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法师:在春节给父母磕个头 推广“顶礼父母”工程之思考

发布时间:2021-11-30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孝道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百善孝为先;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尧舜圣人之德,无非孝悌而已矣。古人崇信《孝经》,身体力行,移孝作忠,爱敬一切。孝悌作为一切仁义道德的根本,得到国人的广泛认同与践履。

  佛教的孝道理念

  佛教倡导知恩报恩的人文理念,对孝道尤加重视。《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证知世世间,莫不以孝为本。然与儒家孝道孝行相比,佛教的孝更具深远博大的内涵。佛教的孝不仅应报答今生的父母之恩,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的一切父母之恩。孝行不仅停留在赡养承欢的世间善法层面,并且提升到令父母出离生死轮回的出世法的高度。“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莲池大师语),能劝勉父母念佛生到西方净土,即是大孝。

  孝道亦是菩萨从初发心到圆证菩提的不竭原动力。地藏菩萨因地为婆罗门女及光目女,皆因救母,始发弘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藏菩萨由孝心引发的广大悲愿,助成心地宝藏的无限开启。释尊将入涅槃,以人天之众,嘱累地藏菩萨,救群迷于末世,待弥勒以当来。此与孔门心法传承给以孝著称的曾子,若合符节。《孝经》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证知孝养父母不仅是做人学佛的基石,亦是开显自性功德的金钥匙。

  《本事经》云:“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其寿量,曾无暂舍,供给衣食,病缘医药,种种所须,犹未能报父母深恩。所以者何?父母于子,恩极深重。所谓产生,慈心乳哺,洗拭将养,令其长大,供给种种资身众具,教示世间所有仪式,心常欲令离苦得乐,曾无暂舍,如影随形。父母于子既有如是所说深恩,当云何报?若彼父母于佛法僧无清净信,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生净信。若彼父母无清净戒,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其受持清净禁戒。若彼父母无有多闻,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其听闻诸佛正法。若彼父母为性悭贪,不乐布施,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修胜慧。其子如是,乃名真实报父母恩。”阐述了真实报答父母深恩的方法。

  顶礼父母工程

  曾经有一次,笔者和一个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居士团队一起学习《佛说吉祥经》。讲到“奉养父母亲”一段时,笔者对在场的年轻人做了一个现场调查:

  曾经拜过佛的请举手——五六十人全体举手;

  曾经给出家师父顶过礼的请举手——五六十人全体举手;

  曾经在春节或者父母生日时给父母磕过头的请举手——五六十人无一人举手。

  笔者讲了《观经四帖疏》中善导大师讲的一个故事:佛在世时,有一年发生饥荒,人皆饿死,白骨纵横,比丘们都很难乞到食物。有一次,世尊独自入城乞食,从早上到中午,门门唤乞,无与食者,佛只好空钵而归。第二天又去乞食,还是没有乞到。第三天仍然没有乞到。有一个比丘,在路上见到佛,看到佛的脸色异常,似有饥相,就恭敬问佛:“世尊,您吃饭了吗?”佛言:“比丘,我已经三日没有乞到食物了,今饥虚无力,和你说不动话了。”比丘闻佛所说,悲泪不能自胜,沉思:佛是无上福田,众生覆护,我把随身带的比丘三衣卖了,买取一钵饭,奉上于佛,现在正是最需要的时候。想好后,就卖了三衣,买了一钵饭,急忙给佛送来。佛知而故问:“比丘,时年饥俭,人皆饿死,你今何处得此一钵纯色饭来?”比丘如实向世尊禀报。佛说:“比丘,三衣者,即是三世诸佛之幢相,此衣因缘极尊极恩。你今换得此饭给我食用,你的好心我领了,但我消受不了这碗饭。”比丘重白佛言:“佛是三界福田,圣中极尊,连您都说消受不了,那除佛外,更没有人能够消受得了了。”佛言:“比丘,你的父母还在世吗?”答言:“在。”“你拿这钵饭去供养父母吧。”比丘言:“佛尚且不能消受,我父母哪能消受得了呢?”佛言:“能消。何以故?父母能生养你的身体,于你有大重恩,为此得消。”佛又问:“你父母信佛吗?”比丘言:“我劝过多次,他们不信。”佛言:“现在就能信了,见到你供养的饭,大生欢喜,因此即发信心。你趁此良机,正好为他们授三皈依。因此他们是最适合消受这钵饭的。”

  佛,出世福田之最;父母,世间福田之最。于是,笔者给所有在场的居士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回家把父母请到主位坐好,恭恭敬敬跪下,望着父母饱经沧桑的满面皱纹和无限牵挂默默慈爱的眼神,说三句话:

  1、爸、妈,为了照顾我,您二老一辈子受苦了,孩子给您磕头了!(顶礼一拜)

  2、爸、妈,我年轻不懂事,有时惹您生气,让您担忧,让您牵挂,我在此至诚忏悔。(顶礼一拜)

  3、爸、妈,我非常感恩,是您给了我生命,给了我家庭,给了我疼爱,给了我一切,今后我一定好好孝敬您。(顶礼一拜)

