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西方确指第2集

发布时间:2022-01-06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居士同修:请大家看第四段:【马永锡兄弟夙世为猎户,一日入山,共杀一鹿,当获短命报。又尝见塔中佛像仆地,扶起安座,礼拜而出,以善因故,再得人身。菩萨先为永锡开示已。永锡惧,求永年之道。菩萨曰:“昔北方妙觉寺,有童子沙弥。年十六时,有一相师,说人生死,不爽毫发,谓沙弥言:‘汝年十八季秋当死。’沙弥恐甚,夜祷于佛:‘愿于藏中赐经一卷,终身受持,以祈长寿。’言已,悲泣不胜。而拜再起,于《大藏》中,随身取得《金刚般若经》。遂书写受持,晓夜无懈,兼持戒精严,了悟玄理。年未四十,道风流播,四众归仰,后至八十坐化。即洛阳微行禅师也,为唐玄宗开元六年事,我所亲见。汝今既怖短命,欲求永命。当依此沙弥,求《金刚》善本,发心写书,勤行读诵,复求解义趣,此内功德也。从今日开始,不得更杀物命,当爱如已身,又多积阴德,此外功德也。内外俱修,功德甚大。自能与天合体,而夭寿不二之理立矣,何虑年寿之不永乎?然须慎终如始,如彼沙弥,八十而不怠,方为合道。切莫有头无尾,或行十日半月,一看两岁,便丢手也。若果尽形遵奉,先后无间,不遂所求,诸佛与我,俱堕妄语。”】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这一段,主要是针对有一个命中短寿的人求怎么改变自己短命——转为长寿,觉明妙行菩萨介绍的一个方法。在乩坛有两个兄弟叫马永锡,他们在前世曾经做过猎户,有一天这两兄弟到山里去打猎,共同捕杀了一只鹿。那这样杀害动物的行为,就一定要获得短命之报,这是他宿世的一个恶因。但是他宿世也有一个善因:看到佛塔中佛像倒在地下,他们两个把佛像扶起来了,又安在了莲华座上,安上来之后还向佛像顶礼,那么这是一个善因。由这个善因就这一辈子又得到了人身,但由于他有杀生恶业,就会得短命之报。觉明妙行菩萨是菩萨,就有宿命通,一看这两个人就知道他宿命的因缘果报。觉明妙行菩萨为马永锡兄弟,把这桩宿世的事情说出来之后,这马永锡就很害怕,求菩萨能不能得到长寿的一个方法。一切众生都是爱命的、贪生怕死的,五福里面把长寿摆在第一,谁都希望长寿。菩萨也顺应众生这种需求、这种祈祷,就跟他讲述长寿之法。

  那么菩萨在这里讲述,先不谈大道理,他用个案教学的方式先举出一个例子。说当时在北方有个寺院叫妙觉寺,妙觉寺有一位沙弥,只有十六岁。这十六岁的沙弥,有一次碰到一个看相的人,这个相师判断人的生死非常精确,不差毫发。这相师一看他的相,古人真的无论是算卦、还是看相、摸骨这些,都是很神妙,算的很准——这个相师就对沙弥说:你十八岁的秋天,就是你生命的终结,就要死了,也就说,只有二年的寿命。这个沙弥就很害怕,当夜就在佛像面前祈祷:愿佛慈悲,在大藏经里面赐一卷经,他愿终身受持,以祈长寿之道。我们要知道,佛门里面有求必应,佛有同体的大慈悲心。这个沙弥祈求长寿是非常真诚、非常的悲痛——痛哭,为什么得到短命之报?就是往昔的恶业。他生起了大惭愧心、大悲痛心,希望:今生好不容易出家,一短命就没有时间修行,请佛赐给他寿命。再三地拜佛,起来,以至诚心在大藏经里面随手取一部经,一看《金刚经》、《金刚般若经》,他取到这部经也是佛力加持了。这位沙弥就书写,受持,白天、黑夜非常精进,毫无懈怠,读诵这部经典——《金刚经》;然后再在行为上严持戒律。他以持戒、持经的功德,很快对《金刚经》微妙甚深的般若道理就了然于胸——了悟。他十八岁那一年并没有死亡,还三十几岁——不到四十岁的时候,他的道风、德业就流播在海内外,很有知名度:一个高僧大德的风范就出来了。四众弟子都像仰望泰斗一样,来向他求学。后来这个沙弥活到了八十岁坐化,这就是洛阳的微行禅师。这个公案发生在“唐玄宗开元六年”,也就是公元718年。这桩事情,是觉明妙行菩萨亲眼看到的一桩事情。

  那为什么菩萨说“我所亲见”?是不是说他在西方极乐世界亲见哪?不是这个样子。后面我们会谈到觉明妙行菩萨曾经在东晋明帝年间,那一世他做为一个很贫穷的人,发起了大的精进勇猛心来念佛证得念佛三昧,然后他在那一世以七十五岁的寿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以后,由于他悲愿甚深,就不断地再来到我们中国,示现种种的身份:或者国王身份、大臣身份、比丘的身份、居士的身份、乃至于乞丐的身份、屠夫的身份、来随缘度化众生。所以这时候觉明妙行菩萨说亲眼见到,是说他示现到这个世间,以某个比丘的身份或者居士的身份,亲眼看到这个事情。

