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出家是怎样一种体验?要遵守怎样的戒律?

发布时间:2023-04-27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在唐朝出家是怎样一种体验?要遵守怎样的戒律?

  唐朝是我国佛教繁荣的时期,宏伟的佛教寺院,精湛的佛学著作,规模空前的译经事业,还有谆谆善诱的高僧。在当时,一个人发心想要出家,要经历怎样的程序?出家后又要遵守怎样的戒律呢?

可以随意出家吗?

  答案是不可以。

  唐朝时候,明令禁止僧尼私自出家的行为,对于未经官方许可而私入道的行为,处罚是相当严厉的。

  《唐律疏议》私道条对于私入道僧尼及相关人员都要进行处罚。私入道的僧尼本人及使其入道之人,都要受到杖一百的处罚。如果是其家长使私入道,则罚家长,私度僧尼本人不受罚。

想要出家怎么办?

  在唐代出家主要有童行制和恩度等途径。

  童行

  首先是发心之人经过父母同意入寺为童行。童行,也称为童子、行者,是未被剃度称为沙弥之前,留有长发,居于寺院的发心出家者。这是为了考察他们出家的动机和求道的信心

  被寺院接受的童行,由寺院指定依止师长,师长为之起法名,此时须向官府申报,登录童行籍。童行阶段,发心者须进行适当的经法学习,念经求度者,温习经业,不得懒惰,同时还要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

  试经度僧

  童行经由试经考试取得正度资格,接受由官方交付的度牒,这样才可由师父举行剃度仪式,正式出家。

  试经度僧,也称试度,度僧时,令请求出家者读诵经论,且陈述其义,以试验学力。例如唐中宗时期,就曾试经《法华经》,内容包括诵经及解答经意。后来,也曾以背诵经文五百或七百纸作为试经内容。

  若合格者由官府发予度牒,自此得到政府许可,等到诸方开坛受戒时去纳受具足戒,受戒后发给戒牒,成为正式的具备合法身份的僧尼。

  因此,一般唐代民众出家的过程是这样的,申请出家——比试经文——祠部发牒(度牒)—— 戒坛受戒等程序,即:

  1、入寺为童行,学习经业;

  2、师主向州府相关长官提出得度申请;

  3、童行接受州府经典试验;

  4、试经合格者由州府向朝廷奏请得度许可;

  5、准敕后,由尚书祠部发放度牒;

  6、由师长依度牒正式为之剃度。

  特恩度僧

  另外,逢皇帝寿辰等重要日子,在皇帝的特别恩许之下,也会给予度僧名额。

  有名望的高僧大德也可以向皇帝提出请求,特恩度僧,如玄奘法师就曾为善洛、法通、处俨等请求恩度。

  还有针对个别人的特别恩度,窥基就是在唐太宗的许可下,成为玄奘的弟子

出家之后要注意什么?

  成功出家,成为一名正式的比丘,这样就可以了吗?答案是还远远不够。和现代一样,在唐朝,出家为僧之后,自然也要遵守很多戒律。

  随着玄奘《瑜伽师地论》的译出,其中《菩萨地》集印度菩萨戒之大成,是当时乃至后世汉地大乘菩萨戒的主要律典之一。

  道宣撰写《释门章服仪》、怀海禅师制定《百丈清规》,规范了当时僧人的行为、僧团内部的惯例制度等。

  要住寺修行

  出家后,僧尼即在隶属的寺院里修行,不得随意出行,也不能隶属其他寺院或住于俗家。当然,在征得寺院住持许可的情况下,僧尼可以到全国各地寺院求师问道、巡礼圣迹,寻访佛法。

  还要注意的是,除了高僧大德外,一般僧尼外出,是禁止骑马的。

  要精进、戒行无阙

  僧尼要精进、戒行无阙,社会对于出家僧尼奉法守戒及戒行高洁者都是很推崇的,朝廷会为他们提供物质上的保障,以便他们能够安心修行。

  不淫欲、不偷盗、不妄言吉凶

  僧尼若违犯不仅要被强制还俗,还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另外,僧尼妄言吉凶也是被禁止的。卜相、疗疾等行为,也常有敕令禁止。

  不得非法聚财

  按照佛教戒律的规定,出家僧尼不能像世俗人一样追逐经济利益,更不能利欲熏心。唐初推行的均田令中有对僧尼授田的规定,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

  在唐代出家为僧,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然而,正是在这样规范的制度下,通过层层选拔,才能够在当时建立起一个高素质的僧团,促成了佛教全面的繁荣兴盛。

【文章原创作者:站群服务器 http://www.558idc.com/mggfzq.html 欢迎留下您的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