  顶礼父母应从自己开始

  在“顶礼父母”工程推广中,也发现一些“光说却不练,说好却不干”的现象。一次,见到一个老居士,和他谈起最近在做的“顶礼父母”工程,他说从博客里看到了,是一件大好事,很令人感动。问他有没有回家顶礼父母,他诧异地说:“我是老居士了,觉得自己平常就很孝顺父母,不必太过形式主义,也要顶礼父母吗?我认为你是为了教育年轻人才搞的这个活动呢。”笔者告诉他,磕头礼是中华民族以肢体的语言来表达内心至高崇敬和感恩的传统方式,拜天拜地拜父母是天经地义理所应当的事。而今天的我们却觉得给父母磕个头匪夷所思,很难为情,有的父母在接受儿女礼拜时,表现出受宠若惊、诚惶诚恐、连声称谢的场景,令人心酸。

  三皇五帝、周公孔子等古圣先贤,无不是以“礼”教化民众,几千年前的我们自誉为礼义之邦,其“义”渐渐不得真传,徒留“礼仪”,成为“礼仪之邦”。自西学东渐,打倒“孔家店”以来,这表相的礼仪也荡然无存,然而传承数千年的礼义就却在我们这一代中断了。现在年轻人之所以不懂,就是因为我们老居士没做给晚辈看。我们有责任重续孝道的传承,中兴“礼义”,代代相传。否则我们这一代人就是民族的罪人。有的人开玩笑说:“我不需要孩子们对我好,只要他们过得好我就心安了。”可是想过没有,如果我们不能传承孝道的优良传统,他们就学不会,他们的后人也就学不会,得不到后人的孝敬,能算过得好吗?年轻人给父母磕头觉得难为情,顶撞父母却觉得很时尚、有性格、理所当然,这一切责任都在于长辈自身未作,也未传承后人。

  顶礼与忏悔

  一次,在一个寺院讲课,休息时,一个女居士问:我儿子上高三了,很不听话,不爱学习,我批评他一句,他就恶狠狠地顶我十句,不管当着什么人的面,让我很下不了台,搞得我现在都怕看到儿子。师父,你说我念哪个咒,儿子就听话了?

  清净说:你念“孝养父母咒”就可以了。

  居士连忙问:这个咒怎么念,师父快教我?

  清净问:你学佛几年了?

  居士说:三年了。

  清净问:你相信因果报应吗?

  居士说:相信。

  清净说:因缘果报是佛教的基本理念,所谓“如是因,如是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孩子不听话,让你生烦恼,这是你正在承受的“果报”,以此推论,你觉得应该是什么“因”造成的?

  居士说:难道是我不听话惹父母生气造成的?可我和父母关系一直很融洽,没有什么问题。

  清净问:和公婆关系如何呢?

  居士脸红了:我和婆婆一直合不来,好几年不上门不说话了。

  清净说:问题就在这里。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你作为晚辈和公婆冷战,令公婆伤心烦恼,你必然收获来自晚辈带给你的伤心烦恼。这就是因果报应,属自然法则,任何人都要遵循这个法则。

  居士问:那怎么就能让儿子变好呢?

  清净说:回到家向公婆磕头认错,沉痛忏悔,从此作个孝顺媳妇,恶因改变了,儿子对你的态度就改变了。

  居士说:我婆婆为人毛病很多,很难相处,我不能向她认错,更不会给她磕头。

  清净说:那也可以。现在你儿子惹你伤心烦恼,你放心,他会得报应的,他的儿子也会如此对他,他儿子的儿子,孙子的孙子也会如此,以此类推,你们家族可能因为你的行为要代代出逆子。

  居士紧张了:有这么严重吗?

  清净说:你既然相信因果,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会不会这样。佛说:自作自受,共作共受。《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居士沉默了。

  清净说:父母于我们的浩瀚恩德,无与伦比,抚育子女的艰难辛酸,唯天地乃知。公婆把辛苦养大的宝贝儿子送给你做老公,让你有了一个家,为你撑起一片天,你们花前月下浪漫,父母独守空房垂泪。你不知感恩报恩,还抱怨不休,搞得公婆伤心,丈夫为难,儿子忤逆,家族蒙羞。因为你与父母不和,自此代代不和,如果就家族来说,你是家族的罪人;就民族来说,你是民族的罪人。

  居士继续沉默。

  清净说:你天天诵经念佛,四处朝拜,却不知父母就是家中佛;你对放生的鱼鸟充满慈悲柔情,对公婆却横眉冷对;你走街串巷不辞劳苦积极参加慈善救助活动,对父母却几年不上门不过问。你自称是行菩萨道的佛弟子时,是否心中有愧?你力劝自己的同事一起学佛时把佛法说得天花乱坠,回到家面对处处冲撞你的儿子却束手无策。你逢年过节买来礼品送到家中献给父母,却阻止丈夫看望他的亲生父母。你向丈夫和儿子灌输婆婆的坏话,挑拨人家母子关系。在兄弟妯娌间攀高比低,搅乱和美家庭。你忏悔吧,趁公婆还健在,还来得及。

  居士泪流满面,长跪不起,发愿回家就给公婆磕头认错。

  综上深思,佛菩萨和历代祖师无不重视孝道,且其孝心,竖穷三世,横遍十方。对三世父母,六道众生,以报恩之心,孝之导之,令发菩提心,共证无上道。然而,这种博大的孝亲观的落实,确需从具体行为处入手。“磕头顶礼”这一古老传统礼仪,在e(电子)时代的今天却变得极其生疏和新鲜,不能不说是民族的一种痛。希望有识之士共同参与,使佛教包括孝道在内的各种先进人文理念,能在不断适应时代需求中得以长足发展,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净土杂志)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