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次的讲题是「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能够无怨无悔,那是时时心胸坦荡,心胸泰然。其实无怨无悔的人生一定是从我们的心感悟出来的,当我们的心中有怨有悔,就不可能走出这样的人生格局出来。其实有怨有悔自己都会痛苦,不可能去利益他人。在我们之前跟大家的分享讨论当中,很多圣贤人的一句话就把这个道理讲得很透了。比方佛陀讲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圣贤的教诲不用多,一句话至诚的心信受,至诚的心去奉行,人生的问题就化掉一大半了。
欲知前世因。前世可以算是我们这一生之前走过的路,以至於是上辈子、上上很多辈子所作的因、所造的因,现在这一辈子来受果报。所以人真正明白因果不空,因果相续的真相,我们遇到的哪件事情能埋怨?有没有哪件事能埋怨?没有能埋怨的,都是自作自受。当然这一句自作自受不见得是坏事,种恶因当然得恶果,但种善因就得善果。当人真正深信因果了,确实没有任何的埋怨,不只没有埋怨,还会面对每天欢欢喜喜,因为每天都可以把债给还掉。大家有没有跟人家借过钱后还债的经验?比方跟银行借了五十万,这个月领了薪水还了三万、还了五万,看到那个数字一直减少,慢慢觉得身心愈来愈轻松,叫无债一身轻,所以还债是好事。这个世间没有坏事,我们会觉得坏事,那是我们的执著,我们会觉得坏事是我们生贪著,喜欢顺境不喜欢逆境。而逆境也不是真的逆境,逆境还是自己的好恶心造成的,所以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自己的心。
我们人生的怨、人生的障碍绝对不是别人造成的,是自己造成的。我们有了这分感受之后,那真的对一切人无怨。你看佛陀在前世是忍辱仙人的时候,遇到歌利王割截他的身体,诸位朋友,我们这一生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恶缘?割截身体有没有?都没有。佛陀遇到这么艰难,这么恶劣的因缘都没有生烦恼,我们还有什么好烦恼的?你说不对,他是佛陀,是不是?你看我们学佛第一个态度,学佛就要学谁?你们怎么都不讲话?所以你看态度决定一个人修学的成就,态度决定成功,不是说等我成就了,这些习气我来改,那颠倒了。是心态才决定了我们往后的发展,万法由心生。
往往师长在教诲我们的时候,最重要的教诲开始就告诉我们。我记得师长有次讲了一个主题,是「菩提心贯注在整个生命中」,两个小时的一个讲题。那时候刚好有些同修来参访,师长用短短两个小时,把整个净土宗修学的这些纲领原则讲了一遍。印象很深是师长一开头就说:学佛就是学佛的存心,佛的用心。第一句话。诸位朋友,我们想想佛有没有怨?佛有没有悔?都没有,那我们怎么学到了?我们跟谁学的?所以我们是不是真学佛?要冷静。我们脑子里有怨有悔,我们不是跟佛学,我们跟谁学?跟自己学。
......
我们听这些圣人的教诲重在力行,重在听了之后当下就转变我们人生的心态。所以诸位朋友,我们今天当下有没有契入无怨无悔的人生?我刚才讲得口沫横飞,都没有反应。你看一句,一句就可以进了。我们有时候心里会说:我才刚学一年,放不下是正常的。假如有这个想法,这一辈子都放不下,为什么?当场这个念头又是执著,明明是来佛门放下执著的,结果愈学愈执著。
这一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就代表著我们要为我们的人生负完全的责任。所有这些恶的缘分都是我们之前自己犯的过错,所以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我们听到这句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什么心境?赶快逃,变得离群索居,谁都不想见。明明长辈到家里来了,都视而不见,让人家觉得这个学佛的人行为举止怪怪的。我们学佛最重要的一个入门,放下我执,放下自私自利,这是头关。这一关没打破,我们一年级都上不去,都还是在幼稚园,都是留级,甚至於还要小心会降级,有没有?这个降级是事实,我们要依教奉行,提起高度警觉。
2006年幸福人生讲座—如何经营无怨无悔的人生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五集) 2007/2/6 台湾中坜善果林净土寺 档名:52-184-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