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西方确指第4集

发布时间:2022-01-06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请掀开文本。请看第十四段:【是日陈在心后至。菩萨问曰:“汝云何修持?”答云:“惟修净土。”菩萨曰:“舍此别无胜门矣。”嘱汝一偈:“道无他说,唯心而已。莲胎始成,专精勿二。”】舍此别无胜门。“舍”就是舍弃,“此”就是指净土法门,舍去净土法门,就没有其他殊胜的法门了。

  那么这个开示也是在当天法会,陈大兴迟到——后一点才到达。菩萨就问他:你是怎样修行的?修什么法门的?陈大兴就回答:唯修净土,我唯一修行的就是念佛往生净土。觉明妙行菩萨非常赞叹!就说了这句话:舍弃这个净土法门,没有其他更殊胜的法门了!大家对这句话可不可草草看过,在我们修行的道路上首先“择法觉分”:要选择一个最好的法门。但往往我们不具择法之眼,到处寻找,常常没有主张,犹豫不决,所以这就要大善知识给我们来抉择。觉明妙行菩萨以一个大菩萨的福德智慧,以及过来人的资格告诉我们:净土法门是一切法门中最殊胜的,所以我们今生遇到净土一法,应当要生希有难遭之想,生殷重之心,一定要认识到这个法门是无价的摩尼宝珠。常常我们没有这种认知的话,就觉得修念佛法门好像很平淡,好像还有更殊胜的法门:我修这个法门是不是吃亏了?所以就东寻找西寻找,寻找来寻找去,最后还回不到净土一法,就耽误了这一辈子。所以对净土法门的信心,就是要认为净土法门是至高无上的,是圆摄一切法的。就像澫益大师所说: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至极圆顿的一个法门,是《华严经》的奥藏,《法华经》的密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指南,都不越出这个净土法门之外。能建立这样一个圆顿的正信正见,我们就会老实下来,就不会以为:好像念佛很低人一等,你看人家上根利智的参禅和者修止观,我什么都不行,只有凑合着念几句佛,这样的看法就是凡夫知见了。

  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这个法门是最殊胜的法门。就咐嘱陈大心居士一个偈子:道无他说,唯心而已。莲胎始成,专精勿二。一切诸佛并没有更多的繁言异说,只有两个字——“唯心”。一切世间善法、一切出世间解脱,都离不开当下这一念心;所以无上大法就在我们妙明真心里面,修道就是修心。我们也要以这个心来观照净土一法,比如说,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会讲净土往生一法?这跟那个时代的众生有出离的愿望,有解脱的需求(有关),在这个厌离心里面就感得释迦牟尼佛跟他宣说往生净土一法,也是由他的心感召出来的。实际上这个净土法门、两土世尊的显现,也是求出离道的众生的心所显现出来的。包括我们这个法会为什么会讲《西方确指》?是由于我们秦皇岛的四众弟子很好乐净土法门,很希望听这么个法,所以才会选择《西方确指》在这里讲,这也是大家唯心所现的一个境界;所以一切法都是唯心所现。

  那么这个陈大心居士也是以他出离的心,专门选择净土法门来修行,至诚恳切。前面就谈到陈大心居士,七宝池里面已经有他的一朵莲华了。所以在这里这个偈颂说:七宝池八功德水里面你的莲华的胎开始成就了,这是对他的鼓励。“你要一心念佛,专精勿二。”要专精:专就是一个法门,不能搞得两个、三个,就是不夹杂。精就是要精进勇猛,不间断,不夹杂;不间断,就是专精,不能三心二意;这就是要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你只要“专精勿二”去修,你的莲胎将会长得越来越大,光明将来越来越炽盛,这是这一段的意思。

  请看第十五段:【菩萨曰:“所示净土一门,真诸佛心宗,人天径路。今汝等虽求往生,若发愿不切,如入海而不获宝,徒劳无益也。”我昔于晋明帝时,受贫子身,为贫苦故,乃发大愿云:‘我以夙业,受此苦报。若我今日不得见阿弥陀佛,生极乐国,成就一切功德者,纵令丧身,终不退息。’誓已,七日七夜,专精忆念,但得心开。见阿弥陀佛相好光明,遍十方世界。我于佛前,亲蒙授记。后至七十五岁而坐脱,竟生极乐。后以度生愿重,再来此土,随方显化。或为比丘,或为居士,或为国王,或为宰臣,或为女人,或为屠丐,或隐或显,或顺或逆,皆随顺说法,导诸群品。又以仙道多未悟真常,耽长寿乐,不思进修。我现仙身,救其迷坠,如唐僖宗朝一事也。今则又为汝等发明邪正,阐扬净土。汝等当一意一心,坚修此门,必不相误。若心志一坚,又不待隔世再生,现前亦得见佛,如我昔年无异。有偈四句:“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随方显化度众生。随着十方众生不同的根机,显示应化身来度众生;这是觉明妙行菩萨陈述自己一种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

  觉明妙行菩萨说:我前面所开示的净土往生一法,乃真诸佛心宗。我们看这些句子都是非常切要的开示,对净土法门本质特点最高的概述:净土一法是十方无量无边诸佛的心宗。那诸佛的心是什么?大慈悲心:欲拯济群萌、惠以众生真实之利的心。那么净土一法就是能大畅十方诸佛救度众生本怀的一个法门,最能体现十方诸佛拯救众生的大悲心、大智慧、大善巧、大威德的一个法门。所以为什么十方诸佛都要在自己的刹土宣说阿弥陀佛的大愿,劝勉与会的座下弟子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以及伸出广长舌相来证明净土法门的真实不虚,对一切念佛人十方诸佛都要护念加持?就在于这一门彻底体现了十方诸佛的心,所以就称为“诸佛心宗。”这,一切人天得到解脱成佛的“径路”捷径,你不要走得那么弯曲。阿弥陀佛的这个大愿提供给我们,就让我们带业往生;然后到那里一加持就是阿鞞跋致菩萨,得一生补处,它是成佛的捷径,一定要了解这一点;这是概述了净土法门本质的殊胜。

  用这个来开显与会的大众弟子:现在汝等虽然也有一定的信心,也有求往生的心;但是这里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求往生的愿不恳切的话,那就好像入大海而没有获得海底的宝珠——徒劳无益。这里就把发愿摆在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这是往生的关键。建立信心之后,一定要发出愿往生的心: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种厌离、欣求,要从真诚心里面发出来。这一点实际上是不容易的,我们众生在这个轮回的六道里面,无量劫以来这种功名利禄、五欲六尘、家亲眷属我们都很熟悉。一旦要把它,不仅从行为上而且从念头上彻底放下,这是不容易的事情。常常我们的愿不恳切,不是从真心里面发出来的,所以临命终时,也是很难感通弥陀的愿力。“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大家可不要看轻这一句话,实际上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我们常常是半信半疑,常常往生这个事情的愿不是很恳切,所以常常把念佛做为生活的一个点缀:我有空就念两句,没有空就算了,生活当中有很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做,我哪有时间念佛呀?当他说“哪有时间念佛”的话,就把念佛放在了比世间的事情更后退的位置上;往生的愿不是放在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上,所以这是我们要加以警觉的。

