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再谈厌离心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2-01-06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没有体悟到“无我”(大乘中观学派称之为空性)的人是极苦的。凡夫有苦,却没有苦圣谛,他在“苦——作恶——苦——作恶……”这样的恶性循环中终其一生。其间,不论他得什么样的福报(权势地位、名闻利养等),都无助于他解脱这苦,甚或说那名利福报会阻碍他解脱,令其迷上加迷,得意忘形之下,更兼一层失落,他永远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修净土法门,最重要的是发起出离心厌离心。厌此娑婆(即苦),即欣彼极乐,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目标制导系统(据西方心理学家最新研究),他要活着,必须要有一个目标,这才能启动他的良知、智慧、力量,最终完成解脱。同时,我们也知道,厌离心,也是获得无生法忍的必要步骤。没有厌离心的人,把此岸的一切都看成真实的,不但难以得到无生法忍,即便是一般的忍辱他也做不到。不能忍辱,持戒自然也是困难的,所以舍报后他再想得人天之身也是困难的,何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圆满成佛呢?

  佛说,一切法得成于忍。忍之一字,意义重大。初入佛道的同修,自然不能期望他立获无生法忍,(除非他能提取前世的修行经验或有报通,或许能超越这些次第,但此等人何其少也。)他所应修的是“忍可”,出于对大师(佛)的信仰,忍可佛关于苦圣谛的教理,先认识到此娑婆世界实苦,无乐。正如小佛陀龙树所说:“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忧恼,一切无乐时。”试想,可不就是如此吗?先忍可这些精湛的教理,虽然一时体会不到,也要不断串习它,这样慢慢就能生起厌离心。

  用心理学家的理论来说,你先假装,装得久了,你就是真的了。所以菩萨内行无我,外观法空,不管是真是假,先这么做再计后续。末法时代,众生根基令人担忧,不能指望都能证悟空性,但如果运用适当的心理学技巧,达到与证悟空性相似的效果,或近似地生起了对苦的现观,发起了厌离心,这也是值得赞叹的。

  所以,修净土法门的人,应学教理,知此岸(娑婆世界)苦实苦,毕竟无乐。知彼岸(极乐世界)乐实乐,毕竟无苦,则必有助于树立信愿,圆满修行。东林寺大安法师,一代大善知识也,能称性述说圣言祖语,且结合现代人的状况,令人法喜充满,故应多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