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佛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苦、集、灭、道」,由苦、集、灭、道而展开广大无边的佛法。然而这只是佛陀就真理的本体而设定的义理层次,经过了世间的实践,就发展成为「四弘誓愿」:
所谓集谛,因为苦由业集,所以发愿「烦恼无尽誓愿断」;
所谓道谛,为令众生向道,所以发愿「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陀当初在菩提树下静思冥想,发现了宇宙人生世间和出世间真理的次第--苦集灭道,而对世间广为宣说。所谓最初的「三转法轮」,第一次为「示相转」,是将四圣谛的内容定义加以解说,内容为:
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
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
第二次为「劝修转」,是劝导弟子修持四圣谛的法门,以断除烦恼,获得解脱。内容为:
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
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
第三次为「作证转」,是佛陀告诉弟子,自己已经证悟四圣谛,勉励弟子们只要勇猛精进,必能一样证悟四圣谛。内容为:
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
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苦、集二谛是迷界的世间因果,集是因,苦为果;灭、道二谛是悟界的出世间因果,道是因,灭为果。
苦集灭道「四圣谛」用来讲说,这是每一个佛弟子都可以朗朗上口,但是若要实践此一佛法的真理,就必须透过「四弘誓愿」的「愿门」实践,而能到达广大菩萨道的六度万行之「行门」。因此,大乘佛教的四弘誓愿,可以说主要就是替佛陀把过去所说的四圣谛义理佛法,落实在实践、修行上,这就是佛教在时空发展中,渐次圆满。
从「四圣谛」的佛教义理,进而到行动的、实证的「四弘誓愿」,说明佛陀说法有其时代性与连贯性,甚至还有发展性,它可以在系统中贯穿起来,所以佛法才超越历史时空。甚至现在有佛教徒研修、规划为大乘佛法、小乘佛法,彼此也是相互贯通,是一而不二的,这正是本文所以提出的主旨所在。
一、四圣谛在佛法里的重要性
四圣谛是一切佛法的纲要,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证悟的内容,是宇宙缘起的真理,只是缘起法则深奥难解,佛陀恐怕骤然宣说,将使尚未起信的众生望而生畏,所以在初转法轮时,佛陀再三以「四圣谛」来说明众生生死流转及解脱之道的缘起道理,进而激发众生厌苦修道的决心,目的就是要使众生「知苦、断集、修道、证灭。」
四圣谛不但是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佛陀在临涅槃时,又对诸弟子说:「汝等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者,可疾问之,无得怀疑而不求决也。」当时佛陀连说三次,众皆无疑,也无问者,唯有阿那律知晓佛陀的心意,又将佛陀的语言重说一次:「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佛遗教经》)
从佛陀一再强调四圣谛的事实来看,可见在佛陀的一代时教中,对四圣谛的阐扬是自始至终的,以及此中真理的不可变异。尤其,在初转法轮中,佛陀更三度演说四圣谛的妙义,称为「三转十二相」。(如前言所述)四圣谛的重要,由此可见。
四圣谛的内容一如治病的过程:苦,如人患病;集,生病的原因;道,如治病的药方;灭,如病已痊愈(《瑜伽师地论》)。吾人学佛,正是为了断除贪、瞋、痴等种种烦恼,而趣向涅槃的境界,所以四圣谛是从迷的世间,到悟的世界;是从苦集的束缚而趋向灭道的解脱之路。正如《中论疏》说:「四谛是迷悟之本,迷之则六道纷然,悟之则有三乘贤圣。」
四圣谛说明了宇宙人生的关系:人生居住的宇宙称为世间,世间是由「苦集」所构成;如果要超脱苦集,通往出世间的法界,则要「灭道」互通。
四圣谛与十二缘起、三法印构成了佛教教义的三大纲领,名称虽然不同,意义却是相通的:十二缘起的主要内容是三法印的思想基础,而四圣谛则是缘起思想的具体型态,三者都是初期佛陀的根本思想,以后的经论,莫不由此开展出来。因此,我们将四圣谛、十二缘起、三法印,称为佛教的根本佛法。
在诸经论中,佛陀一直非常强调四谛的重要性,例如:
今说有八难,佛法之要行;一难犹尚剧,如板浮大海。虽当离一难,然可有此理;设离一四谛,永离于正道(《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八难品第四十二之四一五》)
尔时,佛告诸比丘:如人掷杖于虚空中,寻即还堕,或根著地,或腹著地,或头著地。如是沙门、婆罗门于此苦圣谛不如实知,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或堕地狱、或堕畜生、或堕饿鬼。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学无间等。(《杂阿含经》卷十六)
佛告比丘:其诸众生于苦圣谛如实知者,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者,如我手中所执土石;其诸众生于苦圣谛不如实知,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不如实知者,如彼雪山土石,其数无量。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杂阿含经》卷十六)
此外,佛陀在波罗奈鹿野苑中,说明世间如果没有四谛法,则如日隐月没,将是一片黑暗;有了四谛,世间就有了光明。(《杂阿含经》卷十五)
佛陀亦曾告诸比丘,对四谛义不如实知者,则容易受外境的影响,做不得自己的主人;正如小绵丸随风飘摇,去向无方,所以对于四谛要如实知解行证。(《杂阿含经》卷十五)
在《菩萨璎珞经》中,佛陀则把四圣谛的重要喻为火炬,它能够破除十二缘起中的根本无明;常念一切法无常,就可以去除烦恼的束缚了。
甚至,佛陀在《四分律卷三十二·受戒揵度》中说:「若我不修此四圣谛,三转十二行,如实而不知者,我今不成无上正真道。」佛陀因了悟四圣谛法而成就佛道,所以佛陀告诉弟子:「我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如实而知,我今成无上正真道。」(《四分律卷三十二·受戒揵度》)「此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正智、正觉、正向涅槃。」(《杂阿含经》卷十六)可见若无四圣谛,则无三宝应世。