  于是觉明妙行菩萨就谈自己,他在晋明帝的时候公元322至325年,他那一世是一个很贫穷的命运,可能连生存都有问题。由于这样的贫穷潦倒故,他就发了一个大愿:我以往昔的恶业,这一世受到贫穷的苦报,现在我要求生极乐世界。如果我今生不能见到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一切功德的话,我就纵然把生命搭进去,也不退转。发了一个大誓,这个大誓言是用生命做赌注的。所以修行到一个对决的阶段,就是把生命作赌注,就像闭死关一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这就是要动真格的,一人和万人战,要把无量劫以来的生死铁网给它穿透过去,这是要有大的力量。发出大的誓言之后,这位菩萨那时候还是一个贫穷的凡夫,他就七日七夜一心忆佛念佛,七日七夜是不休息的了。是做好把生命搭进去的准备,这样来念,得到了念佛三昧,打开了自性的宝藏,见到了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这时候他见的相好光明可是报身佛,因为他是见到阿弥陀佛像遍满十方世界的相好光明,这是得到理一心不乱,念佛三昧的境界。这个境界那都是破无明的境界了,阿弥陀佛就现在他的面前,为他授决定往生之记。得到念佛三昧之后,也自然任运地过完这一生的生活,到七十五岁的时候“坐脱”,直接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从这里也看到,念佛人不可勉强地中止自己的生命,得念佛三昧有能力往生,也要自然地过完生命中的寿命

  那么到了极乐世界以后,由于他生前度众生的大愿很殷重,所以一去,就常常再来震旦国,随不同的时空环境、众生的根机,来显现化身:曾经示现过比丘的身份,或者示现为居士的身份,或者示现为国王的身份,或者示现为宰相大臣的身份,或者示现为女人的身份,或者示现为屠夫、乞丐这些身份。在这些身份当中:或者是顺境,或者是逆境,或者是在主流的教化,或者在隐秘的状态当中去教化众生,都是随顺不同的情形、根机,来说净土一法,来引导更多的众生修行佛法。还有我产中国那些道家修仙道,常常不能觉悟当下这一念,不生不灭的真常自性,只是耽著修内丹、外丹、周天什么,求长生不老之术,不能思惟进修大乘解脱的佛法。觉明妙行菩萨也曾经示现过神仙的身份,修道家的功夫来接引、引导这些迷失正修的修行人,这就(是)在唐僖宗那一朝,他曾经在外道出家的事情。“今天又为汝等发明邪正。”什么叫邪修,什么叫正修来阐述净土往生一法,你们应当一心一意坚定地个行念佛法门,这个(法门)一定不会耽误大家,一定是当生成就。这种信心、志愿一旦坚固下来,能够像我原来一样修行,现前也能见佛。

  最后一个偈子: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这四句很平白的话,但是非常值得我们铭记,落实在行为当中。“少说一句话”,我们这张嘴巴,三寸不烂之舌,每天唠唠叨叨,说了多少没有意义的话:东家长西家短,足球赛怎么样,哪个国家怎么打仗,什么地方又有好的商品,又有名牌的东西,一天到晚都说这些毫无意义的话。所以少说这些话,拿着时间多念一句佛;没有意思的话都不要说,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我们的妄想杂念如果能够让它死去,就是无念,没有妄念。没有妄念的当下,我们的法身慧命就活过来了。念佛就是转化念头,打死念头的最好的方法;所以念佛要念得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古人一般是三万作为底线限,或三万,或五万,或七万,或十万。现在我们没有办法,只提倡一万,如果一万都念不到,一天到晚你的嘴巴唠唠叨叨,就不知道唠叨什么东西。所以“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尽量不说话,尽量多念佛,就好。

  请看第十六段:【或问:“学人云何得离尘欲,得无障碍?”菩萨曰:“我将由小而推之大,由外而推之内,汝等当善解其义。有人于此,无故而夺汝一钱,动瞋恨否?”答以:“一钱虽微,见夺则瞋。”“又无故而与汝一钱,生喜悦否?”曰:“一钱虽微,见与则喜。”有答以“一钱甚微,与何足喜,夺无可瞋”者。菩萨曰:“汝能如是,心之清净久矣,何至今日尚沉浊垢耶?汝等当知,学人洗心不密,见有见无,处处是著,念念皆贪,所以业识纷驰,无暂停止。即念一句阿弥陀佛,心想依然外游,未能顷刻归一。良由汝等于无量劫来,未尝发一时一日远离尘欲之心。故此欲尘,亦从无始劫来,未尝一时一日肯离汝心。身缠心缚,深入尘网,哪得如莲华出淤泥而不染?故知欲断贪著,先从一钱之与夺作弃舍观,作非我有观。夺不起瞋,与不起悦。如是乃是百千万钱,乃至亿亿万钱,乃至国城妻子,乃至身肉骨髓,乃至过、现、未来心意意识,乃至生死业报菩提涅槃,一切皆如此一钱与夺无异。自然漏习消亡,障缘永灭,渐履清净,成就道品。汝等当依此修行,勿更自虞窒碍。”】作弃舍观,得离尘欲。怎么去舍?怎么去得?“舍得”怎么理解?看看下面。

  有人来请问:“学人怎么样才能离开尘欲?”这个尘就是烦恼的意思。为什么用“尘”?灰尘是动相的,叫昏扰扰相,而且很多。那么怎么能了解这个尘?这就比如束阳光过来,你再透过阳光看,那个灰尘就很多。灰尘的背景的是什么?在动的灰尘的背景就是不动的空。“空”——不动的空,就是我们妙湛的觉心——真心。那个“尘”就是虚妄的妄想;这个“尘”跟“空”是一体的。这个尘——这个烦恼体现在行为上就是欲望;欲望表现为五种欲望:财、色、名、食、睡。在凡夫层面,追求金钱追求女色,财色,追求知名度,虚名,追求饮食,追求睡眠:这是五欲。那么这样的一个烦恼,就是尘劳五欲,就是把我们系缚在轮回不能出离的一个根源。所以修行怎么离开这样的烦恼五欲,使自己的身心没有障碍;有这个烦恼五欲,我们身心不得自由。我们身心为这个欲望做奴隶,为它去奔波,我们的主人翁就体现不出发号施令的价值,都被五欲的这个烦恼贼给我们控制住了;这就是我们凡夫众生的生命真相,也是值得可悲的一种现象。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个问题很重要了,关系到每一个修道人怎么用功夫。

  觉明妙行菩萨就开示,对这个事情不能去谈那些大道理。首先下手的功夫,菩萨就说:我现在将由一件小事推到一个大的地方去,将由外面再推到里面来,来回答你这个问题,你们应当要认真地领会这其中的意思。菩萨就问:如果有人在这里无缘无故地夺你一块钱,你会不会动瞋恨心?会不会生气?有人回答:这一块钱虽然少,但是看到有人来抢我的一块钱,当然我要生气了,瞋怒了。菩萨又问:如果有人无缘无故给你一块钱,你会不会生喜悦心?回答说:一块钱虽然少,但是有人送给我,我当然很高兴了。但是旁边又有人回答:这一块钱这么少,给我,我也不足以欢喜;把我一块钱夺走,我也不至于生气,有人这样回答。

