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厌离心即智慧心和菩提心

发布时间:2022-01-06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大安法师:厌离心即智慧心和菩提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关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谈“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两种心理状态的。为什么我们能够有厌离心?它是来自智慧的一种关照。
一切众生生活在八苦交煎里面,但往往很多人自己意识不到这个苦,他就堪忍(娑婆世界意为“堪忍”)——堪忍我们的三毒烦恼,堪忍我们种种不如意的苦难现实。在这种状态当中,能够敏锐地透过生命的现象知道它本体上的苦的话,这就有点智慧了。进而我们了解“苦”是由烦恼所招感的。当我们了解到是由于自己的烦恼(贪、嗔、痴、慢、疑)感招了五浊恶世的依报和陋劣身心的正报,自然就会升起一种厌离心,所以这种厌离心也是一种智慧的透显。这是从它对现实的关照来看,产生厌离,这个厌离一定要有一个新的参照系,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超然的存在,那就是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一真法界。它其实也是我们清净心里面所升华出来的一种参照系,通过认知、接纳、信受、神往,而后才会产生的一种心理。所以厌离和欣求正好是一体两面,由厌离激发出了欣求,由欣求一真法界的清净,又带动了厌离心,互相增上。众生有的是从厌离心开始,有的是从欣求心开始,无论从哪个开始,它都会产生一种相互影响、增上互动的效果。
确实,如果净业行人对娑婆世界没有厌离心,他的愿就不恳切,他就会贪生怕死。贪生怕死就是对“我”的执著,身见还没有看破,没有看破就有一种贪恋执著。就好像有的念佛人,他也念念佛,实际上他天天想到的是他事业很繁忙,没有时间念;还有的人甚至说“我现在没有时间学佛,等我退休了再来学佛”等等,这些都是不具备厌离心的表现。或者这段时间生意亏了,又生病了,这时候他好像有点厌离心;到时候一看,身体又强壮了,又赚钱了,又当官了,那厌离心又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如果生活非常顺利,有空调、有冰箱、有娇妻美眷......“唉呀,去西方极乐世界干什么,这已经就是我的极乐世界了。”
所以世间人一定要以苦为师,要有这种危机感,以此激发我们的厌离心。凡夫众生要生起厌离心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要从厌离心下手。

二、发不出厌离心的原因

净土资粮信愿行中,愿的本质内涵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为什么要厌离娑婆?这里有几个概念要了解清楚。印祖用一种非常有表现性的文句来说,厌离娑婆,就好像一个监狱里面的囚犯,希望赶紧出离牢狱一样。我们就是这个囚徒,大一点说,这个三界就是牢狱,我们在三界里面出不去,不能做主。缩小到我们这个地球出不去,万有引力。再缩小在我们这个身体,我们身体也像一个牢狱,我们的心性透不出来。这些都是很苦的,不得自在、不得自由,种种苦难的煎熬、种种苦难的系缚,无常的逼迫。但是有一个自由自在的天地,那是正常的生命状态,由于我们一念无明,自己到了牢狱里面来了,现在有个机会可以从牢狱里面出来,我们要赶紧出来!

但问题是我们迷惑颠倒,在牢狱里面呆久了,他认知不了自己的是一个囚犯的角色,甚至把牢狱认为是自己正常的情况,还不想出来。真是可怜悯者。《法华经》里面的火宅喻,实际上是给我们传达一个信息,真实的现象是三界如火宅。这个房子已经即将要倒塌,然而我们这些人,就是这个火宅里面,还在那里玩耍、还在那里“享福”、还在那里做各种各样的“事业”。在外面的这个父亲急坏了,就呼唤自己的子女出来。但子女还不听话,觉得我呆在这里面还很好,很快乐。于是父亲也只有巧设方便,知道他们原来的爱好,就说:“你们出来吧!我这里有很好的玩具,有鹿车,有牛车。”子女们听说外面有好玩的东西,才争先恐后出去,是这样离开三界牢狱的。