综上所述,可见四圣谛在整个佛陀一代时教中,它占有最高、最胜的地位。正如《中阿含卷三十·舍梨子相应品象迹喻经》说:「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
因为四圣谛是整个佛教的综合,它的特点,有以下四点:
(一)四圣谛是佛教的真理 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佛法,都需要从真理展开。例如:人生是苦,这是实相;即使人生也有快乐,但快乐也有「无常」之苦,这是必然的道理。生命有业集的烦恼,即使天上人间、成圣成贤,都必有业感缘起,这也是真理。因为世间一切都离不开因缘果报;因缘果报的真理更把人生的关系解释得透彻无比。这些真理都是不共世间的宗教,而是佛教所独有的。
苦集虽说是世间的因果,但是这也并不可怕,因为有出世间的道谛和灭谛,可以让苦集消灭,例如以八正道修行,便能够灭除苦集,而到达理想的、圆满的涅槃世界。
因此,四圣谛也可以说是佛教真理的原则,因为世间的道理,可以说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佛教的真理是需要有理则的。真理的原则就是要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恒常性,例如佛教讲一切行无常;无常便具备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恒常性的条件。其它诸如空性、缘起、业力、因果等根本教理,都同样合乎这许多理则。尤其四圣谛更是具备这许多的理则,尽管世间变迁、人事兴亡,四圣谛是不可更异;四圣谛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有的经论道理,必不出这四圣谛的范围。
(二)四圣谛是佛教的圣典 佛教的圣典很多,藏经有所谓阿含部、法华部、本缘部、经集部、瑜伽部、大集部、论集部、宝积部、中观部、律部、般若部等,不管千经万论,都是以四圣谛为依归。
四圣谛虽属原始佛教的根本法义,后来佛教发展成为戒定慧的三学,进而经律论的三藏,都是从四圣谛开展而来,因此,可以说,没有四圣谛,就没有所谓的佛法圣典。如《中论》说:
若一切世间皆空无所有者,即应无生无灭;以无生无灭故,则无四圣谛。何以故?从集谛生苦谛,集谛是因,苦谛是果;灭苦集谛名为灭谛,能至灭谛名为道谛,道谛是因,灭谛是果。如是四谛有因有果,若无生无灭,则无四谛。四谛无故,则无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又四圣谛无故,法宝亦无。(《中论卷四·观四谛品第二十四》)
因此,佛教圣典的内容虽有三法印、十二因缘、空性缘起、平等中道等众家学说、诸派义理,但总说四圣谛不但是圣典中的圣典,而且是最早的圣典,一切法因四圣谛而有,若无四圣谛,则一切法不成。
(三)四圣谛是佛教的纲目 儒家有所谓「四维八德、三纲五常」;「苦集灭道」就是佛教的纲目。今天在全世界所流传中国大乘八宗的佛教,泰、锡、缅的部派佛教,乃至藏传的各种佛教,都不能不依四圣谛作为纲目;因为三藏十二部演绎出来的佛法经义,都是用四圣谛做为这许多法义的纲目,因此只要你懂得四圣谛,只要你讲说四圣谛,只要你修行四圣谛,你就可以说是懂得佛法了。
讲到佛法,光是佛法概论就有数十种之多,但是那一种佛法概论能离开四圣谛呢?现代佛教的初学者,都应该从四圣谛开始研究,因为掌握了四圣谛,也就知道佛法的根本了,接著再学习以后的枝枝叶叶,当然也就不为难了。
佛陀在很多的法会中,重复又重复的宣说四谛法,说明四圣谛对人生的关系,至为重要。甚至有一次佛陀的脚趾为木刺所伤,阿闇世王等大惊,于是佛陀就说四圣谛的真理,以慰大众的悲伤之情。
(四)四圣谛是佛教的标志 现在的学校、社团,都有标志,甚至国家有国旗,基督教也有十字架;佛教的标志就是法轮,法轮就是从四圣谛「三转法轮」而来。
佛教从印度发源、传播,虽然遍布世界各地;随著各地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不同,又展开各种适合当地的佛教。但是,尽管各地对法义的解释或许有所不同,甚至对佛陀的认知也有相异;然而对于以法轮、四圣谛作为佛教的标志,全世界佛教徒应无异议。
现在的世界佛教徒友谊会,以五色旗作为教旗,意谓五乘共法;即使是五乘共法,也是以四谛做为基本的中心佛法。
有人说,佛教没有总部,太过自由、纷歧,经常有满瓶不动半瓶摇的佛子,各说各话,违背圣意,失去了佛教本身的面目;佛教如果要想统合,今后应该再对四谛「三转法轮」,藉此统一世界的佛教,希望有识之士,朝此目标努力。
二、佛陀对四圣谛的解释说喻
如上所述,四谛是佛陀成道之后,于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法轮所说,为佛教中南北传的佛教、汉藏传的佛教所共遵的基本教义,彼此共同认为这是世间、出世间的唯一解脱之道。后世诸佛弟子虽认为四圣谛为声闻、缘觉之法,意思就是贬四圣谛为小乘法,其实大乘经典中亦多有四谛之论,如《胜鬘经》、《大般涅槃经》等,不仅附有大乘之解释,并对四谛之深义更有所发挥。
四圣谛即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的真理。在《增一阿含经卷十六·四谛品第二十五》中,佛陀告诉弟子:
所谓苦谛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是谓名为苦谛。……所谓习谛者:爱与欲相应,心恒染著,是谓名为苦习谛。……所谓尽谛者,欲爱永尽无余,不复更造,是谓名为苦尽谛。……所谓苦出要谛者,谓贤圣八品道,所谓正见、正思、正语、正行、正命、正方便、正念、正三昧,是谓名为苦出要谛。
四谛的「谛」,就是真理;包含有审察、真实不虚的意思。此四者皆真实不虚,故称四谛、四真谛;又此四者为圣者所知见,故又称四圣谛。
四圣谛大体上乃佛教用以解释宇宙现象的归纳。其中,「苦」与「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与因,而「灭」与「道」表示证悟世界之果与因;即世间有漏之果为苦谛,世间有漏之因为集谛,出世无漏之果为灭谛,出世无漏之因为道谛。
若依因果的顺序来说,四圣谛应该是集、苦、道、灭,何以佛陀要先说果,后说因?这是因为众生的根性,「果」易明而「因」难晓,为了方便化导,因此佛陀不得不先明示苦相,令众生生起厌离之心,再示业因,使之断集;继而示以涅槃乐相,令其欣慕,然后再说修道之法,令其行持。
四谛之义,综合《阿含经》、《大毘婆沙论》、《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等诸经论所说,就是:
(一)苦谛
苦,泛指逼迫身心苦恼的状态。苦谛即在说明生死轮转的实相是苦的真谛,说明人生实相本来是苦的道理。