  菩萨根据这回答,就说:如果真的能够给一块钱,你不生喜悦心;夺一块钱,你不生瞋恨心;你的心早就得清净了,那何至于现在还沉到这个五浊恶世里面烦恼重重呢?实际上你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告诉他:所以你们应当知道一个修行人对于内心的念头把控、觉照得不细腻……不能把握自己的念头,他基本上就是一个散乱的状态。散乱的状态就是无明嘛!见有见无,处处都是执著,念念都是贪心,这就是凡夫众生的心态:你说一个“有”,他执著一个“有”;你说一个“空”,他就执著一个“空”;他是处处离不开执著。你要说不执著,好,他也执著那个“不执著”,你就没有办法。念念都是贪:不学佛,贪五欲六尘;学佛也要贪功德,贪读经书读得很多;你给寺院捐了一千块钱,我比你捐的多——捐了两千块钱:他都要比较。这都是众生的常态,由于这样,众生这个业识心的心,这个识心是由于我们业力导致的,所以常常叫业识心,就非常的奔驰、散乱、纷纭,没有一刻地停止,念念在那里分别,执著,计较。就好像禅宗里说:“禅师您每天怎么修行?”那禅师会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哎,你这个修行——我们也是这样啊!饿了吃饭,困了睡觉。禅师说:你跟我不一样。你吃饭的时候千般计较,这个饭怎么样,有没有营养,合不合口味:是这样计较。你睡觉的时候不是真正睡觉,你里面有很多的心结,都睡不着。所以你的睡觉、吃饭是完全在分别、执著、计度里面的,跟禅师的那种直心用事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次我们要认证:我们就是这种心态,即便你在念一句阿弥陀佛,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心里的念头仍然向外面跑。这大家会体会到,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心里是不是牵挂其它的事情?没有一刻跟这个佛号打成一片。原来古人说这个心口不一:存心很坏,又装作修行的样子,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心里想着拔人家的禾;看着人家的禾长得很好“我把它偷过来,”口里还在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保佑我把他的禾偷过来,就是那样。为什么出现这个情况?其根本原因就是汝等众生,在无量劫以来,未尝发过一念远离烦恼五欲的心,没有发过这个出离心。多少人认为:五欲就是我的幸福啊!做人可不要追求财、色、名、食、睡吗?财、色、名、食、睡追求得到手,追求得很多,这才是成功的人生——成功人士。他不以为这个东西是不好的东西,所以他就没有远离的心,没有厌离的心。由于你对这个好乐,没有厌离之心,而且认为是幸福的源泉,是你成功人生的表达。所以这样的一个烦恼五欲,就无量劫以来,也没有一时一日能离开你这颗心。你这个心,完全跟尘劳、五欲打成了一片,这就是凡夫的心。就是这样的烦恼、这样的欲望,把我们的身体捆绑住了,把我们的心也系缚住了,就深深地进入烦恼的铁网里面,不能动弹。一旦到了三界六道的轮回,为什么无量劫以来轮转不休啊?就是这个尘劳、五欲。我们不能认证它的真相,不能了解它苦、空、无常的特点,不想去厌离它;所以就不可能像莲华出污泥而不染,做不到这一点。这个佛教常常用莲华代表我们正觉的佛性,淤泥代表我们的烦恼、五欲。

  我们莲华为什么出不来?跟污泥浊水打成一片了,就烂在里面了。只有发出大的菩提心,我们这个正觉的莲华才能长出污泥浊水:就是超脱五欲的烦恼长在虚空里面。长在虚空里面,才能绽放莲华的香味;如果这莲华长不出来,就在污泥浊水里面,这个莲华不也成了污泥浊水吗?它哪有香味?这就比喻:我们虽然有佛性,但是佛性没有出来,所以我们通身都是业力,通身都是烦恼,通身都是罪恶深重;虽然这样,但佛性还是没有减少一点。为了使这个莲华长出烦恼的污泥,为了使我们的佛性从烦恼当中提炼出来,所以要从这种五欲的执著、贪婪当中挣脱出来。那挣脱出来,怎么断这个贪欲执著?就从一块钱下手:人家是给你一块钱,还是夺你一块钱,都把它作“弃舍观”——都把它舍掉。这一块钱,作“非我有观”,不是我所有的,都是空的,都是身外之物。别人夺这一块钱,不起瞋恨心;别人给一块钱,不起喜悦心。你先从这一块钱做起:夺一块钱,不生气;给一块钱,不喜悦。如果你能把这个基础做好,乃至于给你一百块钱,你不喜悦;夺一百块钱,不生气。给你一千块钱,给,不喜悦;夺,不生气。给你一万块钱,给,不喜悦;夺,不生气。给你一百万,给,不喜悦;夺,瞋恨。乃至于一千万、几个亿、亿亿万钱,都作弃舍观、不属于我所有的观,如如不动。乃至于给你一个国家做国王,给你一个城市,给你一个天姿国色的妻子:给,你不喜悦;夺取,不生烦恼。乃至于对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骨髓,他要夺走,也不生气,也不烦恼。这就是由小推到大了,由外推到内,“外”就是外面的钱财、国城、男女属于外;里面就是自己的这个身体,这就“内”。财还是外面的,有时候财好舍,但生命不好舍。现在要把生命也可以舍,有时候这个肉体生命可以舍,但是自己的知见:所谓心意识,舍不掉。对心意识也要舍,过去、现在、未来我们的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我们整个心、意、识也作非我有观,作弃舍观。乃至于“生死业报”,无量劫以来善业、恶业的果报,把它舍弃。甚至菩提涅槃也得舍,也不要以为涅槃有个真实的客体;涅槃、菩提也作非我有观、弃舍观。为什么?它也是空的,它也是如幻、如化、如梦、如影的,把一切都要舍。

  这一切就从一块钱的给与夺开始,无论是一块钱,还是百千万亿钱;无论是我的身体,还是心意识,都要做平等地弃舍。如果这样,能够观照成熟,知见正确,行为上就能落实下来。有的人说:我是看得破,但是放不下;当你放不下的时候,实际上也没有真正看破。真正看破的,就能真实地放得下;真能放得下,就能真实地得自在。这就是般若空慧的力量:这个金刚般若自然就能够消除我们的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消除了,我们修道的障碍、违缘,就会永远的灭迹,内在的烦恼、外面的障缘都消失了,我们内外就渐渐地清净了。确实,修行需要修清净心,但是在我们的执著、五欲六尘还憧憧于胸的时候去谈什么清净,都是不能去谈的,是不够资格的,念念都不清净。所以还是从不清净的当下老实念佛开始,真正把无明、烦恼、习气全都断尽,才叫究竟的清净。说究竟的清净,唯佛独有;等觉菩萨还有一份生相无明未破,还不能说究竟的清净。

