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想要离苦得乐,改变命运,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断恶行善。“诸法由因生,彼因如来说。”这里的“诸法”指的是一切缘法,也就是是属于轮回和涅槃的一切法;“由因生”,就是指一切法由因而产生的。“彼因如来说”,这个“因”,就是佛说的业——善业、恶业。“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大沙门是什么?大沙门就是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说了,业有白业和黑业。白业就是善业,黑业就是恶业。善业的果报是快乐的,所以用白色来形容;恶业的果报是痛苦的,所以用黑色来形容。快乐的因是善,痛苦的因是恶,都是因果关系。有因就有果,因不结束,果不会结束。所以,如果你不愿意感受痛苦,想远离痛苦,就要先断掉恶业。因结束了,果就结束了,痛苦也就结束了。
我们曾经都做过很多恶业。若是不忏悔,不将罪业消掉,它们就会结果,所结的果就是痛苦。想要远离痛苦,我们从现在开始就不能再造恶业,这样就不会再感受痛苦了。如同没有火,就没有烟一样。火与烟是因果关系,火熄灭了,烟自然就没有了。要明白这些道理,并且对这些道理生起定解,这叫因果正见。
快乐和善业也是因果关系。你要享受永远的快乐,就要通过做善业去种快乐的因,而且要保护你所做所修的善业,不要让它们毁坏或消失。这样不断地去做善事,尤其是做无漏的善事,就会积累到永远快乐的因。有漏的善是暂时快乐的因,要永久地快乐,就去修永恒快乐的因,即无漏的善根。什么是无漏的善根呢?就是有无我和空性智慧摄持的十善业或其他善业。没有无我或空性智慧摄持的十善业或者其他善业,都是有漏的,只能获得暂时的快乐,获得人天的一些福报而已,根本得不到永恒的快乐。暂时的快乐是一种表面上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永恒不变的,即那种大乐。
大沙门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以及他所有的弟子都是沙门。沙门是勤息的意思,就是要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你是不是佛的弟子,就要这样衡量。如果你在勤修三学,息灭三毒,那你就是沙门,就是佛弟子,就是真正的佛教徒。
万法皆空,但因果不空。“万万不可以高深见解的法语轻视因果。”现在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我们借修无我和空性,用一些高深见解的法语来轻视因果。轮涅一切法都是空性,都是无我的,但不是没有因果。在空性的境界里是没有因果的,但是那不等于没有因果。就好比在我们实修中心的院子里没有牦牛,但是不等于没有牦牛。禅宗有这样的见解,我们讲大圆满正行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见解,善业恶业都是空的。无论被白狗咬还是黑狗咬,咬出来的血都是红的。同样道理,无论是执着善还是执着恶,都是执着,都会影响你成就,影响你功德圆满。所以,不能执着善,也不能执着恶,都要观为空。在那个境界里,没有善也没有恶,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但是不能拿这样的境界或者见解来概括一切。在胜义谛,在空性的境界里是这样的。但是在名言谛里有善也有恶,有快乐也有痛苦。二谛是双运的。世俗谛中“有”,胜义谛中“没有”,这个“有”和“没有”是一体的,是一个意思。“有”就是“没有”,“没有”就是“有”。所以,可以说“有”善恶,也可以说“没有”善恶;可以说“有”苦乐,也可以说“没有”苦乐。
这里强调,“万万不可以高深见解的法语轻视因果。”邬金莲师(就是莲花生大士)对国王赤松德赞说:“君王,我的密乘见解极其重要。”(密乘见解就是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但是行为不能偏堕于见解方面。”一说到没有善、没有恶,就不取舍善恶了,就随便了。那是胜义谛、空性的见解。但是在世俗谛、在缘起上都是存在的,善恶也是存在的,所以要取舍善恶。否则“善空恶空黑法漫布,将成为魔见”。
