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问自己之每周一经节目

发布时间:2021-11-30 来源:互联网 我要投稿

  列位朋友:

  在很遙远的古代印度,把所有出家凈修的人统称为“沙门”。 而婆罗门种姓宗族的人,以清凈升天为宿愿,其身心清凈堪称表率,婆罗门教徒也可以说是清净的代名词。

  输屡那是个世间修习的学者,他向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舍利弗请教,世上那么多沙门、婆罗门为什么总是在五色受蕴上争风吃醋、校量高低呢?而尊者舍利弗用佛陀的正法弟子,习惯称多闻圣弟子的修习做法予了回答。

  且看下面圣贤如是说:

  第29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中。时有长者子名输屡那,日日游行到耆闍崛山,诣尊者舍利弗,问讯起居已,却坐一面。语舍利弗言:若诸沙门、婆罗门,于无常色、变易、不安隐色,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故沙门、婆罗门作如是想,而不见真实?若沙门、婆罗门,于无常、变易、不安隐受、想、行、识而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故沙门、婆罗门、作如是想而不见真实?若沙门、婆罗门,于无常色、不安隐色、变易,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所计而不见真实?于无常、变易、不安隐受、想、行、识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所计而不见真实?

  输屡那:于汝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答言无常。输屡那:若无常为是苦耶?答言是苦。输屡那:若无常、苦是变易法,于意云何?圣弟子于中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输屡那:于意云何?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答言无常,若无常是苦耶?答言是苦。输屡那:识若无常、苦是变易法于意云何?圣弟子于中,见识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舍利弗说是经已,长者子输屡那,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时长者子输屡那,见法得法;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得无所畏。从座起,偏袒右肩,胡跪合掌,白舍利弗言:我今已度,我从今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为优婆塞;我从今日已,尽寿命,清净归依三宝。时长者子输屡那,闻舍利弗所说,欢喜踊跃,作礼而去。

  第29经释文:如果我闻,当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尊者舍利弗,住在耆阇崛山中。当时有位长者子名叫输屡那的来晋见舍利弗尊者,礼仪过后提出问题说:有许多的沙门、婆罗门,他们对无常色,变易不安隐色,分别为优等的;一般的;低劣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去求见它的真实性是什么呢?于受、想、行、识也是这样的做法。他们这样的划分,有什么根据?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而不去求见它的真实性?此时舍利弗回答说:输屡那啊!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色是常,还是无常?答言无常。输屡那:若色是无常,是苦吗?答言是苦。舍利弗说输屡那啊!色是无常、苦,是变易之法,你考虑该怎么样?多闻的圣弟子能会见色是“我”、“异我”、有“想相在”吗?答言不会的;“受、想、行、识”也是这样的。所以说输屡那,你应当知道,色在它的过去、未来、现在。不管是内在的、外在表相的、粗、细、好、丑,存在位置的远、近,这所有的一切色都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能有这样的看法才叫做如实知。

  输屡那啊,这样的看待“色、受、想、行、识”,对它生起厌离的心;离欲贪心;解脱。改变、去掉以前的不正确看法,即是解脱知见。确立起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的远大目标。

  舍利弗说是经已,长者子输屡那,远离了尘埃,得法眼清净,见法即得真实法性,不再需要有其它帮助,就能于正法中,去掉所有忧悲、苦恼而无所怖畏。从座位上起立,偏袒右肩,胡跪合掌,对尊者舍利弗表白决心。我今已度,从今日起,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为优婆塞;从今日后尽形寿,清净归依三宝。时长者输屡那,闻法欢喜踊跃,作礼而去。

  列位朋友:让我们沐浴在正法佛学的暖阳春风里,轻松愉快地渡过每一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