量无边的转世过程中,广修一切善法,广集一切功德,为世间众生除掉一切忧患。如今你为什么要去恼乱他呢?世间众生愚痴迷惑,没有智慧,都持种种邪知邪见。如今菩萨下世,引导众生修习正路,你为什么要去恼乱导师呢?你这样的做法是不好的。好比是茫茫旷野之中一支庞大的商队,正处在无边的黑暗之中,惊慌失措的商人找不到前进的方向,菩萨为了引导这些众生脱离困境,点燃特大火把指引他们,你却要把这大火把吹熄。茫茫众生如今沉没于生死苦海,菩萨为之修造智慧宝船,你为什么要把这大船凿沉呢?菩萨忍辱为牙,意志坚定为根,修成无上大法,即将得成正果,你为什么要来捣乱攻击呢?世间众生被贪欲嗔恚和愚痴紧紧锁住,菩萨为了解救他们来修习种种无极苦行,今日在此树下跌跏趺坐,绝对会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而此地也是过去诸佛成就之金刚座,世间其他地方都在转动,而这里地方是永远也不会动的,所以才能够承受一切上妙禅定,不是你的势力所能够摧毁的。你应当心生欢喜,熄灭傲慢之意,把他作为世间导师来对待和侍奉他才是。”
波旬听到空中传出的声音,又见菩萨身意恬然,处之安泰,心中不禁十分惭愧,傲慢之心顿时消失得干干净净,独自一人消失在空中,回到了自己的宫殿。其他的魔军见状也偃旗息鼓,作鸟兽散,消失在空中。
当恶魔一时之间消失得干干净净之后,整个当地处在安宁祥和之中,天地之间没有任何烟雾,风不摇枝,落日下山,余晖照耀大地显得格外宁静。早起的月亮显得更加清澈,众星捧月,装点着朗朗夜空。虚空之中飘下纷纷扬扬的花雨,一阵阵扑鼻的的香气弥漫着整个地区。美妙无比的天乐响起,这一切都是身处虚空的各路天神供养给太子。
太子以无极慈悲在二月初七黄昏降服魔王波旬之后,即发出大光明照耀天地之间,而后入定思惟佛法真谛。在佛法中,只要禅定自在,就会知道自己在过去无量劫以来所作所为以及无尽轮回中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父母、眷属、贫富贵贱、寿命长短以及姓名字号等等,都了解得十分清晰透彻,如同发生在眼前一般。太子得到宿命通之后看到这些,不禁心生悲悯,心道:“一切众生,辗转六道。无有导师,不知出离。追逐虚妄,无有真实。于生死中,苦中求乐。”太子行到此时,初夜已尽。
太子禅定到了中夜时分,即得天眼通。他观察世间中的一切全部了如指掌,就像在明镜前观照自己的形象一般清晰。他见世间一切众生虽然种类繁多,死此彼生,随着自己的善恶业力牵引,遭受苦乐果报。地狱中一切酷刑烤治众生,有的人遭受烊铜灌口,有的人被强制放倒在烧得通红的铁床之上,有的人却叉到滚水锅里熬煎,有的人被钢钎穿入放在烈火中烧烤,有的人被虎狼鹰犬活活撕裂吞食,有的人为了躲避大火而在呆大树底下,却不料树叶掉下变成利刃被斩割成碎块。有的被刀砍斧凿锯解而成为碎片,有的被扔进又滚又煮的灰河之中,有的被扔进粪屎坑中,虽然饱受种种痛苦的煎熬,但因业力的原因而无法脱离苦海。太子见到此情此景,心想:这世界的众生为了追求生死之间的五欲之乐而造就恶业,如今饱受恶果折磨。假如有人见到如此恶报,还会去追求虚无缥缈的世俗之乐而去造种种恶业吗?
菩萨又观察畜生道的种种情形,他见到畜生道的众生随着自己的业力牵引,托生种种丑形。它们被因为骨、肉、筋、角、皮、牙、毛、羽等断送生命。有的为人类负荷重担,饥渴困乏,人所不知。有的鼻子被绳所穿,有的头部被铁钩勾住。它们的身肉常常被人类吃掉,或者是兽类相互吞食。太子见到畜生道的众生饱受种种痛苦折磨,即生大悲之心。心想:这些众生常常用自己的身和力供人类驱使,还要忍受人类鞭挞和饥渴之痛苦,又被同类相互残杀吞食,这一切都是它们过去所作所为造就种种恶业形成的果报啊。
菩萨又观察到饿鬼道的种种情形。只见那些身首俱大如高山,脖子细小似针孔的饿鬼们处在黑暗之中,从来就不曾见到日月星辰之光。在那黑暗的世界里,饿鬼之间相互都不能够看见,口中恒有大火燃烧,常常被饥渴所带来痛苦的熬煎,千亿万年之中连进食的声音都听不到,更何况是吃喝什么。就算是天上下雨,洒落在身上的都变成火珠。如果要跨越江湖河海,那水即时转化为热铜燋炭。这些饿鬼每动一步,那全身发出的音声就好像是五百乘牛车齐齐奔跑发出雷鸣一般。身上的每一处关节都被大火焚烧。太子见到饿鬼身受如此大苦,生起大悲之心。不禁想到:这些饿鬼之所以有今天,都是之前吝惜财产不肯布施的缘故。如果有人见到这些惨痛,就应该多布施,为社会多奉献自己的心力。就算是割舍自己身上的肉用以布施也是值得的啊。
太子又将目光投向人类,只见人类从中阴身开始,见父母和合心生欢喜,而起爱意,投生到父精母血凝结而成的不净之物之中以为身体。住胎以后,夹在臭秽的身体之中饱受煎熬,跟身处地狱没有什么两样。十月期满,经历九死一生方才来到人间。刚到人间,就被冷风和如刀剑般的衣物包裹以致大苦。而后随着岁月的增长,历经老化、生病等酷痛的折磨,最后身死又再投生。不能够彻悟世间真相,随着自己的业力和愿力,如此辗转六道,没完没了。菩萨见到这些,生起大悲心而后想到:众生面对如此众多的苦患竟然麻木不仁,不想斩断轮回之根本,还在生死之间追求五欲之乐,真是愚痴。
太子又将眼界投到天上,见到天上人身体清净,不受尘埃,彷佛琉璃一般清澈,不会眨眼,身体还发出大光明照亮周围。他们有的居住在须弥山之顶,有的居住在须弥山之四腰,有的居住在虚空之中。他们的心念非常欢愉,没有一丝一毫的不适。成天都是以声乐来娱乐自己,而不分昼夜。无论身处何地,无不绝妙。他们的记忆力非常之差,无论何事,转眼就忘。衣服饮食,应念而生。根本就没有什么烦恼。虽然如此快乐,还是被心中种种欲念驱使。那些天人一旦天福享尽,就有五种衰退现象出现,这五种衰相分别是:头花枯萎,眼睛眨动,身光不现,腋下汗出,坐立不安。那天子的眷属见到如此景象,心有不舍,天子本身也是如此,生大苦恼。太子见到此情此景,生起大悲心,暗自想到:这些天人在过去世中修持微末小善而得以往生天上享受五欲极乐,福报将尽,生大苦恼。从天上命终,也有人堕落到三恶道中受无量苦。他们造就善行,本为生天。而今所得,乐少苦多。比如饥渴难耐之人吃到暗藏毒药的美食,刚开始还以为很美,到了中途却已成大患。有智慧的人,怎么会贪图享受这些稍纵即逝的五欲之乐呢。那些身处色界和无色界的天人,因寿命久远便以为永恒,一旦无常现前才知道大事不好。他们生起种种错误知见,否定因果,因为这些因素而导致他们堕落到三恶道中受无量大苦。太子以无尽天眼观察六道,起大悲心,心中想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无极大苦,无有一乐。如此思惟,已经是半夜时分。
到了后半夜,太子在禅定继续观察一切众生沦落生死苦海的根源所在。身体为什么会老化和死亡呢?
太子观察得知:是因为有生。如果没有生,也就不存在老化或者是是死亡。
那么,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太子继续深挖下去。他发现:既不是天生如此,也不是自然生成,是因缘和合而形成的。
那么,是什么因和缘造成的生呢?
太子深究发现:欲望是因,物质、非物质和业力为缘,因缘和合才会有生。
那么物质、非物质和业力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太子又进一步观察:这三种又源于对外境中的美色、好声、香气、美味、感触等为执着对像而生起的欲取、见取、戒取和我语取这四取而产生的。
为什么会产生四取呢?
太子又继续观察发现:四取是由爱而产生的。
那么,爱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太子深度观察得知:爱是由受而后产生的。
那么,受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太子继续深入观察得知:受是由触而产生的。
触,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太子深入从而发现:触是由眼睛看到美色、耳朵听到美声、鼻子闻到美妙之香气、舌头品味到美好的味道、身体接触到美好的细滑触觉、意识感受适宜之舒适这六入而产生的。
六入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太子继续深度观察得知:这六入是由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名色)和合而产生的。
名色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太子继续观察得知:名色是从分别(识)而生。
那么,识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太子深入观察得知:识是由行为(行)引发的。
行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太子在禅定中继续深挖其根源,终于找到沉沦生死苦海之根本。那就是无明。
什么叫无明呢?
