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同,果自然不同-不得不信的现世因果

发布时间:2021-12-01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前些天有幸和父母家兄等外出旅游,一路上有说有笑,家兄是学佛人,很精进,一路上讲了很多故事,讲着讲着就讲到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讲到了末学的叔叔,或许受情绪感染父亲也第一次讲起了自己,讲起了自己的一些故事。感念父亲叔叔二人虽一奶同胞,然而命运迥异,感叹之余,想附之笔端,令末学及晚辈们有所警示:

有道是“欲知过去因,现在受者是。欲知将来果,现在作者是”换言之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恶果”,父亲和叔叔的不同境地的“果”,恰恰追溯出二人多年来所种的不同的“因”。现举二三事以证之:

一、二人境地(果)

父亲:身体健康,儿孙满堂,子女孝顺(主要是指兄妹,末学尚差),老有所养,衣食无忧…

叔叔:71岁还在打工,每月拿着400多元的工资,辛苦劳作,居无定所,鳏寡孤独,无儿无女…

二、二人为人处事(因)

1.孝与不孝

父亲至孝,作为农家子弟,父亲当上工人后将所有的收入上缴奶奶,听从奶奶安排,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8口人,每年要从2400公里以外的大西北乘车回家看奶奶,那时火车很慢,要经历7天6夜左右的时间,中间要换5次车,一个人拿4个包(就是旅行包,没有拉杆的),用毛巾系上两个包,挎在肩上,一手拎一个。后来进城,父亲带上没有城市户口的奶奶(那时候吃饭凭票供应)到身边孝养,直到奶奶去世。

而叔叔十分不孝,在农村时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让奶奶很无奈,奶奶年纪大了,还得每天做饭给他吃,他常常对饭菜挑三捡四。东北冬天很冷,为了取暖得烧柴禾,可是叔叔经常连取暖的柴禾都砍不到,奶奶只能一瘸一拐(奶奶腿不好,又是小脚)上山捡柴禾烧炕。进城后,在13年的时间里叔叔没有看过奶奶,没有打电话给奶奶,也没有寄过东西给奶奶,可是奶奶去世前后,嘴里一直念着叔叔。

奶奶去世后我见着叔叔,他从未问起过奶奶,诸如生活的怎么样?怎么去世的?怎么安葬的等等。

2.善与不善

父亲做了很多好事,但是从未给我们讲过,若不是这次举家游玩,引出话题,他可能还不讲,学了传统文化以后我们知道为善而不为人知叫“阴德”,“阴德”荫及子孙啊,感恩父亲!

父亲是苦出身,对穷人有慈悲心,单位有一个神经有点问题的工友,钱总是不够花,到月底就没钱吃饭了,当时父亲在食堂工作,父亲耐心的与他沟通,在方便的时候偷偷给他些剩馒头们之类的,时常周济,此人虽然神经有点问题,但是多年以后,见到父亲依然竖大拇指;

班组长甲饭量很大,他和他的工友在单位干最苦的活,但是由于体制的限制,并没有对膳食量作出调整,导致经常吃不饱,家中孩子多而且小,负担比较重。父亲就与其约定在其值夜班时到饭堂吃饭,多给他们打点饭,让他们吃饱。

临时工乙,收入很低,家里很穷,经常为吃饭发愁,父亲就把饭堂剩饭剩菜送给他,缓解了家里的经济压力;

工友丙孩子多,老婆没有工作,家庭条件很差,作为一线工人有没有关系,涨工资时,名额有限,父亲作为单位支部委员极力主张给其涨工资,后来工资涨了,家里的经济调节得到缓解。

……

叔叔呢,很少帮助别人,当时农村落实承包责任制,由以前的集体耕作转为家庭自主耕作,我们家缺乏劳动力,按常理叔叔应该看在父亲的面上帮助我们一下,可是叔叔从未帮助我们犁过一垄地,拔过一颗草。偶尔叔叔也会发点善心,帮别人犁犁地,叔叔犁到我们家的田地旁边也不会帮我们一下,父亲过年回来后听到此很心寒!