  菩萨就告诉马永锡:现在你很害怕短命,向我求长命之法。那么你就应当以这个沙弥做为榜样,求一部《金刚经》的善本,发心来书写这部经典,经常地去读诵,经常地去依教奉行,而且要“求解义趣”,就是要了解金刚般若的意思。《金刚般若经》的意思在什么地方?金刚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比喻般若智慧,像能断金刚:能断一切,不为一切所断。《金刚经》属佛一代时教说了二十二年的般若性经典,就是要破除我们众生对现实的种种执着。这种执着:一个是我执,一个是法执;要了解我空、法空——诸法的空相。但是在空相里面,又不堕在空里面,要生起菩提心,修其善法。所以体现的就是“无住生心”,金刚般若的奥妙——无住生心。无住就是空性,不住一切法,就住在般若上。而我们凡夫众生只要见到一法就执着,一执着就住在那里,一住在那里我们本有的智慧不能现前,隐没了。无住,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但是你又不能住在空里面,还要“生心”,生什么心?生菩提心,生修持一切善法的心。这就是无四相之后,还要修一切善法,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了解金刚般若这样的义趣,了解之后这个菩提心就会发起来,这个观照诸法如梦、如幻、如影、如泡的智慧就能生起来。在这个空性里面,就能够有同体的慈悲心。有同体的慈悲心就会修菩萨的大行,修其善法,这样就符合《金刚经》的义趣,这就是内心自证的功德。

  然而在事相上还要断除杀生的行为,不得再杀生了;前世就由于杀生的恶因,导致今生短命的恶果。现在要在因上给它断除,不仅不杀生,而且要放生;要把一切众生的生命就看成是自己的生命。所以菩萨观照六道一切众生,包括蜎飞蠕动之物,生生世世跟我们互为父母、兄长、眷属;他们也有佛性,都是未来佛。我们对它们恭敬孝顺都来不及,何敢去杀他们的生命来滋养自己虚幻的身体呢?所以慈心不杀。“而且多积阴德”,就是你行善积德,阴德就是你做了不要让别人知道,这就是阴德;这就是心外所做的功德。光是放生,有时候就会有转短命为长命的直接果报。

  讲一个公案,也是一个沙弥,他七岁出家。他的师父是一个阿罗汉,发现他的这个徒弟只有七天的寿命,七天以后就要死亡。为了让他死在家里,就给他说:你回家看看你的父母,第八天回来吧!实际上就是让他死在家里。这沙弥也不知道,欢蹦乱跳地就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正好碰到大雨,大雨导致山洪暴发,这个洪水下来冲了一个蚂蚁窝,这些蚂蚁就漂在了水上。这个沙弥一看,就慈悲心大发:哎呀,这么多蚂蚁即将要淹死!赶紧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就把这些蚂蚁引到他的衣服上来,再把这些蚂蚁放到岸上去,这样就救了很多的蚂蚁。等到回家第七天也很健康,师父说让他第八天回来,他第八天就回来了。他师父:诶!他怎么回来了?再入定一观察,噢,原来他救了几十万个生命,此沙弥的短命成了长寿,这位沙弥最后也证阿罗汉果了。所以放生功德——放众生的生命,实际上延长自己的生命,转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外功德。

  你内心能发菩提心修其善法,有金刚般若的智慧——空慧。外面又能够不因善小而不为,一切善你都去做,这样“内外具修功德甚大”。你这种发心和行为就跟天道“合体”,天道以好生为德。有般若的空慧,就对于短命还是长寿,本质上它(们)也是平等平等的,这个理也能建立起来,超越长寿、短寿的对待。所以能这样,你这个心和你的行为就能转变恶业。这里面反映佛教转变命运的一种根本原理。命运是什么导致的?是我们的业力善业就有好的命,恶业就有不好的命。但这个业由什么造的?由心造。那心是灵明不昧的,你这个心怎么发出来,就直接决定你的业和你的命运。所以佛教讲心能造业,但心也能转业,那怎么转?就要通过金刚般若的智慧,发大菩提心,这个心跟凡夫的心不一样。然后修一切善法,你心情的力量,就能把宿世杀生的那个业力给抵消,给消除。这就消业障了,你的心力超过业力,命运就改变了。所以每个人的命运都操在自己的手上,都跟我们的念头和行为息息相关。

  菩萨开示,你这样读诵《金刚经》,了解金刚经的义趣,并且修一切善法,戒杀放生,你这样做;而且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不能刚做几个月、一年二年就歇手。一定要尽形寿这样去做,就好像那个微行禅师,从一个沙弥开始来做,八十岁都不懈怠,这样才符合道——无为之道。“切莫有头无尾”,或者这样诵经、持戒、放生只做了十天半月,一年二年,就把它丢在一边去了,这就没有效果。如果能够尽形寿这样的奉行,不间断,就一定能获得长寿的果报。如果不能得到长寿的果报,十方诸佛以及我觉明妙行菩萨,那就堕到妄语里面;但是佛菩萨会讲妄语吗?不会的。所以只要按照这个方法修行,一定能转短命为长寿,这是最好的方法。

  请看下面第五段:【菩萨示陈定耑曰:“汝父子奉行我教,最为难得。但必持志久远,不得便生感应希求之念。净修行二字,正如日用间穿衣吃饭之事方可。”】持志久远。

  这也是针对我们有些修行人:开始发心大,中途可能就会懈怠,一曝十寒;修行一定要发长远心。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就开示陈定耑:你父子俩能奉行我的教诲,来专修念佛往生一法,这是极为难得的一桩事情,百千万劫难遭遇。但是走上了念佛这条道路,一定要持志久远,就是保持这种修道的志向一定要长久,不能中途后悔、退转。在无量劫的轮回过程当中,我们今生哪怕用一生,六十年、八十年的时间,来专心办念佛往生、求出轮回这桩事情都是值得的。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就是老实地念佛求生净土,不要生起其它的念头。其它什么念头呢?比如感应动不动想求感应,想见到什么,想得到什么——稀奇古怪的。感应就是修行过程当中,他需要一些好像不同寻常的东西,这就是求感应的心;再就是希求世间人天福报的念头,这些都要把它放下;要把持戒念佛、求生净土这样的修行,落实在自己的心行当中。这样的修行就如同阳光、空气,我们离不开一样,就好像每天都要吃饭穿衣的平常事一样,要把念佛做为像吃饭一样。