  所以我们透过一块钱的“夺,不生气;予,不喜悦”,从这里开始做起。由小做到大,就能渐渐地成就我们的道业,远离五欲的尘劳。汝等当依照这个来修行,不要再自己招致修行上的障碍。我们了解佛门讲舍得,就从这里理解舍得:弃舍,作弃舍观就能得离尘欲。得离尘欲,“得”不是说要得到什么东西,佛教讲的“得无所得”,由无所得故,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谈“得”,就是得离五欲尘劳,这就叫“得”。不是你要得多少钱,得什么东西,甚至得什么果位,这都不对。一切修行的果位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异: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乃至于菩萨的证位,是在无为法的契证程度上去谈证位的,不是你在有为的层面得什么东西。有为的层面得什么东西,得得越多,你烦恼就越重,轮转就更深,所以一定要在无为法层面去建立正确的知见。

  请看第十七段:【孟冬二日,为菩萨诞生之辰,众设供称寿。菩萨曰:“汝等为何特寿我?”皆曰:“心以为供。”菩萨曰:“心是何物可,可以持供?”答曰:“唯一至诚,本是无物。”菩萨曰:“既言无物,谁知至诚?”能知诚者,定有处所,可得举示,云何无物?答曰:“实无所得。”菩萨曰:“汝言无得,为是暂无,为决定无?”众拟议未对。菩萨曰:“无则决定无,有则决定有。一涉纤疑,毫厘千里。当知汝等言诚言妄,说有道无,皆是起灭计较、推详卜度之心。以是祝我,均无所益。”听我妙偈:“至真无二心,至真无量心。心非一切心,一切性非心。除妄心不实,依真心强名。真妄两不立,南无释迦尊。了心无处所,方便福群生。”】了心无处所,方便福群生。这是觉明妙行菩萨的一个偈颂里面的两句话,了达心无处所,就是“觅心了不可得”。从这里生起方便的后得智,造福众生。

  这是到冬季——“孟冬”,孟冬属于初冬,入冬的第二天是菩萨诞辰之日。大众就准备——设种种供具、供养品,来为菩萨做寿。菩萨就问他们:“汝等以何物为我做寿?”与会的弟子就说:“心以为供。”以这颗心作为供奉。菩萨就问:“心是何物,可以持供?”你看这些话语都是教化学人的,叫机锋转语,指归向上本分。你说你心来作供养,心是什么物?你可以拿来作供养?那弟子回答:“唯一至诚,本是无物。”这个心唯一是至诚,至诚之心本来就没有什么物,这就有点六祖慧能跟怀让禅师的对话。六祖问:“你是从哪儿来?”怀让说:“我特地从嵩山来,拜见和尚。”六祖慧能说:什么物?怎么来?你说来,是什么物?怎么来的?怀让禅师回答:说似一物即不中。来,我也不是身体来,也不是有个东西来,说似一物即不中,自性绝待;说像一个东西,就已经不是了。六祖慧能就印可他这个回答。

  菩萨说:你们说无物,既然无物,谁知道至诚?能知道诚的这种知觉心,一定是有处所,你们找找看,举示这个能知真诚的东西。能不能举出来?为什么说它无物?这弟子回答:“实无所得。”真实的,这个无得所。菩萨又追问了:你们说无所得,是暂时无所得,还是决定无所得?你看这些机锋转语一下去,一勘验:实际上这些弟子未明心地,一谈到关键处,就没有办法去对话。因为禅宗这个机锋转语是当下现量回答的,不需要“我要去想一想,你等一等”,你一想就错;所以现在这些弟子们就想,拟议,“拟义”就是想,想一下,讨论一下。所以菩萨不认可他们,就给他回答:“无则决定无,有则决定有。”这就反映心性当中:无,决定是无,没有一物“本是无物”;但是也不能说它断灭,它能发挥妙作用。所以从俗谛的层面来说,假谛的层面来说,它也有“有则决定有”;只要把握了这个心性的真空,以及他作用的妙有,才把握了它的本来面目;所以叫做“无则决定无,有则决定有”。一旦涉及到你有纤毫的怀疑,这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开始差了毫厘,最后结果就失之千里。你们这些人谈什么真诚,什么虚妄,说有说无,都是你们的生灭心靠逻辑思惟去计度出来的,都不是直起直用的妙明真心。所以你由这个心来给我做寿,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告诉他:“你们来听我的妙偈。”这个大家可以常常参酌一下:【“至真无二心,至真无量心。心非一切心,一切性非心。除妄心不实,依真心强名。真妄两不立,南无释迦尊。了心无处所,方便福群生。”】“至真无二心,至真无量心。”就是至极的真心,它是不二的;不二的心就是圆融绝待的进入那种空明状态——无相无念的心,这是“至真无二心”。但至真呢,它又无不相,又能产生妙用,又叫无量心;是则无二心,是则无量心。“心非一切心,一切性非心。”你不要以为心有一个客体,心本是空,没有一切心。一切性也没有它的客体,也不是心,心也不知心,实际上真心就是无心。当然这个绕起来很难理解,但要知道诸佛是无心的,无心才能无不心,无为才能无不为:是这么一个关系。你有心,就是有造作;有造作,就有局限。无心,才无量。

  【“除妄心不实,依真心强名。真妄两不立,南无释迦尊。了心无处所,方便福群生。”】你说“我要除掉妄心”,这个说法在一种究竟层面是不成立的,是不真实的,除却妄心亦为邪。你说“我要依真心修行”,这个真心也是勉强的一个名相概念。一定要在一个本体层面,真心、妄心都是不能让它成立的:你有真心的概念,就有妄心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对峙、对待都是不真实的。一定要消除真、妄的对待,才能回到佛的境界“南无释迦尊”。【“真妄两不立,南无释迦尊。”“了心无处所,方便福群生。”】所以要了达心没有处所,你看《楞严经》七处征心,七处:心在里面,还是在外面,还是在中间,还是在根内……一切都没有,无心。了解心的虚妄之相、缘起之相,才能见性:见到性,开发了如来藏,这里面世间、出世间一切的功德,就法尔自然地现前,就能够善巧方便地去度化众生;所以一切功德要在诸法人性当中生起来。

