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卷上》19之乘船失釪喻

发布时间:2021-12-06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百喻经卷上》19、乘船失釪喻

  译文: 从前有一乘船渡海的人,不慎把银制的器皿掉到海里。当时他想:“我现在就在水面上做个记号,以后再来打捞。”过了两个月,他到达师子国,看到一条河,就到水中寻找那只丢失的银盆。旁边的人问道:“想做什么呢?”他回答:“我以前丢失了一只银盆,现在想找回来。”旁人又问:“在什么地方丢的?”回答说:“在刚渡海的时候。”又接着问:“丢了多长时间?”回答说:“丢失了两个多月了。”又问:“丢失两个月了,为何在这里找呢?”他回答:“我丢失银盆时,在水面做了记号,原来在水面划的记号,与这里没有不同,所以在这里寻找。”旁人又接着再问:“水虽没有不同,但你以前丢失是在别处,现在却在这里寻找,怎么可以找到呢?”这时周围的人都对此大笑不止。

  这就好比外道的修行者,不去参悟佛理,专门修习相似善法,刻意苦行,来求得解脱。就像愚蠢的人,在海中丢失银器,却在河中寻找。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写在前面:

  《百喻经》佛教文学经典,以譬喻宣扬佛法义理。全书从《经藏》12部经中取九十八喻,加上引言及偈颂,概称“百喻”。行文短小精悍,诙谐机智,生动巧妙,文浅理深。

  百喻经卷上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在鹊封竹园。与诸大比丘菩萨摩诃萨及诸八部三万六千人俱。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从座而起白佛言。吾闻佛道洪深无能及者。故来归问唯愿说之。佛言甚善。

  问曰。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何生。答曰。人从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而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答曰。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悟须陀洹果。复坐如故。佛言。汝等善听。今为汝广说众喻。

  原典:19、乘船失釪喻

  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银釪①,堕于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画水②作记,舍之而去,后当取之。” 行经二月,到师子诸国③,见一河水,便入其中,觅本失釪。诸人问言:“欲何所作?” 答言:“我先失釪,今欲觅取。” 问言:“于何处失?”

  答言:“初入海失。” 又复问言:“失经几时?” 言:“失来二月。” 问言:“失来二月,云何此觅?” 答言:“我失釪时,画水作记。本所画水,与此无异,是故觅之。”

  又复问言:“水虽不别。汝昔失时,乃在于彼;今在此觅,何由可得?”

  尔时众人无不大笑。

  亦如外道,不修正行④,相似善⑤中,横计苦因,以求解脱。犹如愚人,失釪于彼,而于此觅。

  注释:

  ①釪:同盂,食器。

  ②画水:随划随合,无法作记认,所以愚人说本所画水,与此无异。

  ③师子诸国:即僧伽罗国。意思是执师子国、师子国,宋以后的著作如《诸蕃志》作细兰。一九七二年改名为斯里兰卡。关于此国的由来,《大唐西域记》卷十一的记载很是详细。

  ④正行:真正的行业。对邪行而言。

  ⑤相似善:指似是而非的善。

  源流:《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解说:关于苦因,吕澂先生有一段概述,介绍了当时各派思想的差异和背景,可作为参考。

  当时学说有两个系统:一是婆罗门思想,认为宇宙是一个根本「因」转变而来,即所谓因中有果说。用以指导实践,即以修定为主。通过修定法去认识了那个根本因,便可达到解脱境界。二是非婆罗门思想,认为事物是多因积累而成,即所谓因中无果说。这一学说用以指导实践,形成了两派,一派走苦行道路,一派则寻求快乐。佛陀对以上两大系统的思想都不相信,另立缘起论,认为诸法是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既非一因生多果,也非多因生一果,而是互为因果。(《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第十八页)

  辨析:这个比喻故事,乍看与“刻舟求剑”的成语故事无二,意在不应不顾客观条件的变化,泥古不化,不知变通。本文中丢失银器的人,其推理更具有模糊性,表现在他可以无视海水、河水的巨大区别,只看到一点,全然不顾其他,这使人想起“盲人摸象”的故事,其结果都是一样荒唐可笑。

  因此只见到“水”的偏见与只知用苦行的方法来修证智慧,其错误是必然的。

  来源:1、《百喻经注释与辨析》荆三隆 邵之茜著

  2、《百喻经注释》弘学注释

  3、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