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往生论注》2016第一讲(4-5)

发布时间:2022-01-06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往生论注》2016第一讲(4)——大安法师

  但是佛所说的十二部经里面,十二部经首先是修多罗、孤起颂、祗夜这些,包括优婆提舍。十二部经当中有论议经,就叫优婆提舍。这优婆提舍有讨论的意思、有分析的意思、有简别的意思、有抉择的意思。优婆提舍就是佛讲经的时候,常常会跟弟子做些讨论,甚至《无量寿经》,当看西方极乐世界现前,佛跟弥勒菩萨会有一段讨论,那种讨论的部分就叫优婆提舍。以后佛灭度之后,一些佛弟子来注解佛的经教,如果他注解的能跟佛的法义相应、相符合,佛也许可它称为优婆提舍,所以佛法斯为五人所说,不仅佛说,而且佛弟子能够跟佛的法义相应,那也可以称为佛经,佛的经论范围,是它能够跟佛法的相状、义理能够符合故,符合一法印。

  我们中国谈“论”,只是表达论议而已。讨论,议一议,所以就很难正面地翻译成“优婆提舍”这个名。昙鸾法师进一步说就像“女人”,翻译女人,这个女人对她儿子来说,应该叫她为母亲;对她兄弟来说,她应该称为妹妹。所以这些不同的称谓都要随她的对象的身份,来具体的区别是什么样的含义。如果泛泛地就说是女人,但对她儿子说“你叫你母亲为女人”,虽然也不失女人之大体,但是尊卑的意思就给搞混了,没有尊重感了。所以这里如果把优婆提舍翻译成论,也就等于对一个儿子来说,直接叫母亲为女人就不大好嘛,所以还是以保存梵音为好,就叫优婆提舍。

  《往生论》从结构上来说就是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总说分,总说分就是前面上卷的五言的偈颂。第二部分就是解义分,就是下卷“论曰”以下的长行,解释这个偈颂的法义的,是由这两大结构段构成。这两大结构段又有法义上的侧重点,五言偈颂是对《无量寿经》的一种概述,这个偈颂就好像中国的诗歌一样的,以少的文句,非常精炼地来总摄净土经典的法义,就为总摄。长行的论就是解释偈颂的法义的,叫解义。

  无量寿就是指无量寿如来,它是根据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来表达寿命长远。这个《无量寿经》的经,经就是修多罗,也是多种的意思,有贯、摄、常、法这些意思,这里就拈出了“常”这个概念。常就是超越时间、永恒如是,就有涅槃的常乐我净的那个常的特点,用这个来比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正报,以及他的依报的清净庄严功德,能够永恒地能为十方九法界众生作大饶益,可以常行于世间,是故称为经。所以《无量寿经》做了这样的解释,“优婆提舍 是佛论议经名”,就是讨论经典法义的这个题材。再看“愿生偈”是什么意思呢?“愿”就是一种希求、一种好乐、一种目标价值的确定,发愿。这个“生”就是往生的意思,天亲菩萨愿意往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里面去,在那里在清净的莲花中化生,所以称为愿生。这个“偈”就是偈颂,一般有孤起偈、有伽陀偈,这里这个偈是颂长行形偈,这个偈也包含着对这个法义,表达得非常的到位,竭尽的意思。这个偈是以五言句来概略地,颂《无量寿经》的法义,所以就叫偈。

  天亲菩萨前面已经作了介绍,这里主要谈“菩萨”是菩提萨埵,是为了求证佛道的众生有勇猛刚健的意志力,所以称为菩提萨埵。这个“造”,造就是撰述的意思、作的意思,这就是“因人重法”。菩萨可以造论,所以总的来说就是《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婆薮槃头菩萨造,这就解释《往生论》的名目已竟。这是看到的第一段,玄义部分。

  下面我们来看它的序分,序分分为归敬序、发起序。这个偈子的结构分为三分,它的内容就是五念门。第一行:【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这一个偈子就包含着三门,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 【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 这是叫发起序,说明天亲菩萨依什么样的宗旨、根据来作的,所以这一句也称为承上启下,所以一共二十四偈。前面的三门只有两偈,观察门有二十一偈,回向门有一偈,这就是区分这个偈颂的章句结构,大家清楚一下。

  现在我们来看第一个偈:【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这里有礼拜门、有赞叹门、有作愿门。先看“世尊”,这是佛的十种通号当中的其中一种,世尊是很崇高的尊称。他为什么能为世间所尊重?是在于佛,断除一切烦恼习气,就证到了一切种智,对法界的事理、性相、因果、法义都一切通达,现量亲见,这是从智慧层面值得尊重。从断烦恼的层面,他的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全都断尽,连无明烦恼的习气也没有了,所以从证得的智慧断除一切烦恼,两者都圆满具足,他就能够有福德智慧利益九法界众生,为世间人所尊重,就称为世尊。