  请看第十八段:【时诸弟子咸再拜,愿更闻法要。菩萨曰:“善哉善哉!汝等愿更法要,当诚解我语,善答我问。诸弟子,譬如有人谓一人言:‘燕京帝王所都,富贵无比。’是人闻言,有志往否?”咸曰:“愿往。”菩萨曰:“汝不识路径,当云何?”咸曰:“有人指示,从之而行。”菩萨曰:“不可。倘是人指以向南、向东,若有明辨,竟从其言,则燕都远之又远矣。”众曰:“然则如何?”菩萨曰:“毕竟得一走过燕都之人,教人曰:‘汝须向北而往,便可直达帝所。’诸弟子,此人所指,有错谬否?”咸稽首曰:“无谬。”菩萨曰:“又譬如有人,欲登万仞之巅、九层之顶,当如何教之?”咸曰:“从卑至高。”菩萨曰:“然。古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须是从第一级,至第二级,乃至最上一级,方为正说。若云一步便跨到最高处,为浪语矣。”又譬如有人,天子将命以官,诏是人曰:‘汝愿为宰相耶?小吏耶?’是人云何上答?咸曰:“必愿为宰相。”菩萨曰:“然。又譬如有人,在于歧路,不知所从。有悯之者,指曰:‘是边极艰险,极曲折,不得便出头。是边极正大,极平坦,走去便得出头。’其人受指,于此两边,当走何路”咸曰:“走正大,走平坦。”菩萨曰:“善哉善哉!尔等酬我所问,俱合正理。然尔等能明解我所喻否?”咸再拜曰:“唯垂开示。”菩萨曰:“善听。尔等向来虽有求道之心,而不识修行之要,趋向无据,如人欲往燕都而不知路径者是。若遇邪师,教以邪法,如帝都在北而反指以往东、向南者是。则其人虽终日行,而茫无归宿,何由觐至尊,何由成大道?今我所示弥陀净土,帝都也。信愿行三,勤加精进,终至往生,是从第一级至最上一级也。期登上品,是愿为宰相,不愿为小吏也。依此而修,是走正大,而不行邪曲也。我即走过燕都之人也,若尔等不能深信,是舍帝都而趋边地也,弃宰相之尊而就小吏贱也,背正大而求艰僻也。万仞之山巅,九层之塔顶,非尔所及矣。可胜悲痛哉!”】四喻显净业法要。

  这一段有四个比喻来显示修行净业的法要,在这一会上来登坛的这些弟子都反复顶礼菩萨,愿意再闻更多的法要,这就是请法了。觉明妙行菩萨也顺应众生的求法之心,说:善哉善哉!你们都要愿意更闻法要,就应当至诚地理解我的语言来善于回答我的提问,用这种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来开示诸弟子。

  第一个比喻:譬如有人对另外一个说燕京,燕京就是指北京,燕京是帝王首都;北京,从明朝成祖以来定都得名。觉明妙行菩萨登台的时候是明末清初,当时的首都都是在燕京。燕京是皇帝所住的地方,富贵无比,这个人听到了,是不是愿意去呀?大家都说:“愿意到那儿去。”到天子——皇帝住的地方去,叫首善之地,就现在的北京,你想弄个北京户口也不容易,都愿意去。那些想要得名利、展示才华的,当然在首都是最好的地方了,大家都愿意去。菩萨又问:你们不认识去燕京的道路,那怎么办呢?不识路。大家就回答:如果有人给我们指路,我们就听从,按照他指路的方向走。

  菩萨说:不可以,因为这样太有风险了。如果这个人给你指错了方向呢?本来燕京是在北方,如果给你指到南方去了,走到广东去了,怎么办?比如给你指向东面,走到山东去了,怎么办?如果你们对这个方位都不能明辨,就那么轻信这个指路人的语言,那可能你离燕京都就越来越远了,所以首先找一个指方向指正的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个方向都给你指错了,南辕北辙了,虽然你精进,越精进离你的目标越远,所以怕就怕犯了方向性的错误。觉明妙行菩萨讲这一点,怕行人犯方向性的错误:不可以这样轻率地听别人指路。那么大家就问:那怎么办呢?我们不识路,又不能轻率地听。菩萨回答——这句话很重要:你是要听人指路,但这个人你要找对。这个人是什么?就是到过北京的人,他曾经去过北京;如果他说,你就听他说。他就会告诉你:你们需要向北方而去,就能直接到达皇帝的地方了。曾经到过北京的人给你指路,你说这个人所指的路有不有错误呀?大家这时候就顶礼——明白了:哦,没有错误,要找一个曾经去过的人,过来人,这就是。这是第一个比喻。

  第二个比喻,菩萨说:又比如有个人想登万仞之巅,一仞是八尺,万仞之巅也就是很高的山,要登到这个山顶上一个九层的佛塔,要登到它的塔尖,那你教他怎么做?大家都说:“从卑至高。”你得一步一步从低走到高的地方。菩萨认可这个回答:“然。”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走一千里路,还是要从你当下这一步开始。所以必须从第一级到第二级,乃至最上一级,这才是正确的说法。如果说一步就能达到山顶,一步就能跨到塔尖,这就虚假的语言——不真实的。这是第二个比喻。第三个比喻就说,有人遇到了天子要任命官位,下诏书到这个人,问他:你愿意做宰相,还是愿意做小官哪?那这人怎么回答呀?大家都说:“那一定应该愿做宰相了。”菩萨也认可他:“然。”这种回答是对的。

  第四个比喻,又比如有人在歧路,三岔路口——分歧很多的地方,不知所措,不知道走哪条路。有怜悯这样迷路的人就跟他指示,告诉他:这边的路极为艰险,极为曲折,你走过去还走不到头,很危险。走这边路,这条路是很宽敞的路,很正大的路,走过去直接到达目的地。那么这个人受到这样的指示,这样的话语,于这两边,他选择走哪条路呢?大家都回答:“应当选择正大、平坦的道路。”菩萨就赞叹:善哉善哉!你们回答我的问题都符合正理。但是你们能不能理解我所比喻的含义呢?大家都再三顶礼,说:“唯垂开示。”就是我们还不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直心酬答菩萨的问题。

  菩萨就告诉——开示法门:“你们善听。”认真谛听思惟,你们一向以来虽然有求道之心,但并不了解修行的法要,所以趋向目标没有坚实的依据。就好像有人想往北京,而不知道走哪条路是正确的;如果遇到邪师,教给他邪的方法;就好像北京本来在北面,反而被这个邪师指向了往东、往南一样。如果这个人听从了邪师的教诲,虽然终日每天都在行走,也许走得很精进勇猛,但是他的归宿——目的地,就越来越渺茫了。怎么能够见到至尊的皇帝呢?怎么能够成就大道?所以善知识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指出一条正确的修道路,指方向。

  你看印光大师在《文钞》常常表达,他很谦虚,说:我这个人没有修行,没有智慧。如果要谈修行就像一个残疾人一步都挪不动,但是我能够在十字路口为大家指路,你到哪儿去,我可以指;就好像残疾人走不了路,但是残疾人有眼睛,他明白道路,给你指路一样。印祖常常谦虚地把自己定位为:我是“残疾人”——我的功夫不够,但是我能够给大家指出正确的道路,而且这个道路也是从佛那里,从以往菩萨、祖师里面所继承的正确指路的理念,指出条正确的道路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这个末法时代,对修行人还给他指条路:你要开悟,你要得神通,你要怎么样怎么样……你这个道路就指错了。就好像很多人念佛,念佛为什么——为了开悟;如果把念佛指向开悟,这个方向就彻底错了;念佛就是指向往生。很多人念佛就天天要开悟,要开悟,一旦开不了悟,他就完了。要得清净心,要一心不乱,要功夫成片:都是搞错了。

