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为何因果不空?

发布时间:2021-12-01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是万法之一,岂能不空?因变为果,因即空了;果变为因,果也空了。因果不空是什么不空?因果是宇宙人生现象的定律,定律作为理体本身是空的,不空是定律的作用不空。佛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是刹那九百生灭业因果报的相续相。这句话包括了两个意思:一是转变,因会转变为果,果亦会转变为因,因果转变不空,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二是相续,因变成果,果又变成因,因果相续,循环不已,因果相续不断故不空。如种瓜得瓜,种子变为瓜,瓜又生种,种又变瓜,因因果果,无穷无尽。因果不空是从相上说的,相会转变与相续,故相会变不会灭,用现代科学语言,就是物质不灭。所以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佛说因果道理,彻底圆满,极其精微,广大圆妙,世世间概莫能外。世尊到世间示现成佛,还要受三个月的“马麦之报”。这件事情的原委是,世尊在凡夫修行时,有佛出世。佛与僧徒接受国王的供养。完后带了一份饭食回去给一位生病的僧人。世尊和徒众闻到饭食的香味,心生嫉妒,出口骂人:“这帮秃驴,不配吃这么好的饭食,有马麦吃就不错了”。到了世尊在世间示现成佛,他和僧徒有一次接受国王供养,正好国王有事情把供养之事忘了,又恰好那时遇上饥荒,托钵也托不到食物。刚好碰到一个好心的马夫,分给他们一半的马麦。故此有三个月马麦之难(参见《佛说兴起行经》)。就因为造了一个口业,到成佛了,还要受三个月马麦之报。可见因果可畏。世人对因果之理不明,所以造种种罪业。佛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就内含着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之义。心是真心本性,真心本性为空,故所现之相也空,故说万法皆空。识是阿赖耶识,八地菩萨才能舍去阿赖耶识之名。但八地到十地还有异熟识,即还有果报。只有到了究竟佛果,才是无垢识,即真心本性,果报才没有了。阿赖耶识不断除,业识种子就存在,缘熟就现果报。故说“唯识所变”。法界之相从何而来?就是因缘在支配它、在主宰它。十法界是果,众生所造之业是因。刹那九百生灭之幻相是众生无明不觉的妄想所变现的。果报所现的相虽空,但因果这个事理不空。只要有妄想分别执着,就决定要受苦报。只有从相上见到性了,才能于善报恶报之中没有苦受。因为心地清净,不为外境所转,故没有苦受。所以佛教导我们要无住生心,无住就是不执着,不执着就是离一切分别执着之妄想,没有妄想就不造业,何报之有?无住为什么又要生心?因为生善心善业得善果,生恶心造恶业遭恶报,生清净心净业善恶之报就都离了。世间宗教家讲世界是造物主所主宰,佛法则告诉我们世界并没有什么造物主,主宰世界的是众生自己,是众生自己的念头在主宰。善念生善的境界,恶念就生恶的境界。十法界依正庄严都从心想生。迷惑者,以恶因恶果,以有漏之因招有漏之果,妄想分别执着不除,所造之因再善也是有漏。即使在佛门所修之善因也还是有漏,故其果报必是有漏的福报,有限度的福报。古时梁武帝尊崇佛教,以国家之财修了四百八十多座道场,供养出家人几十万,自以为是自古以来功德最大之人,但当他问达摩大师自己的功德大不大时,达摩大师却说他并无功德(参见《六祖坛经》)。为什么?是因为他是以有漏之因招有漏之果,所得只是世间有限的福德,并非功德,不能出三界。故开悟之人,于一切境缘之中不分别不执着,离相离念修一切善法,以离念之因获无念之果,无念之果就是无智无得,那是究竟圆满的佛果。这是真正开佛知见,以殊胜之因结殊胜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