无明是指缺乏智慧而对世间一切产生种种颠倒知见。对世间虚幻世界缺乏足够清醒的认知,对万法的来龙去脉不清楚,以为世间万物是真实不虚,以为本性中的一切客尘是自己。就好像月影入水,却以为月在水中一般。
太子找到了导致沉沦生死苦海的源头,于是顺藤摸瓜,找到了出离生死苦海的解决之道。那就是消灭无明。用智慧消灭无明之后,就不会以假作真从而不会妄动(行)。不妄动就不会产生种种分别(识),不产生分别就不会形成精神和物质两大世界(名色)。没有名色则就不会出现眼、耳、鼻、舌、身、意所招引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六入)。没有六入就不会接触(触)。没有接触就不会形成感受。没有感受自然不会产生爱。没有爱也就不会摄取。没有摄取也就不存在拥有。没有拥有也就不存在生。没有生何来老化、疾病和死亡?随着天色微光,启明星在东方显现的那一刻,太子历经亿亿万万劫沙数的轮回苦苦追寻的真理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亿亿万万恒河沙数的轮回苦修终于在这一刻功德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证得如如不动的最高境界,成为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争相供养的大圣,对世间万法都通达彻底了解一切真相,理论和实践都已经圆融无碍,他虽证知涅槃却不舍每一位尚在生死苦海中沉沦的众生,他对万法都知晓解决之道。是世间一切有情众生的佼佼者。他能够根据每一位有情的根器说出与之相应的解决之道。是天上人间一切有情的导师。他不光自己觉悟,还引导与他有缘的众生觉悟并且觉行圆满。是一切有情众生所共同尊重的人。
此时此刻,释迦牟尼如来心想:“八正圣道是过去、现在和未来诸佛所共同修持履行的法则,能够导向了脱生死证入涅磐极乐境界之中。如今我理论和实践都已通达无极,无所挂碍。”
当时,整个大地都处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初昇的太阳霞光万道,照得大地一片金黄。天空中响起美妙绝伦的天乐,彩云从天上飘过,还洒下一些甘露降临大地。柔软清凉的香风徐徐拂起,森林中的果熟枝叶繁茂,特别喜人。在菩提树周围方圆三十六由旬内,被天上飘下的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等花和七宝莲花的花瓣充满。虚空之中弥漫着天人演奏的音乐和焚烧的香气,天人执掌的天盖和幡幢充满了整个虚空。天龙八部的供养也大抵如此。
这时候的一切众生内心都充满了慈念,没有任何嗔恨和危害的想法。大家都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好像看到圣人一般。此时此刻,没有忧愁,没有担心。心意柔软,远离傲慢,也不会产生种种不念意念。五净居天的天人们虽以远离欢喜或者是痛苦之根本,在这时候也都喜不自禁。就连身处无极苦痛地狱的众生,那曾经无休止的折磨此时此刻都全部停止,皆大欢喜。畜生道的众生也就熄灭残害之心念,停止了弱肉强食。那些亿亿万万年都无法吃到一丁点食物的饿鬼们此时此刻也都吃得饱饱的,饥渴的感觉消失得无影无踪。往昔连太阳和月亮都照不到的世界阴暗角落此时此刻都被照得透亮,曾经都相互看不见的众生都很惊奇:咦,这里怎么会那么多的众生呢?这一切都是大圣法王释迦牟尼如来出现在世间,以无上大法摧破非法所带来的黑暗而让一切全都明朗的缘故。释迦族自兴族以来列祖列宗先前抛弃王位出家修道,成为五通仙人之后,又广行十善业而得生天的先人们莫不欢欣鼓舞,都借助神通力来到菩提树的上空合掌赞叹说到:“在我甘蔗种族之中能够成就佛位,真是种族的无上荣光啊。”普天之下,一切有情莫不兴高采烈,只有魔王波旬一个人在那里生闷气,忧愁万分。
如来独自一人在菩提树下禅定了七日七夜,品味那无尽的愉悦。他想到:“我已经断除一切烦恼,断尽一切尘缘。昔日所愿都已圆满达成,功德圆满。我所掌握的佛法甚深难解,只有佛与佛之间才能够明白。这里的众生在这五浊恶世之中,为贪欲、嗔恚、愚痴、邪见、憍慢、谄曲所覆盖和障碍,福报很是稀薄,根器也非常愚钝,毫无智慧,怎么能够理解我所讲述开示的微妙大法呢?如果我现在就传授殊胜大法,这些众生必定不能够接受而去诽谤,从而堕入恶道受无量苦。我还不如就此进入涅槃境界。”想到此处,如来用偈颂来表述他的意愿:
圣道甚难登,智慧果难得。
我于此难中,皆悉已能办。
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
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
顺于生死流,不能反其源。
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
如来想到此处,大梵天王见到如来圣果已成,却对众生根器有顾虑而不愿讲经说法,普渡众生,心即想到:“世尊在过去世无量亿劫中为了救度这些久处生死苦海的众生,在久远不可计的生死轮回中舍弃王位、城市、妻、子、头、目、髓和脑等等一切,饱受痛苦折磨。如今愿望终于达成,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却要沉默而不愿意讲经说法?众生长夜沉没于生死苦海,苦不堪言。我今当为一切众生恭请佛陀讲经说法,普渡众生。”
想到此处,大梵天王即从王宫消失转眼间就来到人间菩提树下如来住所,顶礼佛足之后又绕佛百千回,长跪于佛前说到:“世尊。您在过去世中为了众生久住生死,抛头颅,撒热血,把您的身命和财物都奉献给一切众生,饱受痛苦煎熬。广集一切功德,广修一切善法,广结一切善缘,如今终于功德圆满,成就佛位。如今却保持沉默而不讲经说法。众生长夜沉溺生死苦海,因为无明的原因,要想出离三界却是难上加难。但也有些众生在过去世中亲近大善知识,广修德本,他们能够对世尊的开示信受奉行。祈请世尊为他们以大悲之心讲经说法,启迪他们的智慧从而达到彼岸吧。”
三十三天主释提桓因、夜摩天天主、兜率天天主、化乐天天主、他化自在天天主也都来到菩提树下如来住所恭请佛陀转大法轮,普渡众生。
佛陀告知大梵天王以及欲界各天天主:“我也想为一切众生传授无上大法。但我所掌握的法难解难知,这些众生如果不能够信受奉行还生诽谤之心,就将会堕于地狱收无量苦。为此,我才沉默不语。”
这些天主如此恭请了三次,如来才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天主们知道如来接受了他们的祈请,喜不自胜,顶礼佛足之后就回到了各自的住所。
天主们走后,世尊又在七日之中以佛眼观察众生的根器和烦恼的轻重。在成就后的第二个七日,世尊想到:如今我应当开甘露法门,谁应当最先听到呢?阿罗逻和迦兰两位仙人聪慧非常,极易悟道。更何况当初我们有约在先:如得道请先度我。
想到此处,空中传来音声:“这两位仙人已于昨夜命终。”
佛陀随即答言:“知道了。”
佛陀又想到:“我父王曾经派遣憍陈如等五人前来护卫于我,他们也都是善根很是深厚的人。又在过去世中在我面前发愿要先闻法。我应当履约为他们讲经说法。过去诸佛都在婆罗奈国鹿野苑中初转法轮,而这五人恰恰都在此处。我现在就动身前往鹿野苑。”
于是,佛陀起身就往婆罗奈国进发。
当时,有两位分别名叫跋陀罗斯那和跋陀罗梨商团领队带着五百位商人经过一片旷野,空中传来音声:“前面你们将遇到一位大圣者。他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世间无上之福田,你们应当竭诚前去供养。”
两位商主听到很是欢喜:“好啊。那世尊现在何处呢?”
“就在前面不远,稍后就会到来。”天神如是答道。
不多时,他们远远望见释迦牟尼如来威相庄严地在诸天的环绕下徐徐走来,皆大欢喜,连忙拿出最好的蜜糗拿来供养佛陀。佛陀心想:过去诸佛都是用钵来装食物的。
当时,四大天王知晓佛的心念,连忙各自拿出宫中珍藏的石钵贡献给佛陀。佛陀心道:我若只接受一个钵,其他的天王就会心生嫉妒。于是佛陀接过四位天王呈上来的饭钵,用手轻轻一按,四钵即变成了一个。佛陀用此钵接过两位商主奉上的供养并祝福到:“你们今日的布施,是为了让接受供养者身体安泰。应当让布施者物质和体力都随心所欲,无有恐怖,快乐无忧,健康长寿。善良鬼神,时常护卫。以此饭食布施的功德,未来得以断除贪嗔痴三毒之根,将来无论是身、还是命,或者是财,都无人可夺。聪明智慧,对佛法深信不疑。无论在哪里转世,都不会缺失正见。现世之中,父、母、妻、子等六亲眷属都日益昌隆。没有任何灾变或者是不吉祥之事发生。家族之中若有命终当堕恶道者,都因为你们今日布施即时生到天上,不会有邪知邪见,功德增长。未来常得亲近诸佛如来并恭听他们讲经说法,证得果位。一切所愿,任意满足。”
佛陀祝福之后,就受用这份供养,然后漱口洗钵,随之给这两位商主授三皈依。而后又踏上旅途。前行不远,又碰到一位名叫优波伽的其他教派修行者。这位优波伽见佛陀相好庄严,六根寂定,很是惊讶,于是用偈颂问到:
世间诸众生,皆为三毒缚。
诸根又轻躁,驰荡于外境。
而今见仁者,诸根极寂静。
必到解脱地,决定无有疑。
仁者所学师,其姓字何等。
佛陀也用偈颂回答到:
我今已超出,一切众生表。
微妙深远法,我今已具知。
三毒五欲境,永断无余习。
如莲花在水,不染浊水泥。
自悟八正道,无师无等侣。
以清净智慧,降伏大力魔。
今得成正觉,堪为天人师。
身口意满足,故号为牟尼。
欲趣波罗奈,转甘露法轮。
是天人魔梵,所可不能转。
优波伽听罢心生欢喜,连连赞叹不已,合掌围绕着佛陀转了一圈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佛陀随后来到阿阇婆罗河边时天色已晚,于是佛陀就在河边入定。不久就下起了大雨,那河中的大龙王目真邻陀见状,连忙爬上岸来用自己的身体围绕着佛陀的身体盘旋而上,为佛陀遮风挡雨,这场大雨足足下了七天,大龙王也足足护卫了佛陀七天。天晴以后,大龙王化作人性,顶礼佛足之后说到:“世尊在此入定已经七日。在这些日子里,风雨没有侵扰到您吧?”