  所以觉明妙行菩萨说:我在这里为你们指路,指示你们,阿弥陀佛所成就的西方极乐世界,就是法界的帝都,法界的首都。这个理念传达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真实的,因为四十八大愿是面对九法界开放的,是上至等觉菩萨、下至悠悠凡夫、乃至五逆十恶的地狱众生都能够去的地方。十方诸佛都劝勉他坐下的声闻、菩萨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可以说是法界的首都。于是这个首都里面的佛,就叫“佛中之王”。提供一个首都的地方,你说这不是一个大方向就指对了吗?指对了这个目标,那怎么才能去得了?就是信、愿、行三资粮。信、愿、行三资粮,在这三个方面精进努力,最终就能往生。这就好像爬山,爬塔,从第一级到最上一级,这是第二个比喻的意思。

  第三个比喻,就是修念佛法门你的志向一定要远大,要求上品上生。这就好像你做官要做宰相,不做一个副科长。依照净土一法来修行,这是走一条正大光明的道路,不会走那些邪道,或者弯弯曲曲的道路。那进一步,菩萨说:我就是走过燕都之人,我有资格给你们指路。他就是在我们这个世间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再常常回来的人,他已经到过极乐世界的人,所以他指路不会有任何的错误。如果你们不能相信我的话,而且听其他邪师讲的邪法……,邪师邪法——修其他的宗教外道也不能说它是不好的,但是它不能解决解脱的问题。这就好像首都不去,你要到边地去,要偏远的山区去一样。这个边,在佛法里面讲八种障难之一,没有佛、法、僧三宝的地方叫边地。你舍那种法王居住的首都不去,到那个没有佛法的蛮荒之地去,那你一辈子——生生世世不完了吗?你修净土法门,就是指向“宰相”之尊严,而不是得一点“小吏”的卑贱地位。修其他的法门,它也有点功德,就好像你得一点小吏一样的成果。但你修净土法门,是获得宰相的尊严。

  更进一步比喻,你修净土法门实际上就是佛子,就是成佛的后继人了,大乘佛法的佛子;你一去也成为阿弥陀佛。如果修其他的声闻法,现在很多人喜欢声闻四念处法,七觉分什么,但是你就修四念处得一个初禅、二禅、三禅,你就是得阿罗汉果,跟成佛也是不能相比。更何况这个时代你想要得九次第定,是不可得的时代,得初果都不可得;我们修净土法门是得到最高的尊荣。所以选择净土法门,就是走一条正大光明的大道;背弃这个法门,走的就是一条艰僻的道路。净土法门是靠信愿行,弥陀愿力的加持,得到大的修行利益,就能像坐电梯一样达到那个塔顶的高度。如果你修自力的法门,得一步一步爬,行走非常艰难,也不是你们这些人的道力所能企及的,所以离开净土一法选择其它的,那是极为悲痛的一件事情。这些都是觉明妙行菩萨吐肝吐胆的肺腑之言哪!婆心切切,才用这样四个比喻显示了净土无限殊胜的利益。

  请看下面第十九段:【众欲积田为修行计。菩萨曰:“汝等欲矢志同学,久聚不散,谢绝世故。于衣食所从,不复为求人计,故发此义。以我观之,念头虽好,然毕竟是贪恋尘劳,非清净法。何以故?街头一饭,冢间一宿,先佛道范。若必藉田而修,倘一不就,则汝诸人终无修行之日矣。又若言自无其赀,将出自募化,更为不可。佛一代教,无此二字。盖自末世不识礼义、不惧因果、不知廉耻之徒所为。真修道人,生死念切,断断不作是想。然更有一言,汝诸人但执正念,各各努力,是即不聚而聚。若身心散逸,事无常恒,是虽聚而实散。茍明此意,止应随分随时,莫去闲思预计。”】生死心切勿预计。就是当下我们真为生死,不要为了修这个法门来预设很多的条件。

  这就是众多的弟子设想了一个什么事情呢?想积一些田地作为修道的道粮。菩萨对这个事情怎么开示呢?说:你们这些人发大心,想共同聚在一起修学净土法门,长久地聚在一起不散,谢绝世间的事务,于衣食这些资身用具不再去求人,所以才发出这样的议论,这样的策划。那对这桩事情,在我看来,这个念头虽然是好的,但是它毕竟还是贪恋尘劳,不是清净之法,也就说菩萨不赞成这样。为什么呢?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这个田地、资身用具上去预作策划。“街头一饭”,对修行人来说,托钵;“冢间一宿”住在坟墓之间,这是先佛的道范,佛当年就是这样的:三衣一钵,树下一宿。如果必须要借田地才能修行,你们策划这些资身用具、田产有一项不能成就,那是不是你们这些人就没有修行的时候呢?这告诉一件什么事情?修行人要把这些外面的东西弃舍,依赖外面的条件越少,自己越自由。

  所以佛陀在世的托钵制度真的是很清净,他就不需要去“我要去种植,我要去烧饭,洗碗”这些都放弃了;反正到了吃饭时候就去托钵,能托到就吃,托不到还是去坐禅。就不需要在自己的寺院,阿兰若里面设计厨房。这个托钵的制度是先佛道范,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但是很遗憾:在中国没有保存下来。所以我们的寺院还得要有大寮,甚至还要搞小寮,一天到晚就要为这个吃饭的事情去搞。寺院搞这些,我们还要去作个界,作净地;不作净地还违反戒律。所以真为生死的人要仿效佛陀的道范,尽量把这些依赖的条件降低。还有人说自己没有钱财,一定要去“募化”去募捐一些钱来修行,那更是不可以。募化,你看看菩萨对这个问题严峻的态度: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时教没有“募化”两个字。一个出家人离开名利,一天到晚去募捐,这成何体统?实际上一个出家人首先的本分是放在道业上,你的福德、智慧修行到一定的程度,人家对你非常的推崇,来对你供养,这时候你用慈悲心给众生做福田:是这样的一个情况。一定不能是主动地去募化,化缘;化缘是不符合佛法精髓的。这正是由于末法的时代,那些不识礼仪、不害怕因果,不知廉耻的人所作的事情。你看这话都讲得非常严峻了,所以就告诉我们这些修道人:我们出家人不要去化缘,把我们的僧格都搞没有了,我们要深信因果。深信它什么?释迦牟尼佛曾经向我们做了承诺,他为什么在人寿一百岁的时候,八十岁入灭?他是留二十年寿命的福报给末法的修道人:只要你真心办道,佛的毫光里面就有一束毫光提供末法修行人的道粮。只要真心办道,不会饿死的;哪怕这个地球只有一巴掌的田地,修道人都不会饿死。所以你只要真心办道,还怕没有道粮吗?人家自然就会供养。但你没有道心,主动化缘,就不知廉耻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这样的一个原则。真修道人,他的生死念头很恳切,断断不去做化缘的行为。

  现在这种行为还变成什么?有很多假和尚。他确实是假的,登门——敲着人家的门,说:我们要建立一个寺院,要做佛像,穿着出家人的衣服,或者是比丘,或者是尼姑,挨家挨户敲门哪。我听到一些社会人士说,人家都对我们很反感:你看,都有一天,我正在家里好好地看书,听到敲门声,一看是一个和尚,说怎么怎么样——要化缘,我实在是很讨厌,没有办法,给了他一百块钱,把他打发掉了,人家常常用这个话来说。我会告诉他:这种敲门化缘人的绝对不是真和尚,你可以不给他钱,都是假和尚的行为。还有在大街小巷,都是这么做;实际政府也得管一管,这样的假和尚化缘太多了,对佛教形象有极大的损害。