根据经典的说法,苦有二苦、三苦、四苦、八苦、八万四千乃至无量无数的苦;若依现代人的生活体验,用现代人的语言来说,苦大致可分为:我与人的关系不调和(譬如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我与身的关系不调和(譬如老、病、死苦)、我与心的关系不调和(譬如贪瞋愚痴苦)、我与物的关系不调和(譬如居住的空间窄小、不能称心如意、所求不得等苦)、我与事的关系不调和(譬如失业、落榜)、我与社会的关系不调和(譬如治安不好、经济萧条)、我与自然的关系不调和(譬如气候寒热不适苦)、我与境界的关系不调和(譬如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正是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人间之苦无尽期」。
不管世间充满多少苦,其实佛教之所以讲苦,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苦的实相,进一步去寻找灭苦的方法。因此,了解苦的存在,只是一个过程;如何离苦得乐,获得解脱,才是佛教讲苦的最终目的。
(二)集谛
集,积聚、招感的意思;集谛就是指形成痛苦的原因。根据《成唯识论》卷八说:「生死相续,由惑业苦。」众生由于无明、贪爱、瞋恚等烦恼的驱使(惑),而积集种种恶业(业),然后依照种种业报而招致种种苦果(苦)。如此一来,惑(烦恼)、业(行为)、苦(苦果)辗转相因,循环不息,就形成有情无量劫以来的生死轮回。因此,烦恼能招感业力,引发未来的生死果报,具有「发业润生」的功用。
由于烦恼是迷惑自性的魔障,它能障蔽、遮盖众生的真如佛性,所以又称「障」、「盖」;它盘缠在众生心中,象是重重绞绕的绳索,所以又称「结」、「缠」;它系缚众生的身心,令不得自在,所以又称「系」、「缚」;它像污垢,因能污染众生的心性,所以也叫做「垢」;它如洪水,能使善品流失,所以又称「瀑流」;它驱使众生流转于生死之中,所以又称「使」;它能牵制众生,令不得出离生死,故又称「轭」;众生的烦恼交络繁茂,有如茂密的森林,所以又称「稠林」;众生因为烦恼,常由眼等六根门头漏泄过患,所以又称「漏」;潜在的烦恼随逐众生,眠伏在深层的意识里,以极微细的活动状态,在不知不觉中扰乱众生身心,所以又称「随眠」;烦恼又如尘埃,能染污吾人之心性,所以又称「尘劳」;烦恼本非心性固有之物,乃因迷理而起,所以又称「客尘」。
此外,烦恼又有火焰、毒箭、虎狼、险坑等譬喻。吾人如果想从烦恼痛苦的深渊中解脱出来,首先要灭除集苦的原因,不再造作新的苦业;所谓「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如此则快乐的人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因此,彻底了解造成痛苦的原因--集谛,这是追求幸福不可忽视的要务。
(三)灭谛
灭,即寂灭,是指灭尽贪、瞋、痴等无明烦恼,而显现出清净的真如体性,也就是「涅槃」的异名。
《大乘义章》卷十八说:「梵语涅槃,华言为灭。」《华严大疏》卷五十二说:「音译涅槃,正名为灭。」
涅槃是修道者在知苦断集后,由修道所证得的解脱境界。它是灭除了烦恼、痛苦、人我、是非、差别、障碍等种种的痴迷,而获得的一种境我一如,超越生死,自由自在,光明幸福的圆满境界。
具体而言,涅槃的境界是:
1.无生的境界:涅槃已没有生死、变异,是个不生不灭的境界。固然不生有漏杂染的烦恼,也不起无漏清净的涅槃想,是个染净俱捐,境我皆泯,无生法忍的绝对世界。
2.无住的境界:涅槃之后无处不在,在清净心里,在法性之中,在真如佛性内,在万里虚空里。证得涅槃之后,这个法身如如不动,住在荡荡涅槃城。所谓涅槃城就是「无边风月眼中眼,不尽乾坤灯外灯;柳暗花明千万户,敲门处处有人应」的气象。
3.无我的境界:真正的涅槃,是打破我执,到达无我的大自在,再从无我中建立真我;所谓「无情之情是真情,无我之我是真我」,因此涅槃后的我才是真正的我。
4.无得的境界:涅槃的境界是我们心灵上永恒的乐土,里面充满法乐,有完全的平静,有至高的妙乐,有永恒的幸福,有福慧的完成,有究竟的解脱,有永恒的自我,有真实的世界;因为这一切都是从「无得而得」、「无有而无」。
涅槃的芬芳至乐,是人人可以证得、时时可以体悟的。涅槃是止灭一切痛苦聚集的究极理想境地,吾人若能审查断除苦的根本--欲爱,则得苦灭;一旦苦灭集断,自可入于涅槃之境界。
(四)道谛
道,是通达的意思,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道谛就是指从痛苦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所必经的道路,也就是证得涅槃的正道,一般指佛陀初转法轮时所开示的八正道。
八正道就是:
1.正见:正当的见解--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空有不二。
2.正思:正当的思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3.正语:正当的语言--真实的语言、慈悲的语言、赞叹的语言、利行的语言。
4.正业:正当的行为--不乱杀生、不乱偷盗、不乱邪淫、不乱吸毒。
5.正命:正当的生活--合理的经济生活、利人的道德生活、和谐的社会生活、净化的感情生活。
6.正勤:正当的努力--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断除。
7.正念:正当的意念--对三宝不坏信仰、对缘起不执非他、对因果不生谬见、对生死不起迷惑。
8.正定:正当的禅定--五停心观的禅定、六妙法门的禅定、三业调和的禅定、九住心定的禅定。
总之,苦谛,是以智能观察出这个世界是充满痛苦的火宅;集谛,是以智能彻悟烦恼与造业是形成生死痛苦的原因;灭谛,是透过智能,证得真如自性,究竟解脱生死的涅槃;道谛,是达到究竟涅槃的方法。
关于四圣谛的解释,真是百家齐鸣、万众宣说。佛陀在《华严经》中更把四圣谛分为各种世界的四圣谛,如娑婆世界、密训世界、最胜世界等,举出四圣谛的同义异名,今略举如下:
1.在娑婆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罪、逼迫、变异、攀缘、聚、刺、依根、虚诳、痈疮处、愚夫行。
集圣谛又名系缚、灭坏、爱著义、妄觉念、趣入、决定、网、戏论、随行、颠倒根。
灭圣谛又名无诤、离尘、寂静、无相、无没、无自性、无障碍、灭、体真实、住自性。
道圣谛又名一乘、趣寂、导引、究竟无分别、平等、舍担、无所趣、随圣意、仙人行、十藏。
2.在密训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营求根、不出离、系缚本、作所不应作、普斗诤、分析悉无力、作所依、极苦、躁动。
集圣谛又名顺生死、染著、烧然、流转、败坏根、续诸有、恶行、爱著、病源、分数。
灭圣谛又名第一义、出离、可赞叹、安隐、善入处、调伏、无罪、离贪、决定。
道圣谛又名猛将、上行、超出、有方便、平等眼、离边、了悟、摄取、最胜眼、观方。