  这个世尊应该是特指释迦牟尼佛。为什么?由于下个偈颂说“我依修多罗”,天亲菩萨是在释迦牟尼佛的像法之中,他当然是随顺释迦牟尼佛的经教来作这个《愿生偈》的,所以他是特指释迦牟尼佛。如果广义地说,这个“愿生”的意思遍告十方一切诸佛,也可以说得通。这里你看天亲菩萨对释迦牟尼佛是尊重至极,我一心归命,这里作为一个菩萨,在佛面前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态,这个心态的恭敬心体现在什么地方?归依佛不是口头上的,要用行动上来表达。对佛的归依、归敬,就好像一个孝子对他的父母一样的那种归依、归敬。父母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父母在 不远游” ,如孝子,如忠臣,那个忠臣对他的皇上那种归敬,归依和尊敬。

  菩萨对佛就像孝子对父母,忠臣对君主一样。那这种归敬要有无我的精神,就是什么样的事情都要请示,叫“动静非己 出没必由”,要到哪去或者要干什么得要请示佛,不是自作主张,一切行为造作不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都要请示,一切都要得到佛的恩准,出没必由。就好像孝子出去,回家要禀告父母,到哪去要听父母的安排,所以菩萨知道佛的恩德浩大,二六时中思惟报答佛的恩德,所以首先就做任何事情都要祈请,归敬佛陀。尤其是现在的愿,往生净土的愿这不是一桩小事,这是一桩大事因缘,如果佛不来加持,不用大威神愿力加持,怎么实现往生净土的愿呢?所以讲经、说法、作论,都要恭敬地祈请佛的威神力量的加持,由此必须首先仰告,所以“我一心”,这个恭敬心就是一心一意,“我一心”也是天亲菩萨“自督之词”,自己要求自己的词。

  一心念无碍光如来,无碍光就是阿弥陀佛。在十二光如来的德性当中,就有一种叫无碍光,为什么要用无碍光来表达阿弥陀佛?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悲心甚切,法界无量的刹土有无量的众生,只要有众生的地方,阿弥陀佛的光明都要过去,这个光明是没有障碍的。高山峻岭、铁围山都阻挡不了这个光,众生的烦恼业力也阻挡不了这个光,所以无碍光直穿众生的内心,无明黑暗的内心,来加持。天亲菩萨知道阿弥陀佛有无碍的光明,所以要系念,发愿生安乐净土,这种信愿是“心心相续”,不间断,不会有其他的念想夹杂,这就一门深入、净念相继。

  这里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这个偈颂,施设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对这个“我”的理解,有人问,佛法中是无我的,为什么在这个偈颂还要称我?回答:对这个“我”的概念有三种理解,第一是邪见语,邪见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我们这些众生没有佛法熏陶,动不动就是我,以我为中心,认为有一个真实的我,这都是邪见。第二是自大语,比如这些天神、大梵天,认为众生都是我创造的,世界也是我创造的,不了解更大的时空背景当中的业力、因果的关系,所以这个我就是自大我。第三是流布语,流布语就是知道我是不可得的,我是一个假名,但为了交流的方便,勉强说一个我,但真实的我是不存在的,所以就叫流布语。天亲菩萨在这里谈“我”,就是指自己,用的是流布语,他是知道“我”是不可得的,为了交流的方便说这个我,不是邪见我,不是自大。

  再看“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归命”就是礼拜门。“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就是赞叹门。为什么说归命就是礼拜?龙树菩萨造《阿弥陀佛赞》里面,就对阿弥陀佛的种种功德,作出了一种概述,最后一句都是稽首礼,或者我归命,或者归命礼。后面谈长行部分对五念门的名相的概述,它是指礼拜门,但这里说的是归命,就有两个角度不同了,是天亲菩萨自己发愿要往生净土,那肯定包含着礼拜,从礼拜和归命的内涵来说,归命更殷重。

  一个人最看重的是生命,我把生命都归投给你了,就好像我对你信任,我生命交给你,你叫我干什么就干什么。一个弟子对师父最高、最大的信任就是我不仅财产各方面是你的,身体也是你的,生命交给你,你叫我跳楼我就义无反顾跳下去。当你归命到师父那去的时候,师父叫你跳楼你就得跳,因为你已经归命了,这生命不是你的了,如果师父叫你跳你还不跳,那你归命是假的。所以他是把命都交给你了,还能不礼拜吗?

