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老和尚:《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讲记第六

发布时间:2022-01-10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福田相品、获益嘱累品第六

  梦参老和尚主讲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梦参老和尚主讲

  福田相品第七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财施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何等为十?所谓布施种种饮食衣服宝饰象马车乘,及以自身手足耳鼻头目髓脑皮骨血肉,国城妻子奴婢田宅,如是一一行布施时,不顾身命,不专为己求于世间出世间乐发心布施,但欲普为一切有情生长大慈大悲芽故发心布施,为欲引发善巧方便殊胜智故发心布施,为欲引发一切有情安乐事故发心布施,为欲除灭一切有情苦恼事故发心布施,无胜他心,无粗犷心,无嫉妒心,无悭悋心,而行布施。于所施物,若多若少,下至一食,终不希求自受果报,发心布施,终不希求声闻乘果发心布施,终不希求独觉乘果发心布施。于所施物,若多若少,下至一食,但为希求一切种智,发心布施。”

  <十善业道品>讲完了,这一品是<福田相品>。十善业道就是身口七支加上贪瞋痴,这是有为的,只说属于声闻乘跟缘觉乘的法。再进一步说,十善业道从人天乘,乃至于到菩萨乘都是具足的,五种修行者所共通的。如果以十善业道法,显示给众生,化度众生,就是菩萨。如果是声闻缘觉,他想修苦集灭道十二因缘,也必须以十善业道为基础。

  依照前面经文所说的,死了之后再来生人间,得大福德,那就是十善业道本身所应受的福德。如果你的心里深入观想,那就是大乘了。它是三乘的共道法,随着那一类根机,就可以领受到那一类法。

  福田相就不同了,福田相纯粹是菩萨摩诃萨说的。福田就是种福,这个田地种的福是不可思议的福。每一段每一轮都有两种相,一个是世间相,一个是出世间相。菩萨在世间上随顺众生说,如何行菩萨道,使众生积福田。菩萨的福田,是空义,没有福田的福田,这是相即无相的涵义。

  菩萨如果想行菩萨道,菩萨道的六度万行,是以布施为首。首先讲财施,其次就是法施。如果不以法布施,不以财布施,要入众生界里头,那就很困难的。能够不随五欲所转,不随众生的世间所沉沦,那得装备一下。所以“大甲胃”的“胃”字是什么呢?就是头盔。甲就是穿的盔甲。所以你要想度众生,示现跟众生同事摄,示现跟众生一样的,你就得防护一下。

  怎么防护呢?就是装备一下,保护自己。用什么来保护?这个甲胃是形容的意思,好像在战阵当中,穿上盔甲,不为敌人所伤的意思。你若到众生界度众生,不为众生所染污,不为众生所转,而能转众生。这个指的是菩萨摩诃萨,也就是他的道力已经很深厚了,用这个轮,可以灭除众生的贫乏痛苦。没有钱,那是很痛苦的,所以要用财来布施。若菩萨成就财施的大甲胃轮,从他最初一发心的时候,就能断除五欲。

  这个跟我们有点不相合,我出家六十多年,五欲现在还未能完全断除;而这些菩萨一发心,五欲就断除了,对世间无所贪恋。但是他不离开世间,他跟声闻缘觉不同的,从一发心,就能除断五欲了。这个五欲境界,我们前面讲的很多,显浅的说就是财、色、名、食、睡。我们之所以精进不起来,懈怠,就是被这个五欲牵引着,我们行布施的时候,夹杂了很多污染。

  前面讲十善业道,里头夹杂很多的污染,不是以清净心来行财施,无论你在做什么,供养三宝也好,乃至社会救济也好,里头夹着很多不清净的心念。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心不清净,你想得个真实的果不可能。

  这段经文所讲的菩萨摩诃萨是以财施作为摧辗五欲的工具,一发心的时候,行菩萨道、财布施的时候,就除断五欲了。

  他现在不只断除五欲了,他的尘沙无明也渐渐破了,这些登地的菩萨,他们是断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所以,他超胜过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乘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缘觉的二乘人,都应当供养承事守护这个大菩萨。为什么呢?给他们作利益故,菩萨摩诃萨能给一切声闻缘觉作利益故。这是总说,以下就分别说什么是财施大甲胄轮呢?

  “何等为十?”有征启的意思,概括的解释一下。“所谓布施种种饮食衣服宝饰象马车乘,及以自身手足耳鼻头目髓脑皮骨血肉,国城妻子奴婢田宅,如是一一行布施时,不顾身命。”财施不像我们一般的施,这个不同;所以他前面的标题就说大菩萨,他能作竭尽施,这个布施就是他的种种饮食、衣服,乃至宝贝,象马车乘,也就是身外的。还有他自己的自身,乃至六根都能布施。手足、耳鼻、头目、髓脑、皮肉、血肉、国城的妻子、奴婢的田宅,如是一一行布施时,不顾自己的生命。菩萨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就是菩萨的本意。

  所以,成为菩萨就是有大道心的众生。他专为一切有情作利益,从没有想到自己,那就说明我执也断了;如果法执还在的话,就不可能作竭尽施。

  还有法施的十轮,这是指世间的十轮。还有出世间的十轮,他不为自己求世间出世间的乐,而发心布施;这个因地是真的,感果也真实的,能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布施的时候,他不是为了世间的利益,乃至于出世间的利益,他也不求。这个福田相是什么相呢?是空相。

  所以佛在《金刚经》上说,菩萨在行布施、供养的时候,所做的一切善法,没有得到福德。须菩提就感觉很怀疑,为什么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都没有福德?菩萨说,他不执着这个福德。他要是一执着就不是菩萨,所以他只是不执着而已。不顾其身命,乃至这样的布施,他的目的就是利益众生。菩萨的大慈大悲心是不可思议的,修慈悲也不是简单能做得到的。

  无着菩萨想亲近慈氏菩萨,也就是弥勒菩萨,他在山里修“慈心三昧”,修了十年,想成佛,想拔一切众生痛苦,所以叫“慈心三昧”。修了十年,什么也没有得到,也没有见到,好像无缘就退心了。他就下山,下山走到半路上,碰见一个老婆婆在那儿拿一个很粗的铁杵,在磨针。他问:“老婆婆,您在做什么?”她说:“我磨针。”“您磨针做什么用?”她说:“我女儿要出嫁,我给她磨针做衣服、做嫁妆。”无着菩萨就笑说:“您这个针磨成了,您女儿恐怕都死了,怎么能磨得成针?”那个老婆婆跟他说:“功到自然成。”他忽然开悟了。他说:“我没有这个功夫,所以不能够见到慈氏菩萨!”

  他没有走,回到山里又修了十年,总共修了二十年,还是什么都没有,连个影像都没有。像我们拜忏念佛,想做个好梦,求得很多,这属于有相。这不是菩萨摩诃萨的发心。

  于是他第二次下山,这回下决心走下来,也没有遇到什么境界。走到山底下的一条河流旁边,看见一条狗。那条狗的肚皮上生个疮,就在那儿呻吟,很痛苦。无着菩萨未出家学道之前,是一位医生,专医治臃肿病患,如今对境了。修了二十年的慈心,他想帮它治,可是看见这狗实在太脏了;他想这条狗要是人的话,我还可以给它治一治!他想一想,走了一段,心想不对,“我是修了二十年慈心三昧,修慈心是平等对一切众生的,为什么有分别心呢?”

  他又回来,如是走了又回来,走了那么好几次,决心下不了。最后想:“我这二十年功夫不能让它白费,还是帮它治疗。”闭上眼睛就去吸那个疮。这个疮必须得用口吸,他一吸,心里头感觉得很噁心,就要吐;刚要吐的时候,感觉味道不对,这个脓疮不可能这么美妙味道,是上妙味道。睁眼一看,狗没有了,出现的是慈氏菩萨。于是他就问:“菩萨,我修行二十年,天天拜你,求你,你到了最后还要试验我一下。”慈氏菩萨跟他说:“我也很焦急,我天天预备加被你,是你不理我。”这就是中间还有业障。

  于是我们就知道以大慈大悲心发心布施,是很难的;要是没有殊胜的智慧,我们那个大慈大悲心的萌芽发不起来。我不是轻视各位,我对自己也是这样,我们那个大慈悲心,极其有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大悲里头有爱见,如果是自己亲友,如果是我尊敬的,我喜欢的,那慈悲就有了。要是你的怨家,或像上面说所说的一条狗,慈悲心就发不起来,你怎么能布施,不顾身命的把自己所有的都供养给别人?不肯的。这个我们自己可以测验的,甚至有的布施出去,还要拿回来。

  《大集十轮经》的这种境界逐渐深了,说菩萨怎么行菩萨道的?供养众生的时候,把众生都供养成佛,都像佛来对待。因为菩萨要成菩萨道,依据<普贤行愿品>,要是没有众生,我们成不了菩萨道。众生的恩,是难报的,因为众生使我们能够成就佛。所以大菩萨发心布施后,他的目的与愿望就是普为一切有情,能够成佛,让一切有情也能够生起大慈大悲的萌芽。

  因为这样的缘故才发心布施的,同时为欲引发善巧的方便殊胜智故,发心布施。引谁呢?引一切众生也发起利益众生的心,就展转相受,同时在菩萨本身来说,引发自己利益众生的方便智。诸菩萨对于利益众生的方法就是他方便的智能,要学这个方便智,我们也想帮助人家,如果方法不对,不但没有帮到忙,自己还惹得很多烦恼。很多道友都有这种经验。

  例如建庙,我想出点个功德,建佛学院,功德出了,听别人又东说西说的,闲话一堆,那庙也不修,佛学院也不办,他就退心了就生了谤毁。我对这种事听的太多了,我为什么不敢说呢?不说三宝过,乃至于优婆塞、优婆夷,都不敢说;不要说四众过,这是犯菩萨的根本戒。

  不合乎福田相,你那个福种下去的根本芽就生长不出来,就变成焦芽败种。我们在十善业道、十恶轮里头讲的非常清楚。你这样是下无间地狱的,乃至于近无间地狱的,谤三宝,比无间地狱还重。

  为什么信佛好多年了,还没有什么成就,什么原因呢?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造太多了,你不知道这是在造业。如果对照一下《大集十轮经》,你才知道身口意十业,十善业跟十恶业,十恶轮跟十善轮,特别难防护的。我们认为好像很容易,那是骄慢的想法,不是真实的。所以,菩萨以殊胜的方便善巧智来行布施,令一切众生都能够安乐布施,当你行施的时候,要发心要发愿,一定要具足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

  同时菩萨以财布施,为除灭一切众生的苦恼,所以发心布施。众生在苦难当中,你发心布施,给他财施的时候,你要发心善巧方便,发心要引他入法,要引导他成道了脱生死;你还要放下一切,这不过是用财来引导他而已。所以佛教讲,度众生的时候,先以欲钩牵,渐引入佛道。先用他所喜欢的,他所缺乏的,引诱他,渐渐就能引入佛道,摄受他。同时在菩萨发布施心的时候,不需要跟人家比;不需要说那个舍钱多了,我必须胜过他,他舍一万,我要舍二万。人家是什么财力,你是什么财力,不要比,不要想超过别人。你行你的道就好了,没有胜他的心,无有粗犷心。粗犷心,心不柔和,不善顺,不调柔的意思。

  当行布施的时候,财大气粗,夹杂了种种不干净不洁净的心。财大气粗不是供养心,所以我们在《地藏经》第十品上讲,地藏菩萨请佛说校量功德,说这个众生布施功德,为什么有一生享受?有十生享受?有千百亿生享受都享受不完?同样的财物没有增加,原因是什么呢?心不同。必须以菩提心,起码要没有胜他心,没有这种粗恶的心。

  还有嫉妒心,嫉妒心很多人都有。还有悭吝心,虽然布施了,后来又后悔了,舍不得,悭贪嫉妒的,还有吝惜的。

  这类行布施,不论所施的物,或多或少,“下至一食”,乃至布施个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日初时,日中时,日末时,三时都行布施,所得的福德也不大。甚至于连福德都没有得到,特别是对三宝,对众生也如是。无论布施的多寡,不要给自己求受果报,施不望报。我们中国的儒家也是这样的想法;布施望报的时候,你是有所企图,那不是布施了。乃至于布施虽然很少,也希望人家还报,这已经不是行布施了,“我做了好事了!”那样你的目的不纯了。

  要是发心布施的,终不希求声闻乘果,发心布施,不要想证得阿罗汉果,这样发心就太局小。我们想了生死,那么断世间的集因,完了就是消灭世间的苦果,以修道的因,证得偏空的涅槃,不是究竟真空的涅槃,这种是求声闻果。想了生死,要证得大般涅槃,你发心就求佛果,发心就求证得菩提果。发这个心布施,是菩提心。所以说,不要希求独觉乘的果位发心布施,不止声闻乘的果位不希求,独觉乘的果位也不希求,两者合起来,就是二乘的果位。

  于所施的物品,所施的物质,若多若少,“下至一食,但为希求一切种智”,就是求成佛。完了,做善事不论大小,念念的都是希求成一切种智,希求成佛果。这样的发心,就对了。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十种财施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所以者何?声闻独觉发心布施无大慈悲,但为己身舍贫穷故,但为己身脱众苦故,但为己身得安乐故,但为己身证涅槃故,不能普为一切有情而行布施。菩萨摩诃萨发心布施有大慈悲,普为有情舍贫穷故,普为有情脱众苦故,普为有情得安乐故,普为有情证涅槃故,不为自身而行布施。以是义故,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菩萨摩诃萨修行财施波罗蜜多时,于妙五欲心无染着,自所摄受一切乐具,普能施与一切有情,依普摄受诸有情心,依自忍受一切苦心,依灭一切有情苦心,依与一切有情乐心,依与有情大涅槃心,而行布施。以是义故,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善男子,若于五欲心无染着,具大慈悲而行布施,是名菩萨摩诃萨也,亦名一切声闻独觉真实福田。若不除断世间五欲,无大慈悲而行布施,虽舍无量无边施物,而犹不得名为菩萨摩诃萨也,亦非一切声闻独觉真实福田。此施不蒙圣印所印,是故应断世间五欲具大慈悲而行布施,若不断于世间五欲无大慈悲而行布施,不名菩萨,非真福田。善男子,染着五欲行布施轮,尚不能灭自身所有少分苦恼,况能除灭一切有情无量苦恼。”

  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的十种财施大甲胃轮,从他最初一发心,“一切五欲皆能断除”,一发心就能断除。声闻缘觉乘做不到,这就说明他超过一切声闻缘觉,所以他能给声闻独觉乘作大福田。对这样的善知识,一切的声闻独觉乘都应当供养、承事、守护。

  所以者何?声闻独觉发心布施无大慈悲,没有慈悲心;因为他没有发菩提心,慈悲是属于菩提心所摄的。这里所说的大慈悲是如何的大慈悲呢?我们帮助人家,救济人家,要帮助得彻底,救一个人,只从他的死难当中救出来,这个还不算彻底;以佛的教导让他成佛了,这就彻底了。

  有大慈悲心的,他度一切众生,都希望他成佛,那么这样就有大慈悲了。单为己身舍贫穷故,为什么我受苦?就是因为我过去没有布施过,布施是得福报的,没有种过这个福,所以贫穷。

  凡是为自己证涅槃了生死的,自己要超出三界的,看着五浊恶世太苦了,生起厌离,这都是属于二乘人的发心。菩萨发菩提心的第一个心就是厌离心,就是出离心。“菩提道次第”就是讲的出离心。但是发了出离心,厌烦世间,他不离开,为什么?一切众生还未得度,他要让一切众生都明了出离心。

  一样的发心,两者的层次可不同。他为了一切众生得安乐,不为自己求安乐,愿望一切众生都能够有出离心,不是单单为自己有出离心;因为自己明白了,明白一切世界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但是,他知道不能放弃度众生的事业,要发大菩提心。菩萨摩诃萨发心布施有大慈悲,不像声闻似的,声闻不能普为一切有情而行布施。菩萨发心布施的时候,他有大慈悲心,不只救济他的身,还要救济他的心让他成佛,让他发菩提心。他不只是为了让一切有情脱离贫困而已,他普愿一切有情脱离一切众苦。

  “众苦”,包括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不是只为了证“有余涅槃”,而是证得“究竟无余涅槃”,普为一切众生得安乐故。这个安乐,是究竟的安乐。像我们拜忏时所念的偈子,“普为众生得安乐,但愿众生远离苦恼。”但是你要注意因,这个安乐怎么能得来?必须得发心,要重一切安乐因,怎么能舍苦呢?苦怎么来的?要注重苦因,这才叫大慈悲。

  因为这样利益有情,让有情能够证得究竟涅槃。他那个行布施,不是为自己行布施,而是为了一切众生行布施的。那么为了一切众生行布施的功德,又布施给众生,就是布施所得的功德,又把他供养给众生。所以我们做一点点事业,都要回向法界有情,因为这样,这个功德才永远不断,因为法界普遍故,法界永远不断灭故。

  “以是义故,超胜一切声闻独觉”,因此就超过一切有情了。菩萨摩诃萨是给“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的,有资格给他们作大福田。因此,一切声闻独觉乘皆应供养承事守护。同时菩萨摩诃萨修行财施波罗蜜的时候,就可以到彼岸了,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也翻成就的意思。能海老法师解释“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它的涵义是:“成佛,成佛,众生都成佛。”但是过去有的大德解释为,“到彼岸,到彼岸,一切众生都到彼岸。”解释虽然不同,涵义是一样的。

  菩萨摩诃萨大菩萨在行财施的时候,他都于微妙五欲心无染着,微妙五欲就特别殊胜。像天上的妙五欲,乃至于菩萨所行的,所证得的妙五欲就是不可思议的。心理上的,像音乐,也是妙五欲。像四意的接触,闻着那个好色,色、声、香、味、触这五种境界,你所摄受的,乃至于为五乐所享受的一切工具,普能施与一切有情。

  “以是义故,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所以“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又进一层说,给这些声闻缘觉,作大福田的因是什么呢?就说这个因。或是菩萨施与一切有情的时候,不但粗五欲,他自己不执着;乃至妙五欲,他也不染着,他自己能忍受一切的痛苦,不把这个施与众生。换句话说,他绝不是嫁祸于人,他想众生离苦,愿代众生受苦。因为能忍一切的苦,也能够消灭一切有情众生的苦,要使众生不受苦,得消灭众生的苦因。

  为什么他要受苦?因为是他集来的。集来的就是苦集灭道的那个集,世间的因果,是他集来的;怎么集来的?他口里所说的,身上所做的,心里所想的,这样的集聚来的。不善业是集聚来的,你当然要受苦果。于有情的乐心,那欢乐心,信乐心,这个乐心是怎么生起的呢?依照佛所教导的法,依照佛所启示的发心;发心也是利益一切有情的,使一切众生都了解不生不灭,无苦无乐,无自无他,这种是大涅槃心,这是般若智心。以这种的义理,“以是义故”,超胜了一切声闻独觉,能有力量给声闻独觉作大福田。

  “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善男子,若于五欲心无染着,具大慈悲而行布施,是名菩萨摩诃萨也,”这才是真正的菩萨。对于色、声、香、味、触,或者我们粗说的,财、色、名、食、睡,对这些心里不染着,没有爱好,更不执着。那么具足大慈悲心来行布施,这才是真正的菩萨摩诃萨;但是这种的菩萨,一般的是指登圣地的,登了欢喜地。

  但是在《华严经》,到了初住的菩萨,一发菩提心,就能成正果。要十信满心了,登了初住了,初住叫发心住。他就发了菩提心,就住于菩提心上,一切所做的都是菩提事业。但是这个地方所讲的菩萨摩诃萨,是大菩萨,是登地的菩萨,所以才能够是声闻独觉的真实福田。假使不除断世间的五欲,无大慈悲而行布施,虽然是舍了无量无边的施物,供养种种的东西,犹不得名为菩萨摩诃萨,不能叫菩萨摩诃萨;因为他没有大菩萨的心,没有慈悲心,也不能给声闻缘觉作真实的福田。

  “真实”这两个字加在这里是有意义的,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下卷,就是指止观双运,达到一实境界,一实境界的福田相是无相的相。像菩萨这种菩提心的布施是什么相呢?无相的相。布施的时候是妙有,妙有不是有,没有执着的。妙有非有就真空,这叫止观双运。观慧具足了,这才能达到真实福田。

  “此施不蒙圣印所印”。这个印是指诸佛实相印,所以应断了世间的五欲,具大慈悲来行布施。如果不断世间的五欲,无大慈悲而行布施的,不名为菩萨。不但不“摩诃萨”,“菩萨”也够不上。“菩萨”两个字是觉悟有情,要成大道心众生,他自己都没有觉悟,又怎么能觉悟众生心呢?具足了就是“菩提萨埵”,“菩”字略个“提”字,“萨”字略个“埵”字,就叫“菩萨”了,具足说就是“菩提萨埵”。所以这不但不名为菩萨,也不是真正福田;这是就深义来说,并不是说布施了,却没有福田,不要理解错了。

  像我们不是大菩萨,我们布施完了,也没有福田;这是说你得不到菩萨摩诃萨那个福田。不过,你还是有福田的,布施怎么会没有福田?布施能够救济贫穷,你来生就富有。而你贪着了富有,你总有作业的时候,你的心没有清净的时候,你来到人间,有了钱,还不是造业?过去积福了,今生有了地位,有了钱,你造的恶业更大一点。前面那个旃陀罗王,旃陀罗婆罗门,旃陀罗宰官,就是这个涵义,所以不能染有五欲。

  “尚不能灭自身所有少分苦恼”,如果不灭五欲,贪着五欲的所行布施,那是有目的的。你为自己享受五欲,你连自身的一点点苦恼都免不了,又怎么能灭除一切有情的无量苦恼呢?这是不可能的。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成就财施轮智者净意乐尽离于五欲安乐诸有情

  为乐诸有情不求自果报虽行少分施而名真福田

  虽复施众多而依止五欲非圣印所印住不定聚中

  虽行少分施而不依五欲名声闻独觉真实良福田

  故应舍五欲常行清净施安乐有情众成真实福田”

  要成就这个菩萨布施甲胄轮,有智能的智者,他能够清净,他所信乐的,他意念所想的,能离开五欲,不贪着于五欲,能安乐一切有情众生。为了要安乐一切诸有情故,所以他不求自己的果报。能施的心是清净的,所施的物也是清净的。因为我们夹杂了很多污秽,布施、供养,心不清净,得到这个施的人,利益很少,也不清净;他拿着你所施的物,可能还去作业。

  这种连锁的反应,就有这么大的利害关系。所以布施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清净,不求自果报;虽行少分施,而名真实田。菩萨行布施的时候,他不会为自己求一点的利益,全是施舍给众生,这才能真正给众生作真正的福田。

  “虽复施众多,而依止五欲,非圣印所印,住不定聚中。”虽然布施了很多的东西,很多的物质,乃至于法师还要给人说法;要是自己心里不清净,你说的法有污染,听的人也清净不了。

  另外布施的时候,你要观机。我们前面讲,对于声闻乘无误失,对于声闻教的人,机无误失,就是机跟法要相吻合。如果机不对法,法无作用,法不对机,那个法也就是没有作用。要是依止五欲而行布施的时候,这不是佛所印可的。这是住在什么呢?你这个布施的福德,究竟是成圣果呢?还是成凡夫呢?不定。因为不知道布施的意愿如何!“不定聚”就是不知道你是大是小,是这样的涵义。施多的,依止五欲不可以,要是施少的,“虽行少分施,而不依五欲”,他虽然舍的物质很少,但是他不依着五欲,不会要求五欲,这才是成就声闻独觉的真实福田。

  “故应舍五欲,常行清净施,安乐有情众,成真实福田。”你所供的布施,供养众生了,成了真实福田;众生得了你的布施,得了你的供养,他也能够用你这个财物,心里也清净,也能归依敬信三宝。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法施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速能获得日灯光定,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何等为十?谓诸如来所说正法,或声闻乘相应正法,或独觉乘相应正法,或与大乘相应正法,或世间法,或出世间法,或有漏法,或无漏法,或有为法,或无为法,或不二法。菩萨摩诃萨于此十法深信敬重,一切听闻,随力所能,审谛领受,思惟观察,究竟通利,随其所宜,为他演说。于说法时,无嫉妒心,无悭悋心,无骄慢心,无求利心,无轻他心,无自举心,有恭敬心,有饶益心,有大慈心,有大悲心。为声闻乘补特伽罗说声闻法,不为彼说独觉乘法及大乘法。为独觉乘补特伽罗说独觉法,不为彼说声闻乘法及大乘法。为于大乘补特伽罗说大乘法,不为彼说声闻乘法独觉乘法。随诸有情根器所能为说正法,非根器者终不为说。于其大乘诸有情所,终不劝修独觉乘行声闻乘行。于独觉乘诸有情所,或时劝彼修大乘行。于声闻乘诸有情所,或时劝修独觉乘行及大乘行。于诸如来所说正法,下至一颂,乃至半句,深信敬重,终不毁谤障蔽隐没。于说法师起世尊想,于听法众起病者想,于所说法起良药想,断除五欲,无所希求,宣说正法。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十种法施大甲胃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能断五欲,速能获得日灯光定,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

  这是法施,上文说的是财施。法施大甲胃轮,大甲胃轮是形容词,形容菩萨的清净心。当你做一件事情,要先静一静,这个事情应当怎么样发心?要发菩提心,由你这个菩提心能生起善方便慧,当你利生的时候就能够观布施的时机,能够不出偏谬,不出误失。

  若大菩萨成就这个轮的时候,这法施大甲轮,从他一发心的时候跟前面一样的,五欲都能除断了;一断五欲,获得功德,那功德是什么呢?得一个定,日灯光定。这个定就是八百三昧定当中,属于楞伽定的一种。日是日光,灯是灯光,就是形容他能破除众生的黑暗,他自己也破除自己的黑暗。有光明照耀,有了智能,这是一切声闻独觉所没有的。所以说他得超胜一切声闻独觉,因此能够给声闻独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就皆应供养承事守护。承事就是弟子对上师的意思,对大善知识的意思。

  这是总说,下面又分别的说,不过在<福田相品>,佛就略了前面的十财轮,合起来说的。何等为十呢?布施饮食,车马象马自身手足也是十种,具足一个大悲心就行了。现在这个法施也是这样,从他一发心就得了日灯光定,超胜了一切声闻缘觉。他说法的时候,如来所说的圣法,跟声闻乘相应的,就说声闻乘法,对的是声闻机。

  “相应”就是“瑜伽”。现在讲“瑜伽”,翻成华言就是“相应”。相应的时候,就是法跟机相应了;一闻着法,他就能够修行,修行就能得道,就能得入定。如果不相应,他是声闻乘,你却给他说独觉乘法、说因缘法,或者给他说大乘六度法,他得不到。他认为佛法对他没有用处,所以你只能给他说十善业。你给他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他得不到。要是对他说,佛法是空的,他从此产生断灭空,什么事都不做,反而去造业了,这就是不对机。不对机了,没有得到利益,对于如来所说的正法,听者闻者当成邪法。他不但没有得到利益,还生了谤法的罪过。

  与这个声闻乘相应的呢?总的来说是四谛法。与独觉乘相应呢?因缘法,十二因缘法。与大乘相应的正法呢?就是六度法。这包括很多,或者是世间法,或者是出世间法,或者是有漏法,或者无漏法。世间法就有漏,出世间法就是无漏,这两个各有各的涵义,后面每一段都有解释的。或有为法,或无为法,或不二法,这个不二法是究竟法。

  如果大家听过《维摩诘经》,那个不二法门,总说就是染净不二。那么大小乘也不二,像《维摩诘经》中,文殊菩萨问维摩诘居士,如何是不二法门?维摩诘居士就行淫怒痴不二法门,淫怒痴就是戒定慧

  另一段说,文殊菩萨问维摩诘不二法门的时候,他就是不说话。大家说了很多的不二法门,问到他的时候,他不开腔。文殊菩萨就赞叹了,这才是真正的不二法门。什么叫不二法门呢?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能思惟,不能用言语表达,这就是不二法门。

  如果于此十法,深生敬重,一切听闻随力所能。你是什么根机,能够做到多少,就能领会好多。你详细的审思,如理的观察,审谛而领受于心,受者领受于心,这样的思惟观察,才能够究竟通利,才能够通达。闻而不思则罔,罔等于未学未闻;思而不行则怠,思了而不去做,还是等于零。

  例如我们修习《十轮经》,就要修行十轮法,如果我们修行的是净土法,你听了《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听了很多,你不去做,没有用处。打个佛七,就是行了。像妙境老法师到观音寺打佛七,参加打佛七就是行了,行就是做,做就是修行。但是你要注意,念佛要从心起,念完了还归于心,念念从心起,念念还归心,那就是我们讲的不二法门。阿弥陀佛就是我,我就是阿弥陀佛,必须得如是观,这也是不二法门,自他不二;能念的是我,所念的是阿弥陀佛,能念所念同一体故,同一法身。

  慈舟老法师对于念佛的开示,是配合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的开示,念一句阿弥陀佛,配着普贤十大愿。这是一九四零年,他在打佛七时讲的开示。这就是不二法门。

  “菩萨摩诃萨于此十法深生敬重”,你能够有好大的智能,你能够生起好多的观照?你有好大的定力?你能领受得到好多?思惟就是定,观察就是慧,要定慧双运,这样才能够达到究竟。你要是生到极乐世界就通了,极乐世界就在你的心中,阿弥陀佛就是你,你这样就能成就,这叫随其所宜。菩萨摩诃萨用这十法来教化一切众生,这是以法供养,以法布施,这叫法施。

  但是说法的时候,不能有嫉妒心,不能有悭吝心,不能有骄慢心,不能有求利的心,不能有轻他的心。还要会观机说法。我犯过这个罪过,因为我不会观机,没有这个德行,没有这个神通。我有什么意念呢?只要我跟大家共同学习的时候,你来听,那就是有缘,你要想听《大集十轮经》,那就有缘了。你来听,我跟你说,那就没有错谬。你听听,不爱听,我们俩无缘,你就走了,我也不犯错误,你也不误失。你一直听完,能够得到一点好处,对我来说,我也没有什么功德;对你来说,你得到实在的利益,这就是能入佛门。

  我们每位的道友在弘扬佛法的时候,向别人宣传的时候,面对你的周围亲友,劝他念一句阿弥陀佛,你也说了正法,好多道友问我:“我如何能帮助人家?如何能度人?”我说:“你可以行菩萨道!”“我还能行菩萨道?”我说:“你照样能行。你会念佛?”“会!”我说:“你能不能给人家讲讲念佛的好处呀?”“能!”我说:“这就是行菩萨道了。”至于很深的义理,我们是专业,你是副业,你能那样做,就比我还强了,你也不为名不为利,不是吗?

