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佛教与生活之一

发布时间:2022-01-11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承蒙曹永德和曹金慧芬居士夫妇一再的邀约,今天有缘和大家在这儿见面。我想利用三天的时间,和各位谈谈‘佛教生活’的问题。

‘佛教’与我们日常生活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因此,我们不可以完全把它当学问来研究。佛教是一种宗教,应该把它融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因为人不能没有生活,而生活需要用佛法来指导。

在佛教界,我常看到许多很有学问的人,他们进入佛门几十年,可是却不能与佛法相应。譬如说,佛教讲慈悲,而他不慈悲;佛教讲忍耐,而他不忍耐。其原因在那里呢?就是他不能把自己信奉的佛法,应用在生活中。我觉得在信仰的历程上,把所信仰的佛法和生活打成一片是很重要的。

今天我所要讲的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应如何运用佛法,用佛法指导生活。我谨提出三点来说明,那就是:

第一、生活的空间──以退为进的佛教生活

第二、生活的时间──以短为长的佛教生活

第三、生活的人间──以众为我的佛教生活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离开不了空间、时间、人间等三者的关系。什么叫做生活的空间呢?一只小鸟,到了傍晚时分,飞倦的时候,它要回到窝巢里栖止;一个人经过了整天的劳累工作,也需要有个温暖的家养息疲惫的身心。不论‘窝’也好,‘家’也好,这就是大家生活的空间。如果这个空间没有安排妥当,则生活就不能舒适。历史上有不少的战争,起因都是为了争夺土地,即‘空间的争夺’,由此可知,空间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如果对于‘空间’不能妥当处理,则人类的生活将是痛苦不堪,纠纷不息。

什么是‘生活的时间’呢?晋朝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一首诗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人生几十寒暑,如白驹过隙,如过眼烟云。佛陀曾说:‘人命在呼吸间。’我们要如何用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事业?古人也说:‘吾生也有涯,学也无涯。’学无止境,佛道遥远,如何利用短暂的时间,去充分发挥生命的意义?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忽视分秒的时间。

什么是‘生活的人间’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人生历程中不容忽略的问题。人是群众动物,绝对不能离群独居,人与人在社会上有着极密切的关系,那么应该如何才能和谐相处呢?诸如此事皆为古今圣哲所注意探讨的问题,今天我就针对这三个问题,逐项为各位分别阐明解说。

第一、生活的空间──以退为进的佛教生活

(一)从心外的空间说到心内的空间

所谓心外的空间,是指我们生存的外在环境。譬如我们居住的房舍、活动的场所,甚至于宇宙自然界,都是我们心外的空间。对于外在的空间,大家必须认识清楚各种情况,才能活动自如,才能运用得当。假如我们要从甲地到乙地去,应该先了解路线如何走,乘坐什么交通工具,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应该准备些什么东西,以及各种安全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能够掌握清楚,那就可以享受愉快的旅行。所以我们对于心外的世界,只要多用点心去探求一些知识,小心谨慎的去了解、去适应,就能够得其所安。例如环游世界,甚者登陆月球,准备了解妥当以后,不论再大再远,都不是难事了。

最困难的是心内的空间,它是无形无相的,不可捉摸的,最令人不易了解的,一个人平常活动的心外世界,不论是君王诸侯或将相百官,不论有多大的权势威力或聪明才智,他们所能到达的空间仍然是有限的。尽管现在科学文明已发展至太空时代,美国人也已率先把人类送至月球。但是这个宇宙虚空之中,除了月球外,其他还有如恒河沙数般的星球,人类还不曾见闻过,更遑论登陆了。外在的虚空世界,一个人穷其一生,所能到达的,只不过如微尘般而已。‘拥有良田千顷,夜眠不过八尺。’佛法告诉我们:心内的空间,比心外的空间还大。经云:‘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对于心外的空间,不必去争执、占取,最要紧的是必须去体会心内的空间。

