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佛学 第二课 禅修的意义与方法

发布时间:2023-04-27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禅修的意义】

  佛法的真理至深极广,其中最能使吾人受益者,莫如止观法门。《小止观》云:「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所谓「止」是止心不动,「观」是使心念清明。在因中修习止观,在果上则能成就定慧。是故《圆觉经》云:「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由此可知止观的重要性。

  禅修的意义,即是藉由止观法门,助益行者超凡入圣,转识成智,化迷为悟,达到定心、净心、悟心、明心的境界。

【破疑生信】── 何谓走火、入魔?

  有人认为禅修、静坐会走火入魔,因此主张不可学禅、静坐,然事实并非如此;走火入魔多因误随邪知邪见者为师,或观念、方法错误所致,若能了解何谓「走火」、「入魔」,即能破疑生信,不致对禅修、静坐产生误解而心生恐惧。

  「走火」属于生理上产生的问题,因修链安炉链丹的方法所引起。即意守丹田,将意识集中于丹田处,丹田因而发烧、发热,犹如火种,称之为「火」;再用意识引导此火,打通任督二脉,乃至于转小周天、大周天。若心情过于急躁,或方法拿捏不稳,就会气血逆流,导致微细神经受损,甚至引发呕血或半身不遂,严重者因此死亡。而佛法静坐不修此种法门,所以不可能产生「走火」的问题。

  「入魔」属于心理上产生的问题。由于心有所求,希望诸佛、菩萨或神明加持;长此以往,幻境现前,例如梦见佛、菩萨或神明等指示种种吉凶祸褔之事。起初可能有些感应,慢慢地感应不复灵验,失眠、头痛随之而至,此时心生恐惧,以为招感魔障,遂用种种方法降伏;而不知这些境界,乃自己心识所变现之幻象,日益执着,而导致精神失常,此即「入魔」。

  了解「走火」与「入魔」之后,即知其与佛法之禅修静坐并无关连,勿须心生疑惧。只要依据正确的观念、方法来禅修静坐,不仅不会走火入魔,更进一步能启发本具之智慧,契证生命之实相

【禅修的方法】

  一、静坐的姿势

  初学静坐者,即应养成正确的静坐姿势,如下列所述:

  端身正坐,身心放松,面孔保持一丝微笑,头部正直,后颈微靠衣领。

  两眼微睁,自然垂目。眼若全开,易生妄想;眼若全闭,容易昏沉,甚至易出现幻觉境界;若无妄想,且无昏沉、幻觉等问题,双眼或开或闭,则无妨碍。

  略收下颚,口不可张开,舌尖微抵上颚。

  双臂自然下垂。

  背部自然平直,不须刻意作力。

  双手结金刚定印,即左掌在下,右掌在上,两大拇指尖端微微相接,置于大腿上靠近腹部处。

  两足结跏趺坐,左足在上,右足在下为降魔坐,反之则为吉祥坐。双跏趺为最佳之坐姿,全身重心不偏不斜,最安稳持久,修定容易成就。双跏趺若感困难,可采单跏趺,左足在上或在下均可,两足可互相调适。若单跏趺亦感困难,可采如意坐,即一般所谓散盘,两腿相互交叉,如意而坐。初习跏趺坐时,难免双腿酸麻、疼痛,必须经过忍耐练习,假以时日,便能渐入佳境。平日可先由十分钟练习,纯熟后再慢慢增长时间;不可骤然勉强撑持,以免筋骨损伤。练习之初,可用小坐垫将臀部垫高三至四寸,熟练后即可将坐垫除去不用。若筋骨僵硬,可多礼佛忏悔,必有助益。

  二、静坐应注意事项

  1、静坐的地点:

  初学静坐时,须选择宁静、清净、无人打扰之处为宜。

  静坐前,可先嘱咐左右之人,遇有急事,可用引磬或弹指,轻声作响,令静坐者闻声出定;静坐时,应防止他人突然触动身体,以免惊吓失定。

  颈部勿靠近窗户,因风由窗户隙缝吹入,风势强劲,若直吹颈部,易致风邪。

  2、静坐的衣着:

  静坐时,因全身毛孔舒张,故应注意保暖;可用盖腿布覆盖两膝,免受风寒。

  衣着以宽松、舒适为原则,束身衣物应于静坐前松除。

  3、静坐的时间:

  除饭后一小时内较不适宜外,其余任何时间皆无妨碍。

  4、下坐要点:

  不宜骤然下坐。可先轻缓摇动双肩、上身,再搓热双掌,抚摩面部及头部等处;然后轻放双腿,身体徐徐弯下,吐出腹中积气,双手顺着双腿慢慢按摩至脚掌,如是反覆三次,即可起座经行。经行时,先慢后快,可使积气散发,以免滞留体内,发生气结肚胀等毛病。