叔叔给别人帮忙全是为了利益,叔叔所谓的利益就是别人可以给他酒喝,只要给他酒喝,陪他喝酒,他就会帮忙,而且帮忙主要是红白喜事,象砍柴、犁地之类的事叔叔很少做。

对于贫人,叔叔的态度往往是讥讽,帮忙根本谈不上,能够不说什么风凉话就已经是不错了。

3.勤与不勤

父亲非常勤劳,我们在农村时,父亲闲不住,每年回来都要把家里很多事情弄妥当才返回工作岗位,比如家里一年的柴火,房子的漏雨问题等等;

在工作岗位上父亲年年是先进,经常受到单位的表彰。

叔叔很懒,如前连过冬的柴禾都不愿准备,叔叔自己的农田往往草长得很高他也不理会。最喜欢的事就是谁家办喜事、请客之类的他往往不请自到,这时他往往比较积极。

叔叔实际上是个聪明人,会很多手艺,比如电工、瓦工、焊工(锡焊)、篾工(筐编的很好)、木工等,应该说算个手艺人,但是因为懒惰从未见其用此手艺改善过生活,因此叔叔一直很穷,这个穷主要是懒,穷到什么程度,有一年春节叔叔连买一挂鞭炮的钱都拿不出,为了有点买鞭炮,年三十叔叔要卖柴禾换钱。

4.俭与不俭

父亲异常节俭,到现在为止,家里条件好了,父亲还是习惯穿工作服,很少主动为自己添置衣服。小时候父亲从西北回来,我们经常见到父亲穿的袜子都打着补丁。进城后发现父亲上班时骑着一辆很旧的自行车上班,除了工作服,没有几件别的衣物。

为了省钱父亲很少在外边吃饭,除了单位活动,受父亲影响我们也是,进城后很多年我们兄弟姊妹居然不知道牛肉面是什么味道(牛肉面是西北的主要面食)。吃饭时父亲总是不忍心将剩菜包括菜汤倒掉,至今依然保留喝菜汤的习惯。

叔叔,则完全不是,叔叔的原则是今日有酒今日醉,经常寅吃卯粮,在生产队时其会借支去消费。我们很小的时候,叔叔就有自行车了(那时候自行车是稀罕物),大概要父亲5-8个月的工资才能买到,父亲可是要用那点可怜的工资养活8口人呐,可以想象买一辆自行车是多么不容易,可是叔叔有了自行车后不是方便生产生活,而是到处炫耀,到处游玩。

叔叔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别人介绍他去粮库工作(工作一段时间表现好就可能转成正式工),看粮库,粮库里养了一些鸡,那时候鸡蛋较稀缺,粮库的负责人可能每天都没有吃一个鸡蛋那样的口服,但是叔叔就把粮库的鸡蛋每天早晨吃一些,终于东窗事发,被人辞退。

除了这些叔叔小时候还经常“填穴覆巢,伤胎破卵”,叔叔身手敏捷,爬树功夫极好,经常在上学的路上从一棵树上爬到另一棵树上(这也是功夫),捣毁鸟窝,将鸟蛋“没收”或者毁坏,有时甚至将喜鹊窝点火烧掉。可怜那些鸟儿,悲恻鸣号,他全然不顾,这样他上了几年的学,路边的鸟窝就遭殃了几年,被他损毁的鸟窝,破坏的鸟卵无法计算。

……

易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父亲和叔叔兄弟二人完全是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年轻时种的完全是不同的种子,年老时收获的果实也完全不同,叔叔一辈子未娶,一辈子无子,一辈子无家,一辈子孤独的果,或许这就是“果报自受”吧!

写到此我很感恩父亲,也很感恩叔叔,感恩父亲,是因为父恩如上,难以报答!感恩叔叔是因为他舍弃了自己的福报,冒着堕地狱的危险,示现警示我们晚辈,切莫学他,要多行善事,而且诸恶莫作!我们也常常以此警示自己和我们的孩子,切莫学叔叔,因为叔叔是家中的反面教材!

在此也希望叔叔能够早日了业,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