什么是心内的空间呢?就是要开扩我们的心胸。平常描写一个人心量大,就说:‘宰相肚内可行船’。佛教说一个人心内的空间之大,是三千大千世界都可以容纳在我们的心中。不论什么人如果能把自己的心内空间放大的话,就能够如大海一般容纳百川,不拣巨细;如泰山一般承受土壤,不拣精粗。心内有了宽阔的空间,就能包容宇宙虚空。人事的纠纷,世俗的困扰,都能包容而不计较。甚至大千世界就是你的禅床,可以任性逍遥,随遇而安。慈惠法师的父亲张辉水居士,有人劝他出外去游览,他说:‘法界之大,都在我的心中,我还要到那里去玩呢?’他已经把握了心内的世界,大地山河都在他的胸襟之中,又何必再浪费草鞋钱出外旅行呢?

要获得心内的空间,佛教有许多经典都能给予我们很详细的指导,譬如《维摩诘经》中的‘不二法门’,就能开展我们心内的世界;《华严经》中重重无尽的华藏世界,就能扩大我们心内的空间。所以一个 人如果能够把握自己心内的空间,也就可以同时获得心外的空间。

(二)从前进的空间说到回头的空间

人生若能积极前进,固然很好,但是能够懂得回头的空间却更重要。平常在我们活动的空间里,大家只知道向前行进,而不知道还有一个退后回头的空间。一般社会上的人,往往凭着一股勇气,在人生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争取功名富贵,一旦碰得鼻青脸肿的时候,有的人知道回头,有的人却顽强得直往前冲,甚至于跌得粉身碎骨。其实在佛教里,佛陀早就指示我们,人生有两个方向世界:一个是前进的世界,一个是回头的世界。如果能够同时把握这两个世界,前进的时候前进,回头的时候回头,好比人有左右两只手,顺遂自如,人生便更能臻于完美。

在佛教里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偈,描写退步求全: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借着农夫弯腰插秧,告诉我们要认识自己,观照自己的本性,必须要退步低头,回头的世界比向前的世界更辽阔,低头的天地比抬头的天地更宽广。唯有回头、放下、忍让的世界,才能使我们更逍遥自在。

当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到坎坷挫折的时候,如果能抱持‘退一步想,海阔天空’的襟怀,则何处没有光风霁月的空间?当一个人的人生遭遇到颓唐失意的时候,如果能记取‘回头是岸’的古训,则何处没有美丽光明的希望?

讲到‘退步’、‘回头’,让我举个例子更详尽的说明它的道理。水,在世间上是最普遍的,也最为人类所需要。观水的流势,当它从山峰上急泻而下的时候,气势澎湃;而当它在平地上缓缓流动,遇到岩石壁岸阻碍的时候,它一定转变方向,改道而流。

一个人在世间上为人处事,如果能像流水一样,随时知道应变,不必硬冲直撞,则定能无往不利,事事顺遂。

再者,有一些人,看到学佛的人便说:‘你们信仰佛教,不抽烟、喝酒,不打牌、跳舞,丝毫没有人生的享乐,这不是太消极了吗?’难道要抽烟、喝酒、打牌、跳舞,才算是积极的人生吗?其实,佛教徒是深深体会到荣华富贵的虚幻不实,而从吃喝玩乐的声色犬马中回过头来,积极地从事修行办道、弘法利生等事业,这种人生能认为是消极的吗?如果大家能够真正体会回头的空间的意义,即从恩怨莽撞、虚荣奢靡中回头,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是前进、积极、幸福、 快乐的人生。

(三)从有相的空间说到无住的空间

这个世间形形色色、灯红酒绿,像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这些都是有相的空间。大家现在正生活于这个有相的空间中,追逐着人生种种的享乐,譬如世间上的金钱使我们迷失本性,爱情使我们神魂颠倒,名利地位使我们忘却安危,铤而走险,大家被五彩缤纷的世界所迷惑,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些都是假相、都是不实在的,所以对它执迷不舍。《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间一切事物,只不过是因缘和合、有条件的存在而已。今天大家有缘承受佛法,了解了这个道理,此后就可以从虚妄的、有相的空间里超脱出来,进入到无住的空间,那才是一个解脱的世界。

