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时代提出的挑战,净土征信(一)

发布时间:2022-01-06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莲华,象征着高洁离垢,出污泥而不染,垢净双非;不与繁华丽蕊争妍艳,隐微潜德;华叶开敷,果在其中,因果同时,妙德难思。

  在净土中,莲华尤是标志性表法。莲华乃净业行人往生净土时安立法身慧命之神宅。极乐世界是莲华遍布的刹土,故称莲邦;同修净业之友称为莲友;约念佛坐禅之期,号曰莲漏;定趋向之极,号曰莲宗。而白莲华(梵语芬陀利)正处开敷中,弥显稀有雅净。

  东晋之时,庐山之阴,东林寺般若云台精舍内,以慧远大师为首的一百二十三位贞信之士,于阿弥陀佛像前,虔洁敬荐香华,以《西方发愿文》为文本,结白莲社,誓愿专修念佛三昧,矢志安养。这一寂静山林寺院的法事,揭开净宗念佛法门全面实质性弘传于震旦国的序幕。历史的定格,意味深广。

  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我国,即以传译佛经为嚆矢,第一批大译经师,便已翻译净土典籍。如支娄迦谶所译的《佛说清净平等觉经》、西晋竺法护译的《般舟三昧经》等。《无量寿经》自后汉迄至东晋,据载亦有六种译本(现只有三种译本传下来)。

  随着净土经典的传布,读诵受持、愿求往生西方者,亦不乏其人,如阙公则、支道林、僧显、竺法旷等。另有西方觉明妙行菩萨者,即是于晋明帝时(公元321-325年),受贫子身,发奋昼夜舍命念佛,得念佛三昧而往生的(参见《西方确指》)。

  然这些大德的净业修持,大多还属个人化的行持,虽有往生之瑞相,然在大众层面影响力不大。

  而净土念佛往生法门,乃释迦如来彻底悲心,普度众生之法门。令彼无力断惑之常没凡夫,信愿持名,乘佛愿力,往生安养,现生了脱,与观音势至把手同行。至圆至顿,彻上彻下,超越一代时教所说一切法门,素称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不但世智凡情不信,即通宗通教之知识,犹或疑之;乃至声闻缘觉、权位菩萨,犹或疑之;法身大士,虽能谛信,尚不能穷源彻底。良以此之法门,以果觉为因心,全体是佛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非一般世智辩聪者所能了知。

  正是由于念佛法门这种超情离见的特点,中国人接纳这种宗教文化,自然会经过一个了解、碰撞、磨合的过程。大凡普通人悉有着眼见为实求验证的心理。

  虽闻说经典所云:距娑婆世界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西方,有一世界,名曰极乐,彼土有佛,号阿弥陀佛。然此事能否验证呢?会不会是神话乌托邦呢?这正是净土法门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经过二百余年的磨合,至东晋时所提出的挑战。能否成功地应对这种挑战,给出净土征信,直接关涉到净土宗能否在中国传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