  《往生论注》2016第一讲(5)

  所以归命就包含礼拜,但礼拜不一定包含归命,礼拜只是对你恭敬给你磕头,不一定把生命献给你,所以归命更殷重。天亲菩萨这个偈颂,是直接要表述自己殷切的求生净土的心,所以他就直接把这殷重的宗教情怀,归命说出来。但在长行的论里面他要解释这个偈颂的意思,所以泛泛、普遍、一般地来说,就谈礼拜,所以这两个概念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礼拜和归命都能抓住,对这个净土的情怀,这个法义就更直接地表达出来。

  再就看赞叹门,为什么说“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是赞叹门?这在长行里面对赞叹门有几句非常精辟的这种概述,这是天亲菩萨提出来的。赞叹门就是“称彼如来名”,赞叹门是用口业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是第一句。直接在行为上、修行上称念佛的名号。进一步要思惟“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就是这个名号里面有着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光具体显现的十二光如来这个光明就是般若智慧之相。所以这个名号当中有光明智慧。

  第三个思惟“如彼名义”,就是要思惟这个名号当中,它有什么样的法义,这个名号是四十八大愿的载体,名号的法义就是四十八大愿的核心的法义,这核心的法义就是要令一切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圆成佛果的。所以我们念这句名号是干什么的?是要往生净土成佛的,一定要建立这么一种知见,这就跟这个名号的法义相应了。如果只念这个名号,对这个名号的法义不了解,念这名号干什么呢不知道,念这个名号据说就是发点财,就是开点智慧,就是今生少点病,或者下辈子能够成大富豪,甚至发大心下辈子再童真出家,他给这个名号的法义理解了很多不同的意思,那都不对。一定要跟名号的法义相应,叫作如彼名义。

  最后一句“欲如实修行相应故”,就称念这个名号,这个名号就是实相,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心,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悲心,这个悲心就是说令众生出离三界的火宅,圆成自性本具的如来藏性。念这个佛赋予了这样的一种心态知见,就跟这个名号相应了,修行跟这个名号相应,就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了。就能够透过名号的中介,把阿弥陀佛的五分法身之香、般若智慧之光来庄严自己能念的心了,就香光庄严了,这就是如实相的修行相应,如果这样就是赞叹门。对这个名号功德一定要有深刻的认知,后面《论注》里面不断的谈名号功德的问题。依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阿弥陀经》里面,就谈正报阿弥陀佛的名号。

  为什么叫阿弥陀?就拈出了两个核心功德,第一是他的光明无量,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无有障碍,由这个不可思议的功德故,就称为阿弥陀。这个光明是巨大的磁力场,它是跟十方世界的众生息息相关的,这个光明遍照十方世界专摄念佛行人,摄取不舍。只要至诚念佛,就在跟阿弥陀佛光明对接、互动、交感、交融。你不念佛,这佛光虽然在这里你接触不到,你念佛就接触到了。再就是阿弥陀佛名号功德,谈他的寿命,阿弥陀佛的寿命是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不仅他自己的寿命这么长,那乃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民,就往生者跟佛的寿命一样,故名阿弥陀。

  第二个问题再设问,阿弥陀佛有无有障碍的光明,遍照十方无量的国土,那我们这些众生为什么感知不到这个光明的注照呢?如果阿弥陀佛光明照不到我这个地方,岂不是有障碍了吗?众生都是疑问很多的,但能提出来还是要破疑生信。站在佛的角度来说,这个光明确实无有障碍,但感知不到,障碍在我们众生这一边,不是那个光明有障碍。

  障碍为什么在我们这边?这就是我们业障重。就比喻为太阳的光明能够周遍四天下,一四天下太阳普照,但是盲人,瞎眼的人看不到,虽然他看不到但日光还在普照,他也许站在他的角度,我看到的都是黑暗,我哪看到日光啊?他会否定日光的存在,虽然他否定,但这日光还是在饶益他,让他冬天取暖,滋生万物,滋养他。所以阿弥陀佛的光明亦复如是。我们业障重感知不到,但是阿弥陀佛的光明仍然在加持我们,这就好像下了倾盆大雨、甘露法雨,但是这块顽劣的石头雨水进不去,不是雨水不滋润这块石头,是石头不让雨水进去。如果是肥沃的大地那就是细雨润无声,所以从这里理解,障碍在我们这里,阿弥陀佛的光明无有障碍。虽然我们如盲人看不到日光,但日光也在当下。

  再就理解“尽十方无碍光如来”,这句话就区别大乘和小乘,从声闻教来说,他只承认三千大千世界有一尊佛,不承认十方有无量无边的诸佛。所以一个人相信,无量的诸佛在十方无量世界的刹土作教主教化众生,能相信这一点就是大乘种性。天亲菩萨在这里表达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就是依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依名号里面的光明、般若智慧之相来赞叹,所以就称为赞叹门。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反映阿弥陀佛有无量的化身,到无量的刹土去示现八相成道

