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法师:因果律,因缘法

发布时间:2021-12-01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接着看这分经文最后一句:“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佛告诉须菩提,“一合相”不可说,这是什么意思?因缘法不可说,因缘和合不可说。常常有人这样问:“师父!你看那人病得那么重,是不是前辈子造恶业?”是啊!他是前辈子造恶业,但前辈子造恶业,只是诸多因缘中的一个因而已。此时,除了因为这些“因”聚集外,还得加上“缘”才会现前,而且缘力必须足够,才有可能成就这个果,否则也不会成就。所以他“病”,要如何能说得清楚?你也只能很笼统地说是“前因后果”,因缘成熟,业障即至。只能这样说,至于什么因、什么缘,就不得而知了。

  譬如有个人身体很弱,得个感冒就死了。看起来似乎很简单,病是因,感冒是缘,事实上因缘不是这样看的。他为何感冒?天气这么好,怎么会感冒呢?“不小心”那么不小心才是缘,感冒不是,感冒只是一个“相”。问题是他身体本来就很弱,为何感冒那么多次都不死,偏偏这次会死?你就说不出个所以然了。因为Timing到了,时间到了。

  真正的因,并非感冒,只是“时间到了”,所以非死不可,感冒只是个藉口,不要怪到感冒头上去。感冒何罪?那么多人感冒,怎么都不死,为何只有他会死啊?你说:“就在这时候一个不小心……所以死了。”因此,感冒不过是众多缘当中的一个罢了,不能把所有罪都怪到它头上。你可能还会辩驳:“不止喔!不是这样,他因为身体很弱很弱,弱到这个时候,于是就一命呜呼了。”一谈开,理由更多了,但这些都只能称为“理由”,种种理由都只是因因缘缘当中的一部分而已,知道吗?

  最重要的是,他的业报到这里为止,不必再受业了,所以死了。假如他业报不止于此,再活五年,还得继续受五年的苦,对不对?若作如是想,你反而会说:“还是死的好。”人家就骂了:“夭寿喔,怎么可以这样说!”所以看世间法,一合相不可说不可说。所有谈这些因因果果的,通常都当作教材、教育。有没有听人家说过:“坐时不要靠在大殿的墙壁上,靠墙壁福报会消失。”(你看!我一说就有人身体开始移动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修福报修得半死,哪能让福报就此消失呢?你听说靠墙壁是因,福报消失是果,福报怎能让它消失?所以就不敢倚壁而坐啦!

  这不是因果律,只是教育的手段。为何有此一说?因为常常有人坐没坐相,老喜欢两条腿往前伸,很难看,在佛面前不要坐成那个样子嘛!我们又不好意思明讲,所以就说:“席地而坐,两条腿向前伸的人下辈子会没有脚。”这一来,大家一下子就都把脚缩回去了。然而这不是因果,而是教育。既不是因果律,也不是因缘法,是教育的手段。

  古代的教育制度和理论不如今天如此发达,只是一个方便让人做善事、好修养,所以便产生这些说法。现在大家学佛以后这些都会背,但这些通通属因果教材。因果教材并非真理,也不是因果律,是杜撰的、编造的。它都在劝人为善,但与佛教无关。

  古代社会有很多刁蛮的人不受教,譬如唐代宗的小女儿嫁给郭子仪的小儿子当太太,郭子仪当时被尊称为老令公。这个小公主调皮捣蛋,验马爷便遭殃了。附马爷有时难免被惹火,一巴掌就打过去了,公主一气之下跑回娘家。老令公想,这公主一回去,万一说了不好听的话,惹火皇帝,可怎么办?于是郭子仪把附马爷绑起来,送上了金銮殿,“皇上,对不起,我养子不教,该杀。公主是金枝玉叶喔!怎么可以打她?”皇帝赶紧步下龙座,回答道:“两小无猜,他们家务事,国法不办,你家法去办就好。”

  郭子仪心想:“这下可麻烦了!皇帝老儿虽然口说家事家法办,心里可能气得七荤八素啊!弄不好的话,全家恐怕都不保咧!”皇帝即使英明,但冒渎犯上的风险总是不小,那就不得不想个法子来教化这个刁蛮的小公主,于是郭子仪大兴土木盖起了十阎罗殿,盖好之后又不开放。小公主心里头纳闷儿,就问公公:“那里面是什么呀?”

