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戒律
僧团的健全,须赖规矩秩序的建立,戒律是维系佛教于不坠的纲常。《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闇遇明,如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佛陀临涅槃时嘱咐弟子要「以戒为师」;佛陀入灭以后,戒律一直维系著教团的慧命。
戒,是自发心的遵守规律;律,则含有他律规范之意。戒律不仅被奉为三藏之一,更是三学之首。佛陀一切经教,皆不出戒定慧三学,戒有防非止恶的功用,为修持之首要,依戒生定,依定发慧,慧可破惑证真,以此成佛。《菩萨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戒如同学生遵守校规,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规、法律是来自外力的约束,属于他律;而佛教的戒法,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属于自律。
《佛遗教经》说:「若人能持净戒,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戒为实践佛道的基础,一切善根功德悉由持戒而生。戒如良师,指引我们修行的方向;戒如轨道,规范我们的身心行止;戒如城墙,帮助我们抵御五欲六尘的侵袭;戒如浮囊,可免我们没溺于生死苦海;戒如明灯,照亮我们的前途光明;戒如宝剑,断除我们的贪心欲念;戒如璎珞,庄严我们的道德人格;戒如船筏,度脱我们到达涅槃的彼岸。受戒后纵使犯戒,因为有惭愧心,懂得忏悔,罪过较小,仍有得度的机会;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忏悔,罪过加重。因此,宁可受戒而犯戒悔过,不能不受戒而犯过,因为受戒才有得度的机会,不知戒的精神,则永无成佛的可能。
戒的要义有四,即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戒法是佛陀所制定的法则;戒体是领纳戒法时,行者将戒的精神融贯在身心之中,产生防非止恶的功能;戒行是将戒体如法的表现于身、口、意三业;戒相即所遵守的各种不同的戒行。戒体是戒律的根本精神,具策励止恶修善的力量。如果缺乏戒体为内涵,戒律易流为形式化的戒条,如果戒律的精神不实践于行为,则如同虚设,因此戒虽分为四科,其精神是一体的,必得四科一时成就,才能圆满戒之善德。从戒的各种分类,又有以下的内容:
一、通戒与别戒:通戒指「七佛通戒偈」,别戒指僧团七众各别持守的戒律。
二、止持戒和作持戒:「止恶行善」是戒的总相,戒律不外止持、作持二门。七佛通戒偈中的「诸恶莫作」是消极的止恶,属于止持戒;「众善奉行」是积极的行善,属于作持戒。
三、性戒和遮戒:本质上是罪恶的戒,例如杀生、偷盗、淫欲、妄语等行为称为性戒;如果本质并非罪恶,然而容易引生讥嫌,或诱发其它性罪,例如饮酒容易令人失去理智,因而犯下杀、盗、淫、妄等恶行,称为遮戒。
四、声闻戒和菩萨戒:声闻戒指声闻乘人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诵律》等。菩萨戒指大乘行人所受持的戒法,内容为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就是聚集了断诸恶、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的一切佛法。
五、在家戒和出家戒:佛教戒律因受持者身分和发心的不同,有在家的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出家的沙弥及沙弥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及菩萨戒。出家具足戒的条文很多,若依其轻重类别,大致可分成七项:波罗夷、僧残、不定、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灭诤。
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戒、在家戒的区别,但一切戒律是以五戒为根本。五戒虽然分别为五,其根本精神则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别人,便能自由。
戒律是佛法的生命,是诸佛的本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然而佛性虽具,必须持戒,然后乃见。《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持戒是菩提的根本,也是迈向解脱自在的法门。持戒就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慈悲心与菩萨道的具体表现,也是使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守持戒律时,应把握戒的基本精神,才不会拘泥于戒条的形式,而能与时俱进,发挥安顿身心,净化社会的功能。
【本文转自:香港大带宽服务器 http://www.558idc.com/st.html 欢迎留下您的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