  有人会说:“吃饭有什么稀奇呀?”吃饭是没有稀奇,但不吃饭你试试看,你就得饿死。念佛有什么稀奇?念佛是不稀奇,但不念佛,你的法身慧命就永远地沉沦了。所以虽然是不稀奇、很平淡的事情,但它是离不开的。日用之间离不开的东西,实际上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东西,但我们往往把最重要的事情忘了。不念佛我们就永劫地沉沦,其它的东西都没有关系,有没有车,有没有房子,这都没有什么关系,所以要把它作为日常生活穿衣吃饭来对待才可以。一辈子都得吃饭,于是一辈子都得念佛,要发起这样的长远心。

  第六段是:【菩萨示查定宏母曰:“汝夙有向道之念,而未遇正人,深为可悯。今当为汝分别开示。汝往昔为比丘时,力行精进,昼夜不怠。心猛烈故,于静定中,忽起一见,云:‘我何故不能速得成佛?’又一日闻,‘诸佛无相,即心即佛’之语,复益邪思,云:‘既诸法空寂,我心是佛,何用修习?’不知此为究竟空理,而非初入法界所易言者。比丘从此竟堕邪见,不复进修,自谓已证大道。所以从迷入迷,沉沦长夜。悲哉众生!求道不遇真善知识,未免陷于罗网,不可不慎。汝今当知,由昔以见邪故,报获五漏。失正知故,复遇邪师。毒螫亲遭,岂得不生恐怖?今应速发正信,至心忆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国土。”】“堕空邪见之恶果”。

  这是觉明妙行菩萨开示查定宏母亲的一段开示,这段开示很有意思,对很多修行人有很严峻的借鉴作用,也是末法一些修行人常常出现的一个见解上的大问题。菩萨对查定宏的母亲说:你宿世也是修道人,但是没有遇到有正知正见真正修行功夫的人,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所以你的结局没有成功,深为可悯;现在我为你来分别开示。她以前修道是什么?她往昔曾经做过比丘,非常精进修行,昼夜都不懈怠。这样修行的心非常猛烈,当然也会得到一些法上的利益,就心有一定的“静定”。所以他在禅定当中,一般你看《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当破色阴的时候,色阴里面都有很多幻起幻灭很殊妙的境界;受阴里面也有很多,在受阴虚明禅定当中有很多境界;这就是指他着五阴魔的情况。他在这种禅定当中,忽然生起一种见解,说:“我为什么不能快速地成佛呀?”这种心就开始有躁妄了。躁忘心一来,也就是由这个躁妄心所感,又听到有一个说法,说:“诸佛无相,即心是佛。”他听到这个话就思惟了:既然诸法都是空的——空寂,我的心就是佛,那我还要修行干什么?我当下就是佛呀!他这就开始堕到了空的邪见里面,叫豁达空——断空。

  他不知道究竟空性的道理里面是真空妙有的:包含“有”的空,叫真空;包含空的“有”,是妙有。一个修道人这种空性的知见,一定要空、有不二的;要双照空、有,又能双遮空、有的,要达到一种中道的正见。扫荡一切的空,对那个刚有点功夫人来说,很难跟他讲清楚这个道理:你讲空,他就执着这个空了;一执着这个空就成了空病,空见的邪见了。这个比丘从此就堕在断空的邪见里面,甚至他拔无因果,无善无恶,扫荡一切:上无诸佛可求,下无众生可度,我就是如如佛。所以自己就未证谓正,没有证到大道,他说:我已经证到了,我现在就是什么什么了……。在历来的禅宗门下常常有这个,叫狂慧之徒,空腹高心,拔无因果,堕大邪见,一定是堕地狱的种子。这个比丘也就这样“从迷入迷”,迷惑颠倒,他又执着自己的见解正确,而且非常傲慢,非常自负,连十方诸佛都不看在眼里,他还能把谁的话听到耳中去呀?从迷入迷,从此沉沦在无明的长夜,在三恶道里面沉沦。这就是非常值得悲悯的众生,修行不遇善知识,“打头不遇作家,到老终成古董”,所以不遇真善知识,未免陷到这个邪见的罗网。

  我们看五十种阴魔都是胆颤心惊,每一个里面都讲: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在这种禅定的幻起幻灭境界当中,你不执着它,它是善的境界。如果你日益认为这里面就是圣,作了圣解,马上各种内心的邪魔、邪见就会出来,这是不可不谨慎的。所以开示这个查定宏的母亲:你应当知道,由于你往昔断空的邪见,就得到了女人的报。你看,他原来是个大比丘,今生成了一个女人,女人就是“五漏”。“五漏”就是不能作转轮圣王,不能成佛、……甚至不能做魔王,女人的烦恼重,女身不能现身成佛;这就是由于她邪见的果报。由于失去了正知正见故,这一世又遇到了邪师,也没有遇到正确的老师。你往昔这样的一个因果,就是你邪见的毒。你已经亲自遭遇了,亲自经受了,难道现在还不生起恐怖之心吗?所以你现在赶紧要发起正信、正见。正信、正见在哪里?“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只要念佛,这个佛号就不堕在空里面,这句佛号是从阿弥陀佛证到的诸法空性里面生起来的妙有。你住在这个“妙有”上,就等于体会这个真空,但是又不堕在真空,这句佛号又灵明不昧。所以你至心忆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具有空有不二的般若道力,正见也就在里面。这样开示的一个结果,也就说我们信愿持名,实际上就是对治堕空邪见的最好药方。