我们没有一念的厌离心是因为什么?是因为认知不到这是苦难的牢狱,没有智慧。所以我们能不能接受这个概念,这个概念能不能落实在我们的认知上,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是否知道己就是牢狱里面的囚犯,拖着沉重的镣铐,带上了手铐,每天经受苦毒的拷打,没有一刻的自由。我们一旦认知到,对这种牢狱的厌离、出离之心就油然而生,愿意离开这个娑婆世界。


三、靠这句佛号加持,真正生发厌离心

我们这世间的众生发出离心是很难出的。无量劫以来就在这五欲六尘里面打滚,就在这个妄想杂念堆里讨日子过,而且认为五欲六尘是人生幸福的本质内涵,就像一个厕所里面的蛆虫在大便里面往返它是其乐融融,不知道污秽。所以我们能认知到这个世界的污秽,决心出离它,本身要具有甚深的智慧才能产生这念出离心。我们没有这个智慧,于是阿弥陀佛就用悲心,把令我们生起出离心的这个功德都在名号当中把它编码好了。对这本人也有点小小的体会。原来我在支提山念过四十九天的佛号,念五百万声,当然自己业障很重,一点功夫都没有。但是中间确实产生了一种极强的厌离之情,就感觉这个世间太苦太苦,活了这么多年,怎么活的?竟然能够活过来,真是不堪回首!平时这种苦很难感觉出来,就在念佛十多天以后就出来了,真是苦不堪言。


所以我才深信,因为原来在佛经里面谈到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功德包括令我们产生厌离和向往的心,凝结在佛号当中了。我认为通过我个人小小的体验它是千真万确的。所以我常常劝那些念佛的人,有否信心、有否出离心,你还是老实的念佛,把我们全身心交给阿弥陀佛。当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的时候,实际上它就展示着我们一个苦难的众生,对一种绝对超验救度力量的全身心皈依

我们体会到,这句佛号以一念转换百千万亿个妄念的转换功能不可思议,才深刻地感觉到阿弥陀佛对我们具有多么大的恩德。他老人家给我们这个佛号万德洪名,这句万德洪名里面具足智慧光,排遣我们的愚痴;具足欢喜光,能让我们改变瞋恚的心理;具足清净光,令我们淫欲的念头转化清净;具足不断光,让我们散乱放逸的心能够精进不间断;具足超日月光,照透我们无名黑暗的内心。名号所在之处就是弥陀光明注照之时,我们得到名号的注照,身心就柔软了,我们阿赖耶识的善根就会破土而出,我们就会生出厌离娑婆、求生极乐的菩提心

  四、有甚深智慧的人才会有厌离心,厌离心即是无上道心

如何发无上道心?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面,给我们开示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世界。”你就从当下这一念,厌离娑婆世界的苦开始。这个比较亲切实在。
有时候我们反照我们身体上的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以及我们所处的环境,种种的诸恶,这种苦难的逼迫。如果我们有一念厌苦之心,对这个苦能够厌,做到“厌苦”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情。一般的人在苦当中他不会去“厌”,他要么怨天尤人,要么苦中作乐,要么苦不以为苦,麻木不觉。要产生“厌”,这个“厌”是一种智慧的表达,只有有甚深智慧的人,才会有厌离心。

所以大乘经典中,佛教我们要用佛法、智慧来熏修我们的心,才能够对轮回的苦——八苦,生出厌离心来。那么就从当下这一念,厌离娑婆世界的苦开始,他厌离就有一个出离的愿望,出离到什么地方去,马上就对佛国净土产生了好乐,知道佛的净土能够快速圆满菩萨的菩提愿以及菩萨行。他发起“我要到净土圆满菩萨行”这样的愿,这样的心。到净土见佛得到无生法忍之后,再回到生死苦海来普度有缘的众生,他能发起这个心,这就叫“无上菩提心”。如果一下子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的高度来发菩提心,有时候很难办到,那你就从当下厌离娑婆苦开始,还能够办到。
莲池大师开示:“欲生彼国,须多善多福。今持名念佛,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故当以持名为正行,复以持名为发菩提心。”
蕅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定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附录】大安法师的厌离心来自何处?
了悟子

