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法师:朝圣圆觉——《圆觉经》讲记 第二章 普贤菩萨章

发布时间:2021-11-30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第二章 普贤菩萨章

  本章内容为佛陀为普贤菩萨等大众开示圆觉境界的修行方便,远离一切幻妄境界,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本章学习提纲:如何离幻灭幻

  1、代表大行大愿:发下十大誓愿的普贤菩萨。

  2、世界本身的状态:无明如幻,一切皆幻。

  3、虚空花喻万物的本质:从空生有,空性不灭。

  4、 远离幻境的根由:离幻就是真。

  5、 离幻的顿悟修法:以幻遣幻,知幻即离。

  6、 离幻的渐次修法:四重远离,再无所离。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于是在大众当中的普贤菩萨,从座位上站起来,五体投地,虔诚地礼拜佛陀。并顺时针绕佛三圈,表示无比地尊重。然后双膝跪地,双手交叉合掌,恭敬地向佛问道:“大慈大悲的世尊!希望您能够为参加法会的诸位菩萨们,以及末法时代修行大乘佛法的一切众生,继续开示,当他们听到您前面所说圆满觉性的清净境界,应该怎样修行呢?”

  “普贤菩萨”,《大日经疏》卷一中提到:普贤菩萨,普是遍一切处义,贤是最妙善义。是说普贤菩萨依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具备众德,所以名为普贤,代表菩萨行愿,也就是菩萨所行持的誓言。普贤菩萨又称三曼多跋陀罗,意思是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诸佛的理德与定德,与文殊菩萨的智德、证德相对,两者并为释迦牟尼佛的两大胁侍,被称为“华严三圣”。普贤侍右,主侍定德门,文殊侍左,主侍智德门。表示如来教法,是行解并进,定慧双修。文殊菩萨驾狮、普贤菩萨乘象,表示理智相即,行证相应。

  普贤菩萨应化道场为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是大乘菩萨的代表,象征着大乘佛教的精神。在《华严经》中明示一切佛法归于毗卢遮那如来及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二大士,普贤菩萨代表一切菩萨行德本体。

  “普贤菩萨”名称由来:菩萨因何名为普贤?《悲华经》说:“我行应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曰普贤。”对普贤一名的解释,历代大师各抒己见,今取唐宗密大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的解释。

  (1)约自体说: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

  (2)约诸位说: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

  (3)约当位说: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

  唐清凉国师对此解释非常透彻。他在华严三圣圆融观中,明二圣三对表法:

  (1)普贤表所信如来藏。故《理趣般若经》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初会即入如来藏三昧。文殊表能信之心,《佛名经》说:“一切诸佛,皆因文殊发心故。如善财始见,即发大心。”

  (2)普贤表所起万行,一切经中,皆说普贤行愿。文殊表能起之解。故弥勒对善财说:“汝先得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文殊之力也。”

  (3)普贤表证空出缠法界,《华严经》说:身相如虚空故,善财见之,即得智波罗密者,依体起用故也。文殊表能证大智,显其有智方证理故。

  然此二圣,各相融摄,依体起行,行能显理。普贤与文殊,象征学佛要有信有解。信而无解,信是无明;解而无信,解是邪见。因此,这二位大菩萨,在释尊的常随菩萨众中是不能分离的一对。

  普贤菩萨,行愿无穷,分身尘刹,随缘教化众生。

  相传,中国古德拾得大士,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天台山国清寺的丰干禅师,一日行经赤城道旁,听到草丛中有小儿啼哭,趋前视察,见一小孩约十来岁,问其姓名,答:“我无家、无姓、亦无名。”丰干禅师怜悯其无依无靠,带回国清寺,交给库房当茶童,因是拾来,名之拾得。

  拾得与寒山子时常往来,还常对人说佛法。但人不信,反而讥诮怒骂,甚至打他。寒山对拾得曰:“世间人秽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我该如何对他?”拾得答曰:“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普贤菩萨赞偈:普贤菩萨,行愿齐周,华藏会上阐法猷,瓶泻两千酬,接引凡流,象驾任优游。

大行菩萨称普贤,重重愿海浩无边

端坐示座六牙象,智慧化生七宝莲;

一切三昧皆自在,本来妙德尽周圆;

