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对死生的论述

发布时间:2022-01-11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死亡,你怕吗?

  同样的,我再问你:回家,你欢喜吗?

  古人说“视死如归”,死亡就等于回家,回家是应该欢喜呢?还是可怕呢?这是值得我们去省思和辨别了。

  在佛教里,对于“死亡”的看法,认为人是死不了的,人生是圆形的,生死是循环的,所谓“老病死生”,生了要老,老了要病,病了要死,死了又要再生。等于空间有东西南北,你依循着东西南北转,转了一圈之后,还是会再转回来的。就例如,现在我要向东去,从桃园机场搭机前往纽约,飞行十八小时,就可以到达,如果再继续飞行,也一样经过十八个小时,一定又是回到桃园;环球旅行,到最后就是回到原点。

  人生了要死,死了要生,这是必然的,只是我们人往往愚痴不懂,当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全家大小都是给予祝贺:“喔!生了儿、生了女,弄璋、弄瓦了!”其实,生了必定要死,死亡并不是等到要死了的时候才知道,从出生的那一刻就知道会死亡。同样的,死了以后又会再生,既然会再生,人又何必要悲伤呢?所以,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我们要重新估定它在人生里的价值。

  就好像我们的心,有生、住、异、灭,一个念头生起,还没能停留,它就变化了、消灭了,紧接着又是另外一个念头的生起,念念不停。生死也是如此,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是不停的。又例如,季节有春、夏、秋、冬,冬天来了,还怕春天会很远吗?物质有成、住、坏、空,有了一个空地,就可以建一栋大楼;大楼坏了,有了空地,又可以再重建啊!地球上,多少人起高楼,也有多少高楼倒塌了又再起,不都能看得出生死、生灭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吗?

  我从小出家,经常听说历代大师们往生的事迹,他们有的预知时至,有的自我祭悼,有的先行向各方告假,诉说自己于何时要跟大家别离;也有的以死亡做游戏,如飞锡禅师倒立而亡、普化禅师游化四城门后示寂。或许这许多佛门的故事听得太多,同时,我幼小的时候出生于战乱,跟死尸可以睡在一起,也曾经目睹阵亡将士们的遍地尸骨,虽不如山,也到处皆是,所以,对于死亡,就没有那么样可怕的想法了。

  死亡不可怕,只是死亡的那一个剎那、那一个时刻,死法是值得计较的。死亡的苦乐不同,就像过去的刑法,有的人是千刀万剐,有的人是五马分尸,有的人是乱棍打死,有的人是请君入瓮,有的人是砍头斩腰,非常残酷。现代的刑法就比较人道,或者吃安眠药、打麻醉针,再给予一枪毙命,让死亡不致那么痛苦,甚至死亡也可以如同睡觉一般的平常。

  人是死不了的,就等于木柴烧火,一根木柴烧完了,又再烧另外一根木柴。一根一根的木柴虽然不同,就好比人生的阶段不同,但生命之火是一直燃烧不熄的。又好像我们手上挂的念珠,一颗念珠、二颗个念珠……,当你拨数到一○八颗的时候,它又会再回过头来。生命也是如此,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就像是一个一的念珠。所谓“六道回”,就是这个意义。所以,面对死亡,我们应该要看得很平淡。再说,也有的老人,觉得自己本身的“机械”老朽了,必须要更新,而希望死亡。就像衣服旧了,当然要换新的;房子坏了,当然要重建,人的死亡就如同换衣服,就如同重建房屋,这是不值得什么大惊小怪的。

  人之所以畏惧死亡,就是他不知道死亡以后要到哪里去;因为没有目标,所以感到畏惧。假如你知道人死亡了以后,还会再来人间,就不怕了。像我,一再认为我还会再来做和尚,甚至,我也曾经劝天主教单国玺枢机主教说:“来生,你还是去做主教,我也再来做和尚。”因为我们有这样的目标,就不觉得死亡有什么可怕。单国玺枢机主教在癌症末期时,还做了一趟“生命告别之旅”,真正表现了一种乐观的态度。

  总之,死亡就等于现在的移民一样,从这一个县城搬迁到那一个县城,从这一个国家迁移到另外一个国家。当然,你要移民,也要知道自己的资本如何,假如你的资本很多,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就可以购买华屋大厦,一样地享受荣华富贵;假如你的资本不足,移民到另外一个区域,穷愁潦倒也就在所难免。

  所以,我们在生死之前,就等于在移民之前,要先作好准备,了解自己未来的资粮丰富、不丰富。假如说,你在死亡的时候没有目标,或者也没有资粮,就好像犯了刑法要充军,究竟要充到什么地方、会有什么样的遭遇,你都不知道,那当然是会感到很可怕的了。

  另外,人对死亡会觉得可怕的原因,就是对“生”的不舍,因为他在生的时候,一定有很多的亲人、很多熟悉的地方、很多知道的事物,甚至已经拥有了很多的财富。他觉得,这样一死,什么都不是我的了,所以就舍不得。其实,人生不会是所谓“一场空”的,在你本性里面拥有的功德财富,比留在世间上的家业财富更重要,都是你可以带走的。

