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往生论注》2016第二讲(4-5)

发布时间:2022-01-06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往生论注》2016第二讲(4)

  请看下面,【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 第三种功德成就,属于“性功德成就”。这个“性”是指法性或者叫种性,这个是表达着极乐世界的建立,缘起是从什么地方缘起的。这里是非常形而上的讨论,这种性就是表明诸法的体性,由这个法性缘起的极乐世界。“正道”就是指无上正等大道。由这个正道生起的大慈悲心,所生起的极乐世界,这个大慈悲心就是世间的善根。

  阿弥陀佛因地为什么要生起这样的性功德成就呢?是他在因地当中考察他方世界的国土,尤其是秽土。我们三界是怎么来的?比如欲界是由于我们有爱欲,饮食男女的欲望,就从我们的杂染的阿赖耶识里面显现就欲界,所以生在欲界就说明我们有这个爱欲,而且欲望很重,爱不重不生娑婆。在三界里面有些众生“攀”,攀就是很好乐禅定,这就修四禅,他修四禅成功他就能够生到色界。那有的众生对这个四禅的境界也都厌舍,连形色都没有他就生到无色界。所以三界都是跟众生的业识的心相应的,所以我们的缘起的这个世界,是我们业识的心所生起的、缘起的。总之这三界都是有漏、有烦恼的,是邪道所生,就是违悖法性所生起的世界。有漏,邪道就是无明,无明就是大的梦。在无明大梦当中“长寝”,就永远在那里酣睡,一个梦接一个梦,一个梦套一个梦,而且在梦中做得津津有味,在梦中越来越执著,在梦中越来越觉得真实,在梦中造业就越来越厉害,就从来不知道怎么从梦中出来,没有厌舍之想。

  所以法藏菩萨就对这类众生生起大悲心,怎么救三界的众生?首先我所建立的这个刹土的体性,本质上要跟三界有不同。所以发愿,我成佛的时候,这个清净的刹土,是由我“无上正见道”所生起来的,无上正见道就是法性,就是一阵法界。就是中道了义,真空妙有的状态。所以我们说极乐世界是怎么来的?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证到了诸法的实相,在这实相当中他建立了正见,由这个正见以他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发了四十八大愿,由这个愿来引导他无央数劫的六度万行的积功累德的菩萨大行,最后大愿圆满净土称性而出。从法性里面出来的,是一起一切起的。七宝宫殿已经构图好了,等成就了之后一下起来了。不是要搞基建、要施工,要多少时间的,没有时间。这个宝树一起就是那么高的,不需要一寸一寸长高的。这样的特质、相状,是远远超出三界的这种相状。

  进一步来谈这个性,从四个界面加以深入地探讨,这性功德的性是指什么?第一是指“本义”,本就是根本、本源、心地。就是极乐世界的净土,是随顺本源真如法性的。真如实相是一切法的本源,一切法都是从真如自性性海里面生出来的。所以阿弥陀佛证到了这个法性,不违悖这个法本,来由这个性具的法性生起了一个修德,六度万行修德能称性出来的,这就是本具的法性的种子生起来的,这一点在《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义”就表达。这里昙鸾大师看到是晋译《华严经》,是三十三卷《宝王如来性起品》,在八十卷《华严经》里面是《如来出现品》,就是如来是怎么出现的,是从真如法性出来的,所以他就有种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以及种种由大慈悲心里面,生起来的度众生的妙用。这个是很重要的,极乐世界是这样性起出来的。

  第二个意思是表达“积习成性”,“积习”就是法藏菩萨发了大愿之后,他这个大愿也是称性发出来的,随顺法性发的四十八大愿,发了四十八大愿之后,不能只发愿不去做啊,要由愿导行,导行就是修菩萨的诸多的波罗蜜,一般讲六波罗蜜,《华严经》讲十波罗蜜,乃至开出无量的波罗蜜,这就是“集诸波罗蜜”。这就福德智慧都要双修。积习所成,就是这个新熏的种子,是用般若智慧引导的菩萨大行,熏习的新生的种子。一般来说,新熏种子,就是指实报庄严土和方便有余土。如果从体性上,本身的法性就是常寂光土。

  第三层意思,就是这个性是圣种性的意思,圣种性在菩萨的阶位当中,十地菩萨才能称为圣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属于三贤,三贤十圣。用这个来说明法藏菩萨在因地当中,他是以大国王的身分出家的,心量广大、福德深厚,他又是听世自在王佛讲经说法大彻大悟的,当下是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正因为发了菩提心,他才能够舍家弃欲、行作沙门。行作沙门就在世自在王如来座下作弟子,一出家发大愿,就要建构超胜十方的净土,这个时候他已经是悟证无生法忍了。法藏菩萨发四十八大愿的时候,就已经是登地以上的菩萨了,这叫圣种性。就在这个圣种性这个实相,不生不灭的法性的这种状态当中,称性发了四十八大愿,这个愿是真实的。

