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二

发布时间:2021-12-06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七十八、迦叶求度

  《因果经》上说:当时偷罗厥叉国有一婆罗门名迦叶,聪明博学,有大智慧,而且家资巨富,妻子美貌端正,举世无双。而他却不乐在家,一心只想出家学道,常常这样想着:请佛如来出家修道,我今亦当随佛出家。于是,他便舍弃家业,入于山林,脱去身上珍贵衣服,换上坏色衲衣,自剃须发,现出家相。

  这时,诸天人见迦叶出家之志已决,便对他说:“释迦族中,净饭王有子名悉达多,出家学道,成一切种智,号释迦牟尼佛,今与众弟子住在王舍城竹园中。”迦叶听了,满心欢喜,即便赶往竹园。

  此时世尊已知迦叶即将来到,便走出竹园,果见迦叶已来。迦叶一见如来相好庄严,威仪尊特,即便顶礼,合掌说道:“世尊具一切智,慈悲广大,是一切众生所归依处,我今愿为大师弟子。”

  佛说;“凭你本身的智慧,若人实没有具一切种智,便没有资格收你为弟子。我现在先告诉你一句话:当知五阴色身是大苦聚。”迦叶一听,当下即便觉悟,成阿罗汉。于是世等便同迦叶一齐回到竹园。

  因为这位迦叶聪明智慧,具大威德,为天人所敬重,所以称他为大迦叶。一直到佛灭度之后。结集三藏,住持佛法,宏扬流通佛法,使未来世众生得闻法益,多仗大迦叶之力。

  七十九、假孕谤佛

  《处胎经》上说:世尊初成佛道未久,便已度化出家弟子共一千二百五十人,个个征得阿罗汉,六通无碍

  当时,外道邪师见佛教日益兴盛昌大,心怀妒忌,便阴谋设计,妄想破坏佛教声誉。于是派遣一位女弟子,装成清信女的样子,每天假意同善男信女一起来听佛说法。但她只是在讲堂周围走来走去,以便引起人们注意。起初她用干草垫在衣内腹上,使肚子日渐隆起,好像妇女怀孕的样子;以后便用木盆缚在腹上,好像一个快要临产的妇女。

  这位女子回到邪师那里,邪师政意当着众弟子的面问道:“你这身子是怎么得来的?”女子回答:“我因为天天到瞿昙沙门那里,所以就有了这身子。”邪师便借题发威,起大嗔心,说:“我这位弟子,原可以生到梵天去的,今被瞿昙沙门诳骗糟蹋了,好好一位弟子就这样被毁了,我岂肯罢休!”于是,带着一班弟子并同这位女人,一起来到佛说法的地方。

  当时,佛正在为无数众生说法。外道邪师一到,便高声喊道:“众人听着,这位瞿昙沙门实未得道,他平时所作的种种神通变化,只是一种幻术,不是真的。因为他犯了淫欲,致使这位女子怀孕,大家都看到了吧?”

  这时天帝释化作黄鼠,钻入女子裙内,咬断腹间绳带,令木盆落地。众人一见,无不哗然,同声骂道:“你们这些无耻下流的东西,竟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来毁谤圣人!趁早滚出国外,别让我们再看到。”

  八十、请佛还国

  《大庄严经》上说:当时净饭王闻悉达多太子得道已经六年,就对优陀夷说:“你今可往请佛还国。自从太子出家以来,离别已有十二年时间,我极盼望能得一见。”

  优陀夷受教,即往佛所住处,稽首作礼毕,便向佛转述父王思念,欲得一见,望佛能回国一次。而当优陀夷目睹诸天梵释咸来归敬世尊时,心中无限欣慕,即向佛请求出家;佛度化之,不久,即证阿罗汉果。

  其时世尊心中想道:当初在父王前曾立誓说:他日道成立后,当回国度化父母。因对优陀夷说:“你且先回本国,示现十八神变。”优陀夷依言行事,国王生大欢喜,即敕群臣百姓出城四十里奉迎如来。只见世尊威仪端严自在,父王心中不胜悲喜,当即上前说道:“离别十二年,今日方得相见,真不容易啊!”这时,大臣百官人民,皆来向佛稽首作礼,随佛入城。

