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法师:漫说《长阿含》(卷十二)~F 戒清净

发布时间:2021-11-30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戒清净——如来所说之法,又有高上的。如为他人说法,使其得戒清净。戒清净就是:诸有沙门婆罗门,由于戒,致其所言的都为至诚,并没有使用两舌去害人,都常自敬肃(严谨),都捐除其睡眠(少睡),不怀邪谄之语,口不出妄言,不为了世人而记述其吉凶,不自称说以便从他人有所得,去垂示他人,不因此而更求他人对于自己之利益。都坐禅、修智,都辩才无碍,专念而不乱,精勤而不怠。

  解脱——如来所说之法,又有至上的,所谓解脱智(提示通达于智慧,而趣向于四向四果的智慧)。所谓解脱智就是:世尊由于他人的因缘,而内自思惟而说:此人就是须陀洹,此人是斯陀含,此人就是阿那含,此人就是阿罗汉。

  自识宿命智证——如来所说之法,又有至上的,所谓自识宿命智证(能了知宿世的智慧,宿命智)。诸沙门、婆罗门,以种种的方便,而入于定意三昧,随着其三昧,而自忆往昔的无数世之事,如过去的一生、二生,乃至百千生的成劫、败劫事。对地自己的过去世事情哪怕是细微情节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对于色界无色界、有想天、非想天、非有想非无想天,都尽忆而尽知。

  天眼智——如来所说之法,又有至上的,所谓天眼智(能察知众生未来世之事)。天眼智就是:诸沙门、婆罗门,以种种的方便,入于定意三昧,随着其三昧心,观察诸众生之死者、生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或者是好,或者是丑,都随着其所行而能尽见尽知。或者有众生,成就身的恶行、口的恶行、意的恶行,或者诽谤贤圣,信邪倒见,在其身坏命终之后,堕入于三恶道;或者有众生,其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并不诽谤贤圣,见正信之行,在其身坏命终之后,转生天人当中,都能以天眼之净,而观察诸众生,如实而知,如实而见。

  神足证——如来所说之法,又有至上的,所谓神足证(神足通,神通变化)。神足证就是:诸沙门、婆罗门,以种种的方便,入于定意三昧,随着其三昧心,而作无数的神力,能变化一身而为无数之身,将无数之身,命之而为一身,石壁也不能阻碍,在于虚空中,能结跏趺坐在那里,犹如飞鸟那样的自在。而出入于地中,犹如在水中那样,履水则如在地上那样。又身上能冒出烟火,有如火之积燃那样之光焰;能用手抚摩日月,能立至于梵天。如果有沙门、婆罗门称赞这些神足的话,就应该回答他说:确实有这种神足,并不是没有的。然而这种神足乃为卑贱下劣之事,是凡夫所行的,并不是贤圣之人所修习的。如果一位比丘,对于诸世间的可爱之色都不染着,已舍离此爱染后,如所应行之行(合于正道)的话,这才叫贤圣者的神足。对于无喜色(令人厌恶之色),也能不生憎恶,能舍离此法后,如所应行而行的话,这才名叫贤圣者的神足。对于诸世间之爱色、不爱色(可爱与可憎的),此二者都俱能舍离后,而修习平等护(无记),专念而不忘,这才名叫贤圣者的神足。犹如世尊的精进勇猛,有大的智慧,有知有觉,而得第一觉悟,因此之故,名叫等觉(诸佛的平等正觉)。世尊也不喜爱于欲,不喜乐于卑贱凡夫之所习的,也不劳勤去受诸苦恼。世尊如果愿意除弃弊恶之法,有觉、有观,由于离染而生的喜与乐,而游止于初禅的话,即像如是的便能除弃弊恶之法,有觉、有观,由于离染而生的喜与乐,而游上于初禅。其二禅、三禅、四禅,也是同样的道理的。为精进勇猛,有大的智慧,有知、有觉,而得证第一觉,因此之故,名为等觉。

  听完了舍利弗的这一番议论,佛陀对舍利弗说:“如果有外道异学来问你而说:‘过去的沙门、婆罗门,和沙门瞿昙,有和佛同样成就的人吗?’你当会怎样回答人家呢?如果人家又问你:‘未来的沙门、婆罗门,有人和沙门瞿昙相匹等的吗?’你当会怎样回答人家?如果人家接着又问你:‘现在的沙门、婆罗门,有人能和沙门瞿昙相匹等的吗?’你应该怎样去回答人家呢?”

  舍利弗就向佛陀禀白说:“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会回答说‘有的’;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也会回答说‘有的’;对于第三个问题,我会回答说‘没有的’。”

  佛陀告诉舍利弗说:“如果你这样回答人家,那么人家肯定会问你:‘你为什么一会说有,一会说没有呢?’舍利弗,你该如何回答人家?”

  舍利弗说:“我会这样回答他们:‘过无论是过去的诸佛还是未来的诸佛,都是与如来相等的,这些都是我亲自从世尊您这儿听说过的。然而在眼下的这个娑婆世界内,如果有人自称与如来相等,那纯粹是子虚乌有,不足为信。’世尊!我如所闻的,依于法,顺于法,去作这样的回答,这样的回答对不对呢?”

