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西方确指》持志久远、堕空邪见之恶果、学道当明心

发布时间:2022-01-05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西方确指》持志久远、堕空邪见恶果、学道当明心

菩萨示陈定耑曰:“汝父子奉行我教,最为难得。但必持志久远,不得便生感应希求之念。将修行二字,正如日用间穿衣吃饭之事方可。”

请看下面第五段:持志久远。这也是针对我们有些修行人:开始发心大,中途可能就会懈怠——一曝十寒。修行一定要发长远心,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就开示陈定耑:“你父子俩能奉行我的教诲,来专修念佛往生一法,这是极为难得的一桩事情。”百千万劫难以遭遇。“但是走上了念佛这条道路,一定要持志久远。”就是保持这种修道的志向一定要长久,不能中途后悔,退转。在无量劫的轮回过程当中,我们今生哪怕用一生——六十年、八十年的时间,来专心办念佛住生求出轮回这桩事情都是值得的。“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就是老实地念佛求生净土,不要生起其它的念头。”其它什么念头呢?比如感应。“动不动想求感应,想见到什么,想得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修行过程当中他需要一些好像不同寻常的东西,这就是求感应的心。再就希求世间人天福报的念头,这些都要把它放下。

要把持戒念佛、求生净土这样的修行,落实在自己的心行当中。这样的修行就如同阳光、空气——我们离不开一样,就好像每天都要吃饭穿衣的平常事一样。要把念佛做为像吃饭一样。有人会说:“吃饭有什么稀奇呀?”吃饭是没有稀奇,但不吃饭你试试看——你就得饿死。念佛有什么稀奇?念佛是不稀奇,但不念佛,你的法身慧命就永远地沉沦了。所以,虽然是不稀奇、很平淡的事情,但它是离不开的。日用之间离不开的东西,实际上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东西,但我们往往把最重要的事情忘了。不念佛我们就永劫地沉沦,其它的东西都没有关系。有没有车,有没有房子,这都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要把它做为日常生活穿衣吃饭来对待才可以。一辈子都得吃饭,于是一辈子都得念佛,要发起这样的长远心。

菩萨示查定宏母曰:“汝夙有向道之念,而未遇正人,深为可悯。今当为汝分别开示。汝往昔为比丘时,力行精进,昼夜不怠。心猛烈故,于静定中,忽起一见,云:‘我何故不能速得成佛?’又一日闻‘诸佛无相,即心是佛’之语,复益邪思,云:‘既诸法空寂,我心是佛,何用修习?’不知此为究竟空理,而非初入法界所易言者。比丘从此竟堕邪见,不复进修,自谓已证大道。所以从迷入迷,沉沦长夜。悲哉众生!求道不遇真善知识,未免陷于罗网,不可不慎。汝今当知,由昔以见邪故,报获五漏。失正知故,复遇邪师。毒螫亲遭,岂得不生恐怖?今应速发正信,至心忆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国土。”
第六段是“堕空邪见之恶果”。这是觉明妙行菩萨开示查定宏母亲的一段开示。这段开示很有意思,对很多修行人有很严峻的借鉴作用,也是末法一些修行人常常出现的一个见解上的大问题。菩萨对查定宏的母亲说:“你宿世也是修道人,但是没有遇到有正知正见、真正修行功夫的人,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所以你的结局没有成功,深为可悯。现在我为你来分别开示。”她以前修道是什么?她往昔曾经做过比丘,非常精进修行,昼夜都不懈怠。这样修行的心非常猛烈,当然也会得到一些法上的利益,就心有一定的“静定”。你看《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当破色阴的时候,色阴里都有很多幻起幻灭很殊妙的境界,受阴里面也有很多——在受阴虚明禅定当中有很多的境界。

这就是指他着五阴魔的情况,他在这种禅定当中,忽然生起一种见解,说:“我为什么不能快速地成佛呀?”这种心就开始有躁妄了,也就是由这个躁妄心所感,又听到有一个人说法,说:“诸佛无相,即心是佛。”他听到这个话就思惟了:“既然诸法都是空的——空寂,我的心就是佛,那我还要修行干什么?我当下就是佛呀!”他这就开始堕到了空的邪见里面,叫豁达空——断空。他不知道究竟空性的道理里面是真空妙有的。包含“有”的空叫真空,包含空的“有”,是妙有。一个修道人这种空性的知见,一定要空、有不二的。要双照空、有,又能双遮空、有的,要达到一种中道的正见。扫荡一切的空,对那个刚有点功夫人来说,很难跟他讲清楚这个道理。你讲空,他就执著这个空了,一执著这个空就成了空病——空见的邪见了。

