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经王
说的都是改造自己这颗心
好好照看你的心念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所以
照看好自己的心就是良知
凭良知做人行事
立正念、行正道、做善事
这就是人的本
大乘佛教有三部公认的"经王",分别是《华严经》、《法华经》和《楞严经》。佛家有言: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富贵的《华严》。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也说: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
这三部佛家的最高经典到底说了什么?那是人生的三种极致智慧。
华严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据说是佛陀悟道后宣说的第一部经典,含摄其全部教法精义,其中直接彰显了佛陀广博无尽、圆融无碍的因行果德,堪称经中之海,无所不摄,展现出巍巍壮观、不可思议的境界。
对于人生,《华严经》告诉我们什么呢?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那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就是解读自华严,原经文是: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又说: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
我们为人处世,要永远保持刚刚出来的那个心情。譬如年轻人,一出校门满怀的抱负,满怀的希望,但是入世一久了,挫折受多了,艰难困苦经过了,或者心污染了变坏了;或者本来很爽直,变得不敢说话了;或者本来很坦白的,变成很弯曲的心理;本来有抱负的,最后变得很窝囊。
一般认为,社会的环境影响了一个人,实际上,社会的环境不足以影响我们,如果自己有独立的造诣修养,在任何复杂的世界,任何复杂的时代环境,都会像庄子说的"游刃有余",也永远保持开始出来那个心情,这是最高的修养。
中国儒释道三家,都有个说法叫做永远保持"初心",就是最初在开始的那个心理状态,很纯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染污,永远保持那种光明磊落、坦白纯洁,如老子所讲的"如婴儿"。
所以《华严经》上佛说的,"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这句经典的文字可以多种解释第一个念头看清楚参透了,就是菩提,就成佛了;也可以说最初动机出家,那个诚恳真诚的心永恒如此,就不得了,一定成佛。做人做事也是一样,开始对这个人诚恳,对这个人有礼貌,对这个人好,永远如初,那就不得了。最初的就是最后的;最基本的就是最高深的;最初的一念也是最后的一念。我们没去注意这一点,往往有点所得后,反而把最初的丢掉了,不会回头来,从基本上踏实做起。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如果出家几十年,都像最初那一念那么诚恳的话,早就成功了。
《华严经》
"菩萨初发心时, 即成正等正觉"
要检起初心来。那个诚恳追求的心情,要保持下去,人不能姑息自己,一姑息就完了。大家都要警觉,一切道理大家都要自己警觉反省。
不论学佛还是做人,都是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非常简单的两句老古话,个个都会讲,人人做不到。如果第一步不对,以后一切都会不对,你这个中心基本不打好,想求到高明的成就是不可能的,至少是不能持久。
老子也告诉我们"慎终如始",对这几个字要好好记在脑海里,这是一生成功的大原则。他告诉我们,到了成功的时候,你要保持开始时的那个态度,那个本色。即使做了最伟大的事,登上了最高的位置,也要心中无事,就像在妈妈怀抱里一样的平凡,那就真的成功了。
更要知前因后果,不要因为成功就得意,因为学问、事业有成就而满足得昏了头。这样马上就会"几成而败",失败了。在爬到最高的时候,始终保持开始时那个心情,你就永远是成功,因为你不自满不骄慢,很平凡。"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任何的成功不要满足,永远保持开始第一天那样的心情,则永远没有失败,永远是进步的。
法华经:痛苦快乐、一念之间
《法华经》,全称《妙法莲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说教,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佛在《法华经》中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便是令众生开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法华经》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得究竟的清净。
《法华经》的智慧,对于现代人有着特别的意义,深刻的价值。
如今,人心越来越迷茫,"烦躁""没劲""懒得管",开始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外表嬉皮内心冷漠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人们宁愿将热情与精力付诸给虚拟的网络或是迷情的酒吧,也不愿意给现实一个真切的表情。人与人之间仿佛隔了千山万水似的,一切繁华豪情的背后都是无所归的落寞与恐慌。华美精致的外表,也掩盖不了现代人内心的迷离委顿。人们在追求物质快感的同时,却感到了精神的急速失落。
《法华经》中,以"如是"来表达世界的真实,以"一念三千"开始解脱的智慧,对于现代人来说,这就是我们不被这个物质世界绑架的最好自我防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