  无论哪位道友帮助别人,千万要注意,第一点,不为名不为利。只是不为名不为利还不行,还要没有骄慢心,没有悭吝心;没有骄慢心,没有求利的心,没有轻他的心。“你不懂,我告诉你好了!”这就是轻慢心。虽然你这个语言没有表达出来,好像自己不轻慢,说人家不懂就是轻慢心。

  菩萨说法,对利根、对钝根,都是平等,不会因为这个众生很愚痴,说一遍不懂,说两遍不懂,说十遍还是不懂,而利根的你,只要说一遍,就懂了。从菩萨来看,这两个平等平等,也不会对这个利根的,就特别好一点;对那个钝根的,就不理他,因为他太麻烦。有的道友之所以会问的多一点,是因为他不知道才会问的多一点,你心里头不要认为太找麻烦,生厌烦心,这里头就含着轻他的心。

  “无自举心”,自举就是宣扬自己。怎么宣扬法呢?现在太多了,我们不用举例子就可以知道,总把自己的好处让人知道;那么,其他人都不行,只有我很好。自举就是轻他,轻他就是显示自己,这个错误,恐怕众生犯的很多,有意无意之间,很容易犯的;那么,对别人就没有恭敬心。恭敬别人,就不会想到自己,这个里头的涵义就是这样。应当要有饶益心、有大慈心、有大悲心,有这个心,那么从有恭敬心以下,对一切众生恭敬,他是未来诸佛,经常作如是观想。

  大家都知道六祖大师听到别人念《金刚经》,他开悟了;而那个念《金刚经》的人从来没有提过,当然那个人没有悟,可是六祖听到了,开悟了,一定要懂得这种道理。但是,这是有大根器的,这是指菩萨摩诃萨说的,他行法施的时候,就有道德,有他心通的。对于声闻乘的人,绝不会给他说独觉乘的法,也不会给他说大乘法。对着独觉乘人也不会给他说声闻法,也不会给他说大乘法。对于大乘的根器人,对于这种大乘的补特伽罗,不会给他说声闻法、说独觉法。随住有情的根器,他所能接受的,他能领悟到的,给他说正法。三乘法都是正法,不是根器的人,他没有这个善根,不是法器的,说了,他也领会不到。

  “于其大乘诸有情所”,那些大乘根器的人,你不要劝他们修独觉乘修行的方法,也不要劝他们去修声闻乘的方法。而三乘,前面我们讲“十善业道轮”里,于声闻乘的补特伽罗无有误失,于独觉乘的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于大乘的补特伽罗得无误失,三乘法跟三乘人绝不混乱,对什么机就说什么法。那么对那一类的众生就劝他们修那一类法,三乘法都是共的。

  像我这样讲了三个月,也没有说到几句正法。法是正的,但是我这个人好像没有证得正知正见,还不完全正,有时候会有偏差,这是该忏悔的。但是法是正的,你是依法不依人,你对这个说法者是什么心,你就对他起什么想。如果你能够生起世尊想,你就是佛菩萨,你就是佛心;你要是看见他是个贪名邀利的,你自己可能也有点名利的问题。

  有个故事,大家可以做个比喻听一听。苏东坡跟佛印禅师两个人一同去散步的时候,苏东坡就问佛印禅师说:“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禅师说:“你胖胖的又有福报,又是官吏,像一尊佛。”苏东坡心里很高兴,很了然,很愉快。往前走,走了半天,苏东坡问佛印禅师:“你怎么不问我,你像个什么?”他说:“我不要问你,我没有什么想问你。”他说:“你应该问问我。”他说:“好吧!我就问问你,你看我像个什么?”苏东坡说:“我看你像堆狗屎。”佛印禅师笑一笑,也没说什么了,这就结束了。

  回到家里去,苏东坡就跟他妹妹说,苏小妹是有智能的。他说:“我今天战胜这个和尚了,从来没有战胜过他。”苏小妹就问他:“你怎么战胜呢?可不可以让我听听呢?”他就给她说了一遍。苏小妹说:“你输定了,你全都输了。”“啊!我怎么输了?”“人家的心是佛心,看你像佛;你的心是狗屎,所以看人像狗屎。”

  这句话很有意思的,就是人的所见不同。为什么见不同呢?因为你只有这么大的智能。还有我们对佛法始终不能了解,为什么不能了解呢?刚学一点,就想深入佛法,不可能的。我说这话,我是自己亲身体验过的,我从出家到现在六十四年,还不怎么了解。我经常想到苏东坡在庐山里头,他所作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堕在这个淤泥坑里,还怎么能认到佛法?连世间法都不认识,能真正善巧认识世间法,你就会脱离它。你要是认识到,照佛所说这些坚信不移的,佛所说的话我都坚信不移,佛说这个是五浊恶世,你贪恋什么呢?你在这里还想找快乐?没有快乐的。所以,不要贪着五欲。“善男子”,这就是菩萨摩诃萨十种的法施大甲胃轮。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智者修法施随器说三乘不为说余乘恐闻而谤法

  称根器说法不为非根器各随其所乐劝进令欢喜

  终不劝大乘令修二乘行或时劝彼二进修中上乘

  常恭敬听法深信不毁谤供养说法师如佛世尊想

  劝闻妙法药令除烦恼病舍利养名誉而宣说正法”

  佛在说法当中经常有重颂。重颂的涵义经上有记载,每当佛要说法的时候,怕大家记不得,或说完的时候,你又漏掉了;或者听的时候,你没有听见。有的是他去远行了,听到佛说法的机会,他赶来,长文已经讲完了,佛就给他重说一遍,所以叫重颂。还有孤起颂,那不同,那是佛完全用偈颂体材说法的,那就没有长行的文,那叫孤起。

  这个是重颂。“智者修法施,随器说三乘”,要是有智能的人要想学习用法布施给一切众生说法,布施给众生,随众生的根器给他说的声闻独觉大乘。随机,随那个应受什么法器的,就给他说什么乘法。“不为说余乘”,应受声闻乘的就不给他说大乘,应受大乘的也不要给他说声闻乘、独觉乘。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恐闻而谤法”,因为他听见了,不但不信,还要谤毁。给他,不但没有度众生,反而给众生增加罪业

  “称根器说法,不为非根器,各随其所乐,劝进令欢喜。”说法要对根器,对应到根器,也就是对机;他不对机,不是这个根器的,你随缘就好了,随他喜欢什么就给他说什么。

  他不是大乘根器,你就给他说二乘法,说苦集灭道,说这个世界都是苦的,你要知苦断集;说好,乃至他也不知道,你就随顺世间法,说世间法好了。讲讲仁义礼智信也好,讲讲做人的道理,说做人要有人格,不能跟畜生一样也可以。好像对什么样人说什么样法,要对于贪着五欲的,你不能随顺他去说五欲,必须说五欲过患,让他断离五欲,直到使他欢喜为止。

  “终不劝大乘,令修二乘行。或时劝彼二,进修中上乘。”对待不是根器的,不是大乘的根机,你就不要让他修大乘;要是大乘根器的,你要不要劝他去修二乘?这就非根器。“或时劝彼二,进修中上乘”,绝不劝那个声闻乘的去修中乘的,独觉乘去修上乘的大乘,或者是独觉乘的,就绝不劝他去修大乘,也不劝他去修声闻乘。“或时劝彼二”,这个“彼二”就是指声闻乘、独觉乘。

  “常恭敬听法,深信不毁谤”,不论你是声闻乘,独觉乘,大乘法,应当恭敬听法,不要生谤毁。对于法,应当深信不疑,这里面有很多问题;例如我们说《地藏三经》,《地藏经》是大乘是小乘?我们多数的人认为这是小乘,因为尽讲地狱和鬼;经文的内容也是地狱的多。但是这个法会的大众是在忉利天说的,最初一发起是佛跟文殊师利菩萨说的。第二品是地藏王菩萨跟佛说的,第三品是摩耶夫人跟佛说的,每一品都如是。

  而且是闻到地藏菩萨的名字就可以不堕三涂,乃至生他方国土,净国土,都能去得了,这个就不是小乘。闻到地藏王菩萨的名字,乃至最后佛嘱托的十二品,嘱托观世音菩萨,最后嘱托虚空藏菩萨;《大集十轮经》最后嘱托的,还是虚空藏菩萨,这是大菩萨之间互相的酬唱。我们一定要认识,从多方面去认识那部经的涵义,这样你才不会听人家说什么,就跟着他说;或者人云亦云,这最容易造罪的。所以在一切经典当中,《地藏三经》是三乘共同弘扬的。你是人天,你也可以把他作人天乘解释,但是只要你不谤毁就行了。不要谤毁,要恭敬闻法,深信不毁谤。

  “供养说法师”,不论谁说法,要明白法师的意思。如果他以法为师,就是法师,这也包括在家的男女二众。有时候称近事,有称近住。近事是指亲近三宝的,那是能够对三宝产生恭敬心,受过三归五戒的。近住就不同了,近住就住在三宝处,他受八关斋戒,住在伽蓝里头;只要他们说的是正法,都可以是法师。法师不是专利的,也不是讲经的就是法师,就是站那儿跟你说几句法,劝你信佛念佛,你也可以当他是法师。

  闻一偈而舍身命,跟他说四句话,他就舍身命,闻一偈就开悟。舍利弗尊者遇见马胜比丘,看到威仪庄严,他就问:“汝以何人为师?”什么人是你的师父?你先给我说个偈子好吧!给他说一偈,舍利弗就开悟了,领他的弟子都归依佛。所以你对到机,说一句话,你虽然没有开悟,别人却开悟了。

  念《金刚经》的时候,六祖大师正好去卖火柴,站在人家房子底下,听到房子里头有人念《金刚经》,他听到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了悟。我念了好几十年《金刚经》,不晓得念了多少遍,每次念到,就想有的人一听就开悟了,我念这么多遍还是悟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业障深重,这就是业。悟跟迷,就是这么一翻,手背、手掌。所以你要是没有得到胜解,没有开悟,也不要造罪;恭敬听法,不要谤毁,更不要谤毁说法之师。

  前面的十善业道讲了很多礼敬三宝,乃至被一片袈裟的威力,他还不是出家人,国王要把他送去那个乱坟地,要他喂那些鬼,他听了就生起恐惧,把脑壳也剃了。完了,就找袈裟。那儿有?他在粪扫当中捡了一片红颜色的袈裟,还不是完整的袈裟,他被到身上来,那个鬼就不敢食,就围绕着他赞叹。那么多的罗剎鬼子母赞叹他,那是显示三宝的威力。因此我们对于三宝不要生起谤毁,哪位法师都好的,被一片袈裟,都可以把他当成法师,他能给众生种福田。那个鬼见着他,围着他绕,把他当作圣僧来恭敬,他就得到这圣僧福田。

  我们要是懂得万法唯心的道理,随一切处,一切时,心即是佛。应当经常如是观,能够劝一切人听到这个妙法,这就是方法。等于我们有病要吃药,药到病除。我们现在有什么病,有生死病,有五欲病,有贪瞋痴,有这些毛病,所以佛才说这法。恰巧,你吃了这个药,这病就除掉了,使你不烦恼。

  我们的病,总说就是烦恼病,应当放弃名闻利养,不要为名闻利养而说法。平时的贪欲心很重,对于五欲境界,世间财物贪心很重,你应当作观想。这是毒,你应当经常观想,天天这样想,自然就不贪欲。你总认为他有好处,其实他带来灾害,世界的战争也好,你想争什么呢?不是争名闻利养吗?看看现在世间人所做的就知道了。国与国,人跟人之间,就是争的名闻利养。我们三宝弟子,第一个要舍弃这些名闻和利养,因为这不是好事,它会拉你下地狱的。你经常想,这是让我受苦的,你要有心理准备;以后再给人说正法,你说的都是断五欲法,绝不宣扬五欲。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净戒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云何净戒大甲胄轮?善男子,菩萨净戒有二种相,一者共,二者不共。云何菩萨共净戒轮?谓诸在家近事近住所受律仪,或复出家及受具足别解脱戒,如是律仪别解脱戒,是名菩萨共净戒轮,共诸声闻独觉乘等。菩萨不由此净戒轮,能除一切有情烦恼诸恶见趣,及能解脱业障生死,此不名为大甲胄轮,亦不由此名为菩萨摩诃萨也,及名一切声闻独觉真实福田。”

  在家的近事、近住所受的律仪,就是所受的三归五戒,所受的八关斋戒。“近事”就是三归五戒,“近住”就是八关斋戒。“或复出家”,出家就受具足戒,出家还未受具足戒,就受沙弥十戒。“及受具足戒”,具足戒就是别解脱戒。具足一戒,就解脱一样,持一戒就解脱一样。二百五十戒都持清净了,就都解脱了,就证得阿罗汉果。

  “如是律仪别解脱戒,是名菩萨共净戒轮。”这个共是什么呢?有的菩萨像地藏菩萨,现的是比丘相,他就跟声闻独觉乘共,独觉乘共。他又是菩萨,又是比丘,所以叫菩萨比丘。这叫共净戒,又受比丘戒又受菩萨戒。比丘戒也清净,菩萨戒也清净,就是跟这个声闻独觉乘共的。

  是不是菩萨藉由这个净戒轮,就可以把一切烦恼都摧辗完了?令一切众生的烦恼恶趣都断绝了?能不能?不能够的。因为声闻独觉乘没有发这个心。菩萨是以这个戒得到净戒轮,来除尽一切有情的烦恼,一切恶见、邪知邪见。用这些解脱业障的生死,这个生死是指着究竟的,这就不是大甲胃轮,不是净戒的大甲胃轮,也不由此名为菩萨摩诃萨。这是跟声闻独觉共的,就是声闻独觉,不能称为菩萨摩诃萨,更不能给一切声闻独觉作真实福田。

  “云何菩萨不共净戒大甲胄轮?谓诸菩萨普于十方一切有情起平等心,无扰动心,无怨恨心,护持净戒,普于一切持戒犯戒布施悭贪慈悲忿恚精进懈怠下中上品诸有情所,无差别心,无差别想,护持净戒。普于三界一切有情,无恚无忿,及诸恶行,护持净戒。普于三有蕴界处中,无所分别,护持净戒,不依欲界护持净戒,不依色界护持净戒,不依无色界护持净戒,不观诸有一切果报护持净戒,不依一切得与不得护持净戒,不依诸行护持净戒,是名菩萨不共净戒大甲胄轮。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此净戒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

  这就是菩萨戒,菩萨戒就是“三聚净戒”,有“六重二十八轻”、“十重四十八轻”。这是菩萨的戒,不跟二乘共的,所以叫不共的净戒。以这个轮才能度一切有情,为什么呢?他对众生是无怨平等的,要是这个众生恼害我,我就不度他,不是这样的。要平等心,你恼害他一万次、害过他多少次,他对你还是当父母想,如诸佛菩萨想。他对你照样的恭敬,这是真正的菩萨心。

  他定力非常强,不为境界相所转,心能转境,无有怨恨心,那样就没有报复,无苦无怨的,他没有报复,这样来护持菩萨净戒。于戒,持戒的就是法器,破戒的就是非法器。持戒,破戒,这是相对法。布施跟悭贪不肯布施的,慈悲跟忿恚的,瞋恨心非常强的,精进的跟懈怠的。这下中上三品一切有情所,没有差别心,不但没有这个心,连想也没有,无有差别想,护持净戒。

  这个持清净戒的大甲胃轮,上面是讲共的,共的是跟三乘共的。这个是跟声闻缘觉不共的。对于三界的一切众生,不烦恼,不瞋恨,不忿怒,见到众生是虚妄的。观众生的性体本空,所以在《金刚经》上说,诸佛度众生的时候,诸大菩萨度众生不见众生相,晓得众生是幻化的。他这个忿恚憎恨怎么会生起得来呢?因为我们没有见到空理,说话不得体;而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又有许多忿怒的地方。同时,自己的心里也不清净,也没有究竟清净。这些大菩萨怎么样护持净戒呢?他对一切众生观如幻如化的。对于众生,他不生起一点的烦恼心,这个恚怒是少分的,烦恼心包括太多了。

  这个忿包括在“十三垢”里面。菩萨护持净戒是这么样护持的,对于三界一切众生有情,他们如何恼害我,菩萨都不起瞋恨心;不生起瞋恨心,当然没有伤害众生的心,是这样持清净戒。持清净戒的时候,他离二边,显中道的意思。怎么样才是清净戒?他不依着三有,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凡是有生死流转的,五蕴十八界、十二处,一切诸法都没有分别,不起分别。

  换句话说,不看哪个众生好,哪个众生是作善业的,哪个众生是作恶业的。作恶业的,你就憎厌,就有恚,有忿。对于善的,心感觉到要护持他们,这就是分别心,这就叫有分别。

  “究竟持清净戒”,这个戒是心戒,以下是分别说的,是心戒。下面是讲着护持净戒,不着一切有相,不着相的净戒。以下就是不依着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乃至不观一切诸有的果报护持净戒。持戒是因,将来得果是果报。净戒,持清净了,证阿罗汉果,证得佛果,他并不是来观,为的是将来得果报,或者将来得好处,才护持净戒的。

  还有,“不依一切得与不得护持净戒”,持戒有功德,破戒丧失功德,有罪恶。那么,菩萨在持净戒的时候,什么样是持清净戒呢?心净佛土净,一切众生净,一切诸法净,他是这样护持净戒的。“不依诸行护持净戒”,行就是修行,修十相,乃至于修唯心识观,这都算是住心,不是为了这个而来持净戒的,这才是菩萨不共净戒的大甲胃轮。不共净戒是不与声闻、独觉乘共的。

  什么是与声闻乘、独觉乘共的呢?像五戒,像八关斋戒,像比丘二百五十戒,摄善法戒,摄律仪戒,这些是跟菩萨共的摄律仪戒。有的地方,菩萨戒是不跟二乘共的,饶益有情戒是跟二乘不共的。这位菩萨,他持清净戒轮,前面说过,有两种相,一种是共相,二是不共相。共相在前面讲了,这里全讲不共相的。

  因此,他能够除断一切五欲,得名为菩萨摩诃萨。而菩萨之中的大菩萨,就是觉有情,觉悟一切的众生,让一切众生都觉悟,能持清净戒。这种持清净戒的心净,不在戒相的执着。因此他超胜一切的声闻独觉,胜过声闻独觉才能给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的声闻乘、独觉乘,都应当供养这位菩萨摩诃萨,都应承事他,跟他学习净戒。怎么样才是净戒?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住在家律仪出家解脱戒与二乘等共不名摩诃萨

  智者修空法不依诸世间亦不依诸有护持清净戒

  离取相尸罗无染无诸漏护持如是戒名真实福田”

  “在家律仪”就是五戒、八关斋戒。像菩萨戒里头的“六重二十八轻”,初学律仪的时候,依着有相而进入无相。像上面所讲的那一段是无相法。这个是与二乘共的,这有相的戒律持戒相,是依相而受持的,这是与二乘共的。与二乘共的就不叫大菩萨,就是一般的菩萨。

  或者初发意的菩萨,智者修空法,就是修唯心识观,修空观,有智能者修空观的。在世间而离开世间相,不依世间而行一切法,也不依诸有,就是不依三界来护持清净戒的。

  凡是取相的,执着的律,尸罗就是戒,就是律,离开了,不执着于相。持戒没有个持戒的戒相,这是心地法门,无染无诸漏。二乘所有的持律仪持比丘戒,还是有染法的;因为他说的净,那个净是对着染说的。二乘的比丘戒,因为只是对治这个见思烦恼,而不能够牵涉到性体。有智能的是修空法,是性体。

  我们前面讲唯心识观,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上讲,对照这部经的后半截,后段这十个大甲胃轮都是菩萨摩诃萨大乘的究竟,这都是修空观的。观一切诸法都是空的,戒律也是空的。凡是相对法,相对法都不是有实体的。要这样的来护持戒,不漏落三界,乃至一切的无明漏,尘沙漏,都算有漏的。因为二乘人还有变易生死苦,也算有漏。不是那个诸佛的究竟无漏,这只是不漏落三界而已。如果能这样的护持戒,不取相执着,有取就是执着,有取一定有舍,无取也就无舍了,这才能给二乘人作真实的福田。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安忍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云何安忍大甲胃轮?善男子,菩萨安忍有二种相,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云何菩萨世间安忍?谓有漏忍,缘诸有情,有取有相,依诸果报,依诸福业,所发起忍,依自诸色声香味触所发起忍,有发趣忍,无堪能忍,力羸劣忍,弃众生忍,有诳诈忍,矫悦他忍,不为利乐诸有情忍,是名菩萨世间安忍。如是安忍,共诸声闻独觉乘等,此不名为大甲胄轮,亦不由此名为菩萨摩诃萨也,及名一切声闻独觉真实福田。”

  什么叫安忍大甲胃轮呢?“善男子,安忍有二种相”,每一轮都有两种相,一个是世间相,一个是出世间相。出世间是无相之相,什么叫世间安忍呢?这个忍不能以忍辱的忍来解释,这个忍是承认的意思。忍可什么呢?忍可性体,忍可有漏法、无漏法。无漏的是究竟的,有漏的是不究竟的。“缘诸有情”,菩萨行忍是因,得外边一切诸有情诸缘,因是能生起的,缘是能助成的。

  菩萨要想成就忍辱波罗蜜的时候,要知道世间上是没有达到究竟的,你这个忍还是有漏的,就是不了义的忍。因为缘念一切有情,有情给他作助缘,修这个忍,他有取、有相,若人家骂我,恼害我,那么,我晓得众生是业障深重的,忍他的羞辱。这是有相忍。

  无相的呢?那个众生根本就是空的,一切诸法都是空的,视众生无自体,是缘成的。哪有缘成的呢?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七大所组成的,一切众生都是七大组成的。一般经上说的是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凡是说四大界的时候,就说地、水、火、风四大种。凡是三界的时候,当然是欲界、色界、无色界。那么就包括欲界、色界。无色界是空的,所以说地、水、火、风、空,也在四大种里头,无色界也是在空里头。

  菩萨的安忍,不是取相的。但是随顺世间法故,他有取,有相。依照诸果报,要修,忍辱最能修福。忍辱的人,相貌都很庄严,相貌美好,有功德相,这个人要是发脾气,有瞋恨心,相貌就丑恶。美丽的人、相貌很庄严的人,但是他一发脾气,生气的时候,相貌就变了,变成罗剎。

  所以应当懂得,这是有取有相的。但是菩萨并不是这样,他依着世间上是这样子。那么修着世间的福,因世间福所生起的忍是依着色、声、香、味、触,这所发生的忍;或者你打我,打我是触,触就是苦受。你感觉痛苦,或人骂你,你感到羞辱,这都是有相的。面对这些有相的,你忍了,但是对于了生死,没有解决,这只是依着世间,假使了生死也只能证得二乘的生死,这叫“分段生死”,不是究竟的。这个忍是指说一切的色声香味触,这是“五尘”。“五尘”对着你的五根所生起的不如意。你忍受了,这叫依着这个所忍的。

  这个忍不是究竟的,是随顺世间相的,发心趣向。如果是在世间相要断世间,断三界九有,那么这个忍不究竟,所以这个叫“世间忍”。

  “无堪能忍”,要是在世间上的人,他是不可能忍受的,但是就修道者说,他是堪忍的,能够忍受的。或者力气羸劣,就不如人。若是跟人较量,总是输,他认为这是正确的,这就是没有争胜的心。这都是指有取有相的意思。

  “弃众生忍”,我们看二乘人声闻、缘觉,他不度众生,不度众生就是弃众生,他修的这个忍是弃众生。或者有诓诈人,人家欺骗你,诓你,诈骗你,你不认为是诓诈,你忍可他,矫悦他,使他欢喜,使他快乐。我们这样子忍可。“不为利乐诸有情忍”,是名菩萨世间安忍,不利乐众生,这个忍是“世间忍”。是什么忍呢?是“声闻缘觉忍”。这是反说的,这都是声闻缘觉法,随顺世间的,这是与声闻缘觉共乘的忍法。这就是菩萨的世间安忍。这个安忍跟声闻独觉乘等,就跟他们共同,依着这个忍去修,就证得这个忍。

  “云何菩萨出世安忍大甲胃轮?谓无漏忍,一切贤圣大法光明,普为利乐一切有情无染着忍,永断一切所作事业,语言、因相、文字、音声,行依处安忍。修此忍故,能断一切三结、三受、三相、三世、三有、三行、三不善根、四种瀑流、四扼、四取、四种身系。修此忍时,心意寂静,是名菩萨出世安忍大甲胃轮。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此安忍大甲胃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

  云何是菩萨出世间的安忍大甲胃轮?这个不是大甲胃轮,也不是究竟的安忍,叫“无漏忍”。不但不漏落三界,也不漏一切诸有。这个漏是指无明的习气、尘沙。那种忍是法忍,要承认法性的,这才叫“无漏忍”。他这个忍是因为贤圣的大法光明,也就是他的智能。“贤”是指三贤地位说的,这是菩萨证得贤圣,得了大法光明的智能。但是,他并不是弃众生,而是利乐一切有情,利乐有情而不贪着,不取着众生相。

  “普为利乐一切有情无染着忍”,“无染着忍”,因为忍可一切众生,没有众生相,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也没有能忍的我,也没有所忍的法,没有所忍的对象;无境,无意境,无法,无我,永断一切所作事业。所作的事业永断了,就是不执着的意思,这个永断并不是不做事,而是作一切事而不执着一切事业。

  “语言、因相、文字、音声”,凡是你所作的事业不能离开语言,也不能离开文字,不能离开文字相,不能离开语言相,也不能离开众生。你能行的,你所作事业就是能作事业者,这个事业都靠一切诸缘所成的,没有这个助缘,缘灭了,这个事也没有了。

  要是能得到这个忍,就能断“三结、三受、三相、三世、三有、三行、三不善根、四种瀑流、四扼、四取、四种身系,修此忍时,心意寂静。”,若菩萨摩诃萨修了这个安忍大甲胃轮,从他一发心,就能够断除五欲。

  什么叫“三受”?“受”是以领纳为义,不论你身体所接触的,乃至于意念上所接触的,有三种,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外头的色、声、香、味、触、法,叫六尘。根与尘一接触的时候,中间要有个“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三者合起叫“十八界”。

  如果根跟尘接触,没有这个识,你什么也不知道;根跟尘接触的时候,你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有识生起的分别作用,你感触到了,感触到就是受。受是有苦的,有快乐的,还有一个不苦不乐,有这么三种受。那就是说,你这个根对待外境的时候,加上识的分别,你感触到的有三种,一种是感觉到痛苦,一种是感觉到快乐。你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苦乐的感觉,那就是苦受。乐受的不苦不乐受,不苦不乐就叫“舍受”。

