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兄弟反目,朋友绝交,不都是因为计较多少吗?一般人认为,分得少是吃亏,分得多是占便宜。
其实,多少不是在于物质的数量,而是在于本身的心量和道德。晚娘怕自己的亲生儿子负重,叫他挑担稻草;对于前妻所生的儿子,则叫他挑担砖块。一阵大风吹稻草被吹得无踪无影,而砖块丝毫不少,诚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话说有一户人家,父亲逝世时,留下了十七头牛,遗嘱上写明,三个兄弟分家,其分配的方式是大儿子得二分之一,二儿子得三分之一,小儿子得九分之一。十七头牛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或九分之一皆非整数,令三个儿子非常的苦恼,甚至发生口角,天天吵架都不能解决问题。邻居有一位长者,每天看这三个儿子吵闹不休,就自动将自己仅有的一头牛送给他们,告诉他们说:“这一头牛送给你们,你们就好分家了,免得你们为了多少而计较争吵。”十七头牛加上长者的一头,共十八条牛,大儿子应分得的是二分之一,得九条牛;二儿子应分得三分之一,是六条牛;小儿子应得的九分之一,是二条牛。三兄弟所分得的是九条、六条、二条,正好是父亲给他们的十七条牛,一头也不多,一头也不少。但是剩下了隔壁长者的那一条牛,于是三兄弟又把这条牛还给长者。长者丝毫没有损失,反而替三兄弟解决了问题。
自古以来,凡是有德之家,兄弟分家都是互相谦让;凡是无德之家,往往为了争夺财产而兄弟阋墙,骨肉相残。其实,自己所分得的为数是多是少,分得多的人,也不见得成功,分得少的人,也不一定会失败。所谓成败,在“多少”之外,必然另有原因。
所以,多少不是在数量上能绝对计算得清楚的,要用道德、心量和人情义理,从不比较、不计较里面,才能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