什么是无住的空间呢?无住的空间,并不是叫我们不要吃饭、不要穿衣、不要睡觉;而是一样的吃饭、穿衣、睡觉,但是却不被这些琐碎的事情所羁绊,也就是说住于生活之中,而不被生活所牵系。古德说:‘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这句话本来是说:农夫为了防止飞禽昆虫来啄食谷类,所以制造一个木头人,放在稻田中央,用来恐吓鸟儿昆虫;虽然鸟儿昆虫、稻田花草五彩缤纷,可是木头人却丝毫不为外境所动。这意思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生活在名利金钱之中,要修养到有如木头人一般,即使面对彩色缤纷的万花世界也不会动摇内心的境地,这就是无住的生活。

我们赞叹一个人品格高洁,说他远离俗尘,超然俊逸;但是一个住在红尘中,却不为氤氲所染的,才更是豪迈脱俗。池里的莲花所以为诗人雅士所歌咏赞赏,是因为它出于污泥而不染。一个人生活在社会洪流之中,若能不随俗浮沉,固然难得;如果与世尘同流而能不合污, 则更是可贵。所以佛教认为:远离外境,潜居山林修行,非上上乘;住在闹市,而仍然能够不为外境所转移,才是上上乘。所以说:‘大隐隐于市’或‘热闹场中做道场’。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功夫?那是因为参透有相空间的虚妄性,对于世间的一切,不会生起执着,而能过着无住的生活。

古来很多大德都有这种境界,譬如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维摩诘居士的‘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一休和尚的‘背负女人,却能坦荡无碍’。一个人如果能体会无住 的空间,则何处不能自在逍遥呢?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那又是何等的洒脱逍遥!

以上,我和各位讲解生活的空间,分为三方面叙述,即从认识心外的世界,然后再体会到心内的世界;从认识前进的半个世界,然后再回过头来认识退后的半个世界;在认识虚假有相的世界,然后进入到无住的世界。把整个空间的前后、内外、虚实都认识清楚之后,才能扩大我们的生活领域,而进入一个学佛者所要追求的、向往的更大空间。

第二、生活的时间──以短为长的佛教生活

经云:‘人命在呼吸间。’此即说明一个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虽然传说彭祖活了八百岁,甚至天人可活几万岁的说法,但是以无始无终的阿僧祇劫来看,也不过如朝露般短暂而已。因此每一个人,尤其是我们学佛的人,要能珍惜时间、利用时间,以有限的时间,充实无限的生命;以有限的时间,发挥生命的价值。现在让我也从三方面来说明生活的时间。

(一)从零碎的时间说到一贯的时间B1

一个人活在世间上,即使七十岁也好,一百岁也好,在一期的生命过程中,为了生活上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把有限的时间再分割成片片断断、零零碎碎。譬如:有时候要吃饭,有时候要睡觉;有时候要处理公务,有时候要办理家事。为了吃一餐饭,就要花几个小时去想菜单、 买菜、烹煮,即使不自己动手,上馆子吃饭,也要花时间走上一段路;为了想睡个觉,要打扫房间,要整理床铺,躺下来还要辗转反覆,久久才能成眠。吃饭、走路、睡觉,其实并不一定是自己心甘情愿要做的事,但却是一个人生活上不可或缺的事。在我们短暂的生命旅途中,如果把每天吃饭、睡觉、走路、上厕所、洗澡的时间全部扣除,剩下的还有多少呢?再者,人生虽然有数十寒暑,可是,要除去嗷嗷待哺、懵懂无知的幼年,和垂暮多病、心力交瘁的老年,真正能够发挥智慧、为人类贡献能力的时间,实在少得如海中水沤,太有限,太短暂了。