  那么这种事情不仅在国内,已经蔓延到国外去了。去年我到马来西亚,人家就问我,马来西亚居士说:哎呀!现在有很多大陆来的出家人,在这里化缘,大街小巷化缘。我说:“这绝对不是真和尚。”人家东南亚国家一些华人对出家人都比较恭敬了,他可能见到出家人托钵,人家都会布施;布施可能也比较好,比较多一点。所以就有些人假冒和尚,利用这个旅游签证半个月的机会,签个证到那里呆半个月,化了半个月缘再回国,过段时间又去,搞得人家已经很反感,政府都在关注这个事情。部分中国人这么不知廉耻,把我们的形象都败坏到国外到了,这实在是令人痛心的事情。所以我们不走化缘的道路,宁可饿死也不化缘。即便是建寺院,造佛像,也随缘——随分随力:有就建一点,没有就等待条件,不一定要建富丽堂皇的寺院,不一定要建的多么高大的佛像。这些都是众生的共业——善业所感,有因缘,你就做;没有因缘,你就放在持戒、念佛上,守好自己的本分。我们今天中午谈倓虚老和尚,他修了七个丛林。我们看每个丛林修建都不是他攀缘的,他一心就放在弘法上。在弘法的过程当中,就有那些大居士找他来建庙,他有时候都想推,但实际上推也推不掉,就应这个因缘来建庙,他每个寺院都这么建立起来的。所以这都要值得我们效仿,没有因缘,老实念佛,修行。有因缘——万一这个因缘只有你出头才能建成,也就发菩提心来做这个事情,一切都要随顺因缘为好,不要去攀缘,不要去化缘。

  “然后还有一句话,”这个菩萨开示:你们这些人只要执持正念,就抓住当下这一念放在阿弥陀佛名号上,每个人都这么努力地念佛,只要这样做,是不是聚在一起没有关系。大家都能真诚念佛,就是各自住在自己的家里,或者各自住在自己相应的寺院,也没有关系。虽然表象上没有聚,但你们都在执持正念念佛,这叫不聚而聚——心聚在一起。如果你的正念不能现前,身心都很散乱、放逸,做事又没有长远心,即便是聚在一起,身体好像聚在一起,实际上心都散掉了,这叫聚而不聚。所以修道人还是做一点本质性的事情,实在一点的事情,不一定要追求那种形式上的东西。你们明白这个道理,就应当随自己的本分来做事,随时节因缘来做事,不要去策划一个什么事情,去搞很多田产,去化缘些钱财;我们这些人聚在一起弄点房子,这叫“闲思预计”,没有必要。这就是我们对待做事的一个心态,这就是洒脱,这就是随缘,这才能真正得利益。包括我们做一个道场,做一个佛事,都要有这种心态来做,否则我们就很辛苦,最后的效果还不好,保持正念为至上。

  请看第二十段:【菩萨又告众曰:“汝等虑身缠世网,念头不得干净耶?我有一法:汝但发个远离求度之愿,将牢牢归向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之心,换却奔走利名之心,便能即尘劳而觉路矣。”】发远离、求度之愿。这仍然是谈发愿的问题,“修行要务,立愿为先”建立大愿为当务之急。

  菩萨又向众弟子开示:你们都忧虑自己的身,还纠缠在世网里面,就是在家居士上有老,下有少,要谋生,要养家活口,有很多的事务要去做。所以就担心自己念头不得干净,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念佛。对这么一种忧虑,菩萨就开示了一个方法。这方法就是:你们只要发一个愿,发什么愿呢?远离娑婆,求佛加持度我的愿,即烦恼为菩提。世间的事情是很多的——纷繁复杂,你想了世间的事务,永远了不了。如果有道心的居士,觉得家里事情太多,太麻烦、恩恩怨怨、人我是非、这样那样是麻烦;但是麻烦里面,你就感觉到这是我们的业力所感。我们有这个身体,就得为这个身体去操劳,就得要吃、喝、住、行,又有一个家庭,有子女、家亲眷属,这些子女、家亲眷属到这里一来,又有缘——有善缘,有恶缘,有冤亲债主,有什么……错综复杂,于是人际关系也很复杂。所以这些让你就很麻烦,很烦恼,不得清净。怎么办?远离,厌离。一定下辈子不在这个人道里面纠缠这些人我是非、恩恩怨怨、功名利禄了,你要把这个愿发起来。

  这个愿发起来,我的心就牢牢地归投到极乐世界去,我一定要见阿弥陀佛。当你的这个愿心很强的时候,那就会有一种转换的功能,实际上这个愿心就是菩提心。当这个菩提心发出来之后,原来奔走那些世间功名利禄的心就会被这个往生见佛的心所转换。至少在你的念头当中,这个厌离娑婆、求生极乐见阿弥陀佛的心占主宰地位;虽然也有名利的心在那里,但是原来的主宰地位退到了其次的位置。那临终的时候,是愿力最先显现,往生就如箭出弦,直奔极乐世界。这就叫“即尘劳而觉路”。“尘劳”就是这个烦恼五欲劳烦我们,这是凡夫众生日常生活当中谁也避免不了的。在家人就是要进入这个尘劳,但是这个尘劳能够觉悟、能够生起厌离心、能够把它观空、能够转换一种求往生的念头,这就是即尘劳而觉路,即烦恼为菩提;就看我们的念头怎么转换。

  请看第二十一段:【有问:“念佛不能一心,当作何方便?”菩萨曰:“汝但息想定虑,徐徐念去。要使声合乎心,心随乎声。念久自得诸念澄清,心境绝照,证入念佛三昧。然平日必须多念,从千至万,心无间断,则根器最易成熟。若强之使一,终不一也。”时达本于座下,忽戄然念数声。菩萨曰:“如是如是。”】息想定虑,心声相随。这是教怎么样做念佛的功夫,念佛的时候,要把“想”就是妄想、思虑,妄想、思虑就是第六识分别的妄想,第七识的那种思虑的执著,把它放下。然后念佛的时候,这个念佛的心和声音要互动、要相随。

  有人就问念佛不能得一心:我念佛很难一心,很难清净,不知道有什么方便的方法能够让我念佛得一心?针对这个问题,觉明妙行菩萨开示:你要念佛就是“息想定虑”,放下万缘,一念单提。所以你在念佛的时候,内心当中要把这些事务性的东西全都放下:也不要去接电话,也不要去想其它的东西,也不要去……你做公司领导,好像“我在念佛,放不下”,你要知道:没有你,地球照样转,你把一切放下。然后心很安详,徐徐地念去,“徐徐”代表心、声很安详,很平稳念这句佛号,绵绵密密,不要念得那么躁妄,不要念得那么激情,要使这个音声跟我们的心产生一种互动的格局。就是这个音声,当下这个心就在这里,你能听得清楚,这个佛号是从心里出来的,由口里发出声音,再从耳根把声音听进去,也就是念清楚,听清楚:这就是心和声音相随在一起。如果不相随在一起,你听不清楚,说明你心跑了。心和声相随,这样念久了,自然你的妄想、杂念就越来越少;这句佛号像清水珠使我们的杂念、妄想、染念,渐渐地澄清。能念的心、所念的境界,就是孤明历历了。然后——直接——能念的心,所念的佛号都打成一片了,就能契入到念佛三昧,能、所一如。到念佛三昧,也就是不移跬步,金地涌四色金莲,当下就是极乐世界的境界:阿弥陀佛处处说法,莲华朵朵绽放。