宝威来赞娑婆化,灵感神通震大千;

南无峨嵋银色世界大行普贤王菩萨。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愿为末世一切众生,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令诸众生永离诸幻?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世尊,倘若这些众生已经明白了如幻妙理,他们的身体和心灵也都是如幻的,应当如何借助如幻的身心,来修行如幻的法门呢?倘若所有的幻化习性都归于寂灭了,就没有了心,谁能够修行呢?为什么您又常说修行如幻呢?倘若一切众生本来不需要修行,那他们在生死轮回当中,就会永远迷失于种种幻化现象,不曾知道它们是虚幻的,让他们的妄想烦恼之心如何解脱呢?希望您为末法时代的一切众生,提供适合的方法,让他们逐步学习和修行,最终帮助这些众生永远离开幻化的生死烦恼。”普贤菩萨问法以后,再次五体投地,礼拜佛陀。像这样虔诚地问了三次,从始至终,有条不紊。

  普贤菩萨听闻佛陀前面的开示,蹑迹起疑,特为大众启请修行方便。在上一段“文殊菩萨章”中,佛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然而这属于一念顿悟。如果能当下顿了生死,则不必再依靠修行,也就不需要方便载体,然而这种以心印心,非上上根人,不能领悟,奈何末世众生,上上根者少,若不借助修行,必难悟入;若不依靠方便的修行载体,不能造修,所以普贤菩萨在这里首先祈问修行,以求方便渐次修行的法:

  1、第一个问题:如果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然而空华即为幻妄,即使有众生,能知身心如幻,如果所知是幻,则这个能知的身心,也是幻。为什么以幻还修于幻?

  2、第二个问题:如果所知之幻既灭,则能知的那个幻也就灭了。如此能所俱灭,则没有心了,谁为修行的那个人呢?为什么还说修行如幻?

  3、第三个问题:如果众生本来就不需要修行,如此则于生死中,常居幻化,从来不了知如幻境界,这样长此以往令妄想心如何解脱呢?

  因此请问如来,希望为大众讲说修行的方便,也就是具体的修行方法,以令众生永离幻相状态。

  下面世尊以众生幻心,还依幻灭,不妨以幻修幻解答第一个问题;诸幻灭尽,觉心不动,不入断灭解答第二个问题;知幻即离,亦无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解答第三个问题,也同时解释上一章“顿悟顿修”的深意。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这个时候,世尊回答普贤菩萨说:“很好,很好!善男子,你们能够替诸位菩萨们,以及末法时代的一切众生,请问修习菩萨如幻三昧的具体方法;为了帮助这些众生得以远离幻化的生死烦恼。请你仔细聆听,如来现在为大家解说。

【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于是普贤菩萨,因世尊的教诲而心生欢喜;与在会的诸位大菩萨们,一起安静地听法。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花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世尊说道:“各位善男子,一切众生在生死轮回当中,种种虚幻的造作与烦恼,都化生于如来的圆满觉性和涅槃妙心。犹如疮眼病人在虚空里看到的花朵,是从虚空当中化现而来的。当幻化的空花消失了以后,虚空的本性不曾被破坏。一切众生也是如此,他们幻化的妄想烦恼之心,将随着幻化境界的消灭而消灭。当一切幻化现象完全灭尽了以后,本有的圆满觉悟之心就如如不动而现前了。”

  “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在本经中这是很重要的教法,这是因为众生一直认为:在广大众多因缘的幻化中,有我这么一个迷惑者不在觉中。佛就再说:“一切众生种种幻化,本来都有如来的圆觉妙心”。这“圆觉妙心”是指如来藏的圆满觉性,就是一切众生所见的幻化的种种法,每个业力的微细幻化,都有圆觉妙心在当中作用;有如空花,是因为有眼疾才看出天空中有花。眼疾好了,虽然空花没有了,但是天空中的空性从未受如幻的空花影响。意思是说,众生所见到的种种幻化里,都有圆觉妙心的作用,迷时见幻化依圆觉而有,有如空花依空而有,悟时见到幻生幻灭中觉性不坏。