我常常鼓励人,不论是年轻的读书朋友,或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大家要能利用零碎的时间用功或修行。譬如:在学院念书的人,吃罢早饭,还有十五分钟才上课,有些人就坐在那儿闲谈,打发时间,何不趁这机会背诵一课书,或者抄写一段笔记,为什么要白白把时间浪费呢?家庭主妇在厨房做菜,或者打扫房间,不也可以在心中默念佛号观想圣容吗?上班的公务员,更可以利用等车或乘车的时间,观想或念佛。古德曾勉励说:‘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或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当一个人于闲聊时,或因得意忘形,或因不用思考,往往一句话已经得罪了人而不自知,所以,利用闲谈的时间,多念佛号,多观圣容,不但可以免于造口业,还可以于无形中增进道业,何乐而不为呢?再说:如果能常常这样用心,相信吃饭也好,走路也好,睡觉也好,办事也好,一定能够安心自如,并且也可以将零碎的时间连贯起来,这样,修心观想的功夫也就可以不至于间断。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忙碌的工业社会里,不能随时利用零碎的时间,那他一定会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无所适从;因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悠闲农耕社会已经过去了,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大家投身在这紧张繁忙的工业生活中。每个人必须拾缀零碎的时间用心思考,把握‘浮生半日闲’的片刻,可以去完成许多的心愿和事业。

十几年来,我在南部创建佛光山,时常有人问我:‘你没有学过建筑,怎么会建房子?你也没有读过师范,怎么会办教育?’我告诉他们说:‘不错,我没学过建筑,也没进过师范;但是,我从大陆到台湾,又从台湾到过国外,我走过很多路,见过很多房子,每次我都在注意别人怎么建房子,并且我常设身处地想过:如果我是个建筑师,这栋房子应该如何设计?这块土地应该如何规划?如何使它更整齐美观?过去,当我还在学院求学时,我就想:假如我将来办教育,我将如何计划,如何实践理想?……由于过去的用心,所以一旦机缘成熟,不论创建道场、筹办学校,一切构想早已成竹在胸,因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假如要问我有什么秘诀,我只有说多利用零碎的时间,多用心思考而已。

常常看到很多人,不会利用时间,甚至于还嫌时间难以打发,譬如坐上车子,不是闲聊,就是闭目睡觉。因此,我常想:一个不会用心思考的人,不会争取时间、不会利用时间的人,要想他能有多大的成就,那是很不可能的事。根据佛法,就是上厕所、进浴室都可以念佛,因为念佛的人,心里的佛是不可以间断的,绵接零碎的时间,一贯我们向往佛道的心志,不论生活上、事务上、环境上如何转变,我们的心境要能不为动摇才是最重要的。 

(二)从等待的时间说到创造的时间

俗语有云:‘韶光易逝,岁月荏苒。’光阴是无情的,如轻烟,如白云,当你稍不留意时,它已消逝得无影无踪。岳飞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要及时努力,因为生命不能等待,等待只有让时光蹉跎。短暂的人生,应该要随时把握,充分利用,要有创造 力,不能因循苟且,要富于进取心,勇于向前,因为等待,只有让生命虚掷,让岁月空过。

过去四川有两个人,同时发愿欲朝礼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其中一人表示:让我筹妥资粮,备好船只,将顺江而下,朝礼普陀。另外一人,身无川资,沿门托钵,徒步而行。时隔多时,徒步者已朝拜过普陀山,再返回四川去;可是前一个人还未购妥船只,更遑论出发了。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凡事不需要等待,等待又等待,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光,一个人的生命有限,时间容许你三等四拖的吗?所以,只要是对大众有利,对佛教有贡献的事,应该及时把握时机,努力去创造,不要等待机缘错失,造成终生憾事。尤其是一个年轻人,更应该珍惜英年大好时光,发愤图强,不要等到白发皤皤,才唉声慨叹‘空负少年时’。所以聪明的人,不缅怀过去,不憧憬未来,及时把握现在,努力振作。

有一则寓意深长的故事说:有一位老耄长者,须发斑白,齿牙脱落,有人问他:‘老先生!你今年高寿?’