  我们众生发的都是心意识里面的,心意识里面本身是无常的、是变化的,心血来潮发了一个很大的愿,结果做不到又说怎么怎么退愿,退愿有时候又发愿,众生都是这个样子。就好像一个闭关的在我们这儿发了大愿,这次闭关要度我多生多劫的冤家对头、孤魂野鬼,你们都来吧!等到第一天这些都来了,这受不了了,问监香师“我能不能退愿?”那就退吧,你没有这个力量啊。法藏菩萨发的四十八大愿,他是真实心里面出来的,由这个真实的愿生起真实的行,所生起的这个法性土。由于这个大慈悲心本身的核心,就是给与众生得安乐,又是契证实相、精进持戒、修福德智慧出来的,它的特点就清净。所以这个土是清净土又叫净土,是法性土,是无衰无变的、是不生不灭的、是永恒常在的。这个清净土是法藏菩萨因地发愿,修行证得的,所以现在从他清净庄严的果上的土来说,追溯他的因,从果上来说因,所以也可以称为性,性就是他的圣种性发出来的。

  第四个意思就是性是必然义、不改义。这个都有着对真如法性的那种本质内涵的把握。什么叫必然?必然义。极乐世界就好像大海,海水有个特点,平等一味,它有咸味海水的性是一味的。陆地上有诸多的江河水泊,这些水各有各的味道,有它的差别性。但这些所有的江河湖泊的水流入了大海,就泯灭了它的差别性,就跟大海同一味道,等同一味。所有的河流的水到了大海,必定跟大海同一个味道,这就是它的必然义。海味,大海的水味,不会由于这些江河湖泊的味道过来,来改变自己的味,这很重要。比如说我们这些凡夫去,还有阿赖耶识恶业种子、还有烦恼,如果我们都把烦恼都带到极乐世界去,还在那里杀盗淫妄酒都干的话,那极乐世界有什么味道?谁也不愿意去,到那里他都是菩萨了,九法界众生去了都是阿鞞跋致。什么样的众生都是阿鞞跋致?这就是必然义。必然义也包括你必定成佛。

  不改义,不会由于众生的种种的烦恼、根性的差别性,来改变极乐世界的平等一相一味的本质义。因为极乐世界的佛的愿力的力量太大,它只能改变众生,不可能被众生的烦恼所改变,所以我们都也可以放心了。我们能往生,结果看到江洋大盗也往生了,心里就犯嘀咕了,这种人也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去,那我怎么办?没有关系,到极乐世界这个江洋大盗也是阿鞞跋致。对于这个不改义,用一个比喻来表达。我们众生的身体它的体性是不干净的,首先从种子不净、生处不净、饮食不净,三十六种不净之物。我们自己不干净、不清净,还没有自知之明,还认为自己清净。由于我们的身体本身不清净,一切清净的东西进了身体都被改变了。

  比如精美的饮食、好的茶水,这些很清净的、颜色很好的、很香的、很美味的饮食,到了我们众生身体里都变成不清净了。不清净,变成屎、变成尿,大便出来就很臭。为什么变成很臭很骚的东西?是由于我们身体不清净。每天早上起来看看这个口很苦啊,这个口不干净啊,不刷点牙都没有办法,呼出的气都是臭的。很多女同胞喜欢打扮花枝招展,就是鲜花到了身上,马上也都搞得不清净、马上枯萎了,所以说身体就太不净了。正因为不净也知道自己污秽,所以就天天洒香水,香水也盖不住。所以由人的身体的不清净,所有好的东西进入身体都变成不清净。

  正面来阐明西方极乐世界的往生者,他的那种身心有一个彻底地改变,就在莲花里面转凡成圣。他就破除了我执、他就离开了身见、他一切烦恼的习气虽然究竟没有断,但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让他不能起现行了,所以他的形色是清净的,像佛那样紫磨真金色,他的心是清净的,再也没有我执、法执,和饮食男女的那种不清净的心。这些往生者由于有阿弥陀佛愿力加持,让他得到相近的、相似的、清净的身心,最终毕竟能得清净平等的无为法身。

  究竟就是他最终能够像阿弥陀佛那样,得到究竟的清净。究竟清净就是无明、烦恼、习气、全都没有了;平等就是他已经证到了大平等心了,他已经是能够现量亲证到那个大涅槃的无为法身了。这就是极乐世界的这种性功德成就的结果。就极乐世界的特点清净,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清净。如果到一个秽土去,大家都不清净你也就不清净。在一个团队当中,大家天天都在喝酒吃狗肉,你不喝酒吃肉行吗?你就被隔离开了。所以为什么善人住的地方,在那里就跟善知识在一起你也变善了;跟恶知识天天待在一起你也同流合污了。极乐世界的清净的特点,令一切往生者得到究竟清净平等的无为法身。这就是必然义、不改义的特点。

  《往生论注》2016第二讲(5)

