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戒,梵语upasam!panna,或 upasam!pada^,巴利语同。音译邬波三钵那。意译近圆,有亲近涅盘之义。又作近圆戒、近具戒、大戒。略称具戒。指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之戒律; 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依戒法规定,受持具足戒即正式取得比丘、比丘尼之资格。
比丘戒
比丘戒,梵语upasam!panna,或 upasam!pada^,巴利语同。音译邬波三钵那。意译近圆,有亲近涅盘之义。又作近圆戒、近具戒、大戒。略称具戒。指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之戒律;
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依戒法规定,受持具足戒即正式取得比丘、比丘尼之资格。
简介
比丘戒有二五○戒,比丘尼戒有三四八戒。据四分律所载,戒可大别为八种,即波罗夷(比丘四,比丘尼八)、僧残(比丘十三,比丘尼十七)、不定(比丘二)、舍堕(比丘三十,比丘尼三十)、单堕(比丘九十,比丘尼一七八)、波罗提提舍尼(比丘四,比丘尼八)、众学(比丘一百,比丘尼一百)、灭诤(比丘七,比丘尼七)。其余十诵律、五分律、善见律毗婆沙、巴利戒本、西藏戒本等所传各异。受此戒时每有特别受戒之作法,例如具备三师七证、白四羯磨等条件。又由具足戒中抽取五戒、八戒等,相应于根机而令遵守之,并次第诱导,乃持具足戒之前方便,称具戒方便。受戒之资格则不得与十三难十遮互相抵触。
经书记载
《增一阿含经》引: 释道安上师在序中说:此经往往有律语,有些在外国不许沙弥与在家人阅读。而今以后,幸共护之,使与律同,此乃兹邦之急者也。斯谆谆之悔,幸勿藐藐听也。戒律是如来秘宝,古来不轻以示人。小众不得听大众的说戒羯磨,所以古德多认为未受具足戒者,亦不得阅读大戒,否则便成贼住而障受大戒。即不得听,也不得读。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云:比丘经典总有三藏。在家俗侣得闻二藏,谓论及经。毗奈耶教是出家轨式,俗不合闻。
《僧祗律》中规定,比丘若向未受具人说五篇七具之名,便犯越毗尼罪,这是比丘不应鼓励小众及俗人看律的有力根据。
《分别功德论》云:毗尼者禁律也,为二部僧,非沙弥清信士女所可闻见。
《大藏辑要》引: 杨仁山居士引序例中说小乘律,声闻调伏藏,非受具戒者,不宜检阅。
《戒本疏行踪记》(引十住毗婆沙论)云:三藏为言,律藏胜故、蜜故、为佛独说,制必僧中,不许余众之所读诵;非所学故。《大智度论》毗尼中说白衣不得闻律
第十一世
班禅
2009年7月25日,受戒之后第十一世班禅法相端庄地坐在法台上。在历代班禅主寺———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经师江洋嘉措活佛向第十一世班禅授比丘戒。在佛教中,比丘为佛教出家受具足戒253条者。
比丘戒也称大戒。即受戒者须具出家之相,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已受沙弥戒,受戒后必须严守253条戒律,于一切境界中精勤修持,择善离恶。
恰逢藏历6月4日,也即 释尊 在印度为五位亲传弟子传授四谛法轮的吉祥日子里,19岁的第十一世班禅在扎什伦布寺拉让日光殿内迎来了自己作为佛门弟子一生中一个重要的时刻。
清晨6时20分,第十一世班禅一行抵达扎什伦布寺拉让日光殿。而在此之前,其经师江洋嘉措和扎什伦布寺5名高僧已进入殿内。当第十一世班禅在两名侍从僧人的陪护下进入殿堂后,这座位于扎什伦布寺最高处建筑的大门紧紧关上。受戒正式开始。受戒过程不得受到无关人员侵扰。
大戒
在佛教上,比丘为佛教出家受具足戒253条者。比丘戒也称大戒。即受戒者须具出家之相,剃除须发,披着袈裟,已受沙弥戒,受戒后必须严守253条戒律,于一切境界中精勤修持,择善离恶。扎什伦布寺68岁的老僧次仁多吉说,由于受戒仪式属藏传佛教密宗的仪轨,所以整个受戒的内容不得外泄。他说,扎什伦布寺所有僧人对第十一世班禅受比丘戒由衷感到高兴。
意义
受成比丘戒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年轻活佛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扎什伦布寺民管会常务副主任萨隆-平拉说,在释迦牟尼向贤者五人传授四谛法轮的特殊喜庆的日子里,经师江洋嘉措向十一世班禅授比丘戒,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盛事,也是藏传佛教界的一件大事。
【文章原创作者:香港服务器 http://www.558idc.com/hk.html提供,感谢支持】