‘四岁。’老先生回答。

‘不要开玩笑了,您老人家须发全白,怎么只有四岁呢?依我看,大概七十几八十岁了吧!’

‘说来惭愧!我实际年龄虽然已经八十了,但那只是马齿徒增而已!因为我过去的人生,是在因循等待中,浑浑噩噩地过去的。真正有意义的岁数只有四岁,那是我信仰佛教,皈依佛教以后的日子。因为这四年来,我真正懂得去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我了解了生命的意义是在为大众服务,我在布施助人中体会了人生的价值与生命的真谛,所以我认为像是只活了四年而已!’

有的人活在世界上,虽然寿命很长,却只是在等待中虚度,倒不如八十老翁四年的寿命来得更有价值。

时间的漏斗,是无影无踪的,常常在我们不经意中滴滴消逝;虽然如此,一个人只要处处留心,仍然可以利用时间创造不朽的生命。佛法所谓‘真空妙有’,即告诉我们在似无的‘空’中,可以生出‘万有 ’来。

譬如十几年前,佛光山原是一片荒山,杂草丛生,荆棘满布,当时,曾经有人怪我,为什么好好的都市不要,却要跑到什么都没有的荒山做什么呢?可是,一股信心在支持着我,天下无难事,只要我们去做,绝没有不成功的,多年来,我们披荆斩棘,终于开辟出佛光山这座道场来。凡事不能等待,必须着手去做,只要大家将等待的时间改成创造,则腐朽也可以转成神奇。以自己的至诚、发心,在无声无息的时间里,创造出有益于大众的事业;在时间的齿轮里,走向永恒无尽 的目标。

我们知道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是依凭着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而创造出来的,那四十八大愿,是在无量阿僧祇劫中完成。因此,我们不能等待,不能坐等阿弥陀佛来接引我们,应该要努力去修行,认真去创造,以自己的愿力,加上虔诚的勤修念佛,自然能与阿弥陀佛的愿力契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极乐净土

(三)从短暂的时间说到永恒的时间

假如说人生只有几十年的岁月,那么这种人生未免太短暂、太乏味了;其实,人生所以有意义,乃在于它那永恒的生命。有人以为人一死亡,一切都完了,还有什么永恒可言。殊不知一期的生命虽然灭亡了,却又有一期的生命正在开始。依佛法解释,人是死不了的,死亡如同搬家一样,这一座房子古老破旧了,换一幢新房子;一个人的色身衰老了,再换另外一个身体。这个中间,就关系到一个人的善恶业报,譬如勤劳刻苦的人,积蓄了很多钱,他可以从破旧的房子搬到高楼洋房;可是,经常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的人,只有从高楼搬到违章建筑的矮小房子。一个信佛的人,可以藉着平日做功德行善业的力量,将来搬到极乐世界,住到黄金铺地、亭台楼阁皆是七宝所成的地方,这不是值得欣喜的事吗?所以‘死亡’对于佛教徒来说,并不可怕,也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一种永恒的生命,永恒的快乐。

我们要如何才能获得这种快乐呢?主要的是如何从短暂的时间,证悟到永恒的生命?如何将有限的时间,发挥无限的价值?

有一则故事说:有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家,吃力地在庭院挖土种一株小桃树。一个年轻人路过这里,问道:

‘老先生!你年纪这么大了,还种这棵小树做什么呢?不要说将来你吃不到桃子,恐怕你连它长成都看不到呢!何必这么辛苦,浪费体力呢?’