  众生的一切显现都是我们称之为如来藏的自性所显现的。就像一棵大树,枝繁叶茂,它的树枝(化身)树叶丰富多彩,它的树干(报身)高大巍峨,它的树根(法身)密布深邃,这是一个整体。作为众生来说,就是这棵树上无数树枝中的一枝。当一个树枝把关注点放在自己生生灭灭的树叶上,它认为自己是一个孤单的树枝,生灭的树叶就是它的财富、名誉、健康。它一直梦想着也能成为一棵大树。患得患失中,感受轮回苦。终于有一天,它静下攀援恐惧的心,回光内观,发现自己与传说中的树根(法身)和树干(报身)原来从于无始,乃至未来,都是一体共存。这个树枝悟道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奇哉奇哉,原来树枝皆具大树智慧德相,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于是这个树枝就不辞劳苦地向其它尚在烦恼中的树枝讲解这句话,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一个开悟的树枝,向其他自感孤苦的未悟树枝解释它自身就是大树,未悟的树枝舍弃过去错误知见的过程,称作生起次第。像今天上午,用种种的经论、种种的比喻给大家解释,那个生灭的东西是一个幻相,是一个假相,是一个局部,并非是实相,并非是真我。当你努力求取认识本我、真我,也就是认识如来藏和佛性的学习过程,我们称作生起次第;感受和融入空性和真如的修法过程,我们称作圆满次第。

  例如一棵大树,枝繁叶茂,长了无数的树枝,每一个树枝都是大树的一部分。生长出来的每一个局部树枝,我们称为化身;树干部分,我们称为报身;树根称为法身。就像整个的大海我们称为法身;大海的波澜壮阔,浩瀚无边,我们称为报身;大海中此起彼伏的泡沫我们称为化身。法身、报身、化身是圆融一体的,从不分割。当众生执著在小泡沫是“自我”的时候,他的世界里就有了生灭、苦难、残缺。如果孤独的一朵小浪花在迷惑中突然醒悟:哦,原来我融入大海,就拥有了大海的浩瀚无尽和波澜壮阔!这一刻他就证悟了。浪花悟了就是融入大海,众生悟了就叫见性成佛

  所以,我们不要认为“自性”在我们身体内,如同一个秘密器官,不是!是我们的身体在自性内。祖师说“身在含元殿,何须问长安”,含元殿是金銮殿,长安城是都城。这句话是将含元殿喻为“自我”身心,长安城喻为自性,意思就是“自我”在“自性”中,“自我”其实是“自性”的一部分。只需悟道,法身(自性)、报身(觉受)、化身(色身),当下具足圆满。千万不要以为需要折腾一番才会成佛,不明自性,怎么折腾也不会成佛。明了自性,当下就是佛。法身、报身、化身,当下具足圆满。千万不要以为需要折腾一番才会成佛,不明自性,怎么折腾也不会成佛。

  南北朝时代的傅大士(傅翁)悟道偈云:“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老子《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

如果有人以为,幻化境界之外,另外有个圆满觉性的话,他仍然迷失在幻化当中;倘若有人说,真的有一个圆满觉性存在的话,他也仍然没有离开幻化;而说圆满觉性不存在的人,也是一样,没有离开幻化。因此,一切幻化都灭尽了,就叫做不动法身。

这一段解答以幻修幻,以成就不入断灭的含义。谓以觉觉幻,觉亦是幻,故说依幻说觉,也叫做为幻。如果说幻灭而觉存,这也是幻,所以如果说有觉,也还未离幻。如果更起一见,说幻灭而觉也没有呢,也同样是幻。为什么呢?因为没有达到究竟实相。需要有无俱遣,消除二元,照体独立,绝待圆融。所以说幻灭名为不动,因为种种幻化,同样源于圆觉妙心。所以说诸幻灭尽,觉心不动。这是解答了普贤菩萨所问的第一个问题。

对于“不动法身”,我们有时称之为真心、真如、佛性、如来藏、法界等等。六祖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每个人的菩提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只要用此清净的菩提心,当下就能了悟成佛。在《六祖坛经》中,祖师所说“不动法身”是从“体、相、用”三方面来讲的。“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来清净。何期自性,不生不灭(体)。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相)。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用)。”