佛陀用偈颂回答说:
诸天及世人,所欢于五欲。
比我禅定乐,不可为譬喻。
老龙王听完佛陀的偈颂,很是欢喜,再一次顶礼佛足之后就告辞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佛陀随后也出发来到婆罗奈国憍陈如五人所在地。那五人远远望见佛陀的到来,就相互约定说到:“沙门瞿昙舍弃苦行而去享受饭食之乐,再无求道之心。如今来到我们这里,我们不需要去迎接他,也不要理睬他。他愿意怎么做我们也都不要在意。”约定之后,大家都沉默不语,不再吭声。
, , ; 随着佛陀的到来,这五人都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礼拜奉迎,有的为他接过衣物和饭钵,有的连忙取水供佛洗浴,有的取净水供养佛陀饮用,都毕恭毕敬,照料周全,但他们不知佛陀已经成就,还称呼佛陀为瞿昙。
佛陀坐好后,就问憍陈如他们:“你们不是约好不要理会我的么?为什么一见到我就忘掉彼此的约定而侍奉如此周全呢?”
憍陈如他们听到佛陀如是说,心生惭愧,乃说道:“瞿昙修行,还算顺利吧?”
佛陀说到:“你们为什么见到佛陀无上至尊还称呼以俗家名姓耶?我心量如同虚空,对于羞辱赞叹不会有所分别。但你们的憍慢会遭受恶报。好比是世间儿子称呼父母的名字一般都是不允许的。更何况我如今已经成为一切众生的父母。”
这五个人闻听此语,更加惭愧,诚惶诚恐地说到:“我等愚痴,没有智慧,不知道您如今已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呢?往日我们见到如来每日只吃半粒麦子或大米,如此坚持了长达六年时间,最终您放弃了苦行。所以我们认为您还是没有得道。”
佛陀告知憍陈如等五人:“你们不要以微小的智慧去衡量判断我的修道成功与否。为什么呢?身体受苦,心则恼乱。身体享乐,情则执着。是以极苦和极乐都不是成道之因。不如钻木求火却被水浸泡,怎么可能会发出火花来呢?想要求得智慧的道理也是一样。有极苦极乐之水,智慧之光就不可能生起。智慧之光无从生起,也就不能够销灭生死黑障。如果弃舍极苦和极乐,行于中道,心则寂定,就能够修习八正圣道,远离生老病死带来的种种忧患。如今我已随顺中道,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
憍陈如等五人听了佛陀的开示,心大欢喜,双手合十,恭敬地瞻仰着佛陀的音容相貌,哪怕是一秒钟也不愿意离开。
佛陀观察到度化憍陈如等人的机缘已经成熟,就为他们开示到:“你们应当知道,由眼、耳、鼻、舌、身这五蕴组合而成的我就是一切痛苦之根源。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乌合之众的假我要不断地经历生、老、病、死、喜爱却注定分离,怨恨却要时时面对,一切欲望都未必能够满足,荣华富贵一旦消失等等痛苦的折磨(苦)。憍陈如。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有脚的,还是无脚的,或者是多脚的,只要是有情众生,都免不了要承受这些痛苦。好比是用灰盖火,如遇干草,就会再度燃烧。上述的种种痛苦,都是因为这个假我为根源。如有众生把这五蕴和合而成的身心当成是自己,就会饱受这些痛苦的折磨。从而引发贪欲、嗔恚和愚痴。这导致沉沦生死苦海的根本三毒发作的根源就是把假我当成真我。这些苦因就好比是种子,因缘具足就会发芽开花和结果,众生就会因此而轮回在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这三有之中。如果认清这假我不是真我,销灭一切贪嗔痴,奉行八大圣道,那么痛苦也就随之消失得干干净净,好比是有人水灭火一般。而这些沉沦在生死苦海的众生,因为不知道造成痛苦的真正根源,所以才会在无尽的生死中轮回。憍陈如。既然已经知道造成痛苦的根源(习),就应当发愿销灭苦本(灭),然后对八大圣道依教奉行(道),就可以彻底挣脱生死轮回之链,进入涅磐极乐境界。我也因为知道了痛苦之根,发愿根除,并对八大圣道依教奉行,从而证得涅磐境界。也因为这样,我才会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只要你们按照我介绍的方法去作,就一定会超越生死,不再轮回。如果众生不知道这个方法,那就永远也不可能出离三界,断除轮回。这得以断除生死轮回之路的四大圣谛,就是绝对的真理,是真实可行的。苦实在是苦,习实在是习,灭实在是灭,道实在是道。憍陈如,我说的法你们能够理解吗?”
憍陈如欢喜得手舞足蹈,连声说到:“我理解了。世尊。我知道了。世尊。”也因为憍陈如最先明白佛陀讲述的法义,所以又被称之为阿若憍陈如。在佛陀第一次讲经说法的时候,阿若憍陈如于万法之中远尘离垢,再也不会被客尘所干扰了。
地神见如来初转法轮,心大欢喜,连声高喊到:“如来在人间讲经说法,普渡众生了。”虚空神闻听此言,也很是欢喜,也如是大声传唱,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欲界诸天以及色界诸天的天人们也如此传唱。那些听到此语的天人们都纷纷传言:“如来今日在婆罗奈国鹿野苑仙人住处讲经说法,普渡众生。他所讲述的离苦得乐大法,是我们这些天人、魔众、梵天以及其他教派的出家人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的。”
当时,大地发出轻微的震动,在虚空中的天龙八部演奏出微妙动听的音乐,焚烧名贵的香粉,抛洒美妙无比的花瓣,虚空中处处充满了宝幢幡盖。整个世界更被佛陀身上发出的莫大光明照得透亮。阿若憍陈如在佛陀第一次讲经说法就证得了圣果,所以是佛陀座下第一弟子。其余摩诃那摩等四人见阿若憍陈如在佛陀第一次讲经说法就获得了圣果,很是惊奇,心中各自想到:如果世尊也为我等说法的话,我们也会得到如此利益。想到此处,他们四人合掌恭敬,目不暂舍。
佛陀知道度化他们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又为他们开示了上述微妙之法。他们听后也都证悟了诸法实相,再也不会被客尘所困扰。
这五人证得圣果之后,皆大欢喜,顶礼佛足之后说到:“世尊。我等五人已经彻悟诸法实相,知道了断生死的解决之道。如今我们想要在您座下出家,作为您的弟子。惟愿世尊慈悲接纳。”
佛陀随即说到:“善来。比丘。”话音刚落,这五人的胡须和头发顿时掉落在地,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袈裟自然而然穿在身上,正式成为佛陀座下的第一批出家弟子。
佛陀开示他们到:“你们认为物质、感受、思想、行为和意识都是永恒不变的呢?还是时时刻刻都处在变化之中呢?他们所带来的是痛苦呢?还是欢乐呢?是虚幻的还是真实的呢?能够为我们主宰还是让我们无能为力的呢?”
憍陈如这五人听完佛陀的开示,烦恼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成功挣脱生死轮回之链,出离了生死苦海,成就了阿罗汉果。他们回答说:“世尊。物质、感受、思想、行为和意识都是无常的,是痛苦的根源,是虚幻不实的,也不能够为我们所掌控的。”这个时候的世间,才开始有六位阿罗汉。佛陀这位大阿罗汉,是佛宝,四圣谛法是为法宝,憍陈如等五位阿罗汉是为僧宝。此时此刻的世间三宝终于具足,为世间一切天人的第一无上福田。
当时有一个富家子弟名叫耶舍,他聪明伶俐,家资豪富,是当时整个南印度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他佩戴的首饰和衣物是世间极度稀有之物,鞋子也是用无价珍品制造的。自打来到人世间就不知道忧愁或者烦恼为何物。就在佛陀初转法轮不久的一个晚上,他与那些日日夜夜陪伴在他左右的舞女娱乐完毕之后就各自沉沉进入梦乡。在半夜时分,耶舍忽然从梦中醒来,见到那些平日里惊艳无比的美女们此时此刻东倒西歪睡在了大殿之中。有的朝天仰卧,有的伏地而眠,有的打着响亮呼噜,有的口水顺着流到了地上,有的牙齿还挫得奇响,那些平日里玩耍的音乐道具此时此刻都被抛在一边毫无美意。耶舍心里顿时产生强烈的厌离心,暗自想到:我平日里见到的美女居然都是这般模样,我还以为她们真是世间罕有的珍品呢。
想到此处,处在虚空之中的天神放射出大光明,那门无人自开。耶舍见到如此景象,随之就奔出门外,跟随那光明走向那鹿野苑。来到必经之路恒河边却无法过河,只好在河边徘徊喊叫:“苦哉。怪哉。”
佛陀朗声说到:“耶舍。你来我这里吧。我会告诉你离苦得乐的方法。”
耶舍忙把价值连城的宝鞋好不留恋的丢弃掉,赤脚淌过恒河来到佛陀的身边,见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备世间一切威德,让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不禁心大欢喜,连忙五体投地,拜倒在佛陀面前。说到:“惟愿世尊大慈大悲,救济我出离生死苦海。”
佛陀说到:“很好。很好。你要仔细聆听,认真思量。”佛陀随即随顺他的根器说出微妙大法:“耶舍。一切物质、一切感受、一切欲念、一切行为、一切心识,都是没有固定常态。因为无常,所以苦恼。因为无常,所以最终都归于虚无。因为无常,所以我不能够主宰,也就跟我没有任何关系。这个道理你明白吗?”
听到佛陀的开示,耶舍即时恢复本性的清净,得以远离一切尘垢,得到清净无染的法眼。
佛陀又为他开示了四圣谛和十二因缘,耶舍当即断除一切烦恼,熄灭一切欲望,本性得大自在,顺利摆脱了导致生死苦海的轮回之链,出离了生死苦海。
佛陀看了看耶舍,又说到:
虽复处居家,服宝严身具。
善摄诸情根,厌离于五欲。
若能如此者,是为真出家。
虽身在旷野,服食于粗涩。
意犹贪五欲,是为非出家。
一切造善恶,皆从心想生。
是故真出家,皆以心为本。
耶舍听罢佛陀的偈颂,暗自想到:世尊之所以说此偈颂,是因为我还穿着七宝衣服的缘故吧。想到此处,耶舍随即除下身上衣物丢弃在一边,双膝跪倒在佛陀面前,叩请道:“惟愿世尊慈悲接纳我在您门下出家吧。”
佛陀随即说到:“善来。比丘。”话音刚落,耶舍须发自落,袈裟自然穿在身上,正式成为佛陀座下的一名出家弟子。
到了第二天清晨,耶舍父亲得知儿子半夜失踪,不知下落,捶首顿足,嚎啕大哭,连忙派人四处打探,自己也顺着大路找寻,来到恒河边见到耶舍丢弃的宝鞋,暗自推断耶舍去到恒河对岸了。于是也淌过恒河渐渐来到佛陀的身边。
佛陀知道长者是为了寻找儿子耶舍的缘故才会来到这里,如果此时此刻让他见到已经出家的儿子必定会生大苦恼,或者急火攻心,一命呜呼,于是运用神通把耶舍的身形隐藏起来。
长者来到佛前,顶礼佛足之后就退坐一旁。
于是如来跟随他的根器为他解说诸行无常苦空无我之法,长者听罢恍然大悟,顿时断除一切欲望,远离一切尘垢,得到清净无染的法眼。
佛陀见他已经开悟,恩爱之心已是淡薄,遂知而故问:“是什么原因让你来到此处?”
