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道交,必定见佛
(根据道源法师佛堂讲话整理)
上面讲的忆佛念佛,现在讲‘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按净土本旨讲,现在念佛,到报尽命终往生西方时,才能见佛。有人怀疑是否可靠?现在就讲不待死后,现前即能见佛的道理及其例证。一是梦中见佛,念想,想念,浸积日久,忆念渐净,即能于梦中得见阿弥陀佛。梦中见佛其理易明,即昼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科学道理。但凡夫所念的是凡夫事,梦境也离不开贪嗔痴。梦见顺境是贪;梦见逆境是嗔;还有一些糊涂梦,梦中就是糊糊涂涂,醒来还是糊糊涂涂,那就是痴。凡夫的梦,大多是这样的。梦见佛的很少。又母亲梦见远游的儿子很容易,如爱子远游,逾期未归,则其倚闾盼望之情,结念成梦。而其子则游兴正浓,早把母亲忘了,绝不会梦见他的母亲。假使有人告知他母亲思念他的情形,他也能一动思亲之念,但还是不曾梦见他的母亲,因为念不切故。倘若游子欲归不得,思亲心切,即能梦寐见之了。这是说梦中见母,尚须深思切念,何况见佛?我们念佛的功力大,能克制三毒,才能不梦三毒境界,而梦见佛的境界。俏若仍作乱梦糊涂梦,应生惭愧心,如功念佛。这是说梦见佛也须要相当的工夫。如欲白天见佛,则需要更大的功力。过去净土宗大祖师们,见佛的很多。不但祖师,谁用工夫,谁能见佛。往生集有一则公案:
‘昔有葛济之者,信道教,学仙术,而其妻信佛。夫劝其妻学仙,妻劝其夫学佛。意见不能一致,于是各修其道。我国古代妇女都织布,葛妇亦日以织布为事,投掷一梭,念佛一声。日久功深,阿弥陀佛显现全身于空际,葛夫人一面礼拜,一面呼夫一同瞻仰。而济之仅见佛之上半身,于是生信,亦随妻学佛,同归净土矣。’
又我亲自听见念佛人讲述他们亲眼见佛的故事,玆举两则:
(一)民国十七年(1928年),我住苏州灵岩山寺。有一老居士,面壁念佛多年。一日,忽见眼前一亮,开目看时,墙壁不见了,惟见西方三圣像,像高数丈,经过数分钟,才渐渐隐没。’
(二)三十三年(1945年)我朝五台山,到了南台,听说不久之前,有喇嘛朝五台,在南台寺外念佛时,忽在空中现出弥陀佛像,其大无比,高约数十丈。喇嘛呼寺僧一同瞻拜,佛像停留约一小时以上,此次同见者有寺僧二十五人。
以上讲的现前见佛例证。远如葛氏夫妇;近如灵岩山居士及五台山喇嘛与寺僧二十五人,都是铁的事实,无可怀疑。那么,我们为何不能见佛呢?因为我们念的都是凡夫境,所以只能看见凡夫,而不能见佛,如同社会上的下流人,念的是下流事,他见的也是下流人。惟有能念圣人者,才能见到圣人,是一样的道理。念佛念的多而切,自能感应道交。现在念佛才念三、五句,就想求感应,看不见佛,就怨佛不灵,这是天大的错误。你不想想,你念的既少而又不切,可说根本没有‘感’的力量,佛怎能‘应’呢?佛,如‘洪钟在架,有叩则鸣。’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不叩则不鸣。钟不是为谁鸣为谁不鸣。钟具音声遍一切处,时时等著你去叩。佛具慈悲遍一切处,时时等著你去感。
净土目的,在报尽佛迎,了脱生死。莲华一开,即出生见佛,而且常常见佛,永不退堕。八万四千法门,没有比这个法门再容易的。但是我们念佛人也不可把它看的太容易了;要知道谁能念到感应道交,佛来接谁生西。怎样才能念到感应道交呢?即要用上面讲的三种观想:(一)观众生苦,愿求生西。成就神通、相好、智慧和辩才,还度众生。(二)勿负自己善根。(三)观佛念众生的恩德。作此三种观想,自然就能多念切念。今天再加一种观想,即观自身生死苦,而求解脱。我们生在三善道,已是烦恼无尽,倘若将来堕入三恶道,更是苦不可言。现在念佛不能与佛念成一片,乃因妄想太多之故。若观照自身生死苦,则念佛自能恳切,妄想自然逐渐减少。念佛心切,妄念心少,自能感应道交,必定见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