刚才讲了,空不是没有,我们讲的“空”和我们所认为的空是两个意思。“性空”和一般的空不一样,一般的空是“没有”的意思,但是“性空”不是“没有”,是“有”的意思。宗喀巴大士讲的“诸法是性空的,所以远离灭边”,灭是没有、断灭,就是空。空性本身不需要靠缘起,它本身就能远离寂灭边,这是它的一个特点。我们一般情况下说缘起可以远离断灭这个边,但是宗喀巴大士讲:不依缘起,只依空性,就能远离断灭。
我们讲缘起的时候,讲的是“有”,但是这个“有”是“没有”。缘起不依赖空性,它本身就能远离“有边”,就是实有边。缘起是有法,怎么能远离这样一个有边呢?缘起是“有”,但是这个“有”不是我们所说的“有”,它本身就远离了我们所说的这个“有”。
所谓缘起不是指我们所认为的这个“有”,所以远离有边。讲空性的时候,讲的不是我们所认为的这个“没有”,所以远离灭边,很多都是偏见。一讲缘起,一说“有”,就视为实有真有;一说“没有”就认为是那种断灭,那种根本不存在的“没有”,这都是错误的。这就是《心经》里讲的道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与空是一体的。
一说“四大皆空,万法皆空”,就觉得因果也空了,就不要取舍因果了,这叫做“黑法漫布”。为什么用“黑”这个词来形容呢?因为对空性的偏见,是最大、最严重的邪见。“将成为魔见”,这是魔王波旬的见解,不是佛见。如果你有这样的见解,就直接成为魔王波旬的得意弟子了。
现在这样的人多,在汉地多,在藏地也有。藏地修大圆满正行的一些人,他们没有修加行,就会有这样的见解。他们不太取舍因果,不太重视因果,认为万法都是空的,所以因果也是空的。汉地很多修禅宗的人认为没有善恶就不用取舍善恶。这种人是愚痴的、颠倒的,他们没有真正明白空性的真谛。
“万法皆空”就是一切都空的意思;“因果不空”就是一切不空的意思。哪有不属于因果的法?这是缘法,缘法都是属于因果的,因果不空就说明一切不空。一会说空一会又说不空,到底是空还是不空啊?这就是问题。不空而空,你明白也好,不明白也好,这就是真理。你以分别念是不可能真正地体悟到的。
见解也不能偏堕于行为方面,否则将被实有和有相所束缚,而没有解脱的机会了。见解不能跟着行为走,行为也不能跟着见解走。见解是空,行为不空;见解应该是性空,行为应该是缘起。一说缘起,一说有,又都视其为实有、真有了。这样,这些缘起法,这些现象就会束缚你,你就无法解脱了。
实际上缘起和性空、世俗谛和胜义谛一定要合一,不能光理解或者去抓空性,也不能光理解去抓缘起,若是单独这样抓,是不会有成就的。“见解比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这是指尽管你的见解比虚空还高,但是取舍因果的行为比面粉还要细;见解愈高,取舍因果的行为愈要细。
帕单巴仁波切是印度的一位大成就者。有一种传说,说他是汉地禅宗的达摩祖师。他离开汉地以后来到了藏地。藏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是个长着长胡子的老人,是印度的一个大修行者,在藏地住了好长时间,传说活了五六百岁。有人问帕单巴仁波切:“如果证悟了空性而造罪,到底是有害还是无害呢?”帕单巴仁波切回答说:“如果真正彻悟了空性,绝不会造罪,因为证悟空性和生起悲心是同时的。”如果造恶业了,他肯定没有证悟空性;如果证悟空性了,他就不会造恶业。因为证悟空性和生起悲心是同一的,空性和大悲是一体的,证悟空性的同时相续中生起了大悲心,还会造业吗?造业是伤害众生的,身三恶业、口四恶业、意三恶业,哪一个不是直接或间接地伤害众生?真正证悟了空性、生起了大悲心的人,绝对不会伤害众生。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开悟了,证悟了,成就了。”那么,用这个标准衡量一下,自己的身口意是否清净?是否还在造业?第二佛莲花生大士、帕单巴仁波切都讲过,造业了就没有证悟空性。自己也要以这个标准衡量自己是否证悟空性了。如果你身口意没有造业,就说明你证悟空性了;如果你身口意造业了,说明你还是没有证悟空性。所以,不能拿高深的见解涵盖因果,自己造的业必须要自己承受。《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讲,无论是佛菩萨、阿罗汉、大成就者,还是一般的凡夫,只要造业了,就必须要承受果报,自作自受。那么,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承受果报呢?