长者回答说:“世尊。我有一个儿子名叫耶舍。昨天半夜莫名其妙的出走现不知去向。如今我们全家都出寻找他的下落。我看到恒河对岸有他遗弃的一双宝鞋才淌过恒河来到此处。”
佛陀收起神通,让长者见到他的儿子耶舍。长者心大欢喜,告诉耶舍说到:“善哉善哉。你这件事办的真是漂亮。既能自度,也能度他。因为你来到此处的缘故,也让我找到出离生死苦海的方法。”说完,就请佛陀为他授了三皈依。长者也就成了佛陀驻世时期最早的一位在家佛弟子(优婆塞)。
耶舍尊者之前有五十位朋友都是名门望族的公子,他们之前就曾经听说过佛陀已经出世,而后又听说他们至好的朋友耶舍跟随佛陀出家修道,很是惊讶,都暗自想到:“如今世上有无上之尊出现于世。我们的好朋友耶舍尊者聪明智慧,辩才了得,才华出众,如此难得英才就能够抛舍一切荣华富贵,舍弃五欲之乐如同糟糠,毁坏自己以前的形象而剃除须发出家为僧。我们还有什么值得眷恋而不去出家修道的呢?”
想到此处,这五十位公子也都不约而同来到佛陀驻所。他们远远望见佛陀相好殊特,神采奕奕,心大欢喜,敬仰尊重之情油然而生。他们合掌来到佛前,围着佛陀右绕三圈,顶礼佛足之后退坐一旁。
佛陀观察到这五十位公子过去世积累的善根已是非常深厚,稍加点拨就可以证得诸法实相,于是就为他们开示无上妙法。这五十位公子听闻佛陀开示之后,全都断除了一切欲望,远尘离垢随之恢复了本性的清净,得到了清净无染的法眼。他们欢喜踊跃,异口同声地请求到:“世尊。请您慈悲接纳我们在您门下出家学道吧!”
佛陀随即说到:“善来。比丘。”
话音刚落,这五十位公子的须发自然脱落,红黄袈裟自然而然穿在身上,正式成为佛陀座下的出家弟子。
佛陀又为他们开示四大圣谛、八大正道以及十二因缘这微妙大法,这五十位比丘即时挣脱生死轮回之链,出离了生死苦海,成为世间的大阿罗汉。
在这时候,世间已经有五十六位彻底了断生死的阿罗汉了。
佛陀告诉这些已经出离三界的弟子们:“你们的生死大事已经彻底了断,成为世间的大福田。应当云游十方教化民众,以慈悲之心度化那些尚在三界沉沦的众生。我也要望摩竭提国王舍城中去度化人民。”
那些弟子们应承了佛陀的要求,顶礼佛足右绕三匝之后各自收拾衣钵顺缘到四面八方去了。
佛陀想到:“如今我应当先度化什么样的众生能够利益到一切人天呢?摩竭提国有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三人修行仙道,全国上下无不信服。他们本性聪慧,根器猛厉,容易开悟。然而他们的傲慢心也很难摧伏。我应当先去度脱他们。”
主意已定,佛陀随即出发去到摩竭提国。在日落西山时,佛陀就出现在优楼频螺迦叶的住处前。
迦叶忽然看见自己面前出现了一位相貌庄严的青年沙门,很是惊讶和欢喜,问到:“年少沙门,你从哪里来?”
佛陀回答说:“我从波罗奈国来,准备到摩竭提国去。如今天色已晚,想在这里寄宿一晚,可以吗?”
迦叶颇感为难,说到:“你想寄宿在这里,本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是所有的房舍都有弟子居住。只有一间干净明洁的石屋可以住人。我们的供奉火具都放在了那屋里。那房子虽然也很安静,但里面有一条恶龙住在里面。这条恶龙嗔恨心非常之大,我担心它会伤害到你。”
佛陀回答说:“虽有恶龙,我也不惧。你就把那间房借给我吧。”
迦叶又说到:“那恶龙性子十分残暴,我很是担心它会伤害到你。”
佛陀说到:“没事。但借无妨。”
迦叶见佛陀态度坚决,只好答应了佛陀的要求:“随意吧。”
佛陀说到:“好啊。”到得晚上,佛陀便进入石室跌跏趺坐,进入禅定状态。
那毒龙见居然有人不知死活,竟敢侵入它的地盘,十分恼火。嗔恨之心油然而生,便施展神通,让自己的身体有超大烟雾冒出。佛陀见状,随即进入火光三昧。
那毒龙大怒,兴起一场大火让整个石室都笼罩在熊熊火光之中。
迦叶的一些弟子见石室燃起熊熊大火,大惊失色,连忙跑去禀告师父:“师父。那年少沙门已被那毒龙兴起的熊熊大火烧死了。真是可惜了他的聪明端庄。”
迦叶出得门来见那燃烧不止的熊熊大火,连忙派遣弟子们取水灭火。谁知那大火遇水燃烧得更加猛烈。转眼间,再也看不到石屋所在了。迦叶倍感惋惜,摇摇头就回到了房间。
到了第二天清晨,弟子们居然发现石屋完好无损,佛陀仪态端庄依然在那里禅定。弟子们十分惊奇,又探头看见佛陀的饭钵里有一条小蛇正安然地躺在那里。
闻讯赶来的迦叶师徒问候佛陀到:“年少沙门。那毒龙之火非常猛烈,不知道有没有伤害到你。我昨晚之所以不愿意把这房子借给你,也正是这个原因。”
佛陀说到:“我内心清净无比,终不会被外来灾祸所伤害。那毒龙如今已被我收服在钵中。”说完,佛陀就将钵中毒龙展示给迦叶师徒。迦叶师徒见状十分惊讶,叹未曾有。迦叶告诉弟子们:“这位年青沙门虽有神通,然而不如我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了。”
佛陀告知迦叶:“我想在你这里多住些日子。可以吗?”
迦叶说到:“好啊。你随意吧。”
到了第二天晚上,世尊又在一大树底下禅定。半夜时分,东、南、西、北四大天王来到佛陀面前听佛讲经说法。他们本身发出的光明亮度甚至超过了日月。
迦叶半夜时分起得床来,见佛陀禅坐的树下被明亮光明所笼罩,他告诉弟子们说到:“这年青沙门也是修拜火法门的。”
到了第二天清晨,迦叶被徒众所围绕来到佛陀面前问到:“沙门。你也修拜火法门的吗?”
佛陀回答说:“不。昨夜你们看到的光是四大天王来听我讲经说法时他们发出的身光。”
迦叶回头告诉弟子们:“这位年轻有为的沙门有大神德。然而不如我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了。”
到了第三天夜里,三十三天之主释提桓因也来到佛陀处求教佛法,他身体发出的光明就好像是旭日东升一般。
迦叶的弟子见到天光发生在如来侧面,于是告诉师父说:“那位年青的沙门一定是修习拜火法门的。”
到了第二天清晨,迦叶的徒弟来到佛陀面前说到:“你一定也是修习拜火法门的。”
佛陀回答说:“不是。那是忉利天天主释提桓因来到我这里请法才会有如此光明。”
迦叶告诉弟子们:“这位年纪轻轻的沙门神德虽然很强大,但还是比不上我。因为我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了。”
到了第四夜,大梵天王来到佛陀身边请法。大梵天王发出的身光就像正午的太阳光一样光明。迦叶的弟子们见到议论纷纷,都在断定佛陀肯定是修习拜火法门,不然怎么会发出那么大的光明。
到了次日早晨,他们又问佛陀:“你一定是修习拜火的。不然的话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光明在你身边?”