  这个念佛三昧的境界还是要平时必须多念,多念佛号,多多益善。所以你每天能够念几万声佛号,就是好现象。从几千到几万,这个心念跟这个佛号不间断,这样我们的身心——修道的根器,就容易成熟。成熟是什么?就是熏习。我们见闻觉知这个外界的世间都是污染的,所以它熏习给我们内心也是污染的。这句佛号是清净的,是佛的境界,是真如,所以这句佛号你提起来,是真如熏无明。真如熏无明,无明就会在这个真如光明当中慢慢地稀薄,所以我们的身心就能够香光庄严;以佛号的功德来熏习我们业识的心,也能够趋向佛号的功德。所以这个事情是功夫的问题,念佛也要谈功夫。功夫是我们水滴石穿的产物,要日积月累,要在每一声佛号的累积当中来谈功夫,这就是信、愿、行中“行”门里面的科目。你在念佛的时候,开始不要说“我一定要让它得一心”,你想求一心的这个念头,也是一个妄念,你都不要去求;你求一心,最终得不到一心。所以这个念佛,你得要做功夫,叫什么?水到渠成: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抓住你当下这一念在这个佛号当中,心和声相依,念清楚,听清楚,把数量念得越多越好,你就做这个耕耘的工作。慢慢的就心越来越清净,慢慢的就有功夫成片,有一段时间佛号念得非常清净的一个情况,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轻安法喜。如果再扩大,在功夫当中,我们自性清净心的力量非常巨大,就像大势至菩萨一样。什么叫大势至菩萨?就是通过执持名号,把我们的心打开,内心有大的势力。这种大的势力就能穿破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直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面见阿弥陀佛就是自性的天真佛;这是心性大的势力所导致的,这不是勉强去求的。

  这段开示完了之后,当时达本就在座下,忽然戄然,“戄然”就是很震惊,很振作地念了几句,就好像晴天霹雳似的出了这几句佛号;这几句佛号是他至诚恳切、感激的心念出来的。菩萨给他一个认可:“如是如是。”你这种念佛很好。所以这个念佛要贯注我们全身的力量,不是昏昏沉沉、泛泛悠悠,有气无力地念,要集中我们全部的心力去念,它才有感应的力量。

  我们请看第二十二段:【诸弟子欲造像供养,请示法相。菩萨曰:“诸弟子欲造像供养,积诚已久,合当显示。但汝尘劳中,我妙明内,即今显现,汝等不能见也。又我随机感化,身相不一。今但从本起修,可画作大比丘像,面如满月,形体丰伟,著袈裟坐莲华上。左手置膝,右手作说法相。眉间放白毫光,光中有阿弥陀佛结跏趺坐。要须庄严相好,不得潦草。”诸人闻已,皆拱立思维如是法相。菩萨乃言:“诸弟子,人人有个觉明妙行,不即不离,在汝诸人摸索不著处,时时出现。即今明白,更不须设像供养,愿见于他日也。”】人人有个觉明妙行。

  这些弟子们由于得到菩萨的法乳之恩非常感戴,所以就想造菩萨的像来供养。就请示法相,看看我造菩萨的像该怎么造。造佛菩萨像要有度量,要有规则,法相造得庄严,造得如法,才能寄托法身的功德。如果法像造得不庄严,甚至造得很丑陋,就是亵渎。有一部经叫《造像度量经》,讲造佛像它每个部位的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三十二相都有严格的诠释的。把三十二相造得庄严,寄寓法身的功德,这具佛像就有灵验,就能度化众生,功德无量;在一切功德当中,造像功德第一。但是如果你造得不如法,造得很丑陋,罪过也无边;所以这桩事情它是很严肃的事情。本寺建阿弥陀佛的大铜像,我们在这个小稿和中稿当中,经过几十次的修改,不厌其烦忧反复斟酌,反复修改,就怕造得不如法,自己反而造了无边的罪业。目前造的像,大家也看到,虽然达不到十全十美;在目前,也就尽了我们最大的努力了,也就是这么一个水平了。显现什么像,也是我们心里对佛像理解的一种诠释。

  觉明妙行菩萨说:你们这些弟子想造菩萨像来供养,我也知道你们这份真诚心由来已久,按道理应当显示我的法相。但是汝等是在尘劳中,就是在无明烦恼里面,我是在妙明内,是出了无明烦恼,是在妙明真心里面。所以境界完全不一样,我就是给你们显现我的相,你们也见不到。菩萨像——报身像,凡夫怎么能见得到呢?就好像地上的蚂蚁也看不到我们人一样。但是菩萨很慈悲:我也会随众生的根机所感来显现化身像,化身像随众生的心识变现的,它不能有一个客观的东西,也是显现不一。所以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不是观世音菩萨故意有三十二应,这是随三十二类众生的心所显现的菩萨形象。你们一旦要造像,也就从我本因修行的那个像开始,可以画一个大比丘像,面如满月,福报像——满月之像;形体非常丰厚、伟岸,披袈裟坐莲华上;左手放在膝盖上,右手做说法之相;眉间也有白毫放出光明,光明当中有显现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之像。阿弥陀佛像要相好庄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不得草率行事。

  这些弟子听到这样开示,都恭恭敬敬立在那里,尽心思惟刚刚说的法相应该是什么样子——打一个草稿。这时候菩萨又进一步开示,这个开示很重要:因为这是他们想外部菩萨的像,不能回光返照,这时候这种开示是让弟子回光返照。“人人有个觉明妙行”,觉明妙行是很慈悲,是很有力量,你外慕诸圣,外慕菩萨,但是当下要内重已灵,你已灵里面就有觉明妙行菩萨的相好、庄严、功德、智慧。人人有个觉明妙行,跟你们不即不离,在你们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在你们内心结跏趺坐;但是你们想找他找不到,在你们思惟心意识找不到的地方时时出现。你看这段开示很好:我们只是很崇拜觉明妙行,实际上我们自性就有觉明妙行。为什么我们不回归到我们的自心,把我们本具的觉明妙行的相好、庄严、功德显发出来?所以这样一指点,就告诉这些弟子:你现在明白了,你有觉明妙行,好了,你就如法修行供养,发菩提心供养,就是对我最好的供养,就不需要再去造我的像来供养了。你要见我的像,就赶紧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见我的像吧!做了这样的开示。这位菩萨真有智慧,真慈悲,也真善巧方便,大家就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