  国王忽然发现随从诸比丘,因为曾为外道,久修苦行,个个形体瘦弱,即敕国内豪族,选颜貌端正者五百人,度为沙门,侍佛左右,以显如来之德。佛弟难陀就是在这一次出家的。

  难陀有一仆从名优波离,见主人也出家了,就上前拜在佛陀足下,说道:“人身难得,佛法难值!诸尊贵者皆弃世荣,我出身卑贱,更没有什么可贪恋的。惟愿佛陀慈悲救度,允许我也出家为沙门。”佛说:“善来!”即度为沙门,并且比主人难陀更先得度,在比丘中次第而坐。

  难陀后至,向佛及诸比丘一一作礼:到优波离前即止不礼,心中自念说:“他原是我家仆从,我为什么要向他作礼?”这时世尊慈蔼地向难陀说;“佛法犹如大海,能容纳百川,四流归之,皆同一味。我法门中出家弟子不论出身贵贱,唯依受戒分前后;况且四大假合之身,于中空寂,本无有我。当思圣法,勿生骄慢!”难陀听了佛的教导,遂除去贡高我慢,向优波离作礼。

  八十一、认子释疑

  《大庄严经》上说;当时国王及无数臣民迎佛入宫,坐于殿上。王及臣民日日供养百种甘馔,佛随缘方便而为说法,度化无量众生。

  这一天,耶输陀罗也带着儿子罗睺罗来向佛顶礼问讯。当时,便有许多人投以怀疑的眼光,各自心中想道:太子离家十二年了,这孩子只有六七岁,怎么可能是太子的骨肉呢?

  佛已知在座有许多人皆有疑心,便向父王及诸群臣说道:“耶输陀罗守节贞洁,绝无瑕疵。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当面取证。”于是世尊化所有比丘,与佛相好光明等无差异。

  这时,耶输陀罗把手上的指环卸下来交给罗睺罗,对他说道:“你认得这其中哪一位是你父亲,便把此指环交给你父。”当时罗睺罗毫不犹豫地走到世尊的面前,把指环奉上世尊。这时在座所有人才相信罗睺罗确实是佛子

  佛又对众人说:“因为罗睺罗是我化生的,故不同于平常的孩子。从今以后,希望大家不可以对耶输陀罗有任何怀疑或指责。”

  其后世尊常为父王说法,令父王得度。朝中群臣万姓以及后宫彩女咸受戒法,或持月斋,或持年三斋,俱各净修梵行。从此国内清宁,风雨以时,万邦皆来庆贺。

  八十二、度弟难陀

  《宝藏经》上说:有一天佛到弟弟难陀家乞食。难陀向佛作礼后,便取钵盛饭奉佛。这时佛并不接钵,即往回走。难陀只得捧着钵随佛来到精舍,佛便趁机劝导难陀剃发出家。

  难陀虽然剃度了,可心中仍是留恋红尘,老想回家,佛不允许。有一天等待佛出去了,想抄小路偷偷回去;走到半路,遥见佛从小路那边迎面而来,难陀怕被佛发觉,赶忙藏身树后。佛用手一指,树即升空。难陀无所藏匿,只得硬着头皮走回精舍。

  佛说:“难陀,不必回精舍了,我今带你到一处地方去参观参观。”于是,就领难陀先到忉利天上,遍游各处宫殿。只见有一宫中,住有许多天女,个个美貌绝伦,但不见一个男人。难陀就问:“为何这么大一所宫殿中,竟不见一个男人呢?”诸天女笑着说:“人间有一位名叫难陀的男子,现在随佛出家,将来命终后当生于此天宫。”难陀说:“我就是难陀,我今就在这里住好了。”诸天女说:“这可不成!我们是天,你现在还是人,你必须等你的人寿终了,才能生此。”难陀怏怏而出。