  “三结”呢?“结”就是结使,我们在惑业当中,就像绳子,或者带子,结成疙瘩。我们现在都是皮带,过去乡村都是拿个绳子,或者拿布做个带子来系,有时候系结的很紧,特别是用功夫的时候,他怕系得不够紧,一下蹦断了,一下挣开,所以结的很紧。这样当然有个麻烦,你解的时候很困难。这是比喻我们众生在烦恼当中,你想解开这个结很困难,这个结是什么呢?“见惑”。“见惑八十八使”,使你受罪,叫“见惑”。有时有个“身见”,“身见”就以我为主,以我这个身体为主。自己主观很强的意思,这叫“恒起我见”。

  “我见”就是“身相结”,就是身体,一个“我见”,就是“身见结”,要保护这个身体,就跟结使是一样的。

  二者,“禁取结”。“禁取结”就是邪见,邪知邪见邪觉观,那是讲外道的。

  “三疑结”,怀疑这个正理,真正的正理,例如说,唯心识观,你怀疑,所想的、所作的不合理,我们这个合理不是像世间讲道理,佛教讲的不合理就是跟你的内心、真心不相结合,这才叫迷。

  例如,我们信佛教的,别人说是迷信,我曾经问过一些人,我说:“你跟我讲讲,什么叫迷?什么叫信?”他就跟着人家,人云亦云。迷就是迷糊,迷糊信佛教就是迷糊,迷迷糊糊的。我说迷了,迷迷糊糊还信吗?像精神病分裂的人,他是迷糊的,什么也不信,连自己都不知道了。迷了,绝不信;信的人,绝对不迷。迷信这两字扯在一起,是不可以的。为什么?怀疑的人,他就不信。因为我们是信了,信一切诸法唯心识所现;唯心所现,他就不信了,就怀疑了。疑者就是信不扎根,这个也是一种结,“疑结”。

  在《楞严经》上讲,要把根跟尘这个结带都解开了,但是这是很不容易解开的,也许你们都是大菩萨,解开了,我是没有解开。这个结没有解开,就是因为怀疑的关系,不能生起真正的信心。怎么叫真正信心呢?《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后半部经文,对于我们讲《大集十轮经》有很多的帮助。我们讲到这段经文,信你的真心,信你的真如实相,信我们的身跟诸佛是一样的,平等的,无欠无缺的。可是为什么得不到呢?就是这“三结”给你结住了,让你信不进去。

  “三相”,一个“假名相”,一个“法相”,还有一个“无相之相”,这是“三相”,一切诸法都有这“三相”。

  什么叫假名呢?伪有的假名,而无实体,只有名字,没有实体,是可坏的。一坏,这个名字也不存在,代表不了。假名,随时都可以换一个名字,我在监狱里头,没有名字,一下叫“三四五”,一下叫“一七八”,反正是随时给你编一个号,把你调整房间,又给你编个号,调整那个地方又换个号,不让人家知道你在哪里。你要是到了里头,没有名字了,一叫你这个代号,你就知道这是我,不但对犯人,军队乃至政府高级官员都是代表。这个号就这个号,内部就知道这是谁,外部不知道,这些名字不是假名吗?假的,没有实体可执的。这个名字也可以安,那个名字也可以安,一切诸相都是假相。假相,那么假相给安假名,变化很多。

  第二种,“法相”,法相诸法之相,就是我们讲的五蕴十八界,这个相不是真的。

  第三种,“无相之相”,无相之相就是离开假名了。离开假名的法相是什么相呢?真如,真如不是实的,只是法的名字。就是离开假相的,真的名词,真的名词还是假的。也没有见到真如是什么样子,究竟真如是什么样子?我们跟真心很远,一秒钟都没有碰见,要是碰到一分钟,你就开悟一分钟。碰见一秒钟,你要开悟一秒钟。听了解说的时候,你信了。当你进入的时候,从假名而信的,不是真正得到的信。还有,我们说欲有,色有,无色有,这都是假名,这都是相,这都是法相。

  “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住异灭,这本来是“四相”。住、异相合了,合成一个,二变一。我们是“住相”,从出生那天就是“住相”,但是住的时候,他又异了。异是变异说,一年一变,一年一变,变到死亡。这是“生相”、“异相”、“灭相”,到最后消失了,没有了,这就能坏一切诸法。灭是一切诸法相都不存在,灭了,说无生灭,没灭就不生,没生也没有灭,这两者是相反,不能够并立。现在我们是“生相”,等我们死亡了,灭了,没有了,“灭相”,“灭相”是什么相呢?就是没有了。

  “三世”,很好解释,就是过去、现在、未来。

  “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众生随着各各的业,你所受的果报,就有生死了。

  “三行”,行是运动之义,什么在运动?身口意在运动,这三行是指着身口意说的。

  “三不善根”,贪、瞋、痴,这三个没有好的,随便一点点都是坏的,不是善根。这三者染着境,对外面境,顺心就顺境,你就高兴;不顺心的,就是瞋境,你就愤、怒,什么烦恼都来了,这叫没有智能。没有智能,事理都辨别不出来,这是“三不善根”,是一切诸恶的根本。

  “四种瀑流”就是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财、色、名、食、睡也是瀑流。贪、瞋、痴、慢、疑也是瀑流。

  “四扼”是不常见的,扼是车上的,不是现在的汽车,而是在驾牛、驾马的车橼子上。套马的那个架在中间,两边栓上的,那个是扼,也就是系缚,把那马栓上让它拉车,怎么跳怎么蹦也跳不脱,系缚了,出不去。我们一切众生要是在这生死当中,你也出不去。

  “欲扼同欲瀑流”,有二十九种;“有扼同有瀑流”,有二十八种;“见扼同见瀑流”,有三十六种。“四无名扼”,“四无名瀑流”,有十五种。“四扼”就是“四瀑流”,但是里头又分了好多,为什么分那么多呢?就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有很多,佛都一样一样的说出来;你合乎哪一样,就使那一样不能见性,是这个意义。

  “四取”就是烦恼的异名,就是三界有八百烦恼,它分四种类别:“有欲取”,“见取”,“戒禁取”,“我与取”。“我与取”,就是内身的所有系缚,就是所起的我执。也就是说我什么事都表白我,表白我就是我见的意思,也是四种瀑流之一。

  “四种身系”就是贪瞋、戒取、实体取,四种系执。

  “三律仪”,“三律仪”就是别解脱律仪,净生律仪,道生律仪。

  “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

  “四断见”,就是四正勤。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安忍说二种谓有相无相有相忍有着智者不称誉

  修忍依三行依蕴界处等是名有漏忍非摩诃萨相

  为灭四颠倒修无染着忍寂静三行等此忍可称誉

  能寂静诸行离一切分别心平等如空此忍可称誉

  诸法同一趣空无相寂灭心无所住着此忍成大利”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佛把上面这段经文的涵义,重说一遍。“安忍说二种,谓有相无相”,安忍有两种相,一个叫有相,一个叫无相。“有相忍”,就是三乘共的。“无相忍”,就是菩萨自己的。“智者不称誉”,“有相忍”、有智能的人,不赞叹他。

  “修忍依三行,依蕴界处等,是名有漏忍,非摩诃萨相。”依着身口意,依着五蕴十八界十二处,这些所作的忍,所修的忍,不是摩诃萨的相,不是大菩萨的相。

  “为灭四颠倒”,无我执我,那就颠倒了。本来没有执着,记了有个我;本来不是乐,是苦的,把它当成乐,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举个例子,像我们吃酒席喝酒,喝酒是大家劝,一起哄,好像很高兴,喝醉了,耍酒疯。应当知道这是苦了,而且还会带来一身的痛苦。前年我来这里的时候,有一位台湾来的道友,他喝醉了,摔到桌子底下,把脖前的骨头摔断了,现在他的脖子还是这样,花了好多钱医治。本来是讨快乐,结果却不快乐了。

  像台湾有男陪酒的,有女陪酒的,女的就找男陪酒的,男的就找女陪酒的。本来是快乐事,但是互相嫉妒,乃至于仇杀,经济损失就不用说了,还引出了很多麻烦。又争风,又吃醋,那个苦处在里头很多,你说这是快乐还是痛苦?本来没有众生,连我都没有,那快乐不是快乐。常乐我净是诸佛的四德。反过来,叫“四颠倒”,以苦为乐,无常即常,不净即净。

  我们这个身体,本身就是不净的,还嫌这个也不净,那个也不净,你哪一点干净?自己没有修观,因为身体上面有个横隔膜,下面又有个横隔膜,所以气味才出不来。我们从生下来前住母胎的时候就不净,住在那生脏熟脏之下,就在粪便当中,还要吃那个你才能生存。生下来之后,你看看这个肉体,九孔常流。这个颠倒,他自认为很干净,这也不干净,那也不干净。他认为自己很好,很干净了,其实他很不干净。

  假使说,我们在任何聚会的时候,随时提着一袋大粪、一只屎尿,封的很紧密的带去,你自己感觉很不干净,要是谁知道了,也会感觉很不干净。其实我们的肉体本身就带去了,你说是不是这样?这都是颠倒的。本来这个生命是有生必有灭,不是常的;但是我们向来认为它是常的,总想活个几百年,活个一百年,活个几十岁。劝别人也是这样,长寿吧!我劝大家修无常观,随时注意自己,随时可以死亡的。有些道友就不喜欢听了,干什么说死?这是让你注意一下,极好的,不是坏的,说死就死;那不该死,我说一百遍,你也死不了,我天天说死,我还是不死。

  我说了好几十年的死,我是想死。为什么想死呢?免得自己放逸。你随时想到死,随时想到无常,世间上有什么可以贪恋的?所以你这样观无常修无常了,就是无染着的意思。你必须得这样承认,忍就是承认的意思,你若不承认,不承认你就去享乐了,得不到那个寂静的身,寂静的三行;身口意三行,你得不到,你必须经常作这个观想,把他颠倒过来,要无我、无常、苦、空,经常的这样观想。为灭四颠倒,修无染着的忍,一切诸法无着,身、口、意,对一切诸法都不着。十善业身、口、意的,都是十善业,也不执着,好像你应该的,没有什么可贪着的。

  忍就能够得到一切定,八百三昧都能得到。为什么呢?离了一切分别相,“心平等如空”。我们把有的跟没有的看成平等,苦和乐的看成平等,常跟无常看成平等。一切众生的贤愚,那个智钝,聪明的,愚钝的,平等平等,在性体上都是平等。为什么呢?“诸法同一趣”,趣向什么?空、无相、寂灭,趣向于空无相寂灭,无相无愿是三解脱门,一切诸法皆空,一切诸法都是无相的。那个相是假名,假相,心无所住着。你这样的心一点儿不执着,这个忍就是智者的忍,能够成佛。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精进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云何精进大甲胄轮?善男子,菩萨精进有二种相,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云何菩萨世间精进?谓诸菩萨精进勇猛,勤修三种世福业事。何等为三?一者施福业事,二者戒福业事,三者修福业事,修此即名三种精进。如是精进,缘诸众生有漏有取,依诸果报,依诸福业,是名菩萨世间精进。如是精进,共诸声闻独觉乘等,此不名为大甲胄轮,亦不由此名为菩萨摩诃萨也,及名一切声闻独觉真实福田。”

  菩萨精进有二种相,一者是世间,二者是出世间。什么是世间的精进相呢?谓诸菩萨精进勇猛,勤修三种世福业事,行十善,持五戒,都是世间福,布施都是世间福。那么就说世间的福,有三种的事业相。哪三种相呢?一个是施福的事业相,就是布施的业相,作一切布施的行,这个业相。第二,就是戒,持戒,受了三归五戒,你持得好,最起码得到的报酬是生天,永远脱离三涂。

  持八关斋戒,八关斋戒你受完了,持一天一夜,决定生天。八关斋戒的福德功德就这样,要是多持几天,你的福德增上。本来你持一天一夜,该生到忉利天的;你持了一百天,或者说是你做帝释天去了,做天王去了,不做天民了,福德更大。

  如果不贪着你的福业,不求生天,也不求享受,我都回施给一切众生,那就是菩萨摩诃萨。做一切事,看你怎么样想,你怎么样想,就得到什么果;你的想法不同,果报也不同。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做一点善事,不求自己得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经常想到众生,你这个功德就大了,无穷无尽的福报。布施如是,持戒如是,修福业也如是。

  修福的事很多,修桥补路,赞叹随喜,我什么都没有做,看见别人做了,就依着普贤十大愿王,赞叹随喜,功德不可思议。你这个有我一份,我也想做,随喜功德,这个功德不可思议。大家读〈普贤行愿品〉,第五随喜功德,要赞叹随喜,赞叹随喜的功德是不可思议。反过来说,你谤毁,或者认为你那有什么功德,谁做不来,说是谁都能说,但是他不做,看见别人做了,他就谤毁,减少人家利益,你就受罪,这个福大了,罪也大。

  这三种的精进,不管你修的多好,怎么样精进,昼夜不眠不睡,福德是得了,但是有漏的。这是有漏的,有漏有取,依诸果报,依诸福,这就叫菩萨的世间精进。如是精进,跟声闻独觉乘是共的,不是大甲胃轮,亦不由此而名为菩萨摩诃萨,不可以,也不能够给声闻独觉乘作真实的福田。

  怎么样才是菩萨的大甲胃轮呢?云何菩萨出世的精进大甲胃轮?谓诸菩萨勇猛精进于诸众生心性平等。我们很难做得到,因为我们的分别心特别重,谁也免不了的。男相,女相,老人相,小孩子相,对待小孩子就不会那么尊敬。

  这个我不说大家也可以感觉到的。我们出家修道者,执相很严重,不能接近女人,女的也不能接近男人,比丘尼不能接近比丘,像这种种的相,是不是平等?怎么理解这个平等?像清凉国师,着有〈华严疏钞〉,他自己要求自己,“身不触居士之榻,足不履尼师之尘,坐不背法界之经。”他坐的地方,后面要是有经书,绝对不坐,他从来不进比丘尼寺院。

  那时候我跟别的道友开玩笑,我说:“清凉国师犯了戒。”他说:“犯什么戒?那样的大德犯什么戒?”我说:“不交际比丘尼。”他说:“人家没有请他!”我说:“请了,他也不会去。”他不进比丘尼寺庙吗?足不履尼师之尘。居士想供养他,身不触居士之榻,居士的床,他不能卧的。还有,口不味过午之餚,过了午的茶水都不能喝。

  什么叫持午?真正持午的,有颜色的水不能喝,那才叫持午。要是受八关斋戒,过午不食戒,你要注意,你不能随便进食。所以有些戒,像五戒、八关斋戒,要是有时间讲一讲,大家才明了,这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喝杯牛奶,以为这个不是过午食!我跟很多人说,喝牛奶是不行的,水有颜色都不行的。

  还有早晨用斋,不管它天亮没亮,必须得明相出,什么叫明相出呢?天都亮了,看见你的手掌纹了,你才能吃东西。像我们现在依着表,天未亮,那不行。佛制那个戒是有一定界限的,戒是遮止义,这是不平等的。像清凉国师那样圆融,一尘中有尘数剎。你看他作的《华严经》批注,非常圆融,他对自己的要求是非常严格。

  “云何菩萨出世精进大甲胄轮?谓诸菩萨勇猛精进,于诸众生其心平等,除灭一切烦恼业苦,如是精进,一切贤圣共所称誉,无漏无取,无所依止,普于一切精进懈怠,布施悭贪,持戒破戒,慈悲忿恚,下中上品诸众生所,无差别心,无差别想,勇猛精进,普于三界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为作事业,语言思惟,诸行依处,无所住着,勇猛精进,普于三有蕴界处中,无所分别,勇猛精进,不依欲界勇猛精进,不依色界勇猛精进,不依无色界勇猛精进,不观诸有一切果报勇猛精进,不依一切得与不得勇猛精进,不依诸行勇猛精进,不依三种世福业事勇猛精进,具足出世三福业事勇猛精进,是名菩萨出世精进大甲胄轮。”

  “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才能去除一切烦恼的业苦,这是精进。什么是平等?得从你自己的心,这个平等是在理上平等,不是在一切事上平等,在事上那就平等不了,永远平等不了。有人跟我抬杠,他说一切都要平等,就是事上也得平等,我说绝对平等不了。例如说,我们在客堂里吃吃饭,不行,今天下个命令,到斋堂吃,每人三碗。人家出坡的,在那里劳动的,三十来岁的小伙子,三碗是不够,他要吃五碗。你不行,只能吃三碗。像一些老头子,他已经吃不动了,完了,或者他在家里一天坐那在儿,到那儿去让他吃三碗,撑死他也吃不下去。不行,这不平等,每人三碗才是平等的。

  要是这么讲平等,那就执着了。什么样才算平等呢?你肚子是平等的。你能吃好多,就吃好多,这叫平等。不能说他扛一百斤,他扛二百斤,都得平等扛二百斤,很多人做不到。怎么讲平等?我要讲平等,大家财富都得平等,不能有富贵的,我们大家都拉平,你富贵的充公,完了,平分。我说:“我们佛教讲平等不是那样讲。”“您怎么讲?”我说:“自己作的业,自己受。他过去作了业,今生该受穷,富人家享受,那是人家过去做的,这就叫平等。在他作业上平等。”

  不明白因果,你在这儿拉平等,永远平等不了。这种平等是怎么回事?我说:“现在都不平等!”他说:“怎么不平等?”我说:“我得关起来,你却在外头,那么自由,那是什么平等?不平等,怎么会平等!”“你犯法了!”我说:“我犯法了,这个法是谁定的?”平等,佛教讲的平等,是说理上平等,法身平等都平等。不错,是平等;但是你法身未修,诸佛修了,大菩萨修了,不能成佛,必须跟我一样,办不到,这是你的愿望,你想都拉下来;你要下地狱,也畏别人都下地狱,不可能。有些人他恨怨,他本来很苦,他怨人,看别人富,他就嫉妒。

  我们经常看众生都是怨什么,都可以加到理上来观想,就是这些怨、恨。怎么讲平等?面对下中上三品众生所,“无差别心,无差别想,勇猛精进,普于三界一切众生,平等无二。”

  从理上讲,这是除灭众生烦恼苦的。菩萨发菩提心的时候,与众生平等,除灭众生的烦恼,这样的精进就是大精进。无漏无取,本来也没有漏,法身从来没有漏,地狱也没有。

  讲《地藏经》的时候,我经常跟大家说,地狱没有,大家就是不信。有一个道友他跟我讲:“我经常思虑到我这一生也没有什么修,将来恐怕会下地狱。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我没有方法,你一定会下地狱。”他说:“您也这样说!”我说:“是呀,你自己都这样想,我在这儿不是这样说。你一天别的不想,光想下地狱,就是诸佛出来也没有办法救你。佛要你想佛法,你不去想,却想地狱。佛经上说的很多问题,你不想,为什么专想地狱?你为什么想饿鬼?或者想三涂?面对三涂,你说跟自己无份,就跟自己无份。”

  你心里想什么,就趣向什么。为什么总想极乐世界?想极乐世界,没有二念,我决定了,不用怀疑,我死了,一定去极乐世界,你就去了。

  “语言思惟,诸行依处,无所住着”,无论你所作的一切,心里所想的一切;身语意所作的,不缚不系,不解脱也不执着。不缚就是解脱了,解脱就是不缚了,不缚不系就是不执着二边。不执着二边,这道理就深了,也没有什么精进,也没有什么不精进。什么叫精进?什么叫不精进?真正在理上讲,一切二边都可以没有,但是现在我们不能这样讲。

  因为我们现在是懈怠的,懈怠是对着精进的,精进也是对着懈怠的。勇猛精进,具足出世三福业是勇猛精进,是名菩萨出世精进大甲胃轮。“三福业”,就是福、罪、无动这三福业。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此精进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

  善男子,若是菩萨摩诃萨成就了精进大甲胃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都能除断,一发心五欲就断了,这就是大菩萨。菩萨摩诃萨,大觉悟有情的人,就是这样。所以他的甲胃精进就超过了声闻独觉,能给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皆应亲近供养他,承事他,跟他学。怎么样来做这大甲胃大精进的甲胃轮?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于六根染着漂愚五瀑流虽勇猛精进智者皆厌毁

  缘众生精进有漏及有取非真实福田不名摩诃萨

  智者勤精进远离一切着心无所依止名真实福田

  不染著名色离蕴界处等为众作归依是名摩诃萨

  行世如水月修精进究竟此轮能永断众生烦恼缚”

  “五瀑流”,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染着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尘境,这个就是在五欲漂流,在生死漂流,也可以说六道漂流。虽然勇猛精进不能得果,得到不究竟。“智者皆厌毁”,有智能的人不这样做。

  “缘众生精进,有漏及有取,非真实福田,不名摩诃萨。”有取有舍,有漏不能达到无漏,这不能给众生作真实的福田,更不能给菩萨独觉作福田,这就不名为大菩萨。

  “智者勤精进,远离一切着,心无所依止,名真实福田。”心里不依一切相,没有一点取着,不执着一切法,心里头无依止,依止什么呢?无依止的依止是什么呢?这是法身,法身是无依止的。

  “不染著名色,离蕴界处等,为众作归依,是名摩诃萨。”离一切法,不着一切法,那么摄无量义,就是总持无量义,给众生作归依处,就是众生归向倚赖的,也就是大菩萨能够使他出苦海

  “行世如水月,修精进究竟,此轮能永断,众生烦恼缚。”说菩萨在世间所作一切事,就像水里影照月亮似的,空的,没有的,一切诸法如梦幻泡影,这样来修精进。他是究竟的真精进,要永远断了这个轮转生死,摧伏众生的烦恼缚。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静虑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云何静虑大甲胄轮?善男子,菩萨静虑有二种相,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云何菩萨世间静虑?谓诸菩萨依着诸蕴修习静虑,依着诸界修习静虑,依着诸处修习静虑,依着欲界修习静虑,依着色界修习静虑,依着无色界修习静虑,依着三律仪修习静虑,依着三解脱修习静虑,依着四念住修习静虑,依着四正断修习静虑,依着四神足修习静虑,依着五根修习静虑,依着五力修习静虑,依着七等觉支修习静虑,依着八圣道支修习静虑,依着地界修习静虑,依着水界修习静虑,依着火界修习静虑,依着风界修习静虑,依着空界修习静虑,依着识界修习静虑,依着乐受修习静虑,依着苦受修习静虑,依着不苦不乐受修习静虑,依着虚空无边处修习静虑,依着识无边处修习静虑,依着无所有处修习静虑,依着非想非非想处修习静虑,依着此世修习静虑,依着他世修习静虑,依着小想修习虑,依着大想修习静虑,依着无量想修习静虑。如是静虑,有漏有取,有所依着,是名菩萨世间静虑,如是静虑,共诸声闻独觉乘等,此不名为大甲胄轮,亦不由此名为菩萨摩诃萨也,及名一切声闻独觉真实福田。”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静虑大甲胃轮”,这就是“定”,静虑是思惟修,也就是“三昧”。“三昧”翻“静虑”,也翻“定”,也翻“思惟修”。要是菩萨摩诃萨成就这个轮了,从他一发心,能断除五欲,“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那么就应当供养承事守护他,这是重复的说。

  “云何静虑大甲胃轮?善男子,菩萨静虑有二种相,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云何菩萨世间静虑?”诸菩萨依着诸蕴修习静虑,依着色修行静虑,依着受修习静虑,静虑就是静心观察。

  我们举个例子,依着色,“色即三昧”,“心即三昧”,“一行三昧”。色就是一切有形有色的。那么,静虑就是思惟。我们前面讲,一切诸法无常,观一切诸法无我,空的。这个静虑是二乘的静虑,你得到人间的定,九次第定,依着这个世间习定,你得先修。像我们讲数息观,你依着,这也是静虑。数息观还在世间静虑里,这是初步的世间静虑,能够使你的心静下来了。先寂静下来,再生起观照,依着这个色受想行识,你观照一下,能寂静下来。观照就是慧,能静止下来,寂静下来,就是定。

  像我们在三界的欲界,依着欲界的静虑,依着色界的静虑,或者依着无色界的静虑。依着“三律仪”,修习静虑,依着“三解脱”修习静虑,依着“四念住”修习静虑,依着“四正断”,依着修习静虑,依着“四神足”修习静虑,依着“五根”修习静虑,依着“五力”修习静虑,依着“七觉支”、“八正道”修习静虑。

  “依着地界修习静虑,依着水界修习静虑,依着火界修习静虑,依着风界修习静虑,依着空界修习静虑。”这个要讲讲,空本来就没有的,怎么念静虑?大家观想的时候,依着空,修习什么静虑?空是显法的,空是形容词,依着空才能安住一切诸法。因为空,我们才能建造房子,因为空,才能容得下南赡部洲。南赡部洲是在空中的,南赡部洲底下是水轮,大家可能还认为地底下有个水轮,不是这样,这个地球整个在空中,水轮也在空中。

  以前的佛经是这样讲,有些人或者不信,现在卫星已经上天了,从卫星里头回头一看,地球总是蓝色的。地球外头就是水轮,那水轮包着地球。这个道理我们最初听到是水,这地球在水里头还不沉下去?水底也还是风,风里头持着这个轮,整个的华藏世界海,底下是一个大风轮持着他。风轮有二十种,一个风轮持一个风轮,一个风轮持一个风轮,都有名字的。必须得佛的智能才能够知道,我们的智能不行。我把这个静虑总说一下。

  若知道空,你还追求什么呢?你静下来,不用说你与真空相合,就以这个空,你也可以得到“空无边处定”。你修唯心识观的时候,得到“识无边处”,“空无边处定”,依着这个修,依着识修“识无边处”,依着乐受修习静虑,依着苦受修习静虑。你想,一切苦是无常的,苦的性体是什么呢?没有。要是经常这样想,效果是有的,但你并没有经常想。真正的苦来了,你临时观一下,当然就可以减少几分痛苦。

  你修观,用空或者无我,你说谁执着痛?或者你心里想到一边去也可以,转移目标,痛苦可以减轻很多。或者如果时间长了,磨练那苦,就靠修观。这些修静虑的,都是世间的禅定,这都是小想,不是大想,这叫依着小想修习静虑。依着大想,就依着无量想,那就不容易。修习静虑,如果在世间法里头,大想也好,小想也好,有所依,有所着,有着相,都叫世间定。依着世间禅定修,什么是无相?什么是出世间?修真空绝相观,安立一切相。修空观,修假观,一切诸法都是假的,一切诸法都是空的,这是不究竟的,是菩萨位,但是不究竟。得修中观,中观才是最究竟的。

  中观在华严的解释又不同了。“真空绝相观”,“理事无碍观”,“事事无碍观”,就像我刚才讲的,空跟有两个合了,空是理,有是事,理跟事两者合为一体;理即是事,事即是理,事理融合了,其它的教理就叫终教。

  这个中道,就是事即是理,理即是事,理事无碍,叫“理事无碍观”。但是最后有一个“周遍含融观”,随拈一法无非法界,他又是法界了,含摄无量无边的一切诸法,都在法界里头。每一法又是一法界,这叫穷穷无尽。

  《华严经》所立的三观是这样立的,四教所立的三观是空、假、中,像三论宗他只立一个中观;各个宗派说的不一样,但是所起的观照是一样的。修静虑的时候,依着文字,依着这个次第,这叫“禅觉”。这是“有相禅”,这不属于禅宗那个深奥的“无相禅”。神秀大师在北方传的,就是依着有相,一步一步的精进。惠能大师在南方传的是“无相禅”,叫真空绝相的,无执无着的。这两种都可以渐渐的修。

  像这个就是一部大的学问,你要学的时候,要想把这些名相都理解了,我们天天讲也讲不清楚,要边用功,边学习。“四禅八定”,你要学习很久。等我们讲完的时候,再重头讲数息观。我们现在下手的,都不是我们所应当修的。数息观简单又明了,而地藏王菩萨教给我们的数息观,就照那个修,你也能契入。数数还不会吗?这个数可不是数一、二、三、四、五、六,而是数你的呼吸,出相、进相;从粗的,数到细处;细处了,息没有了,止了,定了。好像没有息了,息也止了,也没有出息了,也没有入息了,这叫定。

  如果是你拿手指看一看,不出气,把他活埋了,就是这样子,他入定了也不知道。他说,他不出气,绝对没气,要是没有人动他,他一大劫也死不了,他就那么定进去了,他的身体不会坏的,这是不可思议的。你要是把他架上用火烧,他当然坏了。要是掉到海里去,就泡涨了。这是讲修定的,这些都不是菩萨摩诃萨,前面所说的这些定是跟二乘人共的。