宁玛大圆满将此表述为:心体本净,自性元成,大悲周遍。简称“空分、明分、显分”,也就是“法、报、化”三身。体:心体本净,空寂灵明;相(性):自性元成,本具光明;用:大悲周遍,随缘显现。就是万物之真实状态。有时我们也用自性来表述世界的本初和起源,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首先,谈心体。心有真心和妄心。真心之体,本性清净,本无垢污,空寂光明。心体虽然空寂,并非顽如木石,而是空而有觉,灵知为体,故称自然智慧。“一切心上所显境界,皆是自心的妙用。心性是自然智慧。”这就是说,万有均在心性光明中显现(明),而自心又能灵知不昧(觉)。“现”和“知”都是心性的妙用,心性空无有体(空),或故名为明空妙觉,或名自然智慧,这才是我们的真心。真心是不变不坏,永无生灭的。妄心是由根、境、识和合所引起,是刹那生灭的。这个真心之体,既不从因生,又不从缘灭,又非任何所造,虽能现万象,然真体亦毫不动摇,不变不坏,故能“一物长灵,盖天盖地”。

宁玛大圆满心部认为,心体是觉空无别,这个认识和禅宗的看法完全一致,所谓“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不同无情,性自神解。此是汝空寂灵知清净心体”。这个灵明空寂之心,佛与众生同具。心部求悟此本空心体,即悟此明空觉性,亦即是所谓见性成佛。《普成经》说:“过去诸如来,皆为得见此性而成佛,别无法可修,亦别无所得,现在及未来诸如来,亦为得见此性而成佛,别无法可修,亦别无所得。”

其次,说心性(相,报身)。自然智慧之性,自性元成,本具光明。心性光明能朗照万象,空寂妙明。此光明与妙用结合,能现一切染净世界。“由于自然智慧妙用之元成妙光,现为轮回涅槃两境相。”心体是空寂无生,怎能现轮回涅槃?心体空,并非空无一物,体空而性不空,空而有明,心性光明,明分不灭,所以能现。心是具有明分和空分两分,空而又明。明分属于本有,本有则是非空。

如果心不具光明,只有空性的空分,则仅能成就法身,单有法身成不了佛,要法、报、化三身具足,始能圆满正觉。“空分属法身,光明属报化,三身均具于一心之中,故光明出现自显三身境界亦属自性本具。”

空性是法身,法身是无相。报化是色身,属有相。所以,悟心既要悟到心的空分,也要见到心的明分。众生由于无明,使明空分离,悟心人必须明空双运,使之结合为一,才能彻见自心本性,证得了明空妙觉,才能圆满三身功德而成佛。

禅宗祖师表述光明时说:“开显了真实的知见,身心廓然,没有一切尘垢污染。孤迥迥(体),光皎皎地(相),活泼泼地(用),洞然同于太虚。”这是从三方面来描述本心实相,其中“光皎皎”三字心然指的是光明,光明虽是本有,但光明是带物性。方信禅师道:“满目青山无寸树,极目绿水绝波澜。光明洞耀,照彻十方,譬如千日,放大光明。”色(物)心合一之光明。

禅德求见心性光明,只采取直观光明心相所显现的境界,一切不管,随心自在,保任明空无别,则可以获见自心的实相。

最后,谈心用。自然智慧之用,大悲周遍,随缘显现。从体起用,随缘能现染净世界。“一切显现都是自然智慧之用”,自然智慧体性空寂,本无有物,但它的用是空而能现。“不是一切,能现一切。”客观事物的形象能反映到主观上来,这是心的本性——明,能现出这些事物形象的,是心的妙用——用。所以,心既有明分,也有现分。

真心本来空寂,无形无相,不是任何色相所成,但它的妙用与妙光结合,能化现种种,现种种色相,能作天堂,能作地狱,能作佛,能作众生,十界均能随缘化现。若迷,则随染缘,变现为众生界之轮回;若悟,则随净缘,示现为佛界之涅槃。虽随缘升沉,但心体并无增减,亦永不动摇。“妙用化现之源,则为觉性的明显分(相),明显于外,则为化现不灭分(用)。”

心体无相,不能得见,求悟心人亦应从“用”上着手,才能觉照。心部则注重在心用的能现上。从现前一念起,认识自心实相。即此现前一念就是真性,应用自己明觉智慧而观照之,禅宗就是在这个能现初动时,即在心起用之时下功夫,所谓照顾当下,从见闻觉知上回光返照,认识本心,是知能见闻动作,心是汝本心,不是汝身也。婆罗提尊者说:“性在作用……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