3.在最胜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恐怖、分段、可厌恶、须承事、变异、招引怨、能欺夺、难共事、妄分别、有势力。
集圣谛又名败坏、痴根、大怨、利刃、灭味、仇对、非己物、恶导引、增黑闇、坏善利。
灭圣谛又名大义、饶益、义中义、无量、所应见、离分别、最上调伏、常平等、可同住、无为。
道圣谛又名能烧然、最上品、决定、无能破、深方便、出离、不下劣、通达、解脱性、能度脱。
4.在离垢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悔恨、资待、展转、住城、一味、非法、居宅、妄著处、虚妄见、无有数。
集圣谛又名无实物、但有语、非洁白、生地、执取、鄙贱、增长、重担、能生、麤犷。
灭圣谛又名无等等、普除尽、离垢、最胜根、无资待、灭惑、最上、毕竟、破印。
道圣谛又名坚固物、方便分、解脱本、本性实、不可毁、最清净、诸有边、净分别。
5.在丰溢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爱染处、险害根、积集成、差别根、增长、生灭、障碍、刀剑本。
集圣谛又名可恶、无尽、不可爱、麤鄙物、爱著、器、动。
灭圣谛又名相续断、开显、无文字、无所修、无所见、无所作、寂灭、已烧尽、舍重担、已除坏。
道圣谛又名寂灭行、出离行、勤修证、安隐去、无量寿、善了知、究竟道、难修习、至彼岸。
6.在摄取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能劫夺、非善友、多恐怖、种种戏论、地狱性、非实义、贪欲担、深重根、随心转、根本空。
集圣谛又名贪著、恶成辨、过恶、速疾、能执取、想、有果、无可说、无可取、流转。
灭圣谛又名不退转、离言说、无相状、可欣乐、坚固、上妙、离痴、灭尽、远恶、出离。
道圣谛又名离言、无诤、教导、善回向、大善巧、差别方便、如虚空、寂静行、能了义。
7.在饶益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重担、不坚、如贼、老死、爱所成、流转、疲劳、恶相状、生长、利刃。
集圣谛又名败坏、浑浊、退失、无力、丧失、乖违、不和合、所作、取、意欲。
灭圣谛又名出狱、真实、离难、覆护、离恶、随顺、根本、舍因、无为、无相续。
道圣谛又名达无所有、一切印、三昧藏、得光明、不退法、能尽有、广大路、能调伏、有安隐、不流转根。
8.在鲜少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险乐欲、系缚处、邪行、随受、无惭耻、贪欲根、常破坏、炬火性、多忧恼。
集圣谛又名广地、能趣、远慧、留难、恐怖、放逸、摄取、著处、宅主、连缚。
灭圣谛又名充满、不死、无我、无自性、分别尽、安乐住、无限量、断流转、绝行处、不二。
道圣谛又名大光明、演说海、拣择义、和合法、离取著、断相续、广大路、平等因、净方便、最胜见。
9.在欢喜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流转、出生、染著、重担、差别、恶舍宅、苦恼性。
集圣谛又名地、方便、非时、非实法、无底、摄取、离戒、烦恼法、狭劣见、垢聚。
灭圣谛又名破依止、不放逸、真实、平等、善净、无病、无曲、无相、自在、无生。
道圣谛又名入胜界、断集、超等类、广大性、分别尽、神力道、众方便、正念行、常寂路、摄解脱。
10.在关钥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败坏相、如坏器、我所成、诸趣身、数流转、众恶门、性苦、可弃舍、无味。
集圣谛又名行、愤毒、和合、受支、我心、杂毒、虚称、乖违、热恼、惊骇。
灭圣谛又名无积集、不可得、妙药、不可坏、无著、无量、广大、觉分、离染、无障碍。
道圣谛又名安隐行、离欲、究竟实、入义、性究竟、净现、摄念、趣解脱、救济、胜行。
11.在振音世界中
苦圣谛又名世间、傲慢、染著性、驶流、不可乐、覆藏、速灭、难调。
集圣谛又名须制伏、心趣、能缚、随念起、共和合、分别、飘动。
灭圣谛又名无依处、不可取、转还、离诤、善净、无尽、广博、无等价。
道圣谛又名能摧敌、了知印、能入性、难敌对、无限义、能入智、和合道、恒不动、殊胜义。(《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圣谛品第八》)
佛陀说法,为了给听者容易接受,除了「三转」说法以外,又经常例举许多譬喻,例如《法华经》中的药草喻、穷子喻等,被视为是最优美的佛教文学;甚至在十二部经中,有一部即名为「譬喻」。
佛陀对四圣谛也有许多的譬喻,例如《大宝积经》中,佛陀将苦谛「喻如怨贼,如痈如箭,如狱闭系,如器坏败,是不自在,即是无我。」在《四谛论》中,更对四谛作了诸多的譬喻,例如:
1.苦如病,集如病因,灭如无病,道如治病药。
2.苦如火,集如薪,灭如火尽,道如火尽因。
3.似怨名苦,结恨名集,除结恨名灭,能除因名道。
4.似衣名苦,似尘名集,尘净名灭,净因名道。
5.苦如债,集如贫,灭如离贫,道如财物。
6.苦如烧热,集如烧热因,灭如清凉,道如凉具。
7.苦毒发,集谛如毒,灭如离毒,道如阿伽陀。
此外,佛陀看「世间凡夫,虽为取阴所害,犹起依著;如依怨家,谬为亲友。依所安爱名集,因此安爱,住三有狱,不求出离;譬如狂囚。」所以,佛陀不厌其烦的一再对四圣谛作种种的解释、譬喻,目的就是要吾等凡夫:「苦应知,集应除,灭应得;为此三事故,修圣道。」(《四谛论》)
三、大乘佛教四弘誓愿的开展
佛 法不只以苦集灭道来解释宇宙人生的现象,佛法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所以光是说明苦集灭道的真理,这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愿力、修行、实践,这正如四圣谛的内容--要断集、除苦;要修道、入灭,从而到达人生的解脱之境。因此,从四圣谛延伸而开展四弘誓愿、六度行门,就是提供了人生解脱的方便。
说到四弘誓愿,就是一个菩提心愿!因为菩萨发心,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一切都是为了契合真理,一切都是为了证悟圆满。所以,从四圣谛而到达四弘誓愿,这是很自然的程序、很自然的次第、很自然的目标,所以有四弘誓愿来补助四圣谛的真理,就显得更加的圆融、更加的切实了。
因为,当你知道苦,而没有发愿去度苦,又怎能称为修行,又怎能成为菩萨呢?因为当你知道集,而没有发愿去断集(烦恼)又怎能入道呢?因为即使你有无量的法门,而没有修学,不要说不能成就无上佛道,即使是人间问题,你懵懂无知、不学无术,对正道不能契入,又怎能成就菩萨佛道的满愿呢?
所以,在原始佛教里,当通达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应该继续承受「四弘誓愿」的启发、奉行、实践。
因为,当无边的众生在受苦,尤其在生死苦海里轮回、在生死苦海里沉没,我怎能不发愿度这些沉溺的众生登上彼岸呢?