大安法师和所有高僧大德一样具有强烈的出离心、博大的慈悲心和牢固的菩提心。他对六道回的透彻认识和厌离是一种智慧的体现,与生活际遇关系不大。法师曾多次说过,“回想过去的经历真不是人过的日子”,“世间太苦太苦,活了这么多年,怎么活的?竟然能够活过来,真是不堪回首!”一般人看了会以为法师受过多大磨难,可是回顾法师的人生历程竟是非常顺利且荣耀的,可以说生逢其时,福慧具足,从19岁考入江西大学中文系起,就决定了他成为体制内的幸运儿,人生一帆风顺,事业前途辉煌。
请看大安法师简历:
  大安法师俗名魏磊,1959年3月生于江西南昌。
  1978年至1982年江西大学中文系。
  1982年至1985年于江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室任助教。
  1985年至1987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
  1987年至1991年于北京警-察学校理论部任讲师。
  1992年至1999年于中国金融学院理论部任副教授。
  1994年被中国佛学院礼聘为客座教授,主讲净土宗经论。
  2000年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任教授。
  2001年9月出家为僧,任江西庐山东林寺方丈、代住持、《净土》杂志主编、净宗研究生班导师。 大安法师宿具善根福德,早年于大学执教之际,即深信净土,解行精进,感应道交。法师深探教海,笃志净土宗。早年著有《净宗法语大观》,甚得僧俗大众欢喜顶戴;复应中国佛学院教学之需,在净土宗教学基础上,于1998年撰成《净土宗教程》,该教程三十余万言,全面、系统、深刻阐明净土理论与旨趣,涉及内外典籍众多,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探赜索隐,剖析入微。1998年出版问世以来,得到佛教界普遍垂青、欢喜赞叹。2001年,发菩提心,离俗出家,现比丘相,圆具足戒,专弘净土。法师提倡每天至少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万声、每个月参加昼夜经行念佛一次、每年进行“十天百万佛号”闭关一次。
与此相反,包括我在内,我们很多命运坎坷、苦命背时、逆境重重的人却没有出离心,在轮回苦海中苦苦挣扎,却能以苦为乐,不求出离,迷惑颠倒,可悲可叹!真真是:三界流浪儿,六道苦命汉,若不生净土,来生更凄惨!
如法师所说:三界如牢狱,我们是囚犯。我们不自由,苦不堪言。认知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够把精进勇猛的心发出来,与烦恼对决,出离三界。由五阴衍生为十八界,这就是我们凡夫的境界。这个境界就是牢狱,我们是关在这个牢狱中的囚犯。原来我们不知道关在牢狱里面,现在知道了,就要常行精进,早日冲出去。冲出牢狱就是一个大光明、大智慧、大安乐的境界。所以我们要有出离牢狱这样的一颗道心。如救头燃,常行精进,我们就能得救了。
大安法师是我们的楷模,净土法门是我们的救星!

困苦贫极不舍家——末世众生缺乏出离心!

《月灯三昧经》卷六云:
 当于来世法末时  不能舍彼贫贱家
 杻械枷锁困苦者  于此胜法不生信
 虽被枷系杖策罚  骂詈毁辱百千种
 王力多迫悉能忍  困苦贫极不舍家
 资财乏少寿短促  徒劳辛苦无福报
 愚痴不学诸伎能  是人常居凡俗地
 迫胁无义顽暴恶  贪惜自富夺人财
 调戏笑弄毁善人  自称已发菩提心
 爱他人妻夺资产  悭嫉狡猾多纵逸
 离悲愍心趣恶道  亦自称言我作佛

 见他苦恼生欣悦  破戒暴虐怀恶心
 不念恩报破坏他  大德为我说法
 闻他说彼菩提行  反于其人生嗔恚
 若见法师少过失  增长加说百千种
 童子汝今闻我说  于此人辈勿亲近
 若欲求证菩提道  乃至梦中莫往返
月灯三昧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