  三、数息观

  佛教中,无论显、密,禅、净诸宗,所教示之三昧、禅定,皆可称为止观法门。止观有小止观、大乘止观、圆顿止观等,欲于短期之中,深入止观之堂奥,实非易事。今依行者之方便,特举止观法门中之「数息观」,为禅修之入门,行者若能精进修习,深心体悟,短期内必可获得良好之效果。

  1、数息之目的

  「数」,即数数字;「息」,指个人的鼻息、气息。修数息观,即是随着气息的出入,心中默数数字,将心念靠在数字上,藉以停止心念的妄动与昏闇。 一般人的心理,通常有四种病态:妄想、昏沉、无聊、无记。兹将四种病态说明如下:

  (1)妄想:即是心念纷杂,善念、恶念,念念迁流,攀缘不止,所谓「心猿意马」者是。《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起心动念为决定君子小人、忠奸、正邪、凡圣之关键,故须修习数息观,止息心念的流转,方能具足定慧,超凡入圣。

  (2)昏沉:即心识昏闇沉迷、不能作主,于诸法无所明了,如瞌睡时,心念落于迷闇不觉之境。欲去除昏沉,即须修习止观,使意念明朗,常寂常照,了了分明,清明在躬。古德云:「至人无梦」,圣人不仅晚上不作梦;白天时,心意识也不会梦想颠倒,时时刻刻皆能安住正念、正定。

  (3)无聊:虽无妄想,亦无昏沉,却感觉无所事事,无所适从,甚至呆若木鸡,心意识失去了定力与智慧,故须修习止观以调治。

  (4)无记:即禅宗所谓「落入无事夹缝中」。无记有两种:

  空亡无记,即静坐时,于清净、轻安之境界,心生贪着。禅宗所云「死水里面不藏龙」,此种境界如死水,难以产生悟境,故不可执着此种空洞忘机的境界,否则即落入空亡无记之中。独头无记,指独头意识的活动,此则功夫尚未得力;例如晚上作梦时,心识昏迷、作不了主,为梦境所迷乱,即是独头无记的作用。若有无记境界,则须精进用功,修习止观以对治之。

  若能将这些病态去除,不仅能使身体健康寿命延长,更进一步使人心智清明、超凡入圣,达到定心、净心、明心之境界,此即修习数息观之目的。

  2、数息的方法

  入座时,调适身体姿势,保持身心平静、安详自在。并且调匀气息,先由鼻孔吸气至丹田,再从口中将腹部浊气徐徐吐出,如是反覆三次,使出入息通顺、均匀。气息调匀之后,即可开始数息。

  一般而言,气息有三种病相,不可依之修习:

  (1)喘相:即出入息时,息没有吸满或吐尽,尚有部分气息滞留于体内,产生不平衡、不通畅的现象,因而形成上气不接下气的喘相。

  (2)风相:出入息如打铁之风箱,进出作声。

  (3)气相:气息虽无声,亦不结滞,但出入不微细、均匀。

  若依喘相修数息,守之则结,胸口闷结,头昏脑胀,不易得定;依风相修数息,守之则散,心识不能集中,散乱难成,不易得定;依气相修数息,守之则劳,疲劳心苦,不易得定。故正修数息前,应先调治此三种病相,使气息通畅、无声、微细、均匀,再行修习。

  修数息时,不可出入息同时并数,以免造成腹中气结;须单数出息或入息,数出不数入,数入不数出,此中尤以数出息较佳。数息时,应轻松自在、平静安详、一心专注,所谓「身要放松,不得随便;心要专注,不得紧张」。心念依止出入息上,随着出息默数(不可出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十个数字,字字不断,绵绵密密,不夹杂、不间断。若因妄想而致数字间断,则重头再数。若妄想纷杂,心无法收摄时,可将数字从「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倒数,以降伏妄想。若气息太短,无法数至十,可数至五或七,待气息较长后,再增至七或十;数字至十为止,即不宜再加。

【结语】

  数息可于静坐中或睡眠前修习,但行动时则不宜修习。数息得获定境时,若见任何善恶境界,或闻任何音声,皆不可执着,此皆为幻识所生,应不取不舍、不喜不忧,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念专注于数息上,能数之心必须清楚明白、作主,所数之数字亦须绵绵密密、不夹杂、不间断。心念清楚明白即为「观」,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即是「止」。若能止观双运,修习纯熟,心中妄念顿消,觉照不失,则定境现前,身心和悦、轻安舒适,进而达到心念清净、轻安愉悦之善境界。

【习题】

  一、试述禅修的意义。

  二、何谓走火?何谓入魔?

  三、试述正确的静坐姿势。

  四、试述静坐的适当时间、地点与衣着。

  五、试述下座之要点。

  六、解释:妄想、昏沉、无聊、无记的意义。

  七、试述数息的方法。

  八、略释气息的三种病相。产生此三种病相,应如何调适?

  九、试述自己至精舍学习禅修的目的。

  十、经过禅修之后,是否发现自己有所改变?

  例如:较不容易发脾气、心较平静安详等等。

【文章原创作者:韩国服务器租用 http://www.558idc.com/lg.html 复制请保留原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