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课 成实宗 (一)

发布时间:2023-05-02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第三十四课 成实宗 (一)

  一 成实论的传译

  佛灭后九百年顷,诃梨跋摩造成实论,成是成立,实是真实,成实论就是成立真实之论,谓成立修多罗中 (1) 实义之意。鸠摩罗什 (2) 于姚秦 (3) 弘始年间,译成此论,其弟子僧等,加以阐扬讲习,遂成一宗。此宗于六朝时颇盛行,至唐代大乘各宗,灿焉大备后,遂趋于沉寂。然其对于我法二空的观察,实有其独到之处,为小乘学理中之最开明者。

  二 作我法二空观

  本宗立二种观,以明二空:一者,观五蕴之中无人我故,不见有众生相,是名人空观。二者,观五蕴诸法,但有假名,并无实体,不见有法相,是名法空观。人法既空,则世间万有,悉归于涅槃寂灭之境,是为小乘中的最胜义

  三 以二空观断除二障

  烦恼障与所知障称为二障。烦恼即见思惑的总称,行者若见思未破,则障涅槃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谓障于所知之境,或增上之;行者对于世出世法,认其为有,执之太过,成为法尘,则障菩提智,故名所知障。对治之法:一、以人空观,破烦恼障,盖主观之我既空,则惑业自不能存在也。二、以法空观,破所知障,盖法相既空,则法执亦随之破灭矣。惟俱生我执 (4),须八 地菩萨方断,俱生法执 (5),须成佛方断,可知此宗虽侈谈二空,实未能断二障,不过智解甚深而已。

  四 八十四法

  本宗对于宇宙万有,总摄为八十四法,与俱舍论略有出入,兹将其列成略表于左:其中与俱舍同者,则不必再说,与俱舍异

  者,则注出之,以求简单。

  五 色心二法究属空无

  上列八十四法中,色法比较其他诸法为实在,然而五根五尘四大,都不过是极微 (13) 的结集。若把这极微的物质,无限制的加以分析,就可以成空,这是成实论的主张。但若就理说:色法为业力所生,业若消灭,色自败坏;若就科学说:原子电子,可以化为光与能而消失,这就色法终归于空的明证。至于心法,不过是思想的迁流,本自不实,谓之为空,原无不可。本宗对于色心断,不外空无,所以欲在虚幻不实的万法中,灰心灭智,以求解脱生死,证涅槃果。

  【注释】

  (1) 修多罗译义为契经,然普通以修多罗作大藏的总名,以经字作各经的别名。契即契合,有二义:一者契理,谓上契诸佛妙理,二者契机,谓下契众生机宜。

  (2) 鸠摩罗什译义为童寿,谓童年而有寿德也,父天竺人,被西域龟兹国王,招为妹婿,遂生什。七岁出家,二十受戒,深通佛法,符坚闻其名,命大将吕光,率兵伐龟兹,意在得什。后坚兵败,为姚苌所弑,吕光遂据西凉,光卒,传到吕隆,时苌亦卒,子姚兴嗣位,遂伐龟兹,迎什至长安,奉为国师,大兴译事,佛教因而盛行中国。

  (3) 姚秦亦称后秦,为姚苌所建,因别于赢秦、符秦、故称姚秦。

  (4) 执五蕴假和合身之见闻觉知作用,认为此中常有一主宰的人我者,名为我执或人执。有俱生及分别二种,先天法尔而有者,为俱生我执,后天由分别力所生者,为分别我执。

  (5) 无始时来,薰习成性,常于一切法,妄生执著者,名俱生法执。此种法执,非由分别而起,乃有生俱来者,故曰俱生法执。

  (6) 色、声、香、味、 触、五尘,亦名五境。

  (7) 地、水、火、风、此四者广大,能造出一切的色法,故名四大。

  (8) 心的主作用,别于心所有法的伴作用,而称为心王。心王者:总了别所对之境,心所者,对此所对之境,而起贪嗔等之情也,参看第三十二课二。

  (9) 旧译曰心数,新译曰心所,即心所有法的简称,系别于心王而言,参看第三十二课二、七十五法表。

  (10) 于俱舍宗四十六心所外,加欣、厌、二心所,又将睡眠,分为睡与眠二心所,共成四十九。

  (11) 即不相应行法,因与色法心法俱不相应,故又名非色非心法,参看第三十二课课文二。

  (12) 即于俱舍之十四相应行法中,将命根与同分,合而为一,更加老、死、凡夫法、无作、(亦名无作色,即无表色。)四法,共得十七法。

  (13) 将物质分成极少,不能更分,名为极微。

  【习题】

  (一) 成实论是谁造的?成实二字,作何解释?

  (二) 何谓「人空观」「法空观」?

  (三) 何谓「烦恼障」「所知障」?如何对治?

  (四) 何谓「俱生法执」?

  (五) 试以哲理及科学,证明色法终归于空。

【文章出处:日本大带宽服务器 http://www.558idc.com/jap.html 欢迎留下您的宝贵建议】
上一篇:第三十一课、佛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