老先生直起身来,一手挥着汗,一手捶着腰,面带严肃,声音沙哑的 说道:

‘年轻人!你不懂得生命的意义,我种这棵桃树,并不是为自己享受,虽然等它长成时,我已经死亡了,但是,我的儿子可以在这棵树的绿荫下乘凉,我的孙子后代,就可以享受累累的果实,你能说我种这棵 树没有用吗?’

年轻人听后,哑口无言,衷心感佩老者的人生哲学。古德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或说:‘前人铺路,后人走路。’人生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创造宇宙继起的生命。生命虽然是短暂的数十寒暑,但是它的价值却是永恒、无限的。譬如燃烧一根木材,一根烧过了,再放下一根,一根一根地接着燃烧下去,这前面的一根并不就是后面的一根,但是,这后面一根的火,却是前面一根火的延续。一个人的生命,恰如薪尽火传一样,一期又一期地绵延传递于永恒。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短暂的时间,去创造永恒的生命呢?儒家讲三不朽,即立功、立言、立德。有的人风云显赫,叱吒一时,留下英名让后人歌颂;有的人埋首著作,自成一家,藏诸名山让后人吟哦;有的人修持严谨,圆满一生,树立风范让后人景仰。

佛教则认为证悟法身,生命即能永远存在。因为法身尽一切时,遍一切处,无时无处不在。如佛陀虽然已于二千五百多年前进入涅槃,但是,他的生命却留在无尽的时间,遍布在无限的空间里。时至今日,大家仍然继承着他的生命,并且不断地在发挥着,这就是所谓生命的 永恒。 

第三、生活的人间──以众为我的佛教生活

人是群体动物,不能离群索居,‘佛法在大众中求’。因此,一个人想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想在大众中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那么,对于生活的人间,必须有一层透彻的认识与了解。关于这一点,我仍然 分为三部分和各位解说:

(一)从小我的人间说到大我的人间

一个人常常会感到有些不必要的烦恼,其原因是因为他不能和别人协调,处处只为自己着想,从来不去考虑别人。

这个世界是众缘和合而成的,不是属于某一个个人所有,因此,除了自己以外,还有很多人忧戚与共地生存着。既然大家共存于这个世间,那么彼此应该互相了解、互相帮助,大家和平相处,共同关心属于 大众的每一个问题。

古人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个人的享乐,其‘乐’是有限的。譬如说:一个人欣赏电视,不如很多人共同欣赏比较有情趣。再者,个人的快乐和别人分享,并不影响于个人的快乐。如同一支蜡烛光,把它分传给很多支,每一支都亮了,并不影响第一支的光明,反而更增加空间的亮度。人生的幸福快乐亦然,个人的快乐是建筑在大众共同的快乐之上。一个家庭,父母子女围着用餐,父母的慈祥,子女的欢笑,和乐一团,即使饭桌上仅是粗茶淡饭,但是大家却吃得津津有味。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独坐桌前,面对孤影,虽然吃的是珍馐美味,却有如嚼蜡根般枯燥。空荡的一幢房子,除了壁虎外,找不到第二个人影,每天孤寂无聊,即使装饰再华丽,设备再完善,生活其中,亦毫无情趣可言。由此可知,个人的独处,没有大众相处的快乐,把快乐分享别人,又可以从别人的快乐中增添自己的快乐。因此,一个人要得快乐,必须扩大小我,融自己于大我中,从大我中获得快乐 。

有首偈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道在那里?佛道在世间,佛道在大众身上。经云:‘诸法因缘生。’因此,一个人要想获得快乐,要想求得佛法,必须了解这个道理,化私为公,化我为众。唯有化私为公的生活,才是心安理得的生 活;唯有化我为众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