因为,当我看清楚众生之所以受苦的原因,都是由于烦恼业集綑缚了自己的心灵,我又怎能不发愿去为众生解除桎梏、消除众生的业集烦恼,还给他们一个逍遥自在、离苦脱困的人生呢?
当然,要想断集离苦,不是容易的事情,不但自己要发心立愿,断集离苦,而且要靠他人的愿力,带领我们修道,带领我们离苦,带领我们断集,带领我们涅槃。
佛法有所谓易行道、难行道,五乘道、大乘佛道;所谓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我怎能舍弃无上的法门,而不成就无上的佛道呢?
所以,通达、了知四圣谛的真理之后,要学菩萨不舍一法;更要用四圣谛的佛法基础,再实践四摄六度的行门,来完成菩萨道的四弘誓愿。
诚如省庵大师说:「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劝发菩提心文》)
《大智度论》也说:「作福无愿,无所标立;愿为导御,能有所成。譬如销金,随师而作,金无定也。」(卷七)同卷又说:「庄严佛国事大,独行功德难以成就,须藉愿力方能达成。如牛力虽能挽车,亦须御者方有所至。」
由此可见,入道之由,莫不行愿,因为「果」虽然是由「行」所招感,但是如果没有「愿」力,即使是行,也无法到达所期望的目的。例如,船在海中,没有方向;人在路上,没有目标,虽然向前行走,如果没有行愿,何能有到达佛国净土的希望呢?所以发心立愿是成就一切事业的重要助缘与动力。
根据经典记载,过去诸佛莫不由发愿而成。如: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而成就净土(《无量寿经》卷上)、释迦牟尼佛发五百大愿而成就佛道(《悲华经》卷七)、弥勒菩萨奉行十愿而能当来下生(《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药师如来为灭除众生病苦而发十二大愿,终于成就琉璃佛国(《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等。乃至文殊菩萨十二大愿而成就般若智能(《佛说文殊师利行经》)、普贤菩萨十大愿,愿愿归入华严愿海(《华严经》)、观音菩萨发十大愿而能苦海渡生(《法华经》)、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经》)等,可见每位菩萨都有无限的誓愿,才能完成他们的修行。
诸佛菩萨之愿,归纳起来,都离不开四弘誓愿。例如普贤十大愿:六者请转法轮、九者恒顺众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四者忏悔业障,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五者随喜功德、八者常随佛学,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七者请佛住世、十者普皆回向,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是一切菩萨的「总愿」,有关四弘誓愿的内容与解释,散见于诸经论,例如:
(一)根据《六祖坛经》之说,即:
1.众生无边誓愿度,意谓菩萨誓愿救度一切众生。
2.烦恼无尽誓愿断,意谓菩萨誓愿断除一切烦恼。
3.法门无量誓愿学,意谓菩萨誓愿学知一切佛法。
4.佛道无上誓愿成,意谓菩萨誓愿证得最高菩提。
(二)《道行般若经》所说的四弘誓愿,则有所不同:「诸未度者悉当度之,诸未脱者悉当脱之,诸恐怖者悉当安之,诸未般泥洹者悉皆当令般泥洹。」(《道行般若经卷八·守行品》)
(三)《法华经》中所举的四弘誓愿,与《道行般若经》大致相同,惟所用文字较为简单,其曰:「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虽然文简,而意义严谨,实有所一致也。
(四)《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说的四弘誓愿,正是把四圣谛的苦集灭道关连起来,经中说:「所谓四弘誓愿,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未安道谛令安道谛,未得涅槃令得涅槃。」(《璎珞经》卷上)由此可知,四弘誓愿是为了要让「苦集灭道」得到一股后加的力量,而能成就佛道。
(五)《陀罗尼杂集》中又有不同的说法,他说:
1.心如大地,这是说菩萨的誓愿,心如大地,长养众生道芽善种。
2.心如桥船,这是说菩萨的誓愿,心如桥船,运渡众生达于彼岸。
3.心如大海,这是说菩萨的誓愿,心如大海,涵育众生,同得真源。
4.身如虚空,这是说菩萨的誓愿,身如虚空,包容万物,与诸众生平等无二,同证法性。(《陀罗尼杂集》卷三)
(六)《摩诃止观》和《六祖坛经》所说类似,亦以:「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佛道无上誓愿成。」(《摩诃止观》卷十下)《六祖坛经》为「法门无量誓愿学」,《摩诃止观》为「法门无量誓愿知」,两者只有一字之差,可能只是诸师的用字不同而已。
(七)密宗的《受菩提心戒仪》里,说法又不同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福智无边誓愿集,法门无边誓愿学,如来无边誓愿事,无上菩提誓愿成。」成为五句,又称五大愿。当初译者,心意不同,加出「如来无边誓愿事」,这又是有另一番的解释了。
(八)日本天台宗所诵持者:「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知,无上菩提誓愿证。」日本的佛教传承自中国的大乘经典,他们遵守译经的规章,不另加己意,实属难能可贵。
《楞严经》说:「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发心立愿要合于大、正、圆、真,也就是所发的愿,不受世间物欲、名位、权势所诱惑,甚至不管遭遇任何艰难困苦,即使攸关生死,也绝不忘失自己的誓愿,一心只为求证无上菩提,只为救渡众生出离生死洪流,如此发愿,才不会偏离正道。
根据《翻译名义集》说,学佛应发三种心:发大智心、发大悲心、发大愿心。这就如《成佛之道》说,行菩萨道应发三种心,即:般若心、大悲心、菩提心。
所谓发心,即依四弘誓愿,以菩提心为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因为: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 所谓「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学佛的人,除非甘心做个小乘的自了汉,否则弘法度众就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因此,只要是大乘行者,都应该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心。
但是,发度生的愿心容易,讲大话、喊口号也容易,然而能够在佛前和众人之前,敢说我要度无边的众生,这就很难了。