佛陀回答说:“不是。昨夜那是大梵天王来我身边请法。那光明是他身体发出的。”
迦叶还是告诉他的弟子们:“这位沙门的神德虽然微妙,但还是赶不上我。因为,我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了。”
迦叶手下的五百位弟子,这一天早晨依例必须燃烧起三堆大火。却不料怎么也无法将这三堆大火烧起,于是都来到他们的师父迦叶身边述说怪事。迦叶心想这肯定是新来的沙门神力所为。于是带着一帮弟子来到佛陀身边说到:“我的弟子们每天都必须燃烧起三堆大火。不知怎么一回事今天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点燃。”
佛陀说到:“没事。你们先回去吧。这三堆大火稍后自己就会燃烧起来。”
迦叶听言随之就返回火堆。那火堆却早已燃烧起来。迦叶心想:“这位年青沙门神力了得。但比起我来还是差很大一截。因为,我已经成就了阿罗汉果位。”
弟子们依例火供完毕想要熄灭大火,却发现怎么努力也无法办到。迦叶只好再度带着部分徒弟来到佛陀面前什么情况。佛陀依然说:“没事。稍后这火堆就会自动熄灭的。”
待他们师徒一行回到火堆旁,这三堆本来熊熊燃烧的大火早已熄灭。迦叶心想:“这沙门年纪轻轻,神力了得。但还是无法与我相提并论。因为我已经成就了阿罗汉果位。”
次日清晨,依然如故。要么火无论如何也无法点燃,要么无论如何也无法扑灭,都是迦叶亲自带着徒弟们去请教佛陀才得以如愿。尽管如此,迦叶依然固执地认为佛陀的法力虽然广大,但都赶不上他的境界高。因为他认为他已经成就了阿罗汉果位。
又一天早晨,弟子们像往常一样举起斧子劈柴,然而用尽全身力气也无法举动斧子。迦叶心想这肯定是佛陀神力所为,于是又带着部分弟子来到佛陀身边说明此事。佛陀回答说:“没事。那斧子已经举起来了。”
迦叶赶紧回到现场,却发现斧子举是举起来了,却无论如何也无法落下去,迦叶只好再度返回告知佛陀,佛陀依然如是说:“没事。那斧子已经落下去了。”
迦叶回头发现那些斧子已经在开始劈柴了,心想:这沙门的神力真是了得。但比起我来差距还是不小。因为,我已经成就了阿罗汉果位。
次日,昨日发生的事情又再度上演,迦叶茫然无计只好再度求佛方才顺利。尽管如此,迦叶依然顽固地认为佛陀神力再威猛,也赶不上他这位已经成就阿罗汉果位。
迦叶邀请佛陀说到:“年轻人。你可以在我这里安住修行。一切所需,我都会提供给你。”
佛陀默然不语,答应了他的邀请。
迦叶知道佛陀接受了他的邀请,很是欢喜。回到自己的住处后就安排上等的饮食卧具。到了第二天清晨,他不带任何徒弟,自己亲自去迎请佛陀。
佛陀说到:“你先走吧。我随后就到。”
迦叶刚走不远,佛陀就在座位上消失出现在阎浮洲。佛陀在阎浮树上摘了满满一钵阎浮果,而后又从阎浮洲闪电般到了迦叶住处。那时,迦叶居然还没有走到。
不多时,迦叶走进屋子,发现佛陀已经坐在位置上,很是诧异:“年轻人。你是从哪条道来的?怎么这么快就到了?”
佛陀以钵中的阎浮果展示给迦叶看,问到:“你认识这钵中的水果不?”
迦叶回答说:“不认识。”
佛陀说到:“从此以南过数万由旬有一个名叫阎浮洲,那洲上有一棵阎浮树。这钵中的水果就是那树上结的果实。我在一闪念间就到了那里,然后摘了这些果实下来。这水果极为香美,你拿去吃吧。”
迦叶心想:“那阎浮洲离这里有几万由旬,而这位年轻人居然在一念间就得以往返,神力却是了得。虽然如此,他比起我来还是有差距。因为我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了。”想到此处,迦叶即便把早已准备好的美食亲手呈现给佛陀。佛陀即咒愿说到:
婆罗门法中,奉事火为最。
一切众流中,大海为其最。
于诸星宿中,月光为其最。
一切光明中,日照为其最。
于诸福田中,佛福田为最。
若欲求大果,当供佛福田。
佛陀用完饮食后就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洗钵漱口,然后在一大树底下禅定。
次日清晨又到了吃饭的时候,迦叶又亲自到佛陀住处恭请用餐。佛陀依然说到:“你先走吧。我稍候就到。”
迦叶刚走不远,佛陀又闪电般的速度去到弗婆提洲摘取了满满衣钵庵摩罗果而后又坐到座位上,许久迦叶才姗姗来迟。迦叶很是惊讶:“年轻人,你又是如何来的?怎么又比我快了许多?”
佛陀拿起钵中的庵摩罗果问到:“你认得这水果么?”
迦叶摇摇头,说到:“没见过。”
佛陀告诉他:“从此往东过十万由旬有一个名叫弗婆提洲的地方,那里盛产的庵摩罗果极为香甜。你拿去吃吧。”
迦叶心道:“这弗婆提洲距离我们这里有数万由旬之遥,而这位年轻人居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往返,可见其神力是很难想象。可是,比起我这位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人来说,还是差距甚远。”想到此处,迦叶又亲自呈上美食供佛陀享用。
佛陀接过食物,即咒愿说到:
“婆罗门法中,奉事火为最。
一切众流中,大海为其最。
于诸星宿中,月光为其最。
一切光明中,日照为其最。
于诸福田中,佛福田为最。
若欲求大果,当供佛福田。”
佛陀吃完饭后就回到自己的住处,洗钵漱口之后就坐在树下禅定。
次日又到了吃饭的时间,迦叶又亲自来到佛陀住处恭请用餐。佛陀依然说到:“你先回去吧。我稍后就到。”待迦叶走出不远,佛陀又飞到瞿陀尼洲摘了满满一钵呵梨勒果并迅速回到了迦叶住处。迦叶来到后又看到佛陀已经坐好,很是惊奇:“年轻人。你是从哪条道来的?怎么会这么快就到了?”
佛陀将钵中的呵梨勒果展示给迦叶:“你认得这水果么?”
迦叶仔细看了看,摇了摇头,说到:“不认识。”
佛陀说到:“从此往西过数万由旬有一个名叫瞿陀尼洲的地方,那里盛产这种名叫呵梨勒果,这种水果吃起来十分香甜。你拿去尝尝吧。”
迦叶表示感谢后心道:“这瞿陀尼洲相隔我们这里数万由旬,这位年轻的沙门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往返,可见其神通力十分广大。但同我比起来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因为,我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了。”
迦叶将早已备好的美食亲自呈现给佛陀,佛陀又咒愿到:
“婆罗门法中,奉事火为最。
一切众流中,大海为其最。
于诸星宿中,月光为其最。
一切光明中,日照为其最。
于诸福田中,佛福田为最。
若欲求大果,当供佛福田。”
佛陀吃完饭后又独自回到住处洗钵漱口,然后在大树底下禅定。
次日清晨到了该吃饭的时间,迦叶又亲自到佛陀住处恭请用餐。佛陀依然如是回答说:“你先去吧。我随后就到。”待迦叶走后,佛陀又飞到郁单越洲取了一大钵粳米饭而后回到了迦叶住处。迦叶走进屋来,又是大吃一惊,说到:“年轻人。你怎么那么快就到了?”
佛陀把钵中的香米饭展示给迦叶看:“你认得钵中的米饭不?”
迦叶仔细看了看,摇摇头,说到:“不认识。”
佛陀说到:“从此往北过数万由旬有一个名叫郁单越洲的地方,那里的粳米是十分香甜,你拿去尝尝吧。”
迦叶应承着接过粳米香饭,心自想到:“郁单越洲距离此地十分遥远,这位年青沙门居然在短时间内就得以往返,神通之力十分了得。虽然如此,但比起我来还是差距很大,因为,我已经成就阿罗汉果位了。”
迦叶恭恭敬敬把早已准备好的美食呈现给佛陀,佛陀即说咒愿:
“婆罗门法中,奉事火为最。
一切众流中,大海为其最。
于诸星宿中,月光为其最。
一切光明中,日照为其最。
于诸福田中,佛福田为最。
若欲求大果,当供佛福田。”
佛陀吃完饭就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洗钵漱口之后依然在大树底下禅定。
如此到了第二天清晨,迦叶又亲自迎请佛陀吃饭,这一次佛陀与他一起到了吃饭的地方,迦叶呈上美食,佛陀咒愿到:
“婆罗门法中,奉事火为最。
一切众流中,大海为其最。
于诸星宿中,月光为其最。
一切光明中,日照为其最。
于诸福田中,佛福田为最。
若欲求大果,当供佛福田。”
佛陀吃完饭,就独自一人回到了住处。佛陀刚动念想要用水,忉利天天主释提桓因就立即知道佛陀心中所想,随即从忉利天消失出现在人间,来到佛前顶礼佛足右绕三匝之后即用手指指向大地,大地顿时出现一个很大的水池,那池中的水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佛陀即用此水洗漱,然后为释提桓因讲述佛法,释提桓因听完之后非常欢喜,顶礼佛足之后忽然消失又回到了天宫之中。
迦叶吃完饭后在林间散步,忽然想到:“这位年轻人现在干什么呢?我当去看看他。”想到此处,就来到佛陀住处。他忽然看见大树的一侧有一个很大的水池,那池中的水十分清澈,很是奇怪,于是请教佛陀。佛陀告知原委,迦叶心想:“这年轻人修行功夫真是了得。连三十三天之主释提桓因都来为他服务。固然如此,他比起我来还是相差一大节,因为我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位。”
有一日,佛陀在林中经行散布,见不远处的垃圾堆里有一块被人抛弃的破布,便上前取回,佛陀心想:要是有一块石头在这里多好。念头刚落,释提桓因就知道佛陀的想法,随即在香山上搬取一块正正方方的大石头放到了两棵树之间,然后告知佛陀:“世尊。您可以在这块石头上洗涤它。”
佛陀点点头,又想到:“没有水怎么洗呢?”
释提桓因知道佛陀的想法,随即往香山搬取了一块装满亲水很大的石槽放在了大石头旁边,顶礼佛足之后就从人间消失回到了宫殿。佛陀在这石头上就着清水把刚才捡到的破布洗得干干净净晾晒在一旁,然后就坐在那大树底下。
迦叶散布来到佛陀住处,见双树之间又多了一块大石头和装满清水的大石槽,很是惊讶,连忙请教佛陀。佛陀告知了原委,迦叶听完,感叹这他从来就没有遇到的境况。然而他依然很固执的认为这年青沙门赶不上他这位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圣者。
又有一天,佛陀到释提桓因手指成池的水中洗澡,洗完之后就想出来,左看右看,却找不到可以攀手的地方。就在水池的旁边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那树神迦罗迦就按下树枝让佛陀抓住,佛陀出得水池后就在树旁坐下。那时候迦叶刚巧散步来到佛陀住处,将其中原委看得清清楚楚,他很是奇怪,就问佛陀:“奇怪。那树枝为什么会自动压下并垂到你的身边让你抓住上岸来呢?”