几十年来,我个人即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我一直很喜欢佛教文化事业,多年来,始终不曾离开文化岗位,自己写文章、出版书,以这些所得,曾经买过一幢精美的房子,住在里面,读书写作倒也逍遥自在。虽然如此,后来我还是把房子卖了,我一直希望能为佛教多贡献一 些,遂以所得一百五十万元买了一块荒山,开始创建佛光山。我将个人所有奉献给佛教,为佛教创办事业,教育人才,我的人生,虽然自己毫无拥有,但是,我心里却觉得非常富裕,我的生活也充满了法乐。

现在佛光山办有佛教学院,有不少佛教青年来研究佛学,从他们朗朗的读书声,与他们蓬勃的朝气中,我体验到佛教充满前途希望的快乐。每天接踵而至的善信男女,虔诚的来山朝圣礼佛,从他们充满法喜的脸上,我感受到佛教深入人心,敦厚风俗的快乐。所以,一个人 要从小我中脱颖而出,化小我的人间为大我的人间,那他将会觉得这种无我的人生更有意义,生活更加快乐。

(二)从造作的人间说到忏悔的人间

一个人生存在世间,身口意随时都在造业,身体上的举止动作有善恶的行为;嘴上的说话,也有善言恶语;内心的意念,也有善恶的思想。这中间,普遍的与善业相应者微乎其微,与恶业相应者却比较多,因此,人与人相处时,要常常怀着忏悔惭愧的心。

在佛教里,‘忏悔’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法门,其功德不可思议。譬如一个学生犯了过错,到训导处认错忏悔后,他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健全的青年。一个出家人要经常忏悔,从忏悔中可以消除往昔所造之恶业。‘忏悔’犹如菩萨的慈悲法水,藉此法水,能够洗涤无始以来的罪 愆,获得清净的佛道。

人生在世,虽仅数十寒暑,但是,为了事业,为了家庭,难免奔波劳累,甚或与人争执计较,这中间,身口意三者,不知造作了多少善业与恶业,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及时反省忏悔,则善业增长,恶业消除,仍然不失为堂堂正正的一个人。因此,佛经云:‘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无明烦恼生起现行,只要及时觉悟忏悔,仍然是个清净善良的人。一个人最怕的不是犯了过失,而是犯了过失仍然不知道悔改。如同陷入错误的泥淖里,若能及时回头,仍可得救;如果一意孤行,自怨自艾,耽溺于过失中不肯自拔,则将越陷越深,终于遭到灭顶。佛教中有梁皇宝忏、大悲忏、八十八佛忏悔文等,都是教人常行忏悔;每月的布萨,即教人发露忏悔,所有罪过,一经忏悔表露,则如同经过法水洗净,不会再遭遇旁人的责难与遗弃。

如上所述,大家了解了忏悔的意义与功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忏悔呢?除了佛教的布萨、拜愿以外,让我提供各位一个在人际间最行得通、最能够获得和谐的妙法。这个办法,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要牢牢记著「你是好人,我是坏人’的铭言。平常一个人,无论怎么样他总是处处要维护自己,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对的,只有自己才是好人。三国时,曹操有一句话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自己不能吃亏,自己永远是对的,这是一般人的观念。可是,一个信仰佛教的人,却要处处为别人设想,大家都是好人,只有我是坏人。如果世间上每一个人都能有这种观念,相信这个世界是和谐的,人我之间绝对没有争执的情事。什么道理呢?举个例子说:

张三把电风扇打开了。李四不喜欢,开口大声说道:‘喂!不要只顾自己吹,想想别人已经感冒了,赶快关掉!’

张三不服气,顶了李四一句,说:‘你自己感冒,站到旁边去!别人热死了也不能吹吹风吗?’

‘我为什么要站到旁边去?’李四发火了。

两个人因此争执起来,一个要开,一个要关,吵得不可收拾。

再举个例子,甲从外面进门,刚坐下,一阵风吹来,门‘碰’一声关上了。

乙坐在里边看书,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弄得烦恼了,骂道:‘进来也不会随手关门吗?’

甲一听,反驳道:‘门本来就没关,你怪什么的?我怎么知道会刮风呢?’

