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体会佛心(一)

发布时间:2022-01-06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我们怎么去体会佛心?佛心是大慈悲心,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是把一切众生看作自己的亲生子女这样的心。

  那么,我们要了解佛心,有时候又觉得非常隔膜、非常疏远,所以用比喻的方法,先理解你父母的心。

  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爱,就像世间人也会说:“世间有一种爱,能够让我们泪流满面”。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生下来三年无微不至的呵护。子女拉尿了,她把子女放在干的地方,自己睡在湿的地方。子女生病了,她那种痛苦、那种焦虑,恨不得所有的病都到自己身上来。体会一下这个爱。我们可以举两个小例子。

  有一个研究力学的教授,他研究高空的物体从高速穿下来的时候,是什么力量都挡不住的。就像空中一只小鸟的身体,都能够把飞机厚重的钢板撞成一个大洞一样。他常常跟学生讲述这个道理。

  有一天,他在这个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这时他的妻子非常恐惧的跑过来说:“不得了啦!”他有一个四岁的女儿,大概都还不懂事,就爬到最高的一层楼顶上去了,就在楼顶的边缘,在那里走来走去,想学小鸟飞翔。他的妻子一看见就赶紧给她的丈夫说这个事,这个父亲一听,连鞋子都来不及穿(因为实验室是地毯),就光着脚往外跑,就看到他那四岁的女儿站在那高楼顶上,在那里非常危险的走动。这个女儿一看到父母在下面就很高兴,就从楼下真的跳下来了。这一跳下来,教授旁边有几个学生知道危险,都怕他受伤,都挽着他的手不让他动,但教授在这关键时刻挣脱了他学生的手,赶紧跑到楼下伸出手来接他四岁的女儿。这一接,果然就撞在他的胳膊,他的胳膊咣噹一声就断了、腿也断了,一下子就昏过去了,到医院去抢救,抢救两天他才苏醒过来。苏醒过来,他的妻子、他的学生都在它的旁边等候着,看到他苏醒过来就说:“哎呀,我们等你等了两天两晚,终于苏醒过来了,你不知道这太危险了!”这个教授说:“我知道危险,我搞了半辈子的力学,我怎么能不懂这个呢?但是父女之间,父亲和女儿之间只有爱,没有力学”。当他说这句话时,他也很欣慰的看到,他四岁的女儿很甜蜜的睡在他的旁边,得救了!这是父爱。

  再来看个母爱的例子,这方面的例子很多。1999年土耳其大地震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场景。大地震以后各地的救援人员都去了,就在残墙断壁里面去找人。两天之后,救援人员正在找人的时候,忽然在一个障碍物下面看到了这么一个场景。有一个母亲用手撑着地,她的背上有很多大石块,很多重量之物压在她的背上,那不知道有多重。她的一个七岁的小女儿就在她的身体下面。她用整个身体支撑着那么重的重量,整整支撑了两天。她一看到救援部队来了就赶紧哭着喊:“你们赶紧救啊!我已经顶不住了!”救援人员一看到这个场景都拍照,都很感动。大家都去救,光是扒那上面的石块,都用了大半天才把它清理完。记者把她七岁的小女儿先扯出来,这扯出来一看,她的小女儿已经断气了。但是她的母亲还在说:“我的女儿怎么样?我的女儿怎么样?”这时候救援人员都很安慰她说:“你的女儿没事,我们已经送到医院去了”。生怕说她女儿去世了,有可能她当下就完了。然后就把她送到医院,她的双手僵直得没有办法再弯曲了。第二天报纸上登出一个特写:这就是母爱!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全心全意的,是愿意把子女的痛苦担荷在自己身上的。而作为子女的人是常常不了解的。

  我们看到这些一般的众生,从小在父母的恩爱当中,他不了解,认为理所当然。到了青少年时还叛逆,有段相当长的叛逆时期。等到他父母年老了、去世了,这时候他也做了父母了,当他做了父母的时候,他才有点理解他父母的恩,等到理解他父母的恩,想报的时候,他父母已经去世了。这时候他就会留着忏悔的眼泪写一些纪念文章,拿到报刊杂志发表,得点稿费。