  “云何菩萨出世静虑?谓诸菩萨远离诸蕴修习静虑,远离诸界修习静虑,远离诸处修习静虑,远离欲界修习静虑,远离色界修习静虑,远离无色界修习静虑,远离三律仪修习静虑,远离三解脱修习静虑,远离四念住修习静虑,远离四正断修习静虑,远离四神足修习静虑,远离五根修习静虑,远离五力修习静虑,远离七等觉支修习静虑,远离八圣道支修习静虑,远离地界修习静虑,远离水界修习静虑,远离火界修习静虑,远离风界修习静虑,远离空界修习静虑,远离识界修习静虑,远离乐受修习静虑,远离苦受修习静虑,远离不苦不乐受修习静虑,远离虚空无边处修习静虑,远离识无边处修习静虑,远离无所有处修习静虑,远离非想非非想处修习静虑,远离此世修习静虑,远离他世修习静虑,远离小想修习静虑,远离大想修习静虑,远离无量想修习静虑。如是静虑,能发贤圣广大光明,无漏无取,无所依着,是名菩萨出世静虑大甲胄轮。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此静虑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

  我们讲唯心识观的修习静虑,不要看文字;文字都是离文字相,从文字上,你看了,也莫名其妙。为什么呢?要离一切相、离一切法来修习你的思惟,这就是空观。

  最初,大菩萨的空观跟二乘是有所区别的,二乘也是空观成就了,而入涅槃寂静,他也证得涅槃了,也不生不灭了。他认为是空了,但是他不度众生,从空里头不能出有,从空入假,从假入空,这个道理他体会不到,所以这个叫世间的禅定。世间二乘的都是依着世间修的。

  大菩萨他不依着这个世间修,他依着这个“能发贤圣广大光明”,凡是有想、有相、有取着,都不是菩萨的境界。大菩萨修行的是出世的静虑大甲胃轮,那还是要修这个出世的空观。空观,这个空就是真空绝相,《占察善恶业报经》,那个也是地藏王菩萨说的,地藏王菩萨要修那个观,一个“唯心识观”,一个“真如实相观”,入实相境界。一个是“观”,就是照,一个是“定”,就是止。奢摩他、毗婆舍那,菩萨是修毗婆舍那的观。观跟慧两者要合起来修,单有定没有慧,属于声闻,二乘必须止观双运。若能成就这个大甲胃轮,从他最初一发心,五欲都能除断,这是一样的,得名菩萨摩诃萨。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为舍己重担修有所得定永断自烦恼非真智者相

  依器有所观求解脱修定取着此彼岸非利乐有情

  为利乐有情修定舍重担灭一切烦恼是真智者相

  为润诸有情修无依着定永断诸有爱是名大慧者

  为解诸有缚令住无畏城修行寂止定是名摩诃萨”

  这个重担是什么重担呢?舍己,只为了自己,就是二乘人。上面所有的定,都是二乘人所修的。菩萨把他反过来了,上面并没有说菩萨是专修什么的,专修就是把二乘反过来,那就是菩萨所修的。菩萨修空观是不空的,不空在什么地方显呢?要度众生,让众生都能明白了,这个世间是苦的,乃至于到了世间也是不苦不乐的,二乘人跟小乘不同。

  所以就是为了舍己重担,自己感觉到负担太重了,想把这个舍离,修有所得定,得什么呢?得那个涅槃寂静,那是二乘人涅槃寂静,永远断自己的烦恼,断见思惑,这不是智者的,非真智者相,这不是智者所修的。“依器有所观,求解脱修定,取着此彼岸,非利乐有情。”这也不是大乘菩萨所修的。

  这个观不是真正的智能,要依什么呢?依止正觉世间。这个观是真观,是为了求解脱而修定,这是指着二乘而说的。我要解脱烦恼,这样来修的定,没有智能,没有利益众生,智能不大,取着此彼岸。我就在这个岸,要到彼岸。六波罗蜜不是到彼岸吗?那是形容的,拿那个作比方的,没有此岸,也没有彼岸。假使你要求解脱,修定,取着,执着。我在生死岸,要到涅槃岸,这个不是利乐有情的,也不是菩萨摩诃萨。

  “为利乐有情,修定舍重担”,我是为了利益众生,让众生都能得利益。这样来修行,是为了修定,让众生舍重担的。修定是要灭众生的一切烦恼,这才是真智者的相。是大菩萨摩诃萨,为润诸有情,修无依着定,永断诸有爱,是名大慧者。不是为了自己,修定也好,乃至修一点点动作也好,所有精进度也好,他这个定,是无依无着。

  修定的方法,并不是坐着才能修定,立着就不能修定。“那伽常在定”,行、住、坐、卧,四威仪之中,你都可以修定。坐着的时候,修定有两种障碍,一个散乱,一静下来,八十年的往事都想起来了,影子都浮现了,想想坐不住,会发脾气。跟谁发?跟自己发。那个时候不该那么做,所以到现在都吃亏,你后悔了。散乱一到,定下来就昏沉了。有时候,一定下来睡一两个钟头,醒了还不知道,你看看钟点已经过去了。

  我们在禅堂里头打坐的时候,一支金锭香,有的人他定很好,有的心里急的不得了,愈瞅,愈不走。那金锭香很粗的,这么长,最少两个半小时。你看那个香炉,它还在那儿,也不往下烧,看它简直不走。有的他根本不看,根本不管,他入了定,睡着了。两三个钟头过去了,等一打板,他醒了,过去了,他干什么也不知道了。

  有时候,我们坐功好,腿子也不痛。不过,坐功好的,那最糟糕了,他一睡两三个钟头,你看他好像入定的样子,其实是睡着了。这要从练习中得来的,从外面看,看不出来,他在睡觉,自己感到很舒服。入定的轻安,就跟睡觉一样,得了轻安,什么也不想了,他真的放下一切,他就在那轻安里头,那是不开智能的,必须精进勇猛。

  要是为了滋润众生,修这个定,无依无着,永远断了三界诸有爱,这可不是说他自己,润诸有情,让诸有情无依无着的入定,能永远断绝一切的爱缚。这就是“大智能者,为解诸有缚,令住无畏城,修行寂止定,是名摩诃萨。”为令一切众生,解脱所有的缠缚、束缚,住在无恐怖惧城,无生无灭城。

  这样的来修止、修定、寂止定,这才是大菩萨。大家要是看禅定的书籍,就知道这些,现在只是取个名词,这不是我们要修的,等我们讲完的时候,好好修修地藏王菩萨所说的数息观,同时再好好念佛。真正念佛的人,修数息观,跟修静的功夫,是同样的。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般若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云何般若大甲胄轮?善男子,菩萨般若有二种相,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云何菩萨世间般若?谓诸菩萨唯依读诵书写听闻,为他演说三乘正法,欲求除灭一切众生无明黑暗,欲求发起一切众生大慧光明,谓于如来所说种种与声闻乘相应正法,精勤读诵,听闻书写,为他演说劝正修行。或于如来所说种种与独觉乘相应正法,精勤读诵,听闻书写,为他演说劝正修行。或于如来所说种种与无上乘相应正法,精勤读诵,听闻书写,为他演说劝正修行,不求贤圣无漏道支,不求圣道,不求圣道所摄解脱,不行寂静真实般若,常行有见有相般若。如是般若,若取有着,是名菩萨世间般若。如是般若,共诸声闻独觉乘等,此不名为大甲胄轮,亦不由此名为菩萨摩诃萨也,及名一切声闻独觉真实福田。云何菩萨出世般若?谓诸菩萨精勤修习菩提道时,随力读诵听闻书写,为他演说三乘正法,而于其中依无所得方便而住,无所行动,无所思惟,无有根本,以如虚空心,普寂灭心,无增减慧无取着心,无生灭心,无退转心,法平等心,真如心,实际心,法界心,无我心,无分别心,寂灭安忍离分别心,善巧安住无成坏地,善巧安住无住无着胜妙慧地,如是般若,无取无着,是名菩萨出世般若大甲胄轮。”

  要是菩萨摩诃萨成就这个智能般若的大甲胃轮,从他初发心的时候,就能断绝五欲,这是指着十住菩萨的发心,并不是指初信的。像我们也发心,可是断不了五欲。十住的初住菩萨,他发菩提心,五欲已经都断除了,他能顿断的;而且一发心就胜过声闻独觉,胜过阿罗汉了,胜过二乘人。所以,他能给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那么一切声闻独觉乘都应该供养承事亲近守护他。这都是相通的,文字跟前面是一样的。

  什么叫做般若大甲胃轮?菩萨的般若,他的智能有两种相,一种是世间,一种是出世间,一种是世间的般若,一种是出世间的般若。世间的般若就跟声闻独觉共的,出世间的般若就跟声闻独觉共不到了。

  菩萨成就此轮之后,给一切众生说法的时候,依着什么呢?菩萨就要读诵、书写、听闻,菩萨过去生修行的时候,也是依着读诵、书写、听闻。听闻是闻思,闻而后能思,思而后能修。读诵书写,作为修行的一种,跟打坐、参禅是不同的,一个是从相上入的,渐进;一个是从体上入的,顿悟。我们晓得惠能大师,他没有读诵,也没有书写,文字也不认识,他是顿悟的。我们与他的根机不同,如果像他那种机,给他再说声闻二乘法,让他读诵听闻,那就错谬了。我们前面讲对三乘无有误失,要那样子就误失了。如果对渐进的人,只说顿悟,参明心见性,现在对这个机都不适合了。

  菩萨为什么这么做呢?他就是为了修行,修行是为了众生,读诵、书写、听闻,都是为了演说三乘正法。这加个“正”字,为了除灭众生的无明黑暗,众生的无明烦恼就靠这个法来解救,靠法才能够除灭,不是灯光、太阳光、月光。这种光明,除不了他的黑暗,这是现象上的黑暗,要想去除心理上的黑暗,要学法,要修法。让他产生自己本具有的大慧光明,为了这种缘故,菩萨就要观机了。观机了,看是哪一类的机,哪一类的机就应当给他说那一乘的法。

  以下就是种种的法。如果与声闻乘相应的正法,就对声闻说,让声闻乘闻了法,也能够精勤读诵,“听闻书写”。劝他修行,闻了法之后,就劝他修行。“为他演说劝正修行”,别走邪道。我们闻法的目的,是怕我们自己所行的,不是正行。如果不是真正的功夫,用错了,学气功也很容易岔气。如果你引进不好的工夫,修不好会引出很多毛病。所以这法也得如是说正法,完了要精进,不要懈怠。勤,不要懒惰。

  读诵的意思,读是照着经文读,诵是背的。像我们念咒大多都是诵的,读经大多照着经本读。一部《法华经》,以我们的智力是不可能背下来,《华严经》,我们也背不下来,《大般若经》,我们也背不下来。只是其中一部份,像《心经》,我们都背得下来,你背得下来,就是诵。照本读了,或者自己抄写,这都做得到。但是劝他正修行,这就做不到了。

  修观就观不到了,像观自在菩萨是让你修了,启发你的般若智能,那智慧产了大慧光明,你才能够照见五蕴皆空。不然拿什么照见五蕴皆空?我们还往五欲里头钻?不晓得五十种阴魔,你根本就在魔中,还以为自己很会修行,这就错误了。为什么要经常读经?用经来对照,经好比是镜子,我们脸上有黑斑,自己看不到,你对镜子一照,就知道了。因此,要劝他正修行。

  如果感觉到修行不对,对着经本,看看佛是怎么说的?对照一下。照着如来所说的种种法,如果是声闻乘的根机,给他说《阿含经》、《俱舍论》,与声闻相应的正法;要是独觉乘,给他说因缘法,说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这些都是三乘共的。你可以深,可以浅。那么,就是声闻独觉,“听闻书写”的,“为他演说劝正修行”。

  “或于如来所说种种与无上乘相应正法”,要是遇到求无上乘的众生,劝他正修行,说无上乘的相应正法。像《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明心见性,特别是《法华经》开示悟入佛的知见,给他说佛的知见,二乘人他不能信受的;就拿现在道友来说,我所遇到的,他不反对,你讲《法华经》,他也跟着听听,你讲《华严经》,他也听听。这样是种善根,二乘根机都没有,他不能证得圣果的,只是种善根,但是他能听经的名字,能够来听一听,都是无量劫来种的善根。不然,他听不下去,他一坐着,起来就走了。

  我在厦门南普陀寺讲《华严经》的时候,讲了半年多,有的听一听他就走了,不会从头到尾的听完。学生就不行了,不听也不行,因为他是佛学院的学生,必须听课。他不是那个机,不是那个机就算是种善根,在未来世,他就该逐渐的成就那个机,这就是种因。但是能种这个因,有宿世的因缘,就像这段经文所说的,我们要想真正的得到真实般若,就是我们现在讲《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后半卷,现在我们讲的是真实般若,像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是有相的般若。有相的般若跟无相的般若,是不同的。有相,“有取有着”,无相是没有。

  他这样的精勤读诵大乘听闻、书写,那么他的正修行跟前面的修行不一样,不求二乘的无漏道智,不求圣道是指着二乘说的,无求无证,不求圣道所说的解脱,不行寂静的真行涅槃。相反的,寂静的真实般若,他不作,那么他所行的是见到有相的般若。对这个般若,有取有舍,就是有执着相。那么这样的修行,这个般若不是真实般若,不是真实般若,就是不行寂静真实般若,行的是见到,所作的是有相的般若。那么这个般若是有取有舍的,这不是菩萨真正的究竟般若。这是什么呢?是菩萨的世间般若。所以,对着三乘法要区分对待的,佛不是讲无差别、平等吗?这就是平等,他所应受的。他能乘好多量,你就给他好多,他不能受的,你超过他的量,那就不平等

  就像前面我举吃饭的意思是一样的。我们给他定三碗,大家都得吃三碗。能吃五碗的,他吃不饱,只能吃一碗的,吃三碗把他撑倒了,这才不是平等。他是什么根机?能够听闻什么法?能够书写什么法?你给他演说,劝他正修,不要错谬;不是甚深的根器,不想成佛,不想达到究竟果位,你给他说甚深的是不可以的。他能够闻法,也能够听闻,也能够书写。但是他的目的不同,他所修的解脱也不同,他所修行的总是在有相、有为、执着。

  就像菩萨戒跟比丘戒,比丘戒跟沙弥十戒,沙弥十戒跟八关斋戒,八关斋戒跟五戒,这些都是有区别的,不同的。因为他的量只有那么大,这就是有相的般若。这个般若就有取有舍,执着这是不净业,我不能去做,这就叫执着。在菩萨他是无着的,那就是真正平等的,那么这个说声闻缘觉的着,他不是执着于世间的五欲,他是执着于什么呢?他执着于法,“我”没有了,修成功了。我执断了,法执他没断。

  虽然他有智能,但他是半边的,这叫菩萨的世间般若。菩萨要具足两种般若,这个般若就跟声闻、独觉乘共有的,他们也是依着这个学,也如是证得。菩萨虽然也依着他学,是为了学完时利益众生的,不是自己受用,是他受用法。这个不能叫做大甲胃轮,没有这个轮的力量,不名为菩萨摩诃萨。这个不算是入到大菩萨,不能称菩萨摩诃萨,也不能给声闻独觉作真实的福田,这是菩萨的世间般若。

  般若有两种相,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出世间菩萨般若,“谓诸菩萨精勤修习菩提道时”,这个标题就不同了,他是修行菩提道,在因地的时候依菩提道而进修;在果地证到菩提果,“随力读诵听闻书写”,就是他的力量,就是智能力,有好大的智能力,就能学习那一法的。学完了之后就为了利益众生,给众生演三乘正法。

  “而于其中依无所得方便而住,无所行动,无所思惟,无有根本,以如虚空心,普寂灭心,无增减慧无取着心,无生灭心,无退转心,法平等心,真如心,实际心,法界心,无我心,无分别心,寂灭安忍离分别心。”这一共有十二心,菩萨所证得的根本智,他要依根本智而生起后得智。菩萨要有方便善巧,在根本智上的方面,二乘人只证了一半,没有方便善巧,因为他不能度众生,产生不出那方便善巧。

  怎么样方便善巧呢?菩萨是度众生不见众生相,众生应以何机得度就现什么机,乃至这个众生应该布施他一点钱财,或者应该布施他点法。菩萨就应该给他布施点钱财或法,那也不能让他持戒,给他受戒,让他行大忍辱般若行,他做不到,没有这么大的力量。虽然是种种作而无所着,无所行动都是无所着的意思,要度众生不见众生相,也不表示自己是能度众生的;也没有我所度的众生者,不着,这叫三轮体空。后面这个心都是形容在你度生境界上,你是用什么心;相反的,就是依着真如的般若智能。

  我们无所行动,我们也没有度众生。一切众生无所思惟,就是空义,证得寂灭了,空义了。我们有所思惟没有?我们的思惟都是妄而不是真,菩萨的真思惟是不思惟,但是不是没有思惟,大乘的意思就这个涵义。说没有根本,是说他不依于什么、执着什么,是这样说根本;你想诸佛成道的时候,他并没有说依着法身而修一切行,而成就报身,依着报身而成就化身,并没有这样说法的,他是智能的显现。为什么呢?他的心像虚空一样的,没有作用,虚空有什么作用?虚空没有作用。

  “普寂灭心”,让众生都能得到寂静,不躁动。他对于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般若慧在凡不减,本具足的般若智能,本具足的诸佛法身德相,成了圣果,究竟成佛了也不增。诸位道友,我们讲《心经》,大家都知道不增不减,在凡的不减,在圣的不增,这种智能心就是没有取着,不执着,不执一切法。他不但不执我,一切法都不执着。这是到了不思议的妙境界,妙慧地。看一切法都是无生无灭的,我们看一切法是有生有灭的,有增有减的,所以我们就不能入。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帮助得不彻底,只能种个善根而已;不能解决问题,不能让他断烦恼,也不能让他证菩提。

  因为菩萨心如虚空,永远没有退堕的,这是指登地的菩萨,大菩萨证了般若智,永远不退堕,八地不动地就再不退堕了。法平等心,一切诸法平等平等,无染无净,不增不减,不生不灭,这就是法平等心。这个心是真实的,是真如心。

  我们讲“实际理地”,那名词就是形容法身的,而“实际心”,“法界心”,“无我心”,这个“无我心”加上一个区别。“无我”,二乘人也应达到“无我”,他是“小无我”;“无我”也没我所有的境,心能转一切境,心能转一切法。这一切法上都“无我”,无有分别心,没有染净大小,没有长短方圆。

  寂灭安忍,寂静不动,不来不去,所以没有分别心。“善巧安住无成坏地”,很方便善巧的成坏平等。刚才讲平等,就是成就与破坏,他把两个看成平等的。

  还有这种分别,一个东西成就了,不愿意去破坏它,这就有分别心,不能看得平等平等;如果看平等了,是不是要破坏呢?平等,更不破坏,一切诸法安立,说世法诸法位,世间相常住。每一法就住在每一个本位上,这种相常住的,一切的法,他都不坏法的本位,这就世间相常住。常住的意思,并不是认为花永远是开的,这个常住是指相续不断的,相续常住。

  所以《金刚经》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那个寿者相就是相续不断;寿命相续不断,并不是我们要活一万亿岁,不是那个意思。我们这一生来了,那一生又来了,你在三界流转永远相续不断,是这个意思。“善巧安住无住无着胜妙慧地”,这是真正的般若,这个般若是什么样子呢?“无取无着,是名菩萨出世般若大甲胄轮”,若是菩萨成就了这个轮,从他最初一发心这个轮能摧毁一切,每段经文都这样说。十甲胃轮都是这样。

  “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此般若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

  他一发心,就能够除断五欲惑,“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这就是大菩萨,得名菩萨摩诃萨。大菩萨,从他一发心的时候就“超胜一切声闻独觉”,这必须依着教义讲,你才能懂。因为他从十信满心,那个十信的心是什么境界呢?是愿心,愿度一切众生成佛,他不但发了这个愿,而且照这个做,所以他就是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十信心,按着《华严经》讲,是很深刻的。

  凡夫发心,最初的念心,他念念不退,念念不离三宝。觉知前念起恶,止其后念不起,这是信位。有信的菩萨,真正的发了信心,我们可以观察自己是不是这样?如果这样,入了信位,一心、二心、三心、四心。这四个慧心,有愿心,有护法心,到了第七信是护法。怎么样护法呢?要是有人毁谤三宝,我能够舍掉我的身命护持三宝;听见毁谤三宝,我用我的身命保护法,保护佛,我们做得到吗?这是第七信心。第八是回向心,回向给一切众生。我们所做的一点点好事都回向给众生,这样到了发心住的时候,登了初住,十信满登发心住了,这个一发心就发大心了,就能给一切声闻独觉作福田,也能给一切声闻独觉作所依,让他劝发大乘。这是般若的大甲胃轮。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善巧方便大甲胃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云何名为善巧方便大甲胄轮?善男子,菩萨善巧方便有二种相,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云何名为菩萨世间善巧方便?谓诸菩萨或为自利,或为他利,或为俱利。常怀彼此。示现种种工巧伎术,为自及他得成熟故,承事供养诸佛世尊,或诸菩萨,或诸独觉,或诸声闻,或母或父,或诸病者,或诸羸劣无依怙者,若见厄难临被害者,种种勤苦方便救济,以四摄事成熟有情,是诸菩萨自住大乘,于诸声闻,及独觉乘,非大乘器,若诸声闻及独觉乘根未熟者,为说微妙甚深法教令其修学,或劝勤修诸圣静虑,或为开示最胜义谛,劝令修行超四颠倒,觉悟四种无堕法性,或令趣入四无碍解,或复乃至劝令安住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有余无余道及道果,趣入巧智令其成熟。若诸有情贪求名称利养富贵,诸根躁扰,善根未熟,劝令读诵诸阿笈摩,及毗奈耶阿毘达磨。或劝读诵除佛所说顺解脱论令其成熟,若诸有情不乐布施,劝令惠舍种种珍财令其成熟。若诸有情暴恶不仁,劝令修学四种梵住。若诸有情心多忿恚,劝令修忍。若诸有情心多懈怠,劝修精进。若诸有情心多散乱,劝修静虑。若诸有情具足恶慧,为说正法,谓以记说教诫方便令其成熟。若诸有情不敬三宝,具无依行,劝受三归,令敬三宝,或劝受学近事律义,或劝受学近住律仪,令其成熟。或劝修习种种工巧伎术业处,令其成熟。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种种世间巧方便智,过殑伽沙菩萨摩诃萨,以是一切书论工巧伎术业处,加行精进巧方便智,摧伏一切外道异学,如是名为菩萨世间善巧方便,此巧方便,共诸声闻觉乘等,亦作一切佛法依因,亦是善巧诸行依处,亦是善巧任运无思灭退堕法。”

  只有般若智不行,还得有善巧方便。这就讲到“五明菩萨”,“五明菩萨”是工巧明,看病不是犯戒吗?菩萨不是这样,他医方明,得有智能,方便善巧,不寡慧,得有明,得有大智能来做这些事。成就善巧方便轮的时候,一发心五欲都除断了,要超过一切声闻独觉,而且能给声闻独觉作大福田。

  “示现”这两个字不是实有的,而是示现的。善巧方便,就要工巧技术。这工巧是为了承事供养诸佛世尊,或供养诸佛菩萨,或供养独觉,或供养声闻,或自己的父亲,或自己的母亲。“或诸病者,或诸羸劣无依怙者。若见厄难临被害者,种种勤苦方便救济。”这就是方便善巧,那么就用四摄法成熟有情,菩萨就现种种身。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到什么程度呢?要内施、外施、内外俱施,一般的钱财不算,连妻子儿女都可以布施,何况房舍乃至于田园,都能布施,这是“外施”。

  “内施”,包括自身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布施,布施给众生,这叫布施。“同事”,示现跟作同等的事情,或者他当公务员,你也当公务员,他在那儿打工,你也在那儿打工,你跟他才能接近。这就是“示现同事摄”。“布施”、“同事”,做一切对众生有利的事情,叫“利行”。还得说“爱语”,跟任何人都不能说很粗硬的话,见谁都摄受这“爱语”,这叫“四摄法”。

  “四摄法”,要大菩萨才能做得究竟,文殊菩萨是什么都示现,羊、牛、马都示现。大家看看各大菩萨的感应录,示现不同的众生,这是菩萨。

  “自住大乘”,这不是说见一个众生也把他摄到来住大乘,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有些道友发心,只弘扬《华严经》,不讲三乘法,你来听,就是机来找我,我不去找机。众生得求我,我给他说,不求我,我不给他说;说了,他懂不懂,那是他的事,不关我的事。现在我们弘法的情况,是这样的情况。

  但是菩萨弘法的情况就不是这样,菩萨他自己住大乘,他对于声闻、独觉,那不是大乘器,你要给他说甚深的微妙法,教他修学,这是不可以的。面对不是大乘器的,他那根器还未成熟,或者他的声闻独觉乘根器成熟了,只能给他说声闻独觉乘法;可是大乘根器的还没有成熟的时候,还未进入大乘的时候,你就给他说微妙甚深的法,教他修学,这是错误的。

  菩萨的方便善巧怎么样用呢?他不是大乘器,你想把他转入大乘,那就慢慢的引诱,不是一下子能够成熟的。他对于独觉乘的根,或者声闻乘的根,还没有成熟,他不是声闻也不是独觉;你就渐渐引诱他,给他说这微妙甚深的法,教他修学,或劝他勤修诸圣静虑。一切初果的圣人都算是圣人,在小乘,初果算圣人,大乘不是四果也不算圣人。

  让他修习定,修三昧,乃至于九次第定,为开示最胜的义谛,渐渐的开示最胜义谛。这个最胜义谛有几种?四圣谛都算是最胜义谛,对世间法,劝令他修行超过四种颠倒。

  “四颠倒”,常乐我净是佛的四德;但是众生颠倒过来了,无常计常,无我计我,不乐计乐,不净计净,那么苦空无常,这四种都给他颠倒了,要劝他超过这四种颠倒,超过凡夫,达到圣人的境界。

  “四种无堕法性”,有哪几种?有的是菩萨的四种行门,第一个到彼岸,神通行,成熟有情行,就是菩萨行利益众生所成就的四种道,这就是令他趣入四无堕性。

  另外的是“四无碍解”。“四无碍解”就是“法无碍”,“义无碍”,“诃无碍”,“辩才无碍”。“辩才无碍”就对一切法,他都是通的,没有障碍就是说没有不知的。菩萨善巧方便就是世间法也如是。所以佛最初就是说射箭、伎艺,不论什么世间的工巧明,一切工巧都能做,而且超过众生,都是第一。

  “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支”、“八正道”,这些名相我们讲了很多。“有余无余道果”,“有余无余”就是“有余涅槃”、“无余涅槃”。

  “道果”就很多,初果也是道果,乃至菩萨的道果,究竟的佛果。但是菩萨以善巧方便智,令他们都能成熟,他是那一类的机就成熟那一类的果,渐渐引诱他,但是必须有善巧方便去摄受众生。

  “若诸有情贪求名称利养富贵,诸根躁扰,善根未熟”,前面是讲善根熟的,这是善根没有熟的,也劝令他“读诵诸阿笈摩”,就是《阿含经》。“及毗奈耶”,就是《律藏》。“阿毘达磨”就是《论藏》,劝令他们读诵经律论三藏

  或劝他“读诵除佛所说顺解脱论令其成熟”。劝他们读诵什么呢?佛所说的顺解脱论,这是世间法。除了佛所说的,虽然不是佛教的,是世间法,也可以让他学,令其成熟工巧。

  受三归就是归依法,不归依外道典籍,那么,这个菩萨就说了,那不是佛所说的,只要顺我们的解脱理论,那个论的意义不违背解脱,也能够得解脱。像我们世间法有很多,像道教的,那也是修行的法,在社会上说,不防碍人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跟我们佛教的慈悲有什么差别呢?你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能加着别人身上,这叫顺解脱,但是不是佛所说的。

  这类的事情很多,令他成熟,对他成就修道是有帮助的。这是劝他的意思,他学佛信不进去,可以用世间法引诱他,这个菩萨不是出家的菩萨,出家的菩萨就不可以了。菩萨包括四众弟子,乃至包括一切的众生。大菩萨示现鬼道的很多,主命鬼王,在《地藏经》的八品,他要成佛,佛就给他授记,他是鬼,那是到那个道去了。他示现的这例子太多了。

  对于不乐布施的,就劝他行布施。“劝令惠舍”,你要舍,要施给众生的恩惠,这跟佛讲的就不同了。我们佛弟子布施了,不望回报,现在的人你叫他舍的时候,他会有所希求。做好事,劝他为善最乐,这也是顺解脱。这样使他能够惠舍种种的金银财宝,令他渐渐成熟了。