‘……’乙不服气,两个人终于冲突起来。

让我们检讨一下上面两个例子。如果张三和李四都能稍为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相信两个人绝不会起争执的,譬如:张三得知李四感冒,赶快对不起,把电扇往旁边挪一挪不就没事了吗?

甲乙两个人的争执,如果在乙发怒时,甲适时地道一声‘对不起’,又有什么争执可起呢?

每个人先承认自己是坏人,凡事都是自己的错,勇于认错,勤于忏悔,则无明烦恼亦无从生起,人我相处,自能和谐,生活即可获得幸福快乐。

(三)从接受的人间说到报恩的人间

社会上一般的人,处处都在为争取自己的利益着想,只想获得,不能施予。有一则寓言说:

阎罗王对着两个小鬼说:‘让你们到人间投胎做人,一个一生布施东西给别人,一个一生从别人那里获得东西,你们愿意投胎做什么样的人?’

小鬼甲听说,赶快跪下来说道:‘阎王老爷!我要做那个一生从别人处得到东西的人。’

小鬼乙默默无言,听候阎罗王的安排。

阎罗王抚尺一振,宣判道:‘下令小鬼甲投胎到人间做乞丐,可以处处向人乞讨东西;小鬼乙投胎富裕人家,时常布施周济别人。’

两个小鬼愕住了半天,无言以对。

一般人往往凡事都以自己为前提,只想接受,不想付出,当然,更遑论报恩了。

我们学佛的人,要学习佛佗的慈悲,要以大众的安乐为安乐,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对于宇宙世间,要能知足、感恩,要有‘我能给别人什么’的胸怀;不能自私贪求,只想‘别人能给我什么’。因为施者的境界,比受者更宽大;施者所获得的快乐,比受者更丰富。唯有分享快乐给人,唯有懂得报恩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既然如此,我们要感恩什么呢?佛教说:‘报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三、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

除上述以外,我们要感念众生自旷劫以来供我所需之恩;感念宇宙自然界的太阳供我光明与热能,空气供我呼吸,雨水供我洗涤,花草树木供我赏悦等等,一个人应该时时自忖:自己何功何德,而能生存于宇宙世间,接受种种供给,不虞匮乏?因此,每一个人都要抱持感恩的胸怀,感念世间种种的给予。如果,我们能时时以感恩的心来看这个世间,则会觉得这个世间很可爱、很富有!即使只是树上小鸟的轻唱,路旁花朵的芬芳,也会令你感到心旷神怡。

古来的大德,他们都知道从感恩中去体证佛法,如印光大师二十一岁出家,在一个寺院里挂单当水头,每天烧热水供应全寺大众,柴火没有了,还要亲自上山砍伐。如果现在的人,一定会怨恨寺院的住持和执事太残忍了,分给我如此粗重的工作。但是印光大师却非常感谢地说:‘啊!你们对我太好了,你们给我的恩德实在是太大了。你们准许我挂单,并且给我学习的机会,我要感恩图报,把热水烧得更好!

印光大师带着感恩的心情,虽然做的是粗重的工作,却也能够逍遥自如。过去的人都是‘滴水之恩,涌泉以报’,如韩信接受漂母一饭,后以千金相报。可是,现代的人,你对他施以九十九分的恩惠,只有一分不如意,他就会永远记恨你。人与人的相处,若能时时怀抱感恩的心情,则仇恨、嫉妒便会消失于无形,是非烦恼自然匿迹于无影,生活的人间自可获得和谐美满。

佛教常被人误解为太玄妙、太深奥、太迷信,似乎和人间生活脱离关系,其实,若真了解佛教,体悟佛教,他会觉得生活与佛教有着深刻不可分离的关系。今天,我从生活的空间、生活的时间、生活的人间来阐明佛教与生活的关系,希望诸位能够有所体悟,把生活和佛教紧紧连接在一起,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获得佛法的滋润,生活一定能够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