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从哪里来?从贪中来。
比如喜欢一个事情,或者对某些事情有个喜好标准,达到这个标准了就很欢喜,达不到标准就烦恼了;烦恼不能遏制就形成了嗔恨,嗔再不能遏制就形成了杀心。比如某人在外地吃到了非常不正宗的家乡菜,就会觉得很郁闷,不愉快,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早早就有了一个家乡菜就应该是这样味道的刚性标准,这个标准往往用来衡量其他,达到了是正常的,没达到就不舒服了。
贪又怎么来的?贪是从求中来。这个求有最基础的生存需求,最低的保障,也有超越生存需求更高的要求。佛教说有求皆苦,但凡有了求就有了对应的苦,于是我们学佛也有了对应的苦。
学佛的苦是什么呢?比如我们念佛,就觉得要和佛相应,念经就觉得应该契合经文、要如何如理如法的读诵;比如放生了,就要想怎么放才如法,这就让人很烦恼了。我学佛了,怎么吃素啊?家里外面朋友都不吃素,我好像是怪人一个,是不是苦恼?我读经,我要消业,我要端正其心,我要焚香洗手,累不累啊?这是诚敬的形式,有,当然没错。如过去一个同修说某某时间段不能读经,问我是否这样?我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你能确定什么时候死吗?如果不能确定自己什么时候死,死的时候刚好遇到不能读经的时间,自己可怎么办?
所以学佛啊,哪有时间限制呢?哪里有条件限制?如果你认为时间有限制,这个时间不能这样,那个时间不能那样,那么刚好这个时间无常来了,你可怎么办呢?因为不能念佛,不能念经,不能念咒,不能求佛哀佑,这生死就没指望了。
爱在求前,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不需要那个,你为什么会求拥有,求得到呢?所以这一求,就暴露出咱们的缺陷了,就是在这个方面缺乏或者有巨大的需要。有了爱就有了索取的心念行为,就有了能满足和没满足的多种可能;满足了,自然心满意足;没满足,自然不愉快了,所以人的痛苦从哪里来啊?从追求错误中来。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没满足的事情也类似十有八九,如果不懂得调和自己的身心,深陷在这种十有八九无法满足的痛苦里,这生活的质量可就堪忧了。
不懂得找真正原因,忙活起来就很奇怪了,这事没顺,怪卧室的门朝向厕所了,怪自己住的楼层不是幸运数字了,乃至怪祖坟不好,还有的怪爹妈生自己的时辰不对,这种人说他什么好呢?
一个事情的原因总体来说就二个部分,一是因的部分,二是缘的部分。因的部分有过去的远因,有现在的近因,往往我们没有能力去观察过去的远因,多会把注意力放在近期的因上,这也没什么不对,但是起码不完整。无量劫前的因是因,也拥有生发、成长、形成结果的可能,和近期的因是等同的。我们无法观察远因,所以佛陀教给我们一个最简便的方法:你现在承受的事情这是结果,也是因,是过去事情的结果,所以可以通过当下承受的事情来反推之前的因是什么。方向调整一下,向后推演,我现在承受的事情是结果,但是也是未来结果的前因,所以如果想知道未来自己会承受什么,看一看现在做的是什么就一目了然了。欲知过去因,今生受的是;欲知未来果,今生做的是。
缘就复杂点,一个植物的种子萌发需要很多条件,空气、水分、温度、土壤、阳光这些都是外部的缘。任何一个部分的调整或缺都可能直接影响种子能不能发芽,能不能长大。这都是外部条件,所以当一个事情发生了必然有发生的主要因素,就是主因,也要有助缘,就是外缘。事情出现了,肯定是缘分促成了这个结果,所以当我们承受了痛苦烦恼必定是我们造作了烦恼痛苦的业缘了,这个缘帮助远因近因成熟。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自己受了痛苦烦恼了,要第一个先来忏悔自己的过错,忏悔自己造作了类似的业缘,忏悔自己带给他人类似的伤害烦恼。远因如何咱们不讨论,近因如何也不探讨,如果没有合适的缘分,种子不会发芽形成结果;已经形成结果了,肯定是众多的外缘和合下促成的结果,这外缘哪里来的?都是自己行做招感的。远的不提,是非善恶不提,仅从促成结果的缘分处下手,就可以发现自己的问题,要不要认错?要不要承认?要不要改啊?改这是修行。
肯定是我们有错在前,才招感如此果报的,这事顺逆形成了,你不忍着受着,和谁讲道理?谁和你讲道理?你伤害我了,我就来伤害你,你和我讲什么道理?你不忍着能行吗?这个时候想发火,一发火就上当了。这事本来到此一忍结束,你一发火,新的近因成熟,新的恶缘也做实了,结果早晚还会形成。
所以有的时候修行很苦,很难,很郁闷,明明是自己受伤害了,为什么我还先道歉呢?我不道歉,我不承认错误,我是受害者,我是弱势群体,我应该受到保护,我应该受到关注,我应该被观照!各位,咱们不是国王,不是公主,这公主病得治,药不能停。
有的时候修改自己的错误,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因为这种习气已经深入很久,扎根很深,想一下拔出是很辛苦的,所以常常发现,就要常常拔,一拔就连心带肺的,痛苦的很,这个感受可能每个修行人都要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