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法相宗(三)

发布时间:2023-05-02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第十六课 法相宗(三)

  六、种子与现行

  前七识所作的善恶业,其气分感入第八识中,留下与本业同样的习气,将来能发生自类果者名为种子;亦如植物中,种下那一种的核,将来一定会生出那一种的果。第八识中,或善或恶的种子熟时,必会生出或乐或苦的遭遇,名为现行,这便是因果报应了。

  本宗立百法,以阿赖耶识为根本,此识所含藏的种子,包括有漏无漏,善与恶,各具无限能力,因而生起宇宙万有。种子的来源有二说:一为本有,二为新薰,本有者:言无始时来,第八识中,法界 (1) 种子俱全,此类种子皆是本有的,不从新生,但都要等待染净的外缘,予以薰发,然后乃化为现行 (2)。如瑜伽师地论说:「无始时来,诸法种子,性虽本有,而由染净薰发。」是也。新薰者:言种子不是原来有的,都是染净法,互相薰习而来,如多界经说:「诸有情心,染净诸法,所薰习故,无量种子之所积集。」是也。这种本能和学习的两种学说,都言之成理,由是乃有折衷派的发生,主张折衷说者,是护法论师,他接受了本有和新薰两说,言本有种若不经新薰,则无由化为现行,新薰种若无本有者,作薰习根本,亦不得成,此两者有极亲密的联带关 系,不能偏废。

  染净诸法,薰成种子,藏入第八识中,俟薰习成熟后,等待外缘引动,然后发而为果报,这在唯识学中,已成天经地义,不可移易。但是,这其间复有种子与现行的相互关系,不可不知:一切众生的发起轮回,是先以本有的种子为因,生起前七识的现行,又以现行为因,回薰第八识,成各类新薰种子,然后再以新薰种子为因,复起前七识的现行,如是辗转相生,无有已时,这便是本宗的因果论。

  七、四分及三境

  本宗对于心境的关系,认为由主观的识,用以了别客观的现象,可以分作四分来解释:第一是相分,就是由识所变现的外境。眼耳鼻舌身五识的相分,是色声香味触五尘,意识的相分是法尘,末那识的相分,是阿赖耶识的见分,阿赖耶识的相分,是种子、根身、器界。第二是见分,就是能缘境的见照作用,自缘其所变的相分。第三是自证分,就是证知见分者。第四是证自证分,即自证分的内向作用,由返照的结果,证知其自证者。所以自证分为证的自体,见分是它的缘外作用,证自证分是它的缘内作用。

  上述四分,是统主观的识,和客观的境而言,若单就境的方面说,则分为三类:第一性境,是一切实境,各有其性质,如石之坚,水之汪,不可能加以改变者。第二独影境,独有影像也。六识缘过去的事物,名有质独影,缘一切幻像,如龟毛、兔角、月里嫦娥、名无质独影。第三带质境,带质者,带彼质也。以心缘心,如第七识缘第八识,名真带质,以心缘境,如第六识缘五根五尘,名似带质。

  【注释】

  (1)

  详第八课注十四。

  (2)

  详中级第七课注二十。

  【习题】

  (一) 何谓种子?现行?

  (二)

  一、本有的种子,从何而来?二、新薰的种子,从何而来?三、接受此两说者是何人?四、他如何的折衷?

  (三) 种子与现行的相互关系是怎样?

  (四) 一、心境四分是什么?二、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它们的相分是什么?

  (五) 解释有质独影,和无质独影。

  (六) 何谓真带质及似带质?

【文章出处:抗攻击防御ddos http://www.558idc.com/krgf.html 复制请保留原URL】
上一篇:六下 七、实行菩萨乘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