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修行就是用智慧创造美好

发布时间:2021-12-01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摘自《妙法莲华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羸瘦憔悴:羸在这儿是没有智慧,没有修出大智大慧;没有福报,就是瘦。这二乘人,他没有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所以就表示他的身体羸瘦。在三界里头,内被五蕴所烧,所以叫憔;外被八苦所烧,所以叫悴。粪土尘坌:在这儿,是以见爱住烦恼、欲爱住烦恼、色爱住烦恼、无色爱住烦恼,这四住的烦恼为粪土;无明烦恼为尘坌。有这种的四住烦恼及无知尘所缠绕,所以就污秽不净;也就是“没有断惑证真”,没有把这种的妄想、这种攀缘心停止。你有妄想、有攀缘心,这就是污秽不净;你没有妄想了,没有攀缘心了,这就是清净了。

  所以我们修道的人,不要向人借钱,一借钱,就是不干净了!不要打妄想叫人供养,一叫人供养,那也是不干净了!不要向任何人来攀缘,一攀缘,那更是污秽不净了!知道吗?所以真正修道的人,饿死就饿死了,没有什么问题的,早晚都有这么回事嘛!何必看得那么严重呢?死了就死了,为什么又要去念那么一个歌、又要找神来帮助呢?不要怕!韦驮菩萨曾发过愿,说是你若有三分的修行,就有七分的感应,他会帮助你的;你不修行,当然就没有感应了!你一分修行都没有,他怎么感应你?

  所以,你无论多多少少,一天都要修行、用功。什么叫修行?你拜佛也是修行,念佛也是修行,看经也是修行,拜经也是修行;总而言之,你不要给自己讲道理:“啊!我要休息休息、睡一睡!或者躲躲懒、偷偷安。我懒一点,这是最好的事情!”这是躲懒偷安,你不要那样子!你修行,韦驮菩萨就保护着你;你要是尽躲懒偷安,那就不是修行。不是修行,也就没有人供养;你怎么攀缘,那就是污秽不净了!

  有一次,我没有饭吃,因为本来有人供养我,被一个人给破坏了,叫他不要供养我。为什么不要供养我?说我没有修行、没有道德;他有道德,应该供养他,不应该供养我。这个供养我庙上的,就不供养了;没有道德,当然就不供养了!那么没有人供养,这时差不多就要饿死;我在那儿,我就自己很愚痴的,饿死就饿死!随它去!就饿死,我也不告诉人没有东西吃!这样一来,韦驮菩萨就忙起来了;他就到一个居士那儿托梦,叫他去供养我。所以你若有真心,不怕死的心来修道,韦驮菩萨一定来帮助你的。不要忧愁没有人供养!

  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璎珞,就譬喻佛的诸法,也就是戒、定、慧、陀罗尼等等的法门。这是说除去如来的千丈卢舍那身,把威德尊特的相隐藏起来,这就叫即脱璎珞。细软上服,是最名贵的衣服,这是譬喻佛的大庄严身和相海随形好。相海,佛有无量相海身,身体是无量,都是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威德庄严毕备。现在把这种的身给隐起来,为什么要隐藏呢?就因为二乘人不认识这尊特身,也就是二乘人不认识佛,不认识父亲。佛本来是他的父亲,但是他不敢承认,因为佛太富有了;二乘人就好像这个穷子,他穷得不得了;如果佛还用这种的报身与应身去度二乘人,二乘人就会恐惧起来、就会怕了!为什么呢?就因为小乘人没见过这种尊贵的相海身。

  所以佛才把璎珞细软的服都脱去,更着粗弊垢腻之衣:而穿上粗弊垢腻的衣服。“粗”,佛隐蔽起来千丈卢舍那身,而现丈六的老比丘相这么一个身体。什么叫弊?这是小乘法的生忍、法忍。生忍,就是众生的忍;法忍,就是对一切法也要有一种忍。垢腻之衣,就是好像很多油,很邋遢、很不洁净的衣服。尘土坌身:什么叫不洁净和尘土坌身?有为、有漏,这就是不洁净;有为法和有漏的因,这叫垢腻之衣;有烦恼,这叫尘土坌身,烦恼就好像尘土似的坌身。

