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一词,最早为天台宗所常用,署名慧思大师所著的《大乘止观》中,论述“自性圆融”、“圆融无二”、“圆融无碍法界法门”。智者《观音玄义》、《法华玄义》等著述中,多次出现“法界圆融”、“三谛圆融”。圆融在华严宗哲学中更显重要,有“六相圆融”、“圆融行布”、“三种圆融”等说法。禅宗、真言、净土等诸宗著述中,也常见到圆融之说。
圆融(佛教解释)
圆融一词,最早为天台宗所常用,署名慧思大师所著的《大乘止观》中,论述自性圆融、圆融无二、圆融无碍法界法门。智者《观音玄义》、《法华玄义》等著述中,多次出现法界圆融、三谛圆融。圆融在华严宗哲学中更显重要,有六相圆融、圆融行布、三种圆融等说法。禅宗、真言、净土等诸宗著述中,也常见到圆融之说。
基本含义
读音:yuán róng
佛学大辞典
圆融:1.佛教语。破除偏执,圆满融通。 2.通融。 3.指圆通。指文辞周密畅达。
圆者周遍之义,融者融通融和之义,若就分别妄执之见言之,则万差之诸法尽事事差别,就诸法本具之理性言之,则事理之万法遍为融通无碍,无二无别,犹如水波,谓为圆融。曰烦恼即菩提,曰生死即涅盘,曰众生即本觉,曰娑婆即寂光,皆是圆融之理趣也。————《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本文转自:海外高防服务器 http://www.558idc.com/krgf.html 欢迎留下您的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