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出家条件、儿子出家、杂修吗、罗汉和法身

发布时间:2022-01-06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的区别在何处?若要出家,应具备什么条件?

  :区别在什么地方?首先从自力的角度来看,出家、在家修行就从净土法门这一点来看,没有什么区别。往生这一点,无论出家、在家,都是信、愿、行。只要你具足信、愿、持名,都能蒙弥陀愿力加持,阿弥陀佛是大平等心,可不会区别你是不是出家、在家,都能够平等摄受

  但是从所承担的责任来看,那是不一样的。出家人建立僧团,是要住持法道,弘法利生,续佛慧命,继承如来的家业,所以对出家人有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所有的出家人,要自觉地承担,一定要有持戒意识,一定要全方位提升自己的素质。这个出家比丘是四众弟子的领导阶层——领众修行,我们一定要称职。这个续佛慧命、讲经说法,一定要在智慧、道德方面真正能够说得出来。在自己的道德方面,让信众能够心悦诚服,能够佩服。这样我们以一种平等的心、谦卑的心去做,自己修行的力量一定要加大,要比居士修得更好。所以责任不同。在家居士就是叫外护,要护持三宝,护持正法道场,对一些修道人提供四事供养,对承办利益众生法会,都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好种种的准备工作。所以出家僧团的内护和居士的外护,共同推进佛法的这个发展——这是四众弟子共同的事业。

  那么出家要具备什么条件呢?刚才讲由于出家僧团的责任重大,所以对他的素质一定要有严格的规定。在古代出家是很不容易的,他要经过考试的,经过考试再给一个度牒:度牒制度——在清代以前都是这个样子的。从明代这个朱元璋以后——他由于原来是出过家的,因慈悲心,从他那里就开始废除了度牒制度,这样就使整个僧团的这个成分就不纯了——龙蛇混杂了。那么到了清代或者清代后期,这个僧团里面进入了很多素质很差的、没有信仰的、赖佛偷生的这些人。所以它对整个佛教形象,对僧团住持法道的力量感大为削弱。那么在这个末法时候,无论怎么样,佛教的住持还是要靠僧团。那靠僧团,僧团里面的每个成员是要有要求的,用印祖话来说,他提出两点。你一个出家人,首先要发自利利他的菩提心。你菩提心要发得出来,不是说:“哎呀,我在社会上很难混了,下岗了没有一份工作啊,据说出家赶点经忏还能赚点钱啦,干脆我也出家吧。”等出家赚了一笔钱,他又还俗了,这些都是败坏佛教。

  然后第二,就是要有过人的天赋。你要住持法道得要有智慧,得深入经藏,对佛经要有理解。如果你一翻开佛经,这个断句都不知道断在什么地方,讲什么一问三不知,你就很难做到弘法利生了。过人的天赋,就是他的记忆力强,理解力强,不仅要闻一知二,不仅要举一反三,而且要闻一知十,一闻千悟,这样快速进入佛法,然后进入弘法的前沿,能够左右逢源,头头是道,讲得地涌金莲,天花乱坠。古人都有这个水平,我们没有办法达到。一定要有这样的一个素养,然后又有菩提心驱使,他就可能能做一点弘法利生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一定要有对佛教深刻的、坚固的信心。现在这个末法时代,出家不容易,整个社会都被这种市场所污染,社会的东西必然会影响寺院。如果他的信心不是很坚定,对佛菩萨的存在,对极乐世界的存在都半信半疑,甚至整个的都不知道,不了解,不去念佛。那好了,他不去念佛,不去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以这个作为自利化他的通途正门的话,心没有放在道上一定烦恼现前,烦恼现前他一定会破戒,一破戒他自身的道德没有,他整个的形象也没有,这就是佛教目前面临的巨大的挑战。我们一定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万一烦恼重,信心达不到那个程度,也不一定要出家,在家居尘学道也很好。万一撞进了僧团,自己烦恼降服不了,那也可以还俗。千万不要穿着出家人的衣服,去做破戒的行为,那可是地狱的种子,因果非常重大。这些都是我们要加以警觉的。

  :我的儿子今年四岁,想让他从小出家作沙弥。听说小孩七岁方可出家,不知是这样吗?在哪里出家比较好?怎么办手续?我如果替他这样安排,不知对否?不知他有不有这个出家的福报?

  :你有这份发心,倒是值得赞叹,说明你对佛教有信仰。一般的父母都是把子女爱得如掌上明珠,舍不得;你还能够舍自己珍爱的儿子出家,你这份信心是值得赞叹的。那么我们传统佛教出家作沙弥呢,实际上是从佛的儿子罗睺罗开始。为什么限定七岁呢?就是七岁他可以生活自理了,不仅自理呢,他还可以帮干点活。干什么活呢?驱赶乌鸦——赶乌鸦,赶小鸟。所以一般沙弥叫“驱乌沙弥”,就是他七岁有能力驱赶乌鸦,干点活。如果你只有四岁,这就麻烦了,那你不要寺院还得给你的儿子请个保姆吗?