  “不好说。”郭子仪故意卖关子。

  “不好说?那我要自己去看喔!”公主任性道。

  “唉呀!说不得,只好带你进去看好了。”郭子仪答应了,于是就带小公主进去。

  郭子仪指着那些人偶肖像道:“你看!不孝的媳妇就是这样……那边那个跟先生吵架的太太就是这般下场……不孝顺婆婆的媳妇就那样……”公主一看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从此以后变乖了,早上还会起来煮稀饭。

  真的这样吗?它是很好的教材嘛!尤其那种刁蛮、谁都管不了的公主:“我爸爸是皇帝,你敢怎么样!”你就输她了,她福报那么大,又不懂得反省,好吧!只得找阎罗王来治她了。那只是一种教材,对广大的社会群众具有启示作用,但不是真理呀!若混为一谈,以为都是佛教说的,那佛祖实在有够冤枉。这些并非都跟佛教毫无关系,毕竟很多都是援引佛教的故事,可是其“作用”其实都用在社会教育上,也就是普遍劝人为善。

  因果教材皆在于劝人为善,从劝人为善当中端正人格、心性,使其恢复健康。在人格、心性都很健全的前提下,方可进一步谈论修行,所以那是属于前行的部分,并非主体。大家要懂得这个意义呀!假如通通当成佛教如是说,那就错了。那些仅属社会教育,是有为法的一部分,这要弄清楚呀!

  因缘组合的部分是不可说的,而“因缘法则”则不可思议。佛法讲“因缘法”,并非只是因因果果就结束,事实上这些因因缘缘是不可说的。“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凡夫只看到“相”,而不能看到“非相”,所以称贪着其事。“其事”二字,即贪着那个“事相”。因为贪着事相,所以都当成真的。你留意看看,“人”是“事相”,“事相”是一“合相”,怎么合成这个“人”呢?那就不可说啦!

  其实也非完全不可说,只是说来说去,愈说你愈不懂。因果、因缘法乍听之下很容易懂,事实上没那么容易。我们简单举个例子,在座各位,姑且不论长相,就衣服而言,每个人所穿尽皆不同。为什么会有差异呢?因为各人因缘都不同啊!两个人也许可能买相同的衣服,但可能你这次穿来,而他刚好没穿来。这就是因缘,这次你穿来,是显的,他有,是隐的;下次他穿来时,他是显的,你则又隐了。怎么去谈这个因缘呢?

  因缘法里有所谓“秘密隐显具成门”、“一多相即”、“同时俱存”、“因陀罗网境界门”,华严的十玄门即涵摄在内。般若经典无法广及那么多,所以说这是不可说的。就华严的立场而言,虽然比较容易说明,但要讲得很清楚也不容易啊!“事相”就摆在那儿,但要具足并不容易。

  各位,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是很难去谈这件事的,有些人我很希望他出家,可是他就会推托,说有种种因缘之故不能出家,事实上他出家后会比在家好上一千倍,然而他就是不愿意出家,不但不愿意,还以种种理由来障碍出家,这就麻烦了。另外有些人是不该出家,却硬是一心一意想要出家,他不出家还可以吃牛肉面,一出家后天天想着牛肉面,那更麻烦了。这种情况就是不懂因因缘缘之间的关系。

  如同之前所说的,必须先了解本心,然后透过训练,才能了解别人的心。我们如何看这些诸缘和合呢?譬如同样一句:“师父,我可不可以出家?”自己发心问与听过我讲以后再来问,二者的因缘就完全不同了,你知道吗?有些人会觉得:“为什么?他就那么优待,我就那么糟糕?”不!是因缘不同。这就是我们自己本身要能够肯定,但有多少人能自我肯定呢?有些人是我们一提,他就来了,但那是从知识上得来的,而非“相应”而来;从相应中来的是很殊胜、真实的,和由事相上、知识中来的不一样啊!