  “正道大慈悲 出世善根生” 进一步来说这个正道是指什么?就是平等大道。这个平等从哪儿来?平等一相。有一相才平等,无差别。一相从哪儿来?是从无相里面来。无相就是空,是要证到空性才有大平等心的,没有证到空性的人绝对是分别心。这种大平等就是大道,平等就是大乘的这种特点,大乘平等道也就可以称之为正道,平等是一切法的实相,换一个概念,空就是诸法的实相。证到这个空性,能由这个无相升华出一相,一相升华出一个平等,是由于诸法的平等,所以发的菩提心也平等。由于发的心平等,所以证到的这个道也平等。

  哪怕是三乘的行人到极乐世界去,最终也是证到摩诃衍的大道。不是再用羊车、鹿车、牛车来度众生,乃是以大白牛车来度众生的。所以让他得到的这种道、证到的道,就是会三乘归一乘的道平等,所以大慈悲心也是平等,这里就直接点出大慈悲心是佛道的正因。大慈悲心是菩提心的核心内容,菩萨是由于不忍众生的痛苦,来发心圆成佛道救度众生的。大慈悲心就是推动菩提心的一个动力,菩提心是成就佛道的种子,所以在大乘佛法当中,是由于有苦难的众生,才有菩萨,才有佛果,没有众生就没有佛。于是一个菩萨成佛首先要报众生的恩,都来自于大慈悲心。

  慈悲从所证的浅深来看有三种慈悲,也就有时候叫三种系缘。慈悲有三缘,这也出自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谈一个菩萨跟声闻缘觉的差别,区别就是声闻缘觉能够证到空性就会取证,菩萨他是看到堕到三恶道里面的众生,他不忍众生苦,由于慈悲心他不取证涅槃来度众生,这种心态就能够让他得到佛的种种的功德。所以菩萨要修行八法,八法当中第一法就是谈慈悲心的问题。

  慈悲有三种缘,第一种是众生缘。众生缘就是观一切众生就好像自己的子女,犹如赤子。看到子女受苦要拔他的痛苦,要给与他的快乐。所以这种众生缘慈、慈悲,凡夫也会有这个,三乘的行人最初的慈悲心也属于这个范围,但他属于小悲。因为他是凡夫虽然有点慈悲心,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能够拔众生的苦呢?能够与众生的乐呢?可能他还没有这种能力,属于小悲的范围。

  法缘慈悲属于中悲,是指证悟诸法无我的真理所起的慈悲,这个就属于证果阿罗汉,以及初住以上的菩萨的慈悲属于中悲。

  第三种就是无缘,是大悲。怎么理解这个无缘?无缘就是无条件的救度。不会有分别心,这个人跟我是亲一点、这个众生跟我疏一点、这个众生善一点、这个众生恶一点,他远离这些差别的见解,就以无分别心来平等系缘一切众生。所以这种慈悲是绝对的、绝待的、无条件的慈悲,这只有佛才具足这样的大悲,凡夫、二乘都不究竟。

  这一定要证得诸法的空相,就是实相。在这个实相现量当中,现量知道一切众生跟自己同体,有同体的感觉,一切众生受苦就等同于自己受苦,一切众生的得解脱的安乐,就好像自己得到了这个安乐,他就是同体。这种感同身受,同苦同乐的心唯佛才有,所以就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样的大慈悲心就是出世间的善,因为世间法里面凡夫是没有的。凡夫的慈悲是跟自己有缘的家亲眷属、朋友是有点慈悲,跟他没有关系的他是生不起这个心。所以同体大悲心是出世间法,证得诸法空相,在不二法当中才能够升华出来的。

  由此我们从这里要生出,极乐世界这个净土是阿弥陀佛,从他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心里面生起来的,所以大慈悲心就是西方净土的本质内容、根本。而且这个大慈大悲他已经在果上成就了,就有种力量,这种力量常常表述为慈善根力,慈善根力属于无作妙用的范围,只要众生的苦难有祈愿,这种成就的大慈悲的力量,就能相应地去救度。

  就好像阿弥陀佛临终接引,他已经是慈善根力、无作妙用,千江有水千江现,只要有众生念佛,一个众生念佛阿弥陀佛来接,百千万亿个众生念佛,阿弥陀佛百千万亿个众生去接,不要理解为阿弥陀佛,一个众生念佛他也来接,另外也来接,那阿弥陀佛忙得过来吗?他不需要忙,天上一轮月亮还能在所有的江河湖泊影现,阿弥陀佛成就的大慈大悲的力量是普应一切众生的心,一个不舍。包括阿弥陀佛光中显现的化佛,他的光明普照到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他是摄受九法界众生的,他可以显现佛身,也可以显现其他的身分,甚至显现江河湖泊、桥梁、无情的器界来度众生,这个都是大不可思议的境界。大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是他所生起的因,是来自于大不可思议的那个平等大道、那个大慈悲心、那种出世的善根所生起来的。

  所以了解极乐世界的缘起的背景、特质,对我们理解净土法门大不可思议的神通妙用,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认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极乐世界性功德就表达为:阿弥陀佛所契证无上正道、平等正道,由此所生起的大慈悲心这样出世的善根所生起来的一个净土,由于是大慈悲的特点,所以核心就是要给一切众生的快乐,拔一切众生轮回三界的痛苦,为此目的建立的。

  好,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