因果、善业、恶业,有现世现报的,有来世再报的,有过了好多生生世世以后再报的。好比我们种植物一样,有些几个月就可以收获,有些要几年,有些要经过几十年。
佛讲:福田、恩田、悲田。
佛、菩萨、上师,是种福最好的良田。无论是依他们修善业,还是造恶业,果报成熟得都非常快,基本上都是现世现报。若是轻视佛、伤害佛,恶业也非常严重;若是恭敬佛、供养佛,果报也非常殊胜。菩萨也是如此,基本上也都是现世现报。具德的上师即三宝的总体,成就完全要靠上师的窍诀。所以以上师为对境造恶业或修善业,果报也是非常严重或殊胜,基本上是现世现报。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恩田是现世的父母。以现世的父母为对境,做善事或造恶业,果报也非常严重,基本上也是现世现报。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还有其他如父母般的大恩人也属于恩田,也不能恩将仇报,要知恩、感恩、报恩,否则罪过也非常严重。
悲田。悲是悲悯、悲心,比如对病情严重、恶化的人,对处在艰难困苦当中的众生,对处在郁闷、绝望境地的众生等做好事了,果报非常殊胜、不可思议。若是不怜悯他们,连一点同情心都没有,甚至还进行诽谤或伤害,恶业也非常严重,基本上都是现世现报。但也不全是现世现报,这需要具足内外很多因缘。
南瞻部洲叫业之地,就是善业或恶业的果报成熟的非常快的地方。相对来说,南瞻部洲的众生有这样一个特点,现世现报多一些。来世再报是人死了,离开了这个世界以后报的。比如说无间罪就是来世报的,死了以后不经过阎罗王的审判,直接堕入无间地狱。临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来世再报。若是具足了往生的四个因素,临终时佛会直接将他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不用经过阎罗王的审判。有的过了三世、四世、五世……甚至几十世、几百世再报的也有,这都是生生世世再报的。所以当下没有什么反应,不能认为没有报应。“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业是不会死的,总有一天会成熟的,而且会成熟在自己的身心上。所以,不要再迷茫、再糊涂、再做错事了。
“业果何者重,何近何串习,何者先造作,首当成熟果。”如果有人问:我既修善业又造恶业了,是善业先成熟,还是恶业先成熟呢?这要看善业和恶业哪一个果报严重,就先报哪一个。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修有漏的善业,先不让恶业的果报成熟。当善业的力量超越了恶业的力量时,先报善业不报恶业。如果善业和恶业轻重程度一样,哪个靠近临终哪个先成熟。所以大家要利用生命的每一刻多做善事。如果善业和恶业距离临终是相等的,往昔哪个习气重、串习力大哪个先成熟。如果串习力是一模一样的,就要按照造业的顺序,哪一个在先,哪一个先成熟。先造的是恶业,就先报恶业;先修的是善业,就先成熟善的果报。这就是业报成熟的条件。
我们一定要明白些道理,并拿这些道理来衡量自己。自己的善业与恶业哪一个重,哪一个离临终接近,哪一个串习力大,哪一个是先造的,哪一个是先修的。
因果不虚的内容,现在我们基本上都讲完了。可以说讲得很明确、很详细。大家一定要仔仔细细地对照、观察。这是在讲你,不是在讲故事,也不是在讲别人。好好地观察自己的相续,有没有真正明白、生起定解?这很重要啊!要解脱、要成就,这是必经之路!必须要有因果正见,必须要明白因果、懂得因果、修持因果。要圆满、成就这样的课程。没有因果正见,不会有其它任何正见;没有取舍因果的能力,不会有其它任何成就,这是绝对的。
希望你们认真地思考、思维,发自内心地祈请上师三宝加持,并发誓发愿,用最快的速度,让自己的相续生起因果正见,对因果生起定解。
《开显解脱道》里讲,“黑白业果永时亦不虚,于此无欺因果正道中,显现一切轮涅之诸法,虽知自作定熟于自身,我等无力如法做取舍,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能作善恶取舍求加持。”这样猛力地祈请、祈祷,才能在相续中生起因果正见,在此之前非常难啊!我们修法的时候,要依这个偈颂观想,希望平时也多念这些偈颂,同时猛力地祈祷、请求三宝的总集——上师,加持自己能够如理如法地取舍善恶,在相续中生起因果正见。这些非常重要。
你们一定要用心、认真,反复地这样发愿、祈祷、祈请,最后才能对因果生起定解,否则很难!但凭茶余饭后念一念、想一想,是不可能成就的。若是在相续中没有生起因果正见,就是一个下场——堕落恶趣,没有别的选择!有些人可能不太相信,下地狱太容易了,到时候看你相信不相信!
