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救母的故事及《盂兰经》的启发

发布时间:2023-05-04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有多少人知道《目连救母》这个故事呢?我想除了佛弟子知道的人并不多吧,但是有个节日跟目连菩萨有关,这个节日即将来临,到时家家户户都在户外烧纸钱,希望亡故的亲人能够在另一个世界丰衣足食。可能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这就是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也叫盂兰盆节,这个节日就起源于目连菩萨救母的孝道故事。

文慧法师:目犍连尊者救母的故事及《盂兰经》的启发

  目连,又名目犍连,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神通第一。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汉初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说盂兰盆经》,叙述了佛陀弟子目连拯救亡母出地狱的事,在中国流传甚广,曾经是大量戏曲的题材。

  故事的内容是: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啬贪婪,儿子却极有道心孝顺。青提夫人趁儿子外出时,天天宰杀牲畜,大肆烹嚼,无念子心,更从不修善。其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受尽苦刑的惩处。目连为了救母亲而出家修行,得了神通,到地狱中见到了受苦的母亲。目连心中不忍,但以他母亲生前的罪孽,终不能走出饿鬼,给她吃的东西没到她口中,便化成火炭。目连无计可施,十分悲哀,只好祈求于佛。佛陀教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目连母亲得以吃饱并摆脱饿鬼道,转入人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个故事,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有鼓吹愚孝的,说这个故事表明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做错了事,我们要尽力掩盖和弥补;有从育儿角度看的,说是养儿子要养个有修行、本事大的,这样可以在关键的时候发挥作用等等。

  其实,这个故事揭示了佛教对孝道的深刻理解,大孝之至,就是让自己的至亲长辈证得觉悟解脱生死轮回,跳出这六道回的苦海从这个角度看,佛教理解的孝道更高一层,是从精神的最高层面帮助至亲长辈永远解脱苦恼,而不仅仅从物质方面给予支持。

  因此,此经对我们最大的启发,在于阐释了孝道的不同层面,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灵。孝顺不仅是在父母的衣食住行的照料——养父母之身,同样也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灵。小时候父母养儿女之身,帮孩子们立志。我们现在成人了,接受了佛陀的教育,不仅要让父母生活无忧,也要传承父母的愿望与精神,而最重要的是,养父母之灵,长养父母的法身慧命,让他们的灵性得到升华,获得解脱,这样孝道才圆满。衣食的充裕和内心的安逸,是孝之始,虽然也很重要,但是从生死的角度来讲,帮助父母超脱生死、不受后有是圆满孝道所必须做到的,不仅自己父母得到解脱,而且要使一切父母得到解脱,因为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如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这是孝之终,目连尊者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目连救母这个故事的主题在于劝人向善,劝子行孝。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文慧法师

【文章转自:游戏服务器 http://www.558idc.com/yz.html 复制请保留原URL】
上一篇:父母的教训和责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