  佛又带难陀到地狱参观,只见许多大汤镬里都煮满了罪人,惨不忍睹。唯有一镬,汤已烧得滚沸,却仍空着。难陀问狱卒说:“何以这一镬空停着?”狱卒说:“人间有一位名叫难陀的,本来藉着出家的功德,原可以生天;只因他老想看罢道还俗,那么他死了后就得堕此地狱,所以我今炊镬而待。”

  难陀一听,吓得面如土色,身毛皆竖,唯恐被狱卒认出留住,赶快溜出,合掌念佛,祝愿道:“南无佛陀!南无佛陀!愿佛用护,将我带回精舍。”佛对陀难说: “你现在怕了吧?只要你能好好出家,精勤持戒修福,将来还是可以生天的。”难陀说:“我也不用生天。但愿我千万莫堕此地狱,那就大幸了!”

  经过这一番游观,难陀再也不敢起返俗之念。佛为他说法,经三七日,即证罗汉果。

  八十三、罗睺出家

  《未曾有因缘经》上说:佛在迦毗罗卫国时,有一天,世尊派遣目连向父王及耶输说:“太子罗睺已经九岁了,应该让他出家修学圣道。”耶输满眼淌泪说:“释迦如来为太子时,娶我为妻,未满三年,便独自逃往深山,勤苦六年,道成还国。于今又要让我孩儿出家,世间哪有这般残酷的事?!”目连百般晓喻劝导,耶输只是不肯。

  这时,世尊即遣化人在空中高声问耶输说:“你还记得过去世时,我曾以五百银钱买你五茎莲花供养定光佛,那时是你求我,愿生生世世共为夫妻。我说:‘菩萨累劫行愿,一切布施不逆人意。你能答应,我就娶你为妻。’你立誓说:‘无论国城、妻子及与我身,随君施与,誓无悔心。’而今何故爱惜罗睺,不令出家修学圣道?”

  耶输闻已,霍然忆起宿世因缘,往事历历如昨所见,爱子之情自然淡薄,便牵着罗睺罗手付瞩目连。

  这时净饭王即召集国中豪族,各遣一子随从我孙一同出家,共有五十人,由目连领着来到佛所。佛令阿难为他们落发;又命舍利弗为和尚,目连任阿奢黎,为这些新剃度的小沙弥十戒法。

  起初,罗睺罗因年纪尚幼,耽乐嬉戏,不乐闻法。佛谆谆劝诫,罗睺罗方才欢喜受教,以后也证了四果

  八十四、须达见佛

  《贤愚经》上说:当时舍卫国有一大臣名须达,其家巨富,平时乐善好施,常常赈济那些贫寒孤独无所依靠的人,因此人们都称他为给孤独长者。

  有一天,须达长者要为儿子娶媳妇,来到王舍城大臣护弥家。这时天色已晚,须达长者就住在护弥家里,但见这一家人里里外外,出出入入,正忙着大办饮食供具。须达问说:“今天这么晚了,长者还亲自营办饮食,不知要请什么大贵人?”护弥说:“明天要请佛及僧。”

  须达一听佛、僧名,心生欢喜,便急切询问道:“何名为佛?”护弥说:“净饭王有一太子名悉达多,初生之时,即能自行七步,举手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长大后,出城见老病死苦,悟世间无常,因而出家修道,六年苦行,得一切智,故名为佛。”

  须达又问:“何名为僧?”护弥说:“佛成道后,梵天劝请说法,初为侨陈如五人说四圣谛法,五人悟道证阿罗汉,成为沙门.能为众生作良福田,故名为僧。”须达闻已,即生信心

  第二天天刚亮,须达便来到佛所住处。世尊知须达来,出外经行。须达见佛相好威容,俨然炳著,犹如金山,心中倍生喜悦,当下头面作礼,胡跪合掌,问讯起居。这时世尊即为须达说四谛微妙法,示世间一切苦空无常。须达闻法欢喜,即生悟解,证须陀洹果。

 

上一篇:性如灰
下一篇:在家居士的四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