  “若诸有情暴恶不仁”,暴恶不仁,一点仁慈心没有,国王施暴政的,暴恶不仁尽做恶事,那么就劝他“修学四梵住”。

  什么是“四梵住”呢?“四梵住”就是说四种清净行。哪四种呢?慈、悲、喜、舍,也就是四无量心。一修慈,就暴恶不起来了,修慈悲就对治暴恶的。

  “若诸有情心多忿恚”,容易发脾气,劝他修忍辱。

  “若诸有情多懈怠”,要劝他修精进。我们这么劝他,他就精进吗?所以这得大菩萨,要有善巧方便,他不像我们这么直接,看见懈怠的就直接说,你得精进,你得修行,多念佛有好处!他才不理你,他翻眼皮瞪你两眼。你得要有善巧方便,为什么要善巧呢?你没有善巧,摄受不了他的。

  现在有些人,见一个人刚信佛了,就劝出家,我收你,你出家才能精进。是这样吗?出了家,不精进的太多了;出了家,他认为自己成就了,就懈怠了。我们前面讲,能够被片袈裟,那袈裟是佛的加持,不是说你这个人,不是我们前面看到,被片袈裟就得度了,得度?照样的下地狱。人家恭敬的是那个袈裟,那个袈裟代表佛,代表法,代表大众僧;你理解错了,劝人修精进,必须得行正门,你得有善巧方便,引导人家,他自然就会精进。等根器成熟,自然到了那个时候,他出了家,就能悟道。

  现在你度了好多的出家人,不但没有悟道,反而把他耽误了,他造了些罪。因为他出家之后,不能好好修行,那是做罪的。本来是清净常住,反过来就不同了。这必须知机,对懈怠,劝他精进,是对的。你要是不精进,有些什么过错?就是你做一半事情,你要是不专心去做,一事无成,何况修佛法呢?这样慢慢的劝他,不是用言语就把他能打动的,还得自己带头去做。

  菩萨度众生,众生也帮助他。你们归依我,一直跟着我拜忏,大家可以懈怠一次,不去拜;我今天很累,休息要告个假。我从来不敢告假。我一天不拜,别人也不拜;我要是一不拜,几天不拜,大家都不拜。在纽约和三藩市这这样;但是我很少不拜的,自己立个行,要精进。

  我们的心,有时候心多散乱,散乱了就要修定。定怎么修呢?等我们讲完了,会讲数息观,你从最初开始修,你能进入。别看我,数出入息,这有什么功德?这个功德可大了,你要定个时候,在定中念佛,那是不可思议的。没有散乱,没有昏沉,没有扰动,你念就是一心。不是要我们念到一心不乱吗?没有说是念到十万就算数了,念到一百万一千万,你也生不到极乐世界,得怎么样念呢?一心不乱。对着散乱,要劝他修静虑。

  “若诸有情具足恶慧”,恶慧就是邪知邪见,他的问题总跟人家不同,有所出入。人若说东,他一定要说西,他跟你不同的。若邪知邪见,怎么样对治他?“说正法”,你要把佛的教诫,诸大善知识、诸大祖师的教诫,你拿方便来给他引诱,令他成熟。

  “若诸有情不敬三宝”,我们前面讲的无依行,“无依”,他没有依,无依者就是不敬三宝。我们劝他受三归,要归依三宝,令他恭敬三宝;或者叫他学近事律仪、五戒、三归五戒,劝他修近住律仪,也就是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应该是九戒,我们认为八关斋戒,只有八戒。〈西游记〉上讲,陪唐僧取经的猪八戒,就是八戒。其实那八戒还有一斋,过午不食,斋者是期限的意思,所以应当是九个,八关为什么叫关呢?关闭诸恶趣门,一切恶趣门就关闭了,你受了这么一天,八关斋戒就把恶趣门都关了。

  我看很多受了八关斋戒的,有很多还是很严谨的,他过午就是不喝,带颜色的水,佛制是不能喝;说喝牛奶、豆浆,不但不许,就连有颜色的水,喝茶也不许。喝茶水,喝果汁,不都是水吗?不行的,只能喝水。但是这其中有开缘,要受戒要先学开缘,我们都要找方便,说我们支持不了,身体弱,或者是我受了过午不食戒,但是有病可以开,过午饮浆。

  “或劝修习种种工巧伎术业处,令其成熟。”上工、泥工,凡是一切技术都可以,这叫菩萨的世间工巧明。工巧明就是菩萨的方便智,在世间上具足了方便善巧智的这些菩萨,像恒河沙数那么多,大菩萨,他足以书、论、工伎巧,以这个业来进行增长、精进巧方便智。外道会的我都会,这得大菩萨,不但会而且超过他,他才能服你。他会那一行,你就会那一行;你到那一行,你就是第一,他就得跟你学。这必须大菩萨才有那种智慧善巧方便智,可以降伏一切的外道,这就叫菩萨的世间善巧方便。

  此巧方便,共声闻独觉乘等,声闻独觉乘都可以能学,都能做得到的,也可以这样做,这就叫给一切佛法作依赖之因,依佛法僧而种的一个因。一切的善巧方便就是他所行的处,所依的处,亦是善巧任运,无思灭退堕法,这个就不容易。无思灭永远不退堕,无退堕法,这就是善巧方便。任运,就是自然,看一切法在生灭当中,他就能在一切法上引入回归法性的理体,在生灭当中引他回到不生灭,到了不生灭才能无退堕,但这个不容许,下面就说了。

  “又善男子,若诸菩萨不依明师,不依善友,修行世间善巧方便,是诸菩萨愚于世间善巧方便,向诸恶趣,不能随顺安住出世巧方便智,亦非一切真实福田,不能善巧知诸有情根行差别。以于善巧方便愚故,为诸声闻,及独觉乘,非大乘器,及于大乘根本未熟者,宣说大乘令其修学。又为大乘法器有情,宣说声闻独觉乘法,令修声闻独觉乘行,为独觉乘法器有情,说声闻乘,令其修习声闻乘行,为声闻乘法器有情,说生死法,令其爱着,不为宣说厌生死法。又于善巧方便愚故,若诸有情乐行杀生,广说乃至执着邪见,为彼宣说甚深大乘,不为宣说生死流转,死此生彼,众苦果报,令其厌怖,离诸恶法。又于善巧方便愚故,乃至若诸有情乐修净戒,令修布施,若诸有情乐修安忍,劝舍安忍令修净戒。若诸有情乐修精进,劝舍精进令修安忍。若诸有情乐修静虑,劝舍静虑令修精进。若诸有情乐修般若,劝舍般若令修静虑。如是菩萨愚,于世间善巧方便,不能真实利乐有情,与诸有情为恶知识,此巧方便依有所得有所执着,如是名为菩萨世间善巧方便,如是世间善巧方便,共诸声闻独觉乘等,此不名为大甲胄轮,亦不由此名为菩萨摩诃萨也,及名一切声闻独觉真实福田。”

  在善巧方便里头,我们随顺世间法而能转世间法,你随顺世间法却被世间法转了,那就不是大菩萨了。

  这个善巧方便智,你必须是真实的通家。所谓通家者,经、律、论,无法而不知,无法而不晓。真正通达了,因为这个根机,就这样的来摄受他,他才能入佛道,这等于是菩萨先以欲钩牵,渐令入佛道。不止这个,还可以用五欲引诱他。世间上都贪财爱色,这两者是一切众生的通病。菩萨就示现满足你,又示现生灭无常,你贪到了,又没有了,你马上就醒悟了。他是这样来度你,大菩萨才有这个方便善巧。

  像大家所熟悉的道济禅师,疯疯颠颠的,以酒度世,用疯颠济人,他装疯卖傻,就去度人家。人们为什么那么恭敬他呢?他认识真实处,还能够解决你的一切困难。如果你没有善巧方便智,不能解决众生的痛苦,你这个善巧方便智就落于愚痴,这就不是智慧,而是善巧方便愚,不是善巧方便智;这就是向诸恶趣,不是向诸善趣,不能随安住出世间的巧方便智,不能随便善巧的方便智。

  前面讲了,你说这些法可以,但是得顺如来故,能够像如来所教导的,能够得解脱,你违背那个,就不顺法性,成就不了。你也不能够作真正的善知识,也不能作真实的福田,不能够善巧方便。你没有这个智慧,不知道众生的根性差别,他的行为,一切差别相,你不知道,你怎么度他?没有办法度他,这叫善巧方便愚,愚痴的愚,这个不是大乘器,连声闻独觉也成不了。

  因为善巧方便愚,面对三乘的根机,你颠倒说法。他是声闻的种性,你却给他说世间的恩爱,不给他说知苦断灭,不给他说厌离生死法;对缘觉乘法,不给他说因缘法,反而给他说大乘法;对大乘的根器又给他说声闻缘觉法,说生死法,苦集灭道。这是不可以的,这叫颠倒,也就是善巧方便愚,这不是善巧方便。

  “若诸有情乐行杀生,广说乃至执着邪见。”这是杀盗淫妄酒,说五戒的话,这个有情能够理解的,就是世间的五欲。面对五欲,你应该给他说断欲法,了生死法,像五欲怎么害人?怎么对你不好?这就对他的机,你给他宣说甚深的大乘法,不给他宣说生死流转法。

  “死此生彼,众苦果报”,你说这个他能厌怖,你们依诸法都皆空的,正投其所好。他说原来是空的,更加劲干了;他就执着五欲境界,这就不是方便善巧智,这都叫善巧方便愚,不是智慧。对这个有情,他乐于杀盗淫妄的,你给他说,这个要堕地狱,要离开这些恶法,那才对。但是你给他说大乘法,说空义了义,那就错了。乃至于在六度万行当中,他本来是喜欢持戒的,你却给他说布施;本来他乐意修忍的,你却要他持净戒,这就是说法不对机。若诸有情乐修精进的,劝舍精进令修安忍,人家在那儿很精进修行,你劝他把这个舍了,你要修忍辱,这就是法说非法,非法说法。

  若诸有情乐修静虑的,想修定的,劝他舍定令他修精进。那么若诸有情乐于修般若的,劝他舍般若令修静虑,他要修智慧,你让他去学定,两个都不成。“如是菩萨愚”,这个菩萨就相当愚痴,不是菩萨,于这个世间的善巧方便,“不能直实利乐有情”,菩萨的善巧方便是为了利益众生,你这样一颠倒,众生就得不到利益,那不是有情的善知识,而是有情的恶知识。

  “此巧方便依有所得有所执着”,依这个善巧方便,因为行这个善巧方便就能得道,就执着这个善巧方便。“如是名为菩萨世间善巧方便。”这不是出世间的善巧方便,有得就有失,有得就有不得,这是相对法,所以这是错误的,不叫大甲胃轮,“亦不由此名为菩萨摩诃萨”,这就不是菩萨摩诃萨。

  “云何名为菩萨出世善巧方便?谓诸菩萨但为利他不为自利,示现种种工巧伎术,为成熟他承事供养诸佛世尊或诸菩萨,或诸独觉,或诸声闻,或母或父,或诸病者,或诸羸劣无依怙者。若见厄难临被害者,种种勤苦方便救济,以四摄事成熟有情,随其意乐,随其根器,为诸有情宣说正法。又能渐次劝诸声闻修独觉乘,劝诸独觉修习大乘。若于声闻及独觉乘根未熟者,为说厌离生死苦法令其修学,厌离生死,欣求涅槃。若诸有情乐行杀生,广说乃至乐着邪见,随其根性。或为宣说生死流转,死此生彼,众苦果报,令其厌怖,离诸恶法。或为宣说与声闻乘相应正法,或为宣说与独觉乘相应正法,或为宣说无上乘中浅近之法令渐修学。若诸有情已乐布施,为说胜上受持净戒令其修学,广说乃至若诸有情已乐静虑,为说胜上无漏圣道所摄般若令其修学,此巧方便依无所得无所执着,如是名为菩萨出世善巧方便大甲胃轮。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所修慧有二世间出世间取著名世间无取着出世

  修善巧方便依二种差别有所得世间无所得出世

  若唯说一乘是名恶说法不能自成熟亦不能度他

  一向恶众生为说三乘教是则为愚痴不名摩诃萨

  有堪趣三乘欣求闻正法为说乐生死非为智者相

  专意谛思惟随根欲教化此善巧方便智者所称誉

  众生虽有恶而堪入三乘随根器教导令解脱众恶”

  前面讲的是双重关系,为自利利他。这里不是,这是出世间菩萨的善巧方便,专为利他不为自利。他也“示现种种工巧伎术,为成熟他承事供养诸佛世尊”。那么,这大菩萨全为利他,不为自利,示现种种工巧伎术,他的目的,就是承事供养诸佛。

  例如,我们看见拉萨的喇嘛,他们拿酥油糌粑,能做很多的花,能做坛城来修道,他也没有什么名,没有什么利,坛城立在那儿,谁也不知道是哪个喇嘛做的。这是没有记名的,也得不到财的,什么都没有,这是给寺院打工,打工是没有代价的。这种工巧全为利益人,供养诸佛的,也不是利益人,都是供养诸佛。

  有厄难了,这位大菩萨就示现种种勤苦方便救济他,跟他接近,使他能够改变。但是你必须有智慧,你没有智慧,怎么行呢?

  像济公救那个卖狗肉的故事,那个卖狗肉的,他每天都杀狗,对他母亲非常不孝,经常骂他母亲,打他母亲。有一天要宰一条母狗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忘了,出去再回来,他的杀狗刀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到,里头外头都找,他就骂他妈妈也去找,他妈妈根本没看见,最后找到了,看见那小狗在跟前横着。他踢那小狗一脚,他这一踢,把小狗踢跑了,小狗底下有把刀,小狗就拿身子把宰狗的刀压在下面。当时他还是把这条母狗宰了。

  不过,他心里很惭愧。他说:“我要杀它的妈妈,这条小狗都把这个刀藏起来,用它的生命掩护起来。我是个人,我对我妈妈这么不孝!”他就给他妈妈叩头忏悔。他说:“妈妈,我们今天把狗肉卖了,再不做这个生意,另外找个职业,以后我要好好孝敬您。”

  本来他应该受“五雷轰顶之报”。所谓“五雷轰顶之报”,就是指死在金、木、水、火、土五行当中。当他推着车出去,想解大手,他那个狗肉车子停在路上,解手得跑个僻境地方,他就跑到一片土墙旁边,人家看不见的地方蹲着解手。他一边解手一边看着他的狗肉车。那济公是有神通的,知道他快要被压死,因为他一念的孝心,就把他的罪恶消失了。济公来了,就把车子推走,他就焦急了,“这是最后一次,就这么一点本钱,你给我推跑了,我怎么办?”他大便也不解了,把裤结了,他说:“师父我供养你狗肉,你停下来,这是我的本钱。”他一直在喊,济公把车停下来,他说:“大师,我谢谢你。”但是他刚一跑的时候,他蹲的土墙就倒了,吓得他一身冷汗。他说:“师父我要谢谢你,我这个狗肉给你一半。”他说:“我不要你的,我只是帮你卖。”

  济公就帮他卖,过路的人都买。他说:“今天我们提高三倍价钱!”“三倍价钱能卖得到吗?”济公说:“你不要管,我来卖。”那济公一念咒,在这儿过的人谁都买,闻那个狗肉香的不得了,他就买,一下子就把这车狗肉卖完了,那钱很多,多了三倍,本钱更大。他说:“大师,我怎么谢你?”他说:“你不要谢我。一念孝心起,今天早晨你跟你妈妈忏悔,这是孝心的感动。”

  如果你没有这个善巧,你救不了人家,让那个墙砸死,砸死不就堕地狱去了!还没有等到忏悔,他的杀业那么重!菩萨度众生得有本事,那种善巧方便不是我们这种善巧方便,我们的善巧,不是善巧,简单说是为了自利,不是为利他,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不能借口帮助别个道友,你存的是什么心,确实纯粹为利他,对自己毫无是处,这是菩萨真正的发心。

  我们这样学,你做一件事一定观照你的心,从什么地方产生这个心,你离开贪瞋痴爱,这是很关键的。菩萨做愚痴的,“种种勤苦方便,救济一切众生”,用四摄法成熟有情,四摄法是布施、同事、利行、爱语,随众生的意乐,可不是随你的,你的心里想怎么样,就想怎么做。现在利益众生的菩萨,以为自己想怎么做,大家就得听我的,这完全错了。宣说正法,要随他喜欢什么,给他说什么,那一法他能得度,因为能渐次的劝诸声闻独觉乘,劝他们回小向大,劝诸独觉乘修大乘,劝声闻乘要进一步修独觉乘;他要是声闻乘的根器,令他修学,厌离生死,就求涅槃,求不生不死。

  “若诸有情乐行杀生,广说乃至乐着邪见”,杀盗淫妄,这是五根本的。“随其根性”,就为他宣说生死流转。“死此生彼”,那个众苦的果报,让他生起恐怖感,生厌离感,离开这些恶法,你就给他宣说与声闻乘相应的一切正法,或为与独觉乘相应的正法。大乘根机的,“或为宣说无上乘中浅近之法”,不是一下子就能进入大乘,从初开始,从浅近到那个相似的中等的,最后说最上乘的。

  大家读〈华严三品〉的时候,你可以感觉到,〈净行品〉,谁都做得到,看什么念什么,这叫发心。〈梵行品〉,入真空清净行,梵行就是清净行,所作一切都清净,一切都没有,甚至于连佛的十力都没有了。那就空了,那是真正的真空。但是还不够,〈普贤行愿品〉,重重无尽,从空出有,有是妙有,妙有非有,就是空;真空不空,不空就是妙有,这样反反覆覆的行普贤行,是有阶段的。

  你若念《华严经》,最好选择这三品,这样都有了。从善财童子初发心,从十信位开始,一直参到等觉,都参完了,已经到了成佛阶段,还不够,又回到文殊菩萨跟前。弥勒菩萨叫他再参文殊菩萨,他又回到文殊菩萨,以信为根本,“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长养成了,又回归于心。文殊师利菩萨叫他回去重参普贤菩萨,才能究竟成就不可思议的法身佛,也就是报身佛。要这样才叫做菩萨具足的善巧方便,这个善巧方便,无所执着。说了中浅近之法,之后令他渐渐修学。这个众生以乐布施,只有布施不够,还得修持戒,只是持戒还不够,还得修忍辱,忍辱不够,还得修禅定。一个一个,让他修六波罗蜜,让他证得,但是无所得、无所执着。菩萨是这样的出世善巧方便,这才是真正的大甲胃轮。

  你若修行善巧方便,也依二种差别,有所得世间,无所得出世;世间无所得,就可以出世间。“若唯说一乘,是名恶说法,不能自成熟,亦不能度他。”不说三乘法,只是说大乘一乘法。这个说法是恶说法,不是善说法,自己也成熟不了,也不能度他。“一向恶众生,为说三乘教”,没得善根,尽作恶的。你要是给他说三乘法,不给他说浅近的归依,不让他行十善法,他怎么入得到呢?这就叫愚痴。

  “有堪趣三乘,欣求闻正法,为说乐生死,非为智者相。”他已经可以了,“堪”是可以,能够成就趣向小乘中乘大乘,他非常的欣乐,要欣求闻着真正的法。你给他说生死法,为说乐生死,说生死法,生天,做人,种善根,这是生死法,入门的十善法,这不是智者相,不对机。

  “专意谛思惟,随根欲教化。”菩萨度众生不是那么随便的,应当谛思惟,如理的想一想。你不知道他的根机,你可以听他的发言。你跟他多谈一谈,他会表达出来的,他会告诉你,他是什么根机。所以你跟众生谈话的时候,每一个人不会把他所求、所想的写到脸上。但是,他脸上确实的告诉你,他想做什么,他也有希望的,你可以知道的。这要善观察,要善思惟,随他的根机,随他的欲望,这样来教化他,这才叫真正的善巧,这是智者所称赞的。

  “众生虽有恶,而堪入三乘”,这个众生是作恶的,就像刚才我讲的故事,他是杀狗的,是作恶的,对母亲又不孝。但是他过去有善根,现在他的善根成熟了,能放下屠刀,能够一念善心起了,他的善根生长了,作善的人,行了一辈子善事,到了临要死的时候,恶性不改,这就是过去的恶很重,障道因缘。

  能以这样的善巧方便,来观察众生的机,虽然他过去恶了,但是现在他可以证入三乘。你要教导他,摄受他,令他解脱众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涵义就是这样,不能因为他作恶,就不摄受他,不给他说善法,这也是错误的,这不是善巧智慧,观察不到他现在已经成熟了。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大慈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云何大慈大甲胄轮?善男子,慈有二种,谓法缘慈,有情缘慈。法缘慈者,名为大慈,名大甲胄,有情缘慈,不名大慈,非大甲胄。所以者何?有情缘慈,共诸声闻独觉乘等,声闻独觉为自利乐,不为有情精勤修习有情缘慈,声闻独觉为自寂静,为自涅槃,为灭自惑,为灭自结,不为有情精勤修习有情缘慈,是故此慈不名大慈,非大甲胄。其法缘慈,不共声闻独觉乘等,唯诸菩萨摩诃萨众所能修行,菩萨摩诃萨普为利乐一切有情精勤修习此法缘慈,菩萨摩诃萨普为一切有情寂静,及得涅槃,灭烦恼结,精勤修习此法缘慈,是故此慈名为大慈,是大甲胃。又诸菩萨修法缘慈,不依诸蕴,不依诸处,不依诸界,不依念住,乃至不依道支,不依欲界,不依色界,不依无色界,不依此世,不依他世,不依此岸,不依彼岸,不依得,不依不得,如是菩萨修法缘慈,超诸声闻独觉乘地,是名菩萨法缘大慈大甲胄轮。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此大慈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声闻及独觉修有情缘慈心带十三过唯求自利乐

  菩萨大名称普为诸有情修不共大慈心离十三过

  心除十三垢为趣大菩提修法缘大慈成福田非远

  安住十三力出过诸有情犹如师子王超胜诸禽兽

  降伏十三怨离断常边执心无有染浊速证大菩提”

  什么是“大慈大甲胃轮”呢?这跟前面是一样的,慈也有二种。“法缘慈,有情缘慈”,一个是约人,一个是约法。就法来说,这个慈就是大慈,名大甲胃;就情来说,不名大慈,非大甲胃。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所以者何?”就是征启的意思,下面就讲了。“有情缘慈”,是跟“诸声闻独觉乘等”,跟他们相等的。为什么呢?因为声闻乘独觉乘为了自己的利乐,不是为了有情,他精进修习,不是缘一切有情来修大慈悲心的。

  他是为了自己的寂静,为自己的涅槃,为了灭除自己的惑业,为了断除自己的结使。结使这个惑,很不容易断,结使使你烦恼,使你堕落;因为你那个业已经结成了,就解脱不了的。而那个声闻缘觉乘,他想灭自己的结使,不是为了有情而精勤修习,他是有情的缘慈。

  我们再简单的讲,声闻缘觉乘是不拔众生的苦。就像目犍连尊者,他是为了救他的母亲,才到地狱给他母亲送饭,他并没有发大心给地狱一切众生送饭。他的心量太小,只为自己,没有大慈悲心。声闻乘,不能大慈大悲的,不能够为了一切有情而精勤修习。他这个慈爱,是有爱的情份,爱就是无明,这种慈,“不名大慈”。

  “法缘慈”是什么样子呢?“不共声闻独觉乘等,唯诸菩萨摩诃萨,所能修行”,这是大菩萨所修行的。他们怎么样修行呢?他们普利“一切有情,利乐一切有情精勤修习”的,不为自己,这叫“法缘慈”。他是从法身上缘,这个法当法身讲也可以,就是法身同一体故。我跟众生一样的,同一体故,我要度他们,自己也在内,这就是“法缘慈”。

  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为了要利益众生,让一切众生寂静,得到究竟定,得到涅槃,灭一切众生的烦恼疙瘩,给众生解结。那么在《楞严经》上,“解六结越三空”,“六结”就是“六根”,六根相对着六尘的烦恼都解开,你就达到真空的境界了。真空境界,二乘空,菩萨空,究竟空,毕竟空。你达到这种究竟地,他是灭众生的烦恼结,他就精勤修习这个“法缘慈法”,这叫大慈,拔一切众生的痛苦。

  三界是属于生死的,此世就是这一世,他世就是未来。菩萨这个大慈悲,不论未来现在,是三世平等的,三界平等的,一切诸法就是平等平等;没有此岸,也没有彼岸,凡是有此岸者生死,彼岸者是涅槃。因为欣乐涅槃而断了这个生死,出生死苦海。这种发心不大,是泯一切法,泯一切法之后,才能立一切法。空一切法而后才能不空。

  我们现在若不空,就是执着;空了之后而再回来,再度众生,度众生不见众生相。你以为这个很简单,我们就是翻不过来。如果翻过来就太好了,我们都成佛了,就是这样。看起来很简单,烦恼跟菩提,生死及涅槃,古人形容,烦恼就是手心,菩提就是手背,就是一只手而已,没有其它的。你明白了,就证得了,不明白就耽误了。那就误到什么时候才能明白?看各人的修习,有得,有不得,有得一定有不得。不依着这个而起大慈悲心,法缘慈是平等平等的。所以不依着这些而生起我的慈悲心,这叫法缘慈。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这个偈颂我们念一下。“声闻及独觉,修有情缘慈,心带十三过”,要是修有缘慈,会有十三过患,因为唯求自利乐,自己求自己的利乐。

  “菩萨大名称,普为诸有情,修不共大慈”,不共声闻缘觉,“心离十三过”,“十三过”就没有了。

  “心除十三垢,为趣大菩提,修法缘大慈,成福田非远”,一定会成究竟福田,成佛不远了,但是“十三垢”很不容易除。

  “安住十三力,出过诸有情,犹如师子王,超胜诸禽兽”,像师子王那样,师子在兽类是为王的。

  “降伏十三怨,离断常边执”,这“十三怨”就是断常边执所产生的。

  那么“心无有染浊,速证大菩提”。声闻跟独觉二乘人,他们修的慈悲是有缘慈悲,可以脱离“十三过”。

  “十三过”,在〈瑜伽师地论〉九十九卷,提到了“十五过”。依着这个十五过失,中间有可以合拢的,我们把这十五过失先念一念。

  “一者四重过失”,“二者猛力禅过失”,“三者匮乏不足喜过失”,“四者他所羁过失”,“五者无正信背令不信”,“六者有正信者令其变异过失”;五、六这两个可以合成一个。就是令这个有正信的人,不能增长信心,反而使他信心退,这是一种过失。

  你所做的事业,你这个慈悲本来是好的,但是别人讥讽你,甚至于同道也责备你。你本来是出自慈悲心,别人认为你还有别的目的,这是一种过失。“多财宝多诸事业过失”,财宝太多,犯罪的,说事业做太多,也是不可以的。

  “染着过失”,“恼他过失”,“发起疾病过失”,这是我们所不能避免的,谁也不愿意害病,但是你生了疾病。我们为什么会生疾病?病从口入,吃多了,少吃一点就好了,这类病很多。

  “障往善趣过失”,这个过失就多了,我们有时候感觉着佛菩萨好像就在眼前,心里有时候在用功用得相应的时候,就感觉好像佛菩萨对自己很近,心里生起大欢喜。

  有时候你用功,用了十年、八年,好像佛菩萨遥远无边的,念经也好,持咒也好,好像佛菩萨没有什么加持,自己愈念愈迷糊。这个就是障你趣往善趣的过失。

  有的过失是,不应庇护的,反而去庇护,这种道理恐怕谁都有,要避嫌疑。应该庇护就庇护,不应该庇护的,就不庇护。我们举个例子,佛度一切众生,菩萨度一切众生,这个众生是恶心所来的,你说我们应当庇护他,还是不应当庇护他?他生起恶心,不是求法的,你有神通你可以知道,没有神通,你又怎么知道的呢?