总之,禅宗和大圆满所说的心,是从体、相、用三方面来认识的。就是体本净、性(相)光明、用周遍。真心是本来智慧、本性光明、本来清净,心量周遍。如此真心,一切众生无量劫来,本来刹那未离,众生不自认知耳。真心就是自心本性,就是佛心。大圆满心部则求直观能缘的真心又明又空和随缘周遍的实相。悟心,即指悟此心;见性,即指见此性。禅宗的宗密大师注解《圆觉经》说:“一切有情,皆有本觉真心,无始以来,常住清净,昭昭不昧,了了常知,亦名佛性,亦名如来藏。”

百丈禅师说:“心地若空,慧日自现,如云开日出相似。”僧那禅师说:“心珠独朗,常照世间,而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断续之相。”临济禅师说:“孤明历历。”这些说法与大圆满说“明空妙觉”“心性光明,明分不灭”,是完全一致的。

【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为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各位善男子,一切菩萨,以及末法时代的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的虚妄境界。由于坚持运用远离心的缘故,应当知道,这个远离心也是如幻的,所以也应当远离。同样,前面的这个远离幻心之心,也应当远离。再进一步,前面的这个远离离幻之心,也应当远离。这样层层递进,观察运用自己的远离心;当剥尽了所有虚妄念头以后,心体清净无相无染,就没有什么好离的了,也就除尽了一切幻化。就好像钻木取火一样,以两块木头互相钻磨为因。当火着了以后,两块木头就烧成了灰烬。一阵风吹来,灰飞烟灭。以幻修幻的法门也是如此。略有不同的是,当一切幻化都灭尽了以后,并没有进入断灭的顽空。

  佛陀开示离幻的方便修法,解答永离诸幻之情,同时消除离幻之心。首先知道是幻,才会起能离之心。诸幻既然灭了,如果还抱有能离之心,此心也是幻。所以需要同样远离。这是消除灭尽第一重能离之心。

  “远离为幻,亦复远离”,这是消除灭尽第二重离心之离。因为最初以知离幻,幻灭则灭尽能知之心。若能知已泯,则这个“离”也是如幻,所以说远离为幻,也同样远离。这就是先否定,再否定之否定。

  “离远离幻,亦复远离”,此灭尽第三重离上之离。所谓灭尽之灭尽,否定之否定。也就是《心经》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的意思。

  “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诸幻灭尽,不入断灭。”这一句是灭尽之又灭尽,以致无灭尽。所以说“得无所离”,也就是灭尽所有的幻。以钻火比喻所有的幻智,用灰飞烟灭比喻灭尽之灭尽,否定之否定,而不入断灭。这是总结普贤菩萨所问,解答了第二个问题。

  唐代智隍禅师,最初参礼禅宗五祖的时候,自称已经得到佛法真传,曾在庵中长习静坐达二十年之久。六祖的弟子玄策禅师云游到河北朔方时,听到智隍禅师的声名,就到他所住的庵堂造访。问他说:“你在这里做什么呢?”智隍禅师说:“入定。”玄策禅师说:“你所说的入定,是有心入呢?还是无心入呢?如果说是无心入,一切没有情识的草木瓦石,应该算是得定了;如果说是有心入,一切有情含识的众生也都应该得定了。”智隍禅师说:“我正在入定的时候,不见有心或无心。”玄策禅师说:“不见有:有心或无心,那就是常在定中,还有什么出定入定呢?如果有出入可说,那就不是大定了。”智隍禅师无言以对。过了许久,智隍禅师问道:“禅师是嗣承哪一位祖师的法门呢?”玄策禅师说:“家师是曹溪六祖。”智隍禅师说:“六祖以什么为禅定呢?”玄策禅师说:“家师所说的禅定,法身湛然常寂,性相体用一如。五阴缘起,其性本空;六尘境相,不是实有;心本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本无所住,远离住着禅的寂静;禅性本无生灭,远离生起禅定的念头。心好比虚空,又没有虚空量可得。”

  智隍禅师听了这一番道理,就直接来拜谒六祖大师。六祖问他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呢?”智隍禅师说:“我当初是在黄梅弘忍的门下初学,后来又到处游学,寻师访道。现在遇到玄策禅师,介绍我来向你问道,我心中对于禅定,是有是无,还不能明白;是动是静,也还不能了然。请六祖大师慈悲开导!”