  所以,我们这个世间的一般子女都很难去理解父母的恩德,很难去报答父母的恩德。

  一个作家写他的母亲,回忆他的母亲。这个作家二十岁的时候有一个事故,双腿高位截肢,坐上了轮椅。这个青春年华的青年遇到这样的灾祸,他心里就很烦躁,他觉得老天这样不公,天天发牢骚。他就每天坐上轮椅到公园里面,找一个最僻静的地方去消磨时光。当他每天走的时候,他的母亲的那种样子,又希望他不要走,但又不敢拦阻他,因为他脾气不好,然后就默默的给他准备轮椅推他,推到门口,他的儿子也不需要他的母亲跟着,自己就去。他从来不知道他走了之后,他的母亲要站在那里,站一两个小时看着他。他是偶尔有事回来拿点东西的时候,一看,他的母亲怎么还在小巷里面张望?他第一次发现这个。然后他去了之后,他傍晚都不想回来,因为他觉得太痛苦了!但是他的母亲看到时间到了他还没回来,就得去找他。那个公园很大,他有时还故意很倔强,坐在树木最繁茂的地方,让他母亲看不到。他母亲还是个近视眼,就到处找。最后他才知道,他的轮椅的每一个印子旁边都有他母亲的脚步。等到母亲四十九岁去世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由于自己的缘故,他的母亲比他自己更痛苦!这时候他就忏悔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在我们青少年的时候,追求事业、追求五欲六尘,我们是很少想到父母的。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就是一个不知恩、不报德的众生。

  那么,对于念佛法门,我们知不知道有一个比父母对我们还恩德的一尊佛——阿弥陀佛。他大国王不做了,在世自在王如来座下出家。他考察他方世界的众生实在是太苦了,轮转六道,尤其是三恶道那种败坏,那种苦难,那种众生在里面还不知道苦难的愚痴,种种的恐惧。这个大国王就发起了无上菩提之心了,他的出家、他的修行、他的功德,都是为了救度苦难的众生。为了实现它救度一切苦难众生的目标,他可是花了五大劫的时间,去考察十方微尘数佛刹,种种众生的根性、好乐、苦难种种情况。他要设定一个程序,使他大愿的蓝图实现之后,在法界当中不留一个众生在轮回里面。度尽阿鼻苦众生,要把阿鼻地狱的众生全都度尽,如果不能度尽他就不能成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五大劫的思惟,由愿导行,无量劫的积功累德,在无量劫无量的生命过程当中,每一期生命的示现,都为众生献出他的生命,给众生广结法缘。为完成这桩救度众生的大愿,阿弥陀佛确实献出的鲜血多于四大海,尸骨高于须弥山。这些情况,我们不了解,不知啊!

  这十劫以来,阿弥陀佛就像慈悲的母亲,在门口每天的张望,看着这个轮转了无量劫的浪子,什么时候能回头?这个慈母思念子女的心早已成就。众生在那里受苦,阿弥陀佛就如箭入心!就好像一个慈母看到她的子女得了癌症倍受挣扎,那种化疗把头发都化掉的情况,你看看那个慈母在旁边是什么心情?我们在无明的大梦里面不断地做着各种恶梦,我们在恶梦里面喊救命,苦啊苦啊!然而我们不知道救命到那儿去求救。我们以为在轮转的过程当中只有自己孤独无助,实际在法界当中早已成就了一种救度我们的力量,就在当下!十劫以来,阿弥陀佛那双接引的手就在我们的手边。然而我们确实昏迷得太久了,不了解。很多人在这个世间,尤其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他会对自己力量的孤弱,对环境的恶化表现出很大的绝望。他也许去自杀,他也不了解原来还有一种力量是可以得到拯救的,这种拯救是无条件的,就好像父母帮助小孩不会谈交换条件一样。