  他怀着二心,或是测验你,或者考试你。如果你去利益众生,应当怎么办?例如有的众生问:“老法师,您怎么修行呀?您都念什么经呀?”这个跟他有什么关系呢?知道这些干什么?那个法师或者就会产生的问号,你问我这个做什么?你要测验我的功夫吗?但是这个应当庇护?还是不应当庇护呢?得看你有智慧没智慧,有智慧不庇护他,就会跟他解释一下,这跟你没有关系,我修的,你不见得修得成;我修的,你去修不见得灵,也不见得你应该修的。

  有些是通的,通的是共的。我修的,你也可以修;但是我修的,你不能修,跟他解释清楚就好了。有这些过失,你要去利益众生的时候,毛病多得很。

  不应当为依止的,反而为他依止;应当为依止的,你反而不依止,这都是过错。应该恭敬的不恭敬,不应该恭敬的,你反而恭敬,这些都不是正确的。

  “十三过”,在〈瑜伽师地论〉上讲“十五种过”,应当伏藏的而不伏藏,不应当伏藏的而去伏藏;应当修习的,你不去修习,不应当学习的,你反而学习。这两种可以不用解释,这是“十三过”。

  所以你要是有这些过失,就不能达到大慈大悲,大慈悲应该怎么样呢?对一切众生不舍弃,那就没有这种过失。

  这十三个是反过来说的,这是修有缘慈,这些过失会产生什么呢?为求自己的利乐,只想利乐自己,不利益他人。菩萨是相反的,菩萨是大名称的,他是普利一切众生。他修的是不共大慈,不共是不跟声闻缘觉共,跟一切发菩提心的人共。那么修这个就没有这种过失,“心除十三垢”。

  “十三垢”,佛学辞典里有“十四垢”,我把“十四垢”合拢到一起,就是“十三垢”。“四结”、“四处”、“六损财法”,合起来就是十四种垢。

  什么是“四结”?就是“结使”。我们经常念结使,这几种疙瘩,你要是解不开,会使你造罪的。哪几种?就是五戒当中的杀、盗、淫、妄,这就是“四结使”,这四种是根本的,一直到成佛,才把愚痴断了。愚痴就是无明,才把无明断了。

  还有,欲、恚、怖、痴,在一切境上起贪欲,在一切境界上起瞋忿,起恚。恚就是恼害的意思,也就是憎忿、憎恨的意思。还有恐怖,这些就是愚痴;若是不愚痴的人,他没有贪欲,晓得一切法如梦幻泡影,他不起贪欲,那是幻化的境界,那是骗人的;有爱才有恚,无爱就无恚,也就是没有情。要是对人类说是无情,好像这个人是冷血动物,是无情的。这个话对吗?不对,冷血动物也有情,冷血动物并不是没有情。像鱼类,都是冷血动物,海里头生的,它有情,它对它的子女,生下来的,它有爱护,有情。

  无情的意思,是对一切法不去执着。有人认为我们佛教的人,一信了佛教,就无情了,情感也不要了。夫妻、父母,什么都不要了。这个批评是错误的,佛不是无情的。学佛的人不是无情的,而是他的情特重了,他不单独对哪一个,因为对父母妻子有情了,对别人就没有情了。不是的,他对一切众生都有情,多情乃佛心,他要救度一切众生。但是这个情字,有不同的解释。他有智慧,不执着,他不起贪恋,那么他就没有这些毛病。

  还有垢染,好喝酒的人,会耽误很多事。佛为什么把酒戒列到五戒里头呢?在印度发生过这种事情。因为饮酒了,犯淫欲;因为有瞋恨,怕被人检举,他就把人杀了,逃跑了;逃跑没有钱就偷,偷就骗人,说假话,因为喝酒,淫、杀、盗、妄全犯了。在戒经里有很多这种故事,之所以把酒列成五戒,很重要的原因就在这儿。特别是菩萨,那酒也是根本,他不能卖酒,卖酒的比那喝酒罪过大的多。你迷惑好多人,等于卖毒药,就是这样。但是国家的法律没有制裁,反而鼓励卖酒,为什么鼓励?收税,酒税大得很。另外的是放荡、迷恋之乐,这个分成两个。迷恋,有如妓院,游玩场所,游玩场所就是放荡的地方。在这个垢里头,分成“十四垢”,我把他们合拢了,就是“十三垢”。

  还有,跟恶语结合到一起,会引你去做很多坏事,产生过失。还有懈堕,懈怠一定堕落,当你懈怠的时候,你想到这一定是堕落。这是《长阿含经》里头说的。

  “十三怨”,“十一瞋恨”,加上两个就是“十三怨”了。恶业猛利,什么猛利呢?发脾气的时候,瞋心猛利。当那瞋火制止不下去,瞋恨心来了,什么都不顾了,乃至于倾家荡产,亡国失家,都可以的。若瞋恨心来了,非常的猛利。或者被恼,被他人触动的恼害了。或者抱怨,对我有怨仇,我想报复他,乃至于这本身就是“十三怨”。

  “现相”,就是在这个怨恨里头现的恶相,叫“现相”。毒害,或者是用毒药害人家。不断,这个瞋心不能截止,不断相续。

  “十三力”,是专指西方净土菩萨说的,具足了十三种力,而且自利利他。

  第一“因力”,过去你能够生到净土,这是你宿世的善根力。

  第二“缘力”,就是善知识的教诲力。

  第三“意力”,是如理的作意

  第四“愿力”,那是求菩提的力量,求菩提发愿,发愿成果。

  第五“方便力”,一切善巧方便而修自利,或者利他。

  第六“常力”,常依着一切佛法而修行,产生力量。

  第七“善力”,正修善根力,十善业内的善业。

  第八“定力”,就是三昧力量,就是修奢摩他(止),修奢摩他,产生了力量。

  第九“慧力”,慧力就是修慧,观慧所成就的力量。

  第十“多闻力”,多闻正法,常听你才生起智慧;不听,你怎么能明白呢?不听你明白不了,就得多闻。

  闻法产生正法,有一种力量加持你,那种力量加持你,你感到佛就在眼前,这力量消失了,佛的力量很远了。我们念佛念到相应的时候,感觉佛在眼前;一懈怠,佛又没有了,又消失了。我想每位道友都有这个感觉,当你静下来,或者念十万声念一百万声,感觉地藏菩萨确实就在眼前。或者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在眼前。等你一懈怠,这种力量都没有了,时而很远,时而很近,这是自己的力量。

  第十一“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四种把他们合拢起来了,才成一个力量。

  第十二“正念”,我们一天起心动念,一定要有正确的念头,凡是起心动念都是利益他人,不为自己求安乐;这个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这都叫正念。这个里头包括了正观,诸通明力,就是神通,成就正念。正观六通三明之力。

  第十三“如法调伏众生,如法调伏刚强众生之力”。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大悲大甲胄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所以者何?一切声闻独觉乘等,但为己身得利乐故而修行悲,不欲普为一切有情得利乐故修行大悲,菩萨摩诃萨不为己身得利乐故而修行悲,但欲普为一切有情得利乐故修行大悲,是故菩萨成就大悲大甲胄轮,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

  二乘人修的悲心,是为自己得好处,单为自己得到利益,这样来修行悲,这样的悲心不普遍。我们一般说怜悯别人,或者对事对人而行的大悲,不欲普为一切有情得利益故,修行大悲。只为自己求安乐,不为众生得离苦,那么就不能够去普利一切众生。这样去实行大悲,他修法的时候,在用心上,就有了二种不同。所以我们做一件事情,就善用其心。文殊菩萨教导我们善用其心,看你怎么观照?一样事情,你用一文钱去供养布施的功德无量无边,别人用一万块钱布施供养的功德很小很小。什么原因呢?用心不同。要善用其心,看你怎么观,就怎么做。

  一件事情都有两个面相,你做对了,功德无量;做反了,害处也无边。杀人放火,普遍认为是罪恶,菩萨有时候要利益多数众生,对这个众生的恼害,他制止不了,可以把他杀了,或者放火烧了。但是他是为了利益更多众生,菩萨不会畏苦的,对这个众生菩萨还要还他的命债,以后还得把他度了。菩萨不论顺逆,都是大悲心,因为他出发点是大悲心,那就是大悲了。只要不为自己求安乐的,让众生离苦的,菩萨是这样成就这个大悲大甲胃轮,他就“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能给他们作福田,他们在菩萨中可以求得福报。

  “是菩萨摩诃萨普为饶益有情故,行四摄事而成熟之,谓由大悲普为利乐诸有情故行布施摄,能舍一切珍宝财物,禽兽仆使,国城妻子,乃至身命无所悋惜,行无所得为方便故,不见一切所化有情,不见施者,不见受者,不见施物,不见施行,不见施行所得果报,乃至不见无所得行。如是大悲,普为利乐诸有情故,行爱语摄,行利行摄,行同事摄,随其所应,如上广说,乃至不见无所得行,是菩萨摩诃萨,常以最胜能调伏心,能寂静心,无数量心,不行一切蕴处界心,所生无动无住大悲大甲胄轮,成熟一切所化有情心无厌倦,如是名为菩萨大悲大甲胄轮,不共一切声闻独觉。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此大悲大甲胄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得名菩萨摩诃萨也,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甚深微妙法所成之大悲难测类虚空无色无安住

  菩萨大精进具杜多功德胜智成大悲勇健超诸世

  无依怙有情生死苦秽缚大悲水沐浴令解脱众苦

  菩萨行大悲能竭生死海非诸声闻众及独觉所行

  众生贪恚痴迷谬堕恶趣濯以大悲水脱苦得萧然”

  菩萨为了饶益有情,行四摄法,来成熟众生,成熟有情,使他们成就,离苦得乐。“谓由大悲普为利乐诸有情故,行布施摄”,布施,就是舍物质,或者内施外施,或者舍身体,为了让他们得到利益。能舍什么物质呢?一切的“珍宝、财物、禽兽、仆使”,禽兽,就是你喜爱的,像鹦鹉巴哥,那是最好的。这是指在家菩萨。禽兽、仆使、佣人,乃至自己国家、国城,妻子都能舍。乃至自身“无所吝惜”,无所吝惜,吝惜就是不舍的意思。他对任何事物自身外身,乃至所有一切都能舍。但是舍的时候,不求果,那么,无有受者,无有这个施者,乃至于不见施所得的果报。我这么样舍将来得到什么果报呢?没有果报,不执着果报,不贪求果报,是这样的来舍。

  这里有个问题,佛在说法的时代,妻子是属于他自己的,像财产的一部份。可是现在讲求平等,妻子有自由,她有自己的权利,我把你舍给谁?办不到,现在不可能了。妻子要把丈夫舍了,这也不可能。你说:“我把我丈夫舍给你,当奴隶去!”你丈夫不会听你的,这是指着过去社会的情形而说的。

  他舍自己的身体、财物,属于自己的部份,可以随时舍。现在舍国城妻子的,有人问我:“我当国王,我想舍!”你想舍!你的大臣同意不同意?你舍了,可是政府不同意。现在的总统说:“我舍!”你舍总统位,参众两院还未通过,你舍了,那是不行的。这个问题得从另一方面看,从内心说,菩萨行道的时候,他心里如是想,凡是我所贪爱,不论什么,无贪无爱,一切都可以舍,也就是无所吝惜。

  这叫方便善巧,但是舍的时候,也不见我是能施者,也不见有受施者;还有我所施的物品,还有我施行就是行大悲心,行菩萨道。我施了之后,未来得什么果报,要考虑这些也不成大悲菩萨了。

  令如是的大悲,“普为利乐诸有情故,行爱语摄”。“爱语”,大家都知道了,说让人好听的话,不要说让人家烦恼的话。中国有句格言,“顺情说好话”,顺着人家的情感说好的,人家都欢喜;“恶语讨人嫌”,你跟人家唱反调,人家听到就讨厌你,不接近你,少跟你说话。这个要注意,要使人欢喜,但是你可别违背了三宝意,说的爱语一定要含有出离心。例如说两性的关系,你跟他说好听的,让他欢喜,我帮着你能找到女朋友,我帮你找到男朋友,这样是不行的,你当时就犯戒了。所以淫戒里头包括很多问题的,每个戒条,要是讲起来,你无意中犯的都很多,不过那不是根本,为什么出家学戒要学五年呢?因为不学,你不知道,你随意一举一动都犯戒了。

  还有作有利益人的“同事”,“利行同事”,作有利益于别人的事,这样来摄受别人。你帮人做事,人家当然欢喜,你又不求代价,无所得的帮助谁,谁都高兴。但是你随意做,这也是你大悲心的流露,或者别人在行动上不方便,你扶扶人家,或者负重的时候,负不起,你帮助他一下,这都是有的,这都叫做“利行”,要行对别人有利的事。

  “随其所应,如上广说,乃至不见无所得行,是菩萨摩诃萨,常以最胜,能调伏心,能寂静心,无数量心,不行一切蕴处界心,所生无动无住大悲大甲胃轮。”这是他的观想,菩萨摩诃萨能调伏他的心,不住声香味触法,不处一切境界相而能生心,这个是生什么心呢?“无着心”,“无动心”,“能寂静心”。没有数量就是不计较的意思。不行一切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心,那就什么都没有了。我们的一切法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就包括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叫十八界。

  大家想一想,离开这个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了。这个所生出来的是什么呢?这才叫大悲大甲胃轮,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的心。这个大悲心是这样生的,《金刚经》上讲,“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心叫什么心呢?无心。无心道人,是究竟成就的。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甚深微妙法,所成之大悲。”什么是甚深微妙法?就是大悲轮,就是甚深微妙法。怎么样达到甚深境界?没有能施之人,也没有所施之物,也没有受施者,也没有行施之法,一切皆空,这个空就是真空。《占察善恶业报经》的实相,是真如,是这样空,但是不是空了,我就可以不做?菩萨常时这样的行施大悲,常时如是空。“难测类虚空”,这种道理,只用臆测是测度不到的,谁能把虚空测量个边际吗?把虚空量一量,没有办法测量的。“无色无安住”,没有形色可得,也没有安住在什么地方。无处所,无色相,你怎么去测度呢?这是菩萨的大精进。

  “具杜多功德”,一切尘垢都除清净了,这个功德“胜智成大悲”,以殊胜的智慧,成就这个大悲轮,“勇健超诸世”。这太勇猛了,为什么呢?空的。勇健也是空的,这上面所说的都是空的,空而不碍有。所以他的妙有而生大悲,这个大悲是不可思议的。“无依怙有情”,没有依怙的有情,没有人照顾的有情,他就照顾他们,在这个“生死苦秽缚”,被生死苦、污秽不净的一切诸业所缠缚的,菩萨就用大悲水沐浴一下,把这个洗干净了,解脱一切诸苦难。

  “菩萨行大悲,能竭生死海,非诸声闻众,及独觉所行。”菩萨那个大悲心,能使一切众生的生死海枯竭,那不是声闻跟独觉所能做得到的。“众生贪恚痴”,就是贪瞋痴。“迷谬堕恶趣”,堕到三恶道,“濯以大悲水,脱苦得萧然”,用大悲水这么一洗,他就清净了,这就是大悲轮。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能引遍满虚空无量无边广大众具辞无碍解一切佛法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坚固大忍大甲胃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

  这是形容大忍大甲胃轮,但是上面又加了这么多的涵义,那个意思是很深的,这个只是着举个名词而已。这都是十地菩萨以上所修行的,他能够由这种的大忍引伸出来,遍满虚空。虚空是无穷无尽无量无边,广大众具,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你成佛的工具。

  “广大众具”,什么具?成佛的因,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承认,承认就是“忍”,这个不是讲忍辱,这个“忍”是认可,承认了。所有的一切言词,语言文字,这只是说辞,辞当中就包括了辞无碍解。那么,有这种意思能够宣扬一切佛法,对一切佛法没有障碍,产生无上的妙慧,这样才能承认。住三摩地就是一切的静虑,一切的三昧,诸陀罗尼就是总持,总一切法持无量义。这种成就的大忍大甲胃轮,这种甲胃轮一切的声闻独觉,超过他们,他们不知道也不求。

  所以声闻独觉一听到佛道那么长远,他心里头会产生怯退。他看度众生太苦,他是把众生看成实有的,把一切诸法看成实有的,他观照自己是无我的,自成空的,但是他不能知道众生跟他一样,一切都是空的,所以大悲也没有,大忍也没有。因此,菩萨一发心,他就能够超胜声闻缘觉,能给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

  “云何菩萨摩诃萨能引遍满虚空无量无边广大众具辞无碍解一切佛法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坚固大忍大甲胄轮?谓诸菩萨于一切法,审谛照察,如明月光遍满虚空,其心平等,无依无相,无住无染,普于一切三摩地门陀罗尼门心无行动,于诸眼色眼识眼触,离意染着,心无行动。于眼触缘生内三受,或乐或苦,或非苦乐,心常寂定,无所取着。于诸耳声耳识耳触,于诸鼻香鼻识鼻触,于诸舌味舌识舌触,于诸身触身识身触,于诸意法意识意触,广说亦尔。普于一切心意识中,心常寂定,无所取着,于心意识所生三受,或乐或苦,或非苦乐,心常寂定,无所取着,普于三世诸蕴界处一切品类,皆无取着,心无行动。普于一切三界、三行、三触、三受、三根、三乘、三律仪、三解脱,一切品类,其心寂静,无住无相,无所取着,平等而住。普于一切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心无行动,寂静而住,如是普于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心无行动,寂静而住。普于一切九次第定,心无行动,寂静而住。又于三行无障法智道支道体所引作用,皆无取着,心无行动,于阿赖耶非阿赖耶,有取无取,有漏无漏,此岸彼岸,小大无量,作与不作,善恶无记,诸品类中,心无行动,寂静而住。普于一切大慈大悲善巧方便成熟有情,乃至十地三不护四无所畏,乃至十八不共佛法,一切品类,皆无取着,心无行动,寂静而住。”

  “谓诸菩萨于一切法,审谛照察。”审思根据真实的谛理,观照一下,察是察看一下。这个照是智慧照,智慧照完了,要审实的思惟。占察就是你占卜完了,得审察对号不对号,占察轮也是这样讲。对号就是相应不相应,审谛照察,这样来成就那个大甲胃轮。

  谛审观察像什么样子呢?就像明月的光明一样,像八月十五的月亮,没有云彩的时候遍满虚空,月亮的光是平等的,没有说那个地方照,我那个地方不照,没有这种分别。像这个灯光,他有什么分别吗?它会只照我、照你,不照他?它没有这个想法。人开了智慧,就像这个灯光一样。这是用喻来显法的道理,菩萨这个心,他是平等平等的。无依,依着什么产生的呢?没有,产生了之后有什么样子呢?没有。

  “无依无相”,那么住在什么地方呢?有没有处所?没有,无住就是无着的意思,一切不着,一切不着才无染。我们看见光,那就是太阳光,大家戴个太阳镜,你戴什么眼镜,你看见外头就是什么颜色,那个光没有颜色的,是自己的分别心,你为什么分呢?眼对境,眼是根,完了对着外头的色,中间产生一个识来分别,这叫十八界。那不叫陀罗尼,懂得这个意思吧!心性平等,无依无相,无住无染,普于一切三摩地陀罗尼门,心无行动。住了寂静地,这就是如如,如如就是不动的意思,所以我们称佛的十号,有一个就叫如来,如者就是不动,来就是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并没有动他的本体,也没有利益众生相。那就是如如,来即如,去亦如,来去亦如,没有没有来去相,就是这个涵义。

  以下就详细的说。“于诸眼色眼识眼触”,我们这个色,眼睛一定要对色,色就是外头的境界相,眼识就是分别,触就是接触,每一根都是如是。在接触的时候,那识并没有分别。举个例子,像有时候眼对尘,这个识没有注意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心专注一境,念佛是叫你专注一境,其它境界现相的时候,你都没有感觉了,没有生起意念了,就专注在这个境上。

  如果我们的心,用这个世间话语,就是高度集中了。当你思想高度集中,专注集中,别人看着你在这儿坐着眼睛瞪挺大,人家进入你的屋子,你都没有看见,进屋走一圈,到你那儿拿东西走了,你都没有看见,因为你专注了,见而不见,视而不见,就是这个涵义。专注一境的时候就让我们念到一心不乱,就是到那个一切的尘境不能扰乱,你专注一境,就系上了,系住那一境之上。眼如是,耳鼻身都如是。

  下面是重复,这就是心无所动,但是眼一接触就是外面的缘产生了受,要内受、外受、具受,三种受。受的时候,或者是苦,或者是乐,或者非苦非乐,就是这三种。受所接触的,就这三种。为什么呢?他的心常寂定,他在定中。不起这种念头,没有这种分别,好的他不取着,坏的他也不着。他就没有好坏了,好坏是我们的分别心。

  “于诸耳声耳识耳触,于诸鼻香鼻识鼻触”,鼻闻香臭,乃至于舌,“舌味舌识舌触”,乃至“于诸身触身识身触,于诸意法意识意触,广说亦尔。”这样说起来共十八种,在〈大智度论〉上,他是一个一个说的,都是重复的。为什么要这样重复呢?希望你注意,第一遍你没有听清楚,第二遍没有听清楚,第三遍六根、六识、六尘十八界,说了十八遍,你该记得吧!就是这个涵义。拿着六根作比配,说完了,又拿着六尘来作比配,又说完了,又拿六识作比配,十八界说十八遍。完了又给你说十二处,眼入于色,耳入于声,又重复一下。

  你明白意思就行了,这样是为了达到无分别,让你入三昧,让你谛审入三摩地,要你审察了之后,得到陀罗尼,先是分别,分别完了,到了不分别,于这些境界无所取无所着。

  “无所取着,于心意识所生三受,或乐或苦,或非苦乐。”心常寂定,不为境所转动,心能转境,他指的是定,这个还是未能转,《楞严经》还得转过来,就是外头一切境界相,都转成了自心,无一法而不是心生的。乃至于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乃至于眼识耳识鼻识,如是一念心而已,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尽管外相的尘境有许多纷扰,内心里起种种念头,就是一个,就是心念。

  “心常寂定,无所取着,普于三世诸蕴界处一切品类皆无取着。”不但现生的、过去的、未来的,都无取着,染法无取着,净法也无取着,乃至于佛菩萨在印度一切的弘法,根本没有,不去取着,皆无取着。因为有净就有染,有好一定对着坏说的,有大就一定有小的,有长就有短,大小长短,方圆都如是,一切诸法都如是。

  “普于一切三界、三行、三触、三受、三根、三乘、三律仪、三解脱,一切品类,其心寂静。”了了分明,而不起分别,不起执着,不是胡里胡涂的,要是瞌睡了,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个是不同的,了了分明而不执着,也没有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圣道,什么是凡夫道,什么是六道,心无所着,无住着无无相。

  “无所取着,平等而住”,平等平等,什么平等呢?心平等故,那么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修定、般若、修静虑,就是禅波罗蜜,这就是六度万行。

  对于这些全无所动,寂静而住。乃至于“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心无行动,寂静而住”,这就是善恶俱泯,心行俱断,乃至于九次第定。

  “心无行动,寂静而住。又于三行无障法智道支道体所引作用,皆无取着。”不但染法,连这些净法,心里都不取不着。

  “于阿赖耶非阿赖耶,有取无取”,都没有了。“有漏无漏,此岸彼岸,小大无量,作与不作,善恶无记。”就是三性。“诸品类中,心无行动,寂静而住,普于一切大慈大悲善巧方便成熟有情。”这种寂静而住,不像二乘人,入了涅槃,就不动了。他要生起大慈大悲的善巧方便,而成熟有情的。上面所说的这些染法净法,他都不执着,不执着了,是不是不行大慈大悲?不同于二乘的,他是心常在定。佛菩萨利益众生的时候,我们知道观世音菩萨在这世界现身太多了,没有一处是观世音菩萨不到的,观世音菩萨也从来没有来过,没有到这个世界来,他的体还在极乐世界,不动本寂而遍于一切处,利益众生。虽然利益一切众生而不动本寂,释迦牟尼佛根本没有来,天人的答复就是这样。

  但是我们看见的是事实,假使我们的心情是这样,我们聚的时候,所喜欢的人,所爱乐的人,经常在一起,心里总是高兴的;一分别,或者短离,或者长离,一死,你哭的不得了。心里一天思惟想,什么都执着,你不能够解脱的,晓得一切法就如是。这个要多修修观。一切行无入于心,这样成熟有情,成为十地菩萨了。“三不护”就是佛对于身口意不再护了,都没有了,不会有一点点恶。“一切品类,皆无取着,心无行动,寂静而住。”这是菩萨的忍轮。

  “菩萨摩诃萨由此轮故,能永息除三受过失,能永寂灭一切分别,能永远离一切法相,复能安住能引一切虚空眼顶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善巧方便大甲胄轮,菩萨安住如是轮故,一切过去所引未尽恶不善业,无暇恶趣,诸有诸趣,死生诸业,皆能除灭,令尽无余,不受果报。”

  这个忍轮,“能永息除三受过失”。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没有了,这种过失永远不会有了。我们前面讲“十三过”,比这种过失还多,都寂静了,能永远寂灭了;一切的分别妄念通通不起了。“能永远离一切法相”,我们生起的都是法相,都是名词。名词,根本没有,名词是假名安立。我们说是“五蕴”,“空解脱门”。空是什么样子?“空相”,空没有相。“无作”,根本没作,还有什么相呢?所以叫“三解脱门”,“无愿”,什么愿都没有,什么都不求,愿是求。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求,你办不到,我们还是要求,求顺着那个圣境的,消灭我们那个恶境的。但是我们知道要达到究竟处,那就得无愿无求。

  “复能安住能引一切虚空眼顶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善巧方便大甲胃轮。”这个大甲胃轮是安住于善巧方便,利益众生的,这个名词“虚空眼顶”,虚空了还有什么顶?虚空还有眼吗?还有眼睛看吗?这是形容词,形容法的,说一切诸三摩地诸陀罗尼,乃至善巧方便,让一切众生都能成就。

  如果“菩萨安住如是轮故”,一切过去所引的未尽的恶、不善业,我们不是要忏悔吗?要这样忏悔。一切过去恶不善业,还未净的,现在全净了。“无暇”,就是你修行的时候,那个暇满身得不到。无暇就是受苦无暇,修行的时候,没有这个时间让你修。现在大家信佛之后,感觉时间不够用,怎么会不够用呢?因为世间法把你的时间占住了,因为你的心,就在那上面奔驰了。放不下,当然是不够用。玩起来,昼夜都去玩。打麻将可以打几天几夜,他不会感觉到辛苦;旅游的时候,他可以到处参观访问,那是我们的颠倒,这就叫颠倒众生。但是等你的恶趣来了,都尽无余。

  以下就说恶法,说世间相,说这些令尽无余了。你还受什么果报?果报没有了,空的,无因无果。到了这个时候,就修这个观,但是这个观是从有因果来的。所以在学《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时候,上半卷讲的是占察轮相,下半卷讲的就完全不同了。两种观念,两种感受,绝对不同。这个也如是,前面十恶轮,十善轮,现在说是菩萨的十轮,这是究竟成佛的菩萨。

  “又善男子,譬如世界火灾将起五日出时,一切世间小池大池,小河大河,小海大海,水皆枯竭,灭尽无余,如是菩萨成就能引遍满虚空无量无边广大众具辞无碍解一切佛法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坚固大忍大甲胄轮。复能安住能引一切虚空眼顶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一切过去所引未尽恶不善业,无暇恶趣,诸有诸趣,死生诸业,皆能除灭,令尽无余不受果报。又善男子,譬如世界水灾起时,于此三千大千世界,诸小世界,各四大洲,八万小渚,妙高山王,及诸山等,皆为灾水浸润消尽,令无有余。如是菩萨成就能引遍满虚空无量无边广大众具辞无碍解一切佛法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坚固大忍大甲胄轮。复能安住能引一切虚空眼顶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一切过去所引未尽恶不善业无暇恶趣,诸有诸趣死生诸业,皆能除灭,令尽无余,不受果报。”

  譬如这个世界,还没有达到世界坏尽的时候,火灾要是起了,这个世界开始坏了。五日出时,空中出现五个太阳,到了这个时候,“小河大河,小海大海,”大海,就是洋。“水皆枯竭”,枯干,灭尽无余,一点滴水都没有了。

  佛举这个世界坏的时候,会出现五个太阳,所以世界一切的小池大池,一切水都干涸了,菩萨成就虚空广大、具辞无碍的大忍大甲胃轮的时候,他也能够把众生过去一切的恶、不善业的,还没有完全消失的;或者死此生彼、死彼生此的这些业障,都能除灭;而且不再受果报了。就像五个太阳出现的时候,世界都要坏了,一点一滴水都没有了。

  我们讲须弥山、七金山,坚固得不得了,水灾是连金子也泡化了,你相信吗?那是业,泡久了,自然都化了,火灾也如是。火一烧就没有了,大三灾的时候,风一吹就还归于虚空了,一切的种种安立都在虚空当中。虚空上才是水轮,水轮上才持着所谓的地球。大家看看《华严经》的〈世界成就品〉,世界是怎么样成就的?在空中成就的。

  现在科学证明了,在空中那个星云,成就个球;完了渐渐又有人,就是这样,完了又坏,坏了又成,成了又坏,坏了又成。无穷无尽,如是循环相续不断。大三灾是先火烧,后来是水淹。那个火都把它烧酥了,水一淹就泡了,泡了就泡得很酥软,风灾一起就吹到空中去了,什么都没有了。

  譬如世界水灾起的时候,这个“三千大千世界,诸小世界,各四大洲,八万小渚,妙高山王。”我们的须弥山,及诸山等,皆为灾水浸润消尽,水一泡,泡消了。我们看见石头是坚硬的,那石头让水浸湿,那石头渐渐的就化了,我们看不见了。

  房檐滴水的时候,那水是很软的。在下雨的时候,滴几滴,滴久了,你的房檐底下会有个小坑坑,滴水檐前软能克硬,这叫软磨硬。你不要发脾气,软磨比硬碰好的多,想想这个道理,就能够理解到了。