  六祖说:“的确如玄策所说。只要你的心如虚空,不执著于空见;应用自在无碍,或动或静都不分别思量;忘却凡圣的差别,泯灭能所的对待;如此性相一如,自然无时不在定中。”

  “你的心必须广大如虚空,但是也不可以有“空”的这种想法。你可以伟大,但不可以自我傲慢。你弘法、度众、修持,要能应用无碍。动的境界也好,静的境界也好,你要无心,不要分别。对于能觉悟的人,所觉悟的道,都要“能所双亡”。你参禅学道的时候,任何一个时刻都是一如的,并非入定了才叫作定,出定了就不是定,出入都是定。”智隍言下大悟,二十年来的有所得心,完全无声无影。那天夜里,河北的官吏、百姓都听到空中有声音说:“隍禅师今天得道了!”后来,智隍礼谢辞别六祖,又回到河北,广开法宴,教化僧俗四众弟子

  “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具泯,性相如如。”这就是六祖的禅法,也是本章的义理。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各位善男子,知道诸法如幻的当下就是远离,不需要另外采取什么方法。远离幻化的当下就是觉悟,也不需要什么中间过程。一切菩萨,以及末法时代的众生,依照上述方法修行,就一定能够永远离开幻化的生死烦恼。

这一句明示“顿悟顿证”,以显明圆觉思想究竟一心之宗旨。前部分讲的“以幻修幻,遣之又遣”,都是方便渐次修行的内容,在这里却又总结为“不作方便,亦无渐次”。难道佛讲法自相矛盾吗?当然不是。这才是最究竟了义,直指心性之极谈。前面说种种幻化,都来自如来圆觉妙心。虽然也讲了重重灭尽,所谓灭尽,总是一幻,意为在此妙觉心中,凡是有丝毫起心动念,见处未忘,统统是幻。如果明了了彻底是幻,则一切诸幻自然离幻,只要知道就完成了。也就无须再作种种方便修行。如果还存在执著之心,即是知见未忘。这便是微细法执。

温州遇安禅师,常阅《楞严经》,又名楞严禅师。一天读诵《首楞严经》到“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之句,乃破句读成:“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大彻大悟。有人提醒遇安禅师说:“破句了也。”遇安禅师回答:“此是我悟处,毕生不易。”

我们的心迷惑于周边的现象,迷惑在六根六尘(眼耳鼻舌身意)错误采集的信息,卡在这里了,被有形相的世界所误导,认为这是实有的,我们被它误导。认为是物质不变的,物质不坏的,就被卡住了。我们要超越它,认清万物的本来面目。我们的化身与佛的化身,只有知见不同;我们的报身与佛的报身,只有觉受不同;我们的法身与佛的法身,没有任何不同。解脱的境界不是诸佛菩萨的专利,是凡人都可以切身体验的觉知。众生的烦恼来源于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看不清自己的状态,却贪恋于虚构的世俗目标,于是感官被扭曲和混乱。

须知:时间取当下,空间取当体。修行就是修心,修心就是修觉受。转错觉为正觉,就是转识成智。我们的精神、感官,是可以通过体悟和修行升级的,升级修正以后,其所知所感会越来越正确。就像哈勃望远镜也可以经过技术调整,而使拍下的照片从模糊到清晰一样。

佛说:“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佛陀的意思是:你本人此时此刻的当下,具足如来圆满的智慧德相。对佛陀的如此教言,具上等信心的人,就是上等根器;中等信心的人,就是中等根器;下等信心的人,就是下等根器;没有信心的人,就是不具根器。所以佛说“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了达一切皆幻,则当下消亡,全体自现。正如香象渡河,一踏到底,究竟无余。这就是“不作方便,亦无渐次”的意思。一切菩萨,以及末法时代的众生,依照上述方法修行,就一定能够永远离开幻化的生死烦恼。