  再看“愿生安乐国”,这一句就是作愿门,就是天亲菩萨为什么要一心归命,一心归命的目的就是愿意往生到极乐世界。为什么这个世界称为安乐国,这个法义在后面观察门里面会谈到。

  第三个问题,有人问,大乘经论当中,处处都在说“众生毕竟无生虚空”,为什么天亲菩萨还说愿往生?这里这就涉及到中论的概念——空性,大乘经典当中谈般若的空性,众生都是缘起法,既然是缘起的,当下是毕竟空的。既然是毕竟空、无所有,就是无生的,无生就无灭的,就像虚空代表它的无为一样。这大乘的从胜义谛角度是这样说的,那为什么天亲菩萨在这里还要谈愿意往生?

  回答:说众生无生如虚空,是从两个层次去理解的。第一个层次,就是我们一般的凡夫,就执著有个真实的众生,这真实的众生在三界当中有真实的生死轮回。从大乘的实相来看,这些众生所见的实众生、实生死这个事,“毕竟无所有”。都是幻相、都是梦中之事。就好像说乌龟龟毛,乌龟是没有毛的。如虚空一法不立的,这就是破那些邪知邪见。但是大乘是中道了义的,不能仅仅是谈胜义谛的空,还要谈它的缘起法的假有。这就是不坏假有、不坏假名。就是一切法,色法、心法、凡夫法、圣人法、有为法、无为法都是因缘所生的,因缘所生的诸法它当下就是不生,不生就“无所有入虚空”,这所理解这个无生,是从这两个界面就把握它的真谛的空性。天亲菩萨所愿生,不是从胜义谛谈,是从它的俗谛,俗谛就是从它的“因缘义”去谈,因缘义者不坏俗谛、不坏假名,所以谈这个生是一个假名,它真实的是无生,但是在缘起法的层面得要不坏因果,所以“假名生”。不是凡夫众生认为有真实的众生、真实的生死。那就是生即无生、无生而生的辩证关系。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问,依什么样的法义说往生?这个都是大乘的论师,不断地谈往生跟无生的关系,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这里面往生的是从事相上表达,从缘起法来解答。到底这个因缘义的往生,它内在的法义是依据什么?这里就得要辩证地谈中论的道理、中观的道理了。

  回答是:于此间假名人中。比如我们众生是一个人,不要理解有一个真实的人,我们的人的构件,物质的色、精神的受想行识,这叫五阴又叫五蕴,都是缘生法。在五蕴当中求一个“我”是了不可得的,但是它既然因缘义,缘起了这么一个人,那在名相上得要给他个指称、假名人。“人”是一个假名,本质上毕竟空、无所有。假名人在此修五念门,五念门就是礼拜、称赞、作愿、观察、回向,修五念门。五念门他就有念头,念头当中就有因果,前面这一念为后面这一念作因,它作因,有因就必然有果,所以在娑婆世界秽土假名人来修五念门的行,然后往生净土。净土也是假名人,这个不能说它一、也不能说它异,“不得决定一、不得决定异”,不一不异。中论表述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通过否定性的一种描述,让我们去把握那个空性。

  所以中论是从来不是建立一个法的,建立一个法都是不对的,所以它要用否定的方式,来谈它的那种空和有的辩证关系。为什么“不得决定一 不得决定异”?前面的念头为后面的果作了因,“前心后心 亦复如是”,不得决定一,如果说是一,比如说有相无相是一,谈有这个一,就否定了它的因果,否定了它的业缘报应,它一嘛。因和果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说它一,但是也不能说它异,也不能说它不一样,如果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东西,那相续性就没有了。

  所以对这个往生的情况,假名的众生修五念门往生净土这样的事情,不能说它一也不能说它不一,就是不能说它异。如果说它异它就没有相续性,所以不一不异有时候叫相似,它不是一但是它相似,因为前念为后念作因。但是它又是不异,不异就是要承认它的相续性,相似相续这样的一个生命的法则。这个法义在《十二门论》,也是龙树菩萨作的,《十二门论》通过观有相无相这些,包括观一异相,来把握不一不异,就是不可得、空性。通过观不一不异、不断不常,来把握一切法的空性,但是空性不是断,不是豁达空、不是顽空、不是断灭空,空和有是辩证统一的。在《十二门论》里面有比较详细的解释,所以要把握昙鸾大师思想,还真的要读一读这些中论方面的书。于是这一行就这个偈子,三念门就解释圆满。这样我们就把序分的归敬序作了一个介绍。

  好,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