  “又善男子,譬如黑暗遍满虚空,朗日出时皆能除灭,如是菩萨成就能引遍满虚空无量无边广大众具辞无碍解一切佛法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坚固大忍大甲胄轮。复能安住能引一切虚空眼顶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善巧方便大甲胄轮,发起无边虚空智日,能永除灭自身四倒无明黑暗,一切过去所引未尽恶不善业,无暇恶趣诸有诸趣,死生诸业,皆能除灭,令尽无余,不受果报。又由此故,于诸佛法增进自在,常无退转,不复随顺恶友力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功德心常无厌,乃至菩提恒无间断,又常不离念佛思惟,乃至梦中亦无暂废。”

  这几句话都是一样的,这个大甲胃轮,一个善巧方便大甲胃轮,一个大忍大甲胃轮,能够发起无边的智能日,除灭你自身的四颠倒,乃至无明黑暗都除尽了。

  这些大菩萨化度众生,使诸众生如是的观察,如是的谛审,如是的进入,这两个大甲胃轮,这样的修行成就了。于诸佛法,自在常无退转,增进你对佛法的自在,永远再不会退堕了。就算是有恶友牵引你,也不随着那道友力去做了。

  那么“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因为这种大甲胃轮的引伸,菩萨成就这种大甲胃轮来利益众生,使众生对于佛法增进信心,增进修行。所以他能够在修行当中破除这些惑业,乃至能得到自在,也达到不退转地,不会再随顺恶友的势力,来牵引他退堕圣道。那么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就能见着佛法僧。这样常时能闻着佛法,常时能亲近供养众僧。

  “于诸功德心常无厌”,我们有时候在做功德的时候会生起厌烦,例如,叩头礼拜闻法,有时会生起厌烦。为什么呢?因为他修行很久了,可是还没有进入。这样子就很容易退堕,为什么会退堕呢?因为他想有所得,到时候得不到。如果他原来就没得,他永远也没退堕心,他没想得什么,我这么做就对,他的思想没有退堕心,如果一产生了分别,一想有所得,得不到,他就退了。

  我有时候想,出家六十多年,中间沾了一些障碍。但是在佛法当中得到什么呢?没有得到什么!我出家的时候,想得什么呢?我也没有想得到什么。但是有的人说:“我别受苦,了生死,现在却感觉什么都苦。”感觉什么都苦,这就是对佛法还没有入。这个苦是无常的,我们刚才讲了,苦是什么样子呢?没有。好像有人打我们,我们感觉这个是触了,这个触是苦,你感觉痛苦。但是你再作第二念,再观察,有觉觉痛无痛痛觉,你有个知觉才感觉到痛苦。如果这个知觉也没有了,你这个痛苦就感不到了。

  另外,你修观的,或者念佛的人,为什么把精神完全寄托在佛号上?念佛,念念的专注一境,这时候别人打你,或者干什么,你不知道,心里就是念佛,也不是佛加持你什么力量,没有。因为你的心不在这上头,你就不知道了。这个你可以自己试验着,这不是一天两天,我是积三十多年的经验。

  在住监狱的时候,我一天到晚就是这么想,今天盼着明天出去,明天盼着后天出去,反正每天都在盼,我明天可能出去,生存就是寄托在希望上面。因为有希望,才能支持你活下去,要是连这个希望都没有了,活不下去了。自杀的人,没有希望了,他认为自己达不到,什么都没有了。特别是小孩,他很容易生起断灭见,他感觉到压迫太痛苦,交功课,老师也逼,父母也逼,他走投无路。他说:“我死了该没有人逼?”他认为死了就完了,他不晓得死的痛苦,比那个活的痛苦还厉害,他要是知道就不干了。

  求解脱就是用观照,观照久了,成熟了。没有成熟,解脱不了;观照成熟了,你就解脱了。观照这个东西,很可爱的,因为你会感觉很痛苦,或者变坏,或者损失,你会很痛苦,你观想到不爱了,就放下了。对这个东西,他的好坏跟我没有关系,等他消失了,你也不感觉痛苦。他成长不成长,跟你没有关系,你要是特别关注,你就痛苦,他的变化就是你心里的变化,这就是浅近的修行。

  等我们讲完了之后,再从头说如何观察我们的出入息,那对我们才有确实的利益。你要是观察久了,心里注专了,真正观察出入息了,那个息定了,你才知道如何一步一步往前修行了。

  “又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能引遍满虚空无量无边广大众具辞无碍解一切佛法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坚固大忍大甲胄轮?谓诸菩萨入初静虑,乃至第四静虑,入无边虚空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入灭受想定。住此定中,一切三受三行断灭,心无行动,诸受想思触作意等悉皆断灭,安住此定或一日夜。或复乃至七七日夜受定味食,从此定起,其心寂静,无所取着,宴然而住。复入胜义究竟空定,住此定中,其心平等,无所取着,犹若虚空,身诸毛孔,皆出霜液,状如昴星,灭除一切郁烝结缚。从此定起,得正忆念,最胜喜乐充遍其身,如大自在天子入现一切乐定,身诸毛孔皆遍受乐,如是菩萨乐触其身,便思念佛,思念佛故,则唯见佛,不见余相。菩萨尔时若念一佛,则见一佛,若念多佛,则见多佛。若念小身佛,则见小身佛,若念大身佛,则见大身佛。若念无量身佛,则见无量身佛。若念自身为佛身相,则见自身同于佛身众相圆满。若念他身为佛身相,则见他身同于佛身众相圆满。若念一切情非情数所有色像为佛身相,则见一切情非情数所有色像皆同佛身众相圆满,不见其余一切色像。”

  诸菩萨“入初静虑”,就是刚刚入了初禅的定。静虑就是定,乃至于二禅、三禅、四禅天的静虑,或者是从第四禅天,又进入无边虚空处;他入这个定,无边虚空定,乃至于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个非想非想处,后面的“非想”是佛加的,佛知道他并不是“非想”,而是“非非想”,加个“非”字,还有想,之后就是灭受想定。灭了这个,没有受,没有能受,也没有想,一时不想,入了这个定。

  在这个定中,苦受乐受,身、口、意,三受三行,都断灭了,心没有行动了,意识没有行动了。那么,受、想、思、触、作意就是心所法,受、想、思、触、作意都断灭了,受是粗相,是心内行。这个触,触是心内的接触,就是法尘跟意识的接触。作意,就是生起念头。我们说打妄语就是念头,一入这种定的时候全都断灭了。安住这个定,或者定一天,或者定七七四十九天,他在这定中得到定的滋味,拿这个作饮食。入定的人,他不再吃饮食,什么感觉都没有了,连想都没有了,没有感受。怎么会有感觉呢?住这个定中,心里头没取着,到达心平等,心跟虚空一样呢!

  那时候他身上每一个毛孔都出霜液,汗液像霜似的。“状如昴星”,形状像昴星似的。“灭除一切郁烝结缚”,蒸起的气体都没有了。要是从这个定起了,他就得了正忆念,最胜的喜乐,充满其身,这叫四禅八定。这定不是圣境,不是佛菩萨的圣境。所以,他说最胜的喜乐充满其身,就是大自在天子入现一切的乐定,也就是大乐天子所入的定,不是出世定,知道这个定,我们是不容易得到,得到了还是有生灭的,定散的时候还是没有了,所以每一个毛孔都是快乐的,这叫大自在天子入的一切乐定。

  “如是菩萨乐触其身”,这个快乐一触到身,他生起念佛的思想,修净土的道友要注意这一段经文,他是这样来念佛的;因为思念佛故,想念佛,思想佛。念佛只见到佛相,他在定中只看见佛相,其它的什么相都不念了,都没有了,没有生起那个念。尔时若念一佛,则见一佛。他念释迦牟尼佛,他只见释迦牟尼佛。要是念多佛呢?他若观释迦牟尼佛,药师琉璃光如来,不动如来,多宝如来,一念诸佛全现,能念多佛,多佛就现,能念一佛就一佛现。随念而现,生到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生到极乐世界,你可以这样的来修行。

  “若念小身佛”,你可以见小身佛,这是化佛;若念释迦牟尼佛,见丈六金身,念卢舍那佛,见千丈身,那是报佛;念小身佛则“见小身佛”,念“大身佛则见大身佛”,则见大身佛。“若念无量身佛,则见无量身佛”,念无量身,一尘中有尘数剎,二剎有难思佛,无量诸佛。

  “若念自身为佛身相”,观想我就是佛,佛就是我,你就现了自身为佛相,同佛身相一样的形相圆满。发心住的菩萨能够做得到,他一念佛的时候,观想与佛身合一了。别的众生看见他就是佛,诸相圆满具足,或者三十二相,或者八十种好,念报身佛做不到。

  若念他身为佛身相,则见他身同于佛身众相圆满,不是念自己,或者念某位道友。观想他是佛,他已经成就了,你看他就是佛身,也是诸相圆满。

  “菩萨尔时便作是念,一切诸法,一切色像,皆如幻等,谛实不虚。我今复应皆悉断灭一切三受三行等法令无有余,作是念已,入灭尽定。住此定中,如心所期,皆尽断灭,受定味食。或一七日夜,或二七日夜,或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七日夜,或经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随力所能,安住此定,受定味食。从此定起,其心寂静,无所取着,宴然而住。复入胜义究竟空定,广说如前,乃至思念佛身相已,知一切法一切色像皆如幻等谛实不虚。”

  这个时候你才体会到所谓一切法如梦幻泡影,才知道佛法是如理的,如实的,不是假的。如果是行普贤行愿的时候,随拈一法无非法界,所以一尘尘里有尘数剎,一个微尘里就有无穷无尽佛剎,一一剎里头又有无穷无尽那么多佛。一一佛的前面又有无穷无尽的诸佛菩萨围绕在那儿说法,这个也谛实的。为什么呢?皆是法身故,皆是法性所成就的。

  那么,“我今复应皆悉断灭一切三受三行等法令无有余”,苦受乐受,身、口、意,一切法我都把他们断灭了,令无有余,不在无明上留一点点。“作是念已,入灭尽定,住此定中,如心所期,皆尽断灭,受定味食,乃至于一七日夜,或二七日夜,或三四五六七九九十七日夜。”十个七就是七十天,就在定中。

  “或经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那个时间就长了,没办法计算了。还没有这种定的力量,那么“随力所能”,你有多大的观想力,心定的寂静力,就安住这个定上,“受定味食”。若是从这定起来之后,心里寂静的,无所着;什么都不取,什么都不执着,根本就没有执取,还有什么舍呢?无取无舍。

  “宴然而住”,这个时候宴然而住,他又另入一个定。“复入胜义究竟空定”,胜义空定,就是前面所讲这些,跟这个是一样的,是胜义的空定。

  “广说如前,乃至思念佛身相已,知一切法一切色像皆如幻等谛实不虚。”这是真实的,一点也不假,谛理如是。

  “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能引遍满虚空无量无边广大众具辞无碍解一切佛法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坚固大忍大甲胄轮。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则能安住能引一切虚空眼顶诸三摩地诸陀罗尼善巧方便大甲胄轮。住此轮故,发起无边虚空智日,能永除灭自身四倒无明黑暗,一切过去所引未尽恶不善业,无暇恶趣,诸有诸趣,死生诸业,皆能除灭,令尽无余,不受果报。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由此轮故,于诸佛法增进自在常无退转,不复随顺恶友力行,常得不离见一切佛及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功德心常无厌,乃至菩提恒无间断。又常不离念佛思惟,乃至梦中亦无暂废。如是菩萨福德智能速疾圆满,不久安住清净佛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于彼佛国一切有情皆受化生色相如佛,烦恼微薄,皆住大乘。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欲成诸法器断一切烦恼常趣入真空众事无难作

  为断诸有缚当勤修等持功德定相应必获难思慧

  修静虑无色灭定真空观起念佛胜智能尽一切恶

  有无一切法破以真空观永离诸恶趣常得见诸佛

  善修真空观勤学诸善法供养一切佛速当成佛果

  为有情亲友灭除烦恼病速住净佛国证得大菩提

  众生如佛相遍满于佛土皆趣求佛乘离声闻独觉”

  从那个定轮引摄住在这个定轮上,才能发起无边的虚空智日,那太阳就像智能,发起多少个太阳呢?无边。智能就无尽,从这个时候起,把你身体自身的四种头倒,乃至于究竟无明,乃至惑业的无明,都究竟除灭了。过去所引起的那个恶不善业,乃至“无暇恶趣,诸有诸趣,死生诸业,皆能除灭。”这个时候才能彻底的除断了,令尽无余不受果报。

  “善男子”,若诸菩萨成就此轮,从他最初发心,能够断除一切五欲,再不会退堕了,还会随顺恶友的力量牵引?不随顺恶友,那就离开恶,也能转动。他到这个时候,还能转恶友为善友。

  那么,就经常“不离见一切佛诸菩萨声闻弟子,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于诸功德心常无厌,乃至菩提恒无间”,在菩提路上,再也没有间断的时候。我们读〈普贤行愿品〉也好,念佛、念法、念僧也好,从来不会间断。恒无间断了,也就“常离念佛思惟”,口里在念佛,心里在想佛,身体在拜佛,“乃至梦中亦无暂废”,昼夜二十四小时念佛,没有一念间离开佛法僧三宝。

  到了这种地步,“如是菩萨福德智能速疾圆满”,很快就成佛了,不久就安住清净佛国,他自己安住在佛国土。

  “于彼佛国一切有情皆受化生色相如佛”,这有情在一切佛国土都是化生,当然不是胎生,没有一个佛国土是胎生的。我们这个婆娑世界不同,这是五浊恶世,净佛国土都是化生的,没有女相,没有生育相,但并不是烦恼断了,而是到这个时候烦恼微薄了,很少了,都住在大乘法中。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欲成诸法器,断一切烦恼,常趣入真空,众事无难作。”这就显一切相,显一切相而灭一切相,都显真空。这就是什么呢?就是《华严经》的真空绝相观;天台四教的真观空、假、中三观,就是修真空观。“为断诸有缚”,三界都是有系缚的,那么常“勤修等持”,常勤修这个三昧,就是一切法都平等。持一切义,持你自己一念心,心都平等。“功德定相应”,你要是得了这种的定,这种功德,跟你的定,两者是相应的,不会错的。功德就是定,定就是功德,也没有功德,也没有什么是定。“必获难思慧”,这是说得了功德,得定了,还能得到慧,获得不可思议的慧,难思为不可思议的,要想修静虑修定,千万离开色,静虑无色,没有一切色相,修静虑的,离一切色相。

  这叫“灭定真空观”,修灭尽定,真空的绝相,一切相没有了。这个时候在定中,生起了念佛的殊胜智能,把一切恶都灭尽了,用真空观来破一切有为法。有也好,无也好;有是对着无说的,并不是真空,用真空观就破那个有无。那个有无,一个是常法,一个是断灭法,有就是常法,无就是断灭。真空不是这样,真空就能产生妙有,妙有就不是非有,非有就是真空。真空不空,就是妙有,也就是得一切诸功德相,佛的诸功德相是什么样子呢?妙有非有。

  “善修真空观,勤修诸善法,供养一切佛,速当成佛果。”善修真空绝相观,就能勤修诸善法,并不是住在空中。这个空不是没有了,这是不对的。能善修直空观才能够勤修诸善法,这叫修四观真实绝相,依着真空的理而生起一切事。那就是理事无碍,所行的法就叫善法,用这个来供养佛,用法供养一切佛,很快就成就佛果。为有情亲友,灭除烦恼病,这时候你有大力量,你可以观照跟你有关系的有情亲友,把烦恼病也除了,把他们都度了。

  “速住净佛国”,生到净佛国,在那儿能“证得大菩提”,一切众生都如佛相,看一切众生都是佛。“遍满于佛土”,那个净佛国土的众生,都是成佛的。那么“皆趣求佛乘,离声闻独觉”,离开二乘位,求成佛。

  等〈嘱累品〉讲完了,再回头讲讲修观息观,我们就算圆满了。

  福田相品竟

  获益嘱累品第八

  “佛说如是大法门时,于众会中,有殑伽沙等菩萨摩诃萨,过去久习念佛思惟,今闻世尊所说念佛修观方便,皆得念佛三摩地门。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是法已,皆得一切定命华鬘陀罗尼门。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一切首楞伽摩电光依止陀罗尼门。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一切法自在转光明依止顺忍。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远离尘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得预流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得一来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得不还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最上阿罗汉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心求出离三界牢狱,依佛出家趣入正法。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尽寿安住十善业道,依声闻乘发心不退。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尽寿安住十善业道,依独觉乘发心不退。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尽寿安住十善业道,依大乘中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复退转。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得世正见,由此正见,除灭一切往恶趣因烦恼恶业,增长一切向善趣因正愿善业。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受三归,安住近事近住净戒,乐供养佛,乐听闻法,乐奉事僧,昼夜精勤,曾无懈废。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远离一切邪趣,邪归,恶意,恶业,于佛法中得决定信弃舍家法,清净出家。”

  这是《大集十轮经》的最后一品,这个法会到此就圆满了。闻法之后,哪些人得到利益呢?也就是收到什么效果?第一个,大众菩萨有好多?像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大菩萨。他们过去就学念佛思惟的法门,这个念佛不一定是念阿弥陀佛。念佛的这个佛是普遍说的。凡是念佛,就是指一切佛的意思。

  修念佛观的,以这个修观方便称佛名号,观想佛像,这是他们过去所学的,他们听到这个大集法会当中,听到讲念佛思惟观想,他们就得了好处,入了三摩地,得了念佛三昧。这个里头有时念的是化身佛,有时念的是报身佛,有时念的是法身佛,随自己观想力的强和弱,他所得到的法门也不一样的,这是指菩萨摩诃萨,他们就得了念佛三昧地,入了念佛三昧。

  “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是法已,皆得一切定命华鬘陀罗尼门。”这是定的名字,“一切定命华鬘陀罗尼门”,是另一个三昧门。

  “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一切首楞伽摩电光依止陀罗尼门。”这个定又叫楞伽摩电光依止陀罗尼。

  “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一切法自在转光明依止顺忍”,“依止顺忍”,这还是定。“依止顺忍”就是依止这个定,止就是定。

  “复有无量无众生闻佛所说,远尘离垢,于诸法中,生净法眼”,生净法眼就是眼得净法眼,就是有正知正见,没有邪知邪见,也就是见惑断了。因为他说的得预流果,预流果就是须陀洹果,就是初果。

  “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之后,他成就了“一来果”,“一来果”就是“斯陀含”,就是还来人间三界一次,这叫“一来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得不还果”,“不还果”是“阿那含果”,是第三果。“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得最上阿罗汉果”,就证了四果阿罗汉。

  在这法会当中,佛说的法是平等的,这就说明了根机不同,他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有的得到初果,有的得到四果;有的众生闻佛说了,他能够安住出离心,出离什么呢?出离三界。他的心闻佛说了法,感到这个世界非常污浊,心里生起厌离心,出离三界的牢狱,也就是说出家了。“出家趣入正法”,依佛出家趣入正法。

  “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尽寿安住十善业道。”从他现在闻法之后,直至寿命尽,就是死了,在这个中间他一直不违十善业道。有的是依照声闻乘的,发了菩提心,就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有的闻了独觉乘,他就修了十二因缘,学因缘法。有的无量无边的众生,“闻佛所说,尽寿安住十善业道”,安住十善业道,那就是修十善法。修十善法就可以生人天乘。还有他闻法之后,他依着大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复转退”,信心坚定,闻法之后,信心坚定,住于大乘的发心成佛。

  “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得世正见”,这个正见不是出世的,这是世间的正见。正见,就是分别邪正,分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正知正见?什么是邪知邪见?他若证得了正见,就能够把一切往恶趣因果的恶业断绝了,除灭了一切往恶趣的因。断了烦恼的恶业因,就不会感到苦果,就不会感到烦恼的恶业果障了,增长一切向善趣的因。正愿善业,他的愿就发愿修行善业,不作恶业了。

  “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皆受三归”,就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安住于近事近住净戒”,近事近住就是三归五戒,近住净戒,就是八关斋戒。“乐供养佛,乐听闻法”,就是闻法,“乐奉事僧”,就是欣乐供养三宝,随佛闻法随僧闻法。昼夜的精勤不懈怠,“曾无懈废”,闻法之后得了精进的效果。

  “复有无量无边众生,闻佛所说,远离一切邪趣,邪归,恶意,恶业。”不起恶心,更不作恶业。“于佛法中得决定信”,信心不退。“弃舍家法,清净出家”,这个出家不是成道,出家了还得修行。在这个法会之中,就是大集十轮法会,佛说了几种的十轮,一者依着世间法的国王十轮,显示佛的十轮。也讲有依跟无依,无依就是没有三宝可依;那么所作的恶业,就受报了,不知道何去何从。有依,就依着三宝,无依就是讲十恶轮,有依就是讲十善轮。

  最后讲菩萨的十轮,这部经的名字叫《大集十轮经》。大家闻法之后,获得的利益不同,尽管同在一座闻法,但是他所摄取的不同,各人的因缘不一样。就像我们现在讲了两个多月,因为不是天天讲,断断续续的,能把这部经全部听完的,选不出几位人来,都会有中断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缘不同。并不是你要想断;你不断也得断,你想断,断也断不了,到时候你又来了,各人的因缘。但是我们应当懂得各有因缘莫羡人,自己不要生退堕心,也不要因为看到别人的因缘好,我们就羡慕他,没有必要。各造各的因,各结各的果,就是这个意思。

  有的听到这部经,他能得到无上的三昧。有的听了经,受个三归五戒,仅仅是种个善根。好多道友最近受三归的,没有听经他也受三归,这就是因缘不同,凡是因缘所生诸法没有真实的。

  这部经讲完了,之后佛把这部经嘱托谁呢?嘱托虚空藏,藏者是含藏义,含藏着什么呢?虚空。空还有什么呢?空是没有的。这个空就是要把我们的烦恼、习气、业障都空掉。假这个名义,我们就可以理解到,要是空掉这些污染的、污秽的、脏的,剩下的就是清净的;清净就是法身的功德。我们现在闻了,大家共同学习了,得到什么好处呢?每个人心里头都能有所收获。

  这部经自从玄奘法师翻译成中文,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人讲过。我们这是第一次,我讲的是不好,也许会有错误,有错误的就忏悔。我们共同学习这部经,还是很不容易的,大家都要发心才能圆满。今天总算完成了。

  这部经启示我们的,就是告诉我们,修行一定要断十恶、行十善;最起码的,我们应当有这个信心。以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给人家恶颜色看,总要给人家欢喜笑脸看。若他很烦恼,他看见你的态度好,他那个烦恼的火焰就下去了。假使对他发脾气,这包括对待自己的子女,对待自己的朋友。现在的人,对自己的父母,常时给父母颜色看,像小和尚就给老和尚颜色看,总是那么不如意。那个脸色总像谁该他好多钱,没有给他,彼此就不能沟通。在佛教,这样你就犯了戒了。犯什么呢?大家知道吗?瞋恚,心里头总给人一种不是清净的印象。口说恶言,说绮语,这都属于十恶业。因为意里头有瞋心,外貌气色自然就不好看,这是必然的。这个时候跟人家谈事情,谈成的少。

  学了《大集十轮经》,认清什么是恶轮?什么是善轮?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身跟口占了七个,意识就占了三个;这就是善恶在你的一心,我们听到了,应该在这上面得到一个好处。佛的十轮,跟大菩萨的十轮,我们得不到,起码我们受个三归。我们要有依,依靠三宝加持力,使我不造十恶业,尽行十善业,保持人身不失,见佛闻法,经常得遇善知识,闻法修道。

  “尔时世尊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吾今持此地藏十轮大记法门,付嘱汝手,汝当受持广令流布,若诸众生于此法门,有能读诵思惟其义为他解说住正行者,汝当为彼守护十法,令于长夜利益安乐。何等为十?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二者为彼守护一切怨敌令不侵害,三者为彼守护令舍一切邪见邪归十恶业道,四者为彼守护令免一切身语谪罚,五者为彼守护遮断一切谤毁轻弄,六者为彼守护令于一切轨范尸罗皆得无犯,七者为彼守护令悉除灭一切非人四大乖反非时老病,八者为彼守护不遭一切非时非理灾横夭殁,九者为彼守护命欲终时得见一切诸佛色像,十者为彼守护令其终后往生善趣利益安乐。善男子,若诸有情于此法门,有能读诵思惟其义,为他解说住正行者。汝当为彼勤加守护如是十法,令于长夜利益安乐。时虚空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当受持如是法门广令流布,若诸有情于此法门,有能读诵思惟其义,为他解说住正行者,我当为彼守护十法,令于长夜利益安乐。时薄伽梵说是经已,于众会中,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地藏菩萨摩诃萨、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好疑问菩萨摩诃萨、天藏大梵等,及诸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善男子,吾今持此地藏十轮大记法门,付嘱汝手。”我现在嘱累你一件事情。嘱是嘱托,累是累赘,是负担。什么负担呢?你把这部经“广令流布”,让一切众生都能够在这个法门上得到好处。要怎么做才得到好处呢?佛没有很高的要求,如果要求高,佛知道末法众生做不到。读诵就好了,能够读一读、看一看、听一听,同时要思惟这部经所说的道理,不但自己明了,以后对别人解说,让他把行为端正一下。你同时要修慧、修定,并不是十善业做了就满足了。这只是人天,还要习定、做圣人,要修行戒定慧。

  假使说,有人能够读诵思惟这个道理,那么,虚空藏菩萨要负责任守护他们。守护什么呢?佛说了十法,令虚空藏菩萨守护能够读诵思惟这部经道理的人,令他能够长夜安乐愉快,能够得到好处。利益就是好处,什么好处呢?让他长夜的愉快。长夜等于在黑暗当中,你这一生都在黑暗当中,这是说婆娑世界像黑暗没有光明,永远在黑暗一样;让他们得到好处,得到安乐,得到光明,得到利益,也就是没有烦人的事,总是愉愉快快的。

  何等为十呢?“一者为彼守护一切财位令无损乏”,若有人读诵这部经,思惟这部经的道理,你应当守护,让他不受财产的损失。佛知道众生贪财,钱是第一位。第一个就说保护他的钱财,别让他损失。他还有个反面的,让他有收入,已得的,不要损失,未得的钱财怎么得?含着这个意思。钱财的损失,有五家共的,国家没收了,贼偷了,火烧了。那么贼偷火烧了,人抢了,或者国王给你没收了,水淹了,这些都还好防范。因为你过去多生累劫的业,你若欠人家债,向你讨债来了,不孝的子孙会把你的家产败光的,好多帝王将相的财产没过三代就完了。有福德做得好的,那能保护得很久。

  大家看到〈地藏菩萨感应录〉的故事,里头说不孝子孙劫夺他财产的时候,那就是转到他的子孙;完了就是不孝敬他,还是忤逆的,那是向他讨债来了,还报来了。一对老夫妇,有八个儿子,没有一个孝顺的,后来他们就请了地藏像,供养地藏菩萨,一天到晚烧香拜拜,没拜还好一点,这一拜,这八个儿子一个跟一个死,八个全死了。到了过年的时候,这俩老就对着地藏王菩萨发怨言、发牢骚说:“地藏王菩萨,我们还没有供养你的时候,虽然他们怎么忤逆,还有个混眼的;现在全都死光了,到了过年,只有我们两个老的。”祷告完了,初十三的晚上,诸神下界,地藏王菩萨当然是有神通,就给他们两入托个梦,说:“你明天到河边上,你可以看看这八个儿子。”这老头得这个梦,早上一起来,老头还没有说,老太太就说,昨天我做个梦,梦见地藏王菩萨给我托梦来了,说:“了天我们到河边去看看我们那八个儿子。”老头说:“我也得了这个梦,好,我们俩就去看看。”

  他们俩人到河边去看,一到在那水里头,他八个儿子一个一个化现,都是过去的冤家。他们俩人之所以发财,是害人家的,或者剥夺,或者用种种手段剥人家财,他们一看见就傻了。回来之后再不敢抱怨,完了又在菩萨前求忏悔,晚上又得了地藏菩萨给他作梦,说:“送你们儿子,你们俩寿命会很长,因为你们俩是我的护法,是我的施主,我会加持你们。”他俩醒来的时候想,这可能吗?这位老太太都多老了,还能生儿子?这在人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自从做这个梦之后,她就怀孕了,临老了,生了一个小儿子,他俩活了九十多岁,快近一百岁,还得了一个小儿子,替两老送终,在〈地藏菩萨感应录〉有这个故事。