再说,所谓「度众生」,并不是说看到众生挨饿,我就给他饭吃;看到众生患病,我就给他医疗。只有吃饭、医疗,不能增加智能,不能了脱生死,这对众生没有大益,所以《金刚经》说:「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而实无一众生可度者。」这一种度生而不著相,发最胜心、最上心、无颠倒心、无量无边的发心,才是真正的「众生无边誓愿度」。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 学佛,其实就是在与自己的烦恼魔军作战,能够战胜烦恼,自然能显发自己的真如自性,自能趣向佛道;反之,如果连自己的烦恼都无法断除,而在生死苦海中轮回不已,更遑论要广度众生了。所以学佛首先要健全自己,要誓断一切烦恼。
所谓「烦恼」,最大的中心主帅就是「我执」;主帅下有贪瞋痴,是各军的总司令,它所统领的中阶干部,曰「中烦恼」,下面的部卒,就是「随烦恼」,总计有八万四千。想想吾人也着实脆弱,只凭一己之力,面对八万四千的烦恼,若不以大愿力支持,稍有不慎,则全军覆没,永远沉沦,可不哀哉。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 学佛既然要发度众之心,首先自己要具备各种知识、能力。在古代印度佛教有所谓的「五明」,即:声明(语言学、声韵、训诂、音乐)、工巧明(科技工艺的知识)、医方明(卫生保健、医药的知识)、因明(逻辑推理、论理学)、内明(专心思索五乘因果妙理之学,或表明自家宗旨之学)。
以上五明,涵盖面虽广,然而在今天多元化的社会,似乎已不敷所需,这不过是在说明菩萨为度一切众生,当学一切法门。例如现在的科学、心理学、管理学、信息学,再再都需要具备。
在《华严经》中,一直鼓励菩萨要广学多闻,光是今日人间的语言学、考古学,这就叫人心烦意乱,何况佛法里的经律论三藏、戒定慧三学、各宗各派、各种法门,要不舍一法。所以,今日的学道者,不可排斥他人,不可排斥他法,只要是正派的,都是身上的六根八识,又何必重此轻彼呢?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 学佛最终目的是为了成佛,成佛虽然不容易,须经「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方能成就。但是今人一听到佛道遥远,须经三大阿僧只劫,即生退心。这种急功近利,不能有决心、毅力,勇往直前,义无反顾者,确实是不容易到达佛道的目标,所以在《法华经》中,佛陀不得不善巧方便的建设「化城」一座,以接引怯弱的众生,渐次成就佛道。(〈化城喻品〉)
其实,佛陀当初为了成道,不只是降诞、出家、修道,便能完成;他还必须要经过降魔的阶段。所谓外境有声色货利的魔魇,内心有贪瞋愚痴的鬼怪;在千生万死中,难免没有怯弱的时候。一旦心生退怯,就容易为魔魇鬼怪所击倒,所以成佛着实不易。然唯其不易,所以难成能成,如此才更加懂得佛道的宝贵。
四、从四谛义到四弘愿的实践
大乘的四弘誓愿,即是依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起的深誓弘愿。智者大师曾在《摩诃止观》卷一说明:四圣谛的意义发展,就成为四弘誓愿。因为修习苦、集、灭、道四圣谛而发菩提心的大乘菩萨,就要实践菩萨道,就要以四弘誓愿来阐扬四圣谛的真义。
因此《璎珞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四圣谛名者,便能与人作良佑福田。何以故?世尊,此善男子女人,兴建弘誓不自为身;欲于空际济度众生,皆得至无余泥洹界而般泥洹。(〈成道品第十三〉)
从这一段经文中,足可看出四圣谛中已有四弘誓愿的义蕴了。
此外,佛陀在《阿含经》中,常以广、无量、无上来形容,与「四弘誓愿」的说法不谋而合。例如:
佛陀开示法要时,说:「我广为说法,示教利喜已!……汝当受持,广为人说。」(《长阿含经卷第三·游行经第二中》)、「我法善说,发露广布,无有空缺。」(《中阿含经卷第五十四·阿梨吒经第九》)、「诸有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多广演其义。」(《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八)、「我等常所说法,所谓四谛,以无数方便而观察此法,分别其义,广与人演。」(《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九)。
弟子闻法则说:「我今闻已,得广知义。」(《中阿含双品大空经第十》);修行则以「已生善法为久住不忘、不退、增长、广大修习具足故。」(《中阿含·例品例经第十一》)、「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中阿含·例品阿那律陀经第八》)、「极广极大,不望其报,智者称誉,善具善趣,善受善持。」(《中阿含·晡利多品持斋经第一》)、「若有信梵志、居士往至众园,广施作福,我等自手作福。」(《中阿含·后大品加楼乌陀夷经第一》)、「若受衣被、饮食、床榻、汤药及若干种诸生活具者,彼所供给,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中阿含·双品马邑经第二》)、「比丘但念自饶益及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比丘!如是聪明比丘黠慧广慧」(《中阿含·心品心经第一》)、「比丘广学多闻,守持不忘,积聚博闻,」(《中阿含·梵志品瞿默目揵连经第四》)、「当观等正觉,柔软金色身;不调者能调,广度海流人」(《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四)、「诸上座所说偈、比丘尼所说偈、尸路偈、义品、牟尼偈、修多罗,悉皆广诵。」(《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故知一切众生所著、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众生不自觉,如来之言教;常当普惠施,专向真人所。志性以清净,所获福倍多;等共分其福,后得大果报。所施今善哉!心向广福田」(《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复有四法,谓四思惟:少思惟、广思惟、无量思惟、无所有思惟。」(《长阿含经》卷第八)、「慈心广大,无二无量,无有结恨,遍满世间。」(《长阿含经》卷第八)等。
佛陀不但一再勉励弟子要「广大修习」、「广施作福」,乃至说到功德、慈心、愿力时,则说「无量功德海」、「获无量福」、「无量众善」、「修四无量」、「欢喜无量」、「慈心广大,无二无量」、「无量思惟」、「忧恼无量」、「度人无量」、「无量无限」、「无量闻」、「无量智」、「安隐无量」、「无量心」、「使人悦无量」、「致问无量」、「无量寿」、「受乐无量」、「无量生」、「无量善修」等;以及以「无上法轮」、「无上正真觉」、「佛为无上尊」、「如来无上智」、「求成无上道」、「无上证」、「无上梵行」、「戒无上」、「恭敬无上」、「忆念无上」、「无上士」、「成无上道」、「无上菩提」、「无上清净」来形容佛法的尊贵等。从以上这些词意,均可看出《阿含经》中已隐然蕴含大乘的思想。
甚至,《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二·结禁品第四十六》说「如来有漏尽,成无漏心解脱、智能解脱;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受有。」以及《杂阿含经》卷五十说:「诸漏已尽,所作已作,已舍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