  请看下面第七段:【无朽为一友问得寿几何。菩萨示偈曰:“人命如朝露,虚浮无定期。未能逃梦幻,何必预求知?”复示曰:“且莫为他问日期,到腊月三十日,管取手忙脚乱在。”(是友果以次年腊月三十日疾终。)无朽闻说,遂求开示。菩萨曰:“无柏当知,学道而不明此心,譬如造屋无基,渡水无筏。欲明心者,当微细观究,此身此心,从何而有?既四大虚幻,心将谁寄?身心既幻,世界微尘,了无差别。目前万法,从何处生?从何处灭?若无生灭,则照与能照,两无所依,自见真如寂灭场地。”】学道当明心。

  我们修学佛道,要注意明了当下这一念心。“无朽”,就是八人里面为首的一个,无朽为一个朋友来问一个什么呢?问能得多少寿命——寿命几何?一般人问事,都摆脱不了这些我能活多长时间哪,我的身体怎么样啊,我能不能往生,有不有几个儿子啊,我的孙子能不能考上大学呀,大部分都是这些,离不开那些人天福报的范围。无朽那个朋友托无朽问,还是问“我能活多少时间?”

  菩萨就说:人的生命就像早晨的露水,是虚假的,是浮泛不定的,生命是无常的,而且都是梦中的事情,幻化的事情。这就当下直接开示,你们为什么老是在这些没有意思的梦幻里面去问呢?都在梦中里面,为什么要事先知道你有多少寿命呢?长寿、短寿都不是在做一个梦吗?你再长寿,也就像早上的露水,很快就没了!就指点他:你应该要问真实有价值的东西。说了这个偈子就开示他:你先不要为他问寿命的日期,到腊月三十日,管取手忙脚乱在。“腊月三十”,原来修行的俗语,腊月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代表他一生的临命终时。临命终时,没有为这个死亡做准备,马上要走向未知的下一世,可就不是惊惶失措吗?手忙脚乱吗?“腊月三十”代表临命终时,常常古德开示人命无常,会警醒:我们已经到了腊月二十五了,没有几天了。在座的诸位我们在腊月二十五的时候怎么办?转眼就到了腊月三十。但是这句话是个双关语:一方面叫他不要问,腊月三十“管取他手忙脚乱在”,说明他不修行一定要轮回的,但是这个朋友果然就在第二年的腊月三十日那一天走了。无朽听到了菩萨这样的说法,知道求寿命多久的预知也没有意思,就请求开示怎么办?菩萨就开示:你应当知道修学佛道不明了当下这一颗心,就好像造一间房屋不打基础一样,就好像要渡过这个河水的水流,没有船筏一样。

  这个宗门教下也特别谈到:我当下这一念心是什么?禅宗叫参究这一念心;这个教下要一心三观;净土宗要都摄六根,一心不乱;都是要明了我们当下这一念心。所以要明白我们当下这一念心,得非常细致地“观察”,观察、参究。我们一般的人都是向外奔驰的,天天关心的是五欲六尘,关心我的生意做的多大,关心他人——人我是非怎么样。很少关心我们当下这一念心,来思惟它:我这个四大的地、水、火、风构成的身体,我的心意识它是从哪里产生的?思惟地、水、火、风这个四大元素是一个缘生法;既然是缘生法,我们的身体都不是真实的。分解成一个个元素,它不构成我们的身体,但又离不开这些元素;但这个元素又不能等同于身体。我们的心意识——这种幻起幻灭,像急流,它又依托什么?所以我们参究这个身心都是幻化的,不真实的,是一个坚固妄想的产物,这种观究就是在破我执。一切众生为什么这么执着自己身体?就是认为它是真实的,但实际上它一点都不真实。了解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都是幻化的;由这个心所变现出来的依报环境,整个的世界,乃至于分析到一个微尘,它也是幻化的,这一点是需要甚深般若智慧的穿透力。

  我们一切众生都认为物质世界是真实的。但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你分析这个桌子,这桌子是什么构成的?分子构成的。分子什么构成的?原子构成的。原子什么构成的?质子构成的——夸克构成的。分析到最后的那种中微子层面,基本粒子层面,它就是一个波动,就是一个空的东西;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没有客观性的。这张桌子不是原来就有,这张桌子是所有的要素构成的:有木材,有设计图,有木工做成了一个有功能作用的东西。实际上它是一个缘起法,只要是缘起法,自性本空的。所以学佛要了解:无论我们身心还是外面的物质世界,都是幻化的、不真实的。既然是不真实的但这些物质世界,包括我们身心,是从哪里来的?又到哪里灭去?实际上,最后找不到从哪儿来,也找不到在哪儿灭。只能说: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实际上就是不生不灭,它的本质现状是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就回归到那个空性里面去了。既然是不生不灭,那这个能、所的对待,能照和所照,也是没有依托之处的。身、心都没有依托之处,我们的见闻觉知的这种感觉还有什么真实性呢?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啊!了解这个,无论色法、无论心法,它的那种幻化,幻化的当下离开一切对待;这时候在这个生灭的、幻相的当下就能见到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的理体,这个不生灭的真如理体无始劫来是我们成就佛果的正因。

  《楞严经》首先就是让我们拣别两种心:一个是我们攀缘的、生灭的心,一个是我们无始以来不生灭的涅槃菩提的妙心。我们要依不生灭的真如心来修行,才能得到不生灭的果。如果以攀缘的心来修行,想得到不生灭的佛果是了不可得的,因为它因果不相应,煮沙不能成饭——这个道理。我们学佛的人,我们虽然讲念佛法门,这就是讨论第一义谛的问题了;能够深解第一义谛,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能得到上品往生,因为你有甚深的般若智慧。

  请看第八段:【勾曲孔生,持斋二十年矣。自念衰老,问死后云何,因泣下不已。菩萨曰:“不须悲泪。但从我说,深信遵行,自有好处安身在。”遂授偈曰:“西方有净土,人天皆所依。汝能修此门,安稳无惊疑。”】往西方得安稳。这是对多年修行的人,让他得到安心立命的一个开示。

