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如何扭转生命的巨轮?

发布时间:2021-12-01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生命如何延续?凭借什么延续?是什么决定了生命的走向?

  决定生命走向的就是我们的心,这个心在过去为自己抛射了多少妄想,在随后的生命里就要承受这个妄想带来的痛苦烦恼

  我们说如来是诸业圆满,身口意三业圆满这是啥意思?就是说过的话全都兑现完毕,设想过的事情全部都落实完全,佛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所以过去叨咕叨咕的说N遍了,《维摩诘经》中提到的:菩萨病是愿力病,而众生病是业力病,没有真实众生,只有有疾病的菩萨。至于是业力还是愿力,本质上没多大不同,都是过去说过的话没落实,不管是吹牛没落实,还是承诺去做的没落实,没有本质区别。

  因为在彼时候设想个什么,没有及时实施,这个设想成了后续生死牵引,来世条件成熟就要使命必达去完成,这个事情不管好坏都是牵引生死的。菩萨因为要救度众生,众生还没救度完满自己当时的愿,菩萨还不能入涅槃回归自性;众生有乱七八糟的想法没落实,这些想法就是后续生死的导火索。所以从菩萨的愿和众生的业来说,都是牵引生死的,只是菩萨得大自在,自由程度很高,而众生几乎没有自由程度。

  生命的走向就是由这些早些的妄想做为根本,在累生里积累形成的习气做添加,遇到了当下的人事物,你自然会做出对应的反应。

  就如喜好矿泉水的人口渴了,不会选择其他饮料,习气就是这样的,你遇到了什么就会第一时间,在你思维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做出了基础的选择,并带动我们的身体,已经做出了对应的反应了。所以这些习气就是我们命运的勾划者,第一笔画的是我们早些的那个投入生死的妄想心,而随后习气添加进来,每每描刻,让整个生命历程沉重不堪。

  生命历程越沉重,生命轨迹就越难扭转,生命走向就越固定。

  越执著的人、越贪恋的人、越不懂得改变放下,他的生死就越宿命,就越容易被人一眼看穿。一眼看穿一个人这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古时候就有一类人叫做相师,那个时候想谋取高级别的位置没有相师的评语是不能得进的。比如曹操的案例就最为著名,相师给他定性的两句话:盛世之良臣,乱世之枭雄。果然他后半辈子身处乱世,成就一代枭雄。比如在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有个将军到了一个地方,当地乡绅请客吃饭,一切谈得都很好,吃完出门,小孩放鞭炮他吓了一大跳。后来乡绅们就说,这个人不能成气侯,心量太小,果然没几个月就在战乱中被打死了。

  这一眼看到的不是命运的全部,而是能影响命运的关键,对曹操而言,被相师看到的是他的傲气和诘慧;对这个将军而言,被乡绅看到的是他的狭小和残暴。面对我们周遭的一切人的时候,每个人的生命走向,其实都是由这些零零碎碎的零件拼接成的,看得到越多的这些零件,也就越多的能知道整体架构是什么样的。

  如果我们的习气自己做不得主,一分也改不得,这个命数也确实扭转不了半分半毫的。

  学佛了,我们知道要对治贪嗔痴。贪嗔痴是什么?说来都是习气罢了,就是习惯,这种习惯不只是身体习惯,更多是神识上的习惯,俗话说惯出毛病了就是这个意思。于是傲慢是习气、疑惑是习气、懒惰是习气、散漫也是习气。我们学佛了能扭转一分,你的命就可转一分;你能扭转一百八十分,你的命就有了巨大的转变,你生命走向就会出现重大调整;如果分毫不改,那真的是宿命如铁桶一般坚固了。

  我们学佛是佛陀给我们列出了方法,我们在其中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落实下去,从而慢慢的置换、慢慢的替代、慢慢的把杂乱的替换出去、把不好的习气用学佛的清净置换掉,用学佛的种种方法与习气、痛苦、烦恼对调,调得过来你实现了转命,调不过来就是还需要加油。

  有一种人是不肯转,还有一种人是不会转。

  不会转起码也是有心了,就像不会学习的人很努力效果也不大好,起码比不努力的强。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反复强调心态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为什么去做,为什么必须去做,为什么必须如此做?这些都不清晰,你做这个事情的动力就很难调动起来,效果不容易出。这也是为什么推荐大家读《地藏经》的原因:我们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随后会经历什么事情?其中的运转法则是什么?这些《地藏经》都有答案,这些读得明白了,真的清晰了,往生极乐的愿力是钢钢的,就算是一万个人轮流给你泼冷水,你也不会退缩、丢失往生极乐的心念,这个愿心是坚固的,真有这样的愿心,百分百往生极乐世界

  反观从庐山初祖慧远公共一百二十三人同生极乐后,净土法门大兴其道,可是这个往生的效果真不理想,差在哪里?错在哪里?就是大众的愿心没有得到真正的激发和巩固。这就像秧苗临当抽穗却遇久旱,颗粒无收乃至绝收就很正常,仅有的几个略成熟,那也是少之又少凤毛麟角。

  这就是净土法门起得来与否的关键所在。这也是每个学佛人,你我能不能真正实现“这一生是最后一生,此生舍报就往生极乐,花开见佛”,能不能实现往生极乐的重要关口,这个问题先落实了,再谈什么九品往生、三根普被就对了。这个问题落实了再说佛号功德无量、佛陀愿力殊胜就对了。如果这个基础问题解决不了,看看古来学佛半生的人多如牛毛,往生者少之又少。

  佛教在中国曾经有一个“家家观世音,个个阿弥陀”的恢宏时代,就算是那样的时代,往生者依然和学佛人不成比例,各位当三思的。如果这个比例只是万分之一、二,或者千分之一、二,你想谁来当你的那个分母呢?谁都想当那个分子,拼和阿弥陀佛关系好吗?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