此中,「生死已尽」,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
「重担已舍」,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
「梵行已立」,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
「所作已办」,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
除此之外,在四阿含经中蕴藏四弘誓愿之思想的经文,俯拾即是,列举如下:
(一)众生无边誓愿度
「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昆虫;彼于嫉恚净除其心。」(《中阿含·业相应品伽蓝经第六》)
「不惑苦、集、灭、道,……弃舍刀杖,有惭有愧,有慈悲心,饶益一切乃至昆虫,……彼于非梵行净除其心。」(《中阿含·王相应品鞞婆陵耆经第六》)
「我今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中阿含·王相应品鞞婆陵耆经第六》)
「信者能令入信,建立于信;立戒者以净戒;悭者以施;恶智者以正智令入建立。」(《杂阿含》)
「如来长夜慈愍安慰一切众生,亦常叹说安慰一切众生。……世尊说法,我悉受持,令我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杂阿含》卷三十二)
「若优婆塞成就十六法者,是名优婆塞自安安他。……若优婆塞具足正信,建立他人;自持净戒,亦以净戒建立他人。」(《杂阿含》卷三十三)
「如是真实教法显现,断生死流,……当观自利、利他、自他俱利,精勤修学。」(《杂阿含》卷十四)
「比丘成就十一法者,能自安乐,亦能安他。」(《杂阿含》卷四十七)
「如来出现世时必当为五事。云何为五?一者当转法轮,二者当度父母,三者无信之人立于信地,四者未发菩萨意使发菩萨心,五者当授将来佛决。若如来出现世时,当为此五事。」(《增一阿含》卷廿七)
「诸佛世尊常所施行慈念一切有形之类,今已施行,汝等常乐闲居树下,勤加精进,勿有懈怠。」(《增一阿含》卷三十)
「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为力弘益众生。」(《增一阿含》卷三十一)
「一人不度,吾终不舍。」(《增一阿含》卷三十三)
「我亦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增一阿含》卷四十)
「以四等之心,覆护一切,无量无限不可称计,身、口、意净。」(《增一阿含》卷四十)
「尔时,如来名称远布,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度人无量,出现世间。」(《增一阿含》卷四十六)
「今尊者所说亦复如是,无数方便而说法教。我等今日自归如来法及比丘僧,唯愿尊者听为优婆塞,尽形寿不复杀生!」(《增一阿含》卷四十六)
「彼释迦文佛如来、至真、等正觉,愍念一切蜎飞蠢动,如母爱子,心无差别。……如来所说言教,必然不疑,愍念群生,所济无量。」(《增一阿含》卷四十七)
「如来多所饶益,多所安乐,以慈愍心利益天人,不见过去、未来、现在多所饶益,多所安乐,如佛者也。」(《长阿含》卷五)
(二)烦恼无尽誓愿断
「多闻圣弟子离邪见,断邪见,行于正见而不颠倒,……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彼于邪见净除其心。」(《中阿含·业相应品伽蓝经第六》)
「尊师乐住远离,中、下弟子亦学舍离,中、下弟子以此可称。尊师若说可断法,中、下弟子便断彼法,中、下弟子以此可称。」(《中阿含·秽品求法经第二》)
「未净众生令净,已净者重令净。」(《杂阿含》卷三十)
「无始生死,长夜轮转,不知苦之本际。是故,比丘!当如是学:断除诸有,莫令增长!」(《杂阿含》卷三十八)
「若彼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阿罗汉果。」(《杂阿含》卷四十一)
「此五盛阴永以灭尽,更不复生,故名灭尽。」(《增壹阿含》卷廿六)
「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智能解脱,于现法中以身作证而自游化,度魔境界至无为处。」(《增一阿含》卷三十九)
「诸恶之法念当舍之。如是,比丘!当作是学!」(《增壹阿含》卷四十)
「有十念广分别修行,尽断欲爱、色爱、无色爱、憍慢、无明。」(《增壹阿含》卷四十二)
「于现法中得尽有漏,亦令后世诸漏之病皆悉除尽。」(《增壹阿含》卷四十二)
「当念舍离十恶之法,修行十善法。如是,比丘!当作是学!」(《增壹阿含》卷四十三)
「云何七知法?谓七勤:勤于戒行、勤灭贪欲、勤破邪见……」(《长阿含》卷九)
「净修梵行,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成阿罗汉。」(《长阿含》卷十七)
(三)法门无量誓愿学
「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中阿含·业相应品思经第五》)
「长老比丘广学多闻,……如是诸法广学多闻,翫习至千,意所惟观,明见深达。」(《中阿含·舍梨子相应品成就戒经第二》)
「无事比丘行于无事,当学护诸根,……当学精进而不懈怠,……当学正念及正智也,……当学知时及善时也,……当学知坐及善坐也……」(《中阿含·舍梨子相应品瞿尼师经第六》)
「彼因惭愧羞厌故,便住善相应舍,是妙息寂,谓舍一切有,离爱、无欲,灭尽无余,诸贤!是谓比丘一切大学。」(《中阿含·舍梨子相应品象迹喻经第十》)
「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已修行一法,便有名誉,成大果报,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便成神通,除诸乱想,逮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佛。……诸法之本,如来所说。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此妙义,诸比丘从如来闻已,便当受持!」(《增壹阿含经》卷第二)
「常当念修行其法,在闲居之处,坐禅思惟,勿有懈怠。」(《增壹阿含经》卷三十)
「诸比丘!常当学正意,除去嫉妒;修行威仪,所说如法。」(《增壹阿含》卷二十六)
「比丘当知:我法甚为广大,无崖无底,断诸狐疑,安隐处正法。若善男子、善女人,勤用心不令有缺,正使身体枯坏,终不舍精进之行,系意不忘。……当如是学!」(《增壹阿含》卷四十二)
「汝等当勤修善行,以修善行,则寿命延长,颜色增益,安隐快乐,财宝丰饶,威力具足……比丘亦如是,当修善」(《长阿含·第二分转轮圣王修行经第二》)
「一者内身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内外身观,精勤不懈,专念不忘,除世贪忧。」(《长阿含·第一分阇尼沙经第四》)
「漏尽比丘逆顺观察。如实觉知。如实见已。世间贪嫉。恶不善法不漏不起。修四念处。多修多行。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多修多行。」(《长阿含经卷九第二分十上经第六》)
