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命数

发布时间:2021-12-06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吴江地方有一人姓袁名黄,别号了凡。他很是聪敏博学,在他年少的时候,父亲已经去世,因为家境并不好,想停学习医,以谋衣食。有一天,在慈云寺里遇见一位老者,修髯伟貌,飘飘然若仙人。了凡看了不觉肃然起敬,就走上去同他攀谈,方知他姓孔,云南省人,精通邵子皇极数,为人占卜终身休咎,非常灵验。了凡就请他为己占卜。孔公替他起了一课,说他应以仕路进身。并为他算定终身,说明年就要进学,县考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九名,某年补廪,某年出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就应告老归家,至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寿终在家里。并断定他无儿子,且难登科。

  了凡一一用笔记下。口家之后,禀明母亲,就礼拜名师,继续读书。此后数年之间,凡遇考校名次,及补廪出贡,都和孔公所悬定的完全符合。了凡先生因此益加相信,人生进退祸福都是命中注定,丝毫不能勉强。于是对于功名利禄都淡然相处,没有希图侥幸之心了。

  有一天,他往南京栖霞山去拜访高僧云谷禅师。两人对坐在一室之中,经过三昼夜,不曾睡息。这位云谷禅师很有道行,已修得他心通,对坐三昼夜之后,就很奇怪地对了凡说道:“凡人所以不能超凡入圣的缘故,只因他心中妄想缠绕不休。现在我和你坐了三天,见你妄想很少,实是很难得的!”了凡道:“我一生的命运,早已为孔公所算走了,荣辱生死都有定数,知道妄想无益于事,所以不再妄想了。”因将孔公的话略述了一遍。云谷听了笑道:“我当你是个圣贤豪杰,原来也是凡夫知见。”了凡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云谷道:“凡夫因为不能无心,所以难免为阴阳气数所束缚。一个人果能诚心竭力,为善不倦,数就拘他不得。反过来说,如果肆无忌惮,怙恶不悛,那么,数也保他不住。你二十年来被孔公算定,一毫都不曾转变,这岂不是凡夫么?”

  了凡道:“照这样讲来,定数也可以挽回吗?”云谷道:“儒家讲‘命由我造,福自己求,’的确是至理名言,佛经里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这明明说一切都可以自己求得的。佛教妄语为根本五戒之一,佛菩萨岂有自己反用诳语欺人的道理。但这所谓求并不是向外企求,乃是教你求己。就是向自己内心去求,即所谓‘修身以俟之’的道理。修是修理,就是修养,是教人改过迁善的意思。下手方法,最要紧需存耻心、悔心、畏心、勇心,方有实效。俟就是静候,是教人积德邀福,静心等候。切不可存觊觎心、将迎心,只要至诚恳切、尽心竭力去做,虽时间迟速不定,而结果没有不报的。你现在只需反躬内省,将所以不登科第,不能长寿,及不生子的过恶尽情改刷,然后再勤积德行:务要包荒容人,务要和气爱人,务要葆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这就是义理再生之身,可以上格天心,挽回定数。《易经》说:‘趋吉避凶’。假使定数难回,那么吉怎样可趋,凶怎样可避呢?”

  了凡听了这番言论,很佩服他的道理圆融确当,不觉拜倒于地,口称:“请师傅慈悲,再教我实行改过迁善的下手方法!”云谷就拿了一本《功过格》给他。并教他于每天晚上将一天的存心行事,细加反省检点,按格自记功过。每至月底,总结一次,将功抵过,所多余的就可作为善行了。了凡拜别云谷,回到家里就跪在佛前尽情忏悔,并且做了一道疏文,立誓先行三千善事,求登科第,以报大地父母之恩。

  从此以后,了凡先生战战兢兢,与从前的悠悠忽忽大不相同了。虽然在暗室无人之处,也不敢放任恣肆。他心中常怀有畏惧之心,恐怕得罪于天地鬼神,不敢稍存损人利己的念头。遇见义所当为,有益人群的事,就不避艰苦,勉力去做。过了一年,礼部考科举,从前孔公算他该考第三的,忽然考了第一名。等到秋季考举人,也就中举了。从此以后,孔公所算定的都不应验了。但他自己检点,存心行义,还不能算纯善无过。有时遇见善事,没有勇气去做,有时遇到别人冒犯他,还不能容忍不计较,或白天里神志清醒时,一切尚能把持,等到睡梦之中,或醉饱之后,仍多放逸。这样以功抵过,仍是虚度日月,没有善行可积。

  过了十多年,他的三千善行方才圆满。他又许了三千愿以求子嗣。隔了一年,果然生了一子,名叫大启。他的夫人也非常贤淑,同他力行善事。她不会写字,就用鹅毛管印硃圈以记功行。或施济贫病,或买放生物,一日有多至十多圈的。每年冬季将丈夫买给儿子做棉衣的丝棉卖掉,将得来的钱买棉花,做成棉衣,去施给贫苦没衣穿的人。她这样孜孜为善,了凡先生就赞叹说:“你这样肯舍己救人,将来儿子天启的禄寿一定是可靠的了。”

  不到三年,三千善行又圆满了。后来又许万条以求进士。过了三年,果然得中进士,实授河北宝坻县知县。他夫人在县衙内觉得无事可为,善行少了。因此常常愁眉不展,以为一万条善行不知要何日方得圆满。一天,了凡在睡梦中见到一神人,了凡就问他:“善行难满,怎样是好?”那神对他道:“你只可办理减粮一事,万行就一齐圆满了。”原来宝坻的田按例每亩应完纳钱粮二分三厘七毫。了凡做了知县之后,嫌它太重,想奏请朝廷减低到一分四厘六毫,他确上过表奏,但是还没实行。梦醒后心中又惊又疑,惊的是一念方动,神明已知;疑的是一件小事,何能便当万善。后来有位幻余禅师,从五台山来,了凡就将这事问他:“梦中神语可信么?”幻余答道:“可相信,因为一个人只要真诚肯做利人的事,一行确是能当万善。何况是合县减量,万民都能受到福惠呢?所以居位做官当权的人要积德修善是很容易的;反过来说,作恶造罪也是极便当的。”

  善恶的界限以自己的存心行事怎样来判断。存心行事有利于人的就是善,只图利己,不顾他入的就是恶。论其结果,利人的终得自利,利己的往往害己。征之历史往事以及目前见闻,这种因果报应的先例很多很多。虽或本身并没有明显报应,但到子孙身上还是没有不报的。所以有真智慧的人,一定欢喜做造福人群的事。那自私自利的真是最痴愚的人啊!

  了凡先生就这样坚定为善。他在宝坻任内做了不少利民的事情,像浚河、筑堤、开荒,人民很感戴他的恩德。孔公算他五十三岁要死的,到了那年,他并没求寿,竟然无事,后来活到七十四岁才死。他的儿子大启也中进士,做到高要县知县。了凡先生一生著作很多,其中惟训子书四篇,称为《了凡四训》流行最广。

  摘自《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