  有些人是这么想:“那个师父说,来听他一堂课,他就保证度我到成佛,若是如此,再苦也要去听他一堂课。”有的甚至想:“师父说看电视也可以,那我就看一堂课好了。”结果,他也不管看懂或看不懂,反正看过一节了,就要师父保证度他到成佛了。没错!尚未听到这些话之前,就很忠心在听的人,是属于第一阶段的,那种人我会度到成佛,没错。若是听到这番话才来听经的,则属第二阶段,这些人要达到究竟成佛道,中间得受多少苦难,我就不知道了。

  你听说买爱国奖券会中奖,便去买一张,结果怎么没中奖?你得记住,没有人跟你保证说每一张都会中奖。我告诉你买爱国奖券会中奖,但可没保证每一张都会中奖。你总共只买一张,然后觉得:“奇怪!怎么都没中奖?这师父好像说话不算话。”关键就在这里——你是投机取巧的心?还是真诚之心?这两者间差异有多大,因缘的不同也在此,然而你看得到吗?

  有人会抗议:“你本来就那么说的啊!”我当然是这样说过,问题是你有没有真诚之心?抑或只是抱着投机取巧的心态?倘若你想:“师父既然这么说,那我决定跟到底了。”这就不同了!决定跟到底的心与投机取巧听一节课的心,是截然不同的。还有一种情况,他不小心在电视上看到师父讲经,觉得师父讲得不错,于是“加减听”,听过了,第二天找不到,因为他忘了是哪一台播出的,后来就没机会再看了。像这种情况,那是他有很好的因缘。有的是一面吃自助餐一面看到的,看完回去也不知道是哪一台,当然找不到了,这种因缘就不一样。以世间法而言,此谓之“碰巧”,但他跟这个法有很深很强的因缘在,明白吗?

  另有一种因缘,有些人好几年前在电视上就看过了,但是看不懂,觉得奇怪,佛法怎么这样讲?因为听不懂,之后一看到是海云讲的就关掉,直到有一天他又不小心看到,那时突然觉得:“嗯?这讲得很不错呀!他是谁呀?”其实和他五年前所见的是同一人。为何前后感受如此不同?因为五年前因缘尚未成熟,五年后才成熟呀!所以不要紧,因缘不成熟就不要听,因缘成熟再来嘛,“葡萄成熟时,我还会再回来!”因缘成熟再来就好,因缘不成熟则不要勉强。

  因缘不成熟,硬要你来这里坐着听,也是难过呀!你心里老是想:“这个师父一直讲这个,怎么不讲点好笑的。”听说有一次某法师讲经,他正在谈行法时,有位老菩萨说道:“师父呀!怎么不讲个笑话让我们笑一笑。”把那法师气得半死:“我在谈修行,你要怎么笑?”真正触及重要的部分,若不相应的话,就会产生此种现象,原来他是为了听笑话而来的。所以我们要懂得因缘法的相应实在是不可说,这里面甚深微妙,甚深微妙啊!

  佛陀说的公案好比说故事,看了觉得很轻松,也很精彩,你所看到的文字记载,那叫“相”,一合相,只看到那部分,叫做“浅略释”,若要往里看到“非相”,就得深入第四层才看得到。第二层称为“秘密释”,也就是就文字上来解释其法理意义,那个还没有办法看到皮。第三层就是透过佛法的思维模式,把那个一合相转变成理论,然后透过修行证入才能了解的,那叫做“密中密”,此透过修行即可了解。若修行的工夫更深一层,进入“实相境界”,就叫“深密释”,很深的秘密。这便是一般所谓的粗、细、微、妙四个阶段。到了第四层,你才能够体会佛所说的“非相”,而和合假相这部分,则属第五个阶段,那叫“不可说”。

  一般而言,浅略释,是属于粗的部分;细的部分,称秘密释;微,称密中密;妙,则为第四个,叫深密释;然后,第五个是不可说,分成以上五个阶段。我们必须了解,这个“非相”或者“一合相”不可说,必须历经第四个阶段以后。各位想想看,“脑筋”能钻到第二个阶段已经很不错了,若要进到第三、第四个阶段,那就得透过实际修行,非常仔细、深入地修行才有可能。刚刚为各位举的例子,“能、所之间如何”的那个问题就是一个重点,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