  佛陀说:“像你这样的回答,乃依于法,顺于法,并不违于法的,因此你的回答是正确的。”

  那时,尊者郁陀夷正在世尊的后面执扇而为佛驱暑。佛陀就转过头来对他说:

  “郁陀夷!你应当观察世尊的少欲知足。现在我有大神力,有大威德,而少欲知足,不乐在于欲。郁陀夷!如果其余的沙门、婆罗门在于此法当中,能勤苦的得证一法的话,他便应当竖起幢幡,而告诉四方远处的人而说:‘如来现在,乃为少欲知足,现在观察如来的少欲知足,而知道如来乃有神力,有大威德,并不用在于欲。’”

  那时,尊者郁陀夷,则整正其衣服,褊露他的右肩,右膝着在于地,叉手向佛,而白佛说:“甚奇!世尊!很少有人为少欲知足像世尊您的!世尊有大神力,有大威德,不用在于欲。如又有其余的沙门、婆罗门在于此法当中能勤苦而得一法的话,便能竖起幢幡,而通告于四方远处之人而说:‘世尊现在乃为少欲知足’。舍利弗!您当会为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数说(常说)此法。如果他们对于佛、法、僧,对于道(真理)有疑问的话,假如听说此法时,就不会再有疑网(疑惑如网之缚,也就是很多的疑惑犹豫)的了!”

  这个时候,世尊告诉舍利弗说:“你应当为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们数说(常说)此法。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对于佛、法、僧,对于道,如有疑惑时,假如听所说的话,当会得以开解之故。”

  舍利弗听后,就对佛陀说:“世尊,弟子会遵照您的吩咐。”

  在听从了世尊的教导之后,舍利弗便屡次为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说法。

  

  看了这部《自欢喜经》,我在这里只谈三点感想,而且简单地谈一下,点到为止:

  第一点,关于经题。这部经名叫《自欢喜经》,为什么叫“自欢喜”呢?我起初的理解,是指舍利弗在静室里,不由自主地生起了赞叹佛之功德之念想,这个“欢喜”,当是指舍利弗由此而生起的欢喜赞叹之心。但是在经文的最末,有这样一句话:“以自清净故,故名清净经”,也就是说这部经也可以称作“清净经”的,这与我们上面的一部《清净经》完全同名,但是二者在说法因缘以及内容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上面的那部《清净经》它的主旨是让大家都按佛陀所说的去修去行,目标也很明确,就是为了防止僧团内部产生争讼,从而导致分裂;而这部《清净经》则是由舍利弗对佛陀的赞叹,佛陀指出,与其对佛的赞叹,不如对法的赞叹殊胜。但从本质上讲,二经的本旨则是一致的,即主张“法”的至高无上性,依之而行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不仅如此,我现在开始对整部《阿含经》产生了这样的印象:可以说阿含部里的绝大部分经典,都是注重自我内省,注重对我们各自心性的修炼,从而达到自我的“清净”,也就是本经所说的“自欢喜”。所谓欢喜,即“接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所谓清净,则“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二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同义词。“自得欢喜”也就是“自得清净”,就是通过自己不断地依法修习,从而达到清净欢喜之地。

  第二点,关于神足证。我在前面不止一次地谈到了佛教里有关神通的话题,比如说前面的那部《阿妙夷经》,就是围绕着神足问题而展开。佛陀对于神通问题态度也是十分明确的,也就是修行到一定的阶次,神足自然会显现,不需要我们主动去寻求。也就是说,神通对于佛教的修行者来说,是末,而不是本,这一点我们千万要切记。比如说在这部《自欢喜经》里,还特地描述了神通的一些表现。首先身能变化,“能变一身为无数身,以无数身合为一身”;其次是能够穿墙走壁,能在空中飞,能在水上走,像飞鸟一样,来去自如;再次是能够“身出烟火,如火积燃”——身上冒出烟火,不知是做什么用的,是不是与前面经典中提到的“火光三昧”差不多,涅槃时可以自我焚灭呢?而且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拥有这种神足证,可以“以手扪日月,立至梵天”!梵天究竟是啥样我可没见过,但是世间人哪个没见过日月呢?我们都知道,日月距离我们相当遥远,就算最近的月球,距我们也有三十八万多公里,太阳离我们就更不用说了,据说是距离地球1.5亿公里。如果用手去摸摸月亮,我估计问题不大;可是太阳表面温度大约在6000℃上下,用手能摸吗?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之理解为佛陀说法时的权便,也可以说凡人不可揣度圣人境界。但我觉得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佛陀对于神足证的态度。佛陀的态度是:“此神足者,卑贱下劣,凡夫所行,非是贤圣之所修习。”对于单单为了获取神通的行为,佛陀是持鄙夷态度的。他所主张的是什么样的神足呢?就是“贤圣神足”,具体内容我们在上面都谈到了,这里不再重复。我在这里只想讲一句话,那就是如果出家的比丘去刻意思习有相面、风水、择日等支末小事的话,不能说他不是出家比丘,但是起码已不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出家比丘,因为他所追求的那些东西,是为佛陀所鄙夷的,并为佛陀所呵斥的。

  第三点,关于娑婆一佛。通过舍利弗与佛陀的对话,我们可以知道,过去与未来的沙门、婆罗门都有可能与如来取得相同的修行成就,所证果境也可以相同。但是当谈到“现在沙门、婆罗门与佛等不”这个问题时,舍利弗明确地回答说“无”,佛陀对舍利弗的回答表示首肯,并说“欲使现在有二佛出世,无有是处”,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在释迦佛之前,共出现过六位古佛,距离我们最近的是迦叶佛。也就是说,每个佛应世的间隔都相当长远,到下一位的弥勒佛应世,距我们长达五十六亿七千万年。那么在这些佛灭度期间,我们世人是在漫长时间内都无法见到佛的真面目的。有一点我始终搞不明白,为什么就不能“二佛出世”呢?就算“一山容不下二虎”,那么,释迦佛灭度已达二千多年,现在再出一位佛,总不算“二佛出世”吧?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五十六亿年以后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愿哪位大德能够圆满解答这个问题,最好不要信口开河,凭感觉说话,因为这是需要在经典里面找到依据,才能让人彻底信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