  勾曲地区的一位孔生持斋二十年,自己思惟衰老已近,就来问菩萨:我死后怎么办?死后到哪儿去?也就说,他对死后到哪儿去没有把握。内心不安,有恐惧,所以就很悲哀就哭泣,甚至悲不自胜——很悲伤的样子。这就是:虽然修行多年还没有产生正信、正见,还没有得到安心、安乐;这当然是很值得悲悯,菩萨要去帮助的。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就安慰他:你不需要悲痛掉泪,我能解决你的问题。你只要听从我的教诲,产生深切的信心,依教奉行,就自然会得到死后到哪儿去的好地方。就给他传授了一个偈颂:西方有净土,人天皆所依。汝能修此门,安稳无惊疑。

  这四个句子,可能我们认为很直白,好像没有什么。但是一个人能相信这一点,一生就会得到大圆满、大安乐了。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不相信这些,对“死亡到哪儿去”是有恐惧的,是有不安的,甚至无法选择的;因为既然修行,他还相信轮回。相信轮回之后,下一辈子到哪儿去,他要刻刻关心、时时挂虑的事情,所以一定要产生一个信心。这信心就要知道自己死后到哪儿去?我的安心立命在什么地方?我找“旅馆”,“旅馆”能不能找好?而且是最好的“住宿”的地方。觉明妙行给他讲:你死后最好的地方,西方有极乐净土,那是一切天人都要求往生的,不仅人天求往生,连等觉菩萨都求往生的地方。是九法界众生人人趋向,争先恐后末去的极为安乐的地方。你如果能修念佛往生极乐净土这个法门,你就能得到大安稳,你就不会有惊恐,你再也不会有怀疑,你的生命就会活得很阳光,很欢乐。

  因为这个孔生——当对自己下辈子到哪儿去都没有把握的时候,他生活是很黯淡的,是了无生趣的。只有一个人相信:我一定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而且西方极乐世界是整个法界最好的地方,一到那个地方去,很快成佛。他这种信心上来了,这种知见上来了,他的生命就充满着阳光,充满着快乐,他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前景在等待着他,实际上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人不了解佛法,不了解净土法门,他的生活是活得越来越黯淡的。虽然他现在很有钱,虽然他当了官,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很快就会消失的。随着他中年、老年的到来,他是越活越黯淡,越活越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因为他对未来没有任何的憧憬,他认为未来是一团黑暗的。你说说,这不是活得没意思吗?所以给他一个光明的结局,一种安心立命,这是救多少众生起死回生的一个法宝!所以觉明妙菩萨这个一个偈子,你别看它直白,这个作用非常巨大。

  请看第九段:【沈文州以伤寒名家,适至作礼。菩萨问曰:“寒入心包,当作何病?”答曰:“名中寒。”因喻诸人曰:“汝等但知寒入心包,名曰中寒之疾。若邪入于心,即为殒命之病矣。汝诸人但以身病为病,调之治之。至于心有大病,则不问明医,不求妙药,任其患苦而莫之觉。哀哉!”】心有大病乃大患。一般的人都会注意自己的身体,身体有点发烧啦,有点疼痛啦,有点不舒服啦,就赶紧要去医院——排成长龙。他在这儿排,好不容易排到一个号,能够吃药——怕死哦!身体有病他很重视,心有病谁来重视?你重视吗?就谈这个问题。

  这来求教的是一个叫沈文州的人,这是个中医,他是以治伤寒病成名的“名家”。说明他的医术精湛,是一位名医,他也到了这里——乩坛上来给菩萨顶礼。菩萨知道他是一个中医,就用他的职业的行话来跟他对话:“寒入心包,当作何病?”这个伤寒,跟大家介绍一下背景知识。中医,这个汉代有个张仲景,他做过一部重要的论,也根据《黄帝内经》这些古老的中医理论,做了一部《伤寒杂病论》,这部《伤寒论》在中医上属于经典的地位。他的这部论讲到什么叫伤寒病?伤寒,就是只要发热之类的疾病都叫伤寒。伤寒就是伤到了五脏里面,因为寒和热的阴阳要平衡;就是阴阳不平衡了,会体现为发热。所以治伤寒的一个基本原理:是去掉寒气来趋向温热,要养五脏的一种阴阳平衡。伤寒病包含像中风、伤寒、湿温、热病、瘟病都属于伤寒的范围。伤寒不一定就是理解的:浑身冷得发抖才叫伤寒,就是你发高烧,它也属于伤寒病的范围。伤寒病的面很广,张仲景把疾病分为两种:就是发热之类的病都属于伤寒病,不发热的疾病属于杂病,所以它的名称叫《伤寒杂病论》,就把所有的疾病都包括在这里面;就是分为两类:一个是伤寒病,其它的就是杂病。

  觉明妙行菩萨是菩萨,五明都通,所以他就懂得这里面中医的道理,伤寒的机制。就问他:这个寒入到“心包”里面,心脏里面去,心是主火的。寒侵入到这个心脏里面,这个病很严重——那寒入心包,你作什么病去治?沈文州就说:“这叫中寒。”中寒就是你的心中寒了。觉明妙行菩萨就应他的回答:这回答是对的,就是心里有寒气。用这个比喻来告诉:你们这些人,只是知道寒气入到心脏里面就叫中寒之疾,你们很重视。但是如果“邪入于心”,这里“邪”主要指邪见。如果邪见之毒入到心里面去,那是什么情况?那是要丧命的——“殒命之病”。这个“命”不是说这个生命的终结,就是法身慧命死了。所以一个人遭受了邪见的毒,而且邪见毒入到心里去,坚定不移,拔不出来,他这个永劫以来法身慧命完全沉沦了,这是一桩大事。你们一般人只知道身体有病很重视,来治疗它,来调养它;到了心有大病的时候你们却不重视了,却不会去咨询高明的医生,也不去求奇妙的药方。