佛陀说:“那是树神迦罗迦见我找不到可以攀手的地方就把树枝压下来让我得以抓住。”迦叶听后很是惊奇,感叹说这种事情真是闻所未闻啦。心道:“年纪轻轻德行就如此厚重,居然能够感动树神为他服务,真是太了不起了。然而尽管如此,比起我来差距还是很大的。因为,我已经证得了阿罗汉果位。”
迦叶暗自盘算:“摩竭提国国王会率领国中文武百官以及名门望族的士绅从明日起,接连七天都会在我这里作法事。如果这位年轻沙门出现在现场,以他的殊胜相好以及不可测量的神通威德,国王他们一定会抛弃我而去皈依他。我希望在这七天里,这位年青沙门不要来我这里。”想了又想,然而却始终无法开口,只好又闷闷不乐地回到了自己住处。
佛陀知晓迦叶的想法,随即在人间消失去到了郁单越洲并在那里住了七日七夜,待法会结束才又回到了之前的住处。待国王等所有人众离去之后,迦叶心想:“那位年青沙门七天七夜都没有来到我这里,真是好事。我这里还有余下没有用完的贡品想要呈现给他。如果他这个时候来到这里,是最好不过的了。”
念头刚落,佛陀就知道他心中所想,于是出现在迦叶面前。迦叶忽然看到佛陀在他面前,大为惊喜,随即问到:“你这七天七夜去到哪里了?我怎么没有看到你呢?”
佛陀答道:“因为国王和所有臣民到要到你这里举办七天七夜的法会的缘故,所以你不想在这段时间看到我。所以我就去郁单越洲去住了几天。如今你再度想起我,所以,我就再度出现在你面前。”
迦叶听说,吓得心惊毛竖,心道:“这位年青沙门,连我心中所想他都知道,神威居然如此了得。然而比起来我来还差不少,因为,我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佛陀观察度化优楼频螺迦叶的根源已经成熟,调伏他正当其时,于是就来到尼连禅河河边。魔王波旬出现在佛陀身边说到:“世尊。今日您应当进入涅磐境界。善逝。您今日应当进入涅磐境界。为什么呢?应该度脱出离生死苦海的人都已顺利完成。所以,您在此时此刻可以进入涅磐境界了。”如此这般,波旬说了三遍。佛陀回答波旬说:“我进入涅磐境界时机还未成熟。为什么呢?我的四众弟子还没有具足,应该得到度化众生,还没有度化上岸。其他教派的道众,我都还没有降伏。”
波旬听了,心生愁恼,随即消失回到了自己的天宫。
佛陀走到尼连禅河之中,以神通力令河水分开两边,佛陀从中而过,步步尘起,使两边河水掀起大浪。迦叶远远望见,以为佛陀已经被河水淹没,赶紧与弟子们驾船前来拯救。结果发现佛陀在河床上散步,那河床上扬起的灰尘直扑河面。迦叶看到此情此景,叹为稀有。暗自想到:“这位年青沙门虽有如此神通之力,还是无法与我相提并论。”随后问到:“年轻人,想上船不?”
佛陀回到说:“好啊。”话音刚落,佛陀即从船底直接冒出,然后在船上跌跏趺坐。迦叶看到佛陀居然从船底直接冒出,而这船底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损坏,很是惊奇,心自想到:“年青沙门,有着如此不可思议的神通之力,真是稀有难逢,然而还是不能够与我相提并论。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成就了阿罗汉果位。”
佛陀说到:“迦叶。你不是阿罗汉,你的修法也不能够成就阿罗汉道。你为什么老是起这种傲慢心呢?”
迦叶听到佛陀如是说,心怀愧惧,身毛皆竖,暗自想到:“年青沙门,善知我心。”即对佛陀说到:“如是。沙门。如是。大仙。您善于知道我的心思。惟愿大仙摄受于我。”
佛陀说到:“你已经是一百二十岁了。拥有如此众多的弟子,又得到全国上下君臣士绅所敬重。你如果要拜我为师,就先回去跟弟子们商量一下吧。”
迦叶说到:“善哉善哉。您说得是。并非我有什么变化。我回去之后召集弟子们通报一下。”说话之后就回到住处召集弟子们开会说到:“大家都知道,那位年青沙门来到我们这里已经是不短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他的德行高远,智慧深远。神通威力,不可思议。我要拜他为师。你们的打算如何?”
弟子们异口同声回答说:“我们之所以有今天,全仗师尊所赐。他既然能够被师尊所归信,就证明那位年青沙门确实了得。我们也都或多或少见过他的神迹。如果师尊要皈依于他并接受他的教法,我们也愿意跟从师尊皈依于他。”
迦叶听罢弟子们的表述,很是欣慰,即在弟子们的簇拥下来到了佛陀的住处,顶礼佛足之后说到:“世尊。我今日正式皈依到您的门下。请您大慈大悲,摄受我吧。”
佛即言道:“善来。比丘。”话音刚落,须发自落,袈裟自然着身,成了佛陀座下一名正式的出家弟子。佛陀随即为他开示四大圣谛,迦叶听后,远尘离垢,证得清净无染的法眼。在佛陀的指导下,渐渐证得阿罗汉道,出离了生死苦海。
迦叶的五百弟子见到自己的师尊跟随佛陀出家,很是欢喜,也想到佛陀门下出家,于是恳请到:“世尊。我们的老师已被您摄受成为您的学生。我等也愿意跟随您出家学道。”
佛陀随即言道:“善来。比丘。”话音刚落,这五百人的须发全部脱落,袈裟自然穿在身上,正式成为佛陀座下的出家弟子。佛陀向他们讲述开示了四大圣谛、八大正道、十二因缘等微妙无比的佛法。这五百位弟子们顿时也远尘离垢,证得清净无染的法眼,证得须陀洹果位。又在佛陀的指导下,渐次修行,全部证得阿罗汉果位,顺利出离了生死苦海。
迦叶尊者和五百位已经证得阿罗汉的尊者们把以前拜火器具全都抛弃在尼连禅河,然后跟随佛陀而去。
迦叶尊者有两位弟弟,一位名那提迦叶,一位名叫伽耶迦叶,各带领二百五十名弟子在尼连禅河哥哥的下游从事拜火祭祀。有一天忽然见到大量的拜火器具顺流而下,仔细一看,知道那是他们的兄长以前用过的器具,心生恐惧而想到:“我哥哥使用的拜火器具为什么顺江而下?难道他出了什么意外?或者是被恶人害死了吗?”想到此处,不禁毛骨悚然,连忙找到弟弟一起商量这件事。随后兄弟两人带着各自的弟子沿江而上,来到哥哥昔日的住处,已经是人去屋空,一派狼藉。兄弟俩见到此情此景,都以为哥哥已经遭难,悲痛不已,抱头痛哭。弟子们赶紧四处打听,结果从一老熟人处打听到迦叶尊者及其徒众是跟随一个名叫瞿昙的出家人修道去了。
这兄弟俩得知真相,很是惊讶:“这大哥是怎么一回事?自己的阿罗汉道不要,去跟他人学习什么法嘛。真是不明白。”
于是又率领徒众顺着老熟人的指点前去追寻迦叶尊者,不久就遇到他们大哥迦叶尊者的队伍。他们看到他哥哥迦叶和他以前的追随者全部都是光头净面,身穿黄色袈裟,感到颇为吃惊。兄弟俩跪在哥哥面前,说到:“大哥。您本身已经修成阿罗汉道,聪明智慧,天下无双,世人无不敬仰,更以拜到您的门下为荣。如今你为什么却要抛弃自身的修为跟随他人学道?这其中必有什么因缘?”
迦叶扶起两位弟弟说到:“我见世尊成就了大慈大悲,他有三事非常奇特,是我闻所未闻的。第一是他的神通变化;第二是他的智慧清彻,绝对已经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第三是他善知人的根器,能够根据对方的根器开示相应的方法使之调伏并得到大利益。我见到如此殊胜且难逢难遇的大圣至尊,所以才跟随他出家修道。我之前虽然得到包括国王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所敬仰,世间一切智慧和机锋辩才,无人能挡,无有对手。但是,这一切都无法摆脱生死轮回这无尽之路。只有世尊的教法才能够让我们彻底出离三界,不在六道中轮回。而这位大圣至尊,具备诸多不可思议的神通和智慧,却从不持才自傲,沾沾自喜,总是很亲和平等的面对一切有情。”
两位弟弟听到这些,很是惊讶,说到:“如果真如大哥所说他已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而我们之所以有今天,全仗大哥所赐。如今大哥已随佛陀出家,我们兄弟俩也应当追随大哥出家修道。”说完,随即召集各自的弟子们把刚才的情况向大家作了一番阐述,然后又说到:“我决定跟我大哥一样,追随佛陀出家修道。你们何去何从,自己看着办吧。”
弟子们纷纷表示道:“我等之所以有今日,全仗师尊教诲所致。师尊如果要跟随佛陀出家,我们也愿意随从。”
于是那提迦叶和伽耶迦叶兄弟俩带着各自的徒众来到佛陀住处,顶礼佛足右绕三匝之后请求道:“世尊。惟愿哀悯我们这些尚在生死苦海中沉沦挣扎的众生吧。我们请求跟您出家学道,以期早日得到济度。”
佛陀说道:“善来。比丘。”话音刚落,那提迦叶和伽耶迦叶以及五百位跟随意欲出家的弟子们全都须发自落,袈裟自然而然穿在身上。随后,佛陀有随机显现了神通变化,又根据他们的根器开示相应的方法使之能够出离生死苦海。佛陀如是说:“三界无安。这世间中的一切都被贪欲、嗔恨和愚痴这三种猛火所烧炙。你们过去以祭祀火供这三种大火既然能够摒弃,就应当再度灭除内心中这贪嗔痴三种大火。”这些刚出家的弟子们听到佛陀的开示,心中顿时生起清凉,与万事万物中都远离一切欲望和尘垢,得到清净污染的法眼。佛陀又为他们开示广说四大圣谛、八大正道以及十二因缘,这些人当下都得以出离三界,不着尘垢,证得阿罗汉果位了。
佛陀心想:“频婆娑罗王与我往日有约:如果修成正果,就应当先去度化于他。今日时机成熟,就应该去满足他的愿望。”想到此处,就在迦叶三兄弟以及一千位弟子们的簇拥下往王舍城频婆娑罗王住所进发。过去频婆娑罗王把一些村庄封赏给迦叶尊者作为修行之地,如今却听说迦叶和他的弟子们改换门庭,剃除须发,穿上黄色袈裟,成为佛陀的出家弟子,颇感惊讶,大臣们也都默默不语,无言以对。而城里却炸开了锅,人民争相传言:“优楼频螺迦叶智慧深远,天下无双。如今年龄已达一百二十高龄,又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位,出离了三界苦海,这样的圣人怎么可能会是瞿昙的弟子?那怎么可能呢?应该是瞿昙是优楼频螺迦叶的弟子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佛陀渐渐游行来到王舍城近郊的杖林,就在那里住下。优楼频螺迦叶尊者随即派人到王宫告知频婆娑罗王:“我如今已皈依佛陀,于佛法中出家修道,现在杖林住下。大王应当先来拜见供养佛陀才是。”
频婆娑罗王听罢使者的言语,方才确信优楼频螺迦叶已经拜在佛陀门下,成为佛陀的正式出家弟子。随即安排车马与手下文武百官和士绅以及部分民众前往杖林拜见佛陀。队伍来到杖林外围,国王即卸下国王仪饰,步行前往佛陀住处。在途中,虚空中传来天神的声音:“如来现在此林中,是世间无上福田,大王应当恭敬供养。又应当诏告天下人民,都来顶礼、皈依、供养如来。”
国王听到天神如是说,很是欢喜,便合掌恭恭敬敬走进林中。远远望见佛陀的相好十分庄严,又见到优楼频螺迦叶三兄弟和他们的弟子们恭敬围绕在佛陀的身边,好比是众星捧月一般。频婆娑罗王喜不自胜,恭恭敬敬走到佛陀前面,毕恭毕敬双膝跪下,五体投地顶礼佛足之后说道:“我是月种摩竭提王,名叫频婆娑罗。世尊知道我不?”