  右手执持除粪之器:怎么用右手呢?用右手,是表示“权的用”,用权教方便权巧的法门来教化二乘人。什么叫除粪之器?就是譬喻破见惑和思惑的法门。因为佛以这种的法,断除见惑、思惑、无明惑,而成佛;所以佛又用这种的法,来教化一切众生、教化这二乘人,令二乘人也依照这种的方法来断除他的惑,而成就佛道。佛自己用这种方法成佛,也用这种方法教化众生,所以叫执持。执持除粪之器,就是拿着除粪的工具。

  状有所畏:佛为了教化二乘人,就示现二乘人的样子,有时也就示现恐怖生死之相。菩萨是在生死而了生死,也不怕苦、也不怕生、也不怕死;二乘人是又怕生、又怕死,又怕无常、又怕苦。所以佛也示现这种怕生死、怕无常、怕苦这种的样子,这叫状有所畏;也就是佛示现有“金枪、马麦”之报,这也叫状有所畏。

  怎么叫金枪、马麦之报?佛在因地的时候,就很久很久以前,正好这一个国家里饥馑,没有饭吃。没有饭吃,人就吃海里的鱼;就有一条很大的鱼,被人从海里拖到岸上来了。释迦牟尼佛当时只是一个小孩子,他就用一条棍,向这鱼的头上打了三下;所以乃至于成佛,佛的头也痛了三天,这就叫金枪之报。

  马麦,这也是佛在过去生中,没有成佛以前,在修道的时候,他看见一个比丘托钵乞食,向人化缘,他就说:“这等比丘只可以吃那喂马的麦子!这一些人布施给他们这么好吃的东西啊!”在因地只说了这么一句话,所以到成佛之后,有一次,他到一个国家那地方去结夏安居。本来这国王说要供养他来着,但是到那地方之后,就退心了,说:“这些比丘就给他们喂马的麦子吃就可以了!”所以在三个月之中,尽吃喂马的麦子,这叫马麦之报。

  以佛的威德,尚且要还报──要受这种的果报;这也都是一种示现,所以这叫状有所畏。

  金枪、马麦之报,这都是属于一种因果。所谓种善因就结善果,种恶因就结恶果。在过去生中,种的什么因,今生就要受什么的果报。当时释迦牟尼佛打这个鱼头三下,所以成佛之后,这头也痛了三天。释迦牟尼佛的种族,就是当时吃鱼这五百人,他们把鱼的肉给吃了;这琉璃大王,就是当时那一条大鱼。所以这一班人吃他的肉,他也要喝这一班人的血;一定要把这一些个人都杀尽了。所以有琉璃大王灭释种的事。

  琉璃大王当时在印度是一个国王,他把释迦佛的种族完全都要给杀了。释迦牟尼佛有一切的神通变化、妙用无穷,也救不了他的释迦族。可是目犍连就忍不住了!用神通来救释种。佛为什么不救呢?佛知道这前因后果,一定要受这个果报;目犍连就不知道这种因果,因为他是阿罗汉,阿罗汉只能观八万大劫以内的因果,超过八万大劫就不知道了。

  因为不知道,所以他说:“啊!这是我师父的种族,都要给这国王杀了!我要显神通来救释种!”目犍连有神通,他的神通第一,于是念了咒,把五百的释种都装到钵里,就送到天上去,心想你琉璃大王没有办法杀了!等到目犍连把救出来这五百个释种拿回来,怎么样呢?虽然救了,但在他钵里都变成脓血了,已经都没有生命了。

  目犍连尊者就问佛说:“凭我这种神通的力量,怎么救不了这五百释种呢?”佛就告诉他说:“这个因果是不能避免的。如果能避免、能救得了,我早就救了!怎么又要等你来救呢?”因果难逃!在过去生中造恶业,今生业报循环来到了,一定要受果报的。

  讲到这个地方,我又想起来一个公案;这也是一个因果的公案。在中国唐朝有一位悟达国师;皇帝拜他做师父,赐给他一个沉水香木的宝座,他就生了一种骄傲心。他坐到这个沉香宝座上,觉得很神气:“你看!我这多光荣!皇帝亲身赐给我这样的宝座。喔!大约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而外,没有第二者有这种的光荣、有这种的修持!”认为自己有修行、有德行了,所以皇帝才赐宝座给他。他这个骄傲心一生出来,冤孽就都找上来了,所谓“一念骄心起,八万冤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