  也有的人害怕死亡,是担心死了以后,现生所有的关系都没有了,到了一个完全生疏的地方,这在佛门里叫做“隔阴之迷”。因为换了一个身体,就等于换了一个国家、城市,所有的街道、商店、人事都不同了。但是这也不足悲哀,因为人生就是这样,这边去了、那边来了,你可以重新建立新的因缘、新的关系。

  所以,从佛门来看,我们在六道里轮回,假如千千万万亿亿年地追算起来,所有世人、一切众生,谁没有做过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呢?谁没有做过我们的妻子儿女呢?如果这样一想,其实普天下之人,不管你是哪个种族,不管你是哪个国家,不管你是哪个区域,都是有缘人,都是曾经与我有过关系的。所以,佛教讲“因缘”、讲“缘起”,大家都生存在“缘起”里面,缘聚则生,缘灭则散,缘起缘灭;这个“缘”的道理,才是生死的关键、生死的中心。

  也因此,佛教有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在人间,都叫你要“广结善缘”。缘结得多了,未来关系就良好;少与人结缘,将来必定到处不便。所以,你信仰宗教、不信仰宗教不是重要,不过,你行善、行恶,你结缘、不结缘,对自己的未来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世间上的人对自己的过往也有某一些了解。例如,见到某人了,就说:“我们有缘来相会。”可见得他知道有过去的关系。或者说:“我们共结一个来生缘吧!”像夫妻希望来生还能再做夫妻、师徒希望来生还能再做师徒,这就要靠愿力了。比方有人说:“我愿意移民到欧洲!”“我愿意移民到澳洲!”有时候,愿力也能左右人生的趣向。但是在佛教里,有所谓“信、愿、行”,你有了“愿”,能不能如愿,后面的行为、行动也是关系重大。

  总之一句,宇宙间所谓“真理”,都在一个“因缘”里面,能参悟“因缘”,就能透彻这个宇宙万有的种种一切。

  说到人死了以后,要怎么做呢?现在的儿女都会为父母、长辈举行超度法会,为什么?怕父母堕入到地狱里受苦,所以要给他们超度。这是错误的,是不孝的想法。你为什么不想你的父母可以升到天堂?可以再生到人间?为什么你要让他堕到地狱里呢?我觉得,佛教在中国,诵经超度的仪式,固然适应了社会人间的一种要求,但不一定是合理。

  所谓“佛法如舟航”,一个人有了罪业,要沉沦了,能有慈航普度,就不堕落,超度也有这个作用;但是,现在说要念经超度,你如法不如法,你相应不相应,这也是一个问题。

  我认为,现在追悼父母、长辈死亡的最好方法,是开办纪念会,讲述他的功德好事;为他造福结缘,做一些或奖学、或救贫的善事,让他获得你的善缘祝福。这么做,就好像你寄款给欧洲、澳洲的亲戚朋友,帮助他,可能他就会得到你的助缘。

  所以,在佛门里,纪念亡者不重视形式。例如慈航法师他死亡的时候,就叫人说:“不必为我放焰口、不必为我超度,大家就念观世音菩萨,培养你们各自的因缘吧,我究竟会到哪里去,我自有我的因缘。”说实在话,在慈航法师的意思是,如果他应该下地狱,你们也救不了他;如果他应该上天堂,你们也不一定是助缘,不能帮忙多少。所谓“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饭各人饱”,在佛教讲,各人的行业还是要自己负责的。

  佛教里,也有一个测量亡者投生何处的方法。究竟是生到善道呢?生到人间呢?还是生到恶道呢?有一首四句偈这样说明:“顶望眼生天,人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

  至于说人死了做鬼,这是投生到另外的世界,也不是不可能,但不是必然的;投生到驴腹马胎,也不是不可能,但那也还是业报,可以流转,并不是说人生的未来就完全没有了希望。等于牢狱的刑期满了,出狱后,还是可以过一个正常的人生。不过,人生还是不要犯罪的好,生生世世都做善人、好人、正常的人,那是最重要的啊!

  前几年,英国黛安娜王妃逝世十周年,儿子、亲友、大众以唱歌、奏乐来纪念她,那又未尝不是一个最好的怀念祭悼。所以,我旅行世界各地,看到许多国家的人民,他们对亲友的死亡,似乎看得都不是那么样严重,尤其在生的时候,大家好好相处,死亡了以后,就好好地告别。不像中国人,在生的时候为了利益斗争、为了不同对立,甚至于夫妻之间视如仇人,父母儿女之间嫌隙怨恨,到了死亡的时候,才呼天抢地,哭闹得天翻地覆,不能自己。两个极端的表现,就好像戏剧一样,实在让人感到人生很虚假。