  “二者为彼守护一切怨敌令不侵害”,这是很不容易的。这怨敌转到你的子孙,转到你自己的儿子。你愈爱他,他愈害你,就是这样。因为你解决不了这个疙瘩,怎么样解决?你劝他信佛,自己天天拜忏,愈不听话,你对他愈好。而且你还要忏悔,我对不起他,他来讨债了,我不能跟他一般见识,你这样就化解了。如果孩子来了就很好,那不是你欠他的,是他欠你的,那就很好。但是佛嘱托虚空藏菩萨说,若有读诵《十轮经》,看《十轮经》,学《十轮经》义理的,第一个守护他的财物;第二个守护怨敌不侵害他,第三个守护令他没有邪见。而邪归依,归依十恶道,你要守护,可别让他堕到十恶道。他要是有邪见邪归,会堕到十恶道,下五无间地狱。所以在他未发作之前,要事先守护好,让他不会堕落到这里头。

  “四者为彼守护令免一切身语谪罚”,或者身受谪罚,或者别人用语言谪罚他,或者给他种种刑具谪罚他的身体,你要守护好,让他没有这些谪罚。

  “五者为彼守护遮断一切谤毁轻弄”,这是两方面,一方面别人不谤毁他,不轻弄他,拿他开玩笑。二者是他不犯这个过错,他不去谤毁别人,不会谤毁三宝,不会谤毁人家的名誉,这是两方面的。佛嘱托虚空藏菩萨你要守护,让他自己也不犯,也不受这种报。

  “六者为彼守护令于一切轨范尸罗皆得无犯”,如果他是出家人,或者他是四众弟子,三归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一切律仪,尸罗是戒,轨范是规矩,不论是规矩或戒律都不犯。

  “七者为彼守护令悉除灭一切非人四大乖反非时老病”,守护他别受到非人的恼害,也就是鬼神。鬼神的恼害使他四大不调。“反”就是非正常的,不该老,老了,不该病,病了。“非时”,就是还没有到寿命该尽的时候,这叫横死。本来可以正常的生长,但病了,是受到非人的扰害,特别是小孩子,很容易得惊风,那是鬼神恼害损减他的寿命。“非时”的老病,不该老的,他老了;不该病,他才四十来岁,背也驼了,腿也走不动了,这都是受“非时”恼害的关系。佛嘱托虚空藏菩萨,要守护他们,使他们健康的,平安的,吉祥的。

  “八者为彼守护不遭一切非时非理灾横夭殁”,这就说的很清楚,不合乎道理的事,是自然的灾害;像最简单的车祸,我们在香港路过,只是待两天,看到一段事故,上头修工,他在那底下走路,还有板子。上头一个什么掉下来,把那木板打脱了,打到他脑壳上。他如果慢走一步赶不上,快走一步过去了,他就是不巧不慢的碰到了,每个车祸都是这样,这都是属于非理的灾横,夭殁了。《药师经》上讲九种横死,就是这个意思。佛就嘱托虚空藏菩萨,凡是读过《十轮经》的,你都要守护他,让他不要遭遇这种灾难。

  “九者为彼守护命欲终时,得见一切诸佛色像。”这个很难,并不是人人死的时候都能够看到佛像。听到有人劝你念佛,这很不可能的,特别是现在更不可能了。一有病就送到医院,特别是在美国当侨民的,送到医院,医院不准许这种宗教仪式进去,你能劝他念佛吗?给他一个念佛的录音机,医院说你会扰乱别人,拿走,根本不许可你。那我们把人接走,不行,送进来就不能接走。这怎么办?你得事先声明,只要你有病的时候,不进医院。遇到这种情况,你想见佛像也见不到。我们能够读到《大集十轮经》,虚空藏菩萨就会守护;不但见着佛像,还有人来助念,到你跟前念佛,见地藏像,见佛像,见观音菩萨像,一见着,你心里就生起了向往之心,业障就消失了。所以,佛叫虚空藏菩萨守护读诵《十轮经》的人,让他临终的时候能见着诸佛的佛像。

  “十者为彼守护令其终后往生善趣利益安乐”,这很不容易,所以佛嘱托虚空藏菩萨。凡是读过《十轮经》的人,像大家都有这个资格,凡是听过《十轮经》的,就算未听全,只听一句都算是;这部经上说的一句一偈,一句就是一句话,最要紧一句话是地藏王菩萨,要是听到四句,听到多一点更好;他一定送你生善趣,不堕三涂,令你得利益得安乐。

  “善男子,若诸有情于此法门,有能读诵思惟其义,为他解说住正行者。”这个正行,我们前面讲那一点,就是十善业道,能住十善业。“汝当为彼勤加守护如是十法”,佛又一再嘱托这十法,你要注意,一定要守护,不能欠缺。“令于长夜利益安乐”,永远得到利益。“时虚空藏菩萨白佛言,唯然,世尊。”是的,世尊,我听您的嘱托。“我当受持如是法门广令流布”,这个众生必须得闻这个法门,才能跟他有缘;如果都听闻不到这个法门,也不读不诵,那就保护他不了。怎么办?自己应当受持这个法门,把这个法门广宣流布,令诸一切有情都能知道这个法门。

  假使说诸有情于此法门能够“读诵思惟其义”的,“为他解说住正行者”,我一定为他守护这十法,“令于长夜利益安乐”。时薄伽梵说是经已,于众会中,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地藏菩萨摩诃萨、金刚藏菩萨摩诃萨、好疑问菩萨摩诃萨、天藏大梵等。”这是《十轮经》请法的当机众,乃至于“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大集十轮经》到此就圆满了。

  现在我们重新讲讲出入息观。

  佛开示我们一种方便,叫出入息观。出入息观就是观出入息,注意你的呼吸,出息跟入息;观就是注意,注意你的出入息。出入息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修习这个持来去念,来念就是入,出念就是呼,吸就是入,呼就是出。修这个来去念,就能够达到“随顺空忍”,“随顺无相忍”,“随顺无愿忍”,就可以证得三解脱门,换句话说,能够解脱。

  怎么样念?怎么样观察入息出息呢?有六种程序,一出一吸,叫呼吸,这两个吸呼之间是一个数,你要这样数,从一数到十,一呼一吸,又数,又是一呼一吸,再数一呼一吸,数到十数,数十个。完了,再从头,又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数完了,再数,数完了再数。

  这是习定,你们试试看。你数数就错乱了,本来是入息出息,本来是数出息的,你却数到入息上,本来是数入息的,你却数到出息了;你怎么选择都可以,数出息也可以,反正一出一入算一个,十个出入息,就是十个,就是数这么十个数,你要静下来数,要专注,试试看,必须得定,全力贯注。

  我们都说念佛专注一境,念念妄想就起来了。你数出入息,是要你把你的心吸住,略为一错,又错了。那十个数字,你现在数数总是数不成的,就是随这个呼吸,随这出入息来数。深入到一定的时候了,能够不数了,感觉数数太粗了。

  初步用功的时候,数数的感觉就自然了,不假作意了,自然随着那个出入息,念头不走了,专注一境了。念头不走,连这个随念的随,这个念也没有了;念没有了,就止,止就是定。

  定的时候,出入息极细微了,你不能见到。这个观不同了,这个观就是思惟,觉照,照了的时候,就把出入息的念头转了,转成清净的,没有了。

  在你修定的时候,有种种的现象,定会发慧,会发光明。定一发光明,你对自己的身体、五脏六腑、一切的脉转经绕、蚤生发长,你都能知道。连头发一长,你都知道,看得很清楚。观就是这样子观,你不要作意去观,自然就观了。

  观这五不净业,你心里会生起厌离,观你的身体会生不净,观外边的境界也生不净。转就是还净,这个净是什么呢?空义。清净了,观清净了。这个我们先大概的说一说,之后再说说智者大师的〈六妙门〉。智者大师不叫“转”,他叫“还”,也是观出入息。

  〈六妙门〉是根据各部经论而作的,各个经都有这个方法。不过其它的经,没有这么明显,《大集十轮经》就说的非常明显。

  先说“数”。“数”,大家看经文,有两种的作意,数这个数的时候,能造两种作意。“能依伏诸寻伺”,我们思念的念头,是经常的寻求,伺是伺求,就找些妄念。

  我们用什么可以止住这个妄念?就取这个出入息相。入息,就是呼,呼就是出,吸就是入。吸入的时候,看它的相,注意它,当你注意的时候很粗,你刚坐下来出入息很粗,你可以感觉到,也能看到这样出气。这出入息的相,观观观观的,他就细微了,出入息相,就能舍掉了。随顺这个出入息而渐渐能舍了,舍什么呢?舍了那个寻伺,不去再找,不去再寻伺。伏这个是离,能离开了。

  “善取入出息相”,所谓善取者,就是没有取,善取就没有取舍了。这个时候出入息很自然,出入息很细微了,要是到了细微的地方,第一个是能够舍;第二个是能够善取入出入息相。入出入息相就随着出入息,自己就运动去了,就是随你的意念,也是专注一境了,心绝对不散乱。

  数息观。四教、五教都讲数息观;数这个呼吸,就叫数息,息就是出入息。总的说来,这六种都叫数息观。止,把这个出入息的相灭了,没有了,他能够灭除这个示现的出入息相,灭除了,就定了,能住胜三摩地,很殊胜了。他一住到定中了,非常的愉快,离开生灭相。定的名字叫离生喜乐地,离开了生灭,心里感到非常的欢喜。你观察的时候就知道了,可以觉到出入息灭,没有出入息了。

  这种功夫不是一天、二天可以达到的。当你修的时候,一般根机、善根好的人,差不多一百天就能够渐渐的入定,入定数息灭。那时候自己能观的境,能观的心,跟所观的境,心跟境只有一个;这个观照了,那观照了,看着经文,这时候才能安住心,心跟心没有别异了。“转”,就进一步了,这个“转”就是“还”的意思。

  “能方便舍诸取蕴”,“五取蕴”,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六尘”。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取这“五取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个识分别外头一切的色相,这叫“五取蕴”。在这个时候,他就能够方便善巧的舍掉五蕴;舍掉,不是究竟舍,究竟舍了,就像观自在菩萨似的,照见五蕴皆空,他已经渐渐达到空义。

  这时候能成圣,趣入圣地,得成就了。这个成就还未断烦恼,只是降伏了,等到净的时候就能够断烦恼了,把结使都断尽了。到了断见惑的时候,他就证了初果了,渐渐才断思惑。断几品就证几品,那思惑都断尽了,就是阿罗汉果了。再断烦恼习气,随你所修的功用,这就叫修习入出息观,便能随顺的观五取蕴,色、受、想、行、识。

  以下讲讲观五取蕴。出入息是依着什么呢?依着“色取蕴”,色身就是色相,“色取蕴”。这个如是的出入息,他造作出入息,来回出入息,就是造作的。造作什么呢?你有出入息才能够呼吸,呼吸才支持你的身。这个出入息一出一入、一出一入,你就感觉到、领受到,如果气只出去,不进来,你就不舒服了。你就感觉到那个受纳,而受者是领纳为义,就属于受蕴了。

  而出入息的来回出入,你取他的相,出息的相、入息的相,观照着出入息的相,这属于想。“想取蕴”,能够了达识别入出息造作的形相,了达识别,这就是“识取蕴”。

  色、受、想、行、识,这“五取蕴”,那么就修行这个“数、随、止、观、转、净”使你入定,可以止住身口意的三业,随着这个观力能够达到目的。达到什么目的呢?入定了,一步一步的深入无明爱取,一步一步的修行,渐渐就能圆满了。

  数息观在这部经当中说的很简略,在智者大师的〈小止观·六妙门〉里头,就分成很多科。〈六妙门〉有六种,我们在这里只讲其中的一种,因为〈六妙门〉是习定的一个根本;不论声闻独觉菩萨,这是必经之路。在修道的时候“定要经过的,释迦牟尼佛也如是。

  释迦牟尼佛最初实行般若观,就依着这六种,“数、随、止、观、还、净”,一切的行门,都由这个开发的。降魔、成道,佛就给我们示现那么一个规矩,这个修好了,叫什么呢?“色寂三昧”、“心寂三昧”,一切色全寂静了,得定了,心也就止息了。这时候到了“一心三昧”,也就是“念佛三昧”。

  之前我随着经文讲,我念的法,就是用念佛的方法来修数息观,并不是说不要数。数的涵义,就是一出一吸,我是出息分做两个;出息或者“阿”,入息或者“弥”,再出息,“陀”,再入息,“佛”。就这样转、转、转,“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那么随着出入息转。

  我是用这个来修定的,后来我又改成念“地藏王菩萨”,也是这样。我没有用数,并不是用数数,数一至十。各人的修行方法不同,可以随你自己的选择,“数”、“随”、“止”都是这种涵义,也是这六种。

  这六种就是数法,数就是数数的方法。〈六妙门〉一共有十个,数息观是〈六妙门〉的第二个,叫“次第相生六妙门”。我把这个名词念给大家听一听。

  第一是“历别对住诸禅六妙门”,一切的禅定不离开六妙门。

  第二种就是“次第相生六妙门”,次第相生就是“净、随、止、观、还、净”。〈六妙门〉叫“还”,“还”、“转”是一样的意思,次第相生。那么“数”完了,生“随”,“随”完了就能生“止”,“止”完了生能“观”,从“止”而生“观”,从“观”而生“还”,“还”完了而还“净”了。第六是“净”了,这是次第相生的六妙门,你修什么禅定就有什么六妙门。

  第三“随便宜六妙门”。第四“随对治六妙门”,第五“相摄六妙门”,第六“通别六妙门”,第七“旋转六妙门”,第八“观心六妙门”,第九“圆观六妙门”,这个就深了。第十个是证得佛果,“证相六妙门”,证的时候也有六妙门。

  现在我随着《大乘大集十轮经》,来引证一下“次第相生六妙门”,“次第相生”是你想入佛道的一个阶梯,一步一步走;要是你在欲界当中要想修定很困难,怎么办?就依这六种,可以成就你的定力。

  第一个“修数”,就是数数,数十数;一呼一吸算一,一呼一吸算二,一呼一吸算三,就来回这么数。完了,第二是“证数”,证你所数这个数,这个数有两种,一个修,一个证。证了之后就转入了,转入到随里头去了;一证了之后,这数就止息了,没有数了,就是随。

  “修数”,就是调和你的息,把很粗的调成很细的。我们慢慢这么调,但是你可别着急,数数的时候要慢,随它自然的出入息,不假作意,一作意,这定就很不容易生起,那是不假自然的。调和气息,要怎么样呢?不快不慢,不涩不滑,一定要修到这样,安详的,慢慢的,从一至十,这样数。

  我们之所以能够摄心就是靠数,如果你能够摄心,就用念阿弥陀佛摄心,你念佛,念到随这个出入息转、转、转、转。息没有了,你还感觉佛号是随着你在转呢!这样你就定了。但是这个随,随着各人的修法,是你先知道这个数字,从一至十,摄这个心,不令它快也不令它慢,使那个心就摄住了,不能驰散;再想别的时候没有了。它要想想什么过去,要想想什么事,没有这个时间,它永远没有空隙给你,使你那个意念,纷想的杂念不会跑。

  “证数”,怎么样要算证得呢?你觉察到这个心自然就随那十个数,再不会错乱了,自然应运就证得了。从一至十,你不要怎么作意,不要假用,不假什么力量来督促。

  最初的时候你稍微不注意又跑了,又数错了。数到完全成熟了,一至十再不错乱了,任运了,能这样数,不假功力,渐渐的外缘都息掉了。心住息缘,缘息,缘这个气息的缘念,没有了。这缘念息了,这个时候你感觉着气息,若有若无,说没气,好像还有微细的;说有,已经没气了。没气了,到这个功力上头已经没气了,到了这个时候,思想已再不想数数,把这数字舍弃了,这个就叫“随”了。

  第二种就是“修随”要“证随”。“修随”,就把那个数的方法,数数的方法舍掉了,你的心自然的跟那出入息转;心不跑了,不须再数数了。数数是防这心,驰散心已经不驰散了,那就不要防备,随这个心念就随着出入息。但是这出入息很细很细的,气如游丝,像人要断气的时候那个样子。但是,你这个心已经完全没有外物了,随这个气息,这微细的气息随它的缘而运用,这叫“随”。“随”就是随着那个气息的缘,极微细的息,令他念住;乃至于到最后“证随”了,心已经净了,不乱了,就是随住了,心已经定了,不乱了。

  这时候你觉察到这气息,或者长,或者短,清清了了的。乃至于晓得这个气息,不止鼻息出了,不止鼻尖上,每个毛孔都好像在细微的出息,也在入,也在出,这叫“遍”。“遍”,遍身入出。所以你这个心的微细,任运相依,互相连系。他在出,不一定要这个鼻息来出,鼻息已经觉知不到了,随处都可以出息。这个时候,修行人舍“随”了,不再注意这个气息去了,它已经入定了,气息没有了,就“止”了。

  “止”,怎么修法呢?一个是“修止”,一个是“证止”。“修止”的时候,那个缘虑的思想,虑是定。定是息定,你就止了,感觉到息。定,出入息都在,每个汗毛孔,每个出入息,这个所有的能够出入息的,这汗毛是通的,不然怎么会出汗,这汗毛孔里冒出来是通的。那气息有时候你这儿不出,他在那儿出,连这个也息了,一切缘虑都息了,定了,息已经止住了。止息住了,也不念数了,也不念随了,以净其心,使你修行。

  “证止”呢?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身,也不知道心,心身一如了,没有一样,入定了。但是这种定,还没入空,还是在有相之中,要把这个定转成到无相。证的时候,不见内外相,定的方法就是持心,任运不动,那么这个修行人,已经入了三昧了,心里头产生一种寂静快乐,但是没有慧,只是定。

  我们讲止观双运,定慧双修,要是只定到这儿,不行的。他起慧照就观,观就是慧照,没有慧的方便,生死破不了。虽然定了,定了破不了生死,还得流转,这就没有修成,怎么办呢?还得假,要破坏生死。

  “复作是念,今习定者皆属因缘”,这个定是从“数”、“随”这样修来的。修到这儿是因缘法,属于五蕴法,属于十八界法,这是和合而有的。观照就起念了,起念了,就起这么观照念。这个虚诳不实的,现在我定在这儿做什么?我现在不见不觉,也没有念了,也不起觉照了。我应当观照,应当照了,一起念,作是念已,不执着这个心;不执着我这个定,不享受那个快乐,起观分别,就是观。

  止观,观照起来了,“修观”呢?于这个定中用慧心所分别,观察微细的出入息,观察他像空中的风一样。像佛所说的,我们的人身有三十六物,都是不实在的,虚幻不实的;这是修习析空观,不是体空观。体空观是当体即空了,这是分析他空的,分析空。心是无常的,剎那不住,也没有我,也没有人,乃至于身受心法,皆没有自性

  这样,我这个定依着什么呢?我怎么定的呢?定何所依呢?是“修观”,是随时这么观察,在定中这样观察,这叫思惟修。观慧均等,我们经常讲止观双运,就是这个涵义。用这个来观息,觉这个息出入,全体身心的毛孔,一切诸毛孔都在出入息,这就要你自己开智能,心眼开明,自己观照这三十六物,清清楚楚。那时候你这个肉体,生起厌离心了,每个汗毛孔,就是那个虫子的,呼吸孔,观这个是诸虫户,内外不净,从里头到外头,没有一点干净的。

  这个时候心里头就生出悲喜来了。悲自己的这个肉体;喜,欢喜自己也能进步了,破了“四颠倒”了。对身体不净,彻底认识到了,真正的不净,念恋身体的爱心才断了,这叫证。

  究竟证得观照了,心里头就缘这个观的境界了,把那定的境界放弃了,这缘观的,还在定中。这不是走动的来观照,是你坐在那的时候,那定境转成观照了,这就是定慧双运。这个时候来观照,用分别的、分析的方法,认识到这是念在流动,念在流动并不真实,应当“舍观修还”。

  讲“还”,就“舍观修转”,一个“修转”,一个“证转”。“修转”,就是观察的,我心里起一念,观照这一念从心生起的,心生才法生;这是我所分析的,这不是根本的本缘,不是法身的本体,要用反观来观这个心。观现在这个心,这个心是从什么地方生起的?渐渐的觉到了,这个心是从观生的,还是从非观心生的?如果是从非观心生起呢?谁又来观呢?

  观那个心,究竟从那儿生起的?心生一念,那心又灭,这一念起一念灭,就观这个心的生灭,观这个心是从心灭生起的。就这样观,要是从心也生心,从灭也生心,也就是生起了两个心,就是生灭心。那只是一个,这个观也很费功夫,这总共有四句,生、灭、非生、非灭。

  这个“观”完了之后,那时候知道我这个心,本来不生,不生就没有,不生就不有,不有就是空,空了我还有什么观心呢?空了连能观的心也没有了!就是能观的心没有了,我又怎么能观境呢?我的心是对境的,心既然没有了,那么,境还有吗?境智双亡。

  我经常跟我们道友说,忏悔要这样念,这样想,这样的忏罪最清净了,“心亡境寂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心也没有了,境也没有了,你有什么罪可忏吗?罪没有,是这样的观想,空观修成了,才没有。所以我们说是受苦受难,或者身心受痛苦,忧愁烦恼,那是你的妄念。如果你能坐下来,静观的时候,感觉很苦,把这苦拿出来,我是因为那样事情才苦,这个事情是真的吗?是实有的吗?你一观,没有了,都没有了。

  例如两夫妇吵架要离婚,当时感觉很苦,一观,他不是我,我不是他,我连自己都找不到,还说他!他跟我是什么关系?这么一空了,什么苦恼都没有了,这是因缘。因缘所生的法是假合的,假合的没有真实的;既然是不真实的,我生起什么烦恼?苦就是烦恼,这样你的烦恼就断了,这是断烦恼的方法。

  心亡境智两空了,这就转,是为转者,就这样转了。要是离开境,离开智,也就是离开能观的心跟所观的境,没有境智;你要是观久了,境也没有了,智也没有了,不假功力,心慧开发。你自己产生大智能,这个智能是照了,这要“修净”了,修净了,又要“证净”,证净就清净了。

  “修净”的时候,你知道一切诸色本来清净的,身心本来清净的,一切诸法本来没有染污的,其性本清净故;一切妄想分别,你不分别了,净非净,染非染,染净不存都是境。外境都空了,妄想就是垢,妄想没有了,那垢染也没有了。就是从息分别的时候开始,那个时候是垢,到现在什么都没有了,都空了,空了是真正清净了,这样修。

  这只是〈六妙门〉当中的次第,既然次第相生就有因有缘,彼此相生的。但是这只是〈小止观·六妙门〉的部份内容,要是想真正修观、研究止观,还得修〈摩诃止观〉。

  《华严经》讲的止观,很玄妙的,很不容易进入;一开始就修“真空绝相观”,一切相都不存在,心内相、心外相,一切诸佛的色相,一切诸法一切的法宝,凡有形相都是虚妄,真空绝相。

  这个真空绝相修成了,再产生“理事无碍观”;理遍于事,事就是理。理遍到事上,事就是理,理事无碍的,理无碍事也无碍。所以在一微尘里头能转大法轮,就是这个涵义;那一微尘就是理,一切事都融在理,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理事无碍。

  再进一步就是“事事无碍观”,不用理遍事,而事的本身,事事都无碍,那就到了华藏境界。

  那种观,我们是修不成的,因为我们的心力不够,我们连叩头观想,都观不成。如果我们一叩头,你想“能礼所礼性空寂”,能礼的我所礼的佛没有,他的性、他的体是空的,是寂静的。就像我们讲那个“心寂”,我们连“心寂三昧”都还没有证得;“色寂三昧”更不可得了。“色寂”完了,是达到“心寂”,完了,达到“一心三昧”,说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这不是一句话;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七天当中可以一心不乱,七十天、一百天,你也可以一心不乱了。

  依着这个修,是从出入息观的,如果你不观出入息,你就观“阿弥陀佛”四个字来转你的心,也不求什么还净,求能止住就行了。

  一天当中,要是连在梦中,你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是作意念的,而是自然的运转念,你死了还不生极乐世界吗?肯定的生。因为你的心已经跟极乐世界合了,已经跟阿弥陀佛,身土不二。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这就是身土不二,阿弥陀佛就是极乐世界,你这样观想久了,你跟佛合了。我念念的是阿弥陀佛,我就变成了阿弥陀佛,你已经在极乐世界了,这个深入一点。不过,大家听这类语言,听久了,就能够入了。开口骂人听脏话,熟悉得很,因为无量劫来根器很深,一来就现相,他就熟了。但你听这个,不晓得好多劫没有闻到,你听到这些话,还是不能进入的;你要从浅处说,别说多了,要一步一步入。

  为什么修行的时候,要有善友,或者善知识?当你走错了,他马上给你拨过来。你不要想太多,数数就好了,就数十个数,你想这个很简单,你数数看,很不简单。十个,你还不错,等到二十、三十,你早错乱了,散乱早攒进来了。十个数数不成,等你把这个数数观修好了,才再进一步说随。

  这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年两年,如果这个数字没有数好,你天天这样修。像你不能专修,一天抽一个小时,或者抽半个小时,最初修的时候,不要坐太久了,不要贪多,这也是贪。你贪多了,做不到。

  为什么呢?你说:“我一定要坐三个钟头!”你有时间吗?你刚开始坐的时候。最初先坐十分钟,或者一刻钟;感觉不舒适,念头一错了,要起来不坐了,有时间了,你再坐一个十分钟,到渐渐入了,你就多坐。增加个一刻钟,增加二十分钟,增加半个小时,逐渐的增加,不要一下子,一定要坐一个钟头。还要来个双盘膝,表示精进,腿子一痛也定不下去了,别人一叫你,你一起来慌慌张张想办事,就把脚弄坏了。有很多人他的脚麻木了,入一喊他有紧急事,他就站起来,当时是不痛。过了,脚也不灵活了,走不成了,我就看过很多这种情形。

  我们有个道友,要快过年了,他想要闭关,我说:“你别闭关了。你的事务很多,等到有机会的时候再说吧!”他不信,还是要闭关,一下子就把腿摔断了。他是在夜间,屋子没有灯,他舍不得开,又怕浪费公家的钱,舍不得开电灯。那地下非常滑,年龄又大,他想上洗手间,一走啪摔倒在那儿,起不来了,腿也不能走了,又没有人来,就倒在地下。

  过年前后,北京零下好多度,就那么冻着,等天亮了,他的弟子来了,才看见他的老师父倒在地下。问他发生有什么事?都摔了,就抬去医院治疗,有些事是不能勉强的。

  精进是好的,下决心是好的,但是你要先衡量一下环境,看看自己的力量,要渐进的。顿入,我们是不可能的,修行的时候不要贪多,像我们好多道友也练习盘双腿,那是自然的,能盘上就不错,那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你盘上了,坐不了很久,腿又很痛,只要能坐就行了。

  要注重在你的心上,别注重形式。我们很多道友注重形式,看别人也看形式,看他的威仪好不好,坐得端正不端正;说你打坐,先问他会不会跏趺坐。你问他会不会修心好了,跏趺坐有什么用呢?跏趺坐,你只能坐得住,就行了,不要求坐的形相,要求实用。

  学一部经要实用,别在形相上讲,我听了什么经,听什么经又有什么用?那部经说什么?说断十恶、行十善,你断了吗?一天当中你检查检查,得要求实际,先审思,审思。我们要求达到什么,要先考虑到中间的障碍,跟我的事实能不能达到?不能达到,我的标准定低一点,别定太高,你不是想修行?想逐步深入、想了生死吗?随你沾边,生死已经开始了,不必急,也不要贪多;打坐也好,闻经也好,干什么也好,持圣号是最好的。我们要先把现实的生活灾难免了,之后才说到修行。

  地藏菩萨是指引你生到极乐世界,《十轮经》,也讲你可以生净佛国土。还有《占察善恶业报经》,那是说净佛国土,你生哪个佛国土都可以,但是你要想生哪个国土,地藏王菩萨说你一定要念那个佛国土,佛的名字,称到一心不乱;要是称那个佛名字,跟他缘不深,就改念“地藏王菩萨”,或者就念“观世音菩萨”,他们也送你去。普贤菩萨,并没有说你要念他的名号,你只要读十大愿王,法力加持,你就能去,而且还是上品上生。

  一切经论,都是趣向极乐世界,化生净佛国土。《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也如是说,有关地藏菩萨的名号,只有《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说的是“地藏王菩萨”,其它的经文说的都是“地藏菩萨”,法法都是通的,“地藏王菩萨”或“地藏菩萨”都是可以的。看你是坐飞机,是坐火车?还是自己开车?方法虽然不一样,你乘的车不同,你走的速度快慢不同,但是你目的必须专一,不要太多,太多了,你是不能入的。

  你听完这部经,认为很好,我要修这部经。等又听到那部经,也很好,又去修那部经。你的寿命是有限的,等老死来了,你一个都没有修成,还是等于零。最好是先别堕入三涂,保护住十善业。自己受了三归五戒,清净无毁,这样就不犯了,能够这样就很好了,今天我们就算圆满了。

  获益嘱累品竟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