佛陀答道:“善哉。大王。”
频婆娑罗王礼拜完毕,然后坐在一旁。跟随国王一起前来瞻仰佛陀的人顶礼完毕之后也坐在一旁。佛陀见所有人员都已坐好,便以悦耳浑厚的梵音慰问频婆娑罗王说道:“大王。近来身体可好?管理一个国家,感到疲乏不?”
频婆娑罗王回答道:“托世尊的洪福。一切都很好。”
频婆娑罗王以及在场的一干人等见到一百二十岁的优楼频螺迦叶毕恭毕敬地站在佛陀的一旁,心中不禁赞道:“哇。如来真是了不起耶。能够把如此年迈的老修行人摄受而成为弟子。”
也有人心想:“优楼频螺迦叶有大智慧,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戴和信仰。怎么可能会成为瞿昙的弟子?”
佛陀知道他们的狐疑,于是吩咐优楼频螺迦叶尊者道:“你现在就为展现神通给他们看看吧。”
优楼频螺迦叶遵命,大家目瞪口呆眼睁睁看着尊者的身体冉冉升起到虚空之中,身体出火,随之出水,随之又把肉身扩大无极限,整个虚空都是他的肉身。又随之分身亿亿万万,整个虚空都充满他的身影,一会儿尊者的身体又不见踪影,正在大家面面相觑的时机尊者的肉身又从地下冒出,飞升到空中或躺、或卧、或行走,姿态不一而足。在场的人们欢声雷动,高声赞叹。一直欢呼:“第一大仙。第一大仙。”
迦叶尊者显现神通完毕,即从空中下来双膝跪倒在地,顶礼佛足之后说到:“世尊实是天人之师。我如今实是您的弟子。”如此三遍。佛陀随即说到:“如是。如是。迦叶。你在我法中见到何等利益而要抛弃你从事上百年的火具而要跟我出家呢?”
迦叶用偈颂答言:
我于昔日中,所事火功德。
得生天人中,受于五欲乐。
恒如是轮转,没于生死海。
我见此过患,所以弃舍之。
又复事火福,得生天人中。
增长贪恚痴,是故我远离。
又复事火福,为求将来生。
既已有生故,必有老病死。
已见如此事,是故弃火法。
施会修苦行,及以事火福。
虽得生梵天,此非究竟处。
以是因缘故,所以弃事火。
我见如来法,离生老病死。
究竟解脱处,是故今出家。
如来真解脱,为诸天人师。
以是因缘故,归依大圣尊。
如来大慈悲,现种种方便。
及诸神通力,而以引导我。
云何而复应,奉事于火法。
与会大众听完迦叶尊者的偈颂,皆大欢喜,对佛陀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佛陀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再也没有丝毫怀疑了,也都知道迦叶是佛陀弟子真实不虚。
虚空中的天神纷纷扬扬撒下天花,奏起美妙无比的音乐,异口同声赞道:“善哉。优楼频螺迦叶尊者。这偈颂说得真是好啊。”
佛陀环视了一圈围绕在他身边坐下那些充满期待的人群,知道他们的心意再也不会对他产生疑惑了,又观察到他们的根器已经成熟,为他们开示无上甚深微妙之法的时机已经具备,于是微开金口,清净梵音缓缓流露出来:“大王。你应当知道。这由色、受、想、行、识汇聚而成的身体是以识为根本的。因为识的缘故,而产生意根,因为意根的缘故而形成种种物质。而这物质时时刻刻都处在变化之中,没有固定常态。大王如果能够如是看待一切,则对于自己的身体因为知道无常而不会这是我,或者认为这是我的所有。如果能够如此观察到世间一切都本来跟我没有任何关联,也不会认为这是我的所有,就知道万事万物的生成就是苦恼的开端。事、物的消灭也就是苦恼的消灭。若人能够如此看待万事万物,那就是正解。如果不能够如此观照,那就不是正确的,也就会错误知见所束缚。万事万物本来跟我没有任何关联,也不是我的所有,因为颠倒的缘故认为一切都跟我有关,或者是属于我的所有。如果能够断除这些颠倒妄想,那么,这人就能够彻底从苦海解脱出来。”
说到此处,频婆娑罗王心想:“如果众生认为有我,就称之为缚。假如一切众生都认为无我,既然无我,谁在遭受果报?”
念想刚过,佛陀就知道了国王的疑惑,就继续开示到:“一切众生所作所为的善行和恶行,都并非是我造就的,也不应当让我来承受。而现在为什么会有造作善恶而受果报的呢?大王。请你用心聆听,认真思考。我今天就为大王讲述这其中的因缘。大王。识一旦被情、尘所和合,就会对外境引起贪爱。一旦对贪爱执着,念想就会滋长繁殖,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在六道中生死轮回,备受众苦折磨。如果对外境不生贪爱与执着,熄灭一切念想,则从生死苦海中顺利解脱。以情、尘、识三事和合的因缘,才会造作善恶并承受相应的果报,除此之外,更没有别的什么所谓的我了。我为你打一个比方:好比取火,因手转动燧石而得以火生。但是,那火不从手生,也不从燧石出。然而,要想火出,就离不开手和燧石。那情、尘、和识的道理跟这是一样的。”
频婆娑罗王听到这里,又暗自想到:“如果是因为情、尘、识三事和合的缘故而有善恶并承受相应果报,那么应该是常态,不应该离绝。如果不是常合,就应该是断灭。”
佛陀知道频婆娑罗王的疑惑,就继续开示道:“这情、尘和识,既不是常态,也不是断灭。为什么呢?三事和合故而不断灭,三事分离故而不常在。比如种子因为土壤和水份的滋养而得以发芽,种子腐烂,就无法发芽,所以不能够说常在。生根发芽,也不能够说是断灭。远离断灭和常在才是中道,三事因缘的道理也是如此。”
频婆娑罗王听罢佛陀的开示,如梦初醒,顿时云开日出,心开意解。对万事万物重新有了清楚理性的认知,远离一切尘垢,证得清净无染的法眼。在场的八十多万人民和在虚空中的九百六十万他人也都同样如此。频婆娑罗王即从座起,五体投地顶礼佛足,合掌向佛说道:“快哉。世尊。当初您舍弃转轮圣王之位出家学道,发愿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我当年是何等的愚痴,居然要留世尊来管制小国。如今我亲睹慈颜,又闻正法。方才生起惭愧之心,忏悔以前的过错。惟愿世尊大慈大悲,接受我的忏悔。我昔日对世尊说:‘如果您得成正果,祈愿先来度化于我。’时光流逝到了今天,我才能够如愿以偿。承蒙世尊无比厚恩,让我找到了离苦得乐的真正修行方法。我从今日起,愿竭尽全力供养世尊以及跟随您出家的弟子们。让您和僧团在饮食、衣服、卧具和医药这四方面不会缺失。惟愿世尊常住于竹园,让摩竭提国四类众生长夜获安。”
佛陀答道:“善哉。大王。你能够舍身、命、财这三大不坚之法,追求三坚大报。我当满足大王的心愿。”
频婆娑罗王知道佛陀接受了他的邀请,喜不自胜,顶礼佛足之后就赶紧回城安排有关部门征调全国财力和人力抓紧时间在竹园建造房舍,装修庭院,悬挂幡幢,张灯结彩,焚烧名贵香粉。所有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国王率队又来到佛陀住所,启禀佛陀说到:“世尊。竹园伽蓝,已经修建完毕。惟愿世尊与您的弟子们哀悯我的缘故搬到竹园去安居吧。”
佛陀在千多位弟子和数不清的天人簇拥下进入到王舍城,当佛陀踏入门槛时,城里的乐器不鼓自鸣,国内的丘陵都忽然变得非常之平整。一切臭秽,都自然变得很是香净。耳聋的,都即时变得能够听到各种声音。哑巴能够说话了,瞎子也不再瞎了,发狂的人也都即时恢复平静,一切不健康的人都即时恢复健康。连国内山林之中的那些枯木、腐草都都即时恢复活力,开花的开花,发芽的发芽。干凅的河池清水自然碧波荡漾,带着香气的清风拂面,让人神清气爽。各式各样的珍禽异兽一时都出现在国土之上,悦耳动听的优雅之音不时在大地之上响起。如此种类繁多的祥瑞充满大地,祥和之气弥漫在整个国家。
佛陀走进城市,在早已迎候在路旁的频婆娑罗王带领下来到竹园。整个虚空之中,都被来自色界和欲界的天人围得水泄不通。频婆娑罗王接过侍臣呈送过来装满香水的宝瓶,双膝跪在佛陀面前请求道:“我今日将此竹园奉上如来以及比丘僧。惟愿如来哀愍于我,接受我这一份供养吧。”说完之后,就将香水轻轻倒在佛陀面前。佛陀默然不语,接受了频婆娑罗王的供养,微开金口,咒愿说到:
若人能布施,断除于悭贪
若人能忍辱,永离于嗔恚
若人能造善,则远于愚痴
能具此三行,速至般涅槃
若有贫穷人,无财可布施
见他修施时,而生随喜心
随喜之福报,与施等无异
在场的文武百官和全国人民见到国王把如此庄严华丽的竹园精舍供养给佛陀和比丘僧作为伽蓝,都欢呼雀跃,随喜赞叹国王的莫大功德。频婆娑罗王心大欢喜,顶礼佛足之后就辞别佛陀回到了自己的宫殿之中。
佛陀和弟子们也随之住进竹园伽蓝。
在阎浮提世界里,最先见到佛陀的国王就是频婆娑罗王。佛陀和比丘僧的伽蓝,竹园伽蓝是为最先。
王舍城里有两位婆罗门根器猛厉,聪明绝顶,有大智慧。世间一切书籍,无不通达。辩论口才,当世无双。一个姓拘栗,名优波室沙,因为他母亲名叫舍利的缘故,大家都称他为舍利弗。另外一个姓目犍连,名叫目楗罗夜那。他们二人各自带着一百名弟子,被国人所称道和羡慕。他们二人情趣相投,惺惺相惜,互为亲友,相互尊重。他们相互约定:如果有人先得闻真理者,必须共同分享,不可吝惜。
有一天上午到了僧团化缘的时间,阿舍婆耆尊者穿好衣服托钵到村里化缘。尊者目不斜视,六根内敛,仪态庄重,见者莫不恭敬。舍利弗也在人群中观摩尊者的言行举止,心生欢喜,眼睛一动不动地瞻仰着尊者的仪容。也是舍利弗善根成熟的缘故,他近前问到:“尊者。我观察您像是刚出家不久的人,但您的仪态却让我敬仰有加。我有一些疑惑,还请尊者赐教于我。您的老师叫什么名字?他又是如何教导您们的?”