  这个出家一般七岁以上,但在中国,现在大陆还不行的,现在有一个《未成年人保护法》。你真正七岁就放在寺院,说不准有关部门找上门来,说我们违法了呢。当然有的寺院现在也有。前年我们东林寺也有一个居士,非要让他那个儿子——大概有十一二岁吧,看过去像七八岁,跪在那里,非要在东林寺出家不可。我们心都很软,一看到跪在那里就不忍:“好好好,先留下来吧。”现在也是剃度为沙弥,但一个人在寺院也难呆——小孩子还想玩闹哇,真正过出家的那个生活,小孩子还是很难的。所以现在我们把他送到云门寺,说云门寺有个沙弥班,让他去合群吧,在沙弥里面、小孩子里面打闹去吧。要不他会在东林寺感到寂寞,一寂寞没事干还生出很多事。

  所以最好的方法,你还是在世间让他接受一点教育,等他成年之后再说。那么如果有出家的想法,你让他从小打好一点儒家文化的基础,多读点佛经,不需要去学那些所谓的电脑哇,外语呀——这些知识技能的东西。让小孩学那些东西——有很多家长望子成龙,现在小孩子是活得太辛苦了,基本上没有童年,从幼儿园开始就背上一个沉重的书包,要背二十年才能出来,等他出来就真有点傻呵呵的了。虽然得到了硕士、博士学位,但是又有多大的用呢?所以你就让小孩过童真的生活,该玩该闹就让他闹一点。小孩多学一点背诵圣贤书籍,现在我们广州也不是有孟母堂嘛,有青少年读经活动啊,先让他去读点圣贤的经典,让他学点书法,让他学点古代的音乐,让他回归自然,陶冶性情,让他培植因果的观念、慈爱的心灵。这样他从小把这些培养好了,智慧的能量、心灵的空间准备好了,以后学什么他都学得很快。你不要一下子就要让那些知识技能的东西,把他整个的头脑、心灵都堆满了,那以后就没办法了。

  所以要知道怎么教育小孩,你从这里打好一个基础,等到十七、八岁呀,不受法律的制控啊,你愿意来东林寺出家,我们欢迎。怎么办手续?只要有信心,父母同意,这就是手续了,我们寺院就不需要有太复杂的手续了。又要公安局开证明,又要街道办开证明,做点什么事情还要开一个是否练法轮功的证明:这些东西,世间法是越来越啰嗦了。

  :前几年每天早上读《金刚经》,近年来读《华严经》,每天一卷,下午念阿弥陀佛名号,这样如法吗?是否是杂了?能否求生极乐净土?

  :一般来说,对在家居士还是以专修为好,因为我们标心是要去极乐世界。无论是《阿弥陀经》还是《无量寿经》,它是专门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这是我们即将要去的地方,我们天天熏习、天天熏习,那么我们的神识就跟极乐世界非常相近了。《华严经》不是不好,但是《华严经》的境界太大了,这是毗卢遮那以他的微尘数的大愿,以微尘数的大劫,以他十不可说不可说微尘数大行,所成就的一个华藏世界。华藏世界的各种香水海呀,各种世界种啊,一个世界种就是二十重世界呀,每一重世界又有多少多少世界,这个太广了。对于我们来说——从修行的利益来说,还是要专注在一点上——一个刹土上,更容易得到利益。《金刚经》呢,也不是不好,如果有特殊因缘你去念,以念《金刚经》的功德回向往生也是可以的。但是对于往生这桩事情来看,它毕竟还是疏远了一点;如果专念《阿弥陀经》或者《无量寿经》,它更直接一点,更近一点。所以你看无论是善导大师,还是印光大师,都比较强调专修。专修的这种熟悉程度、这种亲缘关系会加大。但是如果你万一对某个经典有特殊的因缘,也不是不可念;如果因缘一般,你还是专门选择净土五经的一部经典来读诵,作为功课。那么读经还是其次,主要还是要念阿弥陀佛名号为主。

  :阿罗汉是佛的法身吗?

  :阿罗汉是小乘佛教最高的果位,断见、思惑尽,证到九次第定,离开三界分段生死,这时候不受后有,长揖生死,这就是阿罗汉的水平。那么阿罗汉的断惑水平,在大乘佛法属于圆教七信位这个位子上。七信位以上就是侵断尘沙惑。到了十信满位,破一品无明,就证到圆教初住位。所以他是大乘的贤位都没有得到,只是相当十信位的第七信位。相对第七信位,他的断惑是相似,但从他的神通、道力、智慧来看,跟大乘的七信位的菩萨还远远不如。所以这里对这个一般的教理,看看天台宗《教观纲宗》啊什么,对这个藏通别圆的修证次第、阶位都有详细的介绍,如果你要了解,可以去读读这方面的书籍。

  ——2009年3月大安法师讲于广州大佛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