这是解答了普贤菩萨所问的第三个问题。

在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这就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禅法的源头。以直指、直示为特点,把见性、悟性作为禅的生命的依据。在《坛经》里,六祖强调:“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若识自心,一悟即至佛地。”六祖认为:“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六祖斩钉截铁地指出:“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六祖的这些论点,就是反复说明:见性、悟性对从根本上转化妄想执著和解决人我、是非、善恶、顺逆、染净等种种二元对立状态的重要性。其中六祖以“般若观照,息妄显真,得定开慧”,作为识心见性的重要手段。六祖说:“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又说:“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在六祖的开示中,还处处显示体用不二、定慧一体、空有圆融、性相一如的般若正见,把一相(一相无相)三昧和一行(直心直行)三昧结合起来,虽不变而随缘,虽随缘而不变。他说:“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六祖曾开示智隍:“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俱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在此基础上,六祖认为见性之人,于一切法立亦得,不立亦得,要“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这正像明镜照物,物来影现,物去镜空,一切不立,又一切不废,即所谓“自由自在,纵横尽得”。

从认识论角度分析,六祖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心和物的关系问题,是无相而无不相,无念而无不念的空有圆融、心物不二论者,也是他所说“自性自悟,顿悟顿修”的最上乘境界。虽然如此,六祖亦并不否定根性有利钝这一客观事实,而说“法即一种,见有迟疾”、“法无顿渐,人有利钝”。由于人有利钝,也即障有深浅,故佛说无量法门,随机施教。人们在实践中,或顿悟顿修,或顿悟渐修,或渐悟渐修,无有定法,最后同证菩提,无有差别。在实践过程中,当专修一法而不能相应时,也允许改修他法,以适应根性,而免虚耗时光。实际上,佛菩萨、善知识并无实法与人,但因病施药,方便对治。所以,六祖说:“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这与《金刚经》“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同一旨趣,同一法味。总之,如果我们能以“菩提为因,大悲为根,方便为究竟”(《大日经》),离指见月,不生执著,可得法益而解法缚;一旦我法双空,并空亦空,则无尽烦恼自然化为大光明宝藏了。

当时六祖门人怀让禅师住在江西般若寺,有位道一禅师天天到般若寺的大雄宝殿打坐参禅,怀让禅师知道他是法器。因此,很关心地问道:“大德!你在这里做什么?”

马祖道一不喜欢有人打扰,勉强答道:“打坐。”

“为什么要打坐呢?”

“为了成佛。”

“打坐怎么能成佛呢?”

马祖道一不再回答,似乎嫌这位老和尚过分啰唆。

怀让禅师不得已,就拿一块砖头,在马祖道一座旁每天推磨,经过多日,马祖道一终于好奇地问道:“请问你每天在这里做什么?”

怀让禅师回答:“我在磨砖头!”

马祖道一又问:“你磨砖头做什么?”

怀让禅师说:“为了做镜子!”

马祖道一疑惑道:“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

怀让禅师反问道:“磨砖既然无法做镜子,你在这里打坐,怎么可能成佛呢?”

马祖道一大惊,终于息下傲慢的心,立刻恭敬地起身顶礼问道:“要怎么样才对呢?”

怀让禅师道:“譬如赶一辆牛车,假如牛车不进,是应该打车子呢?还是打牛呢?”

马祖道一问:“要如何用心,才能达到无相三昧的境界?”

怀让禅师答道:“学心地法门,就像播种,我为你讲解法要,就像天降甘露,因缘和合,当下就能见道。”

马祖道一言下大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这时,世尊为了重述一遍所说的法义,以偈颂的形式说道:

【普贤汝当知,一切诸众生。

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

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华。

依空而有相,空华若复灭。

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

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

若彼诸菩萨,及末世众生。

常应远离幻,诸幻悉皆离。

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

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普贤菩萨你要知道,一切世间苦恼众生,

无始以来幻化无明,都是源自诸佛如来。

圆满觉性当中建立,犹如病人疮眼空花,

依托虚空而现花相,疮病若好空花消灭。

虚空空性本不动摇,众生幻化从圆觉生,

幻化消灭觉性圆满,圆觉妙心不动摇故。

若有一切大心菩萨,以及末法时代众生,

应当经常远离幻化,一切幻化远离以后,

犹如古时钻木取火,火烧木尽灰飞烟灭。

觉悟本来没有次第,修行方法如上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