这个比丘从此就堕在断空的邪见里面,甚至他拨无因果,无善无恶,扫荡一切,上无诸佛可求,下无众生可度,“我就是如如佛”。所以自己就未证谓证,没有证到大道,他说:“我已经证到了,我现在就是什么什么了。”在历来的禅宗门下常常有这个,叫狂慧之徒,空腹高心,拨无因果,堕大邪见,一定是堕地狱的种子。这个比丘也就这样“从迷入迷”——迷惑颠倒,他又执著自己的见解正确,而且非常傲慢,非常自负。连十方诸佛都不看在眼里,他还能把谁的话听到耳中去呀?从迷入迷,从此沉沦在无明的长夜——在三恶道里面沉沦。这就是非常值得悲悯的众生——修行不遇善知识。“打头不遇作家,到老终成古董”,所以不遇真善知识,未免陷到这个邪见的罗网。我们看五十种阴魔都是胆颤心惊,每一个里面都讲“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在这种禅定的幻起幻灭境界当中,你不执著它,它是善的境界;如果你日益认为这里面就是圣——作了圣解,马上各种内心的邪魔、邪见就会出来。这是不可不谨慎的。

所以开示这个查定宏的母亲:“你应当知道,由于你往昔断空的邪见,就得到了女人的报。”你看,他原来是个大比丘,今生成了一个女人。女人就是“五漏”, “五漏”就是不能作转轮圣王、不能成佛……甚至不能做魔王。女人的烦恼重,女身不能现身成佛。这就是由于她邪见的果报。由于失去了正知正见故,这一世又遇到邪师,也没遇到正确的老师。“你往昔这样的一个因果,就是你邪见的毒。你已经亲自遭遇了,亲自经受了,难道现在还不生起恐怖之心吗?所以你现在赶紧要发起正信、正见。”正信、正见在哪里?“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念佛,这个佛号就不堕在空里面。这句佛号是从阿弥陀佛证到的诸法空性里面生起来的妙有。住在这个“妙有”上,就等于体会这个真空,但是又不堕在真空——这句佛号又灵明不昧。所以你至心忆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具有空有不二的般若道力,正见也就在里面。这样开示的一个结果,也就说我们信愿持名,实际上就是对治堕空邪见的最好药方。

无朽为一友问得寿几何。菩萨示偈曰:“人命如朝露,虚浮无定期。未能逃梦幻,何必预求知?”复示曰:“且莫为他问日期,到腊月三十日,管取手忙脚乱在。”(是友果以次年腊月三十日疾终。)
  无朽闻说,遂求开示。菩萨曰:“元柏当知,学道而不明此心,譬如造屋无基,渡水无筏。欲明心者,当微细观究,此身此心,从何而有?既四大虚幻,心将谁寄?身心既幻,世界微尘,了无差别。目前万法,从何处生?从何处灭?若无生灭,则照与能照,两无所依,自见真如寂灭场地。”

请看下面第七段:学道当明心。我们修学佛道要注意明了当下这一念心。“无朽”,就是八人里面为首的一个。无朽为一个朋友来问一个什么呢?问能得多少寿命——寿命几何?一般人问事,都摆脱不了这些:我能活多长时间哪,我的身体怎么样啊,我能不能生——有不有几个儿子啊,我的孙子能不能考上大学呀。大部分都这些事,离不开这些人天福报的范围。无朽那个朋友托无朽问,还是问“我能活多长时间?”菩萨就说:“人的生命就像早晨的露水,是虚假的,是浮泛不定的。生命是无常的,而且都是梦中的事情、幻化的事情。”这就当下直接开示。“你们为什么老是在这些没有意思的梦幻里面去问呢?都在梦里面,为什么要事先知道你有多少寿命呢?”长寿、短寿都不是在做一个梦吗?你再长寿,也就像早上的露水很快就没有了!就指点他:你应该要问真实有价值的东西。