阿舍婆耆尊者不亢不卑的回答道:“我的老师已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甘蔗种性。他是天人之师。他的音容相貌、智慧以及神通之力,世间无人可及。我年幼无知,跟随佛陀出家修道的日子又很短,所以无法为您宣说如来讲述开示的无上妙法。我将我所知道的就告诉你吧。”
阿舍婆耆尊者随即诵出一段偈颂给舍利弗:
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
若能解此者,则得真实道
舍利弗听完此偈颂,恰如醍醐灌顶,长梦初醒,即时对诸法远离一切尘垢,得到真实清净污染的法眼。舍利弗欢喜得手舞足蹈,暗自想到:“一切众生,以为有我,所以轮回在生死苦海。如果能够认清本质,去除我想,远离我所的错误观念,那么,生死轮回就此得以断除。好比是太阳之光,能够驱除一切黑暗。无我之想,也都是这样啊,这个思想能够把所有的错误知见所带来的黑暗和障碍都彻底得以清除干净。我过去所修学的全都是邪知邪见,如今所得,才是真理啊。”想到此处,舍利弗感激地跪倒在地,顶礼阿舍婆耆尊者的脚后就随之回到住处。阿舍婆耆尊者也随之化缘后回到了竹园精舍。
目犍连见到舍利弗满面红光,精舍焕发,神采飞扬,六根淡定,异常惊讶,便问到:“我看你今日神采与往日是大不相同,肯定是得到甘露妙法。我们之前有约定:如果有妙法心得,必须相互启悟,不可吝惜。把得到的妙法告诉我吧?”
舍利弗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说到:“是啊。我今日收获实实在在是非常之大,我已经得到不死甘露之法。”
目犍连听到此语,也欢喜无量,连声催促舍利弗到:“好啊。好啊。快说给我听啊。”
舍利弗随即把今天遇到的情况阐述了一遍,然后也朗诵了阿舍婆耆尊者说出的偈颂:
一切诸法本,因缘生无主。
若能解此者,即得真实道。
此时此刻的目犍连善根业已成熟,听到这段偈颂,也如醍醐灌顶,长梦初醒,即时对诸法远离一切尘垢,得到真实清净污染的法眼。
舍利弗对目犍连说到:“我们已经得到佛法,并且大受裨益。如今应当到佛陀那里出家,专心专意修道。”
俩人主意已定,随即召集各自的弟子说到:“我和目犍连已经在佛陀法中得到无量无边的利益。也惟有佛法,才是了断生死的出世之道。如今我们俩准备求佛出家,而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弟子们纷纷说到:“我们之所以有今日,全赖师尊所所赐。师尊如果要跟随佛陀出家,我等也应当顺从。”
于是舍利弗和目犍连率领着二百位弟子来到竹园,远远望见如来相好庄严且被一千多位弟子们前后围绕,心大欢喜。佛陀也望见舍利弗和目犍连带领他们的弟子进入到竹园,随即告诉身边的弟子们:“你们应当知道,这两人带领弟子们前来我处想要出家。一个名叫舍利弗,一个名叫目犍连。未来在我门下,将作为上首弟子。舍利弗将在我弟子中智慧第一,而目犍连在神通威德方面则是没有人超得过他。”
说话间,舍利弗和目犍连已经来到佛陀面前,顶礼佛足之后祈请到:“世尊。我在佛法之中已经知道修行的心要,如今要想出家,惟愿如来大慈大悲,允许我们跟您出家修行。”
佛陀慈悲答应了他们的要求,一声:“善来。比丘。”舍利弗和目犍连两位的头发和胡须自然落下,袈裟自然穿在身上,正式成为佛陀座下僧团的成员之一。
那两百位曾经的弟子们见到自己的师父剃度出家,便齐声请求佛陀说到:“我等也欲跟随师父出家,惟愿世尊慈悲允许。”
佛陀答应了他们的请求,随之一声“善来。比丘。”两百人的须发自动脱落,袈裟自然穿在身上,也正式成为佛陀座下的出家弟子。
佛陀随之为新出家的弟子们演说四大圣谛、八大正道以及十二因缘这微妙无上清净之法,所有的弟子们听完佛陀的开示,都先后证得阿罗汉果位,顺利挣断生死轮回之链,出离了生死苦海。
佛陀即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在摩竭提国广利一切众生。僧团之中,有许多人都名叫目犍连,所以,目犍连又被称之为大目犍连。
偷罗蕨叉国有一位婆罗门名叫迦叶,他具备了三十二相,聪明智慧,对任何教派的教义都通达明了。本身家大业大,富可敌国。他虽巨富,却不吝惜财物,很舍得布施。他的夫人长相端正,举国无双,俩人结婚许久以来,都不会产生欲念,乃至于夫妻之间都不愿意同床。他们也因为善根具足的缘故,无心家事,也对世间五欲之乐丝毫不感兴趣,对了断生死这桩大事时时刻刻都挂在心头,也经常接触各种教派的精英,探讨了断生死的究竟之道,无奈都无功而返,苦无良策。
迦叶夫妻俩眼见时光流逝而良法未得,颇为心急,商议到:“过去诸佛出家修道才得以成就,我们也应当随顺过去诸佛出家修道吧。”主意已定,夫妻俩散尽家财,解散奴仆,舍弃世间一切荣华富贵,自行剃除须发,穿百衲衣,出家云游修道去了。
一些天人在虚空中见迦叶散尽家财出家修道,很是赞叹,就在空中喊道:“善男子。甘蔗种族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太子出家学道,已经功德圆满,成就佛位,号释迦牟尼佛。现在与一千二百五十位阿罗汉住在王舍城竹园精舍中。”
迦叶听到虚空中出现如此音声,生大欢喜,连忙赶往竹园精舍。佛陀知道迦叶要来,于是入定观察迦叶的根基已经成熟,应当前往度化。于是即前往到子兜婆的地方遇到迦叶。迦叶看到佛陀的相好威仪三界无双,随即合掌说到:“世尊真实成就一切种智,实是慈悲济度一切众生。实是一切众生所皈依处。”说完即五体投地跪倒在佛陀面前,顶礼佛足之后又说到:“世尊。您实是我的师父。我是您的弟子。”如此说了三遍。
佛陀答言:“如是。迦叶。我是你的老师,你是我的弟子。”
稍停,佛陀又说到:“迦叶应当知道,如果这人没有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就像收你为弟子的话,他的头便会爆裂为七份。”
“很好啊。迦叶。你应当知道这由色、受、想、行和识组合而成的身体实是痛苦的根源。”
迦叶听到此言,大彻大悟,终于知道了佛法的真谛。当时就证得了阿罗汉果位。佛陀随即与迦叶回到了竹园。因为迦叶有大威德,智慧聪明非同一般,所以又被称之为大迦叶。
佛陀告诉弟子们:“普光如来出世时期的善慧仙人不是别人,那是我的前生。在路上遇到五百外道展开讨论以及在场随喜的,就是今天在场的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以及他们所属的一千比丘。那卖花给我的宫女就是如今的耶输陀罗。我用头发布施佛前地时旁边有扫地的两人以及在场随喜赞叹我行为的两百多人就是如今的舍利弗、目犍连以及他们的两百多位眷属。当时虚空中对我的行为表示由衷赞叹的天人就是我之前初转法轮时欢喜赞叹的八万天子、频婆娑罗王的眷属八万那由他人以及后来的九十六万那由他天人。你们应当知道,过去世种的因,哪怕是经过无量劫那么久长也终不会磨灭。我在过去世中精勤休息一切善业以及发出的大愿,由于意志坚定,心不退转的缘故,如今终于功德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你们也应当勤修道行,不要心生懈怠。”
弟子们听完佛陀的开示,皆大欢喜,顶礼佛陀之后就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