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道交:指众生之所感与佛之能应相交之意。佛陀与众生之关系如同母子之情,此既非众生之自力,亦非教化所致,乃由于机缘成熟,佛陀之力量自然能与之相应,亦即众生之「感」与佛陀之「应」互相交融。
感应道交:指众生之所感与佛之能应相交之意。佛陀与众生之关系如同母子之情,此既非众生之自力,亦非教化所致,乃由于机缘成熟,佛陀之力量自然能与之相应,亦即众生之「感」与佛陀之「应」互相交融。
概念
复次,众生之根性有百千之多,故诸佛之巧应亦有无量之数,由是而有各种不同之机应,根据法华玄义卷六上所综言,而以下列四句统括之:(一)冥机冥应,谓众生于过去世善修三业,于现在世未运身口业,藉于往昔之善根,是为冥机;虽不现见灵应而密为法身所益,不见不闻而觉知,是为冥应。(二)冥机显应,谓众生于过去世植善,冥机已成,得值佛闻法,于现前得利益。(三)显机显应,谓众生于现在世身口意精勤不懈,亦能感得利益。(四)显机冥应,谓众生于一世勤苦,现善浓积,虽不显感,然有冥利。法华玄义于上之四句后,更立三十六句之殊以述其分别,其终复就十法界而详举其别。总计之,则众生之「感」与诸佛之「应」共有六万四千八百之机应。
如何理解感应道交
感应道交”是净土法门的重要特质。感,是从凡夫众生的层面来看,净业行人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是从佛的角度来看,阿弥陀佛的悲愿威神为所应之法。能感与所应通过生佛平等的心性来传导、互动、交融。通过同体的通道,就能召唤弥陀名号的德能,全摄佛功德为自功德。把握感应道交的原理,便能体认净土法门的本质理念,信根、信力也能顺利建立起来。得生与否,全凭能否感应。阿弥陀佛对我等众生所应的救度力量十劫以前已成就,这种悲愿威力也在吾人的念头中。既然念头具足,故能念之心与所应的佛力即时感通。阿弥陀佛整日伴随着吾人,须臾不离。如同洪钟待叩,亦如寂而不动之易体,感而遂通。阿弥陀佛愿力亦复如是。是故净业行人宜以至诚心念佛,便可望契入感应之道,成办往生大事,万修万人去,斯语真实不虚。
【本文由:香港云服务器 http://www.558idc.com/ne.html 复制请保留原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