  但问题就是,我们在这种众生的知见里面都是分别的,对这种同体的慈悲没有概念。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市场经济当中都是要讲交换的,都是要讲条件的。我们不会领会,还有一种无条件的慈悲,存在在我们的法界、存在在我们的每个念头里。这就是我们的业障,这就是我们怀疑的罪根。

  只要我们把这个障碍突破了,我们能够相信,我们这个浪子能够也像母亲思念子女一样,去思念我的母亲。那这两种思念就耦合起来了,就互动起来了,这就叫感应上了,而且很容易感应的。因为母子的天性是那样的密切相关。这种相关、这种感应,一方面是靠佛已经成就的慈悲,另一方面要靠我们众生的纯孝之心,孝心。如果这两者具足,阿弥陀佛那边已经具足,现在就看我们是不是具足?一具足就感应道交难思议。

  在儒家有一个孝子叫曾子,他有一个瞎眼的母亲,为了奉养他的母亲,他就辞官不做,在家里砍材得点薪水,来赡养他的母亲。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曾子正好上山去砍材了。古人都很厚道,客人来了就要热情招待。曾母就希望给这个客人准备一餐丰盛一点的饭食,但她自己的眼睛瞎了,又没有能力,所以他就希望他的儿子赶快回家来招待客人。那个时代又没有手机,那怎么传达这个信息呢?曾母有办法了,她就咬自己的中指,这一咬,山上的曾子就感到自己的心口疼痛,这一疼痛呢他就想到:哦,这可能是我母亲叫我有事,就赶紧下山。果然是他母亲叫他下来。母子连心!

  不仅是母子之间,就是世间相爱到一定深度的男女,他都有这些感通。

  大家看一个文学名著《简爱》,简爱和罗切斯彻之间的爱情,简爱知道罗切斯彻有妻子,毅然出走。但是他们之间是有感情的。罗切斯彻碰到家里的变故,起火了自己去救火,也是双眼瞎了,这时一个贵族也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人。这时候他就在呼唤简爱,是用他内心在呼唤。唉,在遥远的那个简爱就听到了罗切斯彻的声音,她就来到了罗切斯彻的身旁。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众生的心性感通是不可思议的。

  那么,阿弥陀佛忆念我们这些众生的力量很大,所以有一个比喻,就像强大的磁场,一块大的磁铁,这个磁铁对任何金属的东西都能够吸过来。但是一定要金属的东西才能吸过来。如果是一根草,它吸不过来;如果是一块玉,它也吸不过来,一定是一根针。所以这就要用我们的念头转化。我们思念弥陀,我们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愿意母子重逢,我们的心就变成了跟磁铁相应的同质了。如果我们没有这一念信心,还是在五欲六尘里面挣扎,在这种六道轮回里面造作种种恶业,恶业造得愈来愈重,轮转在三恶道的时间愈来愈长,这就是舍父逃逸愈来愈远。

  父母,事相上是表已经成就了的西方极乐世界。从理性上来说,就是我们自性本具的佛性——天然的父母。我们“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就在这个心意识里面愈来愈粗糙,愈来愈逃逸,回不去了。所以,诸佛如来来到轮转的世间,示现八相成道,就是要把这桩事情传达出来。这些昏迷的颠倒的子女不了解他有父母,不了解父母对他有多么的慈悲,不了解父母有多少万贯家财等着他去继承,所以就得要宣说这桩事情。

  所以净土经典首先就要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正报庄严、依报庄严,就要阐述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就要把阿弥陀佛跟我们众生是什么关系说出来——跟我们众生是超越父母的爱!为什么是超越父母的爱?我们今生的父母只是这一世对我们的恩爱,但是下一辈子各有各轮转的道路,各有各的业力,对面不相识。然而,阿弥陀佛对我们的爱是生生世世的,是无量劫的。他不仅有恩爱,而且他有智慧、有能力帮助我们解决一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