说了这个偈子就开示他:“你先不要为他问寿命的日期,到腊月三十日,管取手忙脚乱在。”“腊月三十日”,原来修行的俗语。腊月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代表他一生的临命终时。临命终时,没有为这个死亡做准备,马上要走向未知的下一世,可就不是惊慌失措吗?手忙脚乱吗?“腊月三十”代表临命终时,常常古德开示人命无常,会警醒:我们已经到了腊月二十五了,没有几天了。在座的诸位,我们在腊月二十五的时候怎么办?转眼就到了腊月三十。但是这句话是个双关语:一方面叫他不要问,腊月三十“管取他手忙脚乱在”,说明他不修行一定要轮回的;但是这个朋友果然就在第二年的腊月三十日那一天走了。

无朽听到了菩萨这样的说法,知道求寿命多久的预知也没有意思,就请求开示怎么办?菩萨就开示:“你应当知道,修学佛道不明了当下这一颗心,就好像造一间房屋不打基础一样,就好像要渡过这个河水的水流没有船筏一样。”这个宗门教下特别谈到:我当下这一念心是什么?禅宗叫参究这一念心;这个教下要一心三观净土宗要都摄六根,一心不乱。都是要明了我们当下这一念心。所以要明了当下这一念心,得非常细致地“观究”——观察、参究。我们一般的人都是向外奔驰的,天天关心的是五欲六尘,关心我的生意做的多大,关心他人——人我是非怎么样。很少关心我当下这一念心,来思惟它:“我这个四大的地、水、火、风构成的身体,我的心意识,它们是从哪里产生的?”思惟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是一个缘生法。既然是缘生法,我们的身体都不是真实的,分解成一个个元素,它不构成我们的身体。离不开这些元素,但这个元素又不能等同于身体。我们的心意识——这种幻起幻灭,像急流,它又依托什么?所以我们参究这个身心都是幻化的、不真实的,是一个坚固妄想的产物。这种观究就是在破我执

一切众生为什么这么执著自己身体?就是认为它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它一点都不真实。了解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都是幻化的,由这个心所变现出来的依报环境——整个的世界,乃至于分析到一个微尘,它也是幻化的。这一点是需要甚深般若智慧的穿透力。我们一切众生都认为物质世界是真实的,但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你分析这个桌子,这桌子是什么构成的?是分子构成的。分子什么构成的?原子构成的。原子什么构成的?质子构成的——夸克构成的。分析到最后的那种中微子层面、基本粒子层面,它就是一个波动,就是一个空的东西。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没有客观性的。

这张桌子不是原来就有,这张桌子是所有的要素构成的:有木材,有设计图,有木工做成了一个有功能作用的东西。实际上它是一个缘起法。只要是缘起法,自性本空的。所以学佛要了解:无论我们身心,还是外面的物质世界,都是幻化的、不真实的。既然是不真实的,但这些物质世界,包括我们身心,是从哪里来的?又到哪里灭去?实际上,最后找不到从哪儿来,也找不到在哪儿灭。只能说: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实际上就是不生不灭,它本质的现状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就回归到那个空性里面去了。既然是不生不灭,那这个能、所的对待——能照和所照,也是没有依托之处的。身、心都没有依托之处,我们见闻觉知的这种感觉还有什么真实性呢?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啊?

了解这个,无论色法、无论心法——它的那种幻化,幻化的当下离开一切对待,这时候在这个生灭的、幻相的当下,就能见到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的理体。这个不生灭的真如自性理体,无始劫来是我们成就佛果的正因。《楞严经》首先就是让我们拣别两种心,一个是我们攀缘的、生灭的心,一个是我们无始以来不生灭的、涅槃菩提的妙心。我们要依不生灭的真如心来修行,才能得到不生灭的果。如果以攀缘的心来修行,想得到不生灭的佛果是了不可得的,因为它因果不相应,煮砂不能成饭——这个道理。这就是讨论第一义谛的问题了。能够深解第一义谛,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能得到上品往生——因为你有甚深的般若智慧。

——2009年11月7日大安法师讲于秦皇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