  事实上,你何必等到人死亡的时候再来伤心呢?平常相处,彼此相亲相爱一点,不是很好吗?就算是死亡了,也不必太过悲伤,祝福他,彼此还是会有一个未来的因缘。

  在佛教里,我也亲眼看过,多少念佛的人预知时至。例如,台北念佛团的团长李济华居士,在佛堂里跟大家告别后,就往生去了;香港东莲觉苑的苑长林楞真,今天跟大家说:“我明天要跟你们告别了。”隔天早上大家一到,看她还在吃早饭,都想:“怎么可能告别呢?”但是吃过早饭后,她说:“我们大家来念佛吧。”就这样,她在念佛声中往生了。我想,死亡能够这样的逍遥自在,生死不就都是一样了吗?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

  我十岁的时候,不知道父亲的死亡;我七十岁的时候,九十五岁的母亲在美国去世,我从台湾连夜搭机赶到美国为她处理后事,但没有感到悲伤,反而觉得母亲能够活到九十五岁,这么高龄,也是很值得祝贺欣喜的事情。不过,我也自问:是我不孝吗?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还是说,因为我身在佛门里面,通达了解生死的关系了呢?

  现在贫僧也老矣,老病死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降临到我这里来?不过,我在过去年轻的时候,最顾忌的,就是怕自己在死亡的时候非常痛苦,让人家笑话:“一个出家人,怎么在生死关头还这么痛苦、不舍?”因此,我一直在训练自己,应该怎么死亡才是最好。

  现在,我也不知道对自我的磨练是到什么程度了,但是我相信我不计较死亡,只要不痛苦,当它睡觉、安眠就好了;虽然“油尽灯干”是人生必经之路,我也不至于有很多意外的疑难杂症,没有恐惧了。至于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一切,它本来就不是我的,是大家的,所以一切还是归于大家。

  不过,说我没有带来,也不会带走,那也不见得。我这一生的各种缘分,你给我的、我给你的,它们不都会随着我吗?所以,我有一篇《真诚的告白》,那就是我最后要说的话了。

  在佛教里,念佛人向往的极乐世界究竟在哪里?佛教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我觉得,念佛的人会再回到人间来,因为人间也有极乐净土啊!就是参禅的人悟道了,死亡以后,他的聪敏、知识、知见,也会帮助他未来再到人间转世。这不就是他们今生念佛、参禅所得到的好的结果吗?所谓“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要这样修、要那样修,必定都有所得。如慈航法师说:“法性本来空寂,因果丝毫不少,自作还是自受,谁也替你不了。”就是这个道理了。

  一般人常问:“我的未来要到哪里去?”我认为多数的人是再回到人间来。但是,同样是人,也有富贵的、穷苦的、卑贱的不同,就等于一般说的有福、没有福。换句话说,天堂、地狱都在人间,不过,同样是人,有的人好像活在天堂里,也有的人好像活在地狱里。既然天堂、地狱在人间,所以我说人还是会再来人间的。就等于树木、花草、豆子在哪里种下了,它未来就在哪里生长。

  天堂在哪里?就在人间;地狱在哪里?也是在人间;常寂光净土、虚空在哪里?都是在人间。那么现在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一个问题:究竟其他的星球有没有人?我在想是有的。或者也有人问:其他的星球上有没有水?有没有生命?这不用研究,其他世界必定也有同样的情况,因为虚空无限,其大无比呀!就好像我们都听说过的,早在几百万年前,就有中国人了。不过,历史文化要进步很难,从石器时代、铜器时代,慢慢地到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这是历经多少时间的周折啊!

  话再说来,很多人都在讲说“前世今生”,有的没有根据,道听途说,也等于八卦新闻一样;有的人讲“前世今生”,也合乎人生的逻辑,不是完全没有规律,这就不用去否定它,但也不用去执着它。如果夫妻真的投缘的话,共同发愿,是会有来生缘的;如果真的是冤家的话,也必定是要分开,各奔东西的了。

  目前还有一个问题尚待研究,古今人事,究竟唐尧虞舜活了多少岁?彭祖真的八百岁吗?现在也有数据显示,真有彭祖其人,也真的活到八百岁,但是在那个时代是以小花甲方法记岁,也就是一年相当于现在的六十天,如果用现在的算法,实际上彭祖是活到一百四十岁左右。这么一说,唐朝时期的僧人菩提流志一百五十六岁,就更为高寿了。

  死亡,古今以来,都是非常神秘的。因为人死亡了以后,不知道会到哪里去?其实,佛教的《因果偈》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如果你要知道未来,看看今朝就知道了。

  人之一生,过生日要庆祝,结婚要庆贺,死亡也要送葬以示哀荣,甚至于一个人死了,还要做头七、二七……,七七不够,还要做百日、做周年等种种纪念。这就要看你的功德了,你有功德,所谓“立功立德”,则让人怀念,如日月长存;你没有功德,如草木同腐朽,死亡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你想留什么在人间呢?人的一生,活的岁数多、岁数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留下的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