(四)佛道无上誓愿成
「若有一人不喜斗诤,称誉止诤者,此法可乐、可爱、可喜,能令爱念,能令敬重,能令修习,能令摄持,能令得沙门,能令得一意,能令得涅槃。」(《中阿含·秽品黑比丘经第八》)
「远离一切垢,逮得涅槃道,究竟于苦边,是名备众德。」(《杂阿含》卷三十五)
「当勤恭敬、系心、畏慎,随他德力诸修梵行上、中、下座,威仪满足,……乃至无余涅槃,当如是学!」(《杂阿含》卷四十七)
「涅槃者,是比丘善趣。汝今比丘!当求方便,得至涅槃。」(《增一阿含》卷二十六)
「寻欲得道果,不由生死渊;愿欲至涅槃,懈怠而不克。」(《增一阿含》卷二十七)
「当发誓愿,无愿不果。所以然者,……若长老比丘不发誓愿者,终不成佛道。」(《增一阿含》卷三十八)
「当专其心,无放逸行,亦求方便,成贤圣八品之道;依贤圣道已,便能自度生死之海。」(《增一阿含》卷三十九)
「著此慈仁之铠,降伏魔官属,坐树王下,成无上道。……知慈最第一,慈者最胜之法也!阿难当知:故名为最胜,行慈心者,其德如是,不可称计。当求方便,修行慈心。」(《增一阿含》卷四十一)
「若有众生奉行十法,便生天上;又行十法,便生恶趣;又行十法,入涅槃界。……其十法得至涅槃者,善修奉行。」(《增一阿含》卷四十三)
以上所引经文,可知世人学道,大都有学道的因缘;苦,是学道的增上缘。小儿小女玩得快乐的时候,他不会想到父母;一旦被人欺侮,受到挫折,他就会哭著喊爸爸妈妈了。
学生、部属、徒众,当他顺利、安乐的时候,他不会找长官、领导;一旦遇到困难不能解决,他就要找人诉苦了。
他的挫折、苦难,必定是有原因的;然而他不去找原因,只在果上计较,所以必须要人为他点破,告诉他,之所以发生苦果,必定有一个业集的原因。所以,他有苦,才要人间来帮助,来度化,这就是因苦而入佛道。
当小儿小女受苦的时候,就必须有父母愿意为儿女解决困难;当学生有了困惑的时候,就必须有一位愿意为学生解惑的老师。所以,受苦的儿女、学生求助于大人;有力的大人必须愿意为学生解决困难痛苦。所以以苦集为开始的四圣谛,当然就需要救苦救难的大愿者了,因此四圣谛和四弘誓愿,自然而然就有了这一层密切的深厚关系。
轮回流转的苦难众生,当然也想找寻一个安全的彼岸,只是苦于不知道度船在那里。所以,能为人师的圣贤,他乘著大愿船,具备有很多的救生设备,而快要沉没的众生,能带他登上彼岸;正如迷途的众生,找不到出路,见不到天日,如果有一位导师,能够指引他学道,超越障碍,见到光天化日的涅槃,这就是出世的灭道,这就需要发「四弘誓愿」的圣者给予因缘了。
中国的四大菩萨,他们就是四弘誓愿的代表者;他们不但是四圣谛「苦集」的解决者,也是「灭道」的完成者。例如:
1.观音菩萨因为有大悲心游诸世界,他看到世界上的众生受著三毒(贪、瞋、痴)之苦,受七难(火难、水难、风难、刀难、鬼难、囚难、贼难)之迫害,所以他能寻声救苦,满足众生的求愿,所以也就实践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愿。
2.地藏菩萨因为有大愿力,所以发心到地狱里度众生。所谓地狱的痛苦,就是贪瞋痴慢,就是刀山剑树;因为这些烦恼业集的痛苦,有了大愿的地藏王菩萨来救助,所以地狱也就有了佛日的光辉了。
3.文殊菩萨因为有大智能,具足种种不可思议功德,让人从邪归正、从迷取觉、从苦得乐、从非而是,给予种种的方便,给予种种的所学,所以是「法门无量誓愿学」。
4.普贤菩萨因为有大行力,以鼓励对人格的尊重,要赞美他人的美德,要有施舍众生的欢喜,要有惭愧自谦的实力,所以他能导万行而归净土,让所有苦难的众生都能得救,这就是所谓的「佛道无上誓愿成」。
此外,古来多少高僧大德为「正法能久住,众生得离苦」而发下弘愿。譬如:富楼那甘愿舍身,边疆弘法;睒子菩萨发愿,以泪化为大海,滋润众生;沩山灵佑禅师愿作一只老怙牛,为众生作依怙;智舜和尚割肉,为救一雉等。种种的弘愿,不惜身命,都是为了完成菩萨道;即使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也曾割肉餵鹰、舍身饲虎,如果没有大愿力,何能作此牺牲?
又如:须达拏太子满人所求,不逆人意(布施)、小沙弥宁舍生命,不犯戒律(持戒)、白隐禅师宁受苦难,不作辩白(忍辱)、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精进);更有禅宗的诸大禅师不自堕落,起定说法(禅定),以及玄奘、太虚大师的慧解度众(般若)等,都留下千古模范。正如国际佛光会三昧修行法所唱诵的:「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以说,这都是因为了解四圣谛,而能把四弘誓愿发展到了极致的明证。
总之,悲智愿行圆满,就是佛陀;集合四大菩萨的功德成就,就是到达一个正觉圆满的理想世界了。
结语
佛陀说法,所谓「观机逗教」、「应病与药」;有契理的佛法,也有契机的佛法。尤其,「四依止」更为我们订下了宗旨,就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只要能本诸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而到四弘誓愿,尽管有种种的应机说法,但都有程序性、时间性;因为懂得时间,程序,才能有适应性而融通的佛法。
因此,佛陀的教法,常常同样的一个道理,有时在这里如是说,换了一个地方或不同根机的对象,便有不同的说法。因为佛陀善于「应机说法」,有时候说「有」,有时候说「空」;有时候论「性」,有时候谈「相」;有时候讲「体」,有时候议「用」,所以学佛不要执著文字表相,要懂得「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以佛法发心立愿、精进不懈、积聚福德因缘,从了知苦集灭道而到实践四弘誓愿,如此成就佛道,则不为难矣!
现在的佛教界,异说纷纭,当然由于聪明才智、慧解的不同,所以对佛法的认知就有深浅、利钝的分别了。就如有两个沙弥分居在东西二个寺院。东寺的沙弥与西寺的沙弥经常奉师父的指示,到市场买菜,东寺的沙弥比较愚笨,西寺的沙弥比较聪慧。
有一次外出买菜,在十字路口相遇的时候,东寺的沙弥就问西寺的沙弥道:「今天要到那里去?」
西寺的沙弥回答道:「我的腿走到那里,就到那里去!」
东寺的沙弥一听此话,不知如何回答。回寺告诉师父,师父怪他愚笨,怎么不会反问他:「如果你的腿不走,请问你要到那里去?」
东寺的沙弥听后,又有一天,同样在十字路口相遇,东寺的沙弥再问西寺的沙弥:「你今天到那里去?」
西寺的沙弥说:「风吹到那里,我就到那里!」
因为回答的内容变了,东寺的沙弥又是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回去后师父又再怪他:「为什么你不问他:如果没有风,你又要到那里去呢?」
东寺的沙弥只有再等机会。果然有一天又在十字路口相遇,东寺的沙弥便胸有成竹的问西寺的沙弥:「你今天要到那里去?」
西寺的沙弥到了这时候才直截了当的说:「我要到市场买菜去!」
「到市场买菜去!」就这么平常简单的事,却要经过那么多的过程才能懂得,何况对于「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之大小乘佛教融和的开展,如果没有通达的聪慧、悟性来把它们连贯起来,自然也就不容易圆满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