  谈到这一点,还真是切中我们现在的时弊,一切众生不都是关心自己的身体吗?但是我们的心理的问题那么多,谁来关心过?就目前中国大陆有精神上障碍的,心理问题的,已经比例极高,前段时间我看一个数据,已经到了1.371.7亿。上个月有从深圳来的一位前辈学者也在跟我讨论这个事,现在自杀率很高了,他看到都很可怕。这么多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症自杀率持续增高,这些都是心有病。但多少人就是相信药物治病,从来不相信这个心病还能治;这是我们从小以来,无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整个教育,我们的知见就不对,我们的价值观就有问题,我们的行为方式有问题,我们的生活方式有问题,所以我们的心完全处在一个疾病状态。这个疾病状态靠那些所谓的知识技能,能够治疗吗?所以这个疾病,我们这些众生都是病人了!不仅身体上有病;更重要的,我们心理有病了,我们知见有病了;我们只有求佛这个大医王啊!要求佛大医王,要求佛法的妙药啊!才能疗救我们哪!

  我们身体上有病,首先是来自心理上的病。心理上有贪、瞋、痴三毒烦恼;心理上有拔无因果,不信后世轮回的知见;我们身体上就有病了。乃至于我们这个地球都生病了: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污染问题、地震问题、战争问题,这些都是病症发作的问题啊!究其根源就是我们心生病了,才整个外部都生病了不正常了:阴阳失调了,五行相克相生的这种秩序紊乱了;五伦、五常不能体现了;所以整个的这个苦海呀!我们任心这样地生病,然后导致八苦交煎,火宅炎炎的患苦而不能觉悟,这不是极为悲哀的事情吗?

  这几年来,由于很多众生遭受了很多的痛苦,也在痛定思痛。我们也注意到,从去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来,来我们寺院了解佛法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也在寻找一种原因。我们东林寺都两次派了僧团到四川去,包括跟他们讲法,打佛七;他们也会派人到东林寺来。当他们在那种地震像末日般的劫后余生之余,他们真的念佛非常恳切,他们觉得这个世间太苦,求往生的心还真的是发出来了,于是认真地求学佛法。所以在这个五浊恶世,在这个剧苦不堪的时代,我们不要仅仅是注意身体,要注意我们的心病,要投靠大医王这里来觉悟,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才好,诸佛才喜欢。这才是以八苦为师,得到了一个觉悟。

  请看第十段:【陈大心奉教念佛,极其诚至。菩萨示偈曰:“八德池中莲已种,果然一念甚宏深。滋培虽藉如来力,长养全凭决定心。”又喻诸人曰:“此土有发愿往生者,彼土即生莲华。故作是语,汝等应生深信。”】至诚念佛莲已种。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只要发起至诚心称念弥陀的名号,那么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八功德水里面就有一朵莲华长出来了,上面标上念佛人你的名字。这是一个很奇妙的事情,但是是一个真实的事情,觉明妙行菩萨就在谈这桩事情。

  陈大心依照觉明妙行菩萨的教诲,开始念佛,念得非常的真诚。觉明妙行菩萨了解他真诚修行善因的善果,就以这个偈颂来勉励他,鼓励他。这偈颂讲:八德池中莲已种,果然一念甚宏深。滋培虽藉如来力,长养全凭决定心。对陈大心说:在西方净土盈满八功德水的宝池里面,你的莲华已经出来了,种植出来了。那这桩事情是觉明妙行菩萨现量亲见的,这位菩萨能够看到此土和极乐世界两土的情况。这就说明你念佛的这一念,果然是非常深切,非常宏大,是真心念佛的。这里讲,真心就能产生这个效果,因为西方极乐世界也在我们妙明真心里面。一念真心念佛,那么西方极乐世界马上就有反应:一朵莲华就出来了。如果你是假心念佛,就出不来。而且八功德水里面池子中这朵莲华出来之后,慢慢还能有两种情况:或者越来越盛大,越来越光明,这是你功夫越来越精进的产物。但也许出来之后,慢慢地以后后悔了,懈怠了,不念了,他的莲华也会越来越小,甚至枯萎。所以你看我们此土的心念和行为,都在极乐世界能够像一面镜子一样的展现出来。这个莲华滋长出来,培育出来,虽然是靠着阿弥陀佛的光明愿力,有这个增上缘。但是这个莲华生长出来的因,还是靠你当下这一念决定的信愿的心;你有决定的信愿的心,阿弥陀佛光明的愿力才能加持得上;因、缘和合,才产生莲池里面有标上你名字的莲华绽放出来的结果。

  觉明妙行菩萨就借着陈大心作为榜样:你看,陈大心念佛,西方极乐世界有一朵莲华出来了;你们在场的其他诸位,也要像这一样。只要娑婆世界有发愿求往生的人,那么极乐世界马上就生起了一朵莲华。这很奇妙,也很真实,也符合佛法的道理。希望在座的诸位,在极乐世界都有你的一朵莲华。觉明妙行菩萨说:我如是见证,如是说出来,你们应该要生起甚深的信心,这是千真万确的。