在相续中生起因果正见的楷模是米勒日巴。弟子们问米勒日巴尊者:“尊者您的行为已经完全超出了凡夫众生的意境。上师仁波切您最初是金刚持还是一位佛菩萨的化身呢?”米勒日巴尊者回答:“你们认为我是金刚持或者某位佛菩萨的化身,说明你们对我的一片虔诚信心,但对于正法来说,恐怕再也没有比这更严重的邪见了。我以前不是什么佛菩萨,是个罪孽深重的人,后来通过正法,通过精进修行,才获得了这样一个超凡的智慧与境界,这是法的力量。”米勒日巴尊者杀害了很多众生,是要下地狱的。但是后来他生起了出离心,依止了马尔巴上师,一心一意、不顾一切地修持正法,最后把所有的业障都消掉了,在当生获得了双运金刚持的果位,即佛的果位。
他当时为什么跑到了山上?为什么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依止玛尔巴上师学修正法?就是因为害怕下地狱,害怕感受无穷无尽的痛苦;同时也是因为相信因果,对因果生起了正见,相信通过修行一定能成就佛的果位,能获得永恒的快乐。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正见,没有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怎么能证得佛果呢?我们看看米勒日巴是怎样求法的?是怎样修法的?不是随随便便、舒舒服服、轻轻松松就能成就的。有时侯你们把修行、成就想得太简单了,太容易了!
不过我们真的有福报。我们遇到了正法,而且遇到的还是大圆满法。大圆满法是无勤之修法,但不是说懈怠也可以成就。无论修什么法,如果我们不精进,都不可能成就。这里所说的“无勤”是捷径、快速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通过漫长时间的苦修或勤奋地修行就能成就。与其他的修行方法相比较,修持大圆满法非常容易、方便、轻松地就能成就,所以说是无勤之修法。
这是宿世修来的福报。不是谁都有得人身的福报,不是谁都有闻到佛法的福报,不是谁都有遇到大圆满法的福报。你是与众不同的。无数众生都没有得到人身,你得到了;这么多人没有遇到佛法,你遇到了;这么多学佛人都没有遇到大圆满法,都没有对大圆满法生起信心,你遇到了,并对其生起了信心。
在座的各位都是有大福报的人。为什么你们能不约而同地到这里来了?就是因为有共同的福报。现在我们走的是捷径道,也就是几个月、几年就可以成就,可以圆满的方法。希望大家珍惜,珍惜机缘,珍惜福报,不要错过!有一些坎坷和磨难是正常的。你所修的法越殊胜,取得的成就越高,也许魔力会越强。但是没关系,邪不压正,正永远是胜利的,坚持下去就是胜利。我们现在已经有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也有了正确的方法,现在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坚持!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违缘肯定会有的,魔力也会有的。有些是外在的,有些是内在的。但是,我们一定要战胜它们,不要让业力牵着自己走,不要让魔力控制自己,时时刻刻祈祷三宝、祈祷上师,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相续,保护自己的正念,最终你就是个胜利者,就是个成就者!我们也可以和米勒日巴一样,即身就可以获得双运金刚持的果位!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思考题: 第十讲
1、业报成熟的条件是什么?
2、“在胜义谛上,在空性的见解里,没有善恶”。是不是就没有善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