  请看第十一段:【孙中白好丹术,日久无效,因来会作礼。菩萨呵曰:“老秃今日换这副嘴脸见我么?且问尔金丹几时可成?”答曰:“正尔求成。”菩萨曰:“若成了,千万留却几颗,莫都吃到肚子里去。俟汝见阎罗老子时,好做些人事送送。痴老儿,此事决无你分,不如做你本等去。”孙拜谢。有顷,菩萨又曰:“痴老儿,知得你自己本等么?”答曰:“我求见性,是我本等。”菩萨曰:“汝知此性,为大为小,为青为黄?”答曰:“性无如是等相。”菩萨曰:“然则汝欲向甚处求见?”孙无语,乃发信皈依,愿为弟子,求示法名。遂示以偈曰:“性无大小青黄相,哪有声名任汝呼?不达此中玄妙处,一言半字总淆讹。”“我今强为汝安立名,可曰达本。汝此后光阴,不上七、八年矣。莫负却八百年前三十六载苦行也。”孙问因:“此身何结局?”菩萨曰:“结局便结局,又问何结局耶?”孙乃问:“如何修持?”菩萨曰:“净土一门,能广摄群品。汝问修持,当念阿弥陀佛,发愿往生,便得一了百了。汝无再惑。”】一了百了当念佛。“一了”,就是指成就了往生净土一法,等于成就了一切法——“百了。”要想——一愿成就就等于一切愿成就,就应当念佛。

  这里面来参与这个法会的有个叫孙中白,他是好乐“丹术”——炼丹之术,炼了很长时间也没炼出来。所以他在这个法会上,给菩萨顶礼,好像想求问一下炼丹成功之法。觉明妙行菩萨一见到他,知道他有这个问题,当头棒喝——就喝斥他,说“老秃”,大概他的头是秃顶了,“你今天换这张嘴脸来见吗?”这话很有意思,就是:你八百年前跟我做弟子的时候是另外一种样子,现在你换了一种嘴脸来见我,成了秃头。你现在换这个嘴脸来见我吗?现在我问问你,你炼金丹什么时候可以炼成呢?实际上是带有反讽的口气。这个孙中白说:我想求赶紧把金丹炼成。觉明妙行菩萨就跟他很幽默地说:哎呀,如果你炼成了金丹,千万要留下几颗,不要全都吃到肚子里面去了。这一般道士讲的炼丹成就,他吃上金丹就能够飞行,就能羽化——是有这个记载。就叫他不要全部吃到肚子里面去,说:等到你见阎王老子的时候,好跟他送点礼;把你的金丹送点礼,开点后门。这个意思就是说:不管你炼成、不炼成,你都要到阎王爷那去。这意味着什么?你还是个轮回的众生。你送点礼——行贿受贿,想让你不下三恶道,但阎王爷是铁面无私的。说明这个菩萨讲话有点幽默,“幽”了他一把。

  幽默之后,马上就喝斥他:愚痴的老头,这件炼丹的事情绝对没有你的份,你炼不成的,还不如做你本分的事去。孙中白就赶紧礼拜,过了一会儿,这孙中白就无话可说,无言可对,不知所措。菩萨又问“痴老儿”:你这个愚痴的老头,知不知道你自己的本分在什么地方?就是“你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孙中白回答:我求见性,是我本等,“我要见我的自性”。菩萨说:你知道这个性是大,还是小;是青色,还是黄色呀?孙中白说:自性没有这些大小、青黄之相。说明他也是修行人,能答上一句半语。菩萨说:没有这个相,那么你向什么地方去求见这个性呢?向什么地方求见?实际上这个话是机锋转语,指归他的本分去。就好像禅宗的达摩祖师问神光禅师:“要我为你安心,你将心来。”你把心拿来。“觅心了不可得!”“与汝安心竟。”就是在句下让它回归本分,让他开悟。但是孙中白并没有像神光禅师那样的上根利智,一问他,他莫名其妙,答不上来。虽然答不上来,但是他对于菩萨有信心,所以他就做皈依弟子“愿为弟子”,来求法名。

  觉明妙行菩萨就给他一个偈子,偈子讲:这个自性,没有大小、青黄之相,离相无相。没有相,哪有什么声名,名相概念让你称呼?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这些谈自性。要谈到他本来的地方,这是不可说的,也只有像维摩诘那样的默然,谈“不二”的时候只能默然;由默然故,才是真说“不二”。谈到这个性的本来状态,三世诸佛口挂壁上,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不相应。不了解这个自性离言说相、离心缘相、离名字相的情况,你就不能了达其中玄妙之处。你在这里面,无论是说一句话还是讲半个字,都是混乱的,都是不相应的,都是颠倒的。觉明妙行菩萨说,我现在勉强给你立个名号叫达本;由于他想求见性,见性就是要了达本来面目——“达本。”并且告诉他:你以后的光阴——寿命也就是七八年了,千万不要辜负八百年前你曾经有三十六年苦行的功德;你看,修行了生脱死极不容易。这个孙中白以后成为达本,在八百年前,就是在东晋的时候,他修道修了三十六年苦行。苦行是什么?那就是精进刻苦,夜不倒单,日中一食,这样的行为。修了三十六年都没有解决生死问题,也就是他的苦行还是走自力的道路,没有对这个念佛法门产生决定的信心。今生你遇到了念佛法门,这也是你原来修三十六年苦行的善根(成熟),今生才遇到佛法,才遇到净土法门;现在你千万不要辜负这次的机会。

  孙中白又问:我今生如何结局?就是“我死后的情况怎么样?”菩萨就把他这个问题荡开:结局便结局,还问什么如何结局?你问如何结局,就是你的造作在里面。如果这个正信、正见没有产生出来,你有什么好的结局呀?就是把这个问题置挡,不给他回答。不给回答,孙中白就问:如何修持?”觉明妙行菩萨也就是单刀直入:念佛往生净土一法,能够广摄一切根机的众生。现在你要问怎么修持?你就应当念阿弥陀佛名号,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便得一了百了。汝无再惑。“一了百了”,这话说得很直白,但是里面义理甚深:“一了”,就是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事情成功了,就是“一了。”成功了这个愿,你所有的愿:你想得大智慧,想得大神通,想度无量众生,想快速成佛,等等这些愿,都能成就。所以是一了百了的方法就是念佛往生净土,才能够做到一了百了;也就是天亲菩萨在《往生论》里面谈到不虚作住持功德。“不虚作住持功德”,就谈到你只要遇到阿弥陀佛,你所有的愿:无论是世间善法的愿,还是出世间的菩萨大愿,都能由于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愿的成就故,所有的都能成就,这就是“一了百了”的意思。所以觉明妙行菩萨告诉他:你今生遇到了这个一了百了的奇妙之法,不要再迷惑颠倒了。你再迷惑颠倒,就会像八百年前一样修了三十六年苦行了无结局,“一了”都没有了。今生你就靠念佛一法修行带业往生,你对这个法门不要有丝毫的疑惑,舍此法门,你又要轮回多少个八百年!

  请看下面第十二段:【菩萨又喻诸人曰:“从古大圣大贤,阐微立教,皆至精至简。上士闻而悟,中下闻而修,皆归大道。乃后之著述,务为繁言隐说。使凡流揣摩成见,遂至以讹传讹,深入邪僻,抱暗没世,竟不自觉。如达本,因读《参同》、《悟真》诸书,不知法要,曲信讹传,谓为有得。执吝不舍,白首无成,动诸烦恼。菩萨说为真可悯者。是故汝等既识前非,当崇正信。”】识前非,崇正信。就是认识原来修行,走了一条不正确的道路——知见不正,现在要推崇正信正见。与会的八个人都是修行道教功夫的,他们走到那里头,首先知见就不对。对这点,首先要把他原来错谬修习的问题给它揭示出来,然后才把正确的知见、修行方法介绍给他。

  觉明妙行菩萨又开示这八个人,谈到一个什么情况?实际上,这些都带有原则性的问题。就是从古以来,这些“大圣大贤”,大圣,唯有佛才称为大圣;大贤,唯有登地以上的菩萨才能称为大贤。他们用种种身份示现在这个世间,或者八相成道,或者种种身份来建立佛法的教化,来阐释微妙的佛法,建立教化的宗旨。那么其中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至精至简”:教化的宗旨一定是非常精一的、精湛的,而且他的方法是非常简单的。上根利智闻到了这样的佛法,马上就会觉悟,马上就撩衣便行,开始修行,得到利益。中下根的人闻到这样的佛法,用渐修的方法来修行,最终也能归到大道里面来。

  那么到了后来,就是随着时代越来越往后,无论是善知识,还是世间、出世间的这些圣贤,他们著述就有一个问题“务为繁言隐说”,就是把简单的东西变成很复杂,这就使那些凡夫之流揣摩成他自己的见解。“揣摩”,就是用他的心意识来分析,来概括,用他的逻辑思惟来建立所谓的理论系统——是什么观点,实际上全体都是颠倒的。然而由于他可能又有一定的知名度,又能言善辩,所以他建立之后,这个错误的知见又传播开来“以讹传讹。”就使接触这些知见的人,都进入邪见的港湾不能出来“抱暗没世”。“抱暗”,就是抱着不正确的知见,不是智慧光明,而是增益了他的愚痴黑暗,终身都不能觉悟,这就谈自古以来一种普遍的现象。

  那具体到达本,就是孙中白,好丹术。他就是由于读了一些书:读了《参同契》、《悟真篇》这些道家的书。《参同契》是东汉年间一个道士叫魏伯阳著述的,这是参同了《周易》,黄老之术以及炼丹的炉火理论,所构建的一个所谓炼丹的理论体系,在道家称为道经之王。比如《周易》,他会用乾、坤、坎、离;以离平坎,水火龙虎,还有铅汞这些法象,来象征这个炼丹、修仙之术:是这么一本书。那么《悟真篇》是北宋年间张伯端,用那种诗词偈颂的方式——一百篇,来演说道教修丹的理论和方法。在丹术里面,这两本书也是地位非常显赫的。这个达本就把这两本书看得很崇高,就深入研究,来相信这些丹术的“讹传”。他以为炼丹成就得到长寿,就以为到家了,对这个丹术非常执著,不舍弃它;到了年老“白首”没有任何成就的时候,他就生起烦恼。菩萨就说:“这是真可怜悯者”。所以一个修道人,他首先没有遇到一个正知见的人,就容易走向错乱修习的道路。

  你看我们中国大陆,好像一九七八年以后,尤其一九八九年以后(有)很多练气功的:不乏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精英人士,包括法轮功,这些一听,也觉得很高妙,好像也能够得到度脱,这些东西也在张扬要度化众生。然而你看他所修行的东西,就觉得有问题了;甚至有的是附佛外道,借助佛法的东西。原来我记得有一个拿着一套“佛法”修炼气功的书——还很厚,那个传播功法的还是一个出家人,披上祖衣的样子,然后说,通过他这种功能够达到第一个能量级是什么,第二个能量级是什么,第三个能量级是什么,一看就是一些外道的东西,根本就不了解佛法的真要在什么地方。但这些东西容易被人接受,因为众生都是有求的。一听求这个功法能够开耳功,能够开眼功,能够给人治病,还可能得点神通,还能够这样那样,他就很好乐,一下子就栽进去了。

  所以修行佛法一定要知道:正知正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正知正见不能建立,就是在这些感应、神通、道术方面去做,那动经无量劫都解决不了问题,成为可怜悯者;深入这样的邪知邪见,永远出不来。菩萨告诉与会的大众:你们要认识原来多生多世修道的错误知见,八百年来在这里辛劳痛苦,不能解脱。现在遇到了我觉明妙行菩萨这样的一个机遇,应当崇敬正确的信心、正确的知见。正信就是信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事相上的信也有理上的信。阿弥陀佛也就是我们一切众生介